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莎豆块茎萌发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25.90 KB
- 文档页数:4
2018年2月防 护 林 科 技F e b .,2018第2期(总173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2(S u m N o .173)文章编号:1005-5215(2018)02-0033-02收稿日期:2018-01-09作者简介:位劼(1983-),女,辽宁宽甸人,大学,工程师,从事林木育种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位劼(辽宁省凌源市国有欺天林场,辽宁朝阳122500)摘 要 以辽宁省朝阳市的油松(P i n u s t a b u l i fo r m i s )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吲哚乙酸(I A A )㊁赤霉素(G A 3)㊁6-苄基腺嘌呤(6-B A )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设置40㊁80㊁120㊁160㊁200㊁240m g L -16个浓度,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㊂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油松种子均能萌发,和对照相比,40~160m g L -1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其中120m g L -1I A A 效果最好,发芽率最高,为78.5%;浓度高于200m g L -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松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㊂关键词 油松种子;植物生长调节剂;发芽率;发芽势中图分类号:S 791.25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8.02.013I n f l u e n c e o f P l a n tG r o w t hR e gu l a t o r o nS e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P i n u s t a b u l a e f o r m i s W e i J i e(Q i t i a nS t a t e -o w n e dF o r e s tF a r m ,L i n g y u a nC i t y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C h a o y a n g 1225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a k i n g P i n u s t a b u l a e fo r m i s s e e d s i nC h a o y a n g C i t y o f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t h r e e k i n d s o f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i n d o l e a c e t i c a c i d (I A A ),g i b b e r e l l i c a c i d (G A 3),6-b e n z yl a d e n i n e (6-B A ) w e r e t r e a t e d ,s i x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40,80,120,160,200,240m g ㊃L -1)w e r e s e t u p.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s e e d s o f P i n u s t a b u l a e f o r m i s t r e a t e dw i t h t h r e ek i n d s o f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c a na l l g e r m i n a t e d ;c o m p a r e dw i t hc o n t r a s t ,w h i l e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s f r o m40m g ㊃L -1t o 160m g ㊃L -1,t h r e ek i n d s o f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c a n p l a y a r o l e a m o n g o fw h i c h t h e e f f e c t i s o p t i m a l b y a d o p t i n g 120m g ㊃L -1I A A .T h e g e r m i n a t i o n r a t e i s h i g h e s t ,b e i n g 78.5%.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w h o s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s h i g h e r t h a n 200m g ㊃L -1h a s i n 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o n s e e d g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P i n u s t a b u l a e fo r m i s .K e y wo r d s s e e d s o f P i n u s t a b u l a e f o r m i s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g e r m i n a t i o n r a t e ;g e r m i n a t i o n 油松(P i n u s t a b u l i fo r m i s )属裸子植物松柏纲(C o n i f e r o p s i d a )松科(P i n a c e a e )松属(P i n u s )又名短叶松㊁黑松,适应性最广,为阳性树种,深根性,喜光㊁耐瘠薄㊁抗风,在-25ħ时仍可正常生长㊂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最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树种㊂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初始阶段,发芽率和发芽势是鉴定种子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并与物种存活率有直接关系㊂油松种子产量较高,属于中度休眠种子,但发芽率低,幼苗生长缓慢,是影响油松生产中的关键因素㊂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的信号因子,对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1]㊂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激素,通过解除休眠,可以调控种子萌发与生长[2],在玉米㊁烟草㊁刺槐[3]的种子萌发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㊂所以,笔者选择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 A A )㊁赤霉素(G A 3)㊁6-苄基腺嘌呤(6-B A )对油松种子进行处理,从油松种子的萌发着手,研究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油松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以期在油松种子萌发㊁缩短育种时间方面提供一些改进措施㊂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与地点2013年在辽宁省凌源市一油松人工林采收的油松种子,干燥后4ħ冷藏保存,以保证萌发所需的种子质量㊂1.2 试验设计1.2.1 材料预处理 取大小均匀,颗粒饱满,色泽光亮的油松种子,试验前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h对其进行消毒处理㊂培养皿用烘箱进行消毒处理(105ħ,12h)㊂1.2.2试验方法种子在室温下,分别用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I A A㊁G A3㊁6-B A进行处理,设置40㊁80㊁120㊁160㊁200㊁240m g L-16个浓度,设置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 K)㊂1.2.3发芽处理每个处理随机取出50粒吸胀的种子在每个培养皿中摆放整齐,使每粒种子留有均匀的间距,保证与水分的良好接触和足够的生长空间,以防止发霉种子的互相感染㊂每个处理3次重复㊂放置光照培养箱(25ħ,24h)中进行培养,直至发芽结束,计算发芽率和发芽势㊂1.3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发芽率(%)=萌发种子数/种子总数ˑ100%;发芽势(%)=高峰期萌发种子数/种子总数ˑ100%㊂选择数据分析软件S P S S11.5,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㊂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图1为I A A㊁G A3㊁6-B 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处理浓度下油松种子发芽率㊂对于I A A来说,当浓度达120m g L-1时,发芽率最高,为78.5%,与对照相比,差值为40.2%;浓度为40㊁80㊁160和200m g L-1时也提高了油松种子的发芽率㊂当浓度为240m g L-1时,发芽率比对照相比降低,说明过高的I A A浓度处理会抑制油松种子的萌发㊂在不同浓度的G A3中,发芽率最高的是80m g L-1处理,为76.5%,与对照相比差值为38.2%㊂其他浓度的发芽率在40㊁120和160m g L-1时也较对照有所提高㊂当浓度为200和240m g L-1时,发芽率相比对照有所降低,说明过高的G A3浓度会抑制油松种子的萌发㊂对于6-B A来说,发芽率最高的是120m g L-1时,发芽率最高,为65.3%,相比对照提高27%㊂其他浓度40㊁80和160m g L-1的也提高了油松种子的发芽率㊂当浓度为200和240m g L-1时,发芽率比对照相比降低,说明过高的6-B A浓度处理会抑制油松种子的萌发㊂由图1可见,3种植物调节剂对油松种子发芽率均有一定的提高,以浓度为120m g L-1的I A A 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80m g L-1G A3㊂浓度高于200m g L-1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松种子的萌发㊂图1不同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2.2不同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势的影响由图2可以看出,I A A㊁G A3和6-B 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处理浓度下油松种子发芽势㊂发芽势最高的是120m g L-1的I A A处理的油松种子㊂浓度为40~240m g L-1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油松种子均能萌发㊂和对照相比,40~160m g L-1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浓度升高发芽势呈上升状态,在达到最高点时下降㊂在200和240m g L-1时,植物生长调节剂起到抑制作用㊂图2不同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势的影响3结论与讨论种子是植物特有的繁殖体,也是农作物生产的物质基础[4]㊂种子休眠是植物对不良环境条件及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适应性㊂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是解除种子休眠㊁提高种子发芽率㊁改善田间生产性能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㊂I A A能够促进发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I A A能影响细胞分裂㊁伸长和分化[5]㊂G A3和6-B A对油松种子发芽的表现相似,其中G A3是内源信号分子,在解除种子休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促进生长素类物质的合成,提高种子内淀粉酶活性,加快种子代谢活动,从而提高种子发芽能力[6],而6-B A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诱导组织分化,从而促进种子发芽㊂(下转第60页)中包含了大量的树脂以及半乳聚糖㊂由于树脂以及半乳聚糖的过多,导致了这些物质混合在一起会直接导致木材细胞壁进行堵塞,这就直接的影响到了其渗透性,非常的难以干燥[3]㊂二是落叶松生长速度较快,早材带以及晚材带急变构造差别非常的明显,导致干缩差异变大㊂因此落叶松木材非常容易出现干裂㊂因此,在落叶松木加工之中,这两个问题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对其做出有效解决方法,才能够促进落叶松木材深加工的快速发展㊂3中小径级落叶松木材深加工的发展前景3.1落叶松木材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落叶松木材的加工处理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一百年的历史,如今对其的加工已经发现出了几十种方法和技术,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之中㊂经过加工后的落叶松木可以有效代替目前稀缺的珍贵树种木材,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木材产品附加值㊂特别是人工速生落叶松丰产林发展人造板替代其他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㊂可以使我国丰富的中小径级落叶松木材从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㊂经过加工之后的落叶松木材应用不再受到限制,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到多个领域,可以借助建筑行业将落叶松木材打入国际市场之中,因此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㊂3.2落叶松木材的综合社会效益在落叶松的利用方面,应当遵循产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其采取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提高其综合社会效益,这就要求:首先在产业化格局的发展方面进行努力打造㊂比如说,可以采取股份合作等现代经营的方式,把落叶松生产环节直接在刨花板车间中,也可以以此进行独立建厂,从而使其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