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见错题解1(钟表)
- 格式:pdf
- 大小:226.82 KB
- 文档页数:3
A. 5: 45B. : 6 50 7. 分针从3走到5,共走了()。
A. 2分钟B. 20钟8. 2时32分是()分. A. 34 B. 529.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向7,这时是()。
A. 9:35B. 8:07C. 8:3510. 分针在钟面上走了1圈是()A. 1 分B.分C.I111 .小冬每天吃晚饭大约需要 20 ()。
A.时嗷物(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测试卷(有答 案解析)(2) 一、选择题1 .时钟的分针从3: 15走到3: 30,旋转了()度。
A. 15 B.30 C. 60 2.当钟面上显示的时间是 5时15分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较小的角是()D.90A.周角B.钝角 3. 分针从3走到9,走了( )。
A. 15 分 B. 6 分 4. 下边钟面上的时间是( )。
A. 12 时 04 分 II B. 12寸20 分 时 5. 时针从12走到5经过了()时。
A. 17 B. 7 6. 钟面上的时间过5分是()。
II C.锐角 C. 30 分 I : C. 4寸 02分C. 5D. 4C.: 550C. 10钟12.他们可能在()去图书馆。
、填空题13.填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14.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和经过的时间。
15.5分5分的数,数 次就到1小时了。
16 .如图,钟面上的时间是 ,再过一刻是________ 分钟。
17.写出钟表上的时间。
18.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 10分10分地数,数 次就到1小时了。
;分针从 3走到6,走了1时=分1时40分=65分=时分1时10分=分1时20分=分1时35分=分19.时针指在6和7之间,分针指向8,这时是20.写出下面的时间21.笑笑做实验,测得一个水龙头平均1分漏掉20克的水,这个水龙头1天会漏掉多少克的水?22.星期大上午,我先看了电视,又帮妈妈打扫了卫生。
你能帮我写出经过时间和钟面上的时间吗?23.我9: 05在家开始写作业,然后出去打球,12: 00回家吃饭,我可能什么时间在打球,圈一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时、分、秒”易错知识点解析易错点1钟表指针混淆不清,导致读时错误。
【错例1】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错误答案】(1)9:30(2)11:45(3)3:40(4)1:40【错因】本题错在时针分针混淆不清,导致读时错误。
【答案】(1)5:50(2)9:00(3)8:20(4)8:05【解析】本题考查读取钟表上时间的能力。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确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钟面上有三根指示针:短而粗的是时针,稍粗而较长的是分针,还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是秒针。
时针走一大格(从一个数字到下一个数字)的时间是1个小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第(1)个钟面上时针将要走到6,分针指着10,表示5时50分;第(2)个钟面上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表示9时;第(3)个钟面上时针刚走过8,分针指着4,表示8时20分;第(4)个钟面上时针刚走过8,分针指着1,表示8时5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表示钟面上的时刻时,如果是几时几分,超过的分钟不超过10,应写成零几分,如(4)中8时5分写作8:05,而不能写作8:5,如果超过的分钟是一个整十数,末尾的“0”必须要写出来。
错题闯关1.在一天的时间里,钟面的时针正好走了()圈。
A.1B.2C.12D.24【答案】B2.钟面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转动速度的()倍。
A.60B.12C.1D.4【答案】B3.钟面上,秒针从“3”走到“8”,一共走了()A.5时B.5分C.25秒【答案】C4.看钟面,写时间。
(:)过半小时是【答案】8:55;1;25;7:105.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
【答案】2:34;7:50;3:29;11:076.钟面上短针是针,长针是针。
请在如图的钟面上画“7时”的时针和分针。
【答案】时;分7.给下面的钟面画上分针。
【答案】易错点2记错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导致换算单位、比大小错误。
5 .下边钟面上的时间是()。
6 .分针从3走到5,共走了()。
8.分针从1走到3,走了()分钟。
1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2 .他们可能在()去图书馆。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测试(含答案 解析)(1) 一、选择题1 .分针走30分钟,走了()个大格。
A. 5 B. 6 2.钟面上,分针转动 360度,相应地时针转动( A. 60 B. 30 C. 30 )度。
C. 203 .做完一份二年级数学试卷大约需( A. 6时 C. 604.从7: 00到7: 30,分针旋转了( )。
