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培训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384.50 KB
- 文档页数:68
目标管理培训讲义【本讲重点】目标管理简介目标管理有何威力目标管理的工作流程什么是目标管理摸高试验管理学家们曾经专门做过一次摸高试验。
试验内容是把二十个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摸高比赛,看哪一组摸得更高。
第一组十个学生,不规定任何目标,由他们自己随意制定摸高的高度;第二组规定每个人首先定一个标准,比如要摸到1.60米或者1.80米。
试验结束后,把两组的成绩全部统计出来进行评比,结果发现规定目标的第二组的平均成绩要高于没有制定目标的第一组。
摸高试验证明了一个道理:目标关于激发人的潜力有很大作用。
目标管理与我国现行经济责任制的区别1.目标设置的方法不一致——自己制定个人目标“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由上下级共同制定的,下级在制定中有充分的自主权;而经济责任制中的“目标”通常是由上级领导部门制定并作为任务下达的,下级有的时候可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并没有自主权。
2.目标间的关系不一致——完成企业目标就是完成个人目标“目标管理”强调个人目标、团体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统一,个人与团体的利益同企业的利益融合在一起;而经济责任制强调的是下级目标对上级目标的服从,个人与团体利益往往与企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讨价还价、拼设备、互相拆台等)。
3.管理方式不一致——自己确定工作方法“目标管理”使用员工自我管理的方式,上级通过分权与授权来实施例外操纵。
经济责任制则往往使用命令方式,下级只有责任却没有完成任务所需的权力,造成个人与团体负赢不负亏;或者是使用承包的方式,实行放任管理。
4.成果评价方法不一致——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目标管理”根据上下级结合制定的评价标准由员工自我评价工作成果并做出相应改进;经济责任制则根据上级制定的评价标准,由考核部门评价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应该看到我国企业搞经济责任制的本意是实行目标管理,但由于在上述方面难以达到目标管理的要求,因此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重点提示目标管理的核心是:让员工自己当老板,自己管理自己,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目标管理——管理者应掌握的管理工具
首钢党校首钢管理干部学校陈志华
一、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由最高领导层制定出总目标,再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到各部门直至每个员工,形成目标体系,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依据,使大家努力完成目标、从而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二、目标管理的特征
1、关注结果
2、用目标进行管理
3、把单位目标转化为部门目标、个人目标
三、怎样做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3个步骤:
(一)建立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
1、做好目标分解
2、做好事前沟通
(1)下级的目标是什么(标准、时间)?
(2)为什么定这个目标?
(3)会得到什么奖惩?
(4)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
(5)需要什么授权和资源,提高什么技能?上级能提供多少?需要和哪些部门合作?需要哪些外部资源?
(6)制定计划。
(二)过程管理
1、职工:自我控制
2、领导:做好控制
(三)评价目标执行结果
1、从哪些方面评价?
