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教学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一、粮油检验的概念粮油检验是以粮油及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检测手段,全面、客观的研究与评定其品质及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是建立在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及技术、生物化学及技术、食品化学、粮食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并注重实验技术的学科。
粮油检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粮食研究和工作中有极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它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学科及技术的发展,在检验技术上,它依赖于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实际工作中它依据国际、国内的各种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以及各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粮食、油料、食用油脂、饲料、以及其它相关产品,包括这些物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等。
粮油检验的意义在于保证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实行,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保护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也为生产、管理、科研等部门提供必要的分析结果和数据,为科学管理、安全储藏、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和开发粮油资源、研究新产品服务。
二、粮油检验的方法根据粮油检验的内容和任务,主要采用以下几类方法:1. 理化分析方法2. 生物学方法3. 感官评定方法三、稻谷GB^三50-2009标准2009年3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三50-2009《稻谷》强制性国家标准,用以取代原国家标准局1986年5月6日发布、1987年4月1日实施的GB^三50-198《稻谷》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稻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稻谷,但不适用于标准分类中规定的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以外的特殊品种稻谷。
该标准于2009年7月1日实施。
粮油质量检验员手册一、概述粮油质量检验员是指负责对粮食和油脂等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的专业人员。
他们通过对农产品样品的检测分析,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本手册将介绍粮油质量检验员的职责、工作流程以及常见的检验方法和技术。
二、职责1.样品采集:粮油质量检验员需要根据要求从不同来源采集农产品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检测分析: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检测分析。
3.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判断样品是否合格,并提供相应的报告。
4.质量控制:参与制定和改进相关检验方法和标准,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工作流程1.样品接收:接收来自不同渠道的样品,并进行登记记录。
2.样品处理:根据不同产品特点,对样品进行处理或制备。
3.检测分析:使用适当的仪器设备进行样品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检测。
4.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5.报告生成: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报告,并提供给相关部门或客户。
6.质量控制:参与制定和改进相关检验方法和标准,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常见的检验方法和技术1.外观检查:通过目视观察样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初步判断产品的质量。
2.湿度测定:使用湿度计或称重法,确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3.酸价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确定油脂样品中游离脂肪酸含量。
4.过氧化值测定:使用碘滴定法或酶法,确定油脂氧化程度。
5.灰分测定:通过高温燃烧,确定样品中无机物质含量。
6.微生物检验:采用培养基培养法或快速测试方法,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五、注意事项1.仪器设备的维护: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正常运行状态,及时进行维护和校准。
2.样品保存:合理保存样品,避免受潮、变质或污染。
3.检验环境的控制:确保检验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4.操作规范: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工作,避免操作失误或交叉污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粮油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 掌握粮油品质检验的关键指标和检测标准。
- 熟悉粮油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方法。
2.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操作粮油检验仪器设备。
- 能够独立进行粮油样品的检验分析。