A. 30B. 60C. 90D. 180A. 12时04分 时B. 12寸20分C. 4寸02分D.A. 2分钟B. 2时32分是()分. A. 34C. 52D. 10 钟C. 152A. 10 8. 15C. 39. A. 11: 25过10分是()。
B. 11 35C. 11 40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每分钟走 5千米。
钟。
B. 10个鸡蛋 500 克。
C 分针走 1大格是1A.小刚步行每分钟走 5千米。
钟。
B. 一头猪重2吨。
“C.分针走 3大格是15我下午3曲0约同学去踢球14. 1时30分=分80分=曰分C.A. B.13.写出下面每个钟面上的时间。
15.看图填空。
〈我8:00开始做早饭年吃完饭,我们去图书【情借书过半小时是:16 .如图,钟面上的时间是 ,再过一刻是 ;分针从 3走到6,走了17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时=分 1时40分=分 65 分= ___________ _曰 ___________ _分 1时10分=_ ______ 分 1时20分=_ _______ 分 1时35分= ______ _ 分18.妈妈星期日的安排如下表:时间 6: 50〜7: 20 8: 10〜9: 30 9: 40〜10: 40 11: 10〜12: 00 活动 买早点在银行在商场购物 做午饭卜面钟面上的时间,妈妈在干什么 须一填。
第一单元时、分、秒错例1、眨一下眼是1分钟。
(√)错因分析:对1秒时间的长短认识不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1秒做出准确的判断。
正确答案:(×)2、1分=10秒(√)错因分析:误以为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和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一样,都是10。
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60。
正确答案:(×)3、2时=200分(√)错因分析:忘记了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误认为是100。
正确答案:(×)4、小明7:30离家去上学,7:45到校,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45分+30分=75分=1小时15分(√)错因分析:要求小明从家到校所用的时间,就是用到校时刻减去离家时刻,而不是用到校时刻加离家时刻。
正确答案:(×)5、在百米赛跑中,李佳用了11秒,王伟用了13秒,所以王伟跑的快。
(√)错因分析:在用时间记录成绩时,错误的认为用时越长,成绩就越好。
其实不然,在用时间记录成绩时,用时越短,成绩就越好,用时越长,成绩就越差。
正确答案:因为11秒<13秒,所以李佳跑的快。
6、1时25分+45分=1时70分。
(√)错因分析:时间的计算是相同的时间单位相加减,但是相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即满60分就是1时,所以上题中的70分应转换成1时10分,则1时10分与原来的1时相加,结果为2时10分。
正确答案:2时10分。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1个小格(√)错因分析:对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不了解,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1个小格是12分钟。
正确答案:(×)8、分针从数字9走到数字12,经过了3分钟。
(√)错因分析:分针从数字9走到12是经过了3个大格,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所以是经过了15分钟。
正确答案:(×)9、北京大学1:10上课,每节课2小时40分钟,第一节课1:30下课(√)错因分析:求结束的时间用开始的时间加经过的时间。
就是1时10分+2时40分=3时50分。
第二课角的度量一.错题:1. 1时3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B )。
A.锐角B.直角C.钝角分析:因为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而1时30分时,分针指向6,时针在1和2的中间,所以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等于4个半格子的角度,即30°×4+30°÷2;据此计算求出角的度数,然后根据角的分类进行判断。
解答:1时30分时,分针指向6,时针在1和2的中间,所以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等于4个半格子的角度,又因为每个大格所夹的角度是30°,所以1点30分时,时针分针夹角30°×4+30÷2=135°是钝角;故选:C。
2.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 )。
A.300°B.30°C.3°D.无法确定分析:根据放大镜只能放大边的长度,而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可得出判断。
[来源:学_科_网]解答:放大镜只能放大边的长度,而角度只是形状,是不能被放大镜改变的.如同方的东西再怎么放大也是方的,圆的东西再怎么放大也是圆的,30°的角在放大镜下,只有边延长,而表示形状的角度大小是不变的,还是30°;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故选;B。
3.把一张三角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 C )个角。
