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18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复习及试题一、鲁迅小说两篇《在酒楼上》1、理解《在酒楼上》作者与叙述者、人物的关系。
①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
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
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
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
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鲁迅两种声音的外化。
“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鲁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
2、细读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谈谈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第一次描写:“我”来到“一石居”时,正值严寒季节,然而从窗口看废园,那里“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这是“我”高洁的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意志的象征性写照!第二次描写:在吕纬甫叙述自己故事的间隙,小说中又穿插了一段生动的废园景色描绘:“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
”在这里,正隐隐地透出了“我”的一种希冀,“我”是多么希望老友重新像这株红山茶那样挺立起来啊!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并非仅仅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存在的,也含蓄地展示着“我”的感情世界,有助于深化小说的题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填空练习题1、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鲁迅作品______。
2、《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一件“无聊的事”是为他三岁的弟弟______。
3、《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二件“无聊的事”是送剪绒花给______。
4、《铸剑》选自鲁迅的历史小说集______。
5、《铸剑》中的两个复仇人是______。
6、《伤逝》的女主人公是______。
7、废名原名叫______。
8、1929年,废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______。
9、《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______。
10、钱良材是茅盾的______中主要人物之一。
11、______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
12、《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______。
13、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创作可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萧萧》和《丈夫》可视为______题材。
14、老舍的小说______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15、“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
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中______。
16、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描写童年生活的______小说。
17、萧红不仅创作了《呼兰河传》,还有代表作中篇______。
18、《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______,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9、小团圆媳妇是萧红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20、《倾城之恋》是一个______之间的双城故事。
21、《倾城之恋》中男女主人公相识的介绍人是______。
22、《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是出身破落大族的闺秀______。
23、《倾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是阔绰的华侨子弟______。
24、《金锁记》的主人公是______。
25、《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儿叫______。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填空练习题1、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鲁迅作品______。
2、《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一件“无聊的事”是为他三岁的弟弟______。
3、《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二件“无聊的事”是送剪绒花给______。
4、《铸剑》选自鲁迅的历史小说集______。
5、《铸剑》中的两个复仇人是______。
6、《伤逝》的女主人公是______。
7、废名原名叫______。
8、1929年,废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______。
9、《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______。
10、钱良材是茅盾的______中主要人物之一。
11、______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
12、《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______。
13、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创作可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萧萧》和《丈夫》可视为______题材。
14、老舍的小说______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15、“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
