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范畴
- 格式:docx
- 大小:25.66 KB
- 文档页数:16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语法范畴主讲人吴锋文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两者之间的关系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
例如:形容词的重叠式:高高、慢慢:语法形式(重叠式)——语法意义(程度高“很”)猩猩、妈妈(重叠式)——不是语法形式,因为不能表示什么语法意义很高(程度高)——因为不是通过语法形式而是通过语汇形式表示的,因而这种“程度高”不是语法义而是词汇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非一一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又可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红烧鱼块(偏正;动宾)安排好工作(动宾—偏正;动补)我的朋友、我朋友(偏正)都是NP、也不VP、真是的(责怨义)(二)语法形式1.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也叫语法手段,它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
显性的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重叠、词缀以及各种语音手段。
例如:我笑——笑我西瓜甜——甜西瓜班长和副班长——班长或副班长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例如:鸭蛋大鸡蛋大——什么大——鸡蛋很大(主谓)鸡蛋大——多大——像鸡蛋那么大(偏正)鸡不吃了(受动;施动)2、显性语法形式主要有语序、辅助词、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语调、异根式、零形式等形式。
(1)语序: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看书。
(svo)日语:我书看。
(sov)看我书(vso)古汉语和现汉语:状语语序V+O+于+L封禅于泰山北败晋兵于河上定语、状语语序—中心语:我们正在操场打篮球。
We’re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ground.人称格的区分:动词前主格、动词后宾格I laugh —laugh at me(2)辅助词:专门用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
跟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
名词在语法中属于名词短语范畴,它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表
语等。
此外,名词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修饰和限定:
1. 形容词修饰名词:形容词可以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和状态。
例如:漂亮的花、高山。
2. 限定词修饰名词:限定词用来限制名词的范围或数量。
例如:这本书、几个苹果。
3. 代词替代名词:代词用于替代具体的名词,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
例如:我、他、这个。
4. 数词表示名词的数量:数词用来表示名词的个数、顺序或比例关系。
例如:三个孩子、第一名。
5. 名词性物主代词表示所有权:名词性物主代词用来表示名词所属关系,包括我的、你们的、他们的等。
例如:我的书、你们的汽车。
6. 名词形式的动词:有些动词在形式上与名词相同,称为动名词,可
以作为句子中的主语、宾语等。
例如:Singing makes me happy.
以上仅为名词语法相关的一些范畴,具体语法规则还需根据具体语境
和句子结构来确定。
语法范畴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嘿,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语法范畴”这个玩意儿!你知道不,语法范畴就像是语言世界里的一个个小盒子,把各种词语啊、句子啊分类装起来。
比如说吧,名词有单复数的范畴,就像你有一个苹果和一堆苹果,这就是不同的情况呀!
再比如说,动词有时态的范畴,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多明显呀!就好像你昨天做了一件事,今天正在做一件事,明天打算做一件事,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嘛!
还有人称范畴呢,你我他,每个人说的话都有自己的角度,这多有趣!这就好像在一个故事里,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台词和立场。
咱想想,要是没有这些语法范畴,那语言不就乱套啦?那说话得多费劲,别人也听不懂呀!这就好比搭积木,没有规则,怎么能搭出漂亮的城堡呢?
语法范畴可不只是这些哦,还有格呀、性呀等等好多呢!它们就像语言这个大拼图里的小块块,把语言变得丰富多彩、有规有矩。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那语言得多单调啊!
所以说呀,语法范畴真的超级重要!它让我们的语言更有条理,更能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它就像语言世界里的魔法,让我们能顺畅地交流和沟通。
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这些小魔法盒子,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厉害!。
语法范畴的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这语法范畴!啥是语法范畴呢?简单来说,
就是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起来的类别。
就
好比说颜色,有红的、蓝的、绿的等等,这就是不同的类别呀。
比如
说名词,它有单复数的范畴,“一本书”和“很多书”,这不就是不一样的形式嘛!