A.2 B.3 C.4 D.3个或4个分析:根据截线经过的不同的位置可得剩余图形的相应的形状。
解答:如图1,当截线为经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往它的对边引一条线段,沿着这个线段剪,剪出一个三角形,3个角;如图2,当截线为经过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上各取一点(这两点不能是顶点),沿着这两个点的连线剪,剪出一个四边形,4个角;故选:D。
4.下面表示直线AB的图形是(B )。
分析: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直线无端点,无限长;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线段有2个端点,有限长;进行判断即可。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检测(有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面是四位同学跑200米的时间,跑得最快的是()。
A. 1分50秒B. 100秒C. 108秒D. 2分2.拍皮球21下大约要用10()A. 小时B. 分C. 秒3.体育课上,小华跑了100米用了()A. 1小时B. 17秒C. 10分钟4.1小时、60秒、50分钟、半小时,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 1小时>50分钟>半小时>60秒B. 60秒>50分钟>1小时>半小时C. 1小时>半小时>60秒>50分钟5.钟面上,秒针走一小格是()。
A. 1秒B. 1分C. 5秒6.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A. 时、分、秒B. 克、千克、吨C. 米、厘米、分米7.钟表滴答一声是1()。
A. 秒B. 分C. 时8.100米短跑比赛中,方方用了17秒,园园用了15秒,()跑得快。
A. 方方B. 园园C. 无法比较9.刘翔跑110米栏需要13()。
A. 分钟B. 秒C. 小时10.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小格。
A. 5B. 12C. 60D. 300 11.100米赛跑,小华用了20秒,小敏用了19秒,小军用了17秒。
三个人中,()的速度最慢。
A. 小华B. 小敏C. 小军12.1时=()秒A. 60B. 120C. 3600二、填空题13.钟面上有________个大格,每一大格有________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起1________,分针走一大格是________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________秒。
14.时针从5走到10,走了________分;分针从3走到8,走了________秒.15.小强﹑小刚和小荣参加50米跑测试。
小刚比小强少用2秒,小荣比小强多用2秒。
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_。
16.在横线上填上“>”“<”或“=”。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测试(包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时针指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5,这时的时间是()。
A. 5:25B. 6:25C. 5:302.时针走了2大格,分针走了()分钟。
A. 60B. 120C. 1803.从7:00到7:30,分针旋转了()。
A. 30°B. 90°C. 180°4.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A. 15B. 60C. 90D. 120E. 1805.从7:00到7:30,分针旋转了()。
A. 30°B. 60°C. 90°D. 180°6.下边钟面上的时间是()。
A. 12时04分B. 12时20分C. 4时02分D. 4时7.我们一节课40()。
A. 米B. 分C. 时8.洋洋8:20吃早餐,然后去图书馆看书,9:50去兴趣班弹钢琴,()可能是洋洋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
A. B. C.9.苏萌每天放学回家,在路上用了()分.A. 4B. 20C. 3010.1时50分等于()分.A. 150B. 110C. 650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小刚步行每分钟走5千米。
B. 一头猪重2吨。
C. 分针走3大格是15分钟。
12.下面的时刻中,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夹角是直角的是()A. 6时B. 3时半C. 3时D. 2时二、填空题13.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和经过的时间。
14.半小时=________分一刻=________分 1时=________分15.钟面上,分针从数字“12”走到“6”走了________分。
16.看图填空。
________:________过5分是________:________过半小时是________:________17.在横线上填上“>”“<”或“=”。
2时________200分 2时________80分 60分________半时18.如图,钟面上的时间是________,再过一刻是________;分针从3走到6,走了________分钟。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5)一、选择题1.亮亮的活动时间表钟面上时间亮亮正在()。
A. 读书B. 练琴C. 做作业2.分针走30分钟,走了()个大格。
