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 格式:doc
- 大小:130.54 KB
- 文档页数:5
第 5 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考大纲求 ] 1. 德国的一致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系:德国的一致和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确实立及其历史影响。
2. 近代财富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近代财富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色;财富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确实立一、帝国成立1、背景:德意志支离破碎的政治场面阻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过程:俾斯麦领导德国达成一致3、结果:年初,德意志帝国成立二、公布宪法1、君主立宪政体①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②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委任,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
2、联邦制度①帝国政府掌握大权,各邦保存一些自治权。
②普鲁士在帝国中据有统治地位。
三、深远影响1、踊跃性:推进德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2、限制性:保存了君主制度,传统得以持续。
四、突出特色: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完全、不完美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存,帝国的所有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承揽,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持续。
详细表此刻:(1)帝国皇帝世袭,权益巨大,能够委任帝国宰相,有权招集和解散议会。
(2)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两院制议会中,联邦议会权益巨大,负责法律审批;帝国议会虽有立法权,但一定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奏效。
高考调研1.(2014 ·江苏高考) 俾斯麦妄图成立一种特别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
这类假想在1871 年一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
下列能表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宰相春联邦议会负责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2.(2014 ·广东高考)1895 年,一位中外国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以下评述,此中对德国的评论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着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可以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3.(2013 ·北京高考)1871 年德意志帝国成即刻,有人嘲讽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个耗子构成的。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第10讲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考纲下载]1.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2.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用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概念阐释] 代议制民主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与平衡;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代议制。
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司法机关之间,虽然在职权上有所分工,但不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的关系。
[轻巧识记] 德国君主立宪制①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历程充满了长期性、曲折性,但是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轻巧识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易误指正] “科学社会主义”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①《共产党宣言》的问世,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革命。
[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主题一|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综合以上史料,如何评价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史料一[教你读史]法》《度量衡法》 。
同俾斯麦的杠上动作一样,迅速腾飞。
——漫画往往具有讽刺意义,史料二抓住文字材料中的“议“封建残 史料二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讲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模拟演练岳麓版1.(2016·全国卷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解析] 无论是1875年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还是1958年时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都是国家元首,B项错误,排除;议会行使立法权,C项错误,排除;法国实行多党制,D项错误,排除;法国政局长期动荡的原因在于总统处于弱势,戴高乐扩大了总统的权力,有利于维护法国政局的稳定,故选A项。
2.(2018·肇庆)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了宪法,共和派(特别是激进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更能体现“民主”色彩的一院制议会,但最后还是确立了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
这体现了( A )A.当时各派的妥协B.当时各派不满意该宪法C.当时法国政治环境复杂D.宪法的不稳定性[解析] “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了宪法”“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一院制议会,但最后还是确立了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表明双方都做出了让步,A项正确;B、C两项不是材料主旨;材料没有体现宪法的实践情况,排除D项。
3.(2017·长春)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
这种制度变革( D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D.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第17、18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1.(2018·贵州贵阳月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打算落空后,进而试图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可法国人对拿破仑三世的独裁记忆犹新,结果是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在1877年进一步澄清。
史学家普遍认为这( )A.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B.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C.延续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解析:B 法国总统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元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总统随意行政的权力被议会限制,体现了议会权力至上的特点,故B项正确;1875年宪法规定内阁对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进一步澄清,但并未充分体现三权分立原则,故D 项错误。
2.(2017·北京海淀区一模)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
”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 )A.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B.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统一真正实现C.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D.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解析:C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建立了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德意志帝国,将普鲁士军国主义、专制主义传统注入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皇帝有很大权力,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很大弊端,专制为实,立宪为虚,故C项正确。
3.如图是一幅关于俾斯麦的讽刺漫画,以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符合漫画含义的是( )A.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B.德意志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C.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D.德意志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解析:B 漫画中俾斯麦穿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但在他脚底,却绕着宪法、选举、法治、立法、新闻自由而行走。
