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37.7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 章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了解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特征的基础上,掌握跨国公司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跨国公司员工绩效评估和薪酬支付的方法;了解跨国公司劳资关系的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大量的人力资源带到另一个国度,跨国人力资源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和猛烈。这使得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自己的优势变得难上加难。据一份对跨国公司最高管理层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最重要的60项工作中,有12项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足见寻求并培养人力资源在企业实施国际化乃至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性。

跨国公司力资源管理与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差别在于要在不同国家经营,因而要雇用不同国籍的员工。长久以来,特定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国内应用成功,但在国际的环境中却常常遇到挫折。而人们对此还未因此足够的重视。虽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现在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多元化背景的劳动力,这对于跨国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益处,但这决不意味着在单一国度里的多样化管理可以简单地移植到跨国度的环境中。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要复杂丰富得多。本章将从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配

置、甄选、培训、报酬以及劳资关系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12.1 跨国公司人员配置

12.1.1 跨国公司雇员的类型

跨国公司的人员配置就是跨国公司基于自身发展中合作与控制的需要,在其实施全球战略过程中对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配置。跨国公司是在全球背景下管理雇员,所以要区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三种类型的国家。母国(Pare nt country)是指公司总部所在的国家,

比如,美国是通用汽车公司的母国;东道国( Host country)是指在海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国家,英国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东道国,因为通用汽车公司在那里设立了工厂;第三国( Third country )是指前两种以外的劳动力或资金的来源国,即除了母国和东道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跨国公司可能已经在这个国家落了户,也有可能没有在该国落户。

相应的雇员也有很大差别。有外派雇员和本土雇员之分。本土雇员是指东道国员工

(host-country nationals,HCN s),即在东道国出生和居住的雇员。外派雇员( Expatriate)指被位于某一国境内的某公司派遣到另外一个国家去管理企业的人。外派雇员有母国雇员和第

三国雇员。母国雇员(parent-country nationals,PCN s),是在母国出生和居住的雇员;第三国雇员(third-country nationals , TCN s),是在母国和东道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居住的那些雇员,比如IBM 派遣新加坡籍员工到IBM 在日本的公司工作,他就是一位第三国雇员。

12.1.2 影响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因素

1) 影响跨国公司人员的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企业的国际化阶段

国外学者就这一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90 年代以后,维农的跨国企业产品周期理论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推崇。他认为根据贸易、投资状况的区别,国际产品周期可以划分为高科技期、成长与国际化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Adler & Ghadar (1990)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阶段划分,即国内生产阶段、国际化阶段和多国经营阶段,此外,根据国际市场和国际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国际企业经营的第四阶段一一全球经营

阶段。根据这种阶段划分,企业在不同的国际化经营阶段,文化因素对企业管理,特别是人

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不同的国际化经营阶段,跨国公司人员配置有以下几种模式:

(1)母国化。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把跨国企业母国人员安置在海外各分支机构中主要职务上,现实中许多企业选择这一模式以显示其国外分公司中母公司的“存在”。以美国公司

为例,很多美国跨国公司愿意任用母国公司人员担任分公司的总经理或总会计师。特别是在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早期阶段,使用母国人员作为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最有效的人事安排。

(2)本土化。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任用东道国的人员管理当地的公司,以当地利益为前提,开发当地人才资源;总公司则由母国人员管理。

(3)全球化。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决策主要从公司的全球利益出发,一般不分人员国籍,只要能胜任工作,符合公司的用人标准就可以,目的是组建具有国际性的管理班子。

这一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既然跨国公司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财政资源

和技术,就没有理由怀疑它能在国际市场上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随着经营的国际化,人才

资源开发管理全球化是必然发展趋势,同时相应地造就和涌现大批世界性管理人员。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会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人员配置方式。在国际化经营

的阶段I和阶段II,一般采取的是母国化模式;阶段川,即多数跨国公司目前所处的阶段,一般采取当地化模式;而阶段"则多采取全球化模式。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母国化和全球化,都属于母国人员外派的范畴;人员本土化则是更多的开发利用东道国人员。

不论是实行人员外派还是启用东道国人员,都有其优缺点。见表12-1。在不同的阶段

跨国公司采取的不同模式,无一不是能在当时国际经营背景下化解其缺点,同时又充分体现

其优势的。

2) 影响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其他因素

(1)全球观念和跨文化视野

(2)跨国企业自身因素

(3)配偶因素

(4)国家文化因素①艰苦国家②各国政府都希望本国人员得到就业机会③。

12.1.3目前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特征

目前绝大多数的跨国企业都处于第川阶段,即多国经营阶段。在此阶段中,不论是从长

期的组织建设、研究开发,还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人员本土化是势在必行的。事实上,近年来跨国公司人员配置本土化趋势已日趋明朗。这不仅是由于国际化经营阶段的需要,也

和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及政治氛围有关。从本土化程度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跨国公

司以及不同的东道国在人员配置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表12-1不同阶段人员配置模式的优劣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