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PA分层审核管理规范

LPA分层审核管理规范

LPA分层审核管理规范
LPA分层审核管理规范

LPA分层审核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一、关于分层审核(LPA=Layered Process Audit)

1.0分层审核(LPA)的定义

是由公司各级员工定期、频繁地对现有制造过程及其变更进行的一种标准化的系统审核,以确认内部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及对相关整改措施的验证,实现较高水平的产品质量一次合格率。

分层过程审核(LPA)基于:多数制造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是由于过程能力不足或者是未严格遵守过程作业指导所引起的。

分层过程审核(LPA)的实质是以P-D-C-A为导向的工艺过程审核,特别关注现有工艺的执行及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的验证。

分层过程审核(LPA)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首次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过程审核方式,属于汽车行业的客户特殊要求。

2.0分层审核(LPA)的分类

2.1过程控制审核(PCA= Process Control Audits):

针对现有制造过程及其变更,确认现场作业标准执行的符合性。

2.2防错防误验证审核(EMPVA= Error & Mistake Proofing Verification Audits):

针对与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相关的整改措施的现场验证。

3.0分层审核(LPA)的对象

3.1仅限于按要求需要特别关注的确定的过程和过程步骤。将该审核范围无限扩大至所有过程或过程步骤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将严重影响审核效果并妨碍其

深入应用。

3.2 适用于本公司各车间的生产过程。

4.0分层过程审核(LPA)的目的

4.1 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提高制造质量,并通过领导层和操作工之间言传身教的互动来加强彼此间的相互理解认知;使各级管理者都参与到支持操作工的活动中。

4.2通过作业准备过程来确保既定标准的正确实施。

4.3通过识别和控制高风险/重要的过程要素,确保高水平的过程控制;

4.4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提供一个有效跟踪的流程。

4.5验证下一层次的分层过程审核是否被稳健地实施。

二、分层审核(LPA)的职责:

1. 由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全面组织,成立各层审核团队并监督其执行效果。

2. 由各级审核组长主导执行。

3. 技术、质量和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并支持分层审核的执行。

三、分层审核(LPA)的执行流程和规定:

接③

四、适用表格

1. 分层过程审核检查表

2. 现场失效情况处理记录

3. 工作联系单

4.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5. 分层过程审核结果统计表

生产部经理

各审核组长

体系专员

修订“分层过程 审核检查表”

各级审核组长

继续执行 分层过程审核 反复以上流程 分层过程审核奖惩 (详见附件2:“分层过

程审核奖惩规规定”)

备注:

1. 由生产部经理组织,至少每1周评估一次现行的“分层审核检

查表”是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更新。

2.由副总组织,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分层过程审核”专题会议。

★附件1:

“分层审核检查表”作业指导书

1. 编制职责:

1.1总经理助理组织,体系专员负责编制。

1.2产品工程师、质量工程师、车间主任、车间班长必须参与;必要时,技术部经理、质量部经理应邀

参与。

2. 分层过程审检查表必须以产品的实现流程为线索展开,应落实到具体的工序和加工工位。

3. 编制“分层过程审核检查表”,应

3.1 充分考虑9个方面的内容:即“人”、“机”、“料”、“法”、“环”、“测”、“投诉”、“防错”、“持续

改进”。

3.2 “分层审核检查表”由3个部分组成:

A)工位问题,基本的检查项目,适用于所有工位。

B)质量关注点,依据质量反馈、过程知识和问题解决所制定的,针对具体工位的特定检查内容。C)生产系统问题,基本的检查项目,适用于所有工位。

4. 要求:

4.1必须针对较高的产品质量风险而展开,包括历史上的教训、安全、特殊特性(过程或产品)。

4.2必须借助于相关技术资料如DFMEA、PFMEA、CP及其他产品档案。

4.3必须在“分层审核检查表”中注明必须确认的高风险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A)量具的功能和校验的确认

B)堆放/包装技术

C)目视辅助工具是否在现场,内容是否正确

D)过程参数

E)作业指导书

F)产品标识

G)扭矩监控(如适用)