㊂其次,对于林区落叶松加工企业的建设规模要深入研究和论证后确定,对当地落叶松资源的承载能力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够根据落叶松木材的实际情况展开生产建设㊂而在生产线的建设方面,尽可能地扩大生产,而不是采取单一的生产规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造板生产线规模的要求㊂3.3落叶松木材潜在的使用用途落叶松中小径级的木材潜在用途较为丰富㊂一是在集成材方面,用作大截面的结构集成材,充分利用其抗压抗弯性良好的特点,尽量避免其切削不容易的缺陷,用在梁㊁柱以及高档木屋等方面;在非结构集成材的应用方面,尽可能地改良其分等检验的技术,使其缺陷材生产多用在家具的顶板㊁底板㊁隔板等的不可视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提高其的利用率;开发复合型的集成材产品更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二是引进技术,开发落叶松单板层积材产品,可弥补非结构集成材制作的工艺缺陷,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三是,落叶松中小径级的木材,特别是小头直径6~ 12c m的弯材㊁短材㊁废木等,去皮脱脂定型后,经防腐㊁阻燃㊁做旧处理,直接或加工成标准板㊁护箱板用于建造木屋或用于民宿酒店㊁咖啡厅㊁音乐厅㊁餐馆㊁烧烤店等的特色装潢,有古色古香的效果,其天然纹理和干裂从缺点变为优势,市场前景可观;这些方面的开发利用,都能够进一步地挖掘落叶松木材的潜力㊂参考文献:[1]孔雷.金沟岭林场三种林型最优林分结构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2]任学勇,杜洪双,王文亮,等.基于T G-F T I R的落叶松木材热失重与热解气相演变规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 (4):944-948[3]江涛,周志芳,王清文.高强度微波辐射对落叶松木材渗透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4(11):87-92(上接第34页)通过试验可知,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 A A)㊁赤霉素(G A3)㊁6-苄基腺嘌呤(6-B 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油松种子均可萌发,对于植物激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激素的浓度增大,能促进种子的萌发;但是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则抑制种子萌发㊂当I A A浓度120m g L-1时,发芽率最高,为78.5%㊂和对照相比,40~160m g L-1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在200和240m g L-1时,植物生长调节剂起到抑制作用㊂对低于40m g L-1的浓度的结果,本文没有涉及,还需进一步验证㊂参考文献:[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7-179[2]何中声,刘金福,洪伟.不同处理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4(2):66-70[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4):100-103[4]张福平,赖秋纯.6-B A等对番茄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08(6):36-38[5]张福平,魏玲玲.I A A等对紫罗勒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07,26(10):94-97[6]高春智,何炎,田有亮,等.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33(3):67-7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生产方式之一,如今作为现代化城市化社会的产业,它依然承担着满足人们饮食和其他非食品需求的重要职责。
农作物产量是农业生产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农民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
许多农业技术被研发和应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即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生物逆境、生理生态因素、植物生长环境和光照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发育和生长,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某些生长过程,从而达到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内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是植物体内产生的生长调节剂。
主要有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素等。
这些物质能诱导植物细胞发育分化,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另一类是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是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
主要有生长素类、吲哚乙酸类、脱落酸类等。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针对不同的植物生长过程进行调节,在不同生长阶段施用可以达到不同的影响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影响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激素能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生长,使植物的茎条等变得更加粗壮;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的伸长生长和植物枝条的生长;细胞分裂素则可以加速细胞的分裂和延长植物的生长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如软果类作物中,通过施用生长素类,能够使果实变大,提高单株产量和产值;而在水稻中,通过施用吲哚乙酸类生长调节剂,能够增加稻穗的分蘖率,提高种植出米率和产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应该遵循合理施用的原则,不能滥用和误用。
油莎豆块茎萌发特性研究
叶岩;张君;张健;杨松楠;姚丹;钱海林;高云飞;陈亮宇;李雪莹
【期刊名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卷),期】2023(45)1
【摘要】为解决油莎豆块茎在种植过程中萌发较慢的问题,以A2、中油莎1号和内蒙古大粒(ND)为材料,通过对3个油莎豆品种的浸种条件、消毒方式以及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筛选,探究油莎豆块茎的最佳消毒方法及最优萌发条件。
结果表明:在75%酒精3 min、氯气16 h时消毒效果最好;3个品种均在35℃浸泡3 d时萌发率最高,分别为58.33%、51.67%和43.33%;A2和中油莎1号均在MS+1.0 mg/L 6-BA+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分别为70.00%和63.33%;内蒙古大粒在MS+0.5 mg/L 6-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55.00%。
