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场地分析图常用技巧分析瞬变高大上.
- 格式:doc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30
地形图的绘制与解读技巧分享引言地形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
它通过图形和符号的方式,展示了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地理信息。
然而,要准确地绘制和解读地形图并不容易,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分享一些地形图的绘制与解读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重要工具。
一、地形图绘制技巧1. 合理选择比例尺在绘制地形图时,合理选择比例尺是非常重要的。
比例尺决定了地形图中各种地形元素的相对大小和位置。
如果比例尺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信息失真或不完整。
一般来说,要根据研究区域的大小和要素的细节程度来选择比例尺,以保证地形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 准确标注地形元素地形图的绘制过程中,需要准确标注各种地形元素,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标注可以通过符号、线条、颜色等方式来完成,要注意使用统一的符号系统,并确保符号的大小和形状合适。
此外,还要注意地形元素的命名,使用准确、简洁的名称,避免冗长和模糊的描述。
3. 考虑地形图的细节地形图是对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概括和表达,然而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各种细节。
在绘制地形图时,要注意细节的表达,例如山脉的峰峦起伏、河流的曲折流程、湖泊的大小和形状等。
细节的表达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比例尺和符号来实现,以便更准确地呈现地形特征。
二、地形图解读技巧1. 理解地形图的符号和颜色地形图使用各种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例如山脉用等高线表示,河流用线条表示,湖泊用蓝色填充等。
在解读地形图时,要熟悉并理解这些符号和颜色的含义,以便正确地理解地图上所表达的地貌信息。
2. 分析等高线的密度和形状等高线是地形图中常用的一种符号,它连接了地球表面等高点相同的点。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密度和形状,可以了解地形的起伏和陡峭程度。
一般来说,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起伏越大;等高线越陡峭,表示地形陡峭程度越高。
通过分析等高线的密度和形状,可以推断出山脉的形状、山谷的位置等信息。
画出等高线、主体流线、建筑位置即可,其他的时间先考虑怎么让这图和你的设计概念挂上关系,之后是怎么让它更好看:如果场地中的元素较多,有山有水有城市,那么分层的方法会更合适:大量的信息表现在一张平面内会造成视觉疲劳,看久了会晕。
而且也不利于信息的直观传递。
如果设计的概念来自于山水景观的变形,下面的场地分析方法就很适用:之前一直是说些地上的东西,有建筑,有山水,有大马路。
但作为建筑师考虑要全面,天上的东西带一带也挺好。
气候环境有风,有采光,有降水。
选择必要的信息展示出来会让你的设计更具合理性。
风玫瑰:太阳角:很多时候实体模型陪手绘图的效果都非常的棒,会让你的图看起来和别的竞争对手的有明显的优势!除了说太阳也可以说影子,尤其是城市空间中。
阴影集中的地方是需要着重考虑采光的地方,所以影子地图在场地分析中也是香饽饽:不会用Ecotect的同学可以考虑平面上标注阴影的方式:这张是手绘,画起来嫌麻烦的话可以用SU导出多张图,之后在PS里叠加合并。
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展示场地的采光问题:除了采光,建筑中的通风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熟悉微气候分析软件的同学不要放过机会,气流的分析图在留学作品集中比较少见,表现出来会有效加大竞争力:周遭建筑的功能场地周围建筑的功能通常也会对方案和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作品中对公共空间的质量进行了探讨,那么场地周遭的建筑功能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参考因素,一定要表现出来。
通常都是采用颜色区分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但万事总有例外,直接标注文字的方法也很容易出些酷酷的效果:通常来说CAD填充图案的方式并不十分建议,但如果是刻意要让功能分布图不特别抢眼的话,这种方法应该是能清晰表达各项内容的最直接方法:喜欢小清新风格的同学也可以考虑下面的这种方式:当然,一些时候其实也并不一定要对建筑们进行非常明确的标注,可以通过三维图来展示建筑物的外观,究竟是什么功能,让考官去猜吧!只要图够好看,他们不会介意猜一猜的:公共空间的位置和质量既然对场地周围建筑物的功能进行了区分,随之而来问题就是哪些功能的建筑是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着重考虑的?通常来说是公共空间。
场地作图知识点总结场地作图是指根据实际现场情况,用图形的形式将建筑物、设施、道路等区域进行准确地描绘和标注,以便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