A. 5B. 6C. 303.钟面上,分针转动360度,相应地时针转动()度。
A. 60B. 30C. 204.小明同学整理书包大约用时()A. 3分钟B. 3小时C. 3秒钟5.星球六上午阿姨准备在家做早点,午饭前赶到电影院,其余的时间要到商场买衣服。
阿姨可能在下面的()时间到达商场。
A. B. C.6.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向7,这时是()。
A. 9:35B. 8:07C. 8:357.洋洋8:20吃早餐,然后去图书馆看书,9:50去兴趣班弹钢琴,()可能是洋洋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
A. B. C.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小红每分钟走5千米。
B. 10个鸡蛋500克。
C. 分针走1大格是1分钟。
9.一天24小时,分针要走()圈。
A. 12B. 24C. 4810.小明9:45到达电影院,电影已经开始了15分钟,电影是()开始的。
A. 9:30B. 10:00C. 9:4511.小冬每天吃晚饭大约需要20()。
A. 时B. 分C. 秒12.下面的时刻中,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夹角是直角的是()A. 6时B. 3时半C. 3时D. 2时二、填空题13.图上钟表上的时间是________。
14.我会认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写出下面钟面上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10分10分地数,数________次就到1小时了。
(2)5分5分的数,数________次就到1小时了。
17.1时=________分 1时25分=________分18.妈妈星期日的安排如下表:时间6:50~7:208:10~9:309:40~10:4011:10~12:00活动买早点在银行在商场购物做午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写出下面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时针走一大格是________时,分针从“2”走到“5”,经过了________分。
第1讲时、分、秒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易错梳理+易错举例+易错题演练)【易错梳理】1、赛跑时,用的时间越短,说明跑得越快。
2、学过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3.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可以通过钟面数格计算,也可以将后一个时刻所在的时、分减去前一个时刻的时、分,如果“分”数不够减,就从“时”中借1换成60分,再减即可。
【易错举例】易错点1: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
1分=()秒【错误答案】100【错解分析】要熟记分与秒之间的进率,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不要误认为它们误区之间的进率是100。
【正确解答】60易错点2:比较时间的大小时,应先统一单位,再比较数的大小。
18秒()8分【错误答案】>【错解分析】注意当数相同时,直接比较单位的大小;当单位相同时,直接比较数的大小;当数和单位都不相同时,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数的大小。
本题错误在未能正确化成统一单位。
【正确解答】<易错点3:钟表指针混淆不清,导致读时错误。
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错误答案】(1)12:15 (2)9:15【错解分析】本题错在未能愤青钟表指针的位置,必须明确钟面上有三根指示针:短而粗的是时针,稍粗而较长的是分针,还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是秒针。
第(1)个钟面上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是3时;第(2)个钟面上时针刚走过2,分针指着9,共走了45个小格,此时时刻是2时45分。
考查读取钟表上时间的能力。
【正确解答】(1)3:00 (2)2:45易错点3:当时间满60分时,应换算成整时。
小明到阳光书店买书,他7:40进入书店,在书店里待了20 分钟。
小明是什香统么时候离开书店的?【错误答案】07:60【错解分析】本题错在时间满60分时,未能换算成整时,虽然07:60不算错误,但是严格来说表达还是不够准确。
【正确解答】08:00【易错题演练】一、选择题1.在50米比赛中,成绩为:小明9秒,小红11秒,小芳12秒,冠军是()。
第10讲 24时计时(讲义)(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24时计时法。
在1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作24时计时法。
2、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
从夜里0:00到中午12:00,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小时。
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用当时时刻加上12;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用当时时刻减去12,同时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
