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建筑专业课程《建筑构造》教学设计项目七楼梯
- 格式:docx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7
楼梯构造建筑教案教案标题:楼梯构造建筑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楼梯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则。
2. 掌握楼梯的分类和常见的楼梯形式。
3. 理解楼梯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楼梯模型或图片。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一张楼梯的图片或展示一个楼梯模型,引起学生对楼梯的兴趣。
2. 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对楼梯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探究:1. 分享楼梯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则,包括楼梯的组成部分(踏步、扶手、楼梯井等)和设计要求(坡度、踏步高度、踏步宽度等)。
2. 展示不同类型的楼梯,如直梯、螺旋梯、弯梯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楼梯,让他们分析不同楼梯的设计和构造特点。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楼梯的构造方案。
2. 要求学生考虑楼梯的用途、空间限制和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安排踏步高度和宽度。
3. 鼓励学生使用纸板、木块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个小型的楼梯模型,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
总结:1. 回顾楼梯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则,强调楼梯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设计方案和模型,让其他同学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分析不同楼梯的设计。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物,观察和记录不同楼梯的设计和构造特点。
2. 让学生调查和研究其他特殊形式的楼梯,如螺旋楼梯、悬挑楼梯等,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设计方案的质量。
2. 评价学生在展示设计方案和模型时的表达能力和对楼梯构造的理解程度。
3. 根据学生完成的练习册或工作表,评估他们对楼梯构造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 将楼梯构造与其他建筑知识结合起来,探索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2. 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不同楼梯设计对人体行走的影响,促进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
《楼梯》优秀教案
楼梯优秀教案
介绍
这是一份关于楼梯的优秀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楼梯的构造和设计原理,同时提供实践机会以加深研究效果。
教学目标
- 理解楼梯的基本构造和不同类型
- 掌握楼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考虑因素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简单楼梯模型
教学内容
1. 楼梯的基本构造
- 楼梯的主要部分(踏步、扶手、支撑结构)
- 楼梯的不同类型(直梯、螺旋梯、弯道梯等)
2. 楼梯设计的原则和考虑因素
- 安全性考虑(防滑设计、扶手高度、踏步宽度等)
- 空间利用效率(楼梯位置和形状的选择)
- 美观性和协调性考虑(楼梯与整体空间的协调)
3. 制作楼梯模型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简单楼梯模型
- 学生之间交流并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
教学方法
- 讲解:通过图示和示范讲解楼梯的构造和设计原理
- 实践: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楼梯模型,并提供辅导和指导- 讨论: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分享设计理念和经验
教学评估
- 学生制作的楼梯模型是否符合基本构造要求
- 学生的设计是否经过合理考虑和解释
- 学生对楼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 图示和示意图:用于讲解楼梯的构造和设计原理
- 材料和工具:供学生制作楼梯模型使用
参考资料
- 《楼梯设计手册》
- 《建筑设计原理与实践》
以上是《楼梯》优秀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楼梯的用途:楼梯是建筑物中联系上下交通设施。
它起着承重、安全疏散、美观装饰等作用。
属于上下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疏散之用。
有楼梯、电梯、自动楼梯(扶梯)、爬梯、坡道等。
楼梯、坡道、爬梯的坡度范围一、楼梯的类型1.按材料分——钢筋混凝土楼梯、木楼梯、金属楼梯及组合材料楼梯。
2.按位置分——室内楼梯、室外楼梯。
3.按使用性质分——主要楼梯、辅助楼梯、疏散楼梯及消防楼梯。
4.按防火性能要求分——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5.按平面形式分单跑直楼梯;双跑直楼梯;双跑平行楼梯;双分转角楼梯;双分平行楼梯;三跑楼梯;三角形三跑楼梯;圆形楼梯;螺旋楼梯;单跑弧形楼梯;双跑弧形楼梯;交叉楼梯;剪刀楼梯。
