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小企业产业园)工程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二地质队

二〇一六年七月四日

一、工程概况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小企业产业园)工程位于山香路与姜桥路交叉口东南角,基坑支护分为北侧1~6#楼基坑和南侧13~14#楼基坑。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期限为一年。北侧基坑开挖面积约14352 m2,周长约506m,基坑开挖深度6.10m;南侧基坑开挖面积约4521 m2,周长约385m,基坑开挖深度7.6m。现场场地绝对标高为17.9~18.8m(黄海高程),坑底标高为13~13.25m,基坑开挖深度为 4.9~5.55m。根据工程需要应对该工程进行变形观测,包括对基坑顶部水平、竖向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

二、编制依据

1、根据甲方的要求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

2、《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本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三、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监测的目的:受工程地质条件、临近建筑物的结构性能、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基坑在开挖及维护期间,必须采用信息施工法进行施工。

根据相关规范和支护设计要求,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如下:

1.基坑坑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测点布置:基坑坑顶设置测点,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点共桩合计54个监测点。(根据设计要求埋设监测点数)

水平、竖向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5.55m,水平、竖向位移基准点布置在大于17m处,具体监测布置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基坑地下水位监测

测点布置:沿库基坑外设置水位监测点4个。水位管选用直径70mm 左右硬质塑料管,管底加盖密封,防止泥砂进入管中。中部管壁周围钻出6~8列直径为6mm 左右的滤水孔,纵向孔距50~100mm 。相邻两列的孔交错排列,呈梅花状布置。管壁外部包扎土工织物过滤层,上部管口段不打孔,以保证封孔质量。水位管的管口要高出地表并做好防护墩台,加盖保护,以防雨水、地表水和杂物进入管内。水位管处应有醒目标志,避免施工损坏。水位管埋设后每隔1天测试一次水位面,观测水位面是否稳定。当连续几天测试数据稳定后,可进行初始水位高程的测量,并及时记录测得数值。

水位管的埋设与安装方法:

①成孔:水位观测孔采用清水钻进,钻头的直径为Φ130,沿铅直方向钻进。在钻进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地层岩性及变层深度、

钻进时间及初见水位

等相关数据;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停钻,及时将钻孔清洗干净,检查钻孔的通畅

情况,并做好清洗记录。

②井管加工:井管的原材料为内径Φ70、管壁厚度为2.5的PVC 管。为保证PVC 管的透水性,在PVC 管下端0~4m 范围内加工蜂窝状Φ8的通孔,并包 图1 水位观测井管结构图 图2 电测水位仪工作原理图 ③井管放置:成孔后,经校验孔深无误后吊放经加工且检验合格的内径Φ70的PVC 井管,确保有滤孔端向下;水位观测孔应高出地面0.5m ,在孔口设置固定测点标志,并用保护套保护;

④回填砾料:在地下水位观测孔井管吊入孔后,应立即在井管的外围填粒径不大于5mm 的米石;

⑤洗井:在下管、回填砾料结束后,应及时采用清水进行洗井。洗井的质量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的有关规定。并做好洗井记录。

地下水位具体监测方法:地下水位观测设备采用电测水位仪,观测精度为0.5cm,其工作原理图如下图所示为:水为导体,当测头接触到地下水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此时读取与测头连接的标尺刻度,此读数为水位与固定测定的垂直距离,再通过固定测点的标高及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换算成从地面算起的水位埋深及水位标高。

四、监测的具体措施

1.基准点距基坑最短距离大于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

2.根据现场条件,建筑物的变形观测采用由基准点直接观测各监测点沉降。在施工现场周边的稳定处布设水准基点和平面位置基点。

3.基坑周边顶面上所有观测点位置埋设观测墩,观测墩均采用方形截面,边长为100mm,由于现场条件限制,具体布置情况以现场布置为准。

4.几何水准测量尽可能选择在无风、阴天作一级变形观测,观测路线布设成多个(附合)闭合路线,每次观测前作i角检核校正,其它要求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执行。平面位移监测采用方向观测,方向观测中误差不大于±2.0″;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少于2次。

