中国历史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这些历史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宝库,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价值1.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
这些文化呈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
传承和发扬古代文化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弘扬国家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文化认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民族身份。
文化的认同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要象征之一。
文化认同有助于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俯瞰世界,也可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加强社会稳定。
3.文化交流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世界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华文化已经在世界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若干领域上更是长期相互学习、交流的结果。
这种文化交流可以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也可以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从而达到增进文化理解、促进交流合作、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目的。
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意义1.历史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瑰宝不胜枚举。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历史文化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文化意义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化早已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身份。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人类的自然和人文相融合的思想。
因此,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民族精神、社会道德、生活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宝库。
3.文化遗产意义中国古代文化集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特点和民族文化精华,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大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1. 夏、商、西周、东周、战国时期:这些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起始阶段,其间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2. 秦汉: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繁荣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两个朝代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融合、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3. 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动荡时期,伴随着政治的分裂和民族的征战,但也孕育了许多文化上的繁荣和佳作。
4. 隋唐:隋朝和唐朝的统一和繁荣,使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被誉为“盛世”。
5. 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后期的重要时期,文化繁荣,科学技术进步,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 君主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君主制,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拥有最高的权力和统治地位。
他们通过世袭、封爵等制度来维持统治。
2. 封建制度: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一种血缘和等级制度,以封建领主作为中心,将贵族分配到不同的封地,依附于君主,实行世袭制。
3.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不分贫富,使得社会上层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
4. 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即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各地行政、军事等事务都由中央政府管理。
三、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1.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孝顺等价值观念,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追求自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对于谋求个体的平衡和内心的和谐有着重要影响。
3. 佛教文化: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强调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中国的历史文化精选6篇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辞》、《孔雀东南飞》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8、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29、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0、岁寒三友:松、竹、梅31、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2、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3、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4、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5、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6、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7、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8、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9、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0、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41、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2、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中国历史文化介绍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
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些中国的历
史和文化特点。
1. 历史背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家。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经历了多个朝代和王朝的更迭,同时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
事件和文化变革。
2.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儒家强调社会秩序、家
