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产业化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27
油莎豆产业化项目doc油莎豆产业化项目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油莎豆是一种传统的农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
然而,由于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的不足,油莎豆产业发展缓慢,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推动油莎豆产业化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项目内容和规模本项目主要包括油莎豆种植和加工两个环节。
种植环节将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工环节将引进先进的油莎豆加工设备,包括清洗、破碎、浸泡、榨油等工序。
项目规模为年种植面积1000亩,年加工能力1000吨。
四、市场前景和盈利预测油莎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食用油、食品添加剂、饲料等。
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
根据市场调研和盈利预测,预计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利润率10%。
五、项目优势和创新点本项目具有以下优势和创新点:1.引进先进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与当地农民合作,提高其种植和加工技术水平,增加其收入;3.利用政府补贴和合作伙伴投资,降低项目投资风险;4.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就业;5.提供稳定的市场需求,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六、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2.中期实施阶段:土地开垦、种植技术培训、加工设备采购、厂房建设等;3.后期运营阶段:试生产、产品推广、市场拓展、管理运营等;4.预计项目实施周期为2年,具体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七、项目风险分析和对策1.种植环节存在天气、病虫害等风险,可以购买农业保险进行风险分担;2.加工设备存在故障风险,可以与供应商签订售后服务协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可以开展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
综上所述,油莎豆产业化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盈利潜力。
同时,项目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油莎豆产业可行性项目建议书一油莎豆介绍油莎豆原产非洲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
油莎豆cyperusesculentus亦称"油莎草"、"地下核桃"。
莎草科草本植物栽培油莎豆的长形地下块茎。
根系发达、分蘖再生力和抗逆性较强。
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肥耐瘠耐盐碱。
适应性强、优质高产、在疏松砂壤土的山坡地上生长最好。
它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作物,也是美化、绿化环境的观赏植物。
据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测定,果实含油率3O%,油脂成分:油酸29%,亚油酸38%,亚麻油酸2%,棕桐油酸23%,蛋白质40%。
油液透明清亮,食味醇香,品质优于菜油,对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有独特防治功效,称为新型保健油。
油莎豆地上长“禾”,地下结果。
每亩产鲜叶3000余公斤,是牛、羊、兔、鹅的好饲料;地下单产干果400公斤-600公斤,为花生产量的2倍,是油菜的3-4倍,经济效益咼。
二油莎豆特点与我国的种植环境油莎豆是从非洲引进的一种优质高产油料作物,油莎豆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分蘖多,抗旱耐涝,耐脊薄,耐盐碱,易种易管,可在沙滩、丘陵、林地、果园种植或套种。
改良土壤,降低盐碱,固沙,防风,保持生态植被,调节局部气候。
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滩、山坡、丘陵、林间均可种植,抗旱耐涝,省工省肥。
经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1000千克。
油莎豆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进入XX在伊梨地区试种,为防风固沙曾在XX林业系统推广种植,其抗旱耐涝的特点充分利用了荒沙地,它除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外,在防沙治理方面也是其他农作物无法比拟的,其被称为“沙漠作物之王”的美誉。
油沙豆主要收获地下核状根茎果,干果重1.8〜2.0g,含有大量的糖分,其播种、管理、收获、贮藏与花生相似,喜光、好气、耐早、抗盐碱,我国南、北各地的红、黄、沙壤土均可栽培,在黄沙土壤上,产量更高。
我国是农业国家,全国有18亿亩耕地,还有相当数量的荒漠、荒山和滩涂。
油莎豆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油莎豆,也叫作花莎莓、喜农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可提取榨油,因此被广泛种植用于油料和食用油的生产。
油莎豆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对于提高油莎豆产量和质量,促进油莎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油莎豆的栽培技术包括选择种子、选址和土壤准备、播种和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品种优良、适应性强的种子,确保高产和优质。
选址和土壤准备方面,油莎豆适合种植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5、在播种和管理方面,根据油莎豆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合理掌握种子的深度和密度,进行及时的追肥和灌溉管理。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定期巡视田间,发现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保持生态平衡。
其次,油莎豆的产业化开发可以从种植和加工两个方面着手。
在种植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的综合技术水平,推广高产优质的油莎豆品种,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