咱举个例子哈,你看“我有一个苹果”,这里的“苹果”就是单数;再
看“我有一堆苹果”,这时候“苹果”就是复数啦。
这就是语法范畴在起作用呀,它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再比如说动词,它有时态的范畴。
啥是时态?就是过去、现在、将
来呀!比如说“我昨天去了北京”,这就是过去时态;“我现在正在写作业”,这就是现在时态;“我明天要去上海”,这就是将来时态。
你想想,如果没有时态,那咱说话得多乱套呀!
还有形容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范畴呢。
“这个苹果很甜”,这是
一般的表述;“这个苹果比那个甜”,这就是比较级啦;“这个苹果是最
甜的”,这就是最高级呀。
这多有意思呀!
哎呀,这语法范畴可真是太重要啦!它就像语言大厦的基石,没有它,咱这语言的大厦可就建不起来啦!你说是不是?它让我们能够准
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明白我们在说啥。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语法范畴,它可是我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我们得好好学,好好用,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这就是我对语法范畴的理解,你呢,是不是也这么觉得?。
常见的语法范畴以《常见的语法范畴》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语法范畴是语法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属于语言系统中抽象的概念,用来描述语言中有用的实体和概念。
语法范畴是我们学习和理解语言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与语言有关的一些技能,比如说语法的构成、把句子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把句子组合起来、构成新的句子。
因此,对于想要学习一门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了解语法范畴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常见的语法范畴入手,介绍它们之间的不同以及它们在语言中的用途。
首先,最常见的语法范畴是前缀、后缀和词素。
前缀是一组字母符号,它们放在字词的前面,有时会改变单词的意义;后缀是一组字母符号,它们放在单词的末尾,也可以改变单词的意义;词素是一个或多个字母,它们在词语中发挥额外的功能,但不改变单词的意义。
另一个常见的语法范畴是语序。
语序可以描述句子中不同部分之间的顺序。
比如,常见的主谓宾语序固定了句子中主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顺序,而其他一些句子模式,比如问句模式、感叹句模式和虚拟语气句模式等,也有不同的语序。
文法范畴就是指一个句子中的所有成分,它们可以用来描述句子的结构。
比如,动词的形式、句子的种类、句子的时态、单词的构成等等。
文法范畴在整个句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改变句子的意义,使句子更加合理。
最后要介绍的语法范畴是句型。
句型可以说是语法的结构,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比如,常见的陈述句由主语、谓语、宾语和表语等部分构成,而问句则由疑问词、主语、谓语等构成。
不同的句型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所以熟练地掌握句型对于我们的讲话和文字书写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语法范畴。
他们在语言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习者要想掌握一门语言,必须先掌握这些语法范畴所涉及的概念,然后再进行句型的练习,以更快地掌握语言知识。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语法范畴,接下来也可以继续对其他语法范畴进行介绍,以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们在语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汉语语法范畴论纲汉语语法范畴论主要研究内容是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指汉语语法范畴,也就是汉语中描述事物的抽象概念,以及语言功能的形式结构。
它的知识体系由基本的形式概念、结构概念、语用概念和系统概念四部分组成。
这些概念可以分为形式概念、结构概念、语法概念和语素概念等,都是构成汉语语法系统的基本概念。
1.形式概念形式概念涉及到汉语中基本的形式概念,如语言结构元素、句法结构、句子概念以及话语概念等。
这些形式概念用来表达汉语的表述方式,包括词形、句法、句子结构、文章结构、话语结构等,这一切都是汉语语法的基本表达方式。
2.结构概念结构概念涉及汉语中的句法结构,它表示汉语句子是如何组成的,它涉及词汇、句子构成、句子变形等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汉语句子结构。
这一范畴主要涉及到汉语中句子变形的规则和结构,这关系到汉语各类话语的表达功能。
3.语法概念语法概念涉及汉语中构成话语的语法规则,它包括一些语法状态、语法功能、语法变化等等,这些语法规则都是构成汉语话语的基本要素,也是汉语句子变形的基础。
这些语法规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语素概念语素概念包括一些抽象概念,如语言功能、文体风格等等,这些抽象概念是构成汉语话语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们是汉语语言表达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
