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变化组织
- 格式:doc
- 大小:652.50 KB
- 文档页数:10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1、试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结构、织物组织的含义。
3、试分别说明组织点(浮点)、经组织点(经浮点)、纬组织点(纬浮点)的含义。
4、试说明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纱循环数R j、纬纱循环数R w的含义。
5、试分别说明同面组织、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异面组织的含义。
第二章机织物三原组织1、什么是飞数?什么是经向飞数S j、纬向飞数S w?2、什么是三原组织?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3、说明平纹组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应用织物。
4、平纹隐条、隐格织物是怎样形成条格的?5、机织泡泡纱织物一般采用什么组织?形成泡泡的原理是什么?6、如何区分平布和府绸织物?7、平纹组织常用什么穿综方法?为什么?8、举例说明几种特殊效应的平纹织物及形成原因。
9、原组织的斜纹组织织物主要有哪些品种?试写出它们的表达式。
10、简述织物的经、纬密对斜纹倾斜角度的影响。
11、举例说明如何选择斜纹组织的斜向,使斜纹织物清晰?12、构成原组织的缎纹组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13、作出下列组织图及其反面组织图,并画出第一根经、纬纱的剖面图。
(1)1/4↗斜纹(2)3/1↖斜纹(3)7/2j (4)7/3w14、写出R=8的三原缎纹组织表达式,并说明哪些互为正、反面?15、试设计五枚缎纹织物:(1)经面缎纹采用S捻股线作经纱;(2)纬面缎纹采用Z捻单纱作纬纱。
16、举例说明如何配置缎纹织物纱线的捻向,使缎纹织物光泽良好?17、试比较平纹、2/1斜纹、五枚缎纹的平均浮长。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说明它们的松紧程度。
18、用分式表示法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细纺、平布、巴里纱、塔夫绸、单面卡其、横贡缎、直贡呢、派立司、乔其纱、单面华达呢、凡立丁。
为什么有些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织物要用反织法?19、试比较三原组织的特性差异。
第三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1、试述上机图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穿综的原则是什么?各穿综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织物?3、综框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叫复列式综框?为什么要采用复列式综框?4、钢筘的作用是什么?筘号的含义是什么?5、试作平纹组织的高支府绸织物的上机图,用综数分别为:(1)4片;(2)6片;(3)8片。
第四章联合组织1.条格组织(1)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左右、上下)或成格型间跳或纵横条联合。
条格组织外观效应形成原理:由于组织不同,织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同,从而使织物表面呈现清晰的条格效应。
因此,为使效应明显,关键在于两种组织配置得当。
(2)条格组织分类:条纹组织(纵条纹和横条纹)、格组织(方格组织和格子组织)(3)设计要点①基础组织选择恰当(经面—纬面、平纹—斜纹、缎纹并列等)②两条纹的分界处界限分明:分界处两经纱经纬组织点配置一般采用“底片翻转法”在两条纹间添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但不可因此而增加综页数。
如:2/2 与5/2经缎并列,加一根2/2经重平组织的纱线③各条子经纱的织缩率尽量接近交错次数和纱线粗细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给织造造成困难(这时需采用双轴制织)。