同时,要优化产业链条,建立起从种子繁育、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提高整个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在加工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加工方式,如榨油、提取豆蛋白等,开发多种油莎豆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油莎豆产业的发展。
最后,油莎豆的产业化开发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种植过程中,要把握好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要加强科学种植管理,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能源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油莎豆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和企业共同合作。
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全面的管理措施,才能实现油莎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推动油莎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开发西部富民强国国家油莎豆产业化示范项目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1综述2油莎豆的特点和种植优势3油莎豆产品市场前景3.1 食用油市场前景3.2 油莎豆淀粉市场前景3.3 油莎豆饲料市场前景4项目发展的重要性5项目发展总目标、投资概算及实施计划5.1 总目标5.2 投资概算及实施计划6在内蒙古额济纳地区发展油莎豆产业的构想6.1 额济纳地区的现状6.2 建设额济纳油莎豆产业示范区的方案构想6.2.1种子基地建设6.2.2种植示范基地建设6.2.3加工基地建设6.2.4项目实施方案7项目效益7.1 经济效益7.2 生态效益7.3 社会效益1综述原产非洲的油莎豆(又叫油莎果、油莎草)现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前几年我国农业科研部门从国外引进了这一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并在国内的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甘肃、新疆等省市引进种植均获成功。
油莎豆是当今植物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强且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 1000 公斤,干豆 500 公斤,种 1 亩油莎豆相当于种 7~10 亩油菜。
油莎豆的利用价值是多层、多方面的,其最大价值是可榨出高档芳香食用油,是高产油料作物。
除此之外所产饼粕可提取淀粉和加工营养价值较高的糕点等食品,还可将其制成营养价值较高的酱油和醋,还可从中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可熬糖、做酒和做饲料。
本项目将紧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结构调整及战略部署,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内蒙古额济纳地区油莎豆种植的自然环境、生长优势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面向市场,以科技为依托,以油莎豆引进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为突破口,以提升油莎豆产量、品质和产业化水平为核心,以促进“三农”特别是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由此实现把油莎豆种植基地、生产示范基地、加工基地建设成为由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化示范粮油基地这一更大目标。
农业农村部油莎豆产业专项会议召开,种业发展成关键2020年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召集并主持油莎豆产业发展的专项座谈会,听取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刘身利会长关于油莎豆产业发展情况及有关建议的汇报,并就针对推进我国油莎豆产业更快发展的相关工作做出了具体工作安排。
农村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兴旺、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冀名峰、科技教育司二级巡视员张文等参加座谈。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天盛、油莎豆专委会主任、泽惠丰集团董事长杨雯茜、泽惠丰油莎豆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勇参加汇报。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刘身利会长表示,近年来,油莎豆产业发展得到了农业农村部领导和有关司局的高度重视,种植规模和产业布局取得了明显进步,为下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前景值得期待。
油莎豆作为一种集油、粮、饲于一体的新型经济作物,可提取高标准健康食用油,可较大规模替代酿酒原粮,可有效缓解饲料原料短缺现状,达到一定种植规模后,对解决我国粮油安全,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效果显著。
并且,油莎豆土壤适应性强,生态价值明显,可开发经济价值高,大规模推广很有必要。
目前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缺乏系统性政策支持,种子研发滞后,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现实问题。
希望农业农村部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主导,在扶持政策、科研技术、种业研发、机械制造等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推动油莎豆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服务三农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为了促进油莎豆产业发展,专门成立了油莎豆专委会,组织有关企业和专家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调研和论证活动,今后将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加强联系,积极做好调查研究,及时反映企业的情况和诉求,配合做好油莎豆产业发展的推动工作。
参加座谈会的各司局负责人分别按照各自归口业务对油莎豆产业发展情况及有关问题发表了意见,一致表示将按照农业农村部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并推进油莎豆产业发展,重点首要加强对油莎豆“新型油料作物”的政策扶持、种业及市场开发等工作。
