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的现状
- 格式:pdf
- 大小:163.29 KB
- 文档页数:2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治疗进展概述
作为一名专业的眼科医生,我深刻理解屈光不正性弱视对孩子们
的影响,以及家长们的担忧。
这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
视力模糊,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永久损害。
随着眼科医学的不断发展,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也有了长足的
进步。
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首要任务是进行精确的验光,以确定孩子
的屈光度数。
目前,常用的验光方法有传统的裂隙灯验光和电脑验光。
裂隙灯验光能直接观察眼内结构,准确判断孩子的屈光状态;电脑验
光则通过电脑设备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确定屈光度数后,医生会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镜片。
对于轻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普通单光镜片即可矫正;而对于中度或重
度病例,则可能需要双光镜片或渐进多焦点镜片。
除了光学矫正,视觉训练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一系列特制的
训练项目,如颜色识别、形状识别、视觉追踪等,旨在提高孩子的视
觉功能和视力。
视觉训练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也可在家中进行。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
突破,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视觉训练,效果更显著。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
将竭尽所能,利用现有医疗技术,帮助孩子们恢复视力,让他们健康
成长。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及时进行检查,
尽早发现并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
眼科门诊儿童屈光不正及斜视弱视状况的调查研究崔迎欣;陶俊;韩月圣;郝磊【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cidence of refractive error and strabismus , amblyopia in chil-dren,refractive error strabismus, amblyopiain children,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Children aged 3-12, examed in the eye clinic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osed , from July 2009 to July 2013 , the incidence of refractive errors , strabismus and amblyopia were statisted and patient's age, gender and positive test results were recorded .Result:Children aged3-5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compared with children aged 6-8 and 9-12.Incidence of myopia in children was higher than hyperopia and Astigmatism,P <0.05.But there'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age andsex .Conclusion:Children agde 3-12, 3-5 is a good age for children's refractive errors , mainly in myopia .Strabismus and amblyopia are common multiple types in children .%目的:观察眼科门诊儿童屈光不正发病情况及斜视、弱视在儿童中的发生概况,为下一步预防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龙源期刊网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严重影响儿童视力健康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17年第37期最新证据表明,近视的发生具有逐步低龄化的特点,在3~6岁的群体中,约有2.5%的儿童为近视眼。
在中国,6~18岁的城市学生近视发生率已从低于10%激增至80%。
统计显示,缺乏诊断和矫正的近视导致了全球20.9%的致盲和52.9%的中度至严重视力问题。
有些病例虽然非常容易矫正,但却由于疏于及时的治疗造成了儿童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未矫正近视已成为儿童中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强生视力健视光学院田欣博士表示,早期发现儿童的近视、弱视、斜视等眼部问题,并进行及时矫治,有利于避免儿童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造成永久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屈光不正未矫正?对此,田欣指出,一是由于公众对于儿童视力健康不够重视,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比如认为儿童近视没关系,长大了做了手术就好了;近视了不能轻易戴眼镜,戴眼镜会加速近视的发展等等。
田欣介绍,近视手术能帮助摘掉眼镜,但不能“治愈近视”,视网膜并发症和致盲风险还是存在的。
发生近视了却不戴眼镜,会使得眼肌调节紧张,可能加重视疲劳,甚至可能导致弱视。
斜视和弱视都需要及早就医,这些眼疾都有合适的手术和治疗时机,如果错过,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甚至无法治愈的视功能障碍。
此外,田欣还指出,我国尚有大量儿童因为贫困而无法进行常规的眼部检查和视力矫正。
据悉,为帮助贫困儿童更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眼病,强生自2002年起就与国际狮子会发起“爱瞳行动”。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在亚太地区成功地为2300万贫困儿童进行了视力筛查,其中80万儿童通过筛查发现问题,50万儿童获得了相应的治疗。
对山东省1031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弱视患病调查。
弱视患病率为3.21%,弱视首次检出率为73.41%。
男女之间,各年龄组之间弱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在检出弱视儿童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占50.15%,屈光参差性弱视占31.72%,斜视性弱视占13..60%,形觉剥夺性弱视占1.81%,其它占2.72%。
在屈光不正性弱视眼中,远视占81.33%,近视占4.22%,混合散光占14.46%;远视程度愈高,弱视程度愈重(P<0.005);散光程度愈高,弱视程度愈重(P<0.005)。