H)文件/记录的完整性(包括适当的质量文件)

I)顾客反馈

4.4对已批量投产的相同或类似的常规产品,可编制相同的“分层审核检查表”;但一旦有新产品试生产

完毕,应立即重新评估的修订已增加必要的内容。

5. 所有“分层审核检查表”及其更改后的最新版本,其原稿应交总经办存档。

★附件2:

分层审核奖惩规规定

根据各级员工在分层审核中的行为,制订如下奖惩规定:

参与人员的行为分类奖惩规定备注

1 拒绝执行或拒绝配

合执行。

未导致不良后果对责任人书面警告,并处罚50元/次。超过明确规定的完成时

间4小时,即被视为拒

绝执行。

导致不良后果

由直接责任人承担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损

失。

2 已执行,但执行错

未导致不良后果对责任人书面警告,并处罚20元/次。如果责任人为主观恶意

行为,一经查实,以拒

绝执行论处。

导致不良后果

由直接责任人承担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损

失。

3 已执行,但执行不

完全或不到位

未导致不良后果对责任人口头警告,并处罚10元/次。如果责任人为主观恶意

行为,一经查实,以执

行错误论处。

导致不良后果

由直接责任人承担10元以上,30元以下的损

失。

4 不按时执行或延期

执行

未导致不良后果对责任人口头警告,并处罚10元/次。超过明确规定的完成时

间4小时,即被视为拒

绝执行。

导致不良后果

由直接责任人承担10元以上,30元以下的损

失。

5 认真执行分层审核的各项要求,且其所

在工位连续3个月、6个月、9个月、

12个月未能出现任何产品质量问题。

分别奖励100元/次(3个月)、200元/次(6个

月)、300元/次(9个月)、400元/次(12个月)。

仅适用于“质控点”所

在工位的操作者,不适

于管理人员。

特别说明:以上奖惩,均由审核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并填写“员工奖罚单”,书面报管理部经理执行。

LPA分层审核作业指导书

1、目的 1.1 建立一种系统机制,从而实现: ●验证文件化规定的过程,其规定与实际执行情况是否完全一致; ●使“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作业文件规定”的理念根植每个员工心中; ●改善各管理阶层之间及管理阶层于普通员工之间的沟通; ●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全面提升。 1.2 贯彻“高层领导看成绩,基层领导看问题”原则,从而实现: ●高层领导以亲身审核行动看到、感受到下辖员工的成绩,从而更多地正面激励员工; ●基层领导应感受到来自高层领导的压力及动力,更加地深入现场,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 2、范围 2.1 首先适用于三大汽车公司(指:GM、Ford、Daimler Chrysler)的产品。 2.1.1 当不存在三大汽车公司产品时,必须从考虑维持该工作及锻炼该工作能力角度出发,选择不少于1个产品开展分层审核工作。 2.2 适用于下述具体地点: ●质量部进料检验场所; ●产品制造岗位(任何一个固定场所,只要有一个或多个生产部员工在从事固定的生产作业,该地点就是一 个“产品制造岗位”); ●任何从事产品返工和/或返修的场所; ●包装车间现场(目前的A线、B线、C线); ●产品的发货场所。 3、职责和权限 3.1生产部经理全面负责该工作的组织及实施。 3.2 下述 4.1条款规定的不同层次人员必须按文件规定的实施时间及频次开展审核工作。 3.3 审核的结果都汇总给予生产部技术员,由该技术员负责审核后期: ●各种质量记录、报告的编制及保存; ●审核问题的列表、分发、验证关闭; ●将符合“经验教训(Lessons Learned)”的问题联系并输入质量部; ●更新分层审核的看板。 3.4 各接受审核问题的责任部门,必须在指定时间完成问题整改并提供证据给予生产部技术员验证。 4、术语、定义及规定 4.1 管理层:本文件定义实施本公司分层审核,涉及下述不同的管理阶层: ●总经理(层),存在时,涉及副总经理。 ●部门经理(层),涉及生产部经理、质量部经理、技术部经理、研发部经理。 ●主任、科长(层),涉及生产部主任科长、质量部质控科长、研发部设计科长。 ●技术员(层),涉及生产部技术员、质量部技术员、技术部技术员。 ●主管、组长、班长(层),仅指生产部门此种身份人员。 4.2审核频次: ●主管、组长、班长(层)必须每班一次。 ?即:目前注塑车间有2班,则一天实施2次分层审核;其余符合2.2条款的场所暂时只有1班; ?停产的休息日、节假日无需实施分层审核。

