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放飞理想立志成才教案 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放飞理想立志成才教案苏教版学科政治课题时间案例背景教材分析本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的最后一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特定的意义。
本框题是本课的第一框题,在结构和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理想,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的道理,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后出生的一代。
部分学生对理想认识模糊,不能正确树立理想;胸无大志、理想信念比较淡薄,甚至较为庸俗;有理想的冲动但缺乏实际的行动,怕苦畏难……这些现象尽管不是普遍,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本课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适应社会进步,增强爱国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理想的含义、崇高理想的作用;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及其关系;明确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过程方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情感价值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认同共同理想;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社会进步,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教学策略通过“认识理想、畅谈理想、话说使命”三个版快,层层深入,引导探究教学重点1.树立远大理想和确认肩负历史使命的必要性,崇高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2.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正确处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我国或当地政府制定的奋斗目标的资料教学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一、新课导入1.上课前,播放CCTV-2《赢在中国》主题歌《在路上》,营造氛围。
2.投影:略师:同学们要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既要放眼世界,又要志存高远。
让我们放飞理想,收获明天的希望!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关于理想的话题——理想伴我成长。
第12课放飞理想立志成才1、按理想的内容分,包括社会、道德、职业和生活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着决定作用。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
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4、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5、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
6、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7、艰苦奋斗含义: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8、艰苦奋斗地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作风。
全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9、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不要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是要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为实现理想顽强拼搏,要以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要善于积聚财力和物力,奉献社会发展,用于提高自身素质。
这既是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10、为什么现阶段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又不平衡,地区差别还很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高,我国农村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
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全体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11、人类永远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艰苦奋斗永远不会过时。
12、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五单元说课稿范文: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
为大家带来了九年级政治第五单元说课稿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放飞理想寻找人生目标》。
一、活动内容
放飞理想寻找人生目标
二、活动目的
以九年级学生马上面临中考为切入点,通过此次活动,鼓励学生发奋图强迎接中考,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适应初三忙碌紧张的学习生活,渡过人生第一个艰难时刻。
让学生能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中考,树立正确的前途理想目标,摆脱懒散、浪费时间等不良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做一名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优秀中学生。
三、活动背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第12课放飞理想立志成才艰苦奋斗走向成功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作为思想品德课终结单元第五单元的一课,本课以第11课为基础,在帮助学生认识祖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及当代青年责任使命前提下,引导他们必须从自身情况出发,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艰苦奋斗,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本框题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传统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学情分析:从实际情况看,作为苏中地区农村县城中学,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一定典型意义。
绝大多数同学有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有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但仍有不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识,甚至对“艰苦奋斗”还存在错误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发向上,学习做负责任的人,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三、学习目标知识: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能力: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致力于建树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理解并坚持在现阶段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学习重点艰苦奋斗的含义;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五、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艰苦奋斗走向成功导入新课成功者的启示(照片)邓亚萍出身于体育之家,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世界乒乓球冠军。
可她身高不到一米五,个子矮,胳膊粗,人们认为她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
可是她暗下决心,用坚强的毅力弥补生理上的缺憾。
她刻苦训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成为亚洲冠军,19岁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单打、双打两枚金牌,成为赫赫有名的世界冠军。
艰苦奋斗走向成功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个人理想的实现和事业的成功,要靠艰苦奋斗才有可能。
2、明白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社会发展和事业成功的可靠保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重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难点]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教法、学法]目标揭示、阅读感悟、思考探究、自主交流。
[自主学习]1、把握艰苦奋斗的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2、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作风。