油莎豆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油莎豆是一种富含油脂的植物,主要用于食用油的生产。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油莎豆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报告通过对油莎豆产业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其市场、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条件,旨在评估其发展的可行性。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油莎豆作为一种富含蛋白质并且无添加剂的食材,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2.市场容量: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几年油莎豆市场容量将继续增长。
全球范围内,欧洲、北美地区是油莎豆消费的主要市场。
3.市场竞争:油莎豆市场的竞争相对较小,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是以进口为主。
因此,在油莎豆产业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三、技术分析1.种植技术:油莎豆适应性强,适合栽培于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
种植技术相对简单,能耐受逆境能力较强,因此种植成本相对较低。
2.采收与加工技术:油莎豆采收相对方便,主要采用机械化收割,能够降低劳动成本。
加工方面,油莎豆的油脂提取技术相对成熟,能够高效提取油脂。
四、经济分析1.投资成本:油莎豆产业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主要包括土地、种子、设备等方面的支出。
根据初步估算,每亩种植的投资成本约为X万元。
2.收益预测:油莎豆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每亩产量可达到X吨,每吨市场价格约为X万元。
假设种植面积为X亩,则每年的销售收入可达到约X万元。
3.利润分析:根据收益预测,去除投资成本后,每年的利润约为X万元。
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波动和价格的不确定性是油莎豆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2.自然风险: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等)可能对油莎豆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六、可行性评估综合以上分析,油莎豆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种植技术相对简单,投资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然而,由于市场风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谨慎考虑并合理规避风险。
七、结论。
油莎豆产业化项目油莎豆是由中国科学家研究培育的一种高产优质的豆类作物。
它是一种短生育期作物,耐寒性强,耐旱、抗病、抗虫能力也较强,适应能力广,可以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种植。
油莎豆的品质优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
首先,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种植。
由于油莎豆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种植,因此可以选择适合种植的地区进行项目的实施。
在选择地点时,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种植的高产和稳产。
其次,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进行种子繁育和育苗工作。
项目推动者可以与科研机构或种业公司合作,获取高质量的油莎豆种子,并进行适量的繁育和育苗工作,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种苗的健康。
然后,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产体系。
包括土地准备、施肥、播种、农药防治、灌溉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工作。
项目推动者可以与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合作,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农民正确地实施生产措施,提高产量和质量。
接着,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进行收购和销售渠道的建立。
一方面,项目推动者可以与农户或农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保证农民的收益。
另一方面,项目推动者可以与食品加工企业或贸易公司合作,确保油莎豆的销售渠道畅通,提高油莎豆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开展油莎豆深加工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
油莎豆可以加工成豆油、豆粉、豆蛋白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化妆品等领域。
通过加工,不仅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可以降低原材料的季节性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总之,油莎豆产业化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推动油莎豆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同时,油莎豆的高营养成分也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提供人们健康的食物选择。
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一、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油莎豆产业的规模正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的油莎豆产品及服务市场拓展越来越完善,消费群体逐渐增多。
近年来,我国的油莎豆产业及油莎豆具体产品的销售量呈上升之势,消费增长也迅速,产业明显发展迅猛。
2、产品差异性明显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油莎豆产品生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不同地区和不同公司生产的油莎豆产品品种和品质也更加精致多样,消费者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3、企业经营更加完善油莎豆产业中企业的经营水平也在发展,无论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的能力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产品的质量也得到升级,消费安全更上一个台阶。