LPA 分层审核

LPA 分层审核 课程背景: 满足国际汽车工业巨头美国三大汽车的特殊要求,成为进入美国汽车工业主机厂的必备条件,通过分层审核全面改善制造过程质量。 课程目标: 通过培训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工程师能够有效的掌握分层审核进行过程的评估、控制和管理,提升其过程预防、控制能力及持续改进,提升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实现质量能力、顾客满意度的全面提升和成本的有效降低。 课程对象: 企业内质量经理、过程控制人员、体系工程师、内审员及相关部门经理和管理人员。课程大纲: 1、为什么要提分层审核? 2、分层审核的要求是什么? 3、如何执行分层审核? 4、分层审核清单的制定 5、案例分析 6、现场编制审核清单的练习 7、练习课堂点评 8、在执行分层审核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9、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 讲师介绍:刘老师 国内知名大学MBA,6Sigma 黑带、高级培训师、资深顾问。 工作经历:

2001 年至今:主要从事现场质量管理与快速突破性改善、六西格玛、DOE、QFD、五大工具、问题分析与解决等方面的培训,以及ISO/TS16949、AS9100 、VDA等方面的培训和咨询。 1994-2001: ?曾在数家跨国公司历任质量经理、制造经理、产品开发经理等职务,在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 ?后在某知名咨询公司任生产及质量的项目经理,在企业质量、现场改进方面拥有大量实战经验。 擅长领域及长期客户: 多年来主要为世界500 强企业以及国内优秀成长型企业提供培训和咨询,包括: 电子及光通讯行业:爱立信、日立、西门子、NEC、EPCOS、IMP半导体、舜宇集团、雪佛龙-飞利浦、固锝电 子、大华股份、光圣科技、利奥电池--- 汽车、工程机械及航天航空:卡特彼勒、小松(KOMATSU)、伊顿(EATON)、中联重科、奇瑞汽车、江铃汽 车、格特拉克、柳州通用五菱、比亚迪、郑州宇通集团、上海萨克斯、德尔福、延锋伟世通、李尔汽车部件、 江阴贝卡尔特、江苏兴达、耀华-皮尔金顿、京西重工、中联重科、中铁五局、联合汽车电子、虎伯拉铰接系统、 博格华纳、采埃孚伦福德汽车系统、麦格纳唐纳利、WPP、申雅密封、西川(NISHKAWA)、NSK-AKS、东洋 轮胎---

LPA 分层审核管理办法

1.目的: 为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提高工作和产品质量,通过识别和控制高风险/重要的过程要素,确保各个管理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采购、生产计划、质量、物流、制造,检验,设备,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个过程。 3. 定义: 分层审核:通过对组成生产运作过程各个要素的运行状态的识别,确认其符合性和有效性的程度,以便寻求过程的改进机会,是一种基于全员与的活动。 4. 分层审核层次图以及职责 4.1 第一层次----总经理、副总、总经理助理、管理者代表组成:负责对本公司的宏观运行情况 审核:包括对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质量过程目标达成情况,财务状况(包括质量成本), 销售情况,采购及供应商管理情况,物流运行情况,车间精益生产,安全环境等的审核; 4.2 第二层次----由各部门经理、部长组成:负责对新产品开发、采购、物流、生产、质量、测 量分析、发运、客服等过程进行的详细审核及生产过程中的文件,工艺,及体系文件相关 要求的审核。 4.3 第三层次----由主管、工程师、生产课长、班组长等组成:负责对各部门、车间日常工作、 文件的规范性以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核。 4.4 第四层次----由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工作完成情况实施自查自纠。 5. 审核频次

