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内容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75 KB
- 文档页数:3
门源县商业网点规划2009-08-18 15:30 文章来源:门源县经贸局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其它门源县商业网点规划(2009-2015)2009年6月10日项目名称:门源县商业网点规划完成单位:门源县经济贸易局完成日期:2009年6月10日目录第1章总则……………………………………(1—5)第一节规划背景………………………………(1—3)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3—5)第2章规划发展目标………………………(6—9)第一节总体目标………………………………(6—7)第二节规划具体重点目标……………………(7—9)第3章商业网点现状研究………………(9—13)第一节宏观环境分析……………………(9—12)第二节微观环境分析 (13)第4章商业网点体系规划………………(14—20)第一节商业网点总体布局思路 (14)第二节县域商业中心……………………(15—17)第三节社区商业…………………………(17—18)第四节中心镇商业………………………(18—19)第五节一般乡镇商业 (20)第5章重点项目规划……………………(21 —27)第一节商品交易市场重点项目规划………(21—23)第二节零售业态重点项目规划…………(23—24)第三节宾馆酒店餐饮娱乐网点项目规划 (24)第四节商贸流通基地重点项目规划 (25)第五节保障配套性项目规划………………(26—27)第6章保障措施……………………………(28—29)第7章附则 (29)第1章总则第一节规划背景门源回族自治县属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脉东段,东北与甘肃省天祝县、武威市、肃南县、山丹军马场接壤,南与本省大通县、互助县相邻,西与本州海晏县、祁连县毗连,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地处“环西宁旅游圈”和连通“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之一,国道227线和将开工建设的兰新铁路贯穿县境内,区位优势明显。
安仁县城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引导安仁县城商业网点新体系的建立,加强安仁县城商业网点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优化商业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商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商业企业发展壮大,强化商业网点分级设置,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本规划中,安仁县人民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称之为“县域;安仁县人民政府所在的规划建设区称之为“县城”或“城区”。
安仁县城商业网点规划是安仁县域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商业网点规划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第三条指导思想与原则1、规划指导思想: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商品市场体系的总方针。
⑵ 反映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主导思想。
⑶ 体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新消费服务方式、改善产业服务功能、提升商业竞争力、服务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2、规划原则:⑴ 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⑵ 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⑶ 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店生存发展相结合的原则;⑷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⑸ 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原则;⑹ 技术进步的原则;⑺ 加强监督管理原则。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施行);3、《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4、《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5、《零售业态分类标准》(GB/T18106-2004);6、《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版);7、《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8、《湖南省地方标准—商业业态规范》(DB43/T 204-2003);9、《湖南省地方标准—商业设置规范》(DB43/T 203-2003);10、《郴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9-2030年);11、《安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2、《安仁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13、《安仁县旅游发展规划》;14、安仁县委、县政府关于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的设想;15、安仁县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安政办〔2008〕39号);1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7、县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21期;18、《安仁县城商业网点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武城县商业网点规划(2015-2030年)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武城县商务局二〇一五年四月武城县商业网点规划(2015-2030年)·规划说明书目录前言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要求 (1)四、技术路线 (2)第一章城市概况及商业发展环境 (2)一、城市概况 (3)二、规划环境 (3)三、区位分析 (5)四、宏观环境 (5)第二章商业网点发展现状和趋势 (8)一、商业发展基本状况 (8)二、商业网点发展现状 (10)三、商业发展SWOT分析 (11)第三章商业网点布局影响因素 (14)一、影响商业发展相关因素 (14)二、影响商业布点相关因素 (15)第四章商业定位及发展目标 (16)一、商业定位 (16)三、总体构想 (17)四、主要指标 (17)第五章规划布局 (18)一、商业中心规划 (18)一、规划原则 (21)二、商业街现状 (21)三、商业街规划 (21)三、社区园区商业规划 (24)四、大型零售商业网点规划 (28)五、商品交易市场规划 (31)六、物流会展规划 (36)七、旅游商业规划 (37)第六章实施措施 (42)附录术语说明 (43)规划说明前言一、规划背景为更好地顺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导向,紧抓京津冀一体化和山东省“一圈一带”的战略机遇,加速武城县商业网点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引导和促进商业网点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推动商业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与武城县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商业网点和现代市场体系。
依据《武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要求一是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进一步加强商贸业发展定位和策略研究,明确武城县商业在鲁西北冀东南区域商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通过商业发展来完善区域功能,带动全县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武城县的综合竞争力。