二、油莎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资金短缺一方面,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购置技术装备,也需要在科研投入方面倾向于,但是油莎豆产业的资金来源总体不足,投入资金水平也显得更加艰苦。
2、技术滞后另一方面,油莎豆产业的技术投入也落后于其他行业,目前拥有应用技术的企业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产品创新的能力有待提升。
3、环境影响同时,油莎豆产业的生产过程都需要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配料,在该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这也需要企业加大相关技术投入,大力践行环保理念。
三、油莎豆产业发展建议1、积极开拓市场企业可以多元化投入市场营销活动,将油莎豆产品进一步推广至更多的消费群体,例如可以推出更多的品牌、更多的营销模式,对品牌形象进行提升,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优化产品结构在新产品研发上,可以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优化产品结构,例如可以推出更健康、更满足消费者口味的油莎豆配方等,以提升油莎豆产品的竞争力。
3、投资技术可以增大技术的投入,致力于提高油莎豆产品性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既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使油莎豆安全有保障的产业发展成为可能。
农村小本创业项目:油莎豆种植前景广农村小本创业项目:油莎豆种植前景广创业项目油莎豆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地下长圆形的根状茎可生食、加工;是一种产量很高的油料作物,果实含油率27%左右;是利用价值很高的草本粮、油兼用作物。
油莎豆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20公分至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果。
果实长圆形或长椭圆形,出油率一般为27%左右,品质优于菜籽油。
油莎豆叶子细长有韧性,是编织手工艺品的理想原料。
原产于西非沙漠,具有全能坚果、生命之果的美誉,我国1960年我国从保加利亚引进种植,目前主要分布在南北各地的沙滩、山坡、丘陵、林间。
项目优势油莎豆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实。
果实椭圆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出油率一般为25%左右,被冠以“地下核桃”之称。
油莎豆易种好管,耐旱、耐涝、耐瘠薄,适宜于在河滩、荒地、荒山、荒坡种植。
经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四川、新疆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至1000公斤,在瘠薄土地种植,也可产300至500公斤。
种一亩油莎豆,等于种3亩油菜,2亩左右的花生,每亩可榨出品质优良、可降低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上等食用保健油150至200公斤,产饼粕400至700公斤。
发展油莎豆对于有效补充国内食用油资源,缓解我国食用油供求不足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油莎豆也可作生物柴油使用。
目前生物柴油制备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生物柴油的原料成本高己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的瓶颈。
采用廉价原料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实用化的关键。
除油莎豆外,我国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还有许多能源树,如麻疯树、元枫果、黄连木、乌桕、文冠果等等,它们的果实都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
油莎豆和这些生物能源树比较,其共性是:适应性广,再生力和抗逆性强,具有较强的耐寒冷、耐瘠薄、耐盐碱、耐旱涝、易种好管,能有效的利用荒漠化土地;果实产油率相近。
其特性是:生物能源树从栽培到进入盛果期需6年,而油莎豆则是春(夏)种秋收,周期短,见效快。
油莎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油莎豆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产品,主要用于榨取油脂和制作食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植物油脂的需求增加,油莎豆市场需求量逐渐上升。
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种植油莎豆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供稳定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分析和需求情况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油莎豆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对植物油脂的需求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食品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油莎豆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三、项目评估和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种植油莎豆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种植过程相对简单,企业可通过引进和培训相关专业人员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2.经济可行性: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预计项目年销售收入可达到XX万元。
同时,该项目拥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销售利润,能够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
3.财务可行性:通过财务分析,考虑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预计项目的投资回报期为XX年,内部收益率为XX%,能较好地保证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4.环境可行性:种植油莎豆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能够较好地保护土壤和水源,符合环保要求。