弱视程度随远视性屈光参差程度增高而加重(P<0.005,Pearson相关系数=0.61)。
在斜视性弱视中儿童视力筛查的重要性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受器官,人类主要是通过视觉得到各种信息,有80%以上的信息是用眼睛获得的。
眼睛不仅作为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而且能够发送传递信息,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都要靠双眼表现。
故早期开展视力保健是每个儿童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关键。
儿童时期的视觉发育的过程是慢慢形成的,视觉功能在外部条件刺激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灰色是刺激儿童视觉发育的颜色,红色易近视)。
视觉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感觉功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组成:1.完整的视觉通道,包括健康的眼睛、正常的视力和屈光状态。
2.视觉技巧,包括眼球运动、双眼视觉和融合功能。
3.信息处理,包括识别、辨别、空间感知以及视觉与其他感觉的整合。
视觉功能分别在以下年龄段的表现:足月儿——光感1—2周——闭睑反应,瞳孔对光反射,无目的眼球转动5—6周——注视较大物体2月——眼球随人转动,开始出现瞬目反射3月——开始注视4月——抬头,看自己的手8月——稳定地固视2岁——可以追随天上的飞机3岁——视力可达0.6—0.84岁以上——达到正常视力婴幼儿视力的检查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视力定量检查的方法是指视动性眼震、选择性观看、点状视力检查仪、视觉诱发电位、儿童标准视力表。
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分析邯郸市1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814名5628只眼视力普查结果表明, 89例儿童172只眼患有弱视, 发病率为3.16%;在弱视眼中, 中重度弱视高达44.22%,屈光不正性弱视居首位, 占66.35%,其次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 早期发现, 及时诊治是降低弱视危害性的关键。
标签:学绍前儿童;弱视;发病率弱视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此病的调查及防治工作。
由于该病隐蔽性较强、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往往为家长及保教工作者所疏忽。
为了掌握我市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情况, 制订弱视防治计划, 于2011年9月~12月对邯郸市1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视力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邯郸市1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814名,其中男1479人、女1335人,男童占52.56%,女童1335人, 占47.44%。
男女比为1.11:1。
1.2 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查远视力。
先由幼儿园教师教会幼儿认识视标方向, 然后由专业眼科医师进行视力检查, 对视力低于4.9的儿童用0.5%托品卡胺滴眼液扩瞳, 一刻钟后在暗室内检影验光及检查眼底, 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部, 通过上述检查未发现眼部明显异常, 且配戴适当度数的矫正眼镜后视力仍不能高于4.9者诊断为弱视。
然后进行同视机三级功能查检、四孔灯检查, 遮盖法等有关眼位检查。
2 结果 2.1 弱视发病率:采用上述方法共调查学龄前儿童2814名5628只眼, 发现患有弱视儿童89例172只眼,弱视发病率3.16%, 其中右眼79只占45.93%,左眼93只占54.07%;男性39例占43.82%,女性50例占56.18%。
2.2 弱视程度分析:视力≤4.2者占1.74%,4.3~4.7者占42.44%,4.8~4.9者占55.82%,左右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表一)。
表1 57例104只眼弱视程度分析3 弱视性质分析本次调查的儿童弱视按发病性质可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形觉剥脱等几种屈光不正最为普遍(表2)。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屈光度变化的远期追踪观察
刘继红
【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
【年(卷),期】2000(008)001
【摘要】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性儿童屈光度变化的规律。
方法对197例(370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屈光检查,连续4年以上,将逐年屈光度的数据作比较,并进行屈光度与观察期的直线回归分析。
结果远视屈光度逐年减少,其平均值与观察期存在回归关系;近视屈光度逐年增加,其平均值与观察期也存在回归关系;散光度数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减。
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屈光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远视度数逐年减少、近视度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刘继红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7.44
【相关文献】
1.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J], 谢美娜;邓德勇
2.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的远期疗效评价 [J], 罗晓燕
3.门诊近视儿童屈光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J], 税丹;李玉茹
4.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J], 王慧霞
5.中小学生眼屈光度动态变化与近视眼的追踪调查研究 [J], 李光春;范元成;刘雅;王革生;袁弢;周秀华;易翠薇;贺宾;邱学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视力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幼儿视力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引言作为幼儿的视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能对未来的生活产生长远的影响。
然而,目前幼儿视力问题的普遍性日益凸显,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评估目前幼儿视力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改进措施,并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 原因分析2.1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对幼儿视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近视率的不断上升和幼儿眼睛疲劳症状的增加,就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直接后果。