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中______。
16、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描写童年生活的______小说。
17、萧红不仅创作了《呼兰河传》,还有代表作中篇______。
18、《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______,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9、小团圆媳妇是萧红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20、《倾城之恋》是一个______之间的双城故事。
21、《倾城之恋》中男女主人公相识的介绍人是______。
22、《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是出身破落大族的闺秀______。
23、《倾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是阔绰的华侨子弟______。
24、《金锁记》的主人公是______。
25、《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儿叫______。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名词解释(20分)1《伤逝》鲁迅于1925年创作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
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五四”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领青年去寻求“新的生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2《狂人日记》鲁迅作品,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首发于1918年《新青年》。
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
《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3《在酒楼上》鲁迅的一篇重要作品,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写照。
本文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分析当时社会上新型知识分子的心态以及形象。
4《俸剑》鲁迅作于“三-一八”惨案背景下的小说,在这个夏仇故事中贯穿了他作品中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主线,但小说结尾“三头共葬”的闹剧表现出作者对启蒙神话的怀疑和不信任,对生命意识觉醒与升华的歌颂和礼赞。
5《生死场》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遂的诠释。
而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而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
写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6《呼兰河传》箫红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是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7《边城》沈从文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
8《围城》钱钟书代表作,创作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动乱年代,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
它展示的不是战火硝烟的世界,而是旧社会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
9《封锁》张爱玲以四十年代的旧上海为背景,写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告诉人们以陌生的视角看待生活,发现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试卷B答案试题1: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节选)要点:(仅作提示)小说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王一生的故事。
作家有意识地淡化了王一生作为知青的社会角色与身份,淡化他的社会思考和政治意识,淡化了他的下放生涯中关于劳动、苦难等内容。
没有描写他与环境的直接矛盾冲突,而重点突出与强调了他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着重描写王一生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情。
吃为身体之必须,棋为精神之必须;吃是棋的物质基础,棋是生命的价值体现,两者存在着互补与升华的辩证关系。
因此,王一生执着于棋道,追求的是一种内向的个体精神世界的完美。
王一生的形象,以其说是包容了文化精神的独特个体,不如说是消解了鲜明个性的文化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合璧的人格精神和文化心理积淀。
作者并不强调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刻画,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试题2:艾青诗歌《鱼化石》品读。
(300字,30分)要点提示:A.艾青的哲理小诗,咏物言志,是诗人将现实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加以艺术熔炼后产生出来的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迷人火花。
B. 《鱼化石》是艾青哲理小诗的代表作,具有历史和哲学深度。
作品以一块“过多少亿年”的鱼化石为艺术意象,揭示出一种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
C.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进了对世界变幻的感悟中,透视出诗人特殊的人生际遇。
D. 鱼化石形成过程,蕴涵着人类历史与人生的一种发展规律,包含着人生的无奈与苍凉,表达了一种诗人的人生观、哲学观。
一、填空题 1.《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旧事重提之二》,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2.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其中《凤凰涅槃》是诗集中的代表作。
