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组织及其织物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71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以平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图.. 一、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1、种类:画示意图1经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经纱方向延长组织点..2纬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纬纱方向延长组织点..2、表示方法:1经重平:第一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组织图绘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经纱与第一根经纱运动规律相反..Rj=2; Rw=分子+分母; F≦5练习作出3/3经重平组织..2纬重平:第一根纬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纬纱上的纬组织点组织图绘制: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纬纱与第一根纬纱运动规律相反..Rw =2; Rj =分子+分母; F≦5练习作出3/3纬重平组织..3、外观特点:难点1经重平:织物表面呈现横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纬纱与较细经纱交织..为使横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细经纱和较粗纬纱;较大经密和较小纬密..2纬重平:织物表面呈现纵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经纱与较细纬纱交织..为使纵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粗经纱和较细纬纱;较小经密和较大纬密..4、上机:1穿筘:对于纬重平;将同一纵凸条的经纱穿入同一筘齿;使筘痕产生在相邻两凸条间;以增加凸条外观..2穿综:对于经重平;若经密较大;可采用飞穿法..练习试画出用双龙骨制织2/2经重平织物的上机图..5、变化重平组织:浮长线不等的重平组织..作图方法与重平组织相同;外观呈现不同宽度的纵横凸条..练习作出1 2 2/2 1 2变化经重平、纬重平的组织图..6、典型的重平组织织物:1麻纱织物:1/2变化纬重平;1/3变化纬重平..2毛巾织物的地组织:2/2经重平;2/1变化经重平..3边组织:2/2经重平;2/2纬重平..二、方平组织重点、难点1、形成:以平纹为基础;沿经、纬两个方向同时延长组织点..2、表示方法:每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每根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方平Rj=Rw=分子+分母≧43、组织图绘制:以3/3方平为例1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出;2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出;3第一根纬纱上为经组织点的各根经纱运动规律同第一根经纱;4第一根纬纱上为纬组织点的各根经纱运动规律同第一根经纱相反..练习作出4/4方平、2 1/1 3变化方平、1 2 1/2 2 1变化方平的组织图..4、外观特点:方平织物表面呈现小方块效应;变化方平织物表面呈现大小不等的隐格效应..2/2方平组织常用于各种织物的边组织..三、布边组织1、作用:1有利于织造..如布身为五枚缎纹时;不加布边不能织造..2保证布面平整..3保证织物下机后整理练、染、印花等顺利进行..4满足一定的外观要求..2、设计布边时应考虑的因素:1布边要有一定的强度;a布边、布身纱号相同时;增大布边密度;b布边、布身纱号不同时;布身采用低号纱;布边采用高号纱或股线..2布边平整;不可卷边;组织简单;穿综方便..a采用同面组织;如平纹、重平、方平等;b边组织与布身组织的交错次数应接近;c边组织尽可能利用布身组织的综片..如布身组织为2/2斜纹;布边采用2/2经重平;以不增加综片数..3布边应有一定的宽度;0.5-1.5%=5-10mm3、常用的布边组织:平纹、2/2经重平、2/2纬重平、2/2方平、2/2斜纹等..4、用经重平和方平作布边时的注意事项:1左右两侧的边组织应错开一纬;并注意投纬方向;2纹板图中的横格数等于布边和布身组织纬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3边组织经纱不能与布身组织经纱穿入同一综片时;边组织经纱应穿前综提升次数多布身组织经纱穿入后综..例画出布身组织为2/2右斜纹;布边组织为2/2经重平的织物上机图..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通过延长组织点、改变飞数的大小和方向、增加斜纹条数等方法而得到的斜纹组织..