二是明确消费者的市场需求,结合商业网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和业态类型,使武城县商业发展和网点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长沙县商业网点规划(2012-2020)湖南商学院二〇一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3 第二章商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 ......................................................... 5 第三章商业中心布局规划 .....................................................................7 第四章商业街布局规划 ..................................................................... ..25 第五章商品市场布局规划 (28)第六章商业综合体布局规划 ...............................................................30 第七章大型零售网点布局规划 ...........................................................32 第八章星级酒店网点布局规划 ...........................................................33 第九章流通信息化及新型业态规划 ...................................................35 第十章其它特殊行业布局规划 ...........................................................36 第十一章近期县城重大商业网点提质引导 .......................................37 第十二章实施措施 ..................................................................... ..........38 第十三章附则 ..................................................................... ..................42 附录规划控制指标和标准 .....................................................................4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更好地适应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规范商业网点建设~提高网点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的有效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长沙县商务局组织编制《长沙县商业网点规划,2012-2020,》。
目录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2)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城市商业网点发展目标 (6)第三章商业功能区域布局及网点导控规划 (8)第四章零售业态布局规划 (13)第五章社区商业与商业街布局规划 (17)第六章批发市场布局规划 (20)第七章其他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规划 (22)第八章餐饮、酒店网点规划 (24)第九章主要物流商业规划 (26)第十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划 (27)第十一章规划的主要实施措施 (29)第十二章附则 (32)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XX县城市商业网点的管理,优化城区的商业网点布局和结构,规范城市商业网点经营者与供应商的交易行为,促进城市商业网点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称商业网点,指商店、商品交易市场等从事商品零售、批发活动的经营场所。
XX县经济贸易局必须依照本规划,负责XX县城市的商业网点管理工作。
第1条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人本精神,围绕大产业理念构筑城市综合商业体系,实现城市产业与商业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2.与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相结合的原则——严格遵循《XX县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相适应,努力创造多头并进、百业共举的XX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局面。
3.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改造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立足城市商业网点发展现状,通过改造、新建商业网络,对商业网点结构、布局进行优化、提升的同时,避免对现有网点的破坏性改造。
4.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XX县十一五规划》各项发展指标,贯彻城市良性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中将商业网点布局的超前性把握在可控范围内。
5.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兼顾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城市产业发展需求,保持商业网点布控与产业有序发展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6.大型商业与中小商店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商业网点布控的结构性和层次性,体现大型商业设施与中小零售网点的有机组合,保证主城区商业与片区商业的全面发展。
《宜章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公示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 (3)第三章发展目标 (4)第四章发展战略 (5)第五章规划布局与定位 (6)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22)第七章保障措施 (23)第八章附则 (2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商业是城市发展的标志,城市商业承担着商品从流通领域向消费领域最终转换的职能,这种转换职能是由城市内部有结构的商业网点体系来实现的。
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规划城市商业,积极推进城市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郊区城镇和专业特色街的商业布局结构体系建设和调整,使现代城市商业布局更趋合理,商业功能更加完善,商业环境更为优美,从而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促进宜章县商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加快现代商业体系建设,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生活,结合宜章县商业网点现状和发展趋势,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3.《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5.《国家零售业态分类标准》(GB/T18106-2004);6.《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SB/T10455-2008);7.《郴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6-2020年)》8.《宜章县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6-2015》9.《宜章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10.《宜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1.《宜章城市空间优化规划研究与宜章大道两侧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12. 其他相关规划和标准第三条规划范围与内容1.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包括宜章县城、5个重点镇和10个一般乡镇,县城包括城关镇、白石渡镇区域,以及城南乡的西门、法堂、罗家山、新田四个村和黄土山村局部,沙坪乡的留军、沙坪里、铁坑、沿江四个村,太平里乡的小溪、邓家湾、太平里村、小水、用口五个村;重点镇包括里田、梅田、黄沙、岩泉、莽山5个镇;一般乡镇包括麻田、长村、笆篱、沙坪、杨梅山、瑶岗仙、栗源、一六、天塘、白沙圩、迎春等乡镇。
维西县城乡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2008—2025)中国西部规划研究院2008年7月第一章规划背景一、编制背景在加快城乡商业网点建设的新形势下,国家对商业网点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1. 加快法规和标准的制定。
法规是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依据,各城乡要因地制宜,将条例起草与商业网点设置规划、建立项目听证审议制度通盘考虑,通过立法予以正式确认并公布于众。
2. 充分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实行听证制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广泛实行听证制度可有效地保证政府的决策科学可靠,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更有利地促进宏观调控措施到位,有利于减少听证审批程序和环节,提高效率。
3.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高水平的商业规划资讯系统。