5.沉降观测基准点组成闭合环进行平差处理,然后对各沉降点进行观测对比同一点沉降量,提供施工单位各点沉降值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6.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组成独立三角形并通过边角观测进行测量平差计算使其内角和为零。用任意两基准点对围护结构顶部观测点进行角度及距离测量,设定假设坐标计算各点坐标值,通过各次同一点坐标值的对比,计算出各点的位移量,供施工单位使用。

五、监测周期和频率

监测周期从建立监测网起到土建工程做到±0.000以后,如果各种监测值无大的变化时,可结束监测,并开始编写监测报告,历时需要3-5个月的时间,具体监测周期要求为:各种监测初始值监测2次,以此为依据值;其余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7.0.3确定: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

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监测频率可按表1确定。

表1 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

1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 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

4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5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6 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7 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8 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9 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六、监测仪器设备、技术要求

1.监测所用仪器、仪表,要求精度高,准确度好,性能和质量良好,主要监测仪器:徕卡TS1102全站仪(1″& 2mm+2ppm)一套;DINI03电子水准仪(0.3mm/km)一套;HCX-1测斜仪及CXG-6076系列PVC高精度测斜管;电测水位计一套。

2.测量按变形测量等级二等进行埋标做为观测基准点工作点和观测点。

3.对各项监测数据,要求真实可靠,做好记录,填好表格,绘制观测数字和

时间变化曲线图。

4.对监测信息资料反馈,要求两天报一次日报,7天报一次周报,一个月报一次月报。

5.对监测变化值,必须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影响安全程度进行评估,及时向监理、业主、施工单位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

七、监测报警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表8.0.4,本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如表2所示。

表2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

注:1.h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

2.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小值;

3. 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天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八、资料成果提交

1. 当日报表应包括下列内容:

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单次变化值、变化速率以及累计值等,必要时绘制有关曲线图;巡视检查的记录;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和建议;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和建议;其他相关说明。

2. 阶段性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该监测阶段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该监测阶段的监测项目及测点的布置图;各项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各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3. 基坑工程监测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况;监测依据;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值;各监测项目全过程的发展变化分析及整体评述;监测工作结论与建议。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二地质队

二〇一六年七月四日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

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 基坑工程 监 测 方 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一九年一月

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编写: 校对: 审核: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01月25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4) 2.1. 监测目的 (4) 2.2. 编制依据 (4) 3.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 (5) 3.1.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 (5) 3.2. 基准点布设 (5) 3.3. 监测点布设 (6)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9) 4.1.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11) 4.2. 观测注意事项 (11)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1) 4.4.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 (12) 4.5.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13) 4.6.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 (14) 4.7.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14) 4.8. 锚杆内力 (14) 4.9. 巡视检查 (15) 5.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 (15) 6. 监测频率 (16) 7.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 (17) 7.1. 监测报警 (17) 7.2. 监测报警措施 (17) 8.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 (17) 8.1.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17) 8.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18) 8.3. 监测数据的反馈 (18) 9. 技术保证措施 (18) 9.1. 测试方法 (19) 9.2. 测试仪器 (19) 9.3. 监测点的保护 (19) 9.4. 数据处理 (19) 10. 服务承诺 (19) 11. 合理化建议 (20)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结构层高,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平板式筏形基础基础。正负零相对高程为,坑底高程为m~,基坑顶部高程约为,坑深~,放坡系数1:~1:,西区已做护坡基坑长约为,面积约为m2,边坡支护位于西区北南侧、西侧及北侧,采用支护结构为临时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 二、监测目的 . 通过临测各种变形数据(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邻近建筑的位移等)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可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确保基坑护坡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2、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边坡支护无坍塌安全事故发生,并做到文明施工。 三、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 批准:审核:编写:

监测方案 2012年05月6日 目录 §1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2环境概况 §2监测技术要求与目的 (1) §3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2) §4监测方案编制原则 (2) 4.1系统性原则 (2) 4.2可靠性原则 (3) 4.3与设计、施工相结合原则 (3) 4.4经济合理原则 (3) §5监测内容 (3) 5.1塔机基础监测 (3) 5.2基坑围护监测 (3) 5.3坑底回弹监测 (4) §6监测点的布设 (4) §7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5) §8监测仪器及方法 (5) 8.1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7) 8.2坑底回弹监测 (10) §9报警 (10) §10监测工作计划、周期及频率 (11) §11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 (11) §12技术保障措施 (12) §13质量保障措施 (12) §14应急预案 (13) 14.1应急小组 (13)