一、加强斜纹1、定义: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经向或纬向延长组织点..2、表示方法: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斜向Rj=Rw=分子+分母≧4 S=+1注意由于加强斜纹中没有单独的组织点;故表达示中分子和分母均不可能为1..例作出2/2右斜纹和3/2左斜纹的组织图..3、分类:1经面加强斜纹:分子>分母;最简单的经面加强斜纹为3/2斜纹..2纬面加强斜纹:分子<分母;最简单的纬面加强斜纹为2/3斜纹..3同面加强斜纹:分子=分母;最简单的同面加强斜纹为2/2斜纹..4、织造:1当Pj较小时;可采用顺穿法..2当Pj较大时;可采用飞穿法..5、品种:2/2加强斜纹棉织物:哔叽、华达呢、卡其..精纺毛织物:哔叽、华达呢、啥味呢..6、棉织物哔叽、华达呢、双面卡其织物的区别:难点1哔叽:经向紧度较小;织物松软;纹路宽而平;斜纹倾角约45—50度..2华达呢:经向紧度大于哔叽;且经向紧度比纬向紧度大一倍;布身较挺括;质地厚实;斜纹纹路细密而突出;斜纹倾角60—65度..3双面卡其:经、纬向紧度在三者中最大;布身厚实、紧密而硬挺;纹路最细密、突出;斜纹倾角最大..排序:a牢度:双面卡其>华达呢>哔叽b柔软性:哔叽>华达呢>双面卡其c倾角:双面卡其>华达呢>哔叽d纹路宽度:哔叽>华达呢>双面卡其二、复合斜纹1、定义: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宽度的斜纹线组成的斜纹..2、表示方法: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斜向Rj=Rw=分子+分母≥5;S=+13、组织图绘制:例作出3 1/1 1↗斜纹和1 2/2 1↖斜纹的组织图..4、品种:彩格呢、粗花呢等..三、角度斜纹难点一影响斜纹角度的的因素:1、Pj和Pw对斜纹角度的影响:tgθ=Pj/Pw1 Pj>Pw时;θ>45°2 Pj=Pw时;θ=45°3 Pj<Pw时;θ<45°2、组织飞数对斜纹角度的影响:例以2/4斜纹为基础;Sj=2;作组织图..急斜纹组织——增大经向飞数Sj=2;使斜纹倾角θ>45度的斜纹组织..例以2/4斜纹为基础;Sw=2;作组织图..缓斜纹组织——增大纬向飞数Sj=2;使斜纹倾角θ<45度的斜纹组织..tgθ=Sj/Sw综合1和2:tgθ=Pj·Sj/Pw·Sw二角度斜纹的角度:1、急斜纹:Sj>1;Sw=1Sj=2;θ=63度; Sj=3;θ=72度; Sj=4;θ=76度..2、缓斜纹:Sw >1;Sj =1Sw=2;θ=27度; Sw=3;θ=16度; Sw=4;θ=14度..三组织图绘制:重点1、急斜纹:Rj= Roj/ Roj与Sj的最大公约数Rw= Row例以2 1/4 3斜纹为基础;Sj=2;作急斜纹组织图..Rj=5;Rw=102、缓斜纹:Rj= RojRw= Row/ Row与Sw的最大公约数例以2 1/6 3斜纹为基础;Sw=2;作缓斜纹组织图..Rj=12;Rw=6注意急斜纹先在第一根经纱上作图;而缓斜纹先在第一根纬纱上作图.. 四典型品种:急斜纹:棉二六元贡幅宽2.6尺—5 5/1 2为基础;Sj=2..棉克罗丁、毛直贡呢、毛巧克丁等..四、曲线斜纹1、特点:不断改变组织飞数;斜纹线呈曲线形外观..2、种类:1经曲线斜纹:改变经向飞数Sj值..2纬曲线斜纹:改变纬向飞数Sw值..3、构成条件:难点1ΣS=0或ΣS=nR基2Smax<Fmax;以使曲线连续..4、组织图绘制:1经曲线斜纹:aΣSj=0;bΣSj=nR基作图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图..2纬曲线斜纹:aΣSw=0;bΣSw=nR基作图时;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图..5、曲线斜纹的上机:经曲线斜纹穿综采用照图穿;纬曲线斜纹穿综采用顺穿..品种:女式呢、大衣呢、粗花呢等..五、山形斜纹1、定义:以斜纹为基础;变化其斜向;使斜纹一半向左;一半向右;连成山峰状..2、种类:1经山形斜纹:对称轴与经纱平行或山峰指向经纱方向..2纬山形斜纹:对称轴与纬纱平行或山峰指向纬纱方向..3、Rj、Rw计算:重点K——斜纹方向改变前经纱或纬纱的根数..对称轴1经山形斜纹:Rj=2Kj-2 Rw= Row2纬山形斜纹:Rj=Roj Rw=2Kw-24、组织图绘制:重点、难点例以1 3/2 2为基础;Kj=Ro;作经山形斜纹..Rj =14;Rw= 8例以3 1/1 3为基础;Kw=7;作纬山形斜纹..Rj =8;Rw= 12注意经山形斜纹先在第一根经纱上作图;纬山形斜纹先在第一根纬纱上作图5、上机:重点经山形斜纹穿综采用照图穿;纬山形斜纹穿综采用顺穿..例以3/3为基础;Kj=7;作经山形斜纹上机图..6、品种:女式呢、人字呢等..六、破斜纹1、定义:以斜纹为基础;在断界两侧斜纹线改变且组织点相反;也称“底片翻转法”..2、种类:1经破斜纹:断界与经纱方向平行..2纬破斜纹:断界与纬纱方向平行..3、Rj、Rw计算:K——斜纹方向改变前经纱或纬纱的根数..断界1经破斜纹:Rj=2Kj Rw= Row2纬破斜纹:Rj=Roj Rw=2Kw4、组织图绘制:重点、难点例以3 1/1 3为基础;Kj=8;作经破斜纹组织图..Rj=16;Rw=8例以2 2/3 1为基础;Kw=8;作纬破斜纹组织图..Rj=8;Rw=16注意山形斜纹的K画在某根纱线上;而破斜纹的K画在两根纱线之间..5、特例:以原组织为基础的破斜纹..