5.1 第一层:每月审核一次; 5.2 第二层:每周审核一次; 5.3 第三层:每周审核两次; 5.4 第四层:每日审核一次。 说明:以上审核频次均指对下一层的审核频次,各岗位不论属于哪一层级人员,均应每日对本岗位工作进行自查自纠。 6. 审核实施内容及流程 6.1 由各部门(车间)对本部门所有岗位进行分析(岗位分析应含盖质量体系的各过程要素)、明 确岗位职责; 6.2 根据各岗位职责编制《分层审核检查表》; 6.3 各岗位每日对照本岗位《分层审核检查表》逐项检查、核对,对未完成和不符合项进行整 改、纠正; 6.4 各层级按《分层审核检查表》要求对下一层级进行检查、审核,对审核发现的问题(不符 合项)记录于《纠正/预防行动计划表》中,督促责任人进行原因分析、落实整改计划及整 改完成时间,跟踪整改进度; 7. 考评与奖惩: 7.1 由于个人原因导致未及时完成或产生不符合项的,在自查自纠过程中实施整改,对未及时完成的工作任务应自行安排时间予以解决,在此过程不计加班费; 7.2 审核发现的问题一旦记录于《纠正/预防行动计划表》中等同于通报批评一次; 7.3 《纠正/预防行动计划表》问题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的,每项每逾期一天按2分在《月度绩效考核表》中予以扣除; 7.4 对于存在问题,认真对待、积极整改,措施有效者,在《月度绩效考核表》中予以加2分。 7.5 对表现突出,每月审核结果未产生不符合项者,在《月度绩效考核表》中予以加5分。 8、本管理办法由质量部编制,并根据实际情况作更新和修改。 9.相关记录

LPA分层审核管理指导书(新)

分层审核管理指导书 1.0 目的 保持对生产操作的严格控制,以确保好的经营结果。完整的审核过程必须包括有效的沟通和对不合格项的跟踪。 2.0 范围 2.1、分层审核由生产部门主导。 2.2、质量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并参与分层审核系统。 3.0 定义: 无 4.0 过程流程图 负责人 补充说明流程图主要输出主要支持 5.1 5.2 5.3 5.4 在内部审核中发现的反复 发生的不符合项及生产过 程中的一些高风险项。 按照要求的频次定 期审核 分层管理汇总表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 合项给出纠正措施; 并对问题进行跟踪,直 到问题被解决 生产部质量部

5.0 补充说明 5.1建立分层审核检查表 5.1.1 分层审核检查表应包括:a、普遍的工位问题;b、产品或工艺的特殊问题; c、普遍的系统问题。 5.1.2 分层审核检查表中的问题应直接和简洁,问题应以“是”或“否”来回答,以表示 是否符合。 5.1.3 分层审核检查表需要有判定“是”或“否”的区域;需要有记录纠正措施的区域; 需要有审核人员签名的区域。 5.1.4 分层审核表张贴在专用的分层审核看板上。 5.2定期审核 5.2.1 分层审核的频次:a、分层审核表班组审核每班一次,由每班班长进行审核; b、各工序大班长或工程师必须(每天)检查并确认每班是否完成 了当班的审核。 c、车间主任必须(每周)检查并确认各工序大班长或工程师是否 完成了每天的审核。 d、生产经理必须(每个月)定期进行分层审核,检查分层审核统 计表。 e、公司生产副总必须(每季度)定期进行分层审核,检查分层 审核问题汇总表 5.3 进行审核并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 5.3.1 对审核内容逐一进行审核,并标记“是”或“否”来表示是否符合,审核人进 行签名。有不符合项时,被审核工位需提供纠正措施,并记录在审核表上。 5.3.2 有不符合项出现的工位负责人应对问题进行跟踪,确保问题被解决及不再发生。 5.4 定期汇总 5.4.1 对各工位分层审核的结果进行汇总(每次/月),记录在分层审核汇总表上。 5.4.2 汇总的结果由生产经理审核。 5.4.3 由生产经理决定是否把某一审核结果纳入经验教训库中。 6.0记录 每月对分层审核记录表进行汇总,收集每个已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及解决过程