四、项目实施计划1.资金筹集: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启动资金,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营。
2.土地准备:寻找合适的土地用于种植油莎豆,确保土地的品质和灌溉条件。
3.种植和管理:引进专业人员进行种植和管理工作,包括土壤调理、播种、防病虫害等。
4.采摘和运输:确保在油莎豆成熟时进行及时采摘,采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将油莎豆送至加工厂。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随着市场需求的波动,存在市场风险。
但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预计项目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2.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可能影响生产,但通过合理的防灾准备和投保保险等方式,能够降低风险影响。
六、总结和建议通过对油莎豆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和分析,本报告认为油莎豆项目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然而,同时也需要注意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可能影响。
油莎豆种植及种子基地示范项目商业计划书第一章商业计划书的摘要油莎豆作为一种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目前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随着人们对油莎豆的研究及开发的慢慢扩大,油莎豆的需求在日趋增大,市场上出现供不该求的现象,产品价钱短时间内将处于居高不下的趋势。
作为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多用型经济作物,培育种子,大面积推行种植,可以增进农业产品机构调整,为广大农人快速致富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该项目的的技术主如果采用现有的专用技术和科研功效,依托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省农业厅,本地政府,采用成功企业的经验进行实施,为实现其庞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公司投资大规模种植实验示范,拟取得优良的种子及推行种植的宝贵经验,打造我省乃至全国油莎豆种植及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为农村和地方工业格局的调整、发展、探索出一条农、牧、工产业链,城乡一路发展的新道路。
一、公司简介公司响应国家发展三农政策注册成立,旨在油莎豆的种植和发展农、牧、工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和地方政府工业格局的调整,发展,探索出一条农牧工结合的产业链,为城乡的一路发展开辟新道路。
目前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环保节能产品、生物能源、石化产品的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非粮生物能源作物种植繁育和销售、加工及销售;生物能源加工及销售;生物原料作物种苗繁育及技术研究推行、技术咨询;生物原料作物产业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公司的宗旨是“科技引导,多元发展,综合利用,注重效益”。
二、技术简介油莎豆是连年生莎草科植物,作为油料植物时,一年生栽培。
全生长期仅135天,能大田播种,也可在果园、林地,套种,间种,轮作。
是安排年度种植计划和调剂茬口的优良油料植物品种。
油莎豆适应性极强,具有耐旱、耐贫瘠,耐盐碱,适应于盐碱地、滩涂地,沙地。
公司将在我省现有的滩涂地和沙地上示范实验种植,探索高产高质的正确道路,培育优良的种子,总结高产种植收割经验,为大面积的推行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试探多元化产业发展的道路,综合合理利用油莎豆的多用型经济价值,为农牧工产业结合开辟新道路。
扶贫好项目方案:油莎豆油莎豆别名油莎草、铁荸荠,地下长圆形的根状茎可生食、加工,果实含油率27%左右,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油、粮多用作物,也是美化、绿化环境的赏析植物。
油莎豆的市场远景剖析1、油莎豆是当前较有发展前程的新式油料作物之一,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投资、产出比 1:8.3 以上。
种一亩油莎豆相当于种 5 亩油菜、2-3 亩花生,所以被称为“油料植物之王”,完整可代替传统的油料作物。
2、油莎豆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与其余如麻疯树、黄连木、文冠果等生物能源树对比,栽种油莎豆周期短、奏效快。
3、油莎豆用途宽泛,既可榨油,又可制糖、酿酒、制粉、编织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仍是饲养牛、羊、兔等食草动物的优良青草料,遇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效益剖析01地下结果,油莎豆的地下茎顶端膨大为椭圆块茎,形如大粒花生仁,每蔸结果数在 100~300 粒之间,春播亩产干果 2000 斤,夏播也可达1500 斤,以 0.8 元 / 斤价钱计算,亩收入可达1600 元。
02油莎豆茎叶(即鲜草)每亩起码可产3000 斤,以 0.15 元/ 斤价钱计算,每亩可收入450 元。
综合来看,除掉栽种成本,每亩纯收入 1500~1700 元,堪称是“豆、叶”销售为农牧民带来两重利润,比玉米栽种增添 500 元以上,还能够解决养殖业饲料欠缺的问题。
油莎豆的栽种优势1、油莎豆易种好管,适应性极强,几乎在各样土壤和环境条件下均可生长,并且极少发患病虫害。
2、油莎豆生育期短,约110—120 天,从 3 月初到 7 月都可播种,可以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的时间和劳动力。
3、油莎豆可与其余作物套种,特别是幼林果园,既可肥地改土、复盘遮荫、克制杂草、防备水土流失,又可增添先期收入,一举多得。
4、油莎豆成熟后,干物质比重要,在土中不易腐化发霉,且拥有休眠期。
所以,收获后散落土中的果实,第二年春季会萌生新芽,起苗移栽既可。
堪称“一劳久逸”,年年收获。
引言:油莎豆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油莎豆产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市场需求、种植技术、产业链条及潜在利润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油莎豆产业链的深入剖析,旨在为决策者提供可行性评估以及指导意见。
概述:油莎豆产业的可行性研究是为了评估该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种植技术、产业链条和潜在利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估结论。
正文内容:一、市场需求1.油莎豆的主要用途:食用油、工业原料、饲料等。
