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66
粮油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粮油仓储管理基础知识(1)粮油仓储管理(1)粮油仓储包括入库前的准备工作、收货工作和入库收尾工作。
1.粮油储存前准备:仓库准备、人员培训、空仓杀虫、储存机械设备准备。
(1)粮食储存量的计算:(1)平房仓:仓容=仓内建筑面积×粮食装载高度×粮食堆积密度;(2)平房仓:仓容=仓内建筑面积×堆积高度×粮食容重×70%;(3)浅圆仓、筒仓:仓容=粮食装载量×粮食容重④油箱容量:油箱容量=储油量×90%×油密度(910 \1319/m3)(2)制定仓储计划:调查了解生产情况,掌握粮油的品种、质量和水分,根据仓储任务合理安排仓储能力。
(3)配备和培训业务人员:一般情况下,业务人员是为粮油仓储而设置的,如接待、质检、称重、开票、仓储、付款等。
每个岗位由一个特殊的人负责和划分。
工人之间的合作。
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政策、业务流程、规章制度、食品价格、质量要求和操作方法等。
(4)空仓消毒:即空仓消毒。
(5)储存设施和设备的准备:包括需要预置的检验检测设备、计量设备、输送设备、清洗设备、食品状况检测设备和机械通风设备。
设备和流通熏蒸设备等。
2.接收粮油储存:主要环节有:对粮油样品进行严格检验、准确称量、分类、入库、结算、支付和统筹安排3、粮油仓储收尾工作:根据规定,应采集粮油样品,以确保储存的质量和数量。
品种、质量、干湿、新陈代谢、有无虫“五分开”便于群众,不拖延、不短缺、不白条,准确及时地统筹安排人力、物力,加强设备配件管理批准数量保管、会计和统计每天检查,每月结算,三个账户一致。
创建账户卡仓库(罐)编号、品种、数量、产地和储存时间粮油储备(专用)卡之间,粮油质量检验记录入库记账台账粮油品种数量、品种、数量和数量的变化全面检查清理现场包括粮油品质、堆放形式、堆放高度、粮温和各点虫害情况。
平整谷物表面,清理器皿,铺设测温电缆(棒)并清理干净领域(二)粮油出库它包括三个阶段:交货前的准备、交货和交货后的收尾。
粮油检验基础知识及概念整理1.粮油检验综合知识(1)粮食定义:粮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块根、块茎以及加工产品的统称。
《条例》中粮食的含义是指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
(2)原粮、成品粮和粮油副产品:原粮亦称“自然粮”,一般指未经加工的粮食的统称,如稻谷、大麦、小麦、玉米、大豆等。
成品粮由原粮、油料经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标准的粮油制成品的统称,如面粉、大米、小米、玉米面、大豆油等。
粮油副产品是指粮食油料在加工过程中除成品以外的其他产品,如麦麸、花生饼、米糠等。
(3)粮油标准的定义和分级:粮油标准通常是粮油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名词术语、包装、标签等标准的简称。
我国以现行粮油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我国粮油质量标准形式分为:“三项质量标准”(水分、杂质、不完善粒)、最低等级制标准、“半等级制半增减价标准”和“全项目增减价标准”四种形式。
(4)粮油检验的定义、任务、方法:粮油检验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粮油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生物学性状进行评价、检测和分析的一门专业技术。
它贯穿在粮油收购、销售、调运、储藏、加工、进出口等流转环节中,是整个粮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油检验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粮油质量标准,进行粮油质量的检验和监督,正确贯彻依质论价政策,促进粮油质量及出品率的提高,监测病虫害、微生物及有害物质对粮油的危害和污染,以保证粮油的安全储存和合理利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检验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生物学检验、感官分析(视觉鉴定法、嗅觉鉴定法、味觉鉴定法、触觉鉴定法)。
2.粮油检验项目名词解释(1)杂质的概念和分类:杂质是指夹杂在粮食、油料中没有食用价值的物质和影响粮食、油料质量的异种粮粒。
按其性质可以分为:①.筛下物:通常指通过规定筛层的物质。
②.无机杂质:一般指夹杂在粮食、油料中的泥土、砖瓦块及其它无机杂质。
③.有机杂质:一般指夹杂在粮食、油料中的无食用价值的粮油籽粒或异种粮粒、杂草种子,自然脱落的稻壳、植物体及其它有机杂质。
粮油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一粮油出入库管理(一)粮油入库包括入库前准备工作、接收工作、入库结尾工作三个环节。
1、粮油入库前准备工作:仓房准备、人员培训、空仓杀虫和仓储机械设备准备。
(1)储存粮食的仓房容量计算:①散装平房仓:仓容量=仓内地坪面积×装粮高度×粮食容重②包装平房仓:仓容量=仓内地坪面积×堆包高度×粮食容重×70%③浅圆仓、筒仓:仓容量=装粮体积×粮食容重④油罐容量:罐容=储油容积×90%×油脂密度(910㎏/m3)(2)制定入库计划:调查了解生产情况,掌握粮油品种、质量、水分等,并根据入库任务,合理安排好仓容。
(3)配备和培训业务人员:粮油入库一般设立接待、验质、检斤、开票、入仓、付款等业务人员,各岗位专人负责、分工协作。
培训内容有:国家政策、业务手续、规章制度、粮食价格、质量要求和操作方法等。
(4)空仓杀虫:即空仓消毒。
(5)仓储设施设备准备:包括检化验设备、计量设备、输送设备、清理设备以及需要预置的粮情检测设备、机械通风设备和环流熏蒸设备等。
2、接收粮油入库:主要环节有:扦取粮油样品按照规定扦取粮油样品严格检验确保入库质量准确检斤确保入库数量分类入仓品种、质量、干湿、新陈、有无虫“五分开”结算付款方便群众、不拖不欠、不打白条、准确及时统筹安排人力物力统筹安排,器材装具加强管理3、粮油入库结尾工作:核准数量保管、会计、统计每日核对,分月结算,三帐相符建立帐卡储备粮油(专)卡仓(罐)号、品种、数量、产地、入库时间、粮油质量检测记录分仓保管帐仓(罐)号、品种、数量及数量变化情况保管总帐粮油品种、数量及数量变化情况全面检查包括粮油质量、堆装形式、堆高及各点粮温、虫害情况清理现平整粮面、清理器具、布设测温电缆(杆)、卫生清扫场(二)粮油出库包括出库前准备工作、出库发运工作、出库后收尾工作三个环节。
1、粮油入库前准备工作:包括科学编制出库作业计划,做好粮油清理工作,准确称重包装。
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第四节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常规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概念常规储藏:粮油经过干燥入仓后,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对粮油采取适时通风和密闭的方法进行保管。
(二)种类和分类1、自然通风和密闭:(1`)自然通风:指利用空气自然对流,让外界干燥的低温冷空气与粮堆内湿热空气进行交换,以达到降低温度和水分的目的。
通常要求:合理选择通风时机,既降温又降水。
如果不能同时达到,应尽量争取在不增加粮温的前提下降水或在不增加水分的前提下降温。
一般情况下,当大气湿度小于70%、外温低于粮温5℃时,通风对降温降水都有利。
(2)常规密闭:指通过采取关闭仓房的门窗或用异物压盖粮面等一般性的密闭措施,使粮堆内空气相对静止,并与外界隔绝。
包括低温密闭和高温密闭两种。
条件①储粮质量:储粮水分应在安全标准内,没有害虫,杂质少,各部位水分、温度基本一致。
条件②仓房密闭性能:仓房有较好的密闭性能,门窗结构严密,不透气。
仓顶不漏雨,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地坪和仓墙完好,并且有防潮层。