LPA分层审核管理规范

LPA分层审核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一、关于分层审核(LPA=Layered Process Audit) 1.0分层审核(LPA)的定义 是由公司各级员工定期、频繁地对现有制造过程及其变更进行的一种标准化的系统审核,以确认内部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及对相关整改措施的验证,实现较高水平的产品质量一次合格率。 分层过程审核(LPA)基于:多数制造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是由于过程能力不足或者是未严格遵守过程作业指导所引起的。 分层过程审核(LPA)的实质是以P-D-C-A为导向的工艺过程审核,特别关注现有工艺的执行及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的验证。 分层过程审核(LPA)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首次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过程审核方式,属于汽车行业的客户特殊要求。 2.0分层审核(LPA)的分类 2.1过程控制审核(PCA= Process Control Audits): 针对现有制造过程及其变更,确认现场作业标准执行的符合性。 2.2防错防误验证审核(EMPVA= Error & Mistake Proofing Verification Audits): 针对与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相关的整改措施的现场验证。 3.0分层审核(LPA)的对象 3.1仅限于按要求需要特别关注的确定的过程和过程步骤。将该审核范围无限扩大至所有过程或过程步骤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将严重影响审核效果并妨碍其

深入应用。 3.2 适用于本公司各车间的生产过程。 4.0分层过程审核(LPA)的目的 4.1 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提高制造质量,并通过领导层和操作工之间言传身教的互动来加强彼此间的相互理解认知;使各级管理者都参与到支持操作工的活动中。 4.2通过作业准备过程来确保既定标准的正确实施。 4.3通过识别和控制高风险/重要的过程要素,确保高水平的过程控制; 4.4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提供一个有效跟踪的流程。 4.5验证下一层次的分层过程审核是否被稳健地实施。 二、分层审核(LPA)的职责: 1. 由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全面组织,成立各层审核团队并监督其执行效果。 2. 由各级审核组长主导执行。 3. 技术、质量和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并支持分层审核的执行。 三、分层审核(LPA)的执行流程和规定:

分层审核管理制度

分层审核(LPA)管理制度 1.目的: LPA分层审核是一个涉及到多层次管理的质量改进系统,通过不断提高过程稳定性和首次交验合格率来确保持续的符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由顾客和本公司确定的所有关键过程(生产工序)。 3.职责: 3.1质量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并完善《LPA分层审核检查表》、《LPA防错验证审核表》。 3.2制造中心按照《LPA分层审核检查表》的要求进行LPA审核,并将发现的问题点进行汇总,并 对部门、车间改善情况进行跟踪。 3.3质量部负责根据《LPA防错验证审核表》进行防错审核。 4.定义: LPA分层审核:分层过程审核(LPA)是由多个管理层进行的系统审核,对关键过程特性进行经常的审核,以验证过程符合性。是以过程为基础进行的,而不是基于零件。 5.工作程序: 5.1计划制定: 5.1.1成立审核工作小组,建立分层审核频率与结构。 5.1.2风险最高的区域应首先进行分层过程审核。 5.2实施审核: 5.2.1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LPA分层审核检查表》,并为所有不符合确定反应计划。 5.2.2《LPA分层审核检查表》包括(但不限于)过程的所有要素,以确保:设备得到恰当地 维修保养、防错方法有效、标准化作业指导规定的生产步骤得到遵循。 5.2.3《LPA分层审核检查表》是一动态的检查表,制订《LPA分层审核检查表》时还要考虑以 下的输入(不限于): A、客户抱怨历史记录; B、过程稳定性:关键特性、CPK与量具 R&R; C、合格率、不良报告; D、过程流程图,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 E、失效模式影响及后果分析中的高RPN值; F、操作者影响,如:新员工、技能待提高员工; G、防错/探测性; 5.2.4频次: 车间主任/组长:必须每天进行一次过程控制审核; 部长/经理:必须每周进行一次过程控制审核; 总经理/总监:(必要时)每月进行一次审核; 5.2.5各岗位负责将操作者使用的各类指导书放置在易于得到的工位附近。 5.2.6各车间负责将过程绩效指标展示在生产现场,并须经常更新,以反映当前质量信息。 5.3监控和总结 5.3.1现场进行的过程控制审核由制造中心各部长进行监控,在中心会议上进行总结。