为了省去采用两轴的麻烦,一般有下列办法:1、调整经纱密度(即组织紧的穿入数小,组织松的穿入数大) 如平纹 + 缎纹 2入 4入 2、变化织前准备工序中经纱张力(即组织松的张力大组织紧的张力小)2、方格组织(Square Weave)织物外观呈现方格效应,选用经面或纬面组织为基础组织,沿着经向和纬向间隔配置而获得格形,所表现方格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构成:利用经面和纬面两种组织沿经向和纬向成格形间跳配置而成特点:处于对角位置的两部分配置相同的组织设计要求: 经纱交织次数不宜相差太大;界限分明:相邻两格子交换处的组织点相反;组织连续:沿对角线排列的方格组织其起始点相同,保持组织连续,花纹清晰。
组织图绘作:填绘组织,采用底片翻转法,首先画出基础组织,然后分别以经向和纬向为轴进行翻转而成.组织起始点的选择?3、格子组织(check weave)构成:由纵条纹组织和横条纹组织联合组织安排:①地组织(即大面积出现的组织)——尽量选择简单组织,如平纹②纵条组织—-使用较多的是四枚经面破斜纹或六枚经面破斜纹、五枚经面缎纹③横条组织—-与纵条相对应的纬面组织设计要点①纵条盖横条,即纵条是连续的②纵、横交错的地方用重纬缎.因为在横条交错的地方纬密大于别处,故经浮长相应缩短,使纵条在外观上出现断痕,使用重纬缎后可使经浮长增加,接近于其他地方的浮长。
第四章 机织物结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实现本章重点知识点:1.规则组织数学模型的推导过程; 2.各种织物组织的数学模型; 3.配色模纹图及上机图的数学模型;第一节 机织物结构概述由于设计手段的限制,以前对织物组织结构的认识一直停留意匠图的水平。
纺织品设计人员的设计工具仅仅是笔和意匠纸,因此没有必要对纺织品的组织结构进行严格的分析,也无需将它们抽象成一定的数学模型来处理。
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传统的织物结构中来,利用计算机,设计人员只需输入必要的数据,便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所要求的设计结果和效果。
所以,要进行纺织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对织物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抽象出其数学模型,使计算机能够“认识”组织结构,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由此可见,织物结构的数学模型是纺织CAD 系统研究的基本问题。
织物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织物组织,在织物组织这一“王国”里,有无数的组织结构,而且组织本身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内容;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配色模纹设计,即利用组织与色纱的不同配合方式而使织物外观产生多种多样的图案效果;第三个是求上机图。
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综图、纹板(链)图组成(有时也包括穿筘图),这三个图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知道二个图可求出第三个图。
对于织物组织,以前按照组织的复杂程度划分为三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和复杂组织。
但是,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角度来看,以上划分就不再合适了。
因为现在寻找的是组织点运动规律的共性,而不是其难易程度,看一个例子,如图4-1所示。
(a )平纹组织图 (b )22 斜纹组织图 (c )芦席斜纹组织图图4-1 组织点运动规律示意图图(b )为22 斜纹,按以前的划分应为加强斜纹,属于变化组织。
但是从数学角度来看,它与图(a )11 平纹没有根本不同只不过是组织点参数的值不一样,前者为2,后者为1。
它们在各自的完整循环中,保持了组织点运动规律不变,飞数不变,而且组织循环纱线数的计算方法也相同。
织物组织与结构织物组织与结构⽬录第⼀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第⼀节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法第⼆节织物的上机图第⼆章三原组织第⼀节平纹组织第⼆节斜纹组织第三节缎纹组织第四节原组织的特性与⽐较第三章变化组织第⼀节平纹变化组织第⼆节斜纹变化组织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样的设计与试织第四章联合组织第⼀节条格组织第⼆节绉组织第三节透空组织第四节蜂巢组织第五节凸条组织第六节平纹地⼩提花组织第七节⾊纱与组织的配合第五章重组织第⼀节重经组织第⼆节重纬组织第六章双层及多层组织第⼀节表、⾥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第⼆节表、⾥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第七章起⽑起绒组织第⼀节纬起绒组织第⼆节⽑⼱组织第⼋章织物分析§1-1机织物及其形成?机织物分类机织物形成机织物分类服装⽤机织物装饰⽤机织物产业⽤机织物服装⽤机织物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按纱线是否漂染分按织物花纹分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织物(fabric)是纤维(fiber),或纱线(yarn and thrrad),或纤维与纱线按照⼀定规律构成的⽚状(或展开后也成⽚状)集合物。