(三)应用情况二通风与干燥应用基础知识(一)通风技术:利用风机产生压力,将外界低温低湿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1、创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2、均衡粮温,防止结露3、防止高水分粮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4、排除粮堆异味,进行环流熏蒸5、增湿调质,改进粮食的加工品质(二)干燥技术:1、分类:2、合理干燥工艺:使粮粒内部的扩散速度等于或接近于粮粒表面的蒸发速度。
目前粮食部门采用的干燥工艺:预热→[烘干→缓苏]→冷却三、低温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低温任期原理:控制粮堆生物体所处环境的温度,限制有害生物体的生长、繁育,延缓粮食品质陈化,最终达到粮食安全储藏的目的。
(二)低温储藏方法:(三)低温储藏管理四气调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概念:以调节环境气体成分为依据、增强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技术称气调储藏。
粮油技能考试复习题粮油技能考试复习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粮油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粮油技能考试成为了必修课。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粮油技能考试复习题,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粮油加工基础知识1. 粮食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粮食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 粮食加工过程中,除杂的方法有哪些?4. 请简要介绍粮食加工中的磨粉工艺。
5. 粮食加工中常用的脱壳设备有哪些?二、粮油储存与保鲜技术1. 粮食储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 粮食储存过程中,常见的储粮虫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3. 请简要介绍粮食储存中的仓储管理措施。
4. 粮食保鲜的方法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其原理及应用场景。
三、粮油加工设备与工艺1. 粮油加工中常见的设备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功能及应用。
2. 粮油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艺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其原理及应用场景。
3. 粮油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艺参数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作用及调节方法。
四、粮油质量检测与分析1. 粮油质量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 粮油质量检测中常见的指标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其意义及检测方法。
3. 粮油质量分析中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应用场景。
五、粮油加工中的安全与环保1. 粮油加工中的安全问题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其原因及预防措施。
2. 粮油加工中的环保问题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3. 粮油加工企业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上题目只是粮油技能考试的一部分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在备考过程中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做到全面复习。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加深对粮油加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顺利通过粮油技能考试,成为粮油行业中的优秀从业人员,为推动粮油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一、储粮基本概念1、什么叫粮油储备?粮油储备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过程,它是粮食流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如何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3、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就是“确保粮油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劣变”。
这是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关于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节约成本费用等相关内容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就是营造良好的储藏生态条件,在确保粮油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储藏粮油的重量和质量损失,防止化学药剂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对粮油的污染,延缓粮油品质变化,从储藏的角度,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4、在现代粮食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1)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
(2)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如高温干燥,机械通风。
(3)温控:通过控制储粮的环境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如低温储粮、谷冷机冷却。
(4)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36-40%)、高N2(>99%)等。
(5)化控: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抑菌、防护剂保粮。
(6)综合保粮技术:我国储粮工作者在长期储粮实践中,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利用多种储粮技术进行综合治理技术,如“双低”(低氧、低剂量)、“三低”(低氧、低剂量、低温)储粮。
粮油基础知识一、主要粮食、油料籽粒的形态结构1 谷类粮食中的稻谷、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都属于谷类。
谷类籽粒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有些品种如小麦还有糊粉层。
皮层:包围在胚和胚乳的外部,形成保护组织,对粮食的安全储藏是有利的。
胚:胚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水分和酶,是种子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也最易生霉。
