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
- 格式:docx
- 大小:18.23 KB
- 文档页数:2
油莎豆栽培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油莎豆,别名蚕豆、黄豆、大豆等,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含量,是人类重要的食用和工业原料之一。
随着人们对植物油需求的增加,油莎豆的栽培技术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介绍油莎豆的栽培技术规程,帮助种植者更好地了解油莎豆的生长环境要求、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以提高油莎豆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油莎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1. 引言部分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油莎豆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背景。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章节安排和内容大纲,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阅读框架。
而在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对读者的意义。
2. 正文部分将包含油莎豆栽培环境要求、油莎豆育苗技术和油莎豆田间管理技术三个主要内容。
在栽培环境要求部分,将介绍适合油莎豆生长的环境条件,为读者提供栽培的基础知识。
在育苗技术部分,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油莎豆的育苗工作,包括育苗容器选择、种子处理和管理技巧等。
而在田间管理技术部分,将介绍如何进行油莎豆的田间管理工作,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3. 结论部分将进行总结、对栽培技术重要性的讨论和展望。
在总结中,将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形成全文的概括性结论。
在栽培技术重要性的讨论中,将强调油莎豆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而在展望部分,将探讨未来油莎豆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挑战,为读者提供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1.3 目的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油莎豆的栽培技术规程,通过详细的讲解油莎豆栽培环境的要求、育苗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油莎豆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同时,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使种植者了解到油莎豆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为其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和实施提供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一种多用途的新兴油料作物油莎豆油莎豆(Camelina sativa),又称亚麻菜,是一种新兴的多用途油料作物。
它是一种古老的冬季耐旱植物,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
油莎豆的种子含有高蛋白和高油脂,适合用于生产食用油、饲料、生物柴油和化妆品等。
在近年来,油莎豆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种植面积逐渐增加。
油莎豆的种植条件较为宽广,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它的耐旱性和耐寒能力比较强,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减少了对水资源的需求。
此外,油莎豆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加了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油莎豆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作物,对环境友好。
油莎豆的种子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种子中的油脂含量可以达到30%以上。
这种油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3和ω-6脂肪酸,具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含量。
这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可降低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油莎豆油是一种较为健康的食用油,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此外,油莎豆还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和化妆品。
油莎豆油中的脂肪酸成分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
与传统石油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更友好。
油莎豆油还可以用于化妆品的生产,具有抗氧化、抗皮肤衰老等功效,受到女性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油莎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油莎豆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产量有限。
相比于传统的大豆和菜籽油料作物,油莎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油莎豆的种植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对于栽培要求较高。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油莎豆的种植效益。
综上所述,油莎豆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兴油料作物。
其种植条件宽广,既可以适应干旱贫瘠的土地,又能适应低温环境。
油莎豆的种子富含高蛋白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可以用于生产食用油、饲料、生物柴油和化妆品等。
尽管油莎豆面临一些挑战,但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对于改善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油莎豆生产与栽培油莎豆(学名:Glycine max)是大豆(或黄豆)的另一常用名。