- 能够正确解读检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粮油检验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粮油检验的基本原理2. 粮油品质检验的关键指标3. 粮油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4. 常用粮油检验方法及仪器设备5. 粮油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6. 粮油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粮油检验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粮油检验操作。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粮油检验的基本原理1. 引入:介绍粮油检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讲解:粮油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粮油检验的实际案例。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粮油品质检验的关键指标1. 讲解:粮油品质检验的关键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2. 实验教学:进行粮油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操作。
3. 案例分析:分析粮油品质检验的实际案例。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课时:常用粮油检验方法及仪器设备1. 讲解:常用粮油检验方法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验教学:进行粮油样品的检验操作。
3. 案例分析:分析粮油检验的实际案例。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四课时:粮油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1. 讲解:粮油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方法。
2. 实验教学:进行粮油检验结果的分析。
3. 案例分析:分析粮油检验结果的实际案例。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五课时:粮油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1. 讲解:粮油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粮油品质检验教学大纲(142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粮油品质检验是粮油工程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是检验与评定粮食品质现象的一门专业技 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粮食、油料油脂检验的基本原理、检验的操作方法及相应的技术标准, 使学生掌握粮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粮油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的检测方法、操 作技能,培养学生粮油检验技术的职业能力。
课程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与解决技术问题的 实际能力,其重点是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品质检验课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以后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该课程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主要基于分析化学课、储粮生理课、仪器分析课等课程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
并为其他 专业课提供技术支撑。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五年制(一)粮油检验基础知识 8 学时1、了解粮油检验技术的性质、任务、意义、发展概况。
2、掌握粮油检验技术分类、一般原理。
3、熟练掌握粮油样品类别、扦取方法、分取方法。
4、掌握粮油感官检验技术的操作方法。
(二) 原粮物理检验技术 14 学时1、掌握原粮纯粮率、出糙率、纯仁率、纯质率、容重检验的基本原理,定等方法。
2、熟练掌握杂质、不完善粒、硬质粒、互混检验的检验程序,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定等基础检验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
4、掌握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相关的GB86、GB99中的质量体系。
(三) 成品粮物理检验技术 20 学时1、掌握大米、小麦粉定等基础项目的构成与概念。
2、熟练掌握粉色、麸星、米类加工精度的试样与标准品的直比法、湿法、干法、烫法、蒸制法。
3、熟练掌握粗细度检验的电动筛选法、磁性金属物测定的标准法,含砂量测定的球形测定器法的操作技能。
4、熟练掌握大米杂质的GB 分类,大米碎米的类别判识,整精米的检验方法。
(四) 化学检验技术 18 学时1、熟练掌握粮油水分测定中的 105 摄氏度恒定法的原理、操作技能。
粮油检验员培训课件•粮油检验概述•粮油检验基础知识•粮油检验技术与方法•粮油检验实践操作•粮油检验员职责与素养•粮油检验案例分析01粮油检验概述粮油检验是指对粮油及其制成品的理化、感官、卫生指标进行检测、评价和监督管理的过程。
定义确保粮油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和流通。
目的粮油检验的定义与目的包括采样、制样、检验、结果处理和报告等步骤。
粮油检验的流程与标准流程重要性粮油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粮油中的质量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意义粮油检验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交易、提高企业信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粮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粮油检验的重要性与意义02粮油检验基础知识粮油的基本组成与特性粮油的基本组成粮油主要包括谷物、油料和油脂等,它们由多种成分组成,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等。