监测方案 14.2应急小组职责及工作程序 (13) 14.3实施注意事项 (14) §15监测方案布点图 (14)

监测方案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75000m2,基坑围护周长约1300m,基坑开挖深度为11m,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局部门式刚架围护结构,三轴搅拌桩止水,二道混凝土/型钢斜支撑体系。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周边环境等级为二/三级。支撑按照××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TJ08-61-2010)中相关规定,本基坑按二级基坑要求进行施工监测。 1.2环境概况 项目四周分布有道路、楼房和高架桥等建筑物,道路下埋设有信息、雨水、煤气等管线。基坑开口线距最近的建筑物边线仅有15米左右。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平原,地貌形态单一。勘察期间测得勘探点孔口标高一般为3.45~5.11m之间,场地平均标高约4.20m。 拟建场地处于上海地区古河道地层,缺失上海市统编的第⑥层、第⑦层土,地表下深度85m范围内地基土均属第四纪滨海~河口相、滨海~浅海相、滨海、沼泽相、溺谷相、滨海~浅海相、滨海~河口相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一般呈水平状分布。此次监测重点为基坑围护桩墙和施工用塔机基础。 §2监测技术要求与目的 本工程的信息化施工监测充分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1、本工程基坑形状不规则,开挖面积较大,边线较长。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流程较多,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等部分,工艺复杂。 2、基坑监测数据反馈的及时性和与施工的联动性要求较高。因此,本工程监测工作必须严格按设计及有关管理部门的有关变形控制要求进行实施,同时对基坑围护结构、塔机基础进行重点监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受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的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从理论

某基坑及周围环境监测方案(精)

XXXX ·文化广场基坑及周围环境监测方案 审定 审核 编制 20XX 年 XX 月 XX 日 目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 2第二节方案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 (2) 第三节监测目的及内容 ............................................................................................ 2第四节监测布点方案 ................................................................................................ 3第五节使用仪器 ........................................................................................................ 6第六节监测方案 ........................................................................................................ 6第七节人员安排 ........................................................................................................ 7第八节观测成果的计算、分析............................................................ 7 第九节观测资料的整理和统计............................................................ 8 第十节质量保证和控制 (9)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址位于 XXXX ,场地南侧为 XXXX ,东侧为 XXXX 。整个项目包括综合公建 (包括购物中心、办公、酒店等及服务式公寓等。整体开挖深度为22.5米。 第二节方案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 根据提供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

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3.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 4.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提供的《宁波天元大厦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 5.《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 院); 6.宁波市城乡建委专家组编写的宁波市行业标准《宁波市软土深基 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暂行技术规定》; 二、工程概况 宁波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位于中山西路的北侧,南临花池巷,东靠亨六巷,西到布政巷。基地面积为80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9916平方米。地上26层,地下2层,为剪力墙结构,采用孔灌注桩桩基础。 本工程±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8m,基坑开挖深度为约9.5m,基坑开挖面积6645m2,基坑四周延米350m。地下室采用排桩加两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形式。场地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勘察。结构部分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所设计。 三、监测人员

主要监测管理人员表

四、监测目的、内容、布设及要求 (一)监测目的 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施工,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安全状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对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内部结构进行施工监测非常必要,监测还可以发现在设计中因地质等因素而没有考虑到可能在施工中影响安全的状况为及时对局部进行加固调整施工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根据监测资料总结工程经验,为提高设计水平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 1、深层土体位移观测 基坑侧向变形观测是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监测中一项地下各处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常用测斜仪进行测量,它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侧向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本次工程布设9个水平位移测量监测孔。 2、环梁及立柱水平位移观测 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场地变形观测的目的是通过对设置在支护场地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的测量,求得各观测点坐标的变化量,提供评价支护结构和地基土的稳定性技术数据, 本次工程布设了33个环梁和立柱水平位移监测点。 3、环梁及立柱沉降测量 沉降测量是通过精密水准仪以某一起始点为基准测量各点每次高程变化得到各相应点的沉降量(可以用国家水准控制网中的水准控制