2.2 学习环境不佳幼儿在学校或家中的学习环境可能存在不利于视力保护的因素。
光线不足、书桌椅高度不合适等,都会增加幼儿发生视力问题的风险。
2.3 缺乏户外活动过于沉迷室内活动,缺乏户外活动的机会,也是幼儿视力问题的一个原因。
户外活动能够给幼儿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视觉刺激,有助于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
3. 改进措施3.1 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为了保护幼儿的视力,需要适当限制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家长可以与幼儿达成共识,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定,以保证他们的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3.2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足够的光线、合适的书桌椅等。
对于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的幼儿,还应提供合适的屏幕距离和角度。
3.3 鼓励户外活动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
可以组织户外运动课程、野外郊游等,引导幼儿远离电子产品,融入到自然环境中,有助于改善视力问题。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视力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合作。
家长应该尽早了解、关注幼儿的视力健康,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他们的眼睛。
学校要确保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
社会应该加大对幼儿视力健康的宣传,提高家长和教育者的视力保护意识。
5. 总结幼儿视力问题的存在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但我们有能力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
减少50%以上,症状明显改善,维持4周以上;无效(NC),经治疗后胸腔积液无减少或增加。
2结果2.1疗效本组43例经治疗后CR35例,PR5例, CR+P R为95.3%;NC为4.7%。
2.2毒副反应43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部分感到局部有不适感和轻微疼痛。
因全身化疗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经G-CS F治疗后3d~5d恢复正常,少数有脱发。
3讨论癌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或转移癌引起的并发症,常标志肿瘤已进入晚期。
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彻底排净癌性胸腔积液是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院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局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对控制胸腔积液有显著效果,而且毒副作用小。
首先用B超探查胸腔积液情况,胸腔积液量、深度,是否有分隔、包裹,选择适合置管患者。
这种方法简便、快捷,而且创伤小、易操作、保留时间长,避免了反复多次胸腔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危险和痛苦;其引流效果好,有利于将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尽快局部化疗,否则短时间内胸腔积液重新积聚影响治疗效果。
双侧胸腔积液者只选择积液量多侧注入胸腺肽,另一侧只做局部化疗,防止双侧胸膜均发生粘连、闭塞,限制呼吸运动。
顺铂为广谱抗肿瘤药,胸腔内用药除直接作用于胸膜、胸腔积液中癌细胞外,还能通过胸膜吸收入血,抑制原发灶和转移灶[2]。
白介素2控制胸腔积液的机制是其能够显著地增强T细胞、B细胞、巨嗜细胞、NK细胞的免疫功能,又能诱导新型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和激活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C)。
并与其他多种细胞因子之间协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从胸腔内进入体循环的药物浓度低,因而对其他部位肿瘤疗效不理想。
故我们同时采用静脉化疗,一方面可以杀灭原发病灶癌细胞,控制肿瘤发展;另一方面药物也进入胸膜腔杀灭癌细胞。
本组结果表明,胸腔内置管引流,顺铂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毒副反应少等优点,便于临床应用。
学龄前儿童视力和屈光状态分析谢晓兰;朱苾丹;李绍军【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23(23)1【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现况,并对其屈光状态进行分析。
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
于2021-12/2022-01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市通州区9所幼儿园3~6岁儿童1513人3026眼,均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并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和屈光度分布情况。
结果:纳入儿童视力低常率为15.47%,屈光异常率为14.24%,且随着年龄增长,屈光异常检出率减少,而屈光异常类型以单纯近视性散光为主(11.46%),随着年龄增加,单纯性远视率逐渐降低,单纯性近视率逐渐增加。
屈光度检查结果显示,纳入儿童球镜度为0.50(0.25,1.00)D,柱镜度为-0.25(-0.50,-0.25)D,等效球镜度为0.375(0,0.625)D。
不同年龄段儿童球镜度和等效球镜度均无差异(P>0.05),但柱镜度有差异(P<0.001)。
结论:3~5岁儿童视力低常率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6岁后又呈增加趋势。
3~6岁儿童屈光异常以单纯近视性散光为主。
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情况应重点关注,应定期进行视力和屈光状态检查。
【总页数】3页(P172-174)【作者】谢晓兰;朱苾丹;李绍军【作者单位】中国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3515例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分析2.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学龄前儿童视力与屈光状态筛查分析3.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学龄前儿童视力与屈光状态筛查分析4.运用双目视力筛查仪对5816例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的筛查分析5.宝鸡市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调查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治疗措施与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远视引起的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方法的矫正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0例420眼由于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资料进行调查,在规范的验光条件下进行配镜矫正,根据矫正处方的不同分为全矫组、欠矫组以及渐变多焦镜组各70例,均进行戴镜治疗。