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油莎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种植和应用。
本文将从油莎豆的产地、栽培要点、适宜土壤条件、生长习性、生长环境要求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油莎豆是起源于东亚地区的一种豆科植物。
最早人们在中国种植油莎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莎豆的栽培和使用方式不断演变和改进,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种植。
油莎豆的栽培要点主要包括:选种、播种、整地、施肥、疏苗、病虫害防治、采收等。
首先,在选种上要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其次,在播种上要注意适当控制播种量和播种深度,以确保良好的发芽和密度。
整地和施肥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土壤要疏松肥沃,施肥要合理,以满足植株的生长需求。
在疏苗过程中要删除生长不良的幼苗,以减少资源竞争和提高单株产量。
另外,有效地防治病虫害,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也是油莎豆栽培的关键之一、最后,在采收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期,确保成熟度适中,提取最佳产量和品质。
油莎豆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pH值在6.0-7.5之间,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等。
此外,油莎豆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也有一定要求。
油莎豆的生长温度主要在20-30摄氏度之间,适宜的湿度为60%-70%,光照要求较高,每天至少需要6-8小时的光照。
油莎豆的生长习性主要包括:恒温性、短日性和苗期灌溉需要等。
油莎豆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要求生长温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并且要避免大幅度的温度波动。
油莎豆还属于短日性植物,即在日照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才容易形成萌芽和开花。
此外,在苗期需要注意合理的灌溉管理,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并避免幼苗生长不良。
总而言之,油莎豆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对农民而言非常重要。
在油莎豆的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选种、整地、施肥、疏苗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操作,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油莎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首先,油莎豆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血糖,油莎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调节血
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降低胆固醇,油莎豆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质,能够帮助降低体内的
胆固醇水平,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3.预防便秘,油莎豆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预防便秘问
题的发生。
4.抗氧化,油莎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抵抗自由基的侵害,延缓衰老。
5.增强免疫力,油莎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油莎豆的食用方法:
1.炒制,油莎豆可以和其他蔬菜一起炒制,也可以单独炒制,口感香脆,营养
丰富。
2.煮熟,油莎豆也可以直接煮熟食用,可以加入适量的盐和调料,口感鲜美,
非常适合家庭日常食用。
3.凉拌,油莎豆可以凉拌食用,可以加入适量的醋、蒜末、辣椒油等调料,清
爽可口。
4.炖汤,油莎豆还可以和肉类一起炖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总的来说,油莎豆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食用油莎豆,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并尝试食用油莎豆,让我们共同享受它所带来的健康和美味。
油莎豆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油莎豆,也叫作花莎莓、喜农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可提取榨油,因此被广泛种植用于油料和食用油的生产。
油莎豆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对于提高油莎豆产量和质量,促进油莎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油莎豆的栽培技术包括选择种子、选址和土壤准备、播种和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品种优良、适应性强的种子,确保高产和优质。
选址和土壤准备方面,油莎豆适合种植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5、在播种和管理方面,根据油莎豆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合理掌握种子的深度和密度,进行及时的追肥和灌溉管理。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定期巡视田间,发现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保持生态平衡。
其次,油莎豆的产业化开发可以从种植和加工两个方面着手。
在种植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的综合技术水平,推广高产优质的油莎豆品种,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
同时,要优化产业链条,建立起从种子繁育、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提高整个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在加工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加工方式,如榨油、提取豆蛋白等,开发多种油莎豆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油莎豆产业的发展。