基坑监测方案

哈工大研究院怀来商住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项目 (2) 2.1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2) 2.2监测工期 (2) 3.基坑监测项目管理机构 (2) 3.1项目组责任划分及成员选用原则 (2) 3.2设备配置表 (3) 4. 执行规程、规范及监测流程 (4) 4.1执行规范、标准及文件 (4) 4.2监测前准备 (4) 4.3监测工作基本流程 (4) 5. 基坑支护监测方法 (4) 5.1基点布设 (4) 5.2水平位移观测 (5) 5.3竖向位移观测 (6) 5.4巡视监测 (6) 6 .监测频率、报警值 (7) 6.1监测频率 (7) 6.2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8) 6.3警戒值的确定 (8) 6.4报警 (9) 6.5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9) 7.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9) 7.1基本要求 (9) 7.2当日报表 (10) 7.3监测周报告 (10) 7.4总结报告 (11) 7.5信息反馈 (11) 8.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11) 8.1领导责任分工 (12) 8.2监测措施、报警 (12) 8.3监测人员、监测仪器、材料及其他物资准备 (13) 9.监测工期保证措施 (13) 10.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14) 10.1质量保证措施 (14) 10.2安全保证措施 (14)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哈工大研究院怀来商住项目总承包工程,由高层住宅楼、合院、高层办公楼、低层商业、地下车库工程组成,建筑面积约190419.09 平方米; 低层写字楼6栋:(T1#-T6#楼),建筑面积约7260.45;高层写字楼2栋:(T7#、T8#楼),建筑面积约为19495.9平方米;地下车库二约8027.89平方米;合院16栋:(S10#-S25#楼),建筑面积约为14965.86平方米。 高层住宅楼9栋:(S1#-S9#楼),建筑面积约为113680.99平方米;S27#大门,建筑面积约为60.4平方米;低层商业(S26#楼),建筑面积约为2896.08平方米;地下车库一约24031.52平方米。 本工程基础类型: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8度;防水等级:屋面I级、地下II级;合同质量等级:合格。 建设单位:怀来京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廊坊轩辕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张家口市京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北方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兴产业园内,南临葡萄大道。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本

大良丹桂公园停车场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日

大良丹桂公园停车场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项目负责: 编写: 审核: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日

大良丹桂公园停车场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大良丹桂路与新桂北路交叉口处,为大良丹桂公园停车场工程。地下3层;地下最低标高-7.85米,地面建筑高度为5.8米;最大单跨跨度8.1米;总建筑面积14877.18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14513.29平方米。基坑采用旋挖桩+打拔拉森Ⅲ型钢板桩+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安全等级为一级。 应建设单位要求,在本工程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拟对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道路和管线进行变形监测,特编制本监测技术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甲方及设计单位提出的监测要求。 三、监测项目及测点数量 本项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监测工程,监测内容包括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支护桩测斜、地下水位监测、支撑轴力监测、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支撑立柱沉降观测、周边道路及管线上部地表沉降观测等项目。 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置数量见下表所示。

监测项目一览表 四、监测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观测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有如下特点:变形测量主要关注测点的坐标变化值,对坐标的变化量精度要求很高,而对测点的绝对坐标值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变形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位移一般指向临空侧;场地通视条件差,且受施工影响大;场地内较难有合适的测量基准点。根据基坑水平位移的特点,本项目选用两级测量体系。

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拟建综合楼工程项目为地下二层、地上八层(局部三层、五层),设地下室二层,预计开挖深度约为地面以下9.0m左右。挡土结构和支承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止水桩为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大量土方为支撑和支挡下挖土。 地理位置处于解放东路、茶局路交汇处西北角,场地为原供电局旧址。基坑四周建筑物密集,东侧为十层交通大厦,其余四周为4-5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紧邻基坑为110KV城中高压变电所,该所为本工程监测的重点。 设计单位:工程桩为机械工业部深圳设计研究院,围护桩为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宜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2.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 2.1施工监测的重要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内力(围护桩和墙的内力,支撑轴力或土锚拉力等)和变形(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等)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深基坑开挖工程往往在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施工场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失效或破坏。同时基坑相邻的建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基坑周围的管线常引起地表水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原因。基坑工程设置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基坑围护体系所承受的土压力等荷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和挖机撞击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