3.杨绛散文集《将饮茶》的“代后记”是《隐身衣》。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5、大地上的事情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了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祥子和虎妞是(作者)的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
2.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最成功的作品有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3.在《春之声》中王蒙采用手法作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
4.王一生是(作者)的小说《》中的人物。
5.汪曾祺的《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
6.《孕妇和牛》的作者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 B. 《伤逝》C.《孤独者》 D. 《肥皂》2.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有()A.《倾城之恋》B.《金锁记》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赵树理的小说作品有()A.《李有才板话》B.《锻炼锻炼》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曾沧海B.吴荪甫C.方罗兰D.赵伯韬5.王安忆的“三恋”是指()A.《倾城之恋》B.《小城之恋》C.《荒山之恋》D.《锦绣谷之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
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填空题1.短篇小说《故里三陈》的作者是()。
2.王蒙的小说《春之声》这个题目,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这一标题也蕴涵着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
3.棋呆子王一生是()小说《棋王》中的主要人物。
4.《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
小说中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
5.《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作家王安忆称为()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作家的故事。
6.《孕妇和牛》这篇小说没有故事,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的情绪。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考试重点复习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小说部分 1. 理解《在酒楼上》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我”与吕纬甫。
“我”:外表懒散无聊,内心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高洁坚定的信仰。
吕纬甫:外表颓唐、消极、麻木,内心有着浓浓的手足亲情以及对已逝和尚存的生命的无比眷恋。
“我”与吕纬甫可以说是鲁迅自我精神历程的某种折射,是两个不同的鲁迅。
2.《铸剑》中关于“三头相搏”与“万民观葬”的场面描写①“三头相搏”是前一个高潮,使黑的人和眉间尺的人格与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②“复仇”主题鲁迅式的思考与开掘都是从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
于是出现了后一个高潮――“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③前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后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消解为无,无效,无意义。
④小说显然出现两个调子:悲壮、崇高和嘲讽、荒谬。
3.《子夜》第一章的象征意义和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A揭示主题的作用:在全书的矛盾冲突展开之前,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序幕——吴老太爷的死。
这个人物本身与小说所要表现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他的出现却对以后矛盾冲突的展开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在于点明时代的特点,通过吴老太爷的出走,侧面地反映了三十年代时期农村革命风暴的到来;通过吴老太爷的暴卒,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势力——尘封的“古老僵尸”进入现代的大都会就“风化”了。
吴老太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死是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象征。
B结构上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小说主人公吴荪甫的生活环境、外貌、性格以及社会关系。
4.《正红旗下》二哥福海的形象自食其力的二哥福海在作品中是一个新型的、正面的、理想化的旗人形象。
他出身旗人社会的底层,既有旗人讲究礼仪和生活趣味的特点,又能突破旗人的传统,掌握了一门自食其力的手艺。
他能认清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代表了旗人新生的希望。
通过福海“请安”、安排“洗三”两个场面,作品展现了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生动地刻画了福海的形象:懂规矩、讲理儿、精明、麻利、能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第一部分:鲁迅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2、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3、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尼采-。
4、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离婚---》。
5、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旧事重提---》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6、《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7、四铭是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主人公。