结果三种矫正方法的平均治愈时间为全矫组(18.16±5.12)mo、欠矫组(19.26±5.24)mo、渐变镜组(15.68±4.27)mo,渐变多焦组数据与其他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规范验光的条件下,采用渐变多焦的矫正治疗方式对弱视患儿事视力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它的应用为治疗儿童远视引起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提供了新的治疗是思路,应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远视;屈光不正;弱视;矫正现阶段,儿童弱视的出现频率不断升高,屈光不正特别是由于中、高度远视引起的屈光不正是诱发儿童弱视的重要原因[1]。
此类弱视的特征是不仅会使患者远视力受影响,其近视力也较为低下,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和学习。
目前,对于儿童屈光不正弱视的常规治疗办法是通过规范化的验光配镜矫正治疗结合精细作业等辅助治实现对患儿视力的调整[2]。
在视力矫正过程中选用何种矫正方式能够提升对此类弱视的治疗效果是当前眼科治疗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选取125例该类弱视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探讨此类弱视的矫正方法以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0例420眼由于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资料进行调查,其中男性患儿112例224眼,女性患儿98例196眼,初诊年龄为4岁-13岁,平均年龄为(7.2±3.6)岁,所有患儿随访期满24个月,且均未出现斜视情况。
社区3~6岁儿童视力情况调查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儿童视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难题。
3~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本调查旨在了解社区3~6岁儿童的视力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调查目的:了解社区3~6岁儿童的近视率、屈光度分布以及视力健康状况。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并收回了800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1.近视率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社区3~6岁儿童的近视率为30%。
其中,男性儿童的近视率为35%,女性儿童的近视率为25%。
近视度数集中在100~400度。
2.屈光度分布分析:调查显示,社区3~6岁儿童的屈光度分布较为均匀。
其中,30%的儿童屈光度在50~200度之间,20%的儿童屈光度在200~400度之间,50%的儿童屈光度在400度以上。
3.可能导致近视的原因分析:根据家长填写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3~6岁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电视等;-学习压力过大,如学前班、补习班等;-学习环境不良,如光线暗、书写姿势不正确等;-环境因素,如长时间接触不良的光源、距离近视等。
分析与讨论:1.近视率高于预期:社区3~6岁儿童的近视率为30%,高于预期。
近视会对儿童的视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因此,应该引起家长和社区的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近视的原因多样化:社区3~6岁儿童近视的原因多样,主要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环境不良等因素有关。
家长应引导儿童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充足的光线和正确的书写姿势。
3.管理规划与预防:为了提高社区3~6岁儿童的视力健康水平,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划和预防措施:-加强家长的健康教育,宣传近视的危害和预防方法;-限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光线、书写姿势等;-定期进行儿童视力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儿童屈光特点及验光注意事项近年来,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屈光不正会对儿童的视觉发展和学习成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纠正儿童眼睛问题十分重要。
以下是关于儿童屈光特点及验光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儿童屈光特点1.近视(近视度数大):儿童近视发病率不断增加,且近视度数较高,容易逐渐加深。
与成人不同,儿童近视多数在青少年发生。
2.散光:散光在儿童中也相对常见,一般在小学时期开始明显。
散光可以独立或与近视并存。
3.斜视:斜视是指儿童双眼的视线没有向同一目标聚焦,导致出现双视现象。
斜视可以出现在婴幼儿时期,也可以在青少年期发生。
4.远视(远视度数大):儿童远视主要表现为模糊看近处物体,但可以清晰看远处物体。
通常在幼儿时期或学龄前期出现。
1.合理的验光时间:儿童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一次验光。
在确定儿童屈光是否正常时,最好选择儿童身体状况较好的时候进行。
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的眼睛正常发育的时间在早晨9点至中午12点之间。
2.提供充足的照明:验光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儿童能够清晰看到检查图表上的字母或图片。
充足的照明有助于医生准确评估儿童的视力情况。
3.测试视力和眼球运动:验光过程中,首先需要测试儿童的视力。
可以通过要求儿童朗读不同大小的字母、手指移动测试等方式来评估。
另外,还要检查儿童的眼球运动,以判断是否存在斜视或其他问题。
4.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确定儿童眼球内部结构是否正常的重要步骤。
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儿童的视网膜、视神经和其他重要组织的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疾病。
5.准确的屈光度数测量:确定儿童的屈光度数是验光的重要部分。
通常使用自动折射仪或试镜法进行测量,以获取儿童的屈光度数和散光度数,从而为配镜提供准确的数据。