基坑监测方案6239(工程科)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 地下水文情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 第四章基坑工程监测目的 第五章基坑监测项目 第六章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风险源分析 应急组织组织 应急工作流程及要求 应急物资 预防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剑桥郡书味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剑桥郡七期一标段各阶段工期总体控制计划。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孔雀城剑桥郡书味里项目”,位于固安福寿街北侧、民安路东侧。甲方:固安京御幸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中建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廊坊荣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年,抗震设防烈度度,抗震构造措施按度设防要求,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类,本工程(、、、、、、、、楼)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框架、连梁抗震构造措施为二级,(、、楼)剪力墙抗震等级:四级,剪力墙、框架、连梁抗震构造措施为三级。 工程地质 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层。 层素填土:以粉土为主,夹粉质粘土,含少量植物根。厚度~;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层粉土:黄褐色,湿,中密,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夹粉粘土薄层,锈染,云母,有机质,土质不均。厚度~;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层粉土:黄褐色,湿,中密,干散状,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土质不均,锈染,云母,夹粉粘薄层。厚度~,平均;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层粘土:灰褐色,可塑,中~高压缩性,有光泽,高干强度,高韧性,少量有机质,锈染,夹粉土薄层。厚度~;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层粘土:灰色,可塑,中~高压缩性,有光泽,高干强度,高韧性,少量有机质,锈染,夹粉土薄层,少量螺壳、姜石。厚度~;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层粉土:灰色,湿,中密~密实,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锈染,云母,夹

基坑监测方案

XXXXXXX地块 基坑围护监测方案 XXXXX勘察院 二0一八年一月

XXXXXXX地块 基坑围护监测方案 项目负责: 校对: 审核: 监测单位:XXXXXX勘察院 监测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单位地址:XXXXXXX 2018年1月8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4) 二、监测目的 (4) 三、监测执行规和依据 (5) 四、监测项目及容 (5) 五、监测点的布设 (5) 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5) 2.地下水位观观测点 (6) 3.坑顶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点 (7) 4.冠梁水平位移监测点 (7) 5.立柱沉降观测点 (8) 6.支撑轴力监测点 (8) 7.周边管线、桥梁、建筑物沉降观测点 (8) 8.坑外地面沉降监测点 (8) 六、监测项目的实施 (9) 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9) 2、深层土体位移(测斜)监测 (10) 3、地下水位监测 (12) 4、竖向位移观测 (12) 5、水平位移观测 (13) 6、钢支撑轴力监测 (14) 七、监测周期、频率 (14) 八、监测控制指标(报警值) (15) 九、监测设备 (15) 十、本工程监测人员的配备 (16) 十一、监测成果反馈 (16) 十二、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16) 附: 1、单位资质证书 2、监测人员职称证书 3、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拟建的XXXXX地块位于XXXXXXX东侧、XXXXXX西侧、XXXXXX南侧。总用地面积XXXX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XXXX平方米。本项目主要拟建物包括XXXXXX住宅(18F)、XXXXXX地下室及其他配套设施。 本基坑开挖深度为3.51米-4.61米,坑中坑二次开挖0.59-1.81米。 基坑围护方法:本基坑采用SMW工法桩+钢支撑的围护方式。 基坑西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2.5米,基坑南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2.3米,西侧的用地红线为肛肠医院已建围墙。基坑东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4米,东侧紧贴用地红线有自来水管线及电力管线,基坑开挖边界距离管线最近约6米。基坑北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14米左右,红线外有电力、电信等市政管线。 按照有关规,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监测目的 通过监测工作,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 由于土体成分和结构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及不连续性决定了土体力学性质的复杂性,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可控影响,必须借助监测手段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基坑稳定安全,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②、验证设计、指导施工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周边土体的实际变形和应力分布,用于验证设计与实际符合程度,并根据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 ③、保障业主及相关社会利益 通过对周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调整施工参数、施工工序、重车进出以及停靠位置,确保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保障业主及相关方的利益。 ④、积累地区性基础工程施工经验 通过对围护结构、周边环境等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了解施工期间各监测对象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所受的影响程度,分析基坑施工特征,为地区性类似的工程积累经验。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及预算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及费用预算 河南纵横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二O—七年二月十四日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及费用预算 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睢阳区,设计勘测地下水位于-12m,基坑暂时未 采用降水,支护体系采用放坡与土钉墙支护体系,基坑开挖深度6.65-7.60 米,监测范围应为深度的3 倍22.8 米。 工程地质 ⑴地层描述 第⑴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中密,含云母及铁质浸染,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棕褐色,可塑,分布在该层中下部。地表0.3-0.5m 夹砖渣和建筑垃圾。本层层厚1.30-2.50m, 均厚1.94m; 层底标高47.39-48.67m, 均高47.88m。 第⑵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中密- 密实,定性为密实,含云母及铁 质浸染,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棕