8、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彷徨-》。
二、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D)。
A、《呐喊》B、《坟》C、《野草》D、《热风》2、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B)。
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3、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B)。
A、赵司晨的妹子B、小尼姑C、邹七嫂的女儿D、吴妈4、10、《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D)。
A、很凶的女人B、老悍妇C、恶毒的女人D、老傻瓜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冰心的天真纯情,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小说家,除郁达夫之外,还有(B)。
A、废名B、庐隐C、芦焚D、苏青三、多项选择题1、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在鲁迅的前期创作中,他的杂文集主要有(BC)A、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感情和对人生进行哲理思考的《野草》B、包括27篇“随感录”在内的风格热烈的《热风》C、收有早期在日本写作的长篇论文的思想深刻的《坟》D、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特点又包蕴着中年人思考的《朝花夕拾》2、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D)。
《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复习题㈡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故里三陈》至《〈许三观卖血记〉选读》全部课文后测试。
② 本测试题共300 分。
第四、五两道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25 题,每题 1 分,共25 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故里三陈》是汪曾褀回忆故乡的小说,“故里”是指江苏省的________ 。
2、陈四是汪曾褀小说《故里三陈》中回忆的故乡人,这篇小说大量的笔墨在写____ 的情景,对人物的描写非常少。
3、《故里三陈》中写到了故乡的三个有特殊技能的人,其中,被称为向大人的瓦匠是____4、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故里三陈》显示了一种丰富的文化底蕴,作者自己称“ _ 即人物”。
5、_____ 是汪曾褀回忆童年的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和英子姑娘朦胧的爱情故事。
6、王蒙《春之声》中所用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_______ 。
7、《春之声》的题目源自火车上录音机里的德语歌曲和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个标题蕴含了80 年代初人们对 _________ 的特定指认方式。
8、阿城的《棋王》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_______ 的故事。
9、《棋王》主人公一生中有两个追求,即________ 和下棋。
10、“他的头发这几天象发了疯一样的长,已经有两寸长,头发根根竖起,像刺猬的硬毛”,这里描写的人物出自小说________ 。
11、阿城的“三王小说”是指《棋王》《树王》、_______ 。
12、《棋王》中,教王一生下棋的捡破烂老头有自己的行为哲学,即_______ 。
13、被王一生仔细收藏着的是母亲送给他的一副_______ ,它是王一生下棋的内驱力。
14、《透明的胡萝卜》中,小铁匠因为嫉恨小石匠与菊子姑娘的爱情,与小石匠展开了搏斗,其中受到黑孩帮助的人是________ 。
15、《透明的红萝卜》与一般以“故事”为主的小说不同,它着重传达的是一种“感觉”,具有__________ 的诗话色彩。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一、填空题1、汪曾祺2、《春之声圆舞曲》、八十3、阿城4、莫言、“金色的'红萝卜”5、“虚构自己”6、温婉和谐7、《许三观卖血记》二、不定项选择题1、B2、A3、A4、A5、AD6、ABCD7、BCD8、ABCD9、BCD10、ABC三、简答题1、结合长篇小说《子夜》谈谈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在30年代,一种主要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深广度,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方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而且影响深远,这就是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一,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二,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阶级性;三,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直接相关、这种又被称为"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小说模式,主要是由茅盾在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人生派"小说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从原来的张扬个性为主改变为全景式反映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为主,成为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标志,这也正是"社会分析派"区别于其它文学流派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说,"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范式,从而决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独有的地位,茅盾在这一流派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子夜》和《林家铺子》等一批具有社会剖析小说特点的作品,代表着这一流派的最高成就、(请结合作品分析)2、简述《边城》的艺术特色。
《边城》是一部把湘西风土人情,自然景物和人事命运融为一体的抒情小说、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湘西优美的山水风光,淳朴的风土人情,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纯美的文学世界,并以这一世界与都市社会的丑恶相对照,用这种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来批判现代都市文明的弊端。