最后,油莎豆的产业化开发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种植过程中,要把握好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要加强科学种植管理,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能源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油莎豆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和企业共同合作。
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全面的管理措施,才能实现油莎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推动油莎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油莎豆油营养成分分析
以下是参考内容:
油莎豆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油,从巴西传入中国,并在近几年得
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油莎豆油口感清纯滑顺,颜色米黄,非常适合煎、炒、拌、沾等多种烹饪方式。
与普通食用油相比,油莎豆油更加健康,是营养
学家给人们推荐的更为健康的替代品。
油莎豆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有一定的脂肪酸,如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芥子酸、花生酸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
可以帮助人体补充多种营养成分。
脂肪酸:油莎豆油的主要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大部分是棕榈酸。
棕榈酸是一种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抗炎等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的沉积,还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心脏
病的发病率。
它还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对预防儿童乳牙护理有一定
的辅助作用。
芥子酸:油莎豆油含有一定的芥子酸。
芥子酸拥有抗氧化、抗着色力、抗炎等作用,还可以帮助改善血脂代谢异常,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
脑血管疾病,还能改善体内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油沙豆用途
油莎豆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被国外列为21世纪超级食品之一。
其主要收获物为地下核状块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油莎豆的块茎富含油脂、淀粉、糖、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和硒等元素。
其营养物质成分与奶类似,具有奶香味和甜椰子混合的独特风味。
油莎豆的具体用途包括:
1.食用:油莎豆生食或炒食均可,也可以用来榨油,其榨油产饼粕也可
以食用。
2.饲料:其茎叶可作为牛羊的优质饲料。
3.工业用途:油莎豆可以提取淀粉、制糖、加工食品、酿酒、做饮料等。
西班牙等国家已经生产出油莎豆的饮料、可乐、奶粉等婴幼儿、老年保健食品。
4.医药用途:油莎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还可以有
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能够阻止细胞衰老,具有美容养颜和预防癌症等功效。
因此,油莎豆是一种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多用新型作物,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
油莎豆种植条件
油莎豆是一种高产、适应性广、经济效益好的作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油莎豆,种植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1.气候条件
油莎豆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30℃。
春季播种,对温度要求较低,适合在10℃至18℃的环境下生长。
夏季生长的油莎豆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通风,不适宜高温干旱的气候。
2.土壤条件
油莎豆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壤土和黄壤为佳。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地深松、施肥等基础工作,并选择pH值在5.5至7.5之间的土地。
3.灌溉条件
油莎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当土壤表面干燥时应及时浇水。
春季播种的油莎豆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而夏季生长的油莎豆需要避免长时间积水,防止根部烂掉。
4.施肥条件
油莎豆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应在播种前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在生长期间,应适时施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施肥应注意适量、均匀、科学。
综上所述,油莎豆种植条件关键在于气候、土壤、灌溉和施肥,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准备,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油莎豆。
油莎豆油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研究一、内容描述话说这油莎豆,可是个好东西。
它长得像个小豌豆,却比豌豆更有营养。
油莎豆的油可是香得让人流口水,那叫一个美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油莎豆油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吧。
首先咱们得把油莎豆好好地收割下来,然后晒干。
晒干后的油莎豆就要进入到生产线上了,生产线上有好多机器,它们会把油莎豆磨成粉,然后再用高温高压的方法把里面的油脂提取出来。
这个过程可不简单,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才能保证提取出来的油脂质量好。
提取出来的油脂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才能变成我们熟悉的食用油。
这些工艺包括脱臭、脱色、脱杂等等。