要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和技术来加强商业规划管理,通过开发集数据获取、管理、分析处理、模拟和可视化表达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定期公布商业网点信息,科学指导投资者布点,对商业网点实施动态管理,在为政府准确掌握商业状况和重大项目审批提高准确的科学依据的同时,使商业网点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
4. 将城乡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审核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重要依据。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严格遵循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对内资与外商开设的大型商业网点必须一视同仁。
根据我国有关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有关规定,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必须符合所在地区的商业网点规划。
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一)城乡商业网点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和实施效果的好坏决定了城乡未来商业网点布局的优劣,同时影响着城乡总体建设和城乡商业发展的水平。
当前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的重要时期,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府对城乡商业的宏观调控,满足城乡现代化的总体发展要求。
(二)商业网点规划是国家对商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目前城乡商业网点设施存在突出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主城区、商业区的大中型商业设施出现阶段性饱和,业态雷同且过于集中;在乡镇上,商业设施缺乏,商品档次偏低,不能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
陆良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第一条规划目的方便居民生活,促进社会生产,加强现有商业网点的资源整合,推进新型商业设施的有序建设,优化陆良商业网点结构与布局。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3、《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4、《国家经贸委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经贸贸易[2001]789号);5、商务部《关于贯彻实施<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6、《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2);7、《陆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8、《陆良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9、其他相关规划文件及规划要求;第三条规划范围、内容本规划范围包括陆良县城及三岔河、马街、板桥、召夸四个重点乡镇。
其中,县城部分与《陆良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一致。
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三岔河、马街、板桥、召夸四个重点乡镇商业集散地为重点的,多方面涉及城乡不同圈层的商业规划体系。
规划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陆良县城商业网点体系的总体规划布局,包括商业网点分级、区域布局、大型零售网点规划。
第二部分为陆良县城商业网点专题规划,包括特色商业街规划、商品交易市场规划、物流中心规划、生猪屠宰场规划、再生资源回收点规划等。
第三部分为四个重点乡镇商业网点建设指导。
第四条规划期限依据《陆良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本规划期限为: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二章规划思想与规划原则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商品市场体系的总方针。
2、反映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流通现代化的主导思想。
《慈利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年)》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指导思想及原则第三章发展战略第四章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第五章商业体系规划布局第六章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第七章组织实施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慈利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引导我县商业网点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慈利县商业整体发展水平,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旅游服务和工业生产需要,按照《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依据《慈利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及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编制《慈利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年)》(以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4.《湖南省地方标准—商业业态规范》DB43/T 204-20035.《湖南省地方标准—商业设置规范》DB43/T 203-20036.《湘西地区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7.《慈利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8.《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9.《慈利县工业园总体规划(2005—2020年)》10.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第三条规划范围: 与《慈利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确定的县城建设用地范围一致,包括蒋家坪组团、永安组团、老城区组团、零溪河下游组团和工业园组团,总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8万人。
第四条规划内容: 包括慈利县县城内城市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农贸市场,特色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大中型零售网点,宾馆酒店,物流基地等九部分。
重点规划对象包括——社区中型超市:基本经营面积1000-2000平方米,服务人口1.5-2万人,服务半径为1-1.5公里;大型超市:基本经营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服务人口3-5万人,服务半径为2公里;专业店:基本经营面积500平方米以上;专业市场:基本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社区农贸市场:基本用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服务人口1-1.5万人,服务半径为0.8公里;社区购物中心:基本经营面积50000平方米;宾馆/餐饮店:包括旅游接待型和商务休闲型酒店;物流基地:结合芙蓉超市配送中心规划建设。
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内容简介国家商务部与省商务厅对制定《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内容、格式和完成时间有较为明确的要求。
根据各县城市总体规划,商业网点规划期限一般15年左右,规划空间主要为县城和重点乡镇,规划行业范围主要为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和住宿餐饮业,规划重点为商业网点体系、商业中心、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物流网点、大中型零售网点和其它商业网点。
商业网点规划内容包括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xx县商业网点规划文本(13章内容)。
第二部分:xx县商业网点规划图集(包括县城总体规划、商业网点现状和各类具体商业网点规划图,10-12张CAD图)。
第三部分:xx县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包括项目和编制说明,商业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分析、各类具体网点说明或补充,大约10章内容)。
