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凸轮机构.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59
第5章凸轮机构(一)教学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2.掌握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及特性3.掌握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4.了解凸轮机构的尺寸的确定(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凸轮的工作原理2.用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3.凸轮的尺寸对其机构的影响(三)教学内容5.1概述5.1.1 概念1.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是由从动件、机架、凸轮三部分组成的高幅机构。
2.凸轮:是一种具有曲线轮廓或凹糟的构件,它通过与从动什的高副接触,在运动时可以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运动。
3.特点:结构相当简单,只要设计出适当的凸轮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任何预期的运动规律。
但另一方面,由于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易于磨损,因此只适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
4.凸轮机构的应用例:内燃机配气机构(如下图所示)靠模车削机构(如下图所示)自动送料机构(如下图所示)分度转位机构(如下图所示)5.1.2 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照凸轮的形状分为:(1)盘形凸轮凸轮中最基本的形式。
凸轮是绕固定铂转动且向径变化的盘形零件,凸轮与从动件互作平面运动,是平面凸轮机构。
(2)移动凸轮可看作是回转半径无限大的盘形凸轮,凸轮作往复移动,是平面凸轮机构。
(3)圆柱凸轮可看作是移动凸轮绕在圆柱体上演化而成的,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是一种空间凸轮机构。
(4)曲面凸轮当圆柱表面用圆弧面代替时,就演化成曲面凸轮,它也是一空间凸轮机构。
2、按锁合方式的不同凸轮可分为:(1)力锁合凸轮,如靠重力、弹簧力锁合的凸轮等;(2)几何锁合凸轮,如沟槽凸轮、等径及等宽凸轮、共轭凸轮等。
3、按从动件型式分为:(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根据从动件运动型式不同分为直动从动件和摆动从动件。
5.1.3 凸轮和滚子的材料凸轮机构的主要失效形式:磨损和疲劳点蚀要求凸轮和滚子的工作表面硬度高、耐磨并且有足够的表面接触强度。
对于经常受到冲击的凸轮机构还要求凸轮芯部有较强的韧性。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第一章:凸轮机构概述1.1 凸轮机构的定义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的机械传动机构。
凸轮是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旋转构件,用于转换转动运动为线性或其他形式的运动。
1.2 凸轮的分类按形状分类: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等。
按工作原理分类:正凸轮、逆凸轮、复合凸轮等。
1.3 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特点:简单、紧凑、易于控制和调节。
应用:印刷机械、包装机械、机床、汽车等。
第二章:凸轮的轮廓设计2.1 凸轮轮廓的基本参数基圆半径:凸轮与从动件接触点的圆的半径。
顶圆半径:凸轮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圆的半径。
工作圆半径:凸轮轮廓的最小圆的半径。
2.2 凸轮轮廓的计算按运动规律计算:正弦、余弦、直线等运动规律。
按压力角计算:凸轮轮廓的压力角与基圆压力角的关系。
2.3 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按运动要求设计:确定凸轮的升程、降程和回程。
按力学要求设计:计算凸轮的强度和刚度。
按加工要求设计: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刀具。
第三章: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设计3.1 从动件的分类和特点按形状分类:摆动从动件、直线从动件、滚子从动件等。
按驱动方式分类:曲柄摇杆机构、摆线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
3.2 从动件的设计要点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要求。
选择合适的从动件形状和尺寸,满足力学和运动要求。
考虑从动件与凸轮的接触条件和磨损情况。
3.3 从动件的设计实例以摆动从动件为例,介绍其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从动件对凸轮机构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4.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啮合角压力角:凸轮和从动件接触点处的压力角。
啮合角:凸轮和从动件啮合点处的啮合角。
4.2 凸轮机构的动态特性冲击和振动:凸轮和从动件的接触冲击和振动。
传动误差:凸轮和从动件的啮合误差。
4.3 凸轮机构的动力分析和优化分析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对整个机械系统的影响。
优化凸轮的形状和参数,减小冲击和振动,提高传动效率。
第五章:凸轮机构的应用实例5.1 印刷机械中的凸轮机构介绍印刷机械中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凸轮机构学习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主要涉及凸轮机构的相关知识。
教材的章节包括: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有:凸轮的形状、凸轮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基圆半径的计算、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分类,理解凸轮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凸轮的运动规律,能够进行凸轮的设计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难点:凸轮的运动规律的计算和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圆规、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凸轮机构,如洗衣机脱水装置、汽车雨刷等,引导学生思考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凸轮机构的设计案例,讲解凸轮的运动规律的计算和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凸轮轮廓曲线,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凸轮机构1. 组成:凸轮、从动件、支撑件2. 分类:盘形凸轮、圆柱凸轮、球形凸轮3. 工作原理:凸轮的运动规律1. 线速度与角速度2. 加速度与减速度3. 压力角与基圆半径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盘形凸轮,使其能够实现某个特定的动作。
答案:根据动作要求,计算凸轮的参数,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2. 题目:计算一个给定参数的凸轮的运动规律。
答案:根据凸轮的参数,计算出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减速度等运动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凸轮机构,让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原理。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凸轮的设计方法和轮廓曲线的绘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00901、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和所夹的锐角。