5.系统概念系统概念涉及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实践论,它介绍了汉语语言的系统结构、汉语语言的系统性,以及汉语语言的发展趋势,也是汉语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语语法范畴的实践性汉语语法范畴论的实践性表现在不同的语言系统、意义形式、句法结构和话语结构方面。
在不同的系统中,语法范畴论注重汉语的学科性,例如汉语基础语法、典型表达形式、语言系统论和汉语现象学等;在意义形式方面,重点在于汉语的内容,包括汉语的意义体系、汉语的语义范畴概念、普通话的句法语义等;在句法结构方面,主要涉及汉语的句法变形和句法结构,以及汉语句法表示、汉语动态语法、汉语结构相关等;在话语结构方面,主要讲汉语的话语功能、话语角色、对话结构等。
举例说明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语法意义是指语言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所传达的意义。
主要范畴包括词类、句子成分和句法关系。
一、词类词类是对不同词汇根据其功能和语法属性进行分类的方式。
主要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
每个词类都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传达方式。
举例:1.名词:人、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例如:学生、书、中国。
2.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行为。
例如:跑、看、听。
3.形容词:用来形容名词或代词的特征或性质。
例如:美丽的、快乐的、高大的。
4.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
例如:很、非常、明天。
5.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指示人或事物。
例如:我、你、它、谁。
6.介词:表示名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通过、对于。
7.连词:用来连接句子、词语或短语。
例如:和、而且、因为。
8.感叹词:表示情绪或感叹。
例如:哦、啊、嗯。
二、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各个部分的语法范畴。
主要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同位语。
每个句子成分都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传达方式。
举例:1.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进行状态的人或事物。
例如:小明在学校学习。
2.谓语:表示主语行为或状态的动词或动词短语。
例如:小明在学校学习。
3.宾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如:小明喜欢读书。
4.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或词组。
例如:漂亮的房子、我们的队伍。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例如:他慢慢地走来。
6.补语:在句子中完成句子意义的成分。
例如:她是医生。
7.同位语:用来解释或说明前面的名词、代词的词或词组。
例如:我们的问题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
三、句法关系句法关系是指句子中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句法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状补关系、同位关系、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等。
这些关系可以通过词语的位置和句子结构来确定。
语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一、语法范畴1. 语法范畴是指语言中的各种语法成分,包括词类、短语、从句等。
词类是语法范畴的基本单位,根据其在句子中的功能和形式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名词是指表示人、物、事物的词语,它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定语等,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可以加上冠词、代词等修饰。
3. 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语,它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需要带宾语来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而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带宾语。
4. 形容词是指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的词语,它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并且可以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表示不同程度的性质。
5. 副词是指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词语,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常常以-ly结尾。
6. 介词是指连接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之间关系的词语,它可以表示位置、方向、时间、原因等。
7. 连词是指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包括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状语从句引导词等。