庭价值观和尊重长辈等,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3. 和
除了儒家文化外,和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强调个体修行和追求长寿,而强调慈悲和处世哲学。
4. 传统节日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含义。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进行祭祖、拜年和放鞭炮等活动。
5. 中国书法和绘画
中国书法和绘画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书法被认为是艺术与文字的结合,而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6. 中医和功夫
中医和功夫是中国传统医药和武术的代表。
中医注重人体的整体平衡和自然治愈力,而功夫则是一种独特的武术形式,强调技巧和内心的平静。
7.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不仅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还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国家。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的文化给世界带来了无数的贡献和影响。
中国历史文化概览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塑造了独特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特色。
本文将以概览的方式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主要特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
1. 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
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之战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始,紧接着的尧、舜、禹三代帝王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
随后,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兴衰交替,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表现在甲骨文的出现、诗经的创作以及礼乐制度的完善。
2.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价值体系。
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影响着中国人民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个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原则。
这种价值观在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传统艺术形式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多样在传统艺术领域得到了充分展现。
中国绘画艺术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追求意境和气韵的表达。
中国书法则以楷、行、草、隶四种字体为基础,注重墨的运用和艺术的形式美。
传统音乐中,中国的古琴、中胡、古筝等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享誉世界。
京剧、山东评剧等曲艺形式则是中国戏曲文化的代表。
4. 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文化变迁。
经济的腾飞和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中国年轻一代接触到了更多外来文化和新事物。
中国的电影、音乐和时尚产业迅速崛起,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焦点。
总结:中国历史文化概览呈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到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再到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中国历史文化不断演化并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其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涉及了诸多方面。
从艺术、文学到科学技术,从宗教信仰到政治制度,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展开探讨,包括其定义、意义、主要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
一、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定义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被定义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发展的一门知识学科。
它涵盖了中国历史上诸多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特征、艺术表现、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包括从史前时期到今天的各个历史时期。
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国家及民族,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促进我们的个人及国家发展。
二、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意义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些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因此,通过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所处的文化传统以及来自中华文明的伟大精神财富。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更加能够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对于中国文化和民族更加热爱。
2、丰富精神世界,提高审美水平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与千年古典文学、绘画艺术、音乐舞蹈及戏剧艺术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在欣赏传统艺术表达中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3、帮助了解中国历史政治制度及思想思维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也涉及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及哲学思想等方面。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及哲学思想等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文化特性及社会制度、国家治理等方面,从而更好地参与和贡献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三、具体内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具体内容安排可以以上至三部曲,分别如下:1、概括版1. 中国古代历史2. 中国文学与哲学3. 中国艺术与音乐4. 中国政治制度及文化传承5. 中国科学技术与古代发明2、详细版1. 中国古代历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俗、经济、宗教方面的内容2. 中国文学与哲学:诸子百家、庄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哲学家、中国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以及道教、儒教、佛教等宗教文化3. 中国艺术与音乐: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文戏、曲艺、戏曲、民间音乐等艺术形式。
中国历史值得传承的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有很多值得传承的文化。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汉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灵活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智慧的结晶。