00902、凸轮机构中,使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法有和两种。
00903、在回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00904、在推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00905、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间的关系是。
00906、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根据其端部结构型式,一般有、、等三种型式。
00907、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廓线。
00908、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
00909、根据图示的dd2sϕϕ2-运动线图,可判断从动件的推程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动件的回程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910、从动件作等速运动的凸轮机构中,其位移线图是线,速度线图是线。
00911、当初步设计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发现有自锁现象时,可采用、、等办法来解决。
00912、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中,若出现时,会发生从动件运动失真现象。
此时,可采用方法避免从动件的运动失真。
00913、用图解法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时,在由理论轮廓曲线求实际轮廓曲线的过程中,若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尖点或交叉现象,则与的选择有关。
00914、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选择滚子半径的条件是。
00915、在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凸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为减小机构压力角,应使从动件导路位置偏置于凸轮回转中心的侧。
00916、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应由来决定。
00917、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而凸轮机构的尺寸越。
00918、凸轮基圆半径的选择,需考虑到、,以及凸轮的实际廓线是否出现变尖和失真等因素。
第五章凸轮机构凸轮是一种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它通过与从动件的高副接触,在运动时能够使从动件取得持续或不持续的任意预期运动。
本章仅讨论凸轮与从动件作平面运动的凸轮机构(称为平面凸轮机构)。
一、教学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各类凸轮机构的特点和适用处合,学会依照工作要求和利用处合选择凸轮机构的类型;2.熟悉凸轮机构的几种经常使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3.熟练把握反转法原理,并能依照这一原理设计各类凸轮的轮廓曲线;4.把握凸轮机构大体尺寸的确信原那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凸轮的设计是该章的重点和难点。
包括凸轮型式的选择,和依照具体的工作要求确信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的大体尺寸和轮廓曲线,对设计出来的凸轮要校核它的强度等。
概述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大体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结构相当简单,只要设计出适当的凸轮轮廓曲线,就能够够使从动件实现任何预期的运动规律。
但由于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易于磨损,因此只适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
5.1.1凸轮机构的应用当需要主动件作持续等速运动,而从动件能按任意要求的预期运动规律运动时,应用凸轮机构最为简便。
图自动机床进刀机构图内燃机配气机构在图所示的内燃机配气机构中,当凸轮1等速转动,。
其曲线的轮廓差遣从动件2(阀门)按预期的运动规律启闭阀门。
图所示为一自动机床的进刀机构。
当具有凹槽的2凸轮1等速转动时,通过槽中的滚子,差遣从动件2(扇形齿轮)往复摆动,从而推动装在刀架上的齿条3移动,实现自动进刀或退刀运动。
在绕线机顶用于排线的凸轮机构。
当绕线轴3快速转动时,经齿轮带动凸轮1缓慢地转动.通过凸轮轮廓与尖顶4之间的作用.差遣从动件2往复摆动,因此使线均匀地缠绕在绕线轴上。
图所示的仿形刀架也是一种凸轮机构。
图仿形刀架5.1.2凸轮机构的分类㈠按凸轮的形状分⑴盘形凸轮(图):最大体的形式。
⑵移动凸轮(图):盘形凸轮的回转中心趋于无穷远。
⑶圆柱凸轮(图):将移动凸轮卷成圆柱体。
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基本要求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其分类。
介绍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学会用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
掌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基本概念题与答案1.什么是基圆、基圆半径?答:以凸轮理论廓线的最小向径为半径所作的圆,叫基圆,其半径称为基圆半径。
2.什么是推程、升程(又称行程)推程运动角?答:从动件由距凸轮转动中心最低位置到最远位置的过程称作推程,推程过程中从动件的最大位移称升程(行程)。
推程过程中凸轮转过的角度称为推程运动角。
3.什么是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答:远休止角:从动件在距凸轮回转中心最远的位置停留不动,这时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远休止角。
回程运动角:从动件以一定运动规律降回初始位置,这时凸轮转过的角度。
近休止角:从动件在距凸轮回转中心最近的位置停留不动,这时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近休止角。
4.什么是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答:刚性冲击:由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突变为无穷大,致使机构产生的强烈冲击。
柔性冲击:由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为有限值的变化,使机构产生的冲击。
5.凸轮轮廓的形状起什么作用?由什么来决定?答:作用:实现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是反转法?答:方法:反转法,凸轮不动,从动件连同机架一起按凸轮的角速度的相反方向绕凸轮回转中心转动,而从动件仍按预定的运动规律相对机架运动,从动件尖顶的轨迹即为凸轮廓线,这种方法称为凸轮廓线的反转法设计。
7.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设计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设计中注意什么?答:(1)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即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2)基圆半径。
(3)从动件导路偏距e 和位置。
(4)凸轮等角速度转动及其转向。
注意:(1)取μs、μL、μδ比例尺、按已知条件作图。
(2)反转法。
(3)从动件位移在基圆外截取。
(4)所有位移点用光滑曲线连接成凸轮廓线。
8.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设计,以哪一点作为尖顶来设计理论廓线?答:以滚子中心为尖顶来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