在建筑、土木工程、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场地作图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在进行场地作图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技巧,下面就对场地作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形图的绘制地形图是描述地面地形起伏和地貌特征的一种图式,通常用等高线和颜色来表示。
地形图的绘制非常重要,它可以直观地展现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坡度和地势特征,对于工程规划和设计非常有帮助。
绘制地形图需要先进行实地测量,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绘制。
绘制地形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是表示地面上各点海拔高度的曲线,用于显示地形起伏。
绘制等高线需要掌握测量数据和绘图技巧,保证等高线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 地形图的颜色选择:地形图中常用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貌特征,比如绿色表示平坦地形,蓝色表示水域,棕色表示山区等。
选择合适的颜色可以直观地展现地形特征。
3. 补图的绘制:地形图上通常还需要标注一些地物信息,比如道路、建筑物等。
这些地物信息的标注也需要准确地绘制出来,以便规划和设计工作。
二、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建筑平面图是描述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的一种图式,通常用平面图形和标注来表示。
建筑平面图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它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建筑物的布局和空间结构,是建筑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绘制建筑平面图需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1. 建筑物的测量和标注:在进行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精确的测量,并标注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和结构。
这包括房间的大小和位置、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等信息。
2. 平面图形的绘制:建筑平面图通常使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建筑物的布局,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和绘图工具,保证图形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3. 标注和图例的设计:建筑平面图中常常需要标注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建筑物的标高、材料和结构等,同时也需要设计图例来解释图中的各种符号和标注。
场地设计、作图前一定要仔仔细细的看题目,找出题目的陷阱,多分析一下场地的具体布置要求及朝向、周边环境等等,了解了出题者哪些方面要来“陷害”你。
1)应对考试,时刻想着最优解2)思考设计问题应抓大放小,但一定要细致!例如,场地分析画最大可建范围,只需按给定的日照间距系数和南面遮挡建筑的相对高度计算,让出一块矩形用地即可。
不用考虑太阳方位角在有效日照时间里的变化因素对节约用地的有利影响。
你考虑多了反倒被判错。
又如防火间距的退让,只需确定建筑是否高层,再按防火规范规定执行,注意在已有建筑的阳角处抹一个1/4圆弧就可以了。
有些富于设计实践的人容易考虑过多,诸如消防车能否通行、居住区规范有扩大两座住宅山墙间距的规定,还有人考虑住宅之间卫生视距的要求,这样解题肯定出错。
只有把历年试题和评分情况了解清楚了,考试时“按规矩出牌”,通过考试就不难。
场地作图考试另一个难点是,常考到一些规范规定而不作任何提示,需要应试者凭经验敏感地想到。
例如,涉及学校教室布置的题,一般都会考到《中小学设计规范》对噪声防护距离的规定;车流量较大的场地出口位置,要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求,保持与城市干道交叉口以及左邻右舍城市设施的最小距离;甚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建筑与道路边缘、各种构筑物、城市设施等的距离规定都可能考到。
历年场地作图考试普遍反映的难点是场地地形。
因为涉及三维地形的平面图表达,这就要求三维空间的思维、计算和作图。
建筑学出身的这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弱。
这一题过不了就会丢18分。
作图考试在一个问题上被扣20分左右,及格的希望可能就不大了。
最后一个困难就是考试时间紧、作图工作量大。
场地作图同方案作图考试要求一样,考你的快速反应能力。
需要应试者平时多做练习,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
1.场地分析应试注意场地分析,年年都考。
此题不难,但须周到。
规划退线,执行在先。
日照退方,其余抹圆。
分析仔细,防止漏点。
边角地块,不要丢掉。
理论范围,并非实造。
晓东CAD家园 - [原创]:一注作图考试攻略之--场地作图(几点心得)场地作图一、掌握:1、辅导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不用另找资料);2、近几年的考题或相近的模拟题。
二、作图技巧:1、第一题常会有一个隐藏的退缩陷阱,只要掌握以下三点就不难发现:(1)规划范围内,(2)日照间距,(3)防火距离;2、第二题可能会有一个间距陷阱,但在前面第一点基础上计算日照间距与消防距离哪个较大即可得出合理排序;3、第三题首先粗略确定出入口位置,再花点时间细排车位。