2. 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3. 诗词歌赋:诗词歌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4. 传统工艺:中国传统工艺包括绘画、雕刻、书法、剪纸、编织、刺绣、制作等。
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5. 中医:中医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瑰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对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6.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强调仁爱、忠诚、礼仪、责任等价值观。
它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包括民间舞蹈、音乐、戏剧、曲艺、民间美术等。
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间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 现代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现代文化逐渐崛起。
例如,电影、音乐、动漫、新媒体等,它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历史值得传承的文化非常丰富多样,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文化,让它们继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我国历史文化的常识,希望能够增加您的知识储备和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人民创造了彩陶、龙纹璧等众多文物,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开端。
二、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代表。
三、中华民族的三大礼仪中华民族的三大礼仪是:九族大典、仪礼和周礼。
这些礼仪体系建立了独特的礼仪文化,加强了社会秩序,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四、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历经夏、商、周三代,形成了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体制和特点,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人们可以获得功名和地位,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六、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包括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以及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经典被视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遗产。
七、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以其特殊的风格和独特的构造技术而闻名。
例如,中国的宫殿建筑具有严谨的布局和宏伟的气势,寺庙和园林则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八、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观。
九、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注重笔画的墨色和构图,绘画则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代表,追求意境的表现和审美的内涵。
十、中国的音乐和舞蹈中国音乐和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和谐的美感而闻名。
中国古代历史⽂化介绍(精选5篇) 中华⽂化源远流长。
依据中国历史⼤系表相传经历了史前时期的:有巢⽒、燧⼈⽒、伏羲⽒、神农⽒(炎帝)、黄帝(轩辕⽒)、尧、舜、禹等时代,《先秦史》载:“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
下⾯店铺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化介绍相关内容,欢迎参考。
中国古代历史⽂化介绍篇1 传盖碗茶起源于唐代 成都⼈对茶具的使⽤,彰显出了对⽣活品质的⾼要求。
成都茶馆⾥的传统茶具是三件套——茶碗、茶盖和茶托⼦(因为形状似船,故⼜名茶船),俗称盖碗茶。
盖碗茶的历史⾮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唐代。
唐⼈李匡乂《资暇录》卷下《茶托⼦》条载:“建中蜀相崔宁之⼥以茶杯⽆衬,病其熨指,取碟⼦承之,抚啜⽽杯倾,乃以蜡环碟⼦之央,其杯遂定。
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
蜀相奇之,为制名⽽话于宾亲。
⼈⼈为便,⽤于世。
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百状焉。
” 建中为唐德宗年号(公元780年—783年),崔宁是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
翻阅着《资暇录》,⼀位兰⼼蕙质、冰雪聪明的青年⼥发明家的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遥想1200年前,成都最⾼⾏政长官的千⾦⼝啜⾹茗,纤纤⽟指却被茶杯烫痛,于是打算想个办法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她拿出⼀个碟⼦,把茶杯放在上⾯,端着碟⼦喝茶,这样就烫不着⼿了。
不过,茶杯还是容易倾倒,好在崔⼩姐久困闺中,闲极⽆聊,有的是时间。
⼏经试验,她终于发现蜡可以固定茶杯。
为了让外形更美观,崔⼩姐⼜让匠⼈制作漆环代替蜡环,来套住茶杯。
⼤功告成,便拿到⽼爸⾯前献宝,经崔长官之⼝,⼩姐的发明⼀传⼗⼗传百,终于在世上流⾏。
经过后⼈的改良,茶托⼦便以多种⾯貌出现在世上。
其实,普通的茶杯当然⼀样可以喝茶,但唐代崔⼩姐的发明,让喝茶这件事变得如此有趣,这跟成都⼈的本性是相符的。
今天成都⼈使⽤的盖碗茶,即是崔⼩姐发明的茶托⼦的改良形式,成都⼈还加上了⼀个茶盖。
⽽在客来客往、⼈声⿍沸的茶馆⾥,瓷碟茶船因为较重⼜易碎,则常为轻便⼜结实的铜铝质茶船取代。
中国文化历史常识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以下是一些中国文化历史常识:
1.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贸易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强调仁爱、礼仪、中庸等价值观念。
4.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5.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灸、中药、推拿等治疗方法。
6. 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7.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聚、庆祝新年的时刻。
8.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些只是中国文化历史的一小部分,中国文化历史非常丰富多彩,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文化成就和历史事件。
100个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是了解中华民族的基本常识,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和人物故事。
在这篇1500到1800字的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100个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希望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1.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之一,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
3.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4. 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5. 中国人使用汉字已经超过4000年。
6.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有着众多的国家和思想家。
7. 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个统一君主,建立了秦朝。