第四部分:xx县商业网点规划基础资料(包括县域经济及周边比较分析、商业及相关产业调研资料、县城总体规划和其他行业相关规划材料)。
以下为“第一部分:xx县商业网点规划文本”基本内容提纲:第一章总则包括:规划目的、规划依据、规划范围与对象、规划期限等。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包括:指导思想、遵循基本原则。
第三章发展战略与目标包括: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定性和定量)。
第四章商业网点体系包括:县域商业网点体系、县城和重点乡镇商业网点体系。
第五章商业中心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县城三级商业中心、乡镇商业中心。
第六章商业街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县城商业街、乡镇商业街(综合性和特色商业街)。
第七章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县城商品交易市场、重点乡镇商品交易市场(含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等各类批发交易市场、菜市场)。
第八章物流网点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县城物流网点和乡镇物流网点(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三级网点体系)。
第九章大中型零售网点规划包括:县城大中型零售网点、乡镇大中型零售网点(含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超市、百货店等)。
第十章其它商业网点规划包含:宾馆业、餐饮业、无店铺商业、加油加气站、生猪屠宰等。
一、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依据(一)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客观需要1、城市综合竞争力=生产力+流通力+文化力流通力是指一个城市组织商品、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
2、流通生产力=生产力×流通力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一个城市的生产力不足,可以通过流通力进行调节,参与社会大分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而流通力不足,就可能导致城市的产能闲置,货流不畅,市场呆滞。
3、商业是城市内聚力和对外辐射力所在,它的大小决定一个城市“盆地效应”的大小(二)是实现城市功能转变的必然要求1、现代城市是商业城市城市变化历程:古代城堡——传统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2、发达国家用近百年的时间完成从工业城市向商业城市转变3、在我国这个转变已经起步,建立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区,构筑经贸产业集群,实施退二进三战略(三)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1、和谐社会要以和谐商业为前提条件没有交换的和谐谈不上人际关系的和谐;没有和谐的消费环境,不可能营造出宜居环境。
2、“人为本,和为上”是商业基本职责3、通过规划营造“和而不同”的商业形态,防止“同而不和”的恶性竞争(四)是转变现代城市商业管理职能的客观需要服务社会 调控平衡 规划发展 保障安全管面不管点 管形态不管业态 管大不管小 约束政府不约束企业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任务(一)控制总量,保护资源1、土地资源是有限的2、市场容量有一个相对饱和度3、要根据GDP 总量和增幅计算显在市场和潜在市场4、商业经营者有一个保本销售额和盈亏临界点(二)规划增量,完善结构增量是客观的,但增量要适度,要与本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相适应; 增量的目的:一是保证需要,二是完善结构,三是科学布局。
(三)调整存量,科学发展存量是历史的产物,合理的要保存、要完善、要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要改造、调整、搬迁不合理的商业形态和网点; 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商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四)优化质量,提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运营素质,改善软环境也是城市网点规划的重要内容。
辰溪县商业网点规划说明(2010-2020)委托单位:辰溪县商务局设计单位:怀化商业学校二○一○年十一月前言为了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提升辰溪县县域经济竞争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按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文件精神,辰溪县商务局委托怀化商校及湖南商学院从事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专家组建课题组,开展《辰溪县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的编制工作。
在县商务局的大力配合下,《辰溪县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编制课题组自2010年7月中旬开始,先后重点对辰溪县县城(含火马冲)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实地考察,并先后走访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现有主要商业网点进行了考察和访谈,收集了相关基础资料。
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辰溪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年修编)》的基本框架,结合辰溪县城商业网点现状及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趋势,编制了《辰溪县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
为了提高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质量,县商务局组织召开县委政府相关主管领导参加、县发改局、规划局、建设局、国土局、旅游局、交通局等部门专家及主要商贸流通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政府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及主要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代表关于商业网点规划基本构想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辰溪县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的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商务局、规划局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课题组谨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尽管经过多次的调研论证,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课题组所提交的《辰溪县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难免存在一些疏漏、欠缺甚至明显的错误,还请各位领导、专家和读者不吝批评指正!您的宝贵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我们将尽可能融入到《辰溪县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正式文件之中。
禄劝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初稿第一章项目背景商业网点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批发、仓库、物流、配送、零售、餐饮、生活服务、娱乐等企业的经营场所、设施的总和架构。
因其点多面广,众多商品的运动线和由此形成的流通面,布局形成网状,故称“商业网点”体系。
商业网点是城镇商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城镇繁荣的重要标志。
因此,搞好城镇商业网点规划有利于城市商贸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规范城镇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发挥城市功能,展现城镇的繁华景象。
近几年来,禄劝县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发展很快,对繁荣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布局不够合理,结构比例失调,业态功能雷同等现象,现有的商业网点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多样性要求。