褐色,可塑,摇振反应无,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分布在该层上部和下部。本层层厚5.50-8.00m, 均厚6.61m; 层底标高40.35-42.35m, 均高41.27m 。 第⑶层:粉土 褐黄色,湿,中密- 密实,定性为中密,含云母及铁猛质,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本层层厚1.10-3.40m, 均厚 1.98m; 层底标高37.57-40.58m, 均高39.29m。 第⑷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中密- 密实,定性为密实,含云母及铁猛质,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分布该层下部,棕褐色,可塑。本层层厚1.10-4.10m, 均厚2.32m; 层底标高37.61-39.51m, 均高38.76m。 第⑸层: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 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 硬塑,定性为硬塑,摇振反应无,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上部和下部夹粉土,褐黄色,中密。本层层厚1.90-4.20m, 均厚3.23m; 层底标高34.71-37.30m, 均高 35.53m 。 第⑹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密实,含云母及铁质浸染,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分布在该层中部,棕褐色,可

基坑监测方案

洪山体育馆主馆维修及辅助训练馆建设 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编号:LC-CLFA2018-016 编制人: 审核人: 湖北陆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018年03月1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工程概况监测目的和范围 (3) 三、监测依据 (4) 四、监测内容及方法 (5) 五、监测频率 (7) 六、报警值 (8) 七、本项目仪器设备 (9) 八、监测工作流程 (9) 九、监测组织管理 (11) 十、其他 (12) 十一、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12)

洪山体育馆主馆维修及辅助训练馆建设项目 基坑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基本情况 拟建场地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广场西侧,是洪山体育馆主馆的副馆。本工程地上1层,地下1层(含夹层)。本基坑设计计算深度为12-14.6m,基坑周长约295m,面积约5523.5m2。 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埋藏条件、水利性质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1)层杂填土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透影响,水量小,水位受季节性控制,本次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及稳定水位为地下0.80~1.50m,绝对标高33.96m~35.53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7)层灰岩中,其补给源主要为裂隙径向补充,水量贫乏,该层地下水对拟建基坑影响较小,本次勘察过程中未测得该层水位。 二、监测目的和范围 1、监测目的 在基坑支护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提出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信息:支护结构变形、地下管线变化、周边建筑物及地表变化;并就其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及时更改原设计以达到安全且经济之最终目的,施工单位可掌握工程的安全性,并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缺失加以改进,以监测信息指导施工的速度、顺序等,即以监测的信息指导施工。 2、监测原则 可靠性原则;多层次原则;重点监测关键区原则;方便实用原则及经济合理原则。 ※可靠性:监测系统应能真实地反映被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以使所获得的信息可靠,故拟采用多层次监测。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XXXX城市广场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XXXX检测中心 2011年4月

目录 目录 (1) 1 监测依据 (2) 2 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2) 3 监测的具体措施 (7) 4 监测周期和频率 (9) 5 监测仪器设备、技术要求与精度要求 (11) 6 监测报警 (11) 8 资料成果提交 (13)