6-BA对块茎的萌发有显著作用,但随着浓度升高对块茎的萌发由促进转为抑制作用。
【总页数】7页(P191-197)
【作者】叶岩;张君;张健;杨松楠;姚丹;钱海林;高云飞;陈亮宇;李雪莹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9
【相关文献】
1.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莎豆块茎萌发的影响
2.NaCl胁迫对油莎豆块茎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3.油莎豆块茎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4.种植密度和方式对油莎豆块茎生长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5.油莎豆繁殖块茎大小对幼苗建植和后续繁殖特性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植物栽培的化学物质,通过调整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产量的影响1. 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激素成分,如生长素和赤霉素等,可以促进作物的发芽、萌芽和生长过程。
这些激素可以促进茎、叶、根等器官的生长,增加植物生物量的积累,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2. 调整植物的开花时间和花果数量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激素可以调节植物的花期和开花数量。
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延迟或提前作物的开花时间,使得作物在适宜的时期进行开花和结果,增加了作物的花果数量,进而提高了产量。
3. 抑制不良生长除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抑制不良生长。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瘤胃素可以抑制茎的过度伸长,避免植物高脚现象的出现,从而保证作物的稳定生长,提高产量。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品质的影响1. 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营养物质的积累。
例如,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水果中维生素C和糖类的积累,提高水果的口感和甜度,增加水果的食用价值。
2. 改善作物的耐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改善作物的耐逆性,提高作物的品质。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使作物在逆境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较高的产量。
3. 调整品质指标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通过调整作物的品质指标,提高作物的品质。
例如,钾硼素可以提高水稻的出米率和米质品质,铁离子复配液可以提高苹果的色泽鲜艳度和光泽度。
这些调节剂可以改变作物的外观和食用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显著的。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同时,可以改善作物的品质指标,提高市场竞争力。
然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也需要注意合理施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田间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转运和代谢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在田间作物生产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首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的伸长生长,使作物茎秆更加粗壮,提高植株的高度和产量。
赤霉素还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增加作物的花朵数量和果实产量。
另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独角莲素可以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和吸收能力,提高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其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作物的生殖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繁殖和种子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可以促进作物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增加授粉成功率。
另外,乙烯还可以促进胚芽和胚乳的发育,提高作物的种子产量。
因此,在作物的开花和结实期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作物的繁殖能力和种子产量。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在田间作物生产中,作物常常面临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如病虫害、干旱、盐碱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的平衡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可以增强作物的抗病性,提高作物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另外,植物生长调节剂脱落酸可以增强作物的耐旱性,提高作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
因此,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和环境条件下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然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过量或错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导致作物生长异常、产量下降甚至植株死亡。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施药,确保安全和有效。