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强调选举,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从漫画可见俾斯麦的舞步,避开一系列民主内容,都是在为专制皇权服务,B项内容与之相符;资产阶级代议制下,议会掌握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强调民主,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地方自治的问题,D项错误。
第6讲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 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名师导语』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德两国确立了不同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的频率较少,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如在2016年和2017年全国Ⅰ卷以第41题形式考查了有关法国代议制确立的问题。
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法国代议制的确立(如1793年宪法、1958年法国政治体制的变化),而有关德国代议制确立全国卷近五年未直接涉及考点。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法国代议制确立的曲折历程(即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德国代议制对国家统一和经济腾飞的影响需重点关注。
知识点一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背景⎩⎪⎨⎪⎧①17、18世纪,法国处于君主专制之下,三级会议长期停开。
②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为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③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表现⎩⎪⎨⎪⎧①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③此后,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颁布:1875年,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2)内容⎩⎪⎨⎪⎧①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众参两院组成的议会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
(3)影响⎩⎪⎨⎪⎧①确立法国为共和国。
②标志着法国共和制政体的最终确立。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中的“有限”理性法国人推崇理性的力量,他们相信理性可以设计周全的制度,……但理性是有限的,这些不同的派别也仅仅代表特殊团体的利益。
任何一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理念,因此,任何一派建立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存在。
第四讲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扫描】【考点概要】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德国的统一1.背景:(1)根本原因: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
(2)普鲁士掌握了统一的旗帜:经济发展迅速、强大军事实力、民族成分单一、决心坚决、统治阶级实力雄厚等。
(3)俾斯麦的作用:铁血政策和灵活的外交。
2.过程: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完成民族统一。
3.结果:1871年_____成立,威廉一世称帝。
4.意义:(1)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割据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2)遏制了法国和奥地利,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5.局限: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成为欧洲最具有侵略性的国家。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德国完成统一,1871年颁布《__________》,规定德国实行_____和_____,______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2.宪法内容:(1)规定德国为_____国家,_____控制各邦大权,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
(2)德意志皇帝:_____,有权任免;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并监督法律实施;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3)首相:内阁首脑,由_____任命,主持帝国政府,只对_____负责。
(4)议会:_____机构,分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议长由首相担任。
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不能自行通过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3.特点:有浓厚的_____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权力有限)。
4.影响(1)积极:德国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19世纪末,成为世界强国。
(2)局限: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
【一轮复习】考点讲练: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一、基础知识
1.背景:(1)统一:从1864年到1870年,在首相①的筹划下,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帝国建立: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1)联邦制: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2)皇帝:帝国皇帝控制行政权、军事权并监督立法,拥有巨大的权力。
(3)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4)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②权。
3.影响
(1)积极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③之列。
(2)局限性: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二、考点精讲
法德政体比较
拓展延伸:近代德国民主制度脆弱的原因
德国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统一后,保留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残余;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资产阶级不敢也不愿行使对皇权的制约与监督权,只满足于从皇帝那里分得的一些“残羹冷炙”,在涉及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方针问题上经常“缺位”,使得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三、自测题
1.《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2.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
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
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
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
3.《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
”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B.德国的代议制不完善
C.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D.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4.“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
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5.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①俾斯麦②立法③强国
三、自测题
1.答案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首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故答案选B项。
2.答案解析:A的表述明显错误,B的表述也不符合德国实际,民主制度并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
尽管普鲁士宪法与帝国宪法有相似之处,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这种联系。
各国立宪的依据一般是:政治上民主的需要,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思想上启蒙思想转化为现实的需要。
因此,C错误。
从给出的材料看,第二条说明了帝国法律高于各邦的法律,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一;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说明了皇帝代表国家以及对议会权力的分割,强调了皇帝的集权,在当时,有利于德意志统一。
因此,答案D正确。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
抓住题中人物信息,威廉二世和俾斯麦,皇帝任性辞去首相,说明德国当时的君主立宪制
很不完善,皇权太大。
A、D不是题干所反映的主旨;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是封建专制,C错误。
故选B。
4.答案解析:从材料“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可以看出这是《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说的是专制色彩比较浓厚。
故选D项。
A项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体现了较多的民主性;
B、C两项建立的都是共和制。
5.答案解析:本题以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时人对其的一个形象比喻为切入点,实际,上考查学生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理解和掌握。
联系宪法的内容可知,A项正确;帝国议会是由选举产生的,B项错误;帝国政府对帝国的皇帝负责,不对帝国议会负责,帝国首相由皇帝任命,C、D两项错误。
故答案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