6.配镜建议和康复期:根据儿童的屈光度数和散光度数结果,医生会给出相应的配镜建议。
儿童在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期,让眼睛逐渐适应新的光学状态。
弱视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
弱视,也称为懒眼,是儿童视觉发育异常的一种情况。
以下是弱视产生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治疗方法:
原因:
1.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错误未得到及时纠正,
会导致眼睛接收到的视觉信息不清晰,从而引发弱视。
2.斜视:如果一个眼睛斜视或转动,会导致两只眼睛接收到的视
觉信息不一致,从而使一个眼睛处于抑制状态,逐渐发展为弱视。
3.眼球疾病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视网膜疾病等,这些疾病会
影响眼睛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引发弱视。
预防和治疗方法:
1.早期筛查和诊断:建议儿童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接受视觉筛查,
早期发现视觉问题并及时就医。
2.视光学矫正:对于存在屈光不正的儿童,及时配戴适合的眼镜
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以保证视觉的清晰度和正常发展。
3.斜视治疗:对于斜视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斜视矫正、眼肌训
练或手术治疗,以促进眼球协调和视觉的正常发展。
4.强化使用弱视眼:对于已经发展为弱视的眼睛,通过闭盖治
疗、眼贴、视觉刺激训练等方法来增强其使用,帮助恢复视觉功能。
5.多感官刺激: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的结合,
促进弱视眼的发展和功能恢复。
6.定期复查和跟踪:对于存在视觉问题的儿童,需要定期进行视
觉检查和跟踪,以确保治疗效果和视觉功能的稳定。
弱视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弱视,请尽快咨询眼科专家或儿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小学生视力现状调查分析2500(最终五篇)第一篇:小学生视力现状调查分析 2500小学生视力现状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对目前小学生视力现状进行分析,为视力保护正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对开发区二小的1175名小学生体检报告进行视力分析,根据视力情况判断目前小学生视力情况。
结果:小学生视力成普遍下降趋势,屈光不正、视力下降情况较为严重。
受检学生中,占37%出现视力问题,且有42%的学生视力正处于异常视力边缘。
结论:因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看书,导致目前小学生视力呈普遍下降趋势,需及时纠正小学生用眼习惯,保护视力正常发育。
【关键词】:小学生;视力显著;调查尽年来,随着小学生阅读习惯不良、上网习惯、读写姿势不良等因素,导致学生普遍视力下降。
为了解目前开发区二小学生的视力现状,并针对视力下降因素进行探讨,做好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预防近视[1]。
对开发区二小1175例小学生视力现状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开发区二小1175例小学生视力现状进行调查,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12±3.2)岁。
1.2方法对1175例学生进行体检,体检后将视力表进行收集,并对学生平时生活习惯,如读写姿势、家族史、上网习惯等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判断视力受影响因素。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使用相关分析统计方法,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经调查显示,年龄较大的学生,相较于年龄较小学生,视力异常更为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相关生活习惯调查中得知,影响视力的因素有:每天看课外书超过3h、家族遗传史、上网时间超过2h、读写姿势不良等。
有课外阅读时间过长、遗传因素、上网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良等习惯的学生,视力异常情况较为显著(P<0.05)。
经过对1175例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随着年龄增加,视力开始逐渐下降,近视率开始逐渐增加。
其中,上网为视力影响因素之首。
2024小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2024小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1(约855字)一、问题的提出全校、全国、甚至全球的近视情况极高,对此我展开了一个调查,从而得知情况。
二、调查方法1、查阅相关书籍,阅读报刊,游览信息,上网游览,了解近视眼。
2、查阅书本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近视眼的原因。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是世界第二位,发病率为50%2、小学生近视率为22.7%,初中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大学生高达80%以上。
3、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率的人数占整个学生比例的60%,患者人数超过6000万,居世界首位。
四、结论1、从调查结果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升高而加重。
2、其中的'因素,如: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
我们可以努力克制、改正;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对之类的问题,我们可以正确就医。
像电视、手机看的太多,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一些看的时间,并做对眼睛有保护的事情。
3、看书、写字时不应卧在床上,更不用趴在床上或趴在桌上写字看书。
4、眼睛如果近视,应食用或外用药品,或多做一些保护眼睛的运动,如:眼保健操等。
多向远处眺望,既可开阔眼界,又可提高视力。
5、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一小时内,不要离电视太近,至少隔两米距离。
不要长时间使用眼睛,每学习50分钟,应适当休息十分钟。
6、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
2024小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2(约1582字)一、问题的提出以前一提起眼镜,大家都认为是教师、科学家、大学生的专利,而近几年,我们却发现,同学当中有不少人也戴上了眼镜,还有一部分视力较差的同学由于没有及时配戴眼镜,看不清黑板报上的字,影响了学习。
据调查日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20%,初中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60%,高中则达到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