8. 代词是指代替名词的词语,它可以用来指代人或物,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
9. 冠词是指用来限定名词的词语,包括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分别表示特指和泛指。
10. 量词是指表示数量的词语,它可以用来修饰名词,表示数量的多少。
二、句法范畴1. 句法范畴是指句子中各种成分的组织和结构关系,包括主谓结构、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2. 主谓结构是指句子中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基本句型,主语通常表示动作的执行者,谓语表示动作或状态。
3. 主语从句是指作为主语的从句,它通常由连接词that或whether引导,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4. 宾语从句是指作为宾语的从句,它通常由连接词that或whether引导,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5. 状语从句是指作为状语的从句,它可以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结果等,通常由连接词when、if、because、so等引导。
6. 定语从句是指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它通常由关系代词who、which、that或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引导。
语言学中语法范畴的名词解释语言学中的语法范畴是指语言的元素和元素之间的结构,这一结构构筑了复杂的语言系统,让我们能够清楚地获取各种信息。
语法范畴实际上是一种规则,它定义了词汇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单词和句子。
它有助于语言的顺畅地传输和理解,因此也被称为“语言的框架”。
语言学中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音韵学、句子结构学和语义学。
首先,在音韵学中,可以看到语义和语法结构如何影响语言中的声音。
其次,句子结构学涉及词汇、句子和文化等各种要素,用来表示句子的真实意思。
最后,语义学则是指词汇、句子、特定情境和语言文化之间如何联系在一起,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例如,英语语言中,词汇是语法范畴的基础。
首先,要理解某一句子的意思,就必须明白每个词汇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句子“I went to the beach”,词汇“went”就可以暗示出动作的发生,而“beach”则暗示出行动的地点。
换句话说,每个词汇都有自己的语法功能,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句子的意思。
另外,语法范畴还包括句子结构和语义的考虑。
句子结构指的是句子的组成元素,如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等,这些元素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比如上面的“I went to the beach”便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语为“I”,谓语为“went”,宾语为“the beach”。
而语义则是根据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子中的词汇,来理解句子中隐含的信息和考虑语言社会文化背景。
总结而言,语言学中的语法范畴包括句子结构、词汇和语义三个主要部分。
它是语言系统的基础,是用于表达的规则,决定了句子的意思,也是语言的框架。
语言学家运用它们来理解语言,有助于消除误解、确保清晰的传达和深入地掌握一门语言。
了解语法范畴,也就是了解语言,是学习任何一门外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法范畴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一类具有相似特征的词在句子中所表现出来的语法功能。
语法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词性、数、格、时态、语态、语气、人称、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举例来详细解释这些语法范畴。
1. 词性(Gender):性是名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事物在性别上的区分。
在英语中,名词的性主要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例如,“book”(书)是中性,“man”(男人)是阳性,“woman”(女人)是阴性。
2. 数(Number):数是名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
在英语中,名词的数主要分为单数和复数。
例如,“book”(书)是单数,“books”(书)是复数。
3. 格(Case):格是名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中,名词的格主要分为主格、宾格、所有格等。
例如,“I”(我)是主格,“me”(我)是宾格,“my”(我的)是所有格。
4. 时态(Tense):时态是动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在英语中,动词的时态主要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
例如,“read”(读)是现在时,“read”(读)是过去时,“will read”(将读)是将来时。
5. 语态(Voice):语态是动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中,动词的语态主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例如,“The cat eats the mouse”(猫吃老鼠)是主动语态,“The mouse is eaten by the cat”(老鼠被猫吃了)是被动语态。