?机织物(woven fabric)是平⾏于织物边(selvage)或与织物边成30O⾓的纵向排列的经纱(warp)和垂直于织物边的横向排列的纬纱(weft)按织物组织(weave)规律交织(interlace)成的⽚状集合物。
1)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1)纯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A.棉织物(cotton fabric):如细布、府绸、卡其、华达呢等。
B.⽑织物(wool fabric):凡⽴丁、派⼒司、哔叽、贡呢、驼丝锦、麦尔登、⼥式呢等。
C.丝织物(filament yarn fabric):由蚕丝、柞蚕丝、⼈造丝、化学纤维等长丝织物。
如电⼒纺、双绉、乔其纱、塔夫绸、桑波绫、天⾹绢、美丽绸等等。
针对织带行业出版的织带图书籍,可满足在职员工在业余时间学习升造的愿望,进一步繁荣了织带行业文化市场,将让更多的人们分享织带行业丰硕的果实近年来织带行业从业人员的短缺一直困扰着织带企业的发展,其中又以织带挡车工的短缺尤为严重,不少织带企业也为此绞尽脑汁,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落到实处,培养属于企业自己的新员工迫在眉睫,引导树立起他们的价值观,不断地注入自己企业的文化理念,才会让每一位员工有真正的归属感、幸运感和成就感,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员短缺与企业发展这一深刻的矛盾;织带工艺与织带机实践基础一书对织带常用工艺和织带机的日常操作调试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适合企业培养新的技术骨干,优化企业内部技术结构等非常有利;织带工艺与织带机实践基础目录第一章高速无梭织带机的认识第一节高速无梭织带机的认识一、高速无梭织带机常用技术参数二、高速无梭织带机工作原理三、高速无梭织带机经纬纱线走向分布第二节高速无梭织带机的操作一、安装调试与操作概述1、织带机的安装2、织带机的调试二、主传动部分调试三、织带机电控箱与断纱自停灵敏度检查四、开口部分及纬针钢筘行程时间的调试五、钩针的调整六、经线的穿法及送经张力调节七、纬线的穿法及送纬张力调节八、纬密调整九、送纬线齿轮调整十、织带机电路原理十一、花链片的认识与操作1、花链片的各种型号2、花链片的排法3、花链片的安装十二、织带机棕丝片的安装十三、纬针、钩针及钢筘部位的调整第三节整经机一、整经机工作原理二、整经机的简单操作第二章梭织物基本特性第一节梭织物与针织物的区别一、梭织物与针织物的区别第二节梭织物基本特性一、概述第三章组织第一节组织一、组织二、组织的分类三、组织的变化第二节织带机常用组织一、1/1平纹组织1、1/1平纹组织2、1/1包心组织3、1/1缝线组织二、2/2组织1、2/2平纹组织2、2/2斜纹组织三、3/1组织1、3/1平纹组织2、3/1斜纹组织3、3/1变化组织四、4/1组织1、4/1单面缎纹组织2、4/1双面缎纹组织五、5/1组织1、5/1平纹组织2、5/1斜纹组织3、5/1变化组织六、6/2组织1、6/2平纹组织七、7/1组织1、7/1平纹组织2、7/1斜纹空心组织八、其它组织第四章织带工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手工工艺绘图一、手工工艺绘图顺序二、手工工艺绘图方法第三节电脑工艺绘图一、电脑工艺绘图方法二、群艺织带打版软件介绍1、安装群艺织带打版软件2、群艺软件常用功能说明3、群艺软件操作流程4、实例讲解群艺软件操作1-1、 3/1有规律平纹组织配对方法1-2、 