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教学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79.5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三化学人教版关于盐类的水解的教案高三化学人教版关于盐类的水解的教案新高三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的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
以下是高中频道为每一位高三的莘莘学子准备的《高三化学人教版关于盐类的水解的教案》助你榜上有名!【高三化学人教版关于盐类的水解的教案篇一】目标: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A.B.C.D.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原因分析;实验2.将新制备的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
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越弱越水解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的酸性比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2023年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盐类的水解反应1. 教学目标a. 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
b. 掌握常见盐类的水解反应。
c.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盐类的酸碱性质。
d.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
b. 常见盐类的水解反应。
c. 盐类酸碱性质的解释。
3. 教学过程a. 介绍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
i. 盐类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当溶解在水中时,有一部分盐类会发生水解反应。
ii. 盐类的水解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例如:NaCl + H2O → NaOH + HCl。
b. 讲解常见盐类的水解反应。
i. 钠盐的水解:NaCl + H2O → NaOH + HCl。
ii. 铵盐的水解:NH4Cl + H2O → NH4OH + HCl。
iii. 碱金属盐的水解:KMnO4 + H2O → KOH + MnO2 + HCl。
c. 探究盐类酸碱性质的解释。
i. 盐类的酸碱性质可以通过水解反应来解释。
ii. 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OH-)使溶液呈碱性,而水解生成的氯离子(Cl-)使溶液呈酸性。
iii. 例如,NaCl水解生成的氯离子会使溶液呈酸性。
4. 实验操作a. 选取一些常见的盐类进行水解反应的实验观察。
b. 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盐类的酸碱性质。
5. 总结提高a. 复习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
b. 总结常见盐类的水解反应。
c. 总结盐类的酸碱性质的解释。
教案二:盐类的水解反应实验1. 教学目标a. 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
b. 学会设计并进行盐类水解反应的实验。
c.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2. 教学内容a. 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
b. 盐类水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 教学过程a. 复习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
i. 盐类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当溶解在水中时,有一部分盐类会发生水解反应。
第3讲 盐类的水解见《自学听讲》P158一、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1.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盐的类型 实例是否 水解 水解的 离子溶液的 酸碱性强酸强碱盐 NaCl 、KNO 3 ⑩强酸弱碱盐 NH 4Cl 、Cu(NO 3)2弱酸强碱盐CH 3COONa 、Na 2CO 33.表示方法——水解离子方程式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律:谁弱写谁,都弱都写;阳离子水解生成弱碱,阴离子水解生成弱酸。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表示。
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如Cu2++2H2O; N H4++H2O。
(2)若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或“↓”,主要有:Al3+和HC O3-、C O32-、HS O3-、S O32-、HS-、S2-、Al O2-等的双水解,Fe3+和HC O3-、C O32-、Si O32-、Al O2-等的双水解。
如NaHCO3与Al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
如Na2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主要)、(次要);不能写成C O32-+2H2O H2CO3+2OH-。
(4)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如FeCl3溶液中:。
要将盐的电离方程式与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区别开来。
如:HS-+H2O S2-+H3O+是HS-电离的离子方程式,而HS-+H2O H2S+OH-是H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2.外因(1)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增大浓度,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水解程度。
加水稀释,水解平衡向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3)增大c(H+)可促进离子水解,抑制水解;增大c(OH-)可促进水解,抑制离子水解。
(4)加入与水解有关的其他物质,符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导语】你正以凌厉的步伐迈进这段特别的岁月中。
这是一段青涩而又平淡的日子,每个人都隐身于高考,而平淡当中的张力却只有真正的勇士才可以破译。