粮油的特性粮油的特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气味、口感、水分含量、脂肪酸值等。
粮油的营养成分与价值粮油的营养成分粮油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粮油的价值粮油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粮油的质量标准与等级划分粮油的质量标准粮油的质量标准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等,这些标准规定了粮油的品质要求和安全要求。
粮油的等级划分根据质量标准和市场需求,粮油可以进行等级划分,如优质、良好、一般等,不同等级的粮油在价格和市场定位上存在差异。
03粮油检验技术与方法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嗅觉、味觉等,对粮油进行初步的检验。
适用于对粮油新鲜度、气味、色泽等方面的初步判断。
感官检验结果易受检验员个体差异影响,需进行标准化操作。
定义应用范围注意事项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对粮油的成分、含量、纯度等进行检测。
粮油质量检验培训课件一、引言粮油是人类主要的生活物资之一,其品质与安全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粮油质量检验成为确保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培训课件将介绍粮油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旨在提高粮油质量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二、粮油质量检验概述2.1 粮油质量的重要性粮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粮油质量差、含有有害物质等问题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2 粮油质量检验的目的粮油质量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粮油的质量安全。
通过检验粮油的成分、营养价值、有害物质等指标,判断粮油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确保粮油的安全性、营养性和适用性。
2.3 粮油质量检验的基本原则粮油质量检验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准确性:检验结果应准确、可靠;•全面性:对粮油进行全方位、多指标的检验;•可重复性: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检验员的检验结果应相近;•可比性:采用与标准相符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结果可比较。
三、粮油质量检验的常用方法3.1 感官检验感官检验是粮油质量检验的最基本手段之一。
通过对粮油外观、色泽、气味、口感等进行直接观察和评估,初步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3.2 物理指标检验物理指标检验是通过对粮油的外观、密度、水分含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测定,直接判断其质量状况。
常用的物理指标检验方法包括透明度测定、密度测定、离心法测油脂含量等。
3.3 化学成分检验化学成分检验是通过对粮油中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和测定,判断其成分是否符合标准。
常用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包括蛋白质测定、脂肪含量测定、糖分含量测定、重金属残留测定等。
3.4 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是通过对粮油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检测,判断其是否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菌落总数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数量测定、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检测等。
四、粮油质量检验的仪器设备4.1 透明度测定仪透明度测定仪是用于粮油透明度的测定,常用于判断粮油是否受到杂质或污染物的影响。
食品检验工教学培训大纲初级食品检验工教学培训大纲(粮油及其制品、糕点、糖果、酒类、调味品、酱货及腌制品检验技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粮油及其制品、糕点、糖果、酒类、调味品、酱货及腌制品检验工种初级培训的专业课。
二、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粮油及其制品、糕点、糖果、酒类、调味品、酱货及腌制品检验的专业知识和有关技能。
要求学员:1)了解粮油及其制品、糕点、糖果、酒类、调味品、酱货及腌制品检验的一般性识和常见产品检验指标。
能按本工种要求掌握食品标准中抽样的相关知识。
2)掌握简单的常规理化分析放安防、常规微生物检验,掌握产品常规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及操作规程。
3)掌握常用溶液、培养基的配置及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简单的仪器设备并掌握其保养知识。
4)能正确使用高压灭菌装置,掌握消毒灭菌的基础知识以及简单的仪器设备的使用,并掌握其保养知识。
5)掌握实验安全防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一)食品检验基本技术1.溶液配置基础1)常见溶液浓度表示方法2)溶液的设备2. 粮油及其制品、糕点、糖果、酒类、调味品、酱货及腌制品的采样3.常用分析基本技术1)常用工具、玻璃器皿的种类、名称及使用。
2)常用食品检验用试剂的初步知识。
3)分析天平使用及重量法知识。
4)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5)消毒、灭菌的基础知识。
4.数据处理及检验报告1)分析结果的表示与数据处理。
2)对原始积累的要求。
5.实验室安全1)实验室安全守则。
2)意外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二)常规项目检验技术1)比重的测定。
2)油脂折射率的测定。
3)水分的测定。
4)pH的测定。