3/1无规律平纹组织配对方法1-3、3/1斜纹花纹无组织配对方法1-4、3/1斜纹花纹有组织配对方法1-5、5/1斜纹花纹无组织配对方法1-6、5/1斜纹花纹有组织配对方法1-7、其它常用组织配对方法5、打版操作第五章械提花织带机实践操作第一节机械提花织带机工作原理一、机械提花机的分类二、机械提花机龙头工作原理第二节机械提花机龙头的调试第三节机械提花机龙头的维修第六章电脑提花织带机实践操作第一节电脑提花织带机工作原理一、法国STAUBLI电磁阀二、英国BONAS电磁阀第二节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一、广野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二、奔腾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1、东莞奔腾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2、广州奔腾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三、溢泰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四、飞鸿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五、宋和宋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六、缪勒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七、祥兴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八、科光电脑提花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第七章织带成本核算及订单生产管理第一节织带织物的特点第二节织带成本的计算方法第三节织带厂订单的管理流程1、步骤图2、织带工艺单第八章无梭织带机常用零件。
习题及思考题第一章1.试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结构、织物组织的含义。
2.试分别说明组织点(浮点)、经组织点(经浮点)、纬组织点(纬浮点)的含义。
3.试说明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的含义。
4.试分别说明经纱循环数Rj 与纬纱循环数Rw的含义。
5.试分别说明同面组织、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异面组织的含义。
6.试说明织物中经纬纱交叉与交织的区别。
第二章1.说明上机图的内容及其排列的位置。
2.穿综应遵循什么原则?有那些常用的穿综方法?这些穿综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3.为什么经纱密度大时不能采用顺穿法穿综?4.上机图的四个图中,每个图的纵横行各代表什么?除穿筘图外,其余三图,已知两图能求出第三图吗?请举例说明。
5.相同的组织,如果采用不同的穿综方法,其上机图上的纹板图是否相同?请举例说明。
6.试述织物分析的步骤及方法。
7.找一块色织物,鉴别其正反面,确定布样的经纬向,用照布镜测定布样的经纬纱密度,并分析织物的组织结构画出其组织图及色纱的配合。
8.综框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叫复列式综框?为什么要采用复列式综框?9.为了使织造顺利进行,每页综上的综丝密度有一定限制,一般综框上每厘米内综丝数不宜大于多少根?10.一般多臂机最多能用几片综,比较常用的为几片综?11.钢筘的作用是什么?筘号的含义是什么?12.穿筘图中的每筘齿穿入数一般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穿入数?13.什么是空筘?空筘的表示方法有哪些?14.试说明穿综图、穿筘图的表示方法。
15.试说明纹板图两种绘制方法各有何特点。
16.相同组织如果采用不同的穿综方法,其纹板图是否相同,为什么? 试举例说明。
17.试作平纹组织的高支府绸织物的上机图,用综数分别为:(1)4片;(2)6片;(3)8片。
18.已知组织图如题图2-1,试完成上机图,并说明所采用的穿综方法的原因。
题图2-119.如题图2-2,已知穿综图为(a),纹板图为(b)、(c)、(d)、(e),分别求组织图。
题图2-220.如题图2-3,已知穿综图、纹板图[(a)~(f)],求组织图。
第4章变化组织4.1 平纹变化组织习题1.变化组织是在什么组织基础上变化得到的?主要有哪几类变化组织?2.试述平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
常用平纹变化组织的织物有那些?3.试作33经重平和纬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4.试作21及34变化经重平和变化纬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5.试作2 21 1及42变化经、纬重平组织图。
6. 试作1 12 1 11 1 1 1 2变化纬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7.试作22方平组织和33方平组织的组织图。
8. 试作 3 12 2、3 2 1 12 1 1 3变化方平组织的组织图。
9.试作 2 1 21 1 2的变化方平组织的上机图。
4.1 平纹变化组织习题答案1.变化组织是在原组织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组织点的浮长、飞数、斜纹线的方向等得到的。