以下是作者高中频道为每一位高三的莘莘学子准备的《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助你榜上着名!【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盐类的水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对盐类水解的运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对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安稳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安稳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建立起“事物变化,内因是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变化的条件”的对峙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前面所学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安稳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安稳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知道程度将直接影响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材密切联系上一节,引导学生联想盐溶液是否呈中性。
并通过〔实验3-1〕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组成该盐的酸或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把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联系起来,为分类讨论盐类的水解奠定了基础。
在分类介绍盐类的水解时,重点说明盐类电离产生的弱酸或弱碱离子对水的电离安稳所产生的影响,并配以形象化的示意图,使学生知道盐类水解的本质。
是本节教学重点。
之后,教材提及强酸可碱盐不水解,并简单说明其溶液呈中性的原因。
这能使学生更好地知道前两类盐水解的本质。
关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大纲没有要求。
关于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盐类水解的利用,大纲只要求A层次,但在具体讨论盐类水解的利用的实例时,常常触及到盐类水解的本质以及安稳移动原理等知识,通过分析,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相干知识的知道。
教法建议关于盐类水解本内容是对所学的电离理论、水的电离安稳、安稳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中注意引导启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本节的有关问题。
2023年高三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精选3篇)第一篇:盐类的水解概述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类的水解现象及其原理;2.掌握化学方程式表示盐类水解反应;3.理解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盐类水解现象及其原理;2.掌握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理解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概念解释介绍通过引入与酸碱中和反应相关的盐类水解现象,概念解释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定义。
2.实例解析与讲解以Na2CO3、NH4Cl和CH3COONa为例,详细讲解它们在水中的水解反应,并给出化学方程式。
a. Na2CO3 + H2O → 2NaOH + CO2↑b. NH4Cl + H2O → NH4OH + HCl↑c. CH3COONa + H2O → CH3COOH + NaOH3.实验操作演示根据教材实验操作要求,进行盐类的水解实验演示,展示实验现象和结果,并解释实验归因于盐类的水解发生。
4.讨论与互动与学生互动,讨论盐类水解现象与溶液的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
5.练习与巩固给学生布置课余练习题,加深对盐类水解的理解,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篇: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一、教学目标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2.掌握温度、浓度和盐类自身特性对盐类水解的影响;3.理解盐类水解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2.掌握温度、浓度和盐类自身特性对盐类水解的影响;3.理解盐类水解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温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通过实验操作演示,展示温度对盐类水解速率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温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2.浓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同样通过实验操作演示,展示浓度对盐类水解速率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浓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3.盐类本身特性对水解的影响通过介绍一些特殊的盐类,如酸性盐、碱性盐和中性盐等,讲解它们在水中的水解反应,分析盐类本身特性与水解的关系。
[精品]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八章第3讲盐类水解优质课教案第3讲盐类水解[考纲要求] 1解盐类水解的原、过程、一般规律。
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主要因素。
3了解盐类水解对水电离的影响。
4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5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考点一盐类水解及其规律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盐电离―→错误!未定义书签。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c(OH -)―→溶液呈碱性、酸性或中性。
3.特点4.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5(1)一般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 ”表示。
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如2++2H2O (OH)2+2H+;NH错误!未定义书签。
+H2O NH3·H2O+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
如N2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错误!未定义书签。
+H2O HO错误!未定义书签。
+OH-、HO错误!未定义书签。
+H2O H2O3+OH-。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成一步完成,如F3溶液中:F3++3H2O F(OH)3+3H+。
(4)水解分别是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组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HO3与A3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3++3HO错误!未定义书签。