综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田间作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油莎豆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多倍体诱导本研究主要对油莎豆茎尖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组织培养中的褐化问题、无菌苗的移栽和栽培管理、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油莎豆离体培养体系,包括油莎豆的消毒、无菌苗的获得、外植体的选择、最优培养基与培养方式的选择、无根苗的生根与移栽、无菌苗的栽培管理以及油莎豆愈伤组织诱导和形态学观察、秋水仙素诱导的最适条件、多倍体的鉴定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油莎豆再生体系的建立以无菌培养的茎段、叶片、根做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激素配比,不同培养方式的比较,来筛选茎尖诱导、生根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选取不同外植体,来探寻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材料;通过添加不同褐变抑制剂、选用不同培养方式,来降低抑制油莎豆组织培养中的褐变发生率。
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用70%的酒精浸泡1min,再用10%NaCIO浸泡40min,或用70%的酒精浸泡1min,再用0.2%升汞浸泡40min,最后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所获得的消毒效果最好;茎尖诱导最优培养基为MS+6BA0.5mg/L+TDZ0.5mg/L+ZT0.5mg/L+3%蔗糖+0.7%琼脂(PH 5.8);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MS+2,4-D3.0mg/L+KT1.0mg/L+6BA0.5mg/L+NAA0.5mg/L+600-800mg/LCH 3%蔗糖+0.7%琼脂(PH 5.8);只有切取的茎段基部能诱导出愈伤组织。
油莎豆抑制褐变的有效方法是在培养墓中添加高浓度2,4-D和4g/LPVP,并且黑暗条件下培养两周;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0.2mg/L+3%蔗糖+0.7%琼脂(PH 5.8),组培苗在转入生根培养基十天后,生根率可达100%;将培养瓶中的小苗炼苗2天后,移入花盆中,存活率可达85%。
2.油莎豆块茎采收后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正常萌发,在4℃下贮藏1-2周后,方可萌发。
因为油莎豆在冬季存在休眠现象,不同温度的交替贮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促进块茎休眠的解除。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那些可以调节或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化学物质。
根据功能可以分为植物生长素、植物激素、生长抑制剂、花期调节剂等几大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使作物能够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发挥更好的生长效果和生产力。
二、植物生长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生长素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抽长,从而增加作物的生物量和生长速度。
其次,植物生长素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增加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最后,植物生长素还能够调节作物的开花和结果,使作物能够早熟、集中和增产。
三、植物激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植物激素是一类具有激素响应和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同时对作物的抗病、抗逆和抗灾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使作物长势旺盛、产量增加。
而左旋多巴则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使作物能够在环境逆境中保持较高的生产力。
四、生长抑制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生长抑制剂是指那些能够阻止或减缓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常常被用于调节作物的开花和结果,控制作物的株型和生长速度,以达到提高作物质量和品质的目的。
例如,矮壮素能够抑制作物中茎段的伸长,使作物更紧凑、开花更集中,同时也能够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和抗灾能力。
五、花期调节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花期调节剂是指那些能够调节作物开花和结果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促进作物的开花、提高花期花朵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作物的抗逆和抗病能力。
花期调节剂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进行调节。
例如,烯酮类花期调节剂能够促进植物开花和果实生长,提高果实的大小和品质,而雄性全二化萜类花期调节剂则能够促进花粉的放射和受精,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需要注意正确方法,否则可能会对作物生长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实验项目: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和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学时: 6 学时实验类型:(综合性)每组人数:10 人/组一、实验目的采用培养皿萌发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用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植物种子和插条,使学生了解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掌握植物无土栽培技术的操作要领;通过学生全程参与,使其具备初步地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钻研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生长延缓剂等)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激素活性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其中,赤霉素类能打破种子休眠从而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类能促使种子休眠从而抑制种子萌发;生长素类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能力,诱导根原基,促进不定根的生长。
芹菜种子休眠比较明显,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可以调控其萌发速度。
扦插繁殖是剪取植物的根、茎、叶、芽等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基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待其生根后再另行栽植成为完整新植株的方法。
插条经植物生长素类处理后,发根提早,成活率提高。