这些工艺的目的是让油更纯净,更健康。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能马虎,否则会影响到油的质量。
我们得到了优质的油莎豆油,这种油不仅味道美,而且营养丰富。
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所以吃油莎豆油不仅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还能让我们的味蕾过上幸福的生活。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这个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科技和创新的世界里。
然而尽管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摆脱了所有的挑战。
尤其是在食品行业,我们需要不断地寻求新的方法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油莎豆油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的研究变得如此重要。
油莎豆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食品原料,它富含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然而为了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有效、更可持续的生产工艺,以确保油莎豆油的优质和纯正。
此外我们还需要研究如何提高油莎豆油的产量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 国内外油莎豆油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话说这油莎豆油,它可是咱们生活中的一大宝贝呢!它不仅味道美,而且营养价值高,是咱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那么这种神奇的油莎豆油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它的发展前景又如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先说说国内的油莎豆油生产现状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油莎豆油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逐渐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油莎豆的功效与作用油莎豆(Salvia hispanica)是一种古老的食物来源,原产于中美洲地区,被称为“奇亚籽”。
它在过去几年里变得非常流行,被誉为“超级食品”。
油莎豆富含多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纤维、抗氧化剂和Omega-3脂肪酸。
它具有许多健康益处,包括心脏健康、肠道健康、控制血糖和减肥等方面。
油莎豆是一种完全植物性蛋白质的优质来源。
它含有9种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我们身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相比于一些动物性的蛋白质来源,如肉类和奶制品,油莎豆的蛋白质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
正因为如此,油莎豆被广泛用作素食主义者和严格饮食的人的蛋白质补充品。
此外,油莎豆也富含纤维,对肠道健康非常有益。
它含有大量的不溶性纤维,可以帮助促进正常的排便,预防便秘。
不溶性纤维能够吸收水分,增加粪便的体积,使其更容易通过肠道。
这对于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油莎豆还富含抗氧化剂,如多酚和类黄酮。
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
自由基是产生于身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有害分子,在过量积累时会导致氧化应激和炎症。
通过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油莎豆,我们可以帮助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油莎豆还是一种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植物食物。
Omega-3脂肪酸是一种必需脂肪酸,在身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神经细胞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大脑和心脏的健康。
而由于我们的身体无法合成Omega-3脂肪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取,油莎豆成为了一种理想的补充来源。
油莎豆还有助于控制血糖。
它能够帮助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从而减少血糖的升高。
油莎豆中的纤维也可以形成凝胶状物质,在肠道中减慢葡萄糖的释放速度,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他们需要控制血糖的波动。
此外,油莎豆还可以帮助减肥。
由于其高纤维含量和低热量,油莎豆能够增加饱腹感,减少食欲。
它的纤维可以吸收食物中的水分,使食物体积增大,从而减少消化吸收的速度。
油莎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油莎豆,又名大豆、黄豆,是一种常见的豆类食材,既可以作为主食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豆制品。
油莎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油莎豆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一、功效与作用1. 丰富营养:油莎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
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比较完整,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2. 降低胆固醇:油莎豆中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固醇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 预防骨质疏松:油莎豆中含有丰富的钙质,长期食用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 调节血糖:油莎豆中的植物蛋白质和纤维素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 提高免疫力:油莎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二、食用方法1. 煮食:将油莎豆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即可食用。
煮熟的油莎豆口感香糯,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做成沙拉等食品。
