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育种学完全终极版
- 格式:doc
- 大小:240.51 KB
- 文档页数:30
概念:童期:是指实生苗不能诱导开花的时期实生苗:童期,转变期,成年期童性:童期在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和成年期不同的特性需冷量:是打破落叶果树自然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700-950小时假单性结实:花器构造完整,能进行正常的受精作用,只是在卵细胞受精后一个月左右,受精胚败育,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营养系杂交育种:通过有性杂交综合亲本的优良性状,再利用无性繁殖来保持品种的遗传特性。
单性结实:卵细胞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果实简答及论述1桃有哪些特点决定了桃的遗传研究较为方便?桃的性状遗传特点:①许多经济性状是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显隐性关系明显,利于遗传分析②桃自交可结实,多代自交可基因纯化,连续自交也不衰退③杂种实生苗结果早,一般为3年,育种周期短④桃染色体树少2n=16,便于细胞遗传学研究⑤桃品种类型资源丰富,便于考察系统关系,有利于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2早熟桃育种目前主要存在的困难及克服途径。
提高早熟品种种子发芽率的措施:①正确选择亲本②延缓果实发育③加强培育措施:增施P、K肥可使种子得到充分的营养;控制留果数也控制种胚发育④采用去核播种⑤种胚培养。
②早熟桃育种途径:杂交育种、芽变选种、胚培育;杂交后种子发芽率很低,发生胚败育。
桃育种:一、鲜食品种育种:存在的问题:除少数硬溶质桃之外,多数品种表现为商品性不足,表现为肉软溶、贮运性能差、大多粘核、不宜食用;育种目标:①提高果实硬度,改善果实耐贮运输性质②继续培育大果同时,应提高商品外观,选择着色鲜艳、红晕面大、同一果实成熟均匀一致③选择果实圆正、没有突出果尖、两半对称的④黄肉品种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加强品种选育⑤离核品种选育。
二、油桃品种育种目标:保持果实外观鲜艳,同时应选用大果实不裂果、风味较甜、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高产的品种。
三、短低温品种:需一定低温才能打破休眠,使桃在热、亚热带地区受限制,短低温品种可扩大桃的栽培,为桃设施是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育种目标:以早、中熟为主、增大果形、改进品质。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绪论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学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3、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性质: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任务:A、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B、搜集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C、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 性质: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3、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突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4、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能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之中包括有意的利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6、品种:是指某种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直的生物学特性与形态学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7、优良品种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优良品品种是指在—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生产上所谓良种,应包括具有优良品种品质和优良播种品质的双重含义。
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同样的地区和耕作栽培条件下,采用产量潜力大的良种.一般可增产10%或更高,在较高栽培水平下良种的增产作用也较大。
2018年考题名词解释品种诱变育种生物多样性单交种回交育种自花授粉植物核心种质品种退化自交不亲和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简答题论述果树遗传变异的特点引种的程序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有性杂交和细胞杂交的异同点优势杂交育种杂种种子的生产方法优势杂交育种的程序品种审定和新品种保护的不同点2018年育种考题名词解释育种通过遗传组成的改良,获得更利于栽培与利用的优良品种,进一步进行良种繁育与推广。
杂种优势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生长势、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等各方面都比亲本表现强,或者某个性状比亲本强,这一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某个性状或综合性状的优势都称为杂种优势。
种质指决定生物的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
种质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其表现形式可能是种、品种、植株、种子、枝条、细胞、DNA片段等。
新品种保护是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农业部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对植物新品种,依据授权条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决定该品种能否授予品种权倍性育种使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倍数性变化,用以培育植物新品种或者育种中间材料的技术。
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种类,品种,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简称选种。
超亲优势以大亲本(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为平均值来度量杂种的平均值和大亲本的平均值之差称为超亲优势。
抗逆性育种利用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培育获得逆境条件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和品质的新品种。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辐射作用)或/和化学(化学反应)方法诱发植物体(植株、枝、芽、花粉等)产生遗传变异,变异体直接筛选或利用突变体进行杂交,从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问答题1.育种的原则与内容科学性:充分考虑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充分了解有关育种对象的科学知识;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目标要突出明确:抓住主要矛盾,且把育种目标落实到具体性状(量化);处理好目标性状与非目标性状之间的关系。