沈从文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的是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风俗人情的协调与融合,作者总是用水一般流动的笔致,在诗一般的意境中来展开小说的叙述,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韵味。
《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复习题㈡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故里三陈》至《〈许三观卖血记〉选读》全部课文后测试。
② 本测试题共300分。
第四、五两道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故里三陈》是汪曾褀回忆故乡的小说,“故里”是指江苏省的______。
2、陈四是汪曾褀小说《故里三陈》中回忆的故乡人,这篇小说大量的笔墨在写______的情景,对人物的描写非常少。
3、《故里三陈》中写到了故乡的三个有特殊技能的人,其中,被称为向大人的瓦匠是______。
4、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故里三陈》显示了一种丰富的文化底蕴,作者自己称“______即人物”。
5、______是汪曾褀回忆童年的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和英子姑娘朦胧的爱情故事。
6、王蒙《春之声》中所用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______。
7、《春之声》的题目源自火车上录音机里的德语歌曲和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个标题蕴含了80年代初人们对______的特定指认方式。
8、阿城的《棋王》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______的故事。
9、《棋王》主人公一生中有两个追求,即________和下棋。
10、“他的头发这几天象发了疯一样的长,已经有两寸长,头发根根竖起,像刺猬的硬毛”,这里描写的人物出自小说______。
11、阿城的“三王小说”是指《棋王》《树王》、______。
12、《棋王》中,教王一生下棋的捡破烂老头有自己的行为哲学,即______。
13、被王一生仔细收藏着的是母亲送给他的一副______,它是王一生下棋的内驱力。
14、《透明的胡萝卜》中,小铁匠因为嫉恨小石匠与菊子姑娘的爱情,与小石匠展开了搏斗,其中受到黑孩帮助的人是______。
15、《透明的红萝卜》与一般以“故事”为主的小说不同,它着重传达的是一种“感觉”,具有______的诗话色彩。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一、填空题:1、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2、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3、闻一多的《之地方色彩》最有名的论断,就是指出《女神》缺少“地方色彩”的“欧化”现象。
4、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5、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后,新文学的作家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他的“呐喊”,那么在《女神》之后出版的诗歌、散文、戏曲集《星空》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
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和《聂��》。
7、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以“战国”时期和“南明”时期为题材的六部历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是《屈原》。
8、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神》后出版的诗文集《星空》中。
9、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论郭沫若和他的》。
10、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阳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12、郭沫若50年代以后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实际上是一篇为历史上的“白脸”形象曹操所作的“翻案文章”。
13、王光东的《关于浪漫的沉思――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论》一书认为,前期郭沫若文艺思想虽然变化多,又偏激,不科学,但其价值就在于“深刻的片面”,即使不科学,也是合理的,满足了时代需求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模拟试题四一、填空题1.《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后收入散文集《》。
2.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其中《》是诗集中的代表作。
3.杨绛散文集《将饮茶》的“代后记”是《》。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____时代。
5、____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了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
6、“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两句诗出自郭沬若的_____。
7、丁西林的《酒后》中的一个人物,在剧中几乎不说话,对所发生的一切处于完全无知状态,这个人物是____。
8、《北京人》中,漂亮、能干、凶狠的王熙凤式的女人是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1.鲁迅的独语体散文集是()A.《野草》B.《呐喊》C.《彷徨》D.《朝花夕拾》2.话剧《北京人》的整部剧的基调是()的。
A.激烈B.狂躁C.沉静D.郁热3.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妻子是一个()。
A.理想主义者B.颓废者C. 浪漫主义者D. 现实主义者4、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____。
A.金鱼B.叭儿狗C.鹦鹉D.猫5、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
A.《放猖》基本是虚写,《三竿两竿》是实写。
B.《放猖》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文字也相类。