主要有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和缎纹变化组织三类变化组织。
2. 平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有:(1)沿着经(纬)纱的一个方向延长组织点,可以得到重平组织;(2)沿着经纬两个方向同时延长组织点,可以得到方平组织。
常用平纹变化组织的织物有:做夏季麻纱织物的21变化纬重平,做毛巾织物的地组织的21变化经重平和22经重平,用做经纺毛织物的板丝呢、女士呢、纺麻呢的方平组织,用做纺麻织物的变化方平组织等。
3.33经重平和纬重平组织的组织图如图4-1所示。
(1)(2)(1)(2)(3)(4)图4-1 图4-24.21及34变化经重平和变化纬重平组织的组织图如图4-2所示。
5.2 21 1及42变化经、纬重平组织图如图4-3所示。
(1)(2)(3)(4)图4-3 图4-46.1 12 1 11 1 1 1 2变化纬重平组织图如图4-4所示。
7.22方平组织和33方平组织的组织图如图4-5所示。
(1)(2)(1)(2)图4-5 图4-68. 3 12 2、3 2 1 12 1 1 3变化方平组织的组织图如图4-6所示。
9. 2 1 21 1 2的变化方平组织的上机图如图4-7所示。
图4-74.2 斜纹变化组织习题1..斜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主要有哪些?分别得到什么组织?2.制织R j=R w=4的半线纹织物,能供选择的较合理的组织有几种,说出它们的名称,并作出组织图。
3.试作下列各加强纹的的组织图(1)23;(2)42(3)35;⑷434.写出组织循环等于5的所有可能的复合斜纹组织的分式表达式。
5.作下列各种复合纹的组织图。
(1)2 21 3;(2)2 21 2;⑶ 4 21 3;⑷2 1 11 1 16. 分别绘制下列急斜纹组织图。
⑴ 2 21 2为基础组织,S j =2;⑵ 3 2 11 1 2为基础组织,S j =2;⑶4 1 11 4 2为基础组织,S j =2。
7. 分别绘制下列缓斜纹组织图。
⑴3 22 3为基础组织,S w=2;⑵ 4 1 11 4 2为基础组织,S w=2。
8.已知某织物的基础组织为 5 1 12 2 1,织物的经纬纱密度为133×72(根/10cm),其斜纹线倾斜角度为74°,试作该织物组织图。
(tan74°=3.5)9.试说明影响斜纹倾斜角度的因素有哪些?10.在设计曲线斜纹的飞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1.以3122↗复合斜纹为基础组织,按下列经(纬)向飞数的变化顺序绘作经(曲线斜纹的上机图。
S j=1,1,0,1,0,1,0,1,0,0,-1,0,-1.0, -1,0,-1,-1。
12. 14⑴ K j=4,基础组织为22斜纹,绘制经山形斜纹的组织图。
⑵ K j=9,基础组织为2 11 2斜纹,绘制经山形斜纹的组织图。
13. ⑴ K W=8,基础组织为1 2 11 1 2斜纹,绘制纬山形斜纹的组织图。
⑵K W=8,基础组织为1 22 1斜纹,绘制纬山形斜纹的组织图。
14. 以2 21 3为基础组织,绘制K j=8的经山形斜纹上机图。
15. 以2 21 3为基础组织, K w=8的纬山形斜纹上机图。
16. 按下列各已知条件,分别作出破斜纹组织图。
(1)K j=8,基础组织1 31 3斜纹(2)K W=8,基础组织为2 21 3斜纹17.以33斜纹为基础组织,按照连续4根经纱右斜,连续6根经纱左斜的规律,作出破斜纹的组织图。
18.作以3 3 11 3 3为基础组织,K j=6的破斜纹上机图。
19. 基础组织为22斜纹,K j=K w=8,作由山形斜纹形成的菱形斜纹组织图。
20.已知基础组织3 12 2斜纹,K j=K w=8 作由山形斜纹形成的菱形斜纹组织图。
21.已知基础组织1 22 1斜纹, K j=K w=6,作由破斜纹构成的菱形斜纹组织图。
22. 绘作基础组织为2 13 2斜纹,K j=8,S j=4的锯齿形斜纹上机图。
23. 绘作基础组织为2 11 2经锯齿斜纹,S yj =4,K j=9的锯齿形斜纹上机图。
24.试用22斜纹为基础组织,构作具有四条斜纹线的芦席斜纹上机图。
26.以3 12 2与44斜纹为基础组织,绘制的经螺旋斜纹的组织图。
27.以3 12 2与1 23 2斜纹为基础组织,绘制的经螺旋斜纹的组织图。
4.2 斜纹变化组织习题答案1.斜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及得到的组织主要有:1)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在组织点旁沿经向或纬向延长组织点所构成的组织,得到加强斜纹组织。
(2)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粗细不同的斜纹纹路构成的组织,得到复合斜纹组织。
(3)通过改变斜纹组织的经纬向飞数或经纬向密度,得到角度斜纹。
斜纹线的倾斜角α>45°的斜纹组织,为急斜纹组织。