1 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8、设计单位的要求 2 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监测的目的:受工程地质条件、临近建筑物的结构性能、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基坑在开挖及维护期间,必须采用信息施工法进行施工。 根据相关规范和支护设计要求,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如下: 1.基坑坑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测点布置:沿基坑坑顶设置测点,根据实际情况布点。 水平、竖向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具体监测布置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使用基康BGK-2800-GSDM全球星位移测量系统。我们只需确定要监测的点,并且在测点上建立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尽量不受干扰,将接收器放置在不同测点记录观测前后的数值,对比算出水平及垂直位移量。测点数目不限。 建议测点建立标准观测墩,现浇混凝土桩或者钢管,安装基面>300mm直径的方台或者平台,量程不限。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 基坑工程 监 测 方 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一九年一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工程地点:泰兴市虹桥镇虹桥大道北侧,飞虹路东侧 建设单位:江苏凯地置业有限公司 编写: 校对: 审核: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01月25日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4) 2.1. 监测目的 (4) 2.2. 编制依据 (4) 3.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 (5) 3.1.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 (5) 3.2. 基准点布设 (5) 3.3. 监测点布设 (6)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9) 4.1.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11) 4.2. 观测注意事项 (11)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1) 4.4.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 (12) 4.5.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13) 4.6.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 (14) 4.7.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14) 4.8. 锚杆内力 (14) 4.9. 巡视检查 (15) 5.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 (15) 6. 监测频率 (16) 7.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 (17) 7.1. 监测报警 (17) 7.2. 监测报警措施 (17) 8.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 (17) 8.1.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17) 8.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18) 8.3. 监测数据的反馈 (18) 9. 技术保证措施 (18) 9.1. 测试方法 (19) 9.2. 测试仪器 (19) 9.3. 监测点的保护 (19) 9.4. 数据处理 (19) 10. 服务承诺 (19) 11. 合理化建议 (20)

基坑监测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剑桥郡书味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11版)。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剑桥郡七期一标段各阶段工期总体控制计划;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孔雀城剑桥郡书味里项目”,位于固安福寿街北侧、民安路东侧。建设单位:固安京御幸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中建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廊坊荣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设防要求,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类,本工程(1、3、6、7、8、9、10、11、14#楼)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框架、连梁抗震构造措施为二级,(2、4、5#楼)剪力墙抗震等级:四级,剪力墙、框架、连梁抗震构造措施为三级。 工程地质 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16层。 1层素填土:以粉土为主,夹粉质粘土,含少量植物根。厚度:~;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2层粉土:黄褐色,湿,中密,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夹粉粘土薄层,锈染,云母,有机质,土质不均。厚度:~;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2-1层粉土:黄褐色,湿,中密,干散状,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土质不均,锈染,云母,夹粉粘薄层。厚度:~,平均;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2-2层粘土:灰褐色,可塑,中~高压缩性,有光泽,高干强度,高韧性,少量有机质,锈染,夹粉土薄层。厚度:~;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3层粘土:灰色,可塑,中~高压缩性,有光泽,高干强度,高韧性,少量有机质,锈染,夹粉土薄层,少量螺壳、姜石。厚度:~;层底标高:~;层底埋深:~。 3-1层粉土:灰色,湿,中密~密实,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锈染,云母,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科研综合楼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房建公司第四项目部 2012年4月 10 日

目录 1监测技术方案 (1) 1.1 工程概况 (2) 1.2 周边环境概况 (2) 1.3 监测目的 (2) 1.4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3) 1.4.1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4) 1.4.2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4) 1.5 监测范围及内容 (5) 1.6.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测点的埋设 (6) 1.6.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6) 1.6.2 锚杆支护水平位移监测 (10) 1.6.3临边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监测 (12) 1.6.4巡视 (13) 1.7监测技术要求 (14) 1.7.1 技术要求 (14) 1.7.2 监测精度 (15) 1.7.3 监测频率 (15) 1.7.4 监测参考报警值 (15) 2 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 (16) 3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8) 3.1 质量目标 (18) 3.2 质量保证体系 (19) 3.3 监测工作的管理 (20) 3.4 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20) 3.4.1健全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21) 3.4.2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21) 3.4.3 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21) 3.5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3 3.5.1 仪器、仪表 (23) 3.5.3 资料采集及整理 (23) 3.6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26) 3.6.1施工进度目标 (26) 3.6.2施工进度程 (26) 4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 (27) 4.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27) 4.2安全保证体系 (27)