===A(OH)3↓+3O2↑。
深度思考1.(1)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吗?(2)离子能够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吗?答案(1)不一定,如NHSO4、NHSO3、NH2PO4溶液均呈酸性,但NHO3、NHS溶液均呈碱性。
(2)不一定,如NH4、A3溶液呈酸性,N2O3、H3OON溶液呈碱性,H3OONH4溶液呈中性。
2.试判断下列溶液中的微粒种类。
(1)H3OON溶液(2)2S溶液答案(1)N+、H3OO-、H3OOH、H+、OH-、H2O(2)+、S2-、HS-、H2S、H+、OH-、H2O3.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N溶液、氯铵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答案三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为N溶液,变红色。
【篇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理解鹽類的水解(強酸弱鹼鹽和強鹼弱酸鹽)的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鹼性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對鹽類水解的應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如對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離子積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進行分析、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建立起“事物變化,內因是決定因素,外部因素是變化的條件”的對立統一的自然辯證觀。
;教學建議教材分析本節教材是前面所學的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離子積,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
也是本章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將直接影響對本節內容的學習。
教材密切聯繫上一節,引導學生聯想鹽溶液是否呈中性。
並通過〔實驗3-1〕來回答這個問題,並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結果討論,鹽溶液的酸鹼性與組成該鹽的酸或堿的強弱之間有什麼關係?從而把鹽溶液的酸鹼性與鹽的組成聯繫起來,為分類討論鹽類的水解奠定了基礎。
在分類介紹鹽類的水解時,重點說明鹽類電離產生的弱酸或弱鹼離子對水的電離平衡所產生的影響,並配以形象化的示意圖,使學生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
是本節教學重點。
之後,教材提及強酸可堿鹽不水解,並簡單說明其溶液呈中性的原因。
這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前兩類鹽水解的本質。
關於弱酸弱鹼鹽的水解,大綱沒有要求。
關於教材第二部分內容——鹽類水解的利用,大綱只要求A層次,但在具體討論鹽類水解的利用的實例時,往往涉及到鹽類水解的本質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通過分析,使學生鞏固並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教法建議關於鹽類水解本內容是對所學的電離理論、水的電離平衡、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運用,教學中注意引導啟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本節的有關問題。
1.關於鹽類水解的引入,可採取探究討論的形式。
結合上一節知識,提出問題。
將課本中的實驗改為探究實驗,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操作。
由實驗結果展開討論:(1)為什麼三種鹽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鹼性?有的呈酸性呢?(2)同呈中性的和其實質是否相同呢?從而使學生認識鹽溶液的酸鹼性與鹽的組成之間的內在聯繫。
高三一轮复习-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本次教学采用驱动性问题链研究模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证据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时,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案例分析、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本节课的主题是盐类水解,是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的内容。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以及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盐类水解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与原理知识,研究盐类的水解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变化观、平衡观等基本观念,有助于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人所教班级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需要突破的瓶颈是盐的水解程度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水解平衡常数的应用与相关计算。
因此,本次教学采用驱动性问题链研究模式,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逐层解决问题,最终达全面深刻的理解知识,逐渐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证据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案例分析、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目标包括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不同因素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对盐溶液水解程度规律的验证、通过水解平衡常数以及pH的相关计算强化水解平衡定量分析、通过对科研数据的分析推理进一步强化水解程度的影响因素、了解盐类水解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次教学的重难点是盐类水解的原理和水解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
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学应该以“素养为本”,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研究方式转变。