斜纹线的倾斜角α<45°的斜纹组织,为缓斜纹组织。
(4)不断改变斜纹组织的经向(纬向)飞数,使斜纹线的倾斜角不断变化,由此获得曲线斜纹。
(5)变化斜纹组织中斜纹线的方向,使斜纹线的方向一半向左,一半向右,得到山形斜纹组织。
改变经向飞数的正、负符号,使山形斜纹的山峰指向经纱方向,得到经山形斜纹。
改变纬向飞数的正、负符号,使山形斜纹的山峰指向纬纱方向,得到纬山形斜纹。
(6)破斜纹:由左、右斜纹组成,在交界处形成不连续的斜纹线(断界),由此得到破斜纹组织。
经破斜纹:断界与经纱平行的称为经破斜纹。
纬破斜纹:断界与纬纱平行的称为纬破斜纹。
(7)把经山形斜纹和纬山形斜纹组合起来(或把经破斜纹和纬破斜纹组合起来),在组织循环中使斜纹线构成菱形图案,由此得到菱形斜纹组织。
(8)使山形斜纹的峰顶处在一条斜线上形成锯齿状的组织,得到锯齿斜纹组织。
经锯齿斜纹:齿顶指向经纱方向的称为经锯齿斜纹。
纬锯齿斜纹:齿顶指向纬纱方向的称为纬锯齿斜纹。
(9)由数目相等的几条左斜纹和几条右斜纹组合而成的外观好象芦席的组织,为芦席斜纹组织。
(10)以起点不同的两个相同的斜纹组织,或组织循环相同的不同斜纹组织为基础,经(纬)纱按1:1相间排列得到的组织为螺旋斜纹。
(11)由纬面斜纹逐渐过渡到经面斜纹,或由经面斜纹逐渐过渡到纬面斜纹,或由纬面斜纹逐渐过渡到经(面斜纹再过渡到纬面斜纹,得到阴影斜纹。
(12)在斜纹组织中配以方平、重平或其他小花纹组织得到夹花斜纹。
2.可供选择的较合理的组织有两种,分别为22和31↗。
组织图如图4-8所示。
3.加强斜纹的的组织图如图4-9所示。
图4-8 图4-9 4. 组织循环等于5的所有可能的复合斜纹组织的分式表达式为:2 1 1 1、 1 21 1、 1 12 1、 1 11 21.(1)2 21 3;(2)2 21 2;⑶ 4 21 3;⑷2 1 11 1 1如图4-10所示。
⑴⑵⑶⑷图4-102.以⑴ 2 21 2为基础组织,S j=2;⑵ 32 11 1 2为基础组织,S j=2;⑶4 1 11 4 2为基础组织,S j =2的组织图如图4-11所示。
7. 以⑴3 22 3为基础组织,S w=2;⑵ 4 1 11 4 2为基础组织,S w=2的组织图如图4-12所示。
⑴⑵⑶图4-11⑴⑵图4-12 图4-138.该织物的S j≈2,基础组织为 5 1 12 2 1,织物组织图如图4-13。
9.影响斜纹倾斜角度的因素有:经纬纱密度及经纬向飞数。
10.在设计曲线斜纹的飞数时,飞数的值应满足下列条件:(1)使∑S j(或∑S w)=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的整倍数,这样才能保证循环完整;(2)最大飞数必须小于基础组织的最大浮长,以保证曲线的连续。
11.以3122↗复合斜纹为基础组织,经曲线斜纹织物上机图如图4-14所示。
12. ⑴ K j=4,基础组织为22斜纹,经山形斜纹的组织图如图4-15⑴所示。
⑵ K j=9,基础组织为2 11 2斜纹,经山形斜纹的组织图如图4-15⑴所示。
13. (1)K W=8,基础组织为1 2 11 1 2斜纹的纬山形斜纹组织图如图4-16⑴所示。
⑵ K W=8,基础组织为1 22 1斜纹的纬山形斜纹组织图如图4-16⑵所示。
⑴⑵图4-14 图4-15⑴⑵⑴⑵图4-16 图4-1714. 以2 21 3为基础组织,K j=8的经山形斜纹上机图如图4-17⑴示。
15. 作以2 21 3为基础组织,K w=8的纬山形斜纹上机图如图4-17⑵示。
16. (1)K j=8,基础组织1 31 3斜纹的经破斜纹组织图如图4-18⑴示。
(2)K W=8,基础组织为2 21 3斜纹纬破斜纹组织图如图4-18⑵示。
⑴⑵图4-18 图4-19 图4-2017.以33斜纹为基础组织,按照连续4根经纱右斜,连续6根经纱左斜的规律作出破斜纹的组织图如图4-19所示。
18. 以3 3 1 1 3 3为基础组织,K j =6的破斜纹上机图如图4-20示。
19. 基础组织为2 2斜纹,K j =K w =8,由山形斜纹形成的菱形斜纹组织图如图4-21所示。
20.基础组织3 1 2 2斜纹,K j =K w =8,由山形斜纹形成的菱形斜纹组织图如图4-22所示。
21.基础组织1 22 1斜纹,K j =K w =6,由破斜纹构成的菱形斜纹组织图如图4-23所示。
图4-21 图4-22 图4-23 22.基础组织为2 13 2斜纹,K j =8,S j =4的锯齿形斜纹上机图如图4-24所示。
()j 8R 28-2-421084=⨯⨯=⨯与的最大公约数, R w =8图4-24 图4-26图4-2523. 基础组织为2 1 1 2经锯齿斜纹,S yj =4,K j =9的锯齿形斜纹上机图如图4-25所示。
24.基础组织为22斜纹,构作具有四条斜纹线的芦席斜纹上机图如图4-26所示。
26.以3 12 2与44斜纹为基础组织,绘制的经螺旋斜纹的组织图如图4-28所示。
27.以3 12 2与1 23 2斜纹为基础组织,绘制的经螺旋斜纹的组织图如图4-21所示。
图4-27 图4-284.3 缎纹变化组织习题1.缎纹变化组织主要有几种?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