●目标实现的程度
●目标进展的情况
●目标本身的难度
●实施方法的好坏
●下级的工作态度
2、事先已制定奖惩措施,事后要及时兑现
3、把评价结果反馈给下属,制定改进计划,提高未来业绩
四、体验环节:斗生肖游戏
通过游戏,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二)先找准目标(追求效果),再提高速度(追求效率)(三)充分利用所有资源
(四)沟通不当,累死也无功。
目标管理法友荣方略讲义目标管理法是一种高效的管理工具,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帮助个人或组织专注于重要的任务并提高工作效率。
友荣方略是一种以友好合作为核心的管理策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功。
本文将结合目标管理法和友荣方略,探讨如何在管理中实施这两种策略,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一、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是一种基于目标设定和追踪的管理方法,它要求明确的目标设定、分解和追踪执行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具体的目标,目标要具备可度量性和可实现性,这样才能确保目标的有效性。
在设定目标时,我们可以采用SMART原则,即目标要具备特定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chievable)、现实性(Realistic)和时间相关性(Time-bound)。
例如,我们可以将目标设定为“提高销售额10%”。
我们需要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行动步骤。
将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任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目标,并避免目标变得模糊不清。
例如,在提高销售额的目标下,我们可以设定具体的任务,如增加客户拜访次数、提高销售技巧等。
我们要追踪和评估目标的执行情况。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目标的执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我们可以每周或每月进行目标检查,了解目标的进展情况,并根据情况调整行动计划。
二、友荣方略友荣方略是一种以友好合作为核心的管理策略,它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功。
友荣方略强调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建立友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文化。
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决策,避免对他人进行批评和指责。
通过尊重他人,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凝聚力。
我们要建立信任和透明度。
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基础,我们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分享信息和知识,避免保留信息和私心行事。
第1讲目标管理的独到之处
【本讲重点】
目标管理简介
目标管理有何威力
目标管理的工作流程
什么是目标管理
摸高试验
管理学家们曾经专门做过一次摸高试验。
试验内容是把二十个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摸高比赛,看哪一组摸得更高。
第一组十个学生,不规定任何目标,由他们自己随意制定摸高的高度;第二组规定每个人首先定一个标准,比如要摸到1.60米或1.80米。
试验结束后,把两组的成绩全部统计出来进行评比,结果发现规定目标的第二组的平均成绩要高于没有制定目标的第一组。
摸高试验证明了一个道理:目标对于激发人的潜力有很大作用。
目标管理与我国现行经济责任制的区别
1.目标设置的方法不同——自己制定个人目标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由上下级共同制定的,下级在制定中有充分的自主权;而经济责任制中的“目标”一般是由上级领导部门制定并作为任务下达的,下级有时可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并没有自主权。
2.目标间的关系不同——完成企业目标就是完成个人目标
“目标管理”强调个人目标、团体目标和企业目标的统一,个人和团体的利益同企业的利益融合在一起;而经济责任制强调的是下级目标对上级目标的服从,个人和团体利益往往与企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讨价还价、拼设备、互相拆台等)。
3.管理方式不同——自己确定工作方法
“目标管理”采用员工自我管理的方式,上级通过分权和授权来实施例外控制。
经济责任制则往往采用命令方式,下级只有责任却没有完成任务所需的权力,造成个人和团体负赢不负亏;或是采用承包的方式,实行放任管理。
4.成果评价方法不同——自我评价,自我改进
“目标管理”根据上下级结合制定的评价标准由员工自我评价工作成果并做出相应改进;经济责任制则根据上级制定的评价标准,由考核部门评价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应该看到我国企业搞经济责任制的本意是实行目标管理,但因为在上述方面难以达到目标管
理的要求,所以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重点提示
目标管理的核心是:让员工自己当老板,自己管理自己,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目标管理的威力
◆通过目标连锁体系使个人和部门的责、权、利明确、具体,消除“死角、暗区和交叉带”,促进分工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
◆通过上下沟通,使个人目标、团体目标和企业目标融为一体,促进全员参与,增进团结,既避免了本位主义,又能集思广益。
◆通过授权、分权和自我管理,既提高了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又提高了员工素质。
◆通过人人制定目标,迫使每个人为未来做准备,防止短期行为,有利于个人和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通过上下级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目标,能够客观、公正地考核绩效和实施相应的奖惩,便于对目标进行调整及对目标的实施进行控制。
总之,目标管理在实现效率提高的同时,又提高了员工素质,增进了企业内部团结。
目标管理的工作流程
目标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五个程序:
◆制定目标
制定目标包括制定企业的总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同时要制定完成目标的标准,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和完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
◆目标分解
建立企业的目标网络,形成目标体系统,通过目标体系统把各个部门的目标信息显示出来,就像看地图一样,任何人一看目标网络图就知道工作目标是什么,遇到问题时需要哪个部门来支持。
◆目标实施
要经常检查和控制目标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看看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偏差。
◆检查实施结果及奖惩
对目标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考核,目标完成的质量可以与个人的升迁挂钩。
◆信息反馈及处理
在考核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在进行目标实施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
如:目标是年初制定的,年尾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那么年初制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因此在实行考核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调整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