6. 语气(Mood):语气是动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说话者对动作的态度或看法。
在英语中,动词的语气主要分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等。
例如,“I read a book”(我读了一本书)是陈述语气,“Read a book!”(读一本书!)是祈使语气,“If I were you, I would read a book”(如果我是你,我会读一本书)是虚拟语气。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汉语语法范畴语法范畴的语法意义在各民族语言中还有共性的话,那么作为语法范畴的语法形式以及语法形式跟语法意义的结合方式就应该有很强的民族性。
这正是语法范畴民族性的表现,一种语言不同于另一种语言主要表现在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的独特性以及语法意义跟语法形式的结合方式的不同上,只有以语法形式为依据才能建立起反映本民族语言语法特点的语法范畴,以便对各层次的语法范畴进行系统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适合解释本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
汉语语法形式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形式都是语法形式,句法、语义、语用的意义都是语法意。
”他们归纳的各个平面的语法形式综合起来有:语序、虚词、节律、词类、分布等一些,连句法结构本身也可以看作语法形式。
汉语语法学界立足于汉语语法,发掘出许多跟传统印欧语语法学不同的语法形式。
也只有发掘更多的汉语语法形式,才能建立更多的语法范畴,以推动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
四、隐性语法范畴:汉语语法范畴的民族性形态等综合形式、语序和虚词等分析形式一般体现为语音形式或依附于一定的语音形式,这些语法形式本身有显露的标记,可称为显性语法形式;层次、分布、变换、选择限制规则等一般不表现为语音形式,是无标记的、隐藏的,可称为无标记形式或隐性形式,与语法意义的结合方式也呈现不同的特征,由其形成的语法范畴同由显性语法形式构成的语法范畴不同质。
就汉语来看,语法形式若分为综合形式和分析形式,汉语语法则更多地表现为分析形式;若分为有标记形式和无标记形式,汉语语法则更多地表现为无标记形式;若分为显性形式和隐性形式,则汉语语法更多地表现为隐性形式。
相应的汉语语法范畴就应更多地表现为分析范畴、无标记范畴、隐性范畴,即以不以词的形态为标志的语法范畴为多。
如果仅仅认为语法范畴是词的内部与词类有关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则会得出汉语没有或少有语法范畴,接下去的推论便是汉语没有语法或语法简单了。
我们认为无论是综合形式、有标记形式、显性形式,还是分析形式、无标记形式、隐性形式,只要能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并形成类,都是建立语法范畴的标志。
语法范畴名词解释
语法范畴是指语法学中对语言结构的分类和描述所采用的术语和约定。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语法现象,以及正确使用语言的规则。
在语法学中,名词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
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动作、状态、性质、感觉等概念的词语。
它可以单独充当一个独立句子成分,也可以和其他句子成分一起组成句子的结构。
名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名词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用来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事物的性质、分类等。
例如,“小明(主语)正在跑步”。
2. 名词可以作为句子的宾语,用来接受动作的行为对象。
例如,“小明喜欢足球(宾语)”。
3. 名词可以作为句子的补足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他是一名医生(补充说明主语)”;“他将
她称为朋友(补充说明宾语)”。
4. 名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同位语等。
例如,“那个大城市(定语)很繁忙”;“我喜欢读书(状语)”。
名词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语法特征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类:
1. 可数名词:表示可分为数目的事物,如“书、苹果、桌子”。
2. 不可数名词:表示不能分为数目的事物,如“水、爱、风景”。
3. 特殊名词:表示特定的人、地点或事物,如“张三、北京、
世界杯”。
4. 抽象名词:表示抽象概念或感情,如“友谊、爱、自由”。
5. 具体名词:表示具体的人、动物或物体,如“学生、猫、车”。
在构成句子的时候,名词的语法特征和适用规则会影响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
因此,了解和理解名词的语法范畴对于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用法非常重要。
语法范畴冋顾:什么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1、内涵: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进行分类抽象而得到的类。
例如:单数,复数—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人称主格,宾格,所有格,工具格……—格2、狭义的语法范畴和广义的语法范畴[补充](1)狭义的理解:悚支范畴(即与某类词有关的语法范畴)。