2.油莎豆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国内外油莎豆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和潜在需求。
3.市场竞争情况:探讨其他油料作物(如大豆、花生等)对油莎豆市场的竞争影响。
二、种植技术1.油莎豆的生态适应性及种植区域选择:分析油莎豆的生长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2.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种植成本及投入产出比分析:对种植油莎豆所需的人力、土地、水、肥料等资源进行成本分析,并评估投入产出比。
三、产业链条1.油莎豆加工环节:油莎豆的收购、储存、清洗和磨制等。
2.油莎豆产品的销售渠道:分析油莎豆产品的销售渠道,包括批发、零售、出口等。
3.相关产业链的衔接:油莎豆产业与食用油、工业原料、饲料等产业链的关联性和协调发展。
四、潜在利润1.油莎豆产量和价格:对油莎豆的产量和市场价格进行分析,预测潜在利润。
2.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利润分配:分析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的利润分配情况,评估潜在利润空间。
3.风险与挑战:探讨油莎豆产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如市场波动、病虫害等,以便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五、总结1.油莎豆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油莎豆种植技术相对成熟,投资者可以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进行种植。
3.油莎豆产业链条较为完整,与相关产业链有较好的衔接。
4.潜在利润较高,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风险与挑战。
油莎豆产业具备可行性,但投资者应谨慎考虑市场竞争、风险管理等因素。
开发西部富民强国国家油莎豆产业化示范项目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1 综述2 油莎豆的特点和种植优势3 油莎豆产品市场前景3.1 食用油市场前景3.2 油莎豆淀粉市场前景3.3 油莎豆饲料市场前景4 项目发展的重要性5 项目发展总目标、投资概算及实施计划5.1 总目标5.2 投资概算及实施计划6 在内蒙古额济纳地区发展油莎豆产业的构想6.1 额济纳地区的现状6.2 建设额济纳油莎豆产业示范区的方案构想6.2.1 种子基地建设6.2.2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6.2.3 加工基地建设6.2.4 项目实施方案7 项目效益7.1 经济效益7.2 生态效益7.3 社会效益1 综述原产非洲的油莎豆(又叫油莎果、油莎草)现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前几年我国农业科研部门从国外引进了这一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并在国内的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甘肃、新疆等省市引进种植均获成功。
油莎豆是当今植物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强且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1000公斤,干豆500公斤,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种7~10亩油菜。
油莎豆的利用价值是多层、多方面的,其最大价值是可榨出高档芳香食用油,是高产油料作物。
除此之外所产饼粕可提取淀粉和加工营养价值较高的糕点等食品,还可将其制成营养价值较高的酱油和醋,还可从中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可熬糖、做酒和做饲料。
本项目将紧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结构调整及战略部署,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内蒙古额济纳地区油莎豆种植的自然环境、生长优势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面向市场,以科技为依托,以油莎豆引进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为突破口,以提升油莎豆产量、品质和产业化水平为核心,以促进“三农”特别是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由此实现把油莎豆种植基地、生产示范基地、加工基地建设成为由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化示范粮油基地这一更大目标。
油莎豆产业化项目分析油莎豆(油茶)是一种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油脂含量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在近年来逐渐被认可并推广种植。
油莎豆产业化项目是指将油莎豆种植、加工和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规模化、市场化运营,以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首先,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明确市场需求和潜力。
通过调查了解消费市场对于油莎豆产品的认知度和喜好程度,评估市场竞争情况和发展前景,为项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接下来,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进行土地资源评估和选址。
油莎豆需要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找到适合种植的土地,并评估土地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同时,选址时还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和水源等资源供给情况。
然后,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进行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研究。
品种选择应根据土地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丰产品种。
种植技术研究包括育苗技术、栽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提高油莎豆的产量和质量。
接着,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建设加工工厂,实现油脂和其他副产品的利用。
加工工厂主要包括油脂提取、精炼和包装等环节,同时可以将副产品用于食品、饲料、化妆品等领域。
加工工艺的研究和设备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最后,油莎豆产业化项目需要进行市场开拓和销售渠道建设。