5)酒精度的测定。
6)微生物的消毒及无菌操作技术。
(三)粮油及其制品、糕点、糖果、酒类、调味品、酱货及腌制品检验技术1.粮油1)粮油样品分类。
2)取样。
3)样品前处理。
4)粮食、油料感官检验。
5)理化指标的检验a)油脂密度的测定;b)油脂折射率的测定;c)粮油水分的测定;d)粮油灰分的测定;e)粮油碎米、黄粒米、不完善粒的测定;f)粮油含沙量的测定;g)量有磁性金属杂质的测定;h)矿物油的测定。
粮油质量检验员书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部分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粉尘较大。
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和表达能力;视觉、味觉、嗅觉、听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组织管理
职业鉴定工作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对申请从事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进行鉴定。
鉴定对象
鉴定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
鉴定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
申报条件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第二部分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一、选择题1、按照用途分类,粮油样品可分为供检样品、(B)、标准样品和标本样品四类。
A、原始样品B、保留样品C、平均样品D、试验样品2、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批。
一个检验批的代表数量,普通仓房扦样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C)吨。
A、50B、100C、200D、2503、扦样检验是通过对(A)样品的检验来达到检验整批产品(总体)的目的。
A、代表性B、平均C、实验D、分析4、下列粮食样品可以采用四分法分样的是(C)。
A、大豆B、油菜籽C、小麦D、豌豆5、下列粮食样品不适合用分样器分样的是(A)。
A、玉米B、油菜籽C、小麦D、无芒稻谷6、分样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D )。
A、应用与分样器进料口宽度相等的铁铲进料B、缩分后的物料可进一步破碎缩分C、利用分样器缩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D、物料经分样器分样后,质量和组分含量都会减小7、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内烘烤的是( D )。
A、比色管B、容量瓶C、移液管D、碘量瓶8、下列玻璃仪器中不属于量器类的为( B )A、容量瓶B、称量瓶C、吸量管D、移液管9、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 A)。
A、 0.1 gB、 0.01 gC、0.001 gD、 1.0 g10、定量分析天平称取试样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称量法、(A )、指定质量称样法。
A、减量称量法B、间接称量法C、三次称量法D、多次称量法11、使用分析天平时,加减砝码和取放物体必须休止天平,这是为了( B )。
A、防止天平盘的摆动B、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C、增加天平的稳定性D、加快称量速度12、天平的零点相差较小时,可调节(B )。
A、指针B、拨杆C、感量螺丝D、调耳13、分析天平的停动旋纽控制的微动开关的接触点接触不良会引起等臂双盘电光天平(C )。
A、指数盘失盘B、指针跳动C、灯泡不亮D、读数不准14、使用电烘箱和高温炉时,不得把(D)送入烘箱和高温炉加热。
A、含水量高的粮食B、腐败变质的食品;C、其他检验项目不合格的样品D、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溶剂的物品15、我国小麦粉、玉米粉国家标准中规定磁性金属物含量不得超过(B )。
A、0.03g/kgB、0.003g/kgC、0.002g/kgD、0.02g/kg16、砻谷机接通电源后电机不动,若是空载,电机嗡嗡作响,则说明砻谷机中(C )。
A、辊子调的过松B、稻谷将胶辊卡住C、机件有松动D、电源至电机接线有问题17、常规试剂配制用水为(D)水。
A、自来水B、一级水C、二级水D、三级水18、一级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绿色,用符号( B )表示。
A、ARB、GRC、CPD、L R19、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A)。
A、硫酸加到水中B、水加到硫酸中C、同时放到容器中D、都可以20、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硅胶吸收水分后,变为(A)色A、粉红B、深绿C、浅黄D、天蓝色21、表明变色硅胶已经不在具备干燥能力的颜色是(B)。
A、无色B、红色C、蓝色D、黄色22、、测定粮食水分时,干燥器中的变色硅胶保持有效的颜色为(D)。
A、红色B、绿色C、黄色D、蓝色23、配制30%的质量体积分数溶液是指称取(B)。
A、30g该物质加入100mL溶剂中。
B、30g该物质加入溶剂中并稀释到100mL。
C、30mL该物质加入溶剂中并稀释到100g。
D、30g该物质加入溶剂中并稀释到100g。
24、将95%(体积分数)酒精稀释成70%(体积分数)酒精,应取原液体积(B),加水使总体积成95份。
A、25B、70C、65D、3025、测定小麦杂质时,规定的筛层的孔径为(A)。
A、1.5mmB、2.0mmC、3.0mmD、5.0mm26、筛下物和( C)组成粮食、油料的杂质。
A、无机杂质B、有机杂质C、无机杂质、有机杂质D、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以及异种粮粒27、碘染色法鉴别糯性稻谷与非糯性稻谷,其结果是非糯性稻谷呈( A )。
A、深兰色B、棕红色C、粉红色D、黄绿色28、我国稻谷质量标准中,粳型稻谷的中等指标为出糙率应大于等于(C)。
A、73.0%B、75.0%C、77.0%D、79.0%29、小麦不完善粒率越高,则( A )。
A、容重越低B、容重越高C、出粉率提高D、粉色越白30、支链淀粉分子与碘形成的复合体呈(D)。
A、红色B、蓝色C、蓝紫色D、红紫色31、粳稻谷一等至五等的整精米率指标分别为≥61.0%L、≥58.0%、(B)、≥52.0%、≥49.0%。
A、≥56%B、≥55%C、≥57%D、≥54%32、长度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的(C)的米粒,为整精米。