由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聚合,这是本书的处理,也是一般的理解。
[按:照此处理,似乎蕴涵着汉语没有什么语法范畴,可是我们有承认汉语有语法形式,这些语法形式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对这些彧法意义的归纳就应该能够复到一些语法范畴。
](2)广义的理解:广义地说,词类也是一种语法范畴,因为每种词类都是词法意义及其表达手段的统一体。
如名词范畴、动词范畴等等。
词类是把整类的词加以概括而得出的语法范畴,有人把它叫作一般语法范畴或分类性语法范畴。
更广义地说,表现在短语、句子等大子词的单位中的语法范畴即句法范畴。
也是客观存在的。
[参见张涤华等(1988)。
]例如:○数量范畴:定量~不定量~全量:三天、很多、每次○指称范畴:定脂~不定脂:脆人、个人○自主范畴:自主~不自主:看了三天了~病人三天了~死了三天了。
3、常见的语法范畴(语法范畴)(1)性:俄语、德语的N及修饰它们的A有3种性:法语N有2两种性。
[补充:语法等级:阳性/阴性>中性。
注意:“性”是语法概念,不是生物学概念。
从共时平面上看,有任意性,非论证性。
](2)数:英语的N、俄语的N和A。
[补充:语法等级:单数/复数:单数>双数>复数(多数)。
]注意:也不完全根据可数情况。
(3)格:N、Pron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俄语的N、Pron 及修饰它们的A、Num有6个格,英语的名词2个格(通格、所有格)、有的代词有2、3或4个格(I、me、my、mine,it,its。
比较:you)(4)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V。
英语的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
汉语的完成体(了)、经历体(过)、进行体(卷)。
(5)时: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英语的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补充:汉语用词汇表示。
](6)人称:动词虽主语人称的变化表现形式。
V。
俄语、法语有3种人称。
英语只在单数时有第三个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
(7)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
V。
主动态和被动态。
[补充:](8)式(语气、情态):表示说话者对所谈的情况或事物所持的态度。
多数语言都有陈述式、假定式、命令式3种。
(9)级:表示相互比较的程度差异。
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4、语法范畴的民族性:每种语言都具有它所特有的语法范畴系统。
不同语言之间在语法构造上有区别,具体现在在它们各自语法范畴系统不同、语法范畴有选择性。
往往在一种(或一些)语言中有某种语法范畴。
而在另一种(或另一些)语言中却没有这种语法范畴。
即使某些语言有相同的语法范畴,它们在内容和开工上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如俄语和德语中名词有三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法语和意大利只有两种性:阳性、阴性、丹麦语也有两种性,但不是阳性和阴性,而是通性和中性。
5、语法范畴的夯时演变6、语法范畴的基本特点:教材P112(1)有共同的意义领域,这是定义所要求的。
(2)同一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开工相互对立。
[按:比较音位及其变体。
范畴必须包括两个或者更多的相互处理对立关系的同类语法意义,表现为不同的语法形式。
](3)同一范畴中的各个项所表示意义相互制约。
如历时演变的相互影响。
[按:关系、系统。
]7、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跟语义意义和语法范畴之间的关系[补充]概括:语法形式 语法手段 = 综合手段 + 分析手段 (附加、内部屈折、) (语序、虚词、表现异根、重叠表现 语调) 表现 表现概括语法意义 语法 = 词法 + 句法(性、数、格、 (陈述、支配、时、体、态、 修饰、补充、人称、级、式) 联合,等)四、关于汉语的语法范畴[补充]从词法范畴考虑,汉语中大多用词汇手段来表示。
如生物名词的性别:男孩~女孩、公牛~母牛、雄鸡(公鸡,方言:鸡公)~语法成分表现表 现雌鸡(母鸡,方言:鸡母),无生物名词不分性别。
因此没有性的范畴。
英语也是如此,根本原因:汉语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第二次语法范畴(必考)1、定义:对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抽象、概括而成的类。
2、常见的语法范畴(词法范畴)(1)体词性的:①性;②数;③格。
(2)谓词性的:①时;②体;③态;④人称。
3、语法范畴的特点(1)类与属的意义有共同性。
(2)组合时的形式变化具有规定性,且相互牵制,选择A 则必排斥B。
如不同的人称对应着不同的动词形式。
(3)同一语法范畴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是相互制约的。
不同的格对应不同的动词。
在现代俄语中,复数概念多于1,仅有单数与复数之分;而在古俄语中,复数概念多于2,同时有单数、双数和复数之分。
※关于语法范畴的不同解释(1)早期研究成果—词法范畴。
(2)现在认为词类也应为语法范畴,故需第三次怎样理解语法范畴每一个词的每一种形态变化,都要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把这种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进行归类,得到的类别就是语法范畴。