1.单跑直楼梯:无中间平台,踏步数≤18阶用于层高不大的建筑2.多跑直楼梯:有中间平台,导向性较强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多用于大厅3.平行双跑楼梯:缩短人流行走距离,节约面积最常用4.平行双分双合楼梯:用于人流多、梯段宽时最常用于办公建筑中5.折行多跑楼梯:导向自由、折角多变有较大梯井,少儿建筑禁用常用于布置两跑进深不够,开间较大时6.交叉跑(剪刀)楼梯:两直行梯交叉布置、相当于两部楼梯7.螺旋形楼梯:围绕单柱布置、造型美观,用作建筑小品、不作为疏散楼梯8.弧形楼梯:围绕轴心空间布置、投影为一段圆弧,扇形踏步内侧≥ 220,导向性强,施工复杂材料常用钢筋砼、钢材、不作为疏散楼梯三、各种类型楼梯的使用范围(1)单跑、双跑楼梯常用于住宅,单跑楼梯主要用于层高不大的建筑。
(2)平行双分式和平行双合式楼梯常用于人流多的公共建筑。
(3)转角式楼梯充分利用了房间的空间,一般布置在房间的一角,常用于室内楼梯和公共建筑。
(4)弧形、螺旋楼梯因其造型美观、节省空间而受欢迎,但不能用于疏散楼梯,不适用于人群密度大的场所。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单元2子单元7楼梯第二节教案教学过程:靠墙一侧设置靠墙扶手。
当梯段宽度很大时,则需在梯段中间加设中间扶手。
教材图2-117二、楼梯的尺度1、踏步尺度楼梯坡度实质上与楼梯踏步密切相关,踏步高与宽之比即可构成楼梯坡度。
踏步高常以h表示,b—踏步宽度,取值范围250--320mm,h—踏步高度,取值范围140--180mm。
踏步尺寸根据人体的基本尺寸采用经验公式确定:2h+b=600—620mm。
为了在踏步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行走舒适度,常将踏步出挑20--30mm,使踏步宽度大于其水平投影宽度。
2、梯段的尺度楼梯段的尺度分为梯段宽度和梯段长度。
宽度必须满足上下人流及搬运物品的需要。
从确保安全角度出发,楼梯段宽度是由通过该梯段的人流股数确定的。
每股人流宽为550+(0-150)mm,不少于两股人流通行。
单人通行时为900mm,双人通行时为1000--1200mm,三人通行时为1500--1800mm。
并应满足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梯段宽度的限定。
如住宅≥1100mm,公图教材2-1214、楼梯的净空高度平台和梯段上的净空高度指平台面到上部结构最低处的距离,应不小于2000mm。
梯段下净空高度应大于2200mm。
梯段起止踏步边缘与顶部突出物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
图教材2-1225、平台下设置入口的高度当低层楼梯平台下设置楼梯间入口时,为使平台净高满足要求,常采用的几种处理方法:为楼梯平台下设入口的几种形式。
(1)将楼梯底层设计成“长短跑”,让第一跑的踏步数目多些,第二跑踏步少些,利用踏步的多少来调节下部净空的高度。
(2)增加室内外高差。
(3)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即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的地面标高,同时增加楼梯底层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
(4)将底层采用单跑楼梯,这种方式多用于少雨地区的住宅建筑。
项目七楼梯一、教学目标1.掌握楼梯的组成、类型、尺度与构造。
2.熟悉楼梯踏步、扶手、栏杆等细部节点构造与连接方式。
3.熟悉台阶与坡道的形式、尺度与构造。
4.了解电梯的基本的组成。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5个任务,安排5课时。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楼梯,了解楼梯和踏步扶手的构造,学习到楼梯的尺度,了解电梯与自动扶梯。
四、教学难点1.楼梯的组成2.楼梯踏面的防滑要求。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六.教学组织和过程任务一(一)楼梯的组成1.楼梯梯段楼梯梯段设有踏步,供建筑物楼层之间上下行走的通道段落称为梯段,有板式梯段和梁板式梯段两种。
楼梯的坡度大小就是由踏步尺寸决定的。
2.楼梯平台3.栏杆扶手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
扶手一般附设于栏杆顶部,供作依扶用。
扶手也可附设于墙上,称为靠墙扶手。
(二)楼梯的表达方式1.楼梯平面图楼梯平面因其所处楼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
所谓平面图其实是水平的剖面图,剖切的位置在楼层以上1m左右,因此在楼梯的平面图中会出现折断线。
无论是底层、中间层、顶层楼梯平面图,都必须用箭头标明上下行的方向,而且必须从正平台(楼层)开始标注。
这里以双跑楼梯为例来说明其平面的表示方法。
2.楼梯剖面楼梯剖面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房屋的层数、梯段数、步级数以及楼梯类型及其结构形式。
楼梯剖面图中应标注楼梯垂直方向的各种尺寸。
4.认识楼梯的开间与进深2.几种常见楼梯的平面图的画法(三)楼梯的形式任务二(一)楼梯的分类(二)楼梯的构造1.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板式楼梯现浇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梯段板承受该梯段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至两端的平台梁上。
这种楼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型简洁。
该楼梯常用于楼梯荷载较小、楼梯段跨度也较小、一般梯段小于3m的房屋,如图721所示。
2.梁板式梯段可分为:梁承式、梁悬臂式等。
任务三(一)踏步的构造(二)栏杆的构造1.空花式栏杆空花式栏杆一般采用钢材做成,也有采用木材、铝合金型材、不锈钢与铜材制作。
建筑构造楼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楼梯的基本构造和建筑原理;2.掌握楼梯的设计和计算方法;3.能够根据需求设计并绘制简单的楼梯图纸;4.提高学生的建筑理论知识和绘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楼梯的基本构造和建筑原理;2.楼梯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楼梯的设计和计算方法的应用;2.绘制楼梯图纸。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楼梯原理模型、楼梯设计和计算示例、楼梯图纸绘制示例等;2.学生准备:铅笔、尺子、绘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楼梯原理模型,向学生介绍楼梯的基本构造和建筑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楼梯的作用和种类,并与实际生活中的楼梯进行对比。
