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尺寸标注图形绘制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745.00 KB
- 文档页数:45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有关尺寸标注的规定基本规则◇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图样中 (包括技术要求和其它说明) 的尺寸,以毫米 (mm) 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尺寸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在保证不致引起误解和不产生理解多义性的前提下,力求简化标注。
尺寸要素及其规定一个完整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其终端和尺寸数字及相关符号组成,如图4.1.1 所示。
尺寸界线表示尺寸范围的线。
有关尺寸界线的规定◇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
也可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直接作为尺寸界线。
如图 4.1.1 。
◇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允许倾斜。
尺寸界线应超出尺寸线 2~ 5mm 左右。
如图 4.1.1。
尺寸线及其终端表示尺寸的方向与起、讫。
有关尺寸线及其终端的规定◇尺寸线必须用细实线绘制,其终端形式见如图 4.1.1,机械图样中尺寸线终端均采用箭头形式;◇尺寸线不能用图中的其它图线代替,也不与其它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相同方向上同时有几条互相平行的尺寸线时,各尺寸线的间隔要一致 (间隔一般为 5~10mm),同时,将大尺寸注在小尺寸外面,尽量避免与其它的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相交,如图 4.1.1;◇大尺寸注在小尺寸外面,尽量避免与其它的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相交 , 如图4.1.1;◇在圆或圆弧上标注直径或半径时,尺寸线一般应通过圆心或延长线通过圆心,如图 4.1.3。
尺寸数字及相关符号表示尺寸的大小及形体结构特征。
有关尺寸数字的规定◇尺寸数字的书写位置及数字方向与具体尺寸有关,同一图样中尺寸数字的大小和书写格式应一致。
国标尺寸标注国标尺寸标注,是一种常用的标注方法,广泛应用于制图和设计领域,具有统一、规范、明确的特点。
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国标尺寸标注能够帮助人们准确理解和解读图纸上的尺寸信息,提高制图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就国标尺寸标注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一、国标尺寸标注的基本规范根据国家标准,国标尺寸标注应符合以下基本规范:1. 尺寸标注应清晰、准确、易读,字形工整、规范。
2. 尺寸标注应统一放置于视图的右下方,与视图线平行,尽量避免遮挡其他重要信息。
3. 尺寸标注的大小宜适中,既能够满足阅读要求,又不至于过大影响图纸的美观。
4. 尺寸标注应与标注线相连接,标注线应直线、细且不与其他要素相交。
二、国标尺寸标注的常用符号和标准国标尺寸标注使用了一系列的符号和标准,以便更好地传递尺寸信息和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国标尺寸标注符号和标准:1. 直径标注:使用符号“Ø”表示直径尺寸,如“Ø12”表示直径为12的圆。
2. 半径标注:使用大写字母“R”表示半径尺寸,如“R15”表示半径为15的圆弧。
3. 长度标注:使用符号“L”表示长度尺寸,如“L50”表示长度为50的线段。
4. 角度标注:使用小写字母“α”、“β”、“γ”等表示角度尺寸,如“α45°”表示角度为45度。
5. 倒角标注:使用符号“×”表示倒角尺寸,如“×2”表示倒角为2的直角。
三、国标尺寸标注的调整与修正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对国标尺寸标注进行调整和修正,以满足实际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整和修正方法:1. 尺寸标注的重心:当标注线过短或尺寸数值过大时,可通过移动标注线的位置,使尺寸标注更加平衡美观。
2. 重复尺寸的标注:对于多个相同尺寸的元素,可以只标注一个尺寸,并使用等号“=”表示,以简化标注。
3. 非标准尺寸的标注:对于非标准尺寸,可以使用“×”符号表示,说明该尺寸为参考尺寸。
机械设计尺寸标注教程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 肌S纱俗⒊鐾贾兴 镜魔?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2. 3.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本章主要介绍制图的基本标准和点、线、面的投影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以下基本内容:•国标中有关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的规定;•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和方法;•投影的基本概念和正投影的基本特性;•点的投影规律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及两线的相对位置;•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1.1 制图的国家标准工程图样是设计、生产、维护和使用中的重要技术文件。
为正确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必须熟悉和掌握有关的标准。
我国从1959年首次颁布《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以来,已进行了多次修改。
本书根据1993年颁布的最新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介绍其中有关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及尺寸标注等内容的基本规定。
1.1.1 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1993)1.图纸幅面图纸幅面即图纸的大小,以长×宽的尺寸确定。
表1-1是国家标准GB/T 14689—1993中规定的基本幅面(GB是国家标准的缩写,T是推荐的缩写,14689是该标准的编号,1993是该标准颁布的年份),绘制工程图样时应优先采用。
必要时允许按规定加长幅面,可查阅GB/T 14689—1993。
表1-1图纸幅面2.图框格式图框的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图框线为粗实线,图纸可横放或竖放,如图1-1、图1-2所示。
其周边尺寸见表1-1。
3.标题栏标题栏用以说明所表达机件的名称、比例、材料、图号、设计者、审核者等,一般位于图纸的右下角,如图1-1和图1-2所示。
有时也可按图1-3所示的位置放置,但此时应采用方向符号。
图1-1 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图1-2 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图1-3 附加符号的应用标题栏的内容格式和尺寸按GB/T 10609.1—1989的规定绘制。
在学习本课程期间,制图作业推荐使用图1-4、图1-5所示的标题栏格式。
图1-4 学校制图作业推荐零件图用标题栏格式图1-5 学校制图作业推荐装配图用标题栏格式4.附加符号(1)对中符号:为了便于复制及缩微摄影,应在图纸各边的中点处分别画出对中符号,即从每边的中点画入图框内约5mm的一段粗实线,如图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