通过与各级政府、经销商和超市等渠道建立合作关系,将产品推向市场,同时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和品牌推广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油莎豆产业化项目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综合性项目。
通过市场调研、土地评估、种植技术研究、加工工厂建设和销售渠道建设等一系列步骤,可以实现油莎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同时,对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发西部富民强国国家油莎豆产业化示范项目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1 综述2 油莎豆的特点和种植优势3 油莎豆产品市场前景3.1 食用油市场前景3.2 油莎豆淀粉市场前景3.3 油莎豆饲料市场前景4 项目发展的重要性5 项目发展总目标、投资概算及实施计划5.1 总目标5.2 投资概算及实施计划6 在内蒙古额济纳地区发展油莎豆产业的构想6.1 额济纳地区的现状6.2 建设额济纳油莎豆产业示范区的方案构想6.2.1 种子基地建设6.2.2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6.2.3 加工基地建设6.2.4 项目实施方案7 项目效益7.1 经济效益7.2 生态效益7.3 社会效益1 综述原产非洲的油莎豆(又叫油莎果、油莎草)现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前几年我国农业科研部门从国外引进了这一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并在国内的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甘肃、新疆等省市引进种植均获成功。
油莎豆是当今植物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强且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1000公斤,干豆500公斤,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种7~10亩油菜。
油莎豆的利用价值是多层、多方面的,其最大价值是可榨出高档芳香食用油,是高产油料作物。
除此之外所产饼粕可提取淀粉和加工营养价值较高的糕点等食品,还可将其制成营养价值较高的酱油和醋,还可从中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可熬糖、做酒和做饲料。
本项目将紧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结构调整及战略部署,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内蒙古额济纳地区油莎豆种植的自然环境、生长优势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面向市场,以科技为依托,以油莎豆引进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为突破口,以提升油莎豆产量、品质和产业化水平为核心,以促进“三农”特别是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由此实现把油莎豆种植基地、生产示范基地、加工基地建设成为由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化示范粮油基地这一更大目标。
本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地区建设“国家油莎豆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该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油莎豆种子基地、生产示范基地和加工基地,是内蒙古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集种植、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基地,是带动“三农”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的国家级样板示范区。
本项目投资总概算为12.8亿元,分阶段建设30万亩油莎豆种植示范基地,建设5万亩防护林带,并建设年产50000吨食用油、10000吨淀粉和20万吨混合饲料的生产基地。
2 油莎豆的特点和种植优势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是莎草科一年生植物,是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前几年引进的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多用型油料经济作物,是新型的粮油、饲料、食品、医药、工业、生物柴油、生物润滑油、沼气等生产制造业的原料,其经济价值极高,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油莎豆是当今植物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强且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1000公斤,干豆500公斤,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种7~10亩油菜。
油莎豆出油率一般为35%左右,每亩可榨优质保健食用油200~300公斤,产量比菜籽油高,品质比菜籽油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故被称为“地下核桃”。
油莎豆具有的八项种植优势和特性:1、油莎豆由于其光合作用强、根系发达、分蘖再生力和抗逆性极强,很少发生病虫害,几乎在各种土壤和条件下都可以生长,适应性极广,且耐高温、抗旱耐涝。
油莎豆在沙滩、丘陵、岗地、林间均可种植,凡能种花生的土壤都能种油莎豆,但更适合沙性土壤种植。
油莎豆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沙滩、丘陵、岗地、林间等均可种植,喜阳光、耐高温、管理粗放、抗旱耐涝、耐盐碱,易种好管,省工省肥,既可单种也可与其他作物套种(如茶林、果园、瓜地等),其播种、管理、收获、贮藏与花生相似,喜光、好气、耐旱、抗盐碱,种植在黄沙土壤上产量更高。
油莎豆系山野生转种而来,其原产地为沙漠干旱地区,因此非常适宜在沙质土壤中种植,产量会很高。
并且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顽强的生命力,基本上不发生病虫害,不用喷施农药。
油莎豆其光合作用强,且再生力和抗逆性极强,几乎在各种土壤条件下都可以生长,不与粮食作物争地,也是发展生物柴油理想的原料。
2、目前,油莎豆在我国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甘肃、新疆等地引进并且种植成功。
油莎豆地上长草,株高1米左右,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生长快,分蘖多,呈株丛生长。
生育期短,从4月初到7月都可播种,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的时间和劳力。
每亩用种8~10kg,株距15cm~30cm,行距30cm~50cm,每穴结果200~300粒,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全生育期110天左右。