8. 秦始皇兴建了兵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9.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持续了400多年。
10. 汉朝的统治者与民休息了一块田,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制度,被称为“民本思想”。
11. 佛教是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五个朝代接续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
13. 隋朝是中国曆史上短命的一个朝代,但建立了大运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15. 唐朝有很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16. 瓷器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唐代的主要出口商品。
17.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有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18. 宋朝的青瓷以蓝色为主,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一大成就。
19. 书法在宋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有着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米芾、颜真卿等。
20. 元朝是由蒙古族创立的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中国最后的一个朝代。
21. 元朝统治者忽必烈迁都大都(今北京),并修建了故宫。
22.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有着很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发展。
1.人类起源建始人化石:距今约200万年,国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早期中国原始人类蓝田人:距今约110万年,早期中国原始人类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会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北京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能加工石器和骨器、会人工取火2.母系氏族文化遗存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杰出代表: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典型,其彩陶文化最具特色河姆渡文化:遗存稻种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最先发明打井技术,最早建造干栏式建筑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彩陶河姆渡文化:最早建造干栏式建筑3.父系氏族文化遗存时间:距今约5000~4000年大汶口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杰出代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古玉4.古代传说●巢氏构木为巢 ●燧人“钻木取火” ●女娲和伏羲为“龙的传人” ●神农教人种五谷和尝百草 ●炎帝和黄帝战蚩尤、炎黄子孙 ●尧、舜、禹“禅让制”担任首领 巢氏是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神农教人种五谷和尝百草朝代创建人 重大事件 夏 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 汤 中期盘庚迁都殷,从此稳定,又叫殷朝 周 西周 周武王 实行分封制、礼制、刑制东周 周平王 前半期称春秋时期,后半期称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战国七雄:齐、楚、韩、魏、赵、燕、秦朝代创建人重大事件秦赢政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创立皇帝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秦长城)汉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是西汉鼎盛时期: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在西北边地屯田,修筑汉长城,派张骞出使西域,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王莽东汉刘秀爆发黄巾农民起义公园前221年,统一中原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创立皇帝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秦长城)朝代 创建人 重大事件三国 曹丕→魏刘备→蜀 孙权→吴三国鼎立局面西晋司马炎 短暂全国统一局面 东晋 司马睿 偏安江南,与北方“五胡十六国”对峙 南朝刘裕 出现宋、齐、梁、陈4个小王朝,称为南朝 北朝 拓跋珪 北方为北魏统一,之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史称北朝;北魏孝文帝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改革朝代创建人重大事件隋杨坚重新统一中国,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开凿南北大运河唐李渊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方的前蜀、后蜀、吴、吴越、南平、南唐、南汉、楚、闽、北方的北汉朝代 创建人 重大事件宋北宋 赵匡胤 北宋政权与辽、西夏及金对峙,“靖康之变” 南宋 赵构 建都临安(今杭州),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出现抗金名将宗泽、岳飞等元 忽必烈全国大统一、疆域辽阔的王朝,大体确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设行省制度忽必烈是大蒙古国末代可汗、元朝的开国皇帝。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从远古时期的黄帝时代,到现代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历史经历了悠久的岁月。
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文化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标志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论述一些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并且扩展到更深的层次去。
1. 五千年悠久的文明中国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写字,他们靠一些文化器物来记录生活和文化方面的信息。
从这些文化遗物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文化逐渐的发展,从原始的石器文化、母系氏族制度、到商周文明,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和隋唐时期的鼎盛,这些文化历史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的历程。
2. 中华传统节日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例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和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每年的春节(正月初一)庆祝,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共享佳肴和交换礼物。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它是中国北方特有的节日。
人们在这天会表演龙舞,画龙舞虎,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年成。
3. 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的四项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这些发明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在航海和探险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教育和文化的普及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它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术形式。