所以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归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也就是说,具有相同范围的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一类,比如英语的名词book,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虽然二者是对立的,但它们其实都是表达某个领域的意义的,所以就把它们概括为一类,即表示“数”的范畴,单数和复数就属于数的范畴,而语法范畴“数”是对单数、复数这两个语法意义的概括,同类的语法意义和一定的语法范畴是相对应的,包含在一定的语法范畴之中。
语法范畴简单地说就是语法意义的归类,但这种语法意义主要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
所以语法范畴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具有的,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没有这些语法范畴。
比如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所以没有这些范畴,但这不是说汉语没有这样的语法意义,汉语主要是运用词汇手段,如虚词来表示的。
比如所有格,英语是名词后加 @ s 表示的,如student @ s book,汉语是加助词,如“学生的书”,又如汉语用助词“着、了、过’表示英语中的时的范畴。
返回语法范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性((gender)性的语法范畴是属于名词类的词所具有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大多有这种语法范畴。
不过性的数量不等,如法语有阳性和阴性,俄语和德语有阳性、阴性和中性。
俄语以辅音结尾的为阳性,以a结尾的为阴性,以o结尾的为中性。
形容词由于是修饰名词的,也随着修饰的名词而发生性的变化。
例如:阳性名词:以辅音、Й和Ь结尾的名词,如СТОЛ桌子、ДОМ房子、МАЙ五月、УЧИТЕЛЬ。
阴性名词:以А、Я、Ь结尾,如ЖЕНА妻子,РАБОТА工作,СЕМЬЯ家庭、МАТЬ。
中性名词:以О、Е结尾,如СЛОВО单词、ЗДАНИЕ建筑物。
性是一个纯粹的语法概念,与生物学上的性别概念不是一回事,但从来源看,二者有一定的联系。
性是古代人以人类的性别特点来观照认识事物的结果,反映了人类发展阶段对事物或现象的属性的认识。
古人比照人类男女的性别特征,用来观察客观事物,从主观出发,给事物归为不同的性别。
所以性反映了人类原始思维和认识水平,是原始观念、习惯在语言中的遗留。
今天的语法范畴的性,已经与事物的性别属性没有任何关系,单纯成为一种语法现象了。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语言对同样事物的不同性的归纳可以进一步认识语言的社会性特点,比如太阳,法语是阳性,德语是阴性,俄语是中性,汉语虽然不分性,但一般概念是把太阳归为阳性的。
又如地名,阿拉伯语中大部分名词属于阴性,少部分属于阳性,如果从人的性别概念出发来理解,是很难讲通的,这里其实不过是语法现象。
汉语中的“他”和“她”只是书写上的区别,不属于性的语法范畴。
现代英语没有特定的表示性的语法形式,但有一部分词也可分阳性、阴性和中性。
如“父亲、儿子、侄儿、公鸡、公牛、新郎(bridegroom)”是阳性,“母亲、女儿、侄女、新娘、母鸡、母牛”是阴性,“灯、友谊、房屋、仁慈”是中性。
有些名词不分性,如person、parent、worker、secretary、nurse、horse、pig等。
英语表示性有如下一些特定:1〕用不同的名词表示不同的性:阳性:boy. uncle. king. bull. cock. father. nephew. gentleman. bridegroom. boar.阴性:girl. aunt. queen. cow. hen. mother. niece. lady. bride.sow。
2〕在阳性名词后加上ess构成阴性名词:actor-actoress男女演员,host-hostess男女主人,steward-stewardess男女服务员,prince-princess王子和公主。
3〕不分性的名词要表示所指人物的性别,可在前面加上man、woman、boy、girl等词表示区别。
但是,英语中的词的这种性的区分,实际上是从词义上划分出来的,没有专门的语法形态标志,不符合语法范畴的定义,严格说其实不能算是语法上的性的范畴。
英语过去有性的范畴,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基本上消失了,只有个别遗留,如he-she,waiter-waitress,hero-heroine等等。
如果认为英语这些单词是语法上的性的表现,照此来推论,汉语应该也有性的区别,如“舅舅-舅妈、爸爸-妈妈、叔叔-婶婶、男演员-女演员”等,其实这是概念上的区别,是词义上的区别,不是语法上的性的区别。
返回2.数(number)数的语法范畴一般为名词类的词所有,表示现实中的事物的数量关系,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有的语言还有双数、三数、四数之分,如阿拉伯语除了单复数外有双数。
通常只有表示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事物的名词才有数的语法范畴,像专有名词、抽象名词等就没有数的变化。
英语的可数名词有单数(singular mumber)、复数(plural number)之分,表示一个人或事物用单数,表示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用复数。
英语的复数一般是在词干后附加词尾s或es表示。
具体规则如下:1)在词末加s,在清辅音后读s,如ke.book;在浊辅音和元音后读z,如e。
2)在词末加(e)s。
以s.sh.ch.x结尾的加es,读iz,如class.brush.watch.fox.box;词末为e,只加s,读iz,如page.horse;词末为辅音加o,加es,读z,如hero.potato.tomato。
3)词末为辅音加y,变y为ies,读iz,如party.factary.family。
4)词末为-f或-fe,一般变为ves,读vz。
如wife.life.knife.shelf.leaf特殊情况:1.内部屈折:man.woman.foot.tooth.mouse(mice);2.词末加en,如ox;3.形式不变,如sheep.deer.fish;4.有些只有复数形式,如trousers.clothes.goods.scissors(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