三、实验试材和试剂1、试材:芹菜种子、虎皮兰插条2、试剂:赤霉素(GA3)、脱落酸(ABA)、α-萘乙酸(NAA)3、器具:培养皿、移液管、吸耳球四、实验方案(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植物生长调节剂工作液配制: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GA3、ABA)溶液工作液(1000mg/L)。
2、将培养皿分组,铺上滤纸,分别加入0、100、200、250、400mg/LGA3和ABA,加入体积为10ml。
全班分为四组,每组做一套处理。
3、选取发育良好且一致的芹菜种子,水选,然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30min。
将培养底部铺上滤纸,将消毒过的种子均匀摆放于滤纸上,盖好上盖,贴好标签。
4、12h后将培养液换为蒸馏水,每皿液体总体积以浸没种子一半为宜(仍然铺上滤纸)。
5、将培养皿放于光照培养箱中,于25℃下进行恒温培养,每天光照时间为8小时,每天补充水2ml,两天更换一次培养液。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多效唑PP333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本实验采用0、50、100、200mg/LPP333浸种,以水培幼苗观察其对观察其对种子成苗的影响。
分别测定小麦的生理指标(发芽小麦根系活力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丙二醛含量)以及形态指标(苗高,根长,发根数,根冠比)。
实验表明,施用多效唑PP333后,对小麦幼苗呼吸强度的增加,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受到抑制,随着施用的浓度增加,根系的平均长度增加。
但随着PP333的浓度增加,小麦幼苗的呼吸强度出现先增加后降低,根冠比增加,且低浓度增加更明显。
关键词:多效唑(PP333)植物生长延缓剂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谷氨酸含量前言:多效唑是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
也可提高水稻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稻苗内源IAA的水平。
明显减弱稻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
秧苗外观表现矮壮多蘖,叶色浓绿。
根系发达。
解剖学研究表明,多效唑可使稻苗根、叶鞘、叶的细胞变小,各器官的细胞层数增加。
示踪分析表明,水稻种子、叶、根部都能吸收多效唑。
叶片吸收的多效唑大部分滞留在吸收部分,很少向外运输。
多效唑低浓度增进稻苗叶片的光合效率;高浓度抑制光合效率。
提高根系呼吸强度;降低地上部分呼吸强度,提高叶片气孔抗阻,降低叶面蒸腾作用。
多效唑的农业应用价值在于它对作物生长的控制效应。
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4],提高产量等效果。
本品适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果树、烟草、油菜、大豆、花卉、草坪等作(植)物,使用效果显著。
材料与方法1.1材料:小麦品种川育21 15%多效唑 0.1%HgCl21.2方法1.2.1种子的前处理1.2.2种植消毒:精选饱满的充实,胚完整的小麦种子若干,用0.1%的HgCl2消毒10min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3次并用滤纸吸干种子的水分1.2.3催芽与浸种:用200mg/L的PP333母液配置成50、100、200三种浓度的PP333的溶液,并用蒸馏水无PP333浓度做对照,将已消毒的种子分别用四种溶液浸种24h后,将种子摆放在培养皿中,置于28C的恒温箱中催芽48h。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运用于作物种植过程中。
这些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本文将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简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类可引起植物生长、发育变化的物质,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抑制各种生长和开花特征的发展。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激素类、生长素类、脱落酸类等。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根系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在根系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例如生长素对根系发育有促进作用,并能够增加根数、增加细根数量及延长根系长度等。
此外,脱落酸能够抑制根系生长,但是对于作物生长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调节机理。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调节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从而对作物生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生长素能增加幼苗的高度和茎数,促进植物的分叉生长,进而增加植株的产量。
此外,脱落酸能够阻止植株过度生长,促进作物开花和结实,提高生长素对水分和营养盐的利用率。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产量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类型和用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1.生长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生长素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显著的作用,其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体内物质代谢功能,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增加作物的产量。
研究表明,在玉米、水稻和大豆等作物上应用生长素,可以增加农作物实际产量,且产量与应用浓度呈正比例关系。
2.脱落酸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脱落酸有利于作物开花和结实,能够促进果实的膨大,增加果实的重量和产量。
此外,过量的生长素会导致植株过度生长,并延缓花期,从而降低植物的产量。
综上所述,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
“施用”是否会影响农作物的种子发芽率?一、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调控植物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否会对农作物的种子发芽率造成影响?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选择对种子发芽率有直接影响。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如一些乙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而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可以刺激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必须选择适合的种类和浓度,以保证种子的正常发芽。