3、油莎豆地下结果,油莎豆的地下块茎,形如大粒花生仁,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
地下结椭圆形果实,地下茎果一般亩产1000公斤,干豆500公斤,每1千公斤豆榨取优质保健食用油200~300公斤,产饼粕400~700公斤,高于油菜籽、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亩产量,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7~10亩油菜。
作为食用油的原料,种植油莎豆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饼粕可提取淀粉、加工食品,是熬糖、做酒和饲养牛、羊、鱼、兔、鹅的优质饲料。
4、可与其他作物间套种。
尤其是果园、瓜地,既可作为绿肥培养地力、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田间收入,一举多得。
5、油莎豆成熟后,干豆的比重大,富含油脂、淀粉,在土中不易腐烂发霉,且具有休眠期。
因此,收获后散落土中的果实,第二年春天会萌发新苗,起苗移栽即可。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GB8869-88”中“2.11”介绍:莎草科草本植物栽培油莎豆的长圆形地下茎块,含油约20%~30%,食味醇香,其油质可与花生油媲美。
单就出油率而言,一般为16.3%-30%左右,油脂成份中油酸占29%,亚油酸占38%,亚麻油酸占2%,棕桐油酸占23%。
油质中含有丰富的亚麻油酸,是老年人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良好保健食用油。
油粕可酿酒或做优质饲料。
其油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品质远优于大豆油和菜籽油,油莎豆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0 ℃以下不结冻。
营养价值极高。
油莎豆油是北非、中东、欧洲人青睐的特种食用植物油,也是当今植物中具有极大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
7、油莎豆还是优质淀粉的原料,其淀粉含量最高可达45%,可与玉米淀粉相媲美,把油脂榨取侯的饼粕是淀粉生产的主要原材料,豆粕出淀粉率为22%,可以加工成糕点,制造酱油和醋,也可以提取糖、纤维素和酿酒,特别是可提取高质量的纯淀粉,对以淀粉为原料的各种食品加工,是难得的上乘原料,而且极具特色。
油莎豆植株因其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及某些矿物质元素,无论是鲜草还是干草,都是上乘的饲草饲料,而且产草量高,是发展畜牧业良好的物质基础。
据估算,一亩油莎豆的草可解决两头牛,或10只羊,或500尾鱼的青饲料。
种植油莎豆不仅可使种植业结构更为优化,而且以油莎豆茎叶做饲草料,可为养殖业提供大量的饲料。
8、油莎豆集油料、粮食、饲料、纤维于一身,且能实现大规模、集约化、机械化种植。
从种植到生产都具有环保性、低耗能、无污染、投入少、产量高、综合利用价值高。
由油莎豆加工生产成的食用油,品质堪与橄榄油相媲美。
经过深加工,可生产出生物柴油及高端的生物润滑油。
因此,与同类油料作物相比较,油莎豆的经济效益和生育附加值的再利用是其他油料作物的十几倍,具有深加工的开发优势。
3 油莎豆产品市场前景油莎豆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多用型经济作物,主要用于粮油、饲料、食品、医药、生物柴油、生物润滑油、沼气原料等领域及行业中,其经济价值极高、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由于各地土质、气候、管理等条件的差异,油莎豆块茎主要成分的含量也不尽相同。
在一般情况下,油莎豆块茎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油脂20~36%、淀粉20~25%、糖15~20%、蛋白质3~15%、纤维素4~14%、维生素8~14mg/100g、天然树脂7%。
本项目主要产品是以油莎豆为原料生产的食用油、淀粉和以其茎叶为原料生产的混合饲料。
以下对三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前景、市场定位分别予以分析。
3.1 食用油市场前景(1) 食用油市场需求逐年增高我国2009年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9万个,实现工业总产值25069亿元(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49.7%),销售收入22699亿元,利税总额2565亿元。
我国油料作物2010年播种面积为98.12万亩,虽然种植面积在减少,但我国食用油产量与销售量近年来却逐步增加,2001年的食用油产量为982万吨,消费量却达到1224万吨,到2007年产量增加到2320万吨,生产与消费趋于平衡。
我国的食用油加工业中,大豆加工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等地区,其中沿海港口的大豆加工企业生产能力约占全国产能的80%;油菜籽加工业主要分布于湖北荆州、重庆、安徽芜湖和浙江新市等地;花生加工业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等花生主产区;棉籽加工业主要分布于棉花主产区,主要是新疆、山东。
而本项目所生产的油莎豆油在国内产量很少,基本上属于市场空白产品。
在全国可耕土地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内蒙古、甘肃和新疆将成为中国粮油战略的接替区。
油莎豆作为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以油为主的多用新型作物,主要收获地下核状根茎果,果实椭圆形,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1000公斤,干豆600公斤,高于油菜籽、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产量,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7-10亩油菜。
单就出油率而言,一般为16.3%-30%左右,油脂成份中油酸占29%,亚油酸占38%,亚麻油酸占2%,棕桐油酸占23%。
由于不饱和油酸含量高,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其品质远优于大豆油、菜籽油,可与花生油、芝麻油和胡麻油相媲美,对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放之功效。
油莎豆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0℃一下不冻,可作精美菜肴的调料油,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是一种新型优势保健食用油品。
(2) 小包装保健食用油市场前景广阔油莎豆油与橄榄油、玉米油、茶籽油、沙棘油、红花油一样统称为小品种油,其脂肪酸结构好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小品种油的消费量正在逐年加大。
近年来,我国对橄榄油的进口量大增,在橄榄油比一般食用油价格高十倍左右的情况下,2001年只有400吨,2004年就达到了2300吨左右,2009年达到1.4万吨。
而核桃油世界贸易量已突破200万吨,销售额达200亿美元。
葵花籽油在世界的销量已经跃居第二位,销量占植物油总量的9%,在香港竟达到植物油市场销售额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