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它与绘画、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中国书法共分为五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每种字体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造型,这些特点反映了历史上的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
5. 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汉代的长城和宋代的古建筑群。
传统建筑结构严密,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筑材料以木、砖、石等为主,其表现出来的文化传统,可以见证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品质。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要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几千年来的文化发展形成了多样的知识结构。
历经繁荣昌盛与沉寂沮丧,中国依然保存着深厚的文明底蕴。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介绍一下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要点。
一、古代中国中国古代包含许多古老的文化组成部分,其中有殷商时代,秦汉时代,三国时代,晋朝,隋朝,唐朝等。
1.殷商时代:中国最早的时代,也是中国商文化的起源之时,当时制定了一系列像《尚书》、《周礼》之类的法律,传统节日也都由此起源,如春节、秋节等。
2.秦汉时代:俗称秦汉鼎盛时期,中国科技、文明也进入了最大的发展阶段,主要的发明有纸、造纸术、甲骨文和金文等。
3.三国时代:著名的汉朝文化景象也在三国时代闪耀过,传世功绩有《三国演义》、《西游玉玲珑》、《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4.晋朝和隋朝:晋朝多次大规模建筑项目和改革,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文化也受到关注,吴道子、陆游就是当时最著名的诗人。
隋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大一统中央集权,推动文明发展的改革也得到大量的发展,大唐丝绸及窑器都是闻名的传奇,文化进步也得到大量的推进。
5.唐朝:唐朝统治时期,书法、国画、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出现了非凡的发展,杨玉环、陆游就是当时最佳的文人艺术家。
此外,唐朝还促进了多宗教融合,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播。
社会经济更加发达,文学也更加多元,诗词、古诗词也大行其道,唐朝的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等都是唐朝文化的一大遗产。
近代中国有清朝、民国等。
1.清朝:清朝虽然缩短了中国的历史,但文化却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它推广了新的国画、书法,洋溢了禅宗文化,也植根了孔学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清朝时期出现了以徐悲鸿、萧红等人为代表的近代艺术思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民国:中国新文化起源于民国,被称为“四大名著”的鲁迅、老舍、矛盾、林语堂,以及像胡适、钱钟书之类文学家都为民国文学添砖加瓦。
同时,人们也开始注重形式主义文化,电影、新闻等艺术形式也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历史重大文化有哪些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灿烂的文化传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代创造了许多重大的文化,这些文化财富丰富多彩,非常独特,现在依然对人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文化呢?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几个。
1. 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儒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流派。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倡“仁爱”和“礼治”,推崇孔子、孟子等人;道家思想则讲究自然和谐,主张放弃功利心和欲望,贵在性情和自由,提倡道教和养生学说,推崇老子、庄子等人;而墨家则强调实用主义和平等主义,提倡以实际效果和社会公益为导向,反对战争和剥削,推崇墨子、荀子等人。
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可以说是中国智慧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2. 诗词文学中国诗词文学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文学体系,可以追溯到古代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这些作品有着丰富多彩的题材,反映着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社会风貌,许多作品都被传颂千古,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诗歌是中国文学里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它有着精湛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化的宝库。
3. 历史文物中国历史文物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纪念和历史价值的物品,可分为器物、建筑、书画、佛教、主要史料等。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拥有过庞大的文化遗产,例如长城、故宫、太和殿、鼓楼等众多高大的建筑物,都代表着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高峰。
书画作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和极高的历史价值。
4.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条商业路线,在古代就已经存在。
这条路线是中国和各种文明世界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平台,也是东西方文化相遇的场所。
在丝绸之路上,中国向世界传递了自己的文化,也开启了外交和经贸领域的路线,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总之,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对中国的发展和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
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代代相承,由此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璀璨的文化与历史,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思想、文化和艺术表现。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
一、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5000年前的中原地区。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在多种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式,为之后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演变,中国文化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视为世界上最为丰富和悠久的文化之一。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文化习俗等众多方面。
其中,中医、太极拳、中华茶文化等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传统文化以仁爱、道德、宗教、哲学、美学为核心,把个人与社会相结合,注重人伦与礼仪,强调自然和谐。
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人民民族文化认同和精神力量的源泉。
三、中国的宗教信仰: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教派。
而道教和佛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两种宗教信仰,尤其是佛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强调达到天人合一,提出了“天人合一”、“吐故纳新”、“无为而治”等重要思想;佛教则注重修行、悟道和解脱,主张八正道、四圣谛和六度等宗教教义。