其次,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时间和方法也对种子发芽率有重要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需要在作物生长的特定阶段施用,过早或过晚的施用都可能导致种子发芽率下降。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也要正确,不当的施用会导致药剂过多地堆积在种子表面,阻碍种子吸水和呼吸,从而影响发芽。
二、施用植物营养调节剂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植物营养调节剂是一类可以促进植物营养吸收和利用的化学物质。
施用植物营养调节剂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发芽。
然而,过量施用植物营养调节剂也会对种子的发芽率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过量施用植物营养调节剂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过高,从而抑制种子的发芽。
过多的养分会对种子的吸水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使种子无法快速吸水,导致发芽时间延迟甚至发芽失败。
其次,过量施用植物营养调节剂会改变土壤的渗透性和通气性,使土壤过于湿润或干燥,对种子的发芽也不利。
湿润过度的土壤会导致种子发霉、腐烂,而干燥的土壤则会限制种子吸水和营养吸收。
三、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调节剂的建议为了确保农作物的种子发芽率,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调节剂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几点建议:1.选择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调节剂,根据具体作物的需要进行施用。
2.严格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调节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施用,注意剂量和施用时间。
矮壮素喷施对油莎豆农艺性状、产量及脂肪酸影响研究矮壮素喷施对油莎豆农艺性状、产量及脂肪酸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矮壮素喷施对油莎豆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通过田间试验,对矮壮素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油莎豆进行了生长特征观察、产量测定以及脂肪酸含量检测。
结果表明,矮壮素喷施显著提高了油莎豆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并且对豆荚中的脂肪酸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1. 引言油莎豆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然而,传统的种植模式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过高的植株高度容易导致植株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
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整植物的生长,增加植物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
然而,关于矮壮素对油莎豆的影响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了解矮壮素喷施对油莎豆农艺性状、产量以及豆荚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油莎豆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了油莎豆“绿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同时设立了矮壮素处理组和对照组。
2.2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中设立了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K)和2个矮壮素处理组(T1、T2)。
每个处理组设置4个重复。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依据所需剂量将矮壮素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喷施到油莎豆的叶片上。
2.3 观测指标研究中对油莎豆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和评估,包括植株高度、株高、茎粗、叶片数量等;同时还测定了每个处理组产量和豆荚的脂肪酸含量。
3. 结果与分析3.1 农艺性状观测喷施矮壮素处理组的油莎豆在植株高度、株高和茎粗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在叶片数量方面略高于对照组。
3.2 产量测定矮壮素处理组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T2组的产量最高,达到了XXkg/亩。
这表明矮壮素可以显著提高油莎豆的产量。
3.3 脂肪酸含量测定喷施矮壮素处理组的豆荚中脂肪酸含量略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所提高。
4. 讨论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矮壮素喷施对油莎豆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莎豆的产量。
《温度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清单一、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种子萌发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植物的种子具有不同的适宜萌发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会加快种子的代谢过程,促进种子吸水膨胀、酶的活性增强,从而加速种子的萌发。
然而,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导致种子休眠甚至死亡。
2、营养生长植物的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也受到温度的显著调节。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速度加快,光合作用增强,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生长。
例如,在较高的温度下,一些植物的茎生长迅速,但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茎的生长受阻,甚至出现灼伤现象。
3、生殖生长温度对植物的开花、结实等生殖过程有着关键的影响。
一些植物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结实。
而对于另一些植物,高温则是促进开花的重要条件。
此外,温度还会影响花的发育、花粉的活力以及果实的成熟等过程。
二、温度影响植物生理代谢1、光合作用温度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从而改变光合作用的效率。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的速率逐渐增加,但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会受到抑制。