___也曾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始于问题,终于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盐类水解的原理[课标要求]1.了解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
2.理解盐溶液的水解规律。
3.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即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
2.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两规则”:(1)多元弱酸阴离子是分步水解的,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2)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复杂,可一步写出。
盐类的水解1.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1)CH3COONa溶液CH3COO-+H2CH3COOH+OH-(2)NH4Cl溶液NH+4+H2NH3·H2O+H+(3)NaCl溶液:H2++OH-,NaCl===Cl-+Na+。
理论解释:溶液中不生成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未受影响,溶液中c(H+)=c(OH-),溶液呈中性。
3.盐类的水解(1)概念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生成弱酸或弱碱,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新的平衡。
(3)特征①一般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
②盐类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③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特别提醒] HF、CH3COOH均为弱酸,且酸性HF>CH3COOH,依据越弱越水解可知,等浓度的CH3COONa的碱性强于NaF。
判断盐类是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要看盐的离子所对应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已知常温下有下列溶液:①Na2S溶液②AlCl3溶液③Na2CO3溶液④NaNO3溶液。
[问题思考]1.溶液①中哪种离子发生了水解反应,水溶液呈什么性?溶液④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提示:溶液①中S2-发生了水解反应,Na2S溶液呈碱性;溶液④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2.溶液③和NaOH溶液都呈碱性,它们对水的电离影响是否相同?提示:不相同,Na2CO3溶液由于CO2-3的水解呈碱性,促进了水的电离;NaOH电离出的OH-抑制了水的电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教学案新人教版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考纲定位核心素养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4.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1.变化观念——从盐类的水解反应认识化学变化的原理及应用。
2.平衡思想——能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水解平衡的实质原理、特征和影响因素。
3.模型认知——建立溶液中粒子浓度比较模型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模型。
考点一| 盐类的水解原理1.盐类的水解实质与特点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c (H +)≠c (OH -)―→溶液不再呈中性。
(3)水解常数(K h ) 以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为例,表达式为c CH 3COOH ·c OH -c CH 3COO -=K h =K WK a。
(4)特点2.盐类的水解规律 (1)类型盐的类型 实例 是否水解 水解的离子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pH强酸强碱盐NaCl、KNO3否—中性=7强酸弱碱盐NH4Cl、Cu(NO3)2是NH+4、Cu2+酸性<7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2CO3是CH3COO-、CO2-3碱性>7(2)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提醒:弱酸弱碱盐的性质决定于酸、碱的相对强弱,水解性质仍显较强的性质,如NH4ClO 显碱性,CH3COONH4显中性。
[思维建模]酸式盐的性质判断方法归类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
常见的有NaHCO3、NaHS、Na2HPO4等。
②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常见的有NaHSO3、NaH2PO4等。
3.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形式在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时一般要用“”号连接,产物不标“↑”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盐中的弱离子+水弱酸(或弱碱)+OH-(或H+)。
(2)书写规律①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如果产物易分解(如NH3·H2O、H2CO3)也不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②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如Na 2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CO2-3+H2O HCO-3+OH-。
③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如FeCl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Fe3++3H 2O Fe(OH)3+3H+。
提醒:水解分别是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组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生成气体或沉淀的,书写时要用“===”“↑”“↓”,但水解不生成气体或沉淀,水解不完全,书写仍用“”。
如2Al3++3CO2-3+3H2O===2Al(OH)3↓+3CO2↑;CH3COO-+NH+4+H2O CH3COOH +NH3·H2O。
[应用体验]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促进水电离,水电离平衡右移。
( )(2)能水解的盐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不可能呈中性。
( )(3)NaHSO3溶液显酸性的理由是HSO-3只电离不水解。
( )(4)25 ℃,pH=11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1×10-11mol·L-1。