C.《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
D.《放猖》结尾借景抒情,《三竿两竿》结尾似结非结。
6、“生命之火熄了又熄了,一片蓝焰,一堆灰。
谁看到?谁明白?谁相信……”这一段文字节选自____。
A.《寒风吹彻》B.《我与地坛》C.《大地上的事情》D.《烛虚•五》7、《影的告别》中,“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浸在黑暗里了。
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对这句话理解比较正确的选项有____。
A.影子明哲保身,不愿见光明。
B.反抗黑暗自然被黑暗所不容。
C.影子在完全黑暗和完全光明中,都将消失。
国家开放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白流苏并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
()A.对B.错参考答案:B2.《棋王》王一生在“车轮大战”中,最终的比赛结果是()。
A.赢了老者B.中途退出C.输了老者D.与老者握手言和参考答案:D3.《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顺顺。
()A.对B.错参考答案:A4.《透明的红萝卜》中,小石匠与小铁匠的争斗中,()被打瞎了一只眼。
A.菊子B.黑孩C.小石匠D.小铁匠参考答案:A关于《纪实与虚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部自传体小说B.是王安忆90年代后期创作的长篇小说C.它是对作家创作经历的反省,也是对“写作”这一行为的思考与反省D.小说将写实与象征、纪实与虚构、经验与理性融于一体,呈现了古典主义的创作倾向参考答案:ACD6.《许三观卖血记》是一篇()小说。
A.长篇B.中篇C.短篇D.中长篇参考答案:A7.《许三观卖血记》中,“他要一路卖着血去上海”其目的是()。
A.买粮B.仅仅为了体验卖血C.结婚D.他的儿子一乐看病参考答案:D8.《棋王》中,“我”给王一生讲了两个关于吃的故事,分别来自小说()。
A.《项链》B.《邦斯舅舅》C.《热爱生命》D.《沉重的翅膀》参考答案:BC9.2019年9月23日,赵树理长篇小说《三里湾》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参考答案:A10.《在酒楼上》的作者是()。
A.老舍B.张爱玲C.赵树理D.鲁迅参考答案:D11.“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座桥梁,桥那边是山,桥这边是一堵灰砖砌成的墙壁,拦住了这边的山。
柳原靠在墙上,流苏也就靠在墙上,一眼看上去,那堵墙极高极高,望不见。
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
她的脸,托在墙上,反衬着,也变了样——红嘴唇,水眼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张脸。
柳原看着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及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1/10)、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了诗人和三类人的对话,这三类人分别是农夫、农妇和()(2分)♣♣♣♣ A、渔妇 B、牧民C、土地垦植者D、年老的母亲(2/10)、曹禺《北京人》中的曾思懿、曾文清是什么关系?(2分) ♣♣♣♣ A、父女 B、夫妻 C、姐弟 D、兄妹(3/10)、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所呈现的形式美在于()(2分)♣♣♣♣A、每节四句,结构齐整。
B、“依洄”吟唱的风格。
C、梦和现实的交织。
D、一句话反复呈现。
(4/10)、鲁迅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也有一个很经典的细节刻画,是:(2分)♣♣♣♣ A、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B、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C、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D、她的笑,说实话,并不比哭更体面一些。
(5/10)、闻一多《发现》的情感抒发之所以获得火山爆发般的效果,主要在于()(2分)♣♣♣♣ A、直接从感情的爆发点开始。
B、以“血泪”和“不对”的否定开始。
C、每两句一韵,节奏明快。
D、每一句分成两个短句,节奏急促。
(6/10)、试图呈现“河流上的人…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的,是下面哪个作品?(2分)♣ A、周作人《鬼的生长》♣ B、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C、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D、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7/10)、周作人《水里的东西》所写的“水里的东西”是什么?(2分)♣ A、金鱼♣ B、水鬼♣ C、新生物种♣ D、水下生物世界(8/10)、“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出自哪一个作品?(2分)♣ A、卞之琳《尺八》♣ B、戴望舒《寻梦者》♣ C、卞之琳《断章》♣ D、何其芳《预言》(9/10)、鲁迅曾经说过中国历史就是两个阶段的循环,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2分)♣ A、任人宰割的时代♣ B、人肉筵席的时代♣C、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D、天下太平的时代)(10/10)、曹禺《日出》里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是()(2分)♣♣♣♣ A、黄省三 B、李石清 C、潘月亭 D、王福升(1/10)、老舍《正红旗下》所写的是末代旗人的生活。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名篇导读》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2.()是“五四”以后出现的第一部多幕话剧,也是曹禺的成名之作。
A.《原野》B.《北京人》C.《日出》D.《雷雨》3.马原的小说在文体上被称为“叙事圈套”,其代表作是()。
A.《西藏,隐秘的岁月》B.《冈底斯的诱惑》C.《骚动的香巴拉》D.《褐色鸟群》4.胡适创作的诗集是()。
A.《扬鞭集》B.《尝试集》C.《猛虎集》D.《草莽集》5.()以独特的“自叙传”风格开创了描写知识青年内心苦闷的浪漫抒情小说流派。
A.郁达夫B.许地山C.郭沫若D.废名6.《阿Q正传》塑造了贫苦农民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A.正确B.错误7.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有()A.马原B.余华C.莫言D.残雪8.在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闲适、性灵的小品文的社团流派是()。