2006年,禄劝县曾委托中国西部策划研究院、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体系分院制定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商业网点规划(2006-2020年》,但随着县域经济的急速发展,特别是县城的快速膨胀,这个规划已经不合时宜了。
为使商业网点布局、结构、功能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相适应,急需对现有商业网点进行合理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的文件精神,达到昆明市商务局和禄劝县政府对商业发展的相关要求,根据《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结合《陆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通过对陆良现状商业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提出《禄劝县商业网点规划(2011-2020年)》。
通过制定本规划,对商业网点建设进行引导和调控,建立高效、顺畅、便捷的流通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为生产建设服务;通过规划,创建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购物和消费环境,提升城镇商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通过规划,加快发展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服务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劳动就业,构建和谐社会。
重庆市璧山县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7—2015)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的作用本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璧山县充分利用重庆贯彻“314”总体战略部署、实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的战略机遇,通过调整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合理配置商业资源,激活商品流通网络,强化政府统筹调控,完善提升城镇功能,提升商业投资效益,加快全县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以彰显其作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核心的重要功能区的地位,促进其在渝西地区率先崛起,为其实现“融入重庆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与西永组团共同打造为重庆都市区副中心、在重庆西部新城建设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战略目标奠定先行基础。
其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夯实城镇建设发展基础。
通过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形象,增加社会就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带动和吸引社会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城镇综合管理。
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规划的引导调控,解决目前商业网点档次较低、种类不全、结构不合理、缺少功能性网点、建管用脱节等问题,促进城镇商业网点建设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适应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通过明确合理的布局发展规划,突出招商引资发展重点,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综合效益,实现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以及相关利益群体多方面意愿的最大统一。
四是强化政府的统筹调控效能。
以规划为重要依据,促进政府通过制定、实施规划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加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商业网点发展的有效引导、综合调控,提高政府统筹调控的成效。
二、规划的依据1、《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2、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商建发〔2004〕180号)3、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资料汇编》(商建字〔2004〕63号)4、《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5〕378号)5、《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05〕62号)6、《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区县商业网点规划的通知》(渝商委发〔2005〕156号)7、《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8、《璧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9、《重庆市璧山县城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10、《璧山县“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11、《璧山县丁家镇“百镇工程”经济发展规划》12、《关于加快大路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三、规划的范围与对象(一)规划的范围规划范围:璧山县所辖区域。
华容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介绍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华容县的商业发展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和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制定一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十分必要。
本文将对华容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现状分析、发展目标、规划原则和具体措施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华容县商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现状分析目前,华容县的商业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各类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包括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
但与县城规模和人口规模相比,商业网点的数量和规模并不足够。
同时,县城内商业布局不够合理,存在区域性、功能性不够明显的问题。
另外,商业网点的品质和服务质量亦有待提高。
发展目标根据华容县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确定以下发展目标:1.提升商业网点的数量和规模,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2.优化商业布局,实现合理互补,形成商业聚集区;3.改善商业网点的品质和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4.推动商业创新和创业,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
规划原则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市场需求导向:根据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合理确定商业网点的类型和区位。
2.整体规划优先:充分考虑华容县的整体发展需求,合理配置商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或浪费。
3.合理布局:根据县城的地理特点和交通便利度,合理选择商业网点的分布区域,实现功能互补和便捷交通。
4.鼓励创新和发展:为商业创新和创业提供支持,推动商业经济的发展,培育新的商业增长点。
5.环保可持续:在商业网点规划中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低碳、绿色、环保的商业理念和建筑设计。
具体措施根据以上目标和原则,制定以下具体措施:1.清晰划定商业发展区域:根据县城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明确商业聚集区和商业分散区,避免商业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2.完善商业基础设施:构建健全的商业基础设施网络,包括道路、水电、供暖、通讯等设施,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