深基坑监测方案

佳惠·中央商厦 深基坑工程沉降、位移 监 测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东星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 (1) 三、基本原则 (2) 四、监测依据 (2) 五、监测项目内容 (2) 六、测试方法原理 (4) 七、监测工作布置 (5) 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 (6) 九、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6) 十、附图 (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怀化市黄金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建筑用地面积5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812.34平方米,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本建筑为框剪结构,地上二十五层,地下三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总高度为99.900m。本工程位于怀化市迎丰中路与鹤城区太平巷交汇处 本工程由于设计负三层地下室,导致基坑与周边落差较高,最高处近16米,施工安全隐患较大;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四周均为居民区,安全风险较大,本基坑工程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长方行,占地面积约13000 m2,设三层地下室,结构正负零相当于黄海高程214.96m,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介于210.9~211.9m,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地面标高取-0.30~0.50 m。基坑底标高取边承台底标高(-13.8m),则基坑开挖深度16.80~18.80 m。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资料反映:基础以上主要由粉质粘土、卵石、强风化粘土岩、灰岩组成。 本工程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由地下水、地表水及生活用水组成,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场地地形起伏较小, 本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基坑工程采用复合喷锚网(护壁桩+锚杆+井字梁)为主的支护方案。 基坑周边为道路和民用建筑。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 1、针对本工程的监测保护应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①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而且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流程较多,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要求较高。 ②本项目基坑紧邻怀化市迎丰中路,车流量大,对工程施工影响相当敏感,应严格控制土体的变形,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隧道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隧道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 学号: 班级: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至、-双流机场隧道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隧道埋深4 m,地表房屋密集,厂房众多,道路纵横交错,交通方便。隧道进口里程DIK173+260,出口里程DIK179+730,全长6470 m,其中DIK178+570~DIK178+870段下穿规划中的机场滑行跑道。该段隧道总长300 m,拱顶以上埋深12 m 左右(考虑机场滑行道回填高度8 m)。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该隧道基坑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隧道基坑的支护工作难度特别大,必须保证隧道基坑的安全。所以该隧道基坑监测工作必不可少,而且要求高。 1.3 隧道基坑支护形式 本段隧道按明挖顺作法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桩间土钉墙作围护结构,坡面采用锚网喷防护,喷C20混凝土厚10cm,桩间土钉采用Φ42钢化管,每根长3~5 m,桩顶以下前三排土钉长度5 m,其余土钉长度3 m,间距1.5 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围护桩桩径1.2m,桩间距2.4 m,基坑支撑采用Φ600mm(壁厚12mm) 钢支撑加?56a双拼工字钢围檩。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2.1监测设计原则 (1)根据基坑开挖深度要求,按一级基坑监测执行。 (2)监测容及监测点的分布满足工程支护设计及有关规程和规的要求,满足全面监测施工中的基坑变形,环境变化情况。使施工单位能及时了解变形态势态,以便及时采取有关措施,调控施工步序与节奏,做到信息化施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确保开挖顺利和施工安全。 (3)施工中加强监测,保护重点对象(监测基准点、基坑四角及有特殊要求的监测点)。除了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外,监控其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是监测的主要任务。 (4)监测采用的方法,监测仪器及监测频率应结合设计和规要求,满足工程需要,保障工程施工阶段的正常监测,及时准确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5)监测数据及时整理分析能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工况及特殊要求。及时与各方联系,提交阶段性数据。 (6)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后一步部的施工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 (7)将现场测量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8)基坑监测周期贯穿于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直到基坑回填完毕。 (9)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或施工有重大变更,建设方及相关方应及时通知监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3.0.1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者开挖深度小于5m但是现场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3.0.2基坑工程设计提出的对基坑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检测报警值等。 3.0.3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过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第三方监测并不取代施工单位自己开展的必要的施工监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仍应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监测单位拟定出监测方案后,提交工程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该遵照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监测等单位讨论审定监测方案。当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有重要的市政、公用、供电、通讯、人防工程以及文物等时,还应组织有相关主管单位参加的协调会议,监测方案经协商一致后,监测工作方能正式开始。) 3.0.5 按监测需要收集基坑周边环境各监测对象的原始资料和使用现状等资料。必要时可采用拍照、录像等方法保存有关资料或进行必要的现场测试取得有关资料。 3.0.7 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 1 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2 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铁、隧道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3 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4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5 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 3.0.8 监测单位应严格实施监测方案。当基坑工程设计或者施工有重大变更时,监测单位应与建设方及相关单位研究并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1 支护结构。 2 地下水状况。 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 周边建筑。 5 周边管线及设施。 6 周边重要的道路。 7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样本

项目基坑工程监测 技 术 方 案 XXXXXX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八月

项目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XXXXXXX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08月 目录

1监测技术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周边环境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监测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监测范围及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6.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测点的埋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1.6.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2 围护墙顶沉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3 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4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5 支撑轴力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6 立柱沉降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7地下水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8边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9周边管线水平、垂直位移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10巡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监测技术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7.1 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 监测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