如四枚破斜纹四枚不规则缎纹:1/3破斜纹或3/1破斜纹..先作基础组织;再将后半部分颠倒;形如断开的T形..七、菱形斜纹1、构成:由经山形和纬山形构成具有菱形图案的组织..2、Rj、Rw计算:Rj=2Kj-2 Rw=2Kw-23、组织图绘制:重点1以Kj为对称轴作经山形斜纹;2以Kw为对称轴作经山形斜纹..例以1/4斜纹为基础;Kj=Kw=5;作菱形斜纹组织图..R=8例以1 3/2 2斜纹为基础;Kj=Kw=Ro;作菱形斜纹上机图..注意对于K>Ro时;可先画2×2个基础组织;再将Kj、Kw外的部分擦去..4、上机:穿综采用照图穿..5、用途:适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织物;如棉织物中的女线呢、床单布、毛花呢等..八、锯齿形斜纹1、特点:将山形斜纹加以变化;使各齿顶不在同一水平线或垂直线上..2、分类:各齿顶相差的组织点数称为锯齿飞数S’..1经锯齿形斜纹:各齿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2纬锯齿形斜纹:各齿顶不在同一垂直线上..3、Rj、Rw计算:重点、难点1经锯齿形斜纹:一个锯齿内的经纱根数Zj=2Kj-2-S’一个组织循环内的锯齿数T= Ro/ Ro与S’的最大公约数Rj=Zj×T Rw= Ro2纬锯齿形斜纹:一个锯齿内的纬纱根数Zw=2Kw-2-S’一个组织循环内的锯齿数T= Ro/ Ro与S’的最大公约数Rj= Ro Rw= Zw×T4、组织图绘制:重点、难点以经锯齿为例1先求出Rj 和Rw;2将Rj按每一锯齿内纱线数分段;3按锯齿飞数找出每一锯齿的起点;4将每一锯齿按对称轴作出..例以2/4↗斜纹为基础;Kj=6;锯齿飞数S'=2;求作经锯齿斜纹组织图.. 解:Zj=2Kj-2- S'=8 T=6/2=3Rj=245、上机:经锯齿斜纹采用照图穿法;纬锯齿斜纹一般采用顺穿..九、芦席斜纹1、定义:由一部分右斜纹和一部分左斜纹组合而成的具有芦席外观的织物..2、Rj、Rw计算:Rj=Rw=基础组织循环数×同一方向的平行斜纹线条数3、组织图绘制:1把经纱分成左右两部分;再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图..2再右半部;把第一根斜纹线向上移动基础组织的连续点数;作左斜纹..3将第一根右斜纹向右下方移动连续点数;作其它各根右斜纹..4将第一根左斜纹向右上方移动连续点数;作其它各根左斜纹..例作出以2/2↗为基础;同一方向的斜纹线为3条的芦席斜纹组织图..学生练习以3/3↗为基础;同一方向的斜纹线为3条的芦席斜纹组织图..十、阴影斜纹1、定义:由纬面斜纹过渡到经面斜纹;或由经面斜纹过渡到纬面斜纹;在织物呈现由明到暗或由暗到明的外观..2、Rj、Rw计算:过渡段数=R基-1Rj= R基-1×R基Rw= R基3、组织图绘制:例设计以1/5↗为基础的阴影斜纹..第二节通过增加组织点、改变飞数、延长组织循环纱线数等方法获得各种缎纹变化组织..一、加强缎纹1、定义:以原组织缎纹为基础;在单个组织点四周增加组织点..2、组织图绘制:例以12/5w缎纹为基础;1在单个组织点上方增加两个经组织点;2在单个组织点对角线方向增加两个经组织点..1组织图可基本保持原缎纹组织的基本特性;同时增加了织物牢度..2织物出现斜纹纹路;失去了缎纹组织点分布均匀的特性..特例缎背华达呢——以11/7w缎纹为基础;在其单个组织点右上方增加3个组织点;并增大经密;则织物正面外观如斜纹华达呢2/2斜纹;而背面如缎纹..3、设计加强缎纹时的注意事项:1增加的组织点不与相邻纱线上的浮点相连;以免产生斜向纹路..2增加的组织点不宜过多..二、变则缎纹不规则缎纹1、定义:飞数为变数的缎纹..例设计六枚不规则纬面缎纹;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缎纹效应..提问学生较好的Sw:4 3 2 2 3 4或2 2 3 4 4 32、设计变则缎纹的原则:重点1ΣS=nR 21<S<R-1且个组织点分布尽量均匀..有些可构成规则缎纹的组织;由于缎纹效果不理想;也常采用变则缎纹..三、阴影缎纹1、定义:有纬面经面缎纹逐渐过渡到经面纬面缎纹..2、组织图绘制:例绘制由8/5w过渡到8/5j的阴影缎纹..四、重缎纹1、定义:延长组织点的经向或纬向浮长所获得的组织..2、组织图绘制:例作出将5/2j缎纹的纬向循环根数扩大;使之成为5/2w缎纹的重缎纹..。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以平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图。
一、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
1、种类:[画示意图](1)经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经纱方向延长组织点。
(2)纬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纬纱方向延长组织点。
2、表示方法:(1)经重平:第一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组织图绘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经纱与第一根经纱运动规律相反。
Rj=2, Rw=分子+分母, F≦5[练习]作出3/3经重平组织。