注意规划退缩,如不能确定出入口数,必须先试排。
只要车位数在四个选择答题中,就算不正确也能得大部份分数;4、第四题在掌握竖向设计,找坡排水等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是一道数学题而已。
注意等高线的凹凸方向、标高与实际空间模型的关系;5、第五题攻略:1)读懂题目,明确建筑间主次地位,构思建筑间大致组合顺序;2)根据周围环境、道路粗略确定各个出入口、广场及停车场的位置;3)把试卷上的各个建筑图示用粗笔描到一张白纸上,将白纸放在试卷下方进行徒手设计,完成设计后用直尺画一道墨线在徒手铅笔线上。
快、准场地作图需要细心和清醒的头脑再说说考试时的情况,我对作图印象很深刻,因为我拿的三角板太小了,主要是方案设计,今年画的1:100的图,我总的把尺子接起来,另外对自己没什么信心,其实今年的场地设计不很难,可是还是太紧张,不该画错的部分都丢掉了。
还有就是比例,可能俺天生对数字迟钝,画其他比例的图时总算错数,今年底好好学会换算。
比如技术1:10,1:50,其实就是平时练得少。
作图还有一点最最重要就是审题,就拿今年的题来说,并不是很难,而且大家在平时的设计中有可能接触,如果题干中再没有一些“隐语”,结果。
净心复习一月,看了大量的往年考题,和一些复习资料,针对场地设计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对应试的朋友们一些启示作用。
1、今年的场地第五题增加了选择项,这是个利好消息。
选择题对解题思路有指引作用,一定要针对各选择项仔细审题,力争保证大方向不错。
场地作图知识点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项目经理,掌握场地作图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场地作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一个场地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为后续的设计和规划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场地作图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和步骤。
一、调查和测量在进行场地作图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场地进行调查和测量。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场地的真实情况,包括地形地貌、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详细的测量工作,测量场地的尺寸和各个重要元素的位置关系。
这一步骤的准确性对后续的作图工作至关重要。
二、平面图的绘制在进行场地作图时,我们通常会首先绘制场地的平面图。
平面图是指将场地的地理信息和空间布局以二维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展示。
在绘制平面图时,我们需要准确地标注场地的边界、建筑物、道路、停车场、绿化带等重要元素,并标明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尺寸比例。
通过平面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场地的整体布局和结构。
三、剖面图的绘制除了平面图,剖面图也是场地作图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场地的立体结构和高低差异。
在绘制剖面图时,我们通常会选择场地的重要轴线进行剖面切面,然后标注出地面高程、建筑物的高度、坡度等信息。
通过剖面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场地的地势特征和建筑物的垂直关系。
四、符号和标注的使用在进行场地作图时,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符号和标注来表达和展示场地的特征和属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线型和线宽来标示不同的道路类型和宽度;使用不同的颜色来标注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使用箭头来标示交通流向等。
符号和标注的使用应该简洁明了,并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五、尺度和比例的把握在进行场地作图时,我们需要合理地选择适当的尺度和比例。
尺度指的是绘图时所采用的比例尺,比例指的是图上所绘制的对象与实际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
选择合适的尺度和比例可以保证作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种相对较小的比例尺来绘制场地的平面图,而选择一种相对较大的比例尺来绘制剖面图,以便更好地展示场地的细节和特征。
场地设计的表达方法一、图形表达。
1. 平面图。
平面图就像是场地的一张超级大地图。
你把场地从天上看下去的样子画在纸上,要把各种建筑、道路、绿地的位置都标清楚哦。
比如说,建筑的轮廓得画得像模像样的,不能歪歪扭扭的,道路呢,要画出它是弯弯曲曲还是笔直的,绿地就像一片片绿色的小毯子一样画在该在的地方。
这就像是给场地拍了一张从上往下的照片,但是是用笔画出来的。
而且呀,在平面图里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条来区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呢。
比如说,用蓝色的线表示水系,用棕色的块表示小山丘之类的。
这样别人一看平面图,就能大概知道这个场地是个啥布局啦。
2. 剖面图。
剖面图就有点像把场地切开了看。
就好像你有一个超级大蛋糕,你从中间切一刀,看看里面都有啥馅一样。
