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七年级(上)第二课卡通故事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29
第2课卡通故事
一、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依据课标“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选择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教学。
现代生活中,卡通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本课主要学习用卡通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具有通过用形象语言反映生活,抒发和传达作者情感观念的作用。
本课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点、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
并通过卡通形象的创作,编绘小故事的尝试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
学习活动一:“卡通形象造型特点”和“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1课时
学习活动二:编绘卡通小故事 1课时
第 1 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第 2 课时
年级学期教学案
第 3 课时
七年级上学期画画你我他教学案。
湘教版美术初一上第二课《卡通故事》教案漫画”,动态画面为卡通片,静态画面为卡通画。
通常指具有猛烈讥刺性或幽默感的插图绘画,现在也指画风抽象、情节较喜剧化,通常以儿童为工具的动画片。
2、欣赏卡通人物。
《麦兜》、《唐老鼠》、《机器猫》……3、再次欣赏卡通虎、卡通猫、卡通松鼠、卡通猴子等。
学生再次剖析怎样看出这些动物的,从同砚们的剖析中我们来总结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4、下面我们来具体从简化、夸张、拟人这三个方面来剖析。
(1)简化A 、比拟展示《兔子的照片》与《米菲兔》。
师:同砚们看这二幅图片就可以很好的领会简化这个词了,本来我们生活中的工具,如人物、动物、植物本来都是很纷乱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卡通画里的工具都是很简略的,一般都是运用概况线的方法来表示。
比拟展示《阿凡提》从照片到卡通的一系列简化作品B、联合原型,议决造型,可以呈现不同的卡通形象2、师问:这些卡通人物是哪些动物?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答:有猪、老鼠、猫……《麦兜》有猪的鼻子、猪的肤色……《唐老鸭和米老鼠》有老鼠的尾巴、老鼠的感觉……3、师:同砚们说的很好,这些卡通人物都具有生活中的原型,根据这个原型再加以简化、夸张、拟人的手法来举行表现。
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议决简化再运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其专有的性格内涵与外在特性。
A、师:感受动物头部的简化历程讲堂互动,活跃讲堂氛围议决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答案,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印象。
议决比拟,让学生对简化这个特点的知识有个深刻的理解a、展示以兔子为原型,可以创作成不同的卡通兔子形象(7幅卡通兔子图片)b、展示以螃蟹为原型,可以创作成不同的卡通螃蟹形象(16幅卡通螃蟹图片)(2)夸张展示《大力水手》师:看大力水手的卡通形象夸张了哪些地方?总结:夸张使卡通更具有生动、幽默、有生命力。
3)拟人A、思考练习:认真查看以下卡通形象,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实现拟人化表现的?展示《卡通树》、《卡通汽车》、《卡通文具》。
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卡通故事》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征。
2、学会卡通人物表情的表现
教学重点:1、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2、卡通人物表情的画法。
教学难点:卡通人物表情的表现。
学情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欣赏卡形象,使学生认识卡通片与卡通画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二、卡通形象的造型方法:卡通形象通常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夸张、拟人等手法,塑造其特有的性格、内涵与外在特征。
三、卡通人物表情的表现:喜、怒、哀、惊(根据卡通片人物表情的变化学生动手画卡通人物表情喜、怒、哀、惊)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在童年的记忆里,许多卡通形象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单纯可爱的米菲兔、无所不能的机器猫······这些卡通形象为我们开启了新的想象之门,使我们的童年多了很多快乐。
二、卡通作品欣赏:
1、卡通画欣赏:
2、卡通片欣赏:(动画片欣赏)
提问小结:(卡通画与卡通片有何异同?)
不同之处:卡通画是静态的画面卡通片是活动的画面并配有语言及音响效果
相同之处:1、形象简洁、生动、幽默2、色彩鲜艳
三、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通过欣赏卡通作品,这些卡通形象都有那些特点?
卡通形象源于生活,通过简化、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其特有的性格、内涵与外在特征。
四、卡通人物表情(喜、怒、哀、惊)的表现
学生参照多媒体卡通图片完成作业,教师板演
五、学生作业展示
六、课堂小结:。
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课卡通故事———卡通形象的造型特征一.教材分析:教材《卡通故事》选自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美术》(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课,该课程是按照国家新教材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教学过程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卡通故事)选择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大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喜欢自己创作。
但是掌握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班级中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互动气氛较浓。
因此,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进行探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课主要通过看卡通、说卡通,到画卡通,让学生初步了解卡通及其表现特点,初步认识一个卡通形象的绘制步骤,强化卡通与生活、文学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卡通创作和卡通欣赏鉴定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卡通造型的特点,用简化、拟人、夸张的手法尝试卡通形象的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交流中质疑,在合作中提高,在大胆中表现,在自我创意中打开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卡通形象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重点:用拟人的手法创作设计出富于个性特点的卡通造型。
五.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设计。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画纸、记号笔、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看卡通)欣赏卡通短片《两只虫子》1:卡通片你看了什么?同学们发言很积极,这也说明同学们对卡通的热情。
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卡通故事———卡通形象的造型特征。
(二)讲授新课(说卡通)1:什么是卡通呢?卡通的概念:卡通为英语“Cartoon”一词的中文音译,通常指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感的插图绘画,现在也指画风抽象、情节较喜剧化,通常以儿童为对象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