此外,温度还会影响气孔的开闭,进而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2、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也与温度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会加快呼吸作用的速率,导致植物消耗更多的有机物。
但温度过高时,呼吸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呼吸作用减弱。
3、水分和矿物质吸收温度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活力,从而间接影响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
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和细胞呼吸,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
但温度不适宜时,根系的功能会受到抑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三、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和适应1、植物的地理分布不同地区的温度条件差异很大,这决定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例如,热带植物适应高温高湿的环境,而寒带植物则能够在低温下生存。
一些植物只能在特定的温度带内生长,温度成为了限制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植物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
索风梅;张昭;陈瑶;黄少雄;张本刚;齐耀东
【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年(卷),期】2017(019)004
【摘要】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开始,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研究表明不同的温度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种子的萌发效率,尤其是低温处理条件下效果明显且应用广泛.本文对不同温度处理促进种子萌发的研究方法和低温处理条件下种子内源激素的变化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5页(P706-710)
【作者】索风梅;张昭;陈瑶;黄少雄;张本刚;齐耀东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31.2
【相关文献】
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温度处理对苘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J], 邓天福;王霞
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温度处理对苘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J], 邓天福;王霞;
3.盐条件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冰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J], 郑丽华;郑昊;王超;倪穗
4.吸水剂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水特性及其对6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J], 曲艳; 孙伟; 李青丰; 贺一鸣; 刘重阳; 窦焱艳
5.不同温度处理对7种丁香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J], 朱莹;孟昕;盖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的原因及补救摘要:随着生产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上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重要的增产措施,然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农户在应用中,因对其产品特性不甚了解,用后产生药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往往会造成作物减产。
所以,要认真观察受害作物的症状和程度,对产生药害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对受害作物进行相应的补救,以减少产生损失。
关键词:药剂浓度;生长调节剂;缓解药害1 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1.1 环境因素引起的药害高低变化的温度对植物生长剂的使用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也通常是导致作物药害的重要因素,一般药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乙烯利、2,4-d、防落素、增产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对温度较为敏感的品种。
如防落素在番茄上应用,即使在正常用量下,当气温低于15℃或高于30℃都易产生药害。
低温时易使番茄脐部形成乳突状药害,高温时则形成脐部放射状开裂药害。
此外,光照强烈和湿度较大,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药效有增强作用。
因此,对在使用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时,一般在高温、光照强、湿度大的天气,使用推荐剂量的下限浓度,可明显减少药害的发生。
1.2 药剂浓度引起药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活性较高,其应用性制剂使用总体上比较低,稀释倍数也比较高,因此,很容易发生算错对水量而提高用药浓度引起药害。
如2,4-d、除芽通等药剂在较低浓度时起到调节植物生长的功能,而在高浓度时则可起到除草剂的作用,也可引起作物产生药害。
因此在分析药害的重要原因时就不能不把浓度不当、用药量过大作为一个主要的考量因素。
1.3 因作物差异引起药害每种生长调节剂在对不同作物的应用时,一定要注意浓度的变化,因为不同的浓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是同一种浓度对同种作物不同器官,调节剂的浓度变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如2,4-d用于番茄点花保果,浓度在10—30毫克∕千克时对花瓣无药害,但对叶片却会产生很明显药害。
一般阔叶植物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较为敏感,禾本类对植物调节剂不敏感;对于同种作物苗期对植物生长剂较为敏感,中后期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敏感;植物的根部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为敏感,幼嫩部位如芽、幼叶、生长点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茎和木质化部位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