2.楼梯设计和计算方法(30分钟)(1)教师通过示例,详细讲解楼梯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包括:楼梯的高度和宽度的计算、楼梯的踏步数和台阶高度的设计等。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的具体步骤。
(2)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楼梯设计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楼梯图纸的绘制(45分钟)(1)教师详细讲解楼梯图纸的绘制步骤和要点,包括:楼梯图的比例选择、楼梯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楼梯细部构造的标注等。
(2)教师提供楼梯绘图示例,并引导学生进行绘制实践,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4.楼梯设计和绘图实践(45分钟)(1)教师布置楼梯设计和绘图的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场地和需求,设计并绘制一套符合规范和美观的楼梯。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楼梯设计和绘图实践,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楼梯设计和绘图作品展示与评价(2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设计和绘图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和绘图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楼梯设计和绘图方面的学习成果,并强调学生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七、课后作业1.复习并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楼梯设计和绘图方法;2.针对楼梯设计和绘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3.阅读相关建筑设计理论书籍,扩大知识面。
项目七楼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楼梯的组成、类型、尺度与构造。
2.熟悉楼梯踏步、扶手、栏杆等细部节点构造与连接方式。
3.熟悉台阶与坡道的形式、尺度与构造。
4.了解电梯的基本的组成。
二、课时分配
本项目共5个任务,安排5课时。
三、教学重点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楼梯,了解楼梯和踏步扶手的构造,学习到楼梯的尺度,了解电梯与自动扶梯。
四、教学难点
1.楼梯的组成
2.楼梯踏面的防滑要求。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六.教学组织和过程
任务一
(一)楼梯的组成
1.楼梯梯段
楼梯梯段设有踏步,供建筑物楼层之间上下行走的通道段落称为梯段,有板式梯段和梁板式梯段两种。
楼梯的坡度大小就是由踏步尺寸决定的。
2.楼梯平台
3.栏杆扶手
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
扶手一般附设于栏杆顶部,供作依扶用。
扶手也可附设于墙上,称为靠墙扶手。
(二)楼梯的表达方式
1.楼梯平面图
楼梯平面因其所处楼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
所谓平面图其实是水平的剖面图,剖切的位置在楼层以上1m左右,因此在楼梯的平面图中会出现折断线。
无论是底层、中间层、顶层楼梯平面图,都必须用箭头标明上下行的方向,而且必须从正平台(楼层)开始标注。
这里以双跑楼梯为例来说明其平面的表示方法。
2.楼梯剖面
楼梯剖面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房屋的层数、梯段数、步级数以及楼梯类型及其结构形式。
楼梯剖面图中应标注楼梯垂直方向的各种尺寸。
4.认识楼梯的开间与进深
2.几种常见楼梯的平面图的画法
(三)楼梯的形式
任务二
(一)楼梯的分类
(二)楼梯的构造
1.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板式楼梯现浇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梯段板承受该梯段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至两端的平台梁上。
这种楼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型简洁。
该楼梯常用于楼梯荷载较小、楼梯段跨度也较小、一般梯段小于3m的房屋,如图721所示。
2.梁板式梯段可分为:梁承式、梁悬臂式等。
任务三
(一)踏步的构造
(二)栏杆的构造
1.空花式栏杆
空花式栏杆一般采用钢材做成,也有采用木材、铝合金型材、不锈钢与铜材制作。
这种楼梯扶手具有自重轻、空透轻巧的特点,一般适用于室内楼梯。
2.组合式栏杆
组合式栏杆是将空花栏杆和栏板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栏杆形式。
栏板为防护和美观装饰构件,通常采用木板、塑料贴面板、铝板、有机玻璃板和钢化玻璃板等材料。
栏杆竖杆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常采用钢材或不锈钢等材料,如图734所示为金属栏杆与钢筋混凝土栏板组合。
(三)扶手的构造
任务四
(一)楼梯尺度
1.楼梯下部净高尺度
楼梯下部净高的尺度控制不但关系到行走安全,而且涉及楼梯下面空间的利用以及通行的可能性。
楼梯下的净高包括梯段部位和平台部位,其中梯段部位净高不应小于2200mm,若楼梯平台下做通道时,平台中部位下净高应不小于2000mm(图743)。
(二)楼梯的计算
任务五
(一)电梯
电梯是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部解决垂直交通的一种重要措施。
电梯有载人、载货两大类,除普通乘客电梯外,还有专用电梯和特殊电梯,如:医院专用电梯、消防电梯、观光电梯等。
如图752所示为不同类别电梯的平面示意图。
(二)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自动扶梯是建筑物层间连续运输效率最高的载客设备。
一般自动扶梯均可正、逆方向运行,停机时可当做临时楼梯行走。
双台并列时一般采取一上一下的方式,求得垂直交通的连续性,但必须在两者之间留有足够的结构间距(目前有关规定为不小于380mm),以保证装修的方便及使用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