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哲学第十一课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探究案

班别姓名小组学号

第十一课寻觅人生的真谛

编写人:孔繁奎审批人:杨世莲

【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

1.依据自学指导,通研课本,圈好关键词,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一、教材解读,自主学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方式 4.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谁?

5。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二、(构建知识框架,在笔记本中构建)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两大社会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么◇理解:(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运用:(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4)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重点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情景展示,合作探究:

1.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探究一]:如何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加以说明?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

[探究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要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说明了什么?

3.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提高生产力,要求必须改革,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探究三]:为什么发展生产力就要改革,就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同时,我国农村的民主建设也不断推进,确保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民主权利的实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探究四]:如何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当堂检测】

1.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重求进”作为总基调,指导201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这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一些城市的综合评价,不再唯GDP排名,各种新指数成为了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2012年2月13日下午,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10年建设幸福广东综合评价报告》,首次发布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建设幸福广东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这些

新的评价指标说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D.社会意识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

3.冷战结束后,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安宁和发展,期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但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美国多次公开阻挠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这就是冷战思维的一种典型表现。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反映了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D.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4..2012年3月5日,备受关注的“两会”在北京召开,“民生”一词又升温为媒体报端、街谈巷议的热点词、关键词。这体现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5.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1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强调,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 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A.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6.2012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探析文化体制变革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与机遇。之所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因为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④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下列对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B.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D.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①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②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我的疑问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