2. 制作豆浆:将浸泡好的油莎豆放入豆浆机中加水打碎,然后过滤出豆浆,煮沸后即可饮用。
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
3. 制作豆腐:将油莎豆磨成豆浆,然后加熟花生粉或石膏凝固成豆腐,再经过切块、煎炸、炖煮等加工制作成各种豆腐菜肴。
4. 制作豆腐干:将豆腐切成块状,晾晒或烘干成干豆腐,可以作为零食食用,也可以用来烹饪各种菜肴。
5. 制作豆腐皮:将豆浆煮沸后,倒入平盘中,冷却后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即可制作成豆腐皮,用来包馅或烹饪菜肴。
总之,油莎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
在食用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偏好选择不同的烹饪方法,将油莎豆制作成各种美味的食品,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保证了营养的摄入。
油莎豆(Cyperus esculeut us L.)为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非粮经济作物。
油莎豆茎叶丛生,分蘖力极强,茎三棱形,由叶片包裹而成,植株高可达100厘米。
单叶互生,叶片狭长。
它原产于非洲地中海地区,我国于1960年引进,现在北自内蒙、新疆,南至广西、江苏等20多个省区零星种植。
1 油莎豆的种植技术及引种
油莎豆生长快,产量高,播期长,效益高。
从3月初至7月均可播种.可单种.也可以与其它作物如玉米进行套种,既可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
肥地改土,又可增加经济效益。
油莎豆适应性强,抗旱耐涝,易种易管,播种、管理、收获、晒藏与花生相似。
油莎豆的种植过程主要有六个方面,分别是种子处理、选地与整地、适时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与贮藏。
由于油莎豆的适应性广、根系发达、分蘖再生力和抗逆性较强,目前已引种到甘肃省静宁县、广西钦北地区和新疆南疆地区,且引种的油莎豆产量与引种地产量大体相当,同时,运用耕层置换法在沿海的盐碱地也种植了油莎豆,产量可观。
此外,油莎豆的机械化生产已普及。
杨冬冬等设计了一种气吸式油莎豆精量铺膜播种机,大大提高了油莎豆的播种质量。
油莎豆收获机如76-2型、湘隆-77型及三级分选式油莎豆收获机的研发,将油莎豆进行充分筛选,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对节省农工农时和降低投入具有重大意义。
2 油莎豆的成分
油莎豆以块茎繁殖为主,产量高,出油率髙且环境适应能力极强。
油莎豆的出油率可达到32.5%到38.7%,是花生的2倍、油菜籽的4倍。
因此,油莎豆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油莎豆块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脂肪占20%~30%,淀粉占25%~30%(其中支链淀粉占66%,直链淀粉占24%),糖15%~20%(其中蔗糖占90%,葡萄糖和果糖占10%),蛋白质占3%~10%,富含17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胡萝卜素等。
油莎豆中还含有其他多种有效成分,主要酚类、有机酸、生物碱、萜类、蒽醌、甾类等物质。
3 油莎豆的分子生物学及育种研究
由于我国油莎豆资源多从国外引进,遗传基础不详。
赵永国等利用SRAP标记分析油莎豆,对收集到的油莎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明确油莎豆资源的遗传基础和亲缘关系。
敬思群等对油莎豆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进行了分子克隆及初步分析。
此外,程超通过RACE技术,从油莎豆叶片组织中克隆得到了WRI1编辑基因的cDNA 序列和编码AGPase小亚基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构建了35s启动子介导的油莎豆WRI1过表达载体。
在多倍体育种方面,吴琼等运用秋水仙素诱导油莎豆多倍体。
与油莎豆二倍体相比,气孔密度增加了24.1%,气孔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加了63%。
4 油莎豆用途
4.1 食用油
油莎豆含油率一般在20%~30%之间,有的高达36%。
油莎豆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65%,亚油酸含量15%,是优质的食用油。
其油色清澈微红,浓香无异味,可作精美菜肴的调料油,而且油莎豆油脂是不干性油,其抗氧化性高于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
是当今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
4.2 医用价值
油莎豆是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油莎豆块茎性辛、甘、温,有疏肝行气、健脾胃的功效,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胸闷,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食积停滞、消化不良、脾虚食少等症。
油莎豆油中所含化合物包括有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燕麦甾醇等植物甾醇物质,具有类似于氢化可地松和羟基保泰松的抗炎作用。
此外,油莎豆油总抗氧化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随着油莎豆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4.3 风味食品
油莎豆可加工成水煮油莎豆、五香油莎豆、椒盐油莎豆、多味油莎豆和怪昧油莎豆,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颖的休闲食品。
国内目前广西桂邦公司已开发出油莎豆的饮料,而国外早有企业用油莎豆生产出可乐型饮料和奶粉等婴幼儿、老年保健食品。
4.4 油莎豆粕
油莎豆榨油后的饼粕含有淀粉、糖等营养物质,除制作成糕点外,还可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提取淀粉、糖等物质作为食品加工原料使用。
油莎豆的出糖率为20%~30%,每50公斤豆饼可制出35度饴糖25公斤左右,而且糖质较好。
油莎豆饼或熬糖后的糖渣可用来酿酒,出酒率32%。
每百公斤豆饼可酿出40~50度白酒l4~16公斤或35度双料酒60公斤。
4.5 绿色饲料
油莎豆不仅是重要的粮油作物而且也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
油莎豆分蘖多,地上草高达1m、无茎秆、叶细长。
叶片平均长67cm,宽0.5cm,亩产鲜草3000kg。
茎叶营养丰富,含粗脂肪7.6%~8.9%、糖10.6%、粗蛋白9.8%和粗纤维19.3%,可直接或打浆后饲养牛、羊、兔等食草动物;干草可打成粉状调配混合饲料,饲养鸡、鸭、鹅等家禽。
据国外报道油莎豆生长地放牧养猪育肥效果很好,油莎豆块茎喂养家禽效果更佳。
此外,油莎豆榨油后的豆讲经过制糖或酿酒剩余的糖渣和酒糟是良好的喂猪饲料,猪爱吃,育肥快。
4.6 生物柴油
研究表明,油莎豆油和柴油以1:1(v/v)或3:1的比例混合,能产生比使用传统燃料更高的十六烷值和更好的发动机性能。
且掺合适量油莎豆油能改善发动机的润滑性能,减轻机件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