A、4/5B、2/3C、3/4D、完整的米粒33、确定最佳碾磨量和最佳碾磨时间,是以得到均匀的国家标准( C )加工精度大米为判断标准。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4、小麦粉加工精度是以小麦粉的(B)来表示的。
A、粉色B、粉色和麸星C、麸星D、粗细度35、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国家标准规定,仲裁时,以(D)对比粉色,以干烫法对比麸星。
A、干法B、湿法C、干烫法D、湿烫法36、检验粉类粗细度时,按规定的筛层筛理,留存在CB36号筛的筛上物应( D )。
A、全部通过B、<1.0%C、<5.0%D、<10%37、透明度、气味、滋味等( A)反映了油脂的加工精度以及感官品质的好坏。
A、感官指标B、营养指标C、物理指标D、化学指标38、粮食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和(D)组成。
A、混合水B、离子水C、结晶水D、结合水39、关于有效数字的描述,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有效数字不仅反映数值的大小,而且反映测量的准确性B、有效数字就是计量仪器能测量到的数字C、有效数字全部是准确值D、有效数字包含全部准确值及一位可疑值40、下列数字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
A、【H+】=0.0050mol/L B 、PH=12.30C、20.36D、360041、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律,0.0326×0.00814=( C )。
A、0.0002653B、2.653×10-4C、2.65×10-4D、2.6×10-442、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40+5.7281+1.00421=(D)。
A、10.13231B、10.1323C、10.132D、10.1343、PH=10.00为( C )位有效数字。
A、四B、三C、二D、一44、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2,对1.445001修约后的值为( C)A、 1.4B、 1.44C、1.45D、1.44545、修约间隔为1,对25.451修约后其值为(A)A、25B、26C、25.4D、25.546、算式4375.5) 12 .124.1(20.11-⨯的计算结果应以( B )位有效数字报出。
A、1B、2C、3 D 、447、对于数字0.006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二位有效数字B、三位有效数字C、四位有效数字D、五位有效数字48、在粮油质量检验中,常采用( A )的平均值报告检验结果。
A、双试验B、对比试验C、平行试验D、空白试验49、面粉含砂量检验分( B )和灰化法两种。
A、直接干燥法B、四氯化碳法C、乙酸镁法D、分光光度法50、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 )。
A、样品在电炉上灼烧至无烟后放入B、样品可以直接放入灰化C、样品灰化后关闭电源立即取出D、样品在马弗炉中灰化过夜51、大米的不完善粒包括尚有食用价值的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霉粒以及( B )。
A、热损伤粒B、完全未脱皮层的糙米粒C、黑胚粒D、破损粒52、带壳稗粒的检验,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B ),求其平均数。
A、4粒/kgB、3粒/kgC、2粒/kgD、1粒/kg53、用马弗炉灰化样品,灰化完毕后,应使炉温度降低到( A )以下,才打开炉门。
A、200℃B、250℃C、300℃D、350℃54、下列砝码维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用骨质或塑料镊子夹取砝码B、砝码上有污物用绸布蘸无水乙醇擦净C、砝码如跌落碰伤应鉴定后再使用D、砝码上有锈迹用细砂布轻轻擦去二、判断题1、从受检的粮油中,按规定扦取一定数量具有准确性的部分,称为样品。
(×)2、扦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3、如果立式油罐中各层的相态组成有差异,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加热将油脂均质后再扦样。
(√√)4、为了掌握样品的来源和基本情况,扦取的样品必须进行检验。
(×)5、分样器的作用是破碎掺和物料。
(×)6、按《非自动天平试行检定规程JJG 98—1990》的规定把天平划分为四个准确度级别。
(√)7、台秤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8、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0.01 g 。
(×)9、天平的水准泡位置与称量结果无关。
(×)10、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时,若称样量小于20mg,则相对误差可能大于±0.5%。
(√)11、罗维朋比色计的中性色片作调配青色用。
(×)12、阿贝折光仪净化棱镜时必须用擦镜纸沾干,不得来回擦抹镜面。
(√)13、在溶液稀释过程中体积有非加和性。
(√)14、实验室用的试剂瓶、容量瓶宜加热。
(×)15、称取重铬酸钾60g加水300ml于烧杯中,加热溶解后,加入浓硫酸搅拌均匀即为实验室常用的重铬酸钾硫酸洗液。
(×)16、小麦硬度是由胚乳细胞中蛋白质基质和淀粉之间结合强度决定的。
(√)17、杂质检验分两步进行,小样检验主要是检出并肩杂质。
(√)18、进行质量指标检验时,无食用价值的霉变粒归属为杂质。
(×)19、光在其中传播速度快的,称为光密介质。
(×)20、粮食籽粒在一定容器内的质量称为容重,单位用g/L表示。
(×)21、测定玉米容重的容重器其漏斗筒的下口直径为40cm。
(√)22、容重等于710g/L的小麦是等外级小麦。
(×)23、在我国,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中黄粒米限度为1.0%。
(×)24、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上,长度小于同批试样米粒平均长度3/4的不完整米粒为大碎米。
(√)25、玉米的不完善粒主要有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26、小麦粉加工精度是通过小麦粉的粉色和麸星来表示的。
(√)27、测定小麦粉中的磁性金属物含量,洗涤吸取出的磁性金属物常用去离子水。
(×)28、采用定温定时法测定粮食水分,其测定值与105℃恒质法之差应不超过0.2%。
(×)29、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残留的物质,基本上代表了样品中无机物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