《果树育种学》样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品种:品种是经人类选择、培育、创造的,适应一定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经济性状和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要求的,特征特性相对相似,遗传性稳定的植物群体。
2、嵌合体:被子植物梢端组织发生层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后,当其衍生成一定的组织或器官时,变与未变的组织同时存在的现象。
3、品种退化: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在生产栽培过程中失去其典型性而降低了生产性能的现象。
二、填空题。
1、果树育种程序主要包括(品种选育)、(品种试验)和(新品种繁育推广)三个阶段。
2、果树育种的主要途径有(资源调查)、(引种)、(选种)和(育种)四条。
3、同一芽变系品种‘元帅’、‘红星’、‘红冠’间杂交不亲和主要是(复等位基因)造成的,而苹果与梨间杂交不亲和性主要是(生殖隔离)造成的。
4、果树引种中两个重要的温度要素是(临界温度)和(积温)。
前者主要关系到引种材料的(生存和分布),后者主要关系到引种材料的(产量和品质)。
三、不定项选择:(从每下题五个被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于题干后的扩号内。
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能得分)。
1、通过播种优良苹果品种的种子而获得的苹果树所结的果实品质比原品种的品质差得多,其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④)。
①病虫的危害②生态条件不适③栽培技术不当④遗传变异⑤采摘过早2、果树诱变育种中,确定诱变剂量的原则是(①②③)。
①处理后代中有一定的成活率②在成活的后代中有较大的变异效应③在产生的变异中有较多的有利突变④处理选择在临界剂量附近⑤采用短时间、高剂量处理3、用秋水仙素诱发果树多倍体常用的浓度是(⑤)。
① 0.01—0.02% ② 0.1—0.2% ③ 3.0—5.0% ④ 5.0—10.0% ⑤0.2%4、桃的花芽是(④)。
①混合芽,腋生②纯花芽,顶生③混合芽,顶生④纯花芽,腋生⑤复花芽,顶生5、通过化学诱变形成的多倍体的特点有(②③⑤)。
①多倍体为奇倍数的多倍体②多倍体只有染色体和基因的剂量效应,无染色体和基因的重组效应③多倍体为同源多倍体④多倍体为异源多倍体⑤多倍体为偶倍数的多倍体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作物育种学各论》(最终修改版)《作物育种学各论》必须掌握的内容绪论1、育种计划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书本P1)确定所要选育的品种类型;明确选育目标性状与要求;筹措育种性状遗传变异的来源及育种群体的创造;提出所拟采用的育种途径、方法、技术与策略;规划田间育种试验和试验测试的布局与配合;安排新品种审定和种子的扩繁与生产。
2、品种类型及其特点(P1)1、自交系品种2、杂交系品种3、群体系品种: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自花授粉作物的多系品种4、无性系品种3、育种目标性状(P3)育种目标包括产量、品质、生育期、抗病虫性,对环境的适应性、抗逆性、遗传和环境互作特性、繁育特性,以及一些特异要求如立苗性、扦插成活率、耐农药度性能等。
4、育种性状遗传变异的来源(第4页)1、地方品种:常具有多种自然变异类型的群体。
经长期的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农家品种是最宝贵的育种资源。
2、引种(外来种):引进新的种质,包括野生种。
3、有性杂交:1)变异方向可以由亲本选配加以控制;2)可以通过各种杂交方式创造杂种群体;3)杂交育种常伴随较长的分离纯合过程;组群筛选法花培育种法4、人工诱变:1)创造新材料2)培育新品种5、无性系变异6、转基因育种:遗传基础狭窄导致遗传脆弱性----拓宽遗传基础5、育种的主要途径、方法、技术和策略。
与“育种性状遗传变异的来源”结合起来回答。
1)育种途径: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分子育种,转基因育种,诱变育种,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太空育种2)育种的试验技术:1、育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目标性状进行鉴定,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
2、注重田间试验技术,保证试验准确性与精确性是最基本的育种策略。
3、试验的唯一差异原则:非处理因素的一致性。
4、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5、最常用:间比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6、杂交育种的程序、多点试验。
绪论一果树和果树栽培1果树果树从字面上理解,果是指植物所产生的果实或种子,树是木本植物,可见,所谓果树应当是生产人类食用果实或种子的木本植物,如苹果、梨、桃等,但是,目前认为果树指能够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多年生木本或草本植物。
果树具有以下特点;(1)多年生:和1—2年生作物区别开,即包括木本植物,也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如苹果、梨、桃等,草本植物如草莓、香蕉、菠萝等。
英国、美国、德国等将多年生草本也归为果树,法国归为蔬菜。
(2)产生能食用的果实、种子:苹果、梨等吃的是果实;核桃、板栗吃的是种子。
(3)生产衍生物:包括砧木,如嫁接苹果用的海棠;梨的杜梨、桃一山桃、毛桃等。
银杏的叶片可以入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果树的含义随时代和地区的变化而发展,如一些野生的可归为果树,如刺梨,桑葚,美国把啤酒花也列入果树,日本把草莓列入蔬菜,西瓜、甜瓜归果树、蔬菜。
2果树栽培:包括果树种类、品种和从育苗、建园直至采收各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果树栽培是一门技术科学。
果树栽培的任务是生产优质、高产、低耗的多种果品,充分满足人民对于鲜果品及其加工制品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罐头、果酒、饮料)、医药工业(果丹皮、银杏叶)、化工工业(核桃、石榴的果皮提取单宁,柑桔皮提取香精油等)及外销等提供原料。
果树栽培学的特点:(1)种类多:与粮食作物相比,果树种类较多,通常为乔木或小乔木,但也有灌木、藤本或草本。
书中列47个料,280种,其中有许多品种,如苹果有上千个品种,因此种类多,粮食作物十几种或几十种。
由于种类多,他们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差较大,因此栽培技术差异也较大。
(2)周期长:一般果树要栽后2—4年进入结果期,桃三杏四梨五年,要求建园时园地选择要适宜,种类、品种搭配得当,市场判断正确,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来源。
(3)集约经营:即高投入、高产出。
我国古语:一亩园十亩田,美国,大田作物与苹果的产值比为1:7.3,意大利为1:2.5,1990年我国小麦:水稻:苹果=1.4: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