3、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1)可以根据钟表推算;(2)可以分段计算;(3)可以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1、当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
2、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如果是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一般要统一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易错一】爸爸乘坐武汉到广州的飞机出差。
飞机起飞的时间如图。
1小时40分后到达,到达的时间是()。
A.12∶05B.12∶40C.13∶45【分析】钟面上的时间是12:05,出发时间+经过时间=到达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12:05+1小时40分=13:45,所以到达的时间是13:45。
故答案为:C【分析】掌握经过时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易错二】现在是中午12:40,距图书室开放还有( )分钟。
图书室下午开放( )分钟。
【分析】根据题意,图书馆中午开放的时间是1:00-2:10,而现在是中午的12:40,所以用中午开放的时间1:00减去12:40,就是距图书室开放还有多少分钟,把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需要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图书馆下午开放的时间是4:30-5:20,要求下午的开放时间,根据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据此解答。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解析
--------------钟表上的数学知识
市七中小数组:曹利
引言:短板理论
一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
板,这个定律被称作木桶原理或短板理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
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最薄弱的地方是提升价值最大的地方,小说《明天战争》中主人公常
说的那句话“问题解决了多少、战斗力就能提高多少。
”就是对此的通俗解释。
短板理论应用到学习上,就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不断的审视自己,掌握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并加以弥补。
通常,优秀学生区别于其他同学最大的特征,就是善于借助常规考试以及各种测验的机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漏洞和薄弱环节,并针对性的调整学习策略,不断的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明确努力重点和方向。
始终做到学习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
1、钟表上的数学知识
◆错误分析:
1、本道题目正确的答案是1:18。
2、错误分析:
本道题的特点是在考察比例知识的同时,加入了对生活常识的考察,即,一昼夜的时间内,钟表上各个表针所转过的圈数是不一样的。
忽视或者没有正确记忆这一生活常识,是做错题的主要原因。
关于本题,学生常见的错误答案主要有两个:2﹕3和1﹕90:
做成“2﹕3”的学生是因为忘了考虑转了多少圈,当成只有一圈来计算。
这时,路程比=(2πR)﹕(2πr)=R﹕r=2﹕3
做成“1﹕90”的学生是因为他错误的认为,一个昼夜,时针转1圈,分针转60圈。
这时路程比=(2πR×1)﹕(2πr×60)=R﹕(60×r)=1﹕90
接下来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1)首先要知道每一圈中,时针和分针各自走了多少分米。
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算得:时针一圈2π×2分米;分针一圈2π×3分米。
(2)再考虑时针和分针分别走了多少圈。
仔细考虑钟表的构造
会发现,一个昼夜24小时,时针走了2圈,但是因为分针是一小时走一圈,所以分针应当是走了24圈。
最后算得:
(2π×2分米×2)﹕(2π×3分米×24)=(8π分米)﹕(144π分米)=1﹕18。
◆建议:
钟表是小学阶段学习时间知识的重要道具,其中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来学习难度较大,建议家长在平时生活中针对孩子年龄,有步骤、
分阶段来认识钟表:
小学1——2年级:认识钟表的表盘结构,如区分分针、时针和
秒针,就要对其转动快慢速度的比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意识到三种针的运动当中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
小学3——4年级:了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会看时间、会
计算两个时间的时间差。
小学5——6年级:会从运动的角度对时针、分针和秒针做数学
的分析,如关于圈数换算的关系,时间知识与比的知识,与面积和长
度计算的简单结合等等。
初中以后:在钟表上,能够做一些关于角度、面积和弧长的复杂
计算,并尝试一些关于时钟知识在奥数方面的练习:如“时针与分针
每天重合多少次或多少时间重合一次?”等等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