(2)纬重平:第一根纬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纬纱上的纬组织点组织图绘制: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纬纱与第一根纬纱运动规律相反。
Rw =2, Rj =分子+分母, F≦5[练习]作出3/3纬重平组织。
3、外观特点:[难点](1)经重平:织物表面呈现横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纬纱与较细经纱交织)。
为使横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细经纱和较粗纬纱,较大经密和较小纬密。
(2)纬重平:织物表面呈现纵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经纱与较细纬纱交织)。
为使纵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粗经纱和较细纬纱,较小经密和较大纬密。
4、上机:(1)穿筘:对于纬重平,将同一纵凸条的经纱穿入同一筘齿,使筘痕产生在相邻两凸条间,以增加凸条外观。
(2)穿综:对于经重平,若经密较大,可采用飞穿法。
[练习]试画出用双龙骨制织2/2经重平织物的上机图。
5、变化重平组织:浮长线不等的重平组织。
作图方法与重平组织相同,外观呈现不同宽度的纵横凸条。
[练习]作出1 2 2/2 1 2变化经重平、纬重平的组织图。
6、典型的重平组织织物:(1)麻纱织物:1/2变化纬重平,1/3变化纬重平。
(2)毛巾织物的地组织:2/2经重平,2/1变化经重平。
(3)边组织:2/2经重平,2/2纬重平。
织物组织与结构织物组织是织物的一项技术条件,也是织物规格的一项重要内容。
改变织物组织将对织物的结构、外观及机械物理性能起明显作用。
第一节 三原组织及其织物凡同时具有以下条件的织物组织都是原组织。
(1)组织点飞数是常数。
(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它均为纬(境)组织点。
一、平纹Rj=Rw=2 Sj=Sw=+-1当织物中经纬纱特数相近,但经纬纱密度相差较大时,则将在织物上产生横向或纵向条纹。
如经密大于纬密的府绸织物显横向条纹。
二、斜纹Rj=Rw>=3 Sj=Sw=+-11/2右斜 3/1左斜三、缎纹① R>=5(6除外);② 1<S<R-1,并且在整个组织循环中始终保持不变;③ R 与S 必须互为质数。
5/2第二节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一、平纹变化组织(一)重平组织(1)、经重平2/2经重平经重平表面呈现横凸条纹。
(2)、纬重平2/2纬重平纬重平表面呈现纵凸条纹。
(1) 变化重平组织2/1变化重平(二)方平组织2/2方平二、斜纹变化组织(1)加强斜纹2/2斜纹(2)复合斜纹(3)山形斜纹Array经山形斜纹1、经山形斜纹Rj=2Kj-2 Rw=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2、纬山形斜纹Rj=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Rw=2Kw-2 (4)破斜纹经破斜:Rj=2Kj Rw=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纬破斜:Rj=(5)菱形斜纹(6)其它变化斜纹包括芦席斜纹、锯齿形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等。
三、缎纹变化组织(1)加强缎纹八枚五飞纬面加强缎纹(2)变则缎纹Sw=4,3,2,2,3,4(3)重缎纹5/2经面重纬缎纹第三节联合组织及其织物联合组织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按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而成的新组织。
一、条格组织(一)纵条纹组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左右并列时,各个不同的组织各自形成纵条纹,称为纵条纹组织。
Rj=各纵条纹中经纱数之和Rw=方格组织它是利用经面组织和纬面组织两种组织沿经向和纬向成格形间跳配制而成。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织物的变化组织是指织物中结构和形态不同的组织区域,包括染色、印花、织物装饰、绣花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变化组织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技术来实现,不同的变化组织方式会给织物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手感效果。
第三章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变化组织类型,包括染色、印花、织物装饰和绣花。
染色是指将织物通过染料的着色作用,使织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染色可以分为染整和后整两个阶段,染整是将原料进行染色,后整是将染好的织物进行后续处理,以提高染色效果和织物的稳定性。