( ) (5)25 ℃,水电离出的c(H+)=1×10-5mol·L-1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答案:(1)√(2)×(3)×(4)×(5)×2.写出下列盐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1)(NH4)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Al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H+4+H2O NH3·H2O+H+(2)S2-+H 2O HS-+OH-(3)HSO-3+H2O H2SO3+OH-(4)AlO-2+2H2O Al(OH)3+OH-(5)Fe3++3H 2O Fe(OH)3+3H+⊙考法1 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1.25 ℃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①②③④溶液NaCl CH3COONH4NaF NaHCO3pH 7.0 7.0 8.0 8.423B.水的电离程度:①=②C.③中水电离出的c(OH-)=1×10-8mol·L-1D.④中显碱性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D[A项,水解程度越大,酸越弱,故酸性H2CO3<HF,错误;B项,CH3COONH4水解,NaCl不水解,水的电离程度不同,错误;C 项,NaF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 (OH -)H 2O =10-6 mol·L-1,错误;D 项正确。
]2.(2019·大庆模拟)25 ℃时,实验测得0.10 mol·L -1的NaHB 溶液的pH =9.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HB 的电离方程式为:NaHB===Na ++H ++B 2-B .HB -在水溶液中只存在HB -的水解平衡 C .HB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D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为10-9.1mol·L -1C [HB -在水中不完全电离,A 错误;HB -在水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 错误,C 正确;HB -以水解为主,促进水的电离,D 错误。
]⊙考法2 K h 的有关计算与换算3.25 ℃ 0.01 mol·L -1的NaA 溶液pH =10-10,则A -的水解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其值约为________。
解析:K h =c HA ·c OH -c A -≈10-4×10-40.01-10-4≈10-6。
答案:K h =c HA ·c OH -c A-10-64.已知常温下H 2SO 3的电离常数K a1=1.0×10-2,K a2=6.0×10-8,则SO 2-3的水解常数K h1=________,K h2=________。
若常温下,pH =9的Na 2SO 3溶液中c SO 2-3c HSO -3=________。
解析:SO 2-3+H 2O HSO -3+OH -HSO -3+H 2OH 2SO 3+OH -K h1=c HSO -3·c OH -c SO 2-3=K W K a2=10-146.0×10-8, 故c SO 2-3c HSO -3=10-510-146.0×10-8=60, K h2=c H 2SO 3·c OH -c HSO -3=K W K a1=1×10-12。
答案:1.67×10-71×10-1260考点二|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1.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弱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对应的酸、碱越弱,就越易发生水解,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如酸性(或K a )CH 3COOH>H 2CO 3>HCO -3可知同浓度的CH 3COONa 、NaHCO 3、Na 2CO 3的水解程度依次增大,pH依次增大。
(2)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水解平衡水解程度水解产生离子的浓度温度升高右移增大增大浓度增大右移减小增大减小(即稀释) 右移增大减小外加酸、碱酸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碱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外加其他盐水解形式相同的盐相互抑制(如NH4Cl中加FeCl3) 水解形式相反的盐相互促进[如Al2(SO4)3中加NaHCO3]故水解产生的H+或OH-的浓度是减小的,则溶液酸性(或碱性)越弱;(2)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并不会与CH3COONa溶液水解产生的OH-反应,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原因是体系中c(CH3COOH)增大是主要因素,会使平衡CH3COO-+H2O CH3COOH+OH-左移。
2.盐类水解的“六”大类应用(1)判断离子能否共存若阴、阳离子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水解程度较大而不能大量共存,有的甚至水解完全。
常见的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进行完全的有:①Al3+与HCO-3、CO2-3、AlO-2、SiO2-3、HS-、S2-、ClO-。
②Fe3+与HCO-3、CO2-3、AlO-2、SiO2-3、ClO-。
③NH+4与SiO2-3、AlO-2。
(2)判断盐溶液蒸干时所得的产物①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和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CuSO4(aq)蒸干得CuSO4;Na2CO3(aq)蒸干得Na2CO3(s)。
②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如AlCl3(aq)蒸干得Al(OH)3,灼烧得Al2O3。
③弱酸的铵盐蒸干后无固体。
如NH4HCO3、(NH4)2CO3。
(3)保存、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出现Fe(OH)3沉淀,常加几滴盐酸来抑制FeCl3的水解;在实验室盛放Na2CO3、CH3COONa、Na2S等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胶塞。
(4)利用盐类的水解反应制取胶体、净水如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明矾净水的原理为Al 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吸附水中悬浮物而聚沉。
(5)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HCO 3与Al 2(SO 4)3的饱和溶液混合 Al 3++3HCO -3===Al(OH)3↓+3CO 2↑。
(6)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能混用,某些盐溶液(如ZnCl 2、NH 4Cl)作除锈剂。
[应用体验]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因为0.1 mol·L -1Na 2CO 3溶液的pH 大于0.1 mol·L -1Na 2SO 3溶液的pH 故可推知酸性H 2CO 3<H 2S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