在场地设计里,剖面图能让我们看到场地的高度变化。
比如说哪里是高坡,哪里是低洼的地方。
还能看到建筑和地面的关系,建筑有多高,地下有没有地下室之类的。
画剖面图的时候呢,要把不同的地层或者结构分层画出来,这样就很清楚啦。
3. 效果图。
效果图可是场地设计表达里的颜值担当呢。
它不像平面图那么抽象,而是把场地未来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出来。
就像是给场地化了个妆,穿上了漂亮衣服。
效果图可以是手绘的,也可以是用电脑软件做的。
手绘的效果图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感,就像画家画一幅风景画一样,把场地的美景都描绘出来。
电脑做的效果图就更逼真啦,可以把阳光、阴影、人物都加进去,看起来就像真的已经建成了一样。
你看那些房地产广告里的小区效果图,是不是特别吸引人呀?这就是效果图的魅力啦。
二、文字表达。
1.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就像是场地设计的解说员。
你要把你为什么这么设计场地,你的设计理念是什么都写出来。
比如说,你设计这个场地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那你就要在设计说明里说清楚,你是怎么通过布局建筑和绿地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你可以写一些有趣的想法,比如你想打造一个像童话世界一样的场地,那你就得说清楚哪里是像城堡一样的建筑,哪里是像魔法森林一样的绿地。
地理图表分析的技巧地理图表分析的技巧在地理学的领域中,图表不仅是展示数据的工具,更是理解复杂地理现象的重要桥梁。
掌握地理图表分析的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地图、图表和各种数据表示,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地理认识。
首先,认识图表类型是分析的起点。
地理图表通常包括柱状图、饼图、线图、散点图等每种类型的图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例如,柱状图常用于比较不同地理区域的数量数据;饼图适合展示某一整体中各部分的比例;线图则适用于观察某一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散点图则可以揭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了解每种图表的特点,能够帮助分析者选择最合适的图表进行分析。
其次,精确解读图表中的信息至关重要。
在分析柱状图时,需要注意每根柱子的高度和其对应的数值,从中提取出各个地理区域的数据对比。
在解读饼图时,关注各个扇区的大小以及其对应的比例关系,以了解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占比。
在分析线图时,需要关注曲线的走势和变化的幅度,识别出趋势的高峰、低谷及其变化的周期。
在散点图中,需要识别出数据点的分布规律,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图表中的单位和尺度也是分析的重要环节。
每一个图表都需要标明其所使用的单位和尺度,这些信息对于正确理解数据至关重要。
例如,地图上的距离可能是用公里或英里表示,而气温图上的温度可能以摄氏度或华氏度显示。
确保对这些单位和尺度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避免因误解数据而导致的错误分析。
数据的来源和背景也是分析图表时不可忽视的方面。
图表通常会附带数据来源和数据采集的时间。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分析者理解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例如,如果一个气温变化的图表来源于过去的数据,而当前的气温变化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那么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此外,了解图表背后的地理背景也是重要的一环。
地理图表不仅仅是数据的集合,它们往往涉及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背景或政策影响。
例如,一个显示某地区污染水平的图表,可能需要结合该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交通状况等背景信息,才能做出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完整版)景观设计——场地分析一、对场地的区位分析:区位分析,可以说是将场地放在其周边的区域关系内进行场地的定性分析。
在这里,我们着眼的不外于如下两点:1、周边交通关系——列出详尽的各种交通形式的走向。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制约下一步设计的一些要素,如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避让要素(轻轨、高速路的噪音避让等);2、项目定位关系——确定项目在整体区域中的定位。
分析周边的用地性质,列出其他相同项目的分布及服务半径,确定本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规模,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项目构成找到依据。
(如公园设计中,每一种休憩项目的设置,都应拿出相应的依据——甚至图上的每一根线,我们都应该知道是怎么来的。
二、对场地的社会人文分析:所谓的社会人文,实在是一个自己杜撰的词。
这里,想表达的是如下分析的综合:1、历史信息2、民风民俗3、适宜该场地的理想生活模式这一步工作,有利于我们在下一步的设计中把握场地的人文特质。