年浙江省岱山县商业网点规划项目名称:浙江省岱山县商业网点规划工程号:完成单位:杭州翰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协作单位:岱山县经济贸易局完成日期:年目录第章总则......................................................................................规划背景..............................................................................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原则..............................................................................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商贸功能 ...................................分清层次结构,完善商贸配套 ...................................合理配置资源,整体协调发展 ...................................突出文化特色,营造商业景观 ...................................规划依据..............................................................................规划对象和范围 .................................................................规划期限.............................................................................. 第章规划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第章商业网点现状研究 .............................................................商业网点布局现状 .............................................................宏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分析.....商业网点布局战略选择 ..................................................... 第章商业网点体系规划 .............................................................商业网点总体布局思路 .....................................................城区商业中心 .....................................................................县级商业中心——老城区商业中心 ...........................区域商业中心——竹屿新区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中心镇商业点 .....................................................................衢山镇商业布局长涂镇商业布局秀山乡商业布局一般镇商业点 .......................................................................岱西镇商业布局东沙镇商业布局岱东镇商业布局第章重点业态规划 .....................................................................商品交易市场 .......................................................................规划原则............重点项目规划....零售业态规划 .....................................................................连锁业态...........专业店和专卖店酒店餐饮网点...商贸流通基地规划 ............................................................. 第章保障措施.............................................................................. 第章附则...................................................................................... 第章附图......................................................................................附图老城区规划示意图 .......................................................附图竹屿新区规划示意图 ...................................................附图商品交易市场示意图 ................................................... 第章附表......................................................................................附表岱山县商业地方标准分级设置规范.........................附表岱山县商业地方标准分级设置的级次和指标.........附表岱山县商业地方标准主要商业业态基本条件一览表............................................................................................附表岱山县新建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发展规划.................附表特色街规划建设一览表 .............................................附表县域专业市场规划一览表 .........................................附表岱山县城镇商业网点面积发展规划.........................前言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确保城市商业健康、有序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内容简介国家商务部与省商务厅对制定《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内容、格式和完成时间有较为明确的要求。
根据各县城市总体规划,商业网点规划期限一般15年左右,规划空间主要为县城和重点乡镇,规划行业范围主要为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和住宿餐饮业,规划重点为商业网点体系、商业中心、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物流网点、大中型零售网点和其它商业网点。
商业网点规划内容包括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xx县商业网点规划文本(13章内容)。
第二部分:xx县商业网点规划图集(包括县城总体规划、商业网点现状和各类具体商业网点规划图,10-12张CAD图)。
第三部分:xx 县商业网点规划说明书(包括项目和编制说明,商业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分析、各类具体网点说明或补充,大约10章内容)。
第四部分:xx县商业网点规划基础资料(包括县域经济及周边比较分析、商业及相关产业调研资料、县城总体规划和其他行业相关规划材料)。
以下为“第一部分:xx县商业网点规划文本”基本内容提纲:第一章总则包括:
规划目的、规划依据、规划范围与对象、规划期限等。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包括:指导思想、遵循基本原则。
第三章发展战略与目标包括: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定性和定量)。
第四章商业网点体系包括:县域商业网点体系、县城和重点乡镇商业网点体系。
第五章商业中心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县城三级商业中心、乡镇商业中心。
第六章商业街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县城商业街、乡镇商业街(综合性和特色商业街)。
第七章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县城商品交易市场、重点乡镇商品交易市场(含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等各类批发交易市场、菜市场)。
第八章物流网点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县城物流网点和乡镇物流网点(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三级网点体系)。
第九章大中型零售网点规划包括:县城大中型零售网点、乡镇大中型零售网点(含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超市、百货店等)。
第十章其它商业网点规划包含:宾馆业、餐饮业、无店铺商业、加油加气站、生猪屠宰等。
第十一
章近期建设重点(近5年各类建设重点)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第十三章附则
包含:法律效力、实施与调整、规划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