LPA-分层审核

https://www.doczj.com/doc/6316467918.html,/ 课程特色 课程背景: 满足国际汽车工业巨头美国三大汽车的特殊要求,成为进入美国汽车工业主机厂的必备条件,通过分层审核全面改善制造过程质量 课程目标: 通过培训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工程师能够有效的掌握分层审核进行过程的评估、控制和管理,提升其过程预防、控制能力及持续改进,提升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实现质量能力、顾客满意度的全面提升和成本的有效降低。 课程大纲 1.为什么要提分层审核? 2.分层审核的要求是什么? 3.如何执行分层审核? 4分层审核清单的制定 5.案例分析 6.现场编制审核清单的练习 7.练习课堂点评 8.在执行分层审核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9.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 课程主讲 刘老师 资深质量、生产管理培训专家。 学历背景: 1985年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

工作经历: 1985年7月-1995年7月,在安徽省芜湖市芜湖仪表厂工作。在芜湖汽车仪表厂10年间,工艺(2年)/研发(2年)/质量工程(3年)/检验科科长(3年)。(该厂是汽车仪表、传感器、发动机零部件等汽车零部件专业生产厂家,该厂拥有各类机加工、冲压、压铸、模具制造、装配等生产线,是汽车仪表行业的龙头企业。该企业的汽车仪表研究所为行业所。) 1995年8月-2004年8月在Siemens-VDO西门子威迪欧工作,任质保部经理/主管体系(该公司是汽车仪表、燃油供油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专业生产厂家。)该公司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神龙富康、菲亚特、日本铃木、日本尼桑、上汽奇瑞、欧曼重卡等主机厂的A级供应商。 1.负责按照客户要求建立质量管理系统,负责客户审核的迎审、改善,该公司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神龙富康、菲亚特、上汽奇瑞、欧曼重卡等主机厂的A级供应商。 2.负责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维护、认证,1998年主导通过了VDA6.1&QS9000的德国莱茵的第三方认证,2000年主导通过了ISO14001的德国莱茵的第三方认证,2003年在没有咨询公司的参与情况下独立完成了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并通过德国莱茵的第三方认证。 3.负责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开发、评审和供应商的培养,负责按照Siemens VDO、客户的审核条例(Formel Q、VDA6.3等)进行第二方的审核,进行供方的PPAP批准和供应商整个寿命期(从供应商选择到供应商停产)的质量管理,帮助供方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生产系统和推行精益生产。 4.参与了公司了ERP的建立和精益生产的6西格玛项目。 到德国学习质量管理。 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国内某汽车行业专业咨询公司工作,从事汽车行业的质量、生产管理咨询项目工作。 2007年1月至今,受聘为英标管理体系认证(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高级讲师 优势与专长: 对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雪铁龙/菲亚特等主机厂的供方质量管理模式及其技术有很深的研究,具备近20年的汽车行业现场经验。 按照顾客的要求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开发、评审、培育供应商,有很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 熟悉各种汽车业质量管理体系,如:ISO/TS16949、QS9000、VDA6.1、EAQF、AVSQ、ISO14001、OHSAS18001等。 擅长现场管理和改善:5S/QCC/IE/TPM/精益生产/生产计划/过程控制/班组建设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