三、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分析:对于有可以利用的地形,自然要好好的把握。
有可能的应该做出这样两张图:1、场地坡度分析——分析并找出适宜的建设用地,减少对场地的人为破坏。
2、场地坡向分析——阳坡和阴坡当然是不一样的了。
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地形的变化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大家可要好好的把握喔!没有地形可以利用的场地,当然就省了心了。
四、对场地的生态物种分析:场地现状的生态物种,是维持场地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如地表泾流的生态涵养群落,地貌特征的特有动植物群落等,保护并恢复这些生态群落,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五、对场地的地质水文分析:场地现状的地质水文资料,自然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地质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自然景观特色,而地下水位的高低、天然泉眼的有无,对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更是不用我废话了。
六、对场地的风水格局分析:这个就看各位的堪舆术的造诣了。
所谓“风水”,只不过是古代一种朴素的规划理念罢了。
若是甲方偏好,而你也不惧这一个,那就大胆的分析吧。
场地分析方法第一篇:场地分析方法场地条件分析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场地的自然条件,场地的建设条件,场地的公共限制和场地的建筑艺术元素。
场地的自然条件:1、地形条件:运用地形图,等高线图和相应的地形数据进行系统的说明,并且有一套严密清晰的表达语言。
2、气候条件:包括场地风象(风向,风速,气流图等)日照(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太阳方位角等),气温,降水3、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震状况以上各个项目均有相应的国家规范,许多数据根据地区状况也已经有推荐数据,一般作为已知条件,可作为设计出发点。
场地的建设条件:1、区域位置条件:主要指场地的在城市内大环境2、周围场地条件:相邻场地的建设状况,基地附近的特殊景观,文化元素等。
3、内部建设条件:现状建筑/构筑物的情况,场地设施(电、水设施等)状况,现状绿化和植被4、市政设施条件:交通状况,给排水及电气电信电路的接入点等场地的公共限制:1、用地限制:场地界限(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红线,蓝线,绿线,紫线,各种线)场地各边长度和面积数据2、用地性质:城市规划中对于场地用途的定位。
3、交通控制:场地人流车流的方位及大小,停车状况等4、密度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注重体块的空间分布5、高度控制:建筑先搞,层数限制,平均建筑层数控制等6、人口状况:场地内现有居民的人数,户数,人口结构等。
建筑艺术元素:1、场地文脉分析:周边及场地内的建筑及文化历史概况,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元素等2、街道立面:场地内比较有特色的街道立面和天际线等3、场地图底分析:主要是建筑,植被,道路,重要水体的平面图底转换分析4、场地剖面:主要表示场地内已有的建筑和景观元素和地形的关系,亦可用来分析视线5、场地内重要的建筑及景观分析:采用通用的建筑分析方法,如体块,光影,材料,空间,功能,交通等6、场地内视线分析:通过对各个建筑最佳的观赏角度的分析,建立良好视线通廊的空间模型。
画出等高线、主体流线、建筑位置即可,其他的时间先考虑怎么让这图和你的设计概念挂上关系,之后是怎么让它更好看:
如果场地中的元素较多,有山有水有城市,那么分层的方法会更合适:
大量的信息表现在一张平面内会造成视觉疲劳,看久了会晕。
而且也不利于信息的直观传递。
如果设计的概念来自于山水景观的变形,下面的场地分析方法就很适用:
之前一直是说些地上的东西,有建筑,有山水,有大马路。
但作为建筑师考虑要全面,天上的东西带一带也挺好。
气候环境有风,有采光,有降水。
选择必要的信息展示出来会让你的设计更具合理性。
风玫瑰:
太阳角:
很多时候实体模型陪手绘图的效果都非常的棒,会让你的图看起来和别的竞争对手的有明显的优势!
除了说太阳也可以说影子,尤其是城市空间中。
阴影集中的地方是需要着重考虑采光的地方,所以影子地图在场地分析中也是香饽饽:
不会用Ecotect的同学可以考虑平面上标注阴影的方式:
这张是手绘,画起来嫌麻烦的话可以用SU导出多张图,之后在PS里叠加合并。
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展示场地的采光问题:
除了采光,建筑中的通风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熟悉微气候分析软件的同学不要放过机会,气流的分析图在留学作品集中比较少见,表现出来会有效加大竞争力:
周遭建筑的功能场地周围建筑的功能通常也会对方案和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作品中对公共空间的质量进行了探讨,那么场地周遭的建筑功能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参考因素,一定要表现出来。
通常都是采用颜色区分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但万事总有例外,直接标注文字的方法也很容易出些酷酷的效果:
通常来说CAD填充图案的方式并不十分建议,但如果是刻意要让功能分布图不特别抢眼的话,这种方法应该是能清晰表达各项内容的最直接方法:
喜欢小清新风格的同学也可以考虑下面的这种方式:
当然,一些时候其实也并不一定要对建筑们进行非常明确的标注,可以通过三维图来展示建筑物的外观,究竟是什么功能,让考官去猜吧!