印花是指将颜色带有花纹的印刷浆料通过印花技术印在织物上,以达到装饰织物的目的。
印花可以通过平板印花、凹版印花、凸版印花和丝网印花等不同的印花技术来实现。
织物装饰是指通过织物上的纹样设计、不同织物组缎和贴饰等方式,使织物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
织物装饰通过创新的设计和加工技术,可以使织物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增强细节和质感。
绣花是指将刺绣线通过编织、缝合等手工技术,将不同颜色和形态的图案刺绣在织物上。
绣花是一种古老而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装饰技艺,通过绣花技术可以使织物更加精致、独特,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在变化组织结构方面,第三章介绍了变化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形式。
不同的变化组织会因为使用的不同材质、工艺技术和加工方法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
例如,染色和印花的变化组织会在织物表面形成不同的颜色和花纹,绣花的变化组织则会在织物上形成立体的、有质感的图案。
此外,变化组织还会对织物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染色和印花的变化组织会改变织物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柔软性等性能,绣花的变化组织则会增加织物的厚重感和质感。
总之,《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织物的变化组织,包括变化组织的类型、结构和性能等。
通过对变化组织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织物的结构和性能,从而为织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通过不同的变化组织方式,可以为织物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手感效果,增加织物的装饰性和观赏性。
纬编基本组织变化组织与编织工艺纬编是一种常用的编织工艺,用来制造纺织品和针织品。
在纬编过程中,纱线在垂直方向上交织,形成纬纱梗,并与经线交织在一起,构成织物的基本结构。
纬编可以用手工纬编、机械纬编和电子纬编等方式进行。
在纬编基本组织中,最常见的是单面纬编。
这种编织方式下,纬线只在一侧出现,织物的反面是纯粹的经纬线交错。
由于纬线只出现在正面,所以使用单面纬编可以制作出光滑的织物表面。
另一种常见的纬编基本组织是双面纬编。
在这种编织方式下,纬线出现在织物的正反两面,经纬线交错形成双面的花纹和纹理。
双面纬编可以制造出具有丰富立体感和质感的织物,非常适合用来制作有纹样的衣物和装饰品。
除了基本组织的不同之外,纬编还可以通过改变编织方式和纺织工艺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编织方式的改变包括变换纬纱的厚度、颜色和花纹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纱线和不同的编织方式,可以制作出不同厚度、质地和图案的织物。
纺织工艺的改变可以通过调整编织机的参数来实现。
例如,改变编织机的速度和张力,可以影响织物的紧密程度和弹性。
改变纱线的织入方式和密度,可以调整纺织品的透气性和保暖性。
纬编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的变化使得纬编具有了更多的应用领域。
除了衣物和装饰品之外,纬编还可以用来制作家居用品、工业材料和车身件等。
总之,纬编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的变化为纬编工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织物的纹样、质感、厚度和弹性等方面都得以改变。
这种多样性使得纬编在纺织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纬编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的变化不仅为纺织行业带来了更多的设计创意和产品形式,还为纺织品的使用性能和功能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下面我们将具体探讨纬编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的一些变化及其对纺织品的影响。
纬编基本组织的变化主要包括纱线的密度、间距和交织方式。
通过调整纱线的密度和间距,可以制作出光滑、紧密或是亲肤、通透的织物。
例如,纱线的大密度交织可以制造厚实且坚挺的物料,适合用于制作外衣、鞋材等;纱线的小密度交织可以制作轻薄且透气的物料,适合用于制作夏季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