全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2)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关系到人们以何种精神状态去建设自己的国家,创造新的生活。
这既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动力。
(3)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4)人类永远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3、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P154-P1554、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A、学习上刻苦钻研,不怕困难;B、生活上勤俭节约,不浪费,不盲目追求名牌,不贪图享受;C、工作中兢兢业业,开拓进取。
[预习反馈]1、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开拓进取的和勤俭节约的。
全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2、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二、【阅读感知】设疑导思:◆古往今来,流传许多颂扬艰苦奋斗的精辟名言,请你列举自己最喜欢的名言。
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与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典型。
阅读体验:仔细阅读并体验文本P154的首段文字。
设疑导思:◆李某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三、【提炼升华】我们要实现共同理想,担当历史责任,就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切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世界因我而出色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一、明白得人材的含义,形成科学的人材观。
二、熟悉面临升学与就业选择所需要的知识与心理预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志为以后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尽力学习。
[重点]人材观;成才之路[难点]做好升学与就业选择的预备[教法、学法]目标揭露、阅读感悟、试探探讨、自主交流。
[自主学习]一、知道什么是人材,明白人人都可以成都的道理(正确的人材观)(1)含义:人材确实是以其制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步和进展做出奉献的人。
只要具有必然的知识或技术,进行制造性劳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踊跃奉献,就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材。
(2)从层次上说:人材包括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文学家等高层次人材,也包括在一般职位上进行制造性劳动的一样性人材。
从类别上说: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可以出人材。
由此可见,人人都能够成才。
二、知道如何成才,明确成才之路(正确的成才观)(1)要有坚决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时期责任感;更要以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和困难,擅长攻克学习和生活中的难关,健康地走好成长进程中的每一步。
(2)青青年时期是最富生命力和制造力的时期。
咱们要尽力培育自己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制造潜能,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不断熟悉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拼搏,擅长创新,不断前进。
3、树立正确的职业观:(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各个不同的部份组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并形成了各类不同的职业。
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材。
只要埋头苦干,并发挥自己的伶俐才干,“行行都能够出状元。
”(2)在我国,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品级不同;各类合法行业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份,都要有人去做,都要做得好。
(3)咱们应摒弃世俗成见,擅长制造条件,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力求在一般的职位上做出不一般的业绩。
江苏省射阳县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五单元走向明天第12课放飞理想立志成才第1框理想伴我成长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射阳县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五单元走向明天第12课放飞理想立志成才第1框理想伴我成长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射阳县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五单元走向明天第12课放飞理想立志成才第1框理想伴我成长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理想伴我成长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明确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2、理解人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确认历史使命,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重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难点]正确处理人类最高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教法、学法]目标揭示、阅读感悟、思考探究、自主交流。
[自主学习]1、了解理想的含义、分类有社会理想的作用:(1)含义:是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人生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
(2)分类:按理想的内容分,包括社会、职业、道德和生活理想。
(3)社会理想的作用: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着决定作用,它既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又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2、了解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最高理想;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3)关系: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人类的最高理想,则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
第 12 课第一框理想伴我成长教课目的:1、理解建立远大理想和确认肩负历史使命的必需性,明确崇敬的理想是激励人们行进的不懈动力。
2、认识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兴盛、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认识人人需要为理想而奋斗,需要正确办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教课要点:1、建立远大理想和明确肩负历史使命的必需性,崇敬理想是激励人们行进的动力;2、认识我们的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正确办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教课难点:自觉建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
【预习指导】1、准备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代表人物及其典型事迹,并谈谈自己对理想的见解。
2、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理想又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关系?3、今世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立足现实,展望将来,你感觉要为崇敬理想添砖加瓦,我们青年人应怎么做?【讲堂互动】一.认识理想(一)投影:人因目标而伟大有一位哲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问三位正在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头也不抬地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仰头说:“我在砌一堵墙。
”第三个工人热忱洋溢、满怀神往地说:“我在创建世界上最漂亮的大厦。
”哲学家说:“一个心目中有目标的一般职员,会成为创建历史的人;而一个心目中没有目标的人,只好是一个一般职员。
”若干年此后师:请同学们推断若干年后的情形,并陈说你这样推断的原因。
学生思虑回答。
(略)投影:若干年此后,第一个和第二个工人仍不见经传,唯有第三个工人成为闻名的建筑大师。
1.学生思虑以下问题:(1)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2)请说出理想的分类并达成下边的搭配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道德理想《礼记》:大同社会“天下为公”社会理想“我想换大房屋”家庭理想“我想长大后当个医生”职业理想2.学生议论、回答。
(略)3.师概括:人生不可以没有理想,生活中不时都应有理想;理想层次的高低必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理想是对将来的一种神往和追求,是人生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