只要图够好看,他们不会介意猜一猜的:
公共空间的位置和质量
既然对场地周围建筑物的功能进行了区分,随之而来问题就是哪些功能的建筑是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着重考虑的?通常来说是公共空间。
常规来讲,大型公共空间服务的都是整个城市或城市的某个较大区域,如美术馆、纪念馆、游乐场、大型商业街之类。
而小一些的公共
空间则是服务周围的住宅区之类,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超市和菜市场。
因此根据场地的位置,就需要对这两种公共空间进行考虑,通常要至少考虑一种,并在图片中表达你的场地与这些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
有事光标注建筑物的体块、位置并不够,必要的情况下还要绘出这些公共空间的平面。
之前发过的Nolli Map是这种画法中的经典,但画整个城市范围的公共空间平面实在不现实,下图的方法更合适:
除了上两张图说的室内的空间外,公园、绿地这种功能的空间在城市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住宅区中的绿地,对住宅区的公共空间质量和户外活动数量可谓影响巨大:
如果你的作品集中有一些附带草坪、室外活动场所的设计作品,那么上图就比较适合你,它能清晰的表达你的场地周围到底有多少室外公共空间,能从硬需求层面对你的设计方案进行支撑。
除了表达室外公共空间的位置以外,各室外空间之间的流线关系也是比较好用的表达方向:
周围建筑风格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过CONTEXT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即你的设计与周围建筑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其中最表面的一层关系就是建筑风格,无论你是顺从当地建筑风格以追求城市立面的统一性,还是打破常规将你的设计作为当地的景观建筑甚至新地标存在,你都需要一张这样的图片:
照片的排列组合而已,没什么难度。
人流流线:多数情况下建筑是设计来给人用的,于是流线分析就成了基本无法删除的内容,再苦再累也不能饿着流线。
人从哪来,往哪去,哪里人多哪里人少,来的都是什么人。
一种方法是标注哪里人多,哪里人
芝加哥
威尼斯(@那个什么
,你们的场地分析可以用这张图参考,不用找资料分析威尼斯的流线了)
上面的三张图是比较大尺度的分析,实际课题中一般不用分析如此大的面积,但表达方式可以借鉴。
PS:图片来自一组叫WHERE PEOPLE RUNS IN MAJOR CITYS的学术调研,图太多,有兴趣的同学请回复where people runs 查看链接。
用箭头标注人流方向是最常用和常见的:
唯一的建议是,箭头能手绘则手绘,即使是奇平淡无奇的CAD,配上手绘也会生动不少。
再缩小尺度也一样能分析流线:
绘制多张流线,通过的对比的方式来分析那种流线更适合你的场地。
景观人是追寻美的动物,你的设计好看,才会有人走进去。
那么我们可以推理:如果你不能在室内也制造多处美丽漂亮的景致,人流就会立刻掉头走出去。
但我们是人,不是牲口,哪有功夫一个一个的设计每一个房间的每一个角度?于是借助外景成了唯一的选择。
这时你为了让建筑方案图看起来合情合理,看起来十分GOOD,就需要花时间分配篇幅说明方案与周围景观之间的关
系,解释周围有哪些景色,分别长成什么样子:
也可以通过手绘风景的方式来表现:
当然也可以从观察角度入手,画个箭头表达下哪些方向有景观:
谁说打比例尺的总平不能画箭头?:
除了画平面,画效果图,卫星地图往往是非常好用的工具,PS简单的去个颜色,效果不错(但前提是你的场地得有清晰的卫星地图)
景观分析说到根本就是要让室内/室外空间和某景观挂上关系,表现方法多的是。
但如果你的时间实在是太过于珍贵,上面的方法都没有办法达成,那么『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解决方案一定适合您: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常见分析方向,场地分析还可以包括城市历史分析、公共设施分析、生活习惯分析、建筑形式分析、地质分析等等。
能包含的内容,能拿出来说的东西实在太多,可能性也太多。
就不继续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