A.现代评论派B.语丝社C.京派D.论语派9.艾青的诗集有()A.《大堰河》B.《北方》C.《繁星》D.《黎明的通知》10.鲁迅创作的历史小说集是()。
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11.被称为“民族的秘史”的小说是()。
A.《古船》B.《白鹿原》C.《北方的河》D.《绿化树》12.鲁迅推崇冯至,其将冯至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A.错误B.正确13.14.组诗《女人》的序言《黑夜的意识》第一次把女性诗学和“黑夜意识”联系在一起,成为女性诗歌的宣言和理论纲要,它的作者是()。
A.翟永明B.王小妮C.陈染D.林白15.沈从文创作的对现代都市文明进行嘲讽与批判的作品有()。
A.《绅士的太太》B.《八骏图》C.《萧萧》D.《丈夫》16.下列属于林语堂创办的杂志的有()。
A.《论语》B.《现代》C.《人间世》D.《宇宙风》17.18.《孤独者》中的主人公是()。
A.吕纬甫B.魏连殳C.史涓生D.陈士成19.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祥子和虎妞是(作者)的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
2.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最成功的作品有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3.在《春之声》中王蒙采用手法作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
4.王一生是(作者)的小说《》中的人物。
5.汪曾祺的《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
6.《孕妇和牛》的作者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 B. 《伤逝》C.《孤独者》 D. 《肥皂》2.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有()A.《倾城之恋》B.《金锁记》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赵树理的小说作品有()A.《李有才板话》B.《锻炼锻炼》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曾沧海B.吴荪甫C.方罗兰D.赵伯韬5.王安忆的“三恋”是指()A.《倾城之恋》B.《小城之恋》C.《荒山之恋》D.《锦绣谷之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
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填空题1.短篇小说《故里三陈》的作者是()。
2.王蒙的小说《春之声》这个题目,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这一标题也蕴涵着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
3.棋呆子王一生是()小说《棋王》中的主要人物。
4.《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
小说中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
5.《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作家王安忆称为()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作家的故事。
6.《孕妇和牛》这篇小说没有故事,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的情绪。
7.许三观是余华的小说()一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二、不定项选择题1.《在酒楼上》后收入小说集()。
A.《呐喊》 B.《彷徨》C.《故事新编》D.《坟》2.“陈聋子”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____中的人物。
A.《菱荡》B.《桥》C.《莫须有先生传》D.《竹林的故事》3.“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B.鲁迅C.郭沬若D.胡适4.老舍被人称为____小说的鼻祖。
A.京味B.京派C.海派D.北京市民诗人5.《正红旗下》里写得最为传神的人物是二哥福海,小说里有两处突出的场面描写是____。
A.请安B.当油漆匠C.加入白莲教D.洗三6.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____。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D.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
7.关于《李有才板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描绘农村生活的小说。
B.它以人道主义的视角和观念去挖掘农民内心深处的东西。
C.小说运用了评书体的方式认识、体验农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
D.反映了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斗争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的巨大变化。
8.收入到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作品有____。
A.《金锁记》B.《倾城之恋》C.《沉香屑:第一香炉》D.《花凋》9.废名《桥》的主要人物有____。
A.纯B.小林C.琴子D.细竹10.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____。
A.理趣B.禅趣C.涩味D.京味三、简答题1.结合长篇小说《子夜》谈谈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2.简述《边城》的艺术特色。
四、分析题1.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多处出现“墙”这一意象,你认为所谓“城”或“墙”的象征意义可以做怎样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3)一、填空题1.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三部小说集:《》、《》、《》。
2.《铸剑》是鲁迅小说集《》中的一篇。
3.1933年因()的小说《》出版,被称为“子夜年”。
4.老舍“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是长篇小说《》。
5.张爱玲最重要的小说集是《》,散文集是《》。
6.萧红原名(),是黑龙江省()县人。