两种宗教信仰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为中国文化增添了许多宗教元素。
四、中国的音乐舞蹈: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的音乐包括器乐、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和宗教音乐等多种类型。
其中,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文化和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曲、京剧等戏曲则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一大亮点,在世界舞台上享有盛誉。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由古至今,历经千载,独具特色。
舞蹈形式自古以来逐渐发展为华夏舞蹈、宗教舞蹈、民间舞蹈,表达出了中国人民对生命、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舞蹈形式繁多,各具特色,每种舞蹈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
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度,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些文化经过了长期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由于其悠久的文化历史,许多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仍然被广泛传承和发扬。
例如,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戏曲、草木堆放等等,这些文化形式在现代的创新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经过不断地传承、演化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长期的弥盖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既有统一的民族文化,又有多元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
这些文化类别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赋予中国文化以不同的色彩和强烈的生命力。
例如,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儒家思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文化特色都反映了中国人民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儒雅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三、与时俱进的文化变革中国的文化历史中也存在许多的文化变革和发展。
在中国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变革时常出现,从中国的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从传统的书法到数字艺术,经过了几千年的转变和升华。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变革、跨界和融合的文化新生力也兴起,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不断发展和更新,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焕发着更为光彩夺目的生命力。
总之,中国的历史文化之所以深入人心,不仅是由于它的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更重要的是由于它的历久弥新和与时俱进。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多彩与精华,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更加充实和强大。
《中国历史文化》试题库一、判断题(在题目后的括号内打上“√”或“×”,共20小题,每空格0.5分,共20分)01、中国的原始社会约有100多万年的历史,经历了血缘家族和父系氏族两个发展阶段()。
02、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在其精美的彩陶上有许多刻画符号,它可能是中国原始文字的萌芽()。
03、我国最早的运河是春秋末年吴国开凿的邗沟;秦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使干旱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04、在湖北随州市出土的全套的编钟,是非常珍贵的音乐文物,表明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已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05、东晋名僧鉴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印度取经,并著《佛国记》,曾因遭风暴到达今墨西哥西海岸,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1000多年()。
06、“律宗之祖”法显应日本同仁所邀六次东渡终到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07、唐朝陶器以“唐三彩”最为著名,多为黄、绿、紫三色,造型逼真,釉色艳丽()。
08、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称为“成吉思罕”()。
09、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济繁荣,史称“开元盛世”;但为压制反清思想,清朝又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
10、明清两朝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整理编纂了许多类书、丛书,重要的有明朝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类书;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一部类书;清朝的《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11、铁路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主持修建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12、1936年12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将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
13、浙江境内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余姚河姆渡、嘉兴的良渚和余杭的马家浜等()。
14、杭州在唐朝的渐趋繁荣,与李泌和白居易是分不开的,李泌开六井,从钱塘门到涌金门一带,解决了饮水问题;白居易修筑了从钱塘门外的石函桥至余杭门之间的湖堤,灌溉了杭州以北的大片土地()。
15、浙江古代主要民族为越族,起源于楚民族,因使用一种名为“钺”的农业生产工具而得名()。
16、吴越国佛教特别盛行,曾修建许多寺庙与佛塔,仅杭州西湖四周就兴建了净慈寺、六通寺、灵峰寺、云栖寺等300多个寺院,及保俶塔、白塔、雷峰塔等100多座佛塔,有“佛国”之称()。
17、1919年6月6日,西湖博览会开幕,历时2个月()。
18、我国古代纪年方式有干支纪年,还有帝号纪年和年号纪年()。
19、“三礼”是中国古代讲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周礼》、《仪礼》和《礼记》。
20、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级:低一级的是会试,高一级是乡试和殿试。
21、实行对偶婚是氏族产生的前提。
()22、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的变化是父权制确立的标志。
()23、发现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4、西周时手工业发展较快,分工也很细,号称“百工”。
()25、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制,纷纷开展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
()2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国人暴动”。
()27、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同西方欧洲国家直接友好交往的最早记录。
()28、世界上第一架测量地震方位的浑天仪是东汉人张衡发明的。
()29、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