它由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胚乳:谷类粮食的胚乳特别发达,是粮粒养分的储存处,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较多的蛋白质。
糊粉层:是紧贴在种皮里和胚乳外面的一层组织。
现将稻谷、小麦、玉米籽粒的形态结构介绍于后。
1.1 稻谷稻谷籽粒是由两片外壳(稻壳)包住,在外面的一片较大的壳子称外稃,里面的一片较小壳子则称内稃。
内外稃表面有茸毛,顶端有针状的芒。
稃的基部有两片护颖,内外稃和护颖对湿度、温度、虫、霉的影响与危害,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稻谷比大米易于保管。
稻谷去壳后为糙米,糙米粒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米粒的绝大部分为胚乳,包在胚和胚乳外面的为皮层。
糙米有胚的一侧为腹部,无胚的一侧为背部。
糙米碾去皮层后成为食用大米,大米胚乳中除淀粉外,含蛋白质较多而结构较紧密的部分,呈蜡状,颜色较深且透明,这种米粒品质较好。
胚乳中含蛋白质较少的米粒在腹部或米心部位出现不透明的粉质白斑,分别叫腹白或心白,腹白或心白的形成与品种和气候条件有关。
这种米粒结构疏松,硬度低,加工时易成为碎米,品质较差。
有的种皮中含有色素,使糙米呈红色或褐色。
稻谷、糙米形状见图1—1。
1.2 小麦小麦粒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内外颖在脱粒时已除去。
小麦皮层有红色、白色两种,分别叫红麦和白麦。
小麦粒顶端的茸毛称为麦毛。
隆起的一面称为背面,背面的基部有胚。
平坦的一面称为腹面,腹面中间有一道凹陷的沟,叫腹沟。
麦毛和腹沟容易潜藏灰尘与微生物,对保管不利。
小麦籽粒的形态见图1—2。
小麦的胚乳是麦粒的主体部分,其重量占粒重的84%左右。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总8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目录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1)二、粮堆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8)三、粮堆的结露、预防和处理 (17)四、微生物与储粮发热霉变 (20)五、储粮生理 (21)六、粮油储藏技术 (33)七、小麦、玉米的储藏 (44)八、粮油仓储管理 (49)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粮油储藏是减少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损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粮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是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损失,由此也就确定了粮油储藏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防止不应有的数量损耗;第二,尽量保持粮油的原有品质;第三,节约保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粮堆物理性质是指粮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
粮堆是粮油储藏的基本形态,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聚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也均在粮堆内进行。
因此粮堆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属性是影响粮油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油的储藏品质,所以,在粮油储藏中,必须首先了解粮堆的物理性质。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1、散落性(1)散落性的概念粮粒在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散成为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散落性的大小通常用静止角α表示。
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静止角越大,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小;静止角越小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大。
反映粮油散落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自流角β。
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时,该斜面的倾角。
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与粮粒自身的特性和斜面材料有关。
(2)散落性的影响因素①粮粒的物理状态粮粒的大小、形态、表面光滑程度等影响粮油的散落性。
粒大、饱满、圆形籽粒、表面光滑的粮油散落性大,反之,则散落性小。
粮油仓储保管基础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一、储粮基本概念1、什么叫粮油储备粮油储备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过程,它是粮食流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如何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3、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就是“确保粮油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劣变”。
这是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关于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节约成本费用等相关内容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就是营造良好的储藏生态条件,在确保粮油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储藏粮油的重量和质量损失,防止化学药剂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对粮油的污染,延缓粮油品质变化,从储藏的角度,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4、在现代粮食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1)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
(2)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如高温干燥,机械通风。
(3)温控:通过控制储粮的环境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如低温储粮、谷冷机冷却。
(4)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36-40%)、高N2(>99%)等。
(5)化控: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抑菌、防护剂保粮。
(6)综合保粮技术:我国储粮工作者在长期储粮实践中,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利用多种储粮技术进行综合治理技术,如“双低”(低氧、低剂量)、“三低”(低氧、低剂量、低温)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