二、不定项选择题1.鲁迅一生共创作三部小说集,它们是()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阿Q正传》2.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是()A.《孤独者》B. 《在酒楼上》C.《伤逝》D.《铸剑》3.被称为30年代京派小说的鼻祖和“中国现代第一个田园小说家”的作家是()A.周作人 B.废名C.沈从文D.鲁迅4.茅盾在小说《子夜》中塑造的资本家主要有()A. 吴荪甫B.曾家驹C. 赵伯韬D.杜竹斋5.老舍在济南教书期间,完成了四部长篇小说,其中主要有()A.《骆驼祥子》B. 《猫城记》C.《牛天赐传》D. 《大明湖》6. 1944年张爱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集和散文集,它们是()A.《金锁记》B. 《流言》C.《沉香屑》D. 《传奇》7.从1950年至1958年,汪曾祺一直任文艺刊物编辑,他编过的几个刊物是()A. 《北京文艺》 B. 《民间文学》C. 《人民文学》D. 《说说唱唱》8.莫言记述童年苦难记忆的小说主要有()A. 《红蝗》B. 《枯河》C. 《大风》D. 《罪过》9.余华90年代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是()A. 《竹女》B. 《在细雨中呼喊》C. 《活着》D. 《许三观卖血记》10.下列作品中是老舍创作的有()A.《月牙儿》B.《我这一辈子》C.《家》D.《正红旗下》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子夜》在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色。
2.简要说明祥子最终走向堕落的原因是什么?3.简析《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四、论述题1.试分析,为什么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2.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3.赵树理叙述方式中积淀着话本小说、说唱文学的传统,分析其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四)一、填空题1.在《春之声》中王蒙采用()手法作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
2.王一生是(作者)的小说《》中的人物。
3.汪曾祺的《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
4.《孕妇和牛》的作者是()。
5.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三部小说集:《》、《》、《》。
6.1961年老舍以本民族的满人生活为题材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是《》。
7.张爱玲最重要的小说集是《》,散文集是《》。
8.王安忆的“三恋”指()、()、()。
9.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
10.翠翠是沈从文在《》中塑造的理想人物。
11.《梅雨之夕》和《呼兰河传》分别是()和()的作品。
12.《倾城之恋》写的是()和()的婚恋故事,它的作者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 B. 《伤逝》C.《孤独者》 D. 《肥皂》2.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有()A.《倾城之恋》B.《金锁记》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赵树理的小说作品有()A.《李有才板话》B.《锻炼锻炼》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曾沧海B.吴荪甫C.方罗兰D.赵伯韬5.王安忆的“三恋”是指()A.《倾城之恋》B.《小城之恋》C.《荒山之恋》D.《锦绣谷之恋》6.鲁迅一生共创作三部小说集,它们是()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阿Q正传》7.鲁迅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热风》B. 《狂人日记》C.《伤逝》D.《阿Q正传》8.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是()A.《孤独者》B. 《在酒楼上》C.《伤逝》D.《铸剑》9.《故事新编》中的第一篇历史小说《不周天》后来改名为()A.《出关》B. 《奔月》C.《补天》D.《铸剑》10.被称为30年代京派小说的鼻祖和“中国现代第一个田园小说家”的作家是()A.周作人B.废名C.沈从文D.鲁迅11.在后来的创作中,受冯文炳(废名)影较为明显的作品主要有()A.《大淖记事》B.《边城》C.《呼兰河传》D.《受戒》12.茅盾在小说《子夜》中塑造的资本家主要有()A. 吴荪甫B.曾家驹C. 赵伯韬D.杜竹斋13.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是()A.《大淖记事》B.《边城》C.《湘行散记》D.《湘西》14.老舍在济南教书期间,完成了四部长篇小说,其中主要有()A.《骆驼祥子》B. 《猫城记》C.《牛天赐传》D. 《大明湖》15.萧红是在1935年发表了她的成名作后成为国内外读者瞩目的著名女作家的,她的成名作是()A.《广告副手》B. 《牛车上》C.《呼兰河传》D. 《生死场》16. 1944年张爱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集和散文集,它们是()A.《金锁记》B. 《流言》C.《沉香屑》D. 《传奇》17.赵树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A. 《小二黑结婚》B. 《李家庄的变迁》C. 《李有才板话》D. 《“锻炼锻炼”》18.从1950年至1958年,汪曾祺一直任文艺刊物编辑,他编过的几个刊物是()A. 《北京文艺》B. 《民间文学》C. 《人民文学》D. 《说说唱唱》19.阿城小说的处女作是()A. 《树王》B. 《棋王》C. 《树桩》D. 《孩子王》20.莫言记述童年苦难记忆的小说主要有()A. 《红蝗》B. 《枯河》C. 《大风》D. 《罪过》21.王安忆涉及性爱文化的小说主要是她的“三恋”系列,包括()A. 《小城之恋》B. 《锦锈谷之恋》C. 《荒山之恋》D. 《红河谷之恋》22.余华90年代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是()A. 《竹女》B. 《在细雨中呼喊》C. 《活着》D. 《许三观卖血记》23.阿城小说的处女作是()A. 《树王》B. 《棋王》C. 《树桩》D. 《孩子王》24.沈从文的作品有()。
A.《绅士的太太》 B.《边城》C.《八骏图》 D.《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25.下列作品中是老舍创作的有()。
A.《月牙儿》 B.《我这一辈子》C.《家》 D.《正红旗下》26.汪曾祺的作品有()。
A.《故里三陈》 B.《受戒》 C.《大淖记事》 D.《乡场上》27.小元和阎恒元形象出自作品()。
A.《李有才板话》 B.《小二黑结婚》C.《传家宝》 D.《孟祥英翻身》28.《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的作品。
A.沈从文 B.废名 C.周作人 D.鲁迅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
4.简要说明《子夜》在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色。
5.简述《春之声》的思想主题。
四、分析题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