()30、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今杭州),南宋恭帝投降,标志着南宋灭亡。
()31、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一部类书。
()32、吴兴人曹不兴被誉为我国的“佛画之祖”。
()33、浙江义乌人陈望道于1920年1月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我国最早的中文全译本。
()34、五行学说中,金克木,木克土,水生金,金生土。
35、李渊的父亲名李虎,所以杭州的“虎林”改为“武林”,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所以杜甫从未创作过描写海棠的诗,这都属于家讳。
()36、商朝时的政治中心经常转移,直到成汤继位,把都城迁到殷,才稳定下来。
()37、秦始皇五次南巡,最后一次到达钱唐县(今杭州),渡江到会稽山,祭祀大禹,留有《会稽石刻》。
()38、谥号是和封建宗法祭祀制度相联系的一项称号。
()9、连中“三元”即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4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0.5分,共10分)01、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连中三元”之“三元”是指()。
A、解元、举人、贡士B、解元、会元、状元C、探花、榜眼、状元D、进士、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02、中国古代的“避讳”起源于()。
A、周朝C、秦朝C、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03、“阴阳”最早见于(),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扩展引申为事物的对立统一,并由此产生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
A、《尚书》B、《论语》C、《易经》D、《左传》04、帝王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这就是()。
A、谥号B、徽号C、年号D、庙号05、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建元元年,“建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A、庙号B、年号C、谥号D、尊号06、1920年1月,浙江第一师范教员义乌人()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全译本。
A、陈望道B、吴晗C、冯雪峰D、潘漠华07、南宋时善画山水常画“一角”之景的画家是()。
A、徐渭B、赵孟頫C、黄公望D、马远08、东吴时吴兴人()是我国佛画之祖。
A、谢灵运B、吴均C、沈约D、曹不兴09、当代地质学家()创建了一门新兴的地质学科——地质力学。
A李四光B、竺可桢C、茅以升D、钱学森10、宋应星的()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徐霞客游记》D、《天工开物》11、北宋杰出科学家()著《梦溪笔谈》,被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A、毕昇B、沈括C、郭守敬D、王祯12、西藏是在()成为我国版图内的一个正式行政区的。
A、汉朝B、隋朝C、唐朝D、元朝13、我国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发生在()年。
A、1115B、1125C、1127D、120614、隋炀帝杨广开始实行(),使庶族地主有了参政的机会。
A、均田制B、“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考试制15、李世民执政时期,政治清明,国力逐步强盛,史称()。
A、“贞观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16、为培养儒学人才,西汉()开始创办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
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17、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总结战争经验,写出了著名的《孙子兵法》。
A、孙膑B、孙武C、卫青D、霍去病18、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是在()年开始的。
A、公元前841 C、公元前770 C、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5年19、传说黄帝造屋宇、作舟车、制衣服。
他的妻子()教会人们养蚕缫丝。
A、嫘祖B、女娃C、伶伦D、仓颉20、距今约1.8万的北京山顶洞人已学会人工取火,属于()。
A、正在形成中的人B、猿人C、早期智人D、晚期智人21、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错误的有()。
A、身体各部位的进化不平衡,手的进化最快,头部仍保留较多的原始性B、北京人的语言已经形成C、他们能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D、他们不仅能使用和控制火,而且能人工取火22、我国保留古代民主传统,实行“禅让”制是在下列哪个时期。
()A、母系氏族公社时期B、黄帝、炎帝时期C、尧、舜、禹时期D、夏桀、商纣时期23、商朝时,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殷”位于现在的()。
A、河南商丘B、河南安阳C、河南洛阳D、河南开封2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晋B、楚C、燕D、韩25、春秋末年开凿的邗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它沟通的水系是()A、黄河和海河B、海河和淮河C、淮河和长江D、长江和钱塘江26、下列治世“①开皇之治②光武中兴③文景之治④开元之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2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印度取经的僧人是()。
A、法显B、慧能C、鉴真D、玄奘28、北魏、西夏、辽、金分别是由下列哪些民族建立()。
A、鲜卑、契丹、女真、党项B、契丹、鲜卑、党项、女真C、鲜卑、党项、契丹、女真D、鲜卑、契丹、党项、女真29、“澶洲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国签订()。
A、金B、辽C、西夏D、蒙古30、“乌泥泾被”是元朝人黄道婆把下列哪个民族的纺织技术同汉族的结合生产出来的。
(A、傣族B、白族C、瑶族D、黎族3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南宋D、明朝32、下列书法家中,不属于“宋四家”的是()。
A、米芾B、黄庭坚C、赵佶D、蔡襄33、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在()。
A、北宋B、南宋C、明朝D、清朝34、创立“心学”,主张“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
A、王守仁B、李贽C、黄宗羲D、王夫之35、提倡反对君主专制,是清代浙东学派奠基人的是()。
A、顾炎武B、龚自珍C、章学诚D、黄宗羲36、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类书是()。
A、《四库全书》B、《古今图书集成》C、《永乐大典》D、《农政全书》37、代表中国古典文言小说顶峰的作品是()。
A、《红楼梦》B、《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D、《金瓶梅》38、《桃花扇》的作者是()。
A、汤显祖B、洪昇C、仇英D、孔尚任3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40、浙江省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建德人”发现于()。
A、五十万年前B、十五万年前C、五万年前D、2.5万年前41、“杭州”作为地名开始于()。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42、吴越国拥有“十三州一军”,“一军”指今天的()。
A、临安B、杭州C、苏州D、福州43、杭州被誉为“东南第一州”是在()。
A、隋唐时期B、吴越国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44、南宋画家中,常画“一角”之景的是()。
A、马和之B、刘松年C、马远D、陈清波45、“南戏”诞生于()。
A、杭州B、嵊州C、永嘉D、金华46、孟春、季夏、仲秋、季冬分别是指哪几个月()。
A、三月、八月、十月、二月B、一月、六月、八月、十二月C、三月、六月、八月、十一月D、一月、五月、八月、十一月47、2006年是丙戌年,2009年是()。
A、己卯B、癸亥年C、己丑D、辛丑48、下列不属于“儒家十三经”的著作是()。
A、中庸B、孝经C、尔雅D、仪礼49、八卦中,象征“地”的是()。
A、乾B、坤C、震D、艮50、下列谥号中,不属于平谥的是()。
A、怀B、悼C、闵D、恭51、南宋王朝正式定都杭州(临安)的时间是()。
A、1138年B、1127年C、1129年D、1131年52、我国手工业很发达,分工很细,号称“百工”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