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脆化温度测试的影响因素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5.12 KB
- 文档页数:3
塑料的脆化温度摘要:一、塑料脆化温度的定义和意义二、常用塑料的脆化温度数据三、塑料提高耐寒性能的两种改性方法四、塑料冲击脆化温度测定仪的作用和操作步骤正文:塑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应用范围和寿命。
其中,脆化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塑料的脆化温度,包括其定义、常用塑料的脆化温度数据,以及提高塑料耐寒性能的两种改性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塑料脆化温度的定义和意义。
脆化温度是指塑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变为脆性破坏的温度。
一般来说,我们把在规定冲击条件下有50%试样产生脆性破坏的温度确定为脆化温度,用符号tb表示。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塑料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性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常用塑料的脆化温度数据。
不同塑料的脆化温度差异较大,以下列举了一些常用塑料的脆化温度数据:1.聚乙烯:-60℃2.聚氯乙烯:-30℃3.聚丙烯:-20℃4.聚苯乙烯:-10℃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塑料的耐寒性能,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改性方法:1.塑料抗低温增韧改性法: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抗低温剂,如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等,可以提高塑料的低温韧性,降低脆化温度。
2.塑料耐候改性法:通过加入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可以提高塑料的耐候性,减少外部环境对塑料的影响,从而提高其耐寒性能。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塑料冲击脆化温度测定仪的作用和操作步骤。
塑料冲击脆化温度测定仪主要用于测定材料在规定条件下试样受冲击出现破坏时的最高温度,即为脆性温度。
操作步骤如下:1.向冷却槽中加入适量的冷却介质。
2.确认电源在规定的电压下及接地安全后,且设备各部分正常情况下掀下电源开关。
3.按下温度设定键(set)0.5秒后放开进入温度设定状态,按加数键或减数键的移动键可对温度进行设定。
设定好所需温度后按设定键0.5秒即可返回正常运行状态并记忆参数值。
此时设备开始工作。
4.按下搅拌开关,检查冷却槽内的冷却介质流动性是否良好。
脆化分析根本原因注解现象技术塑料/规格加工制品/模具设计1熔指/粘数/相对粘度降解
水分仪水分超标注意干燥
目测:成型时有流蜒现
象水分超标注意干燥
目测:熔体通过喷嘴有
气泡水分超标注意干燥
2干燥设备有问题 D. H. Dryer
露点空气不够干燥Dew. Point < - 20 C
风量风量不足增加风量
温度温度不准矫正温度计
3干燥过度
目测(变色)早高温下干燥过度correct drying temp. And temp.
4过热
目测(变色)停留时间过长调整停留时间和温度
与杜邦推荐的工艺条件比较由于过高的温度设定导致的过
热
按照杜邦的推荐工艺进
行加工
对熔体温度进行检测加工设备的读书可能不准根据实际温度调整温度的设定
5微观分析冷料/不均匀的熔体
通过对成型条件的调整
提高融化质量
增加熔体温度
改善色粉的均匀分布
选择适合的螺杆
建议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塑料制品发脆的10大原因
6微观分析空洞/缩痕增加压力
增加保压
扩大浇口尺寸
浇口位于壁厚最大处
壁厚不均匀
7微观分析剪切取向降低注射速度
减少尖角结构
8微观分析熔接痕改善排气
增加熔体温度
9微观分析污染避免异物混入
尽量减少螺杆黏附沉积
10微观分析飞边保证足够的锁模力
模具无磨损
塑料无降解。
搅拌对胶料脆性温度测定结果的影响的报告,800字
报告概述:本文讨论搅拌对胶料脆性温度测定结果的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搅拌方式对胶料物理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搅拌方法对测定脆性温度的影响。
在胶粘剂生产过程中,混合和搅拌工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它直接影响固化方式、温度对反应物料的影响以及最终用户使用性能的性能,进而影响着生产过程的质量。
由于混合和搅拌的工艺技术会影响到胶料脆性温度测定的精准度,因此,了解不同搅拌方式對胶料性能的影響,有助於提高高品质胶水的生产效率,尤其是脆性温度测定的精确度,以及胶料的物理性能。
为了探讨搅拌对胶料脆性温度测定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的结果作了分析。
搅拌对胶料脆性温度测定的影响,主要是由搅拌强度(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所决定。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搅拌的强度的增加,胶料的脆性温度会随之降低……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需要把搅拌强度控制在一个有限范围,以期待达到良好的胶料脆性温度测定结果。
综上所述,对不同搅拌方式对胶料脆性温度测定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搅拌的强度是影响胶料脆性温度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小心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以便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测试结果,为质量管理提供基础。
4、外润滑剂用量过多中国国际模具网外润滑剂与树脂相溶性较低,能够促进树脂粒子间的滑动,从而减少摩擦热量并推迟熔化过程,润滑剂的这种作用在加工过程早期(也就是在外部加热作用和内部产生的摩擦热使树脂完全熔化和熔体中树脂失去识别特征之前)是最大的。
外润滑剂又分前期润滑和后期润滑、润滑过度的物料在各种条件下都表现为较差的外形,如果润滑剂用量不妥,可能造成流痕,产量低,浑浊,冲击性差,表面粗糙、粘连,塑化差等。
特别是用量过多时,就会造成型材的密实度差、塑化差,而导致冲击性能差,引起型材发脆。
中国国际模具网5、热混加料顺序、温度设值以及熟化时间对型材的性能也有决定性的因素中国国际模具网pvc-u配方的组分很多,所选择加料顺序应有利于发挥每种助剂的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分散速度,而避免其不良的协同效应,助剂的加料顺序应有助于提高助剂的相辅相成效果,克服相克相消的作用,使应在pvc树脂中分散的助剂,充分进入pvc树脂内部。
中国国际模具网典型的铅盐稳定体系配方加料顺序如下:中国国际模具网a.低速运转时,将pvc树脂加到热混锅中;中国国际模具网b.在60℃时,高速运转下加入稳定剂及皂类;中国国际模具网c.在80℃左右,高速运转下加入内润滑剂、颜料、抗冲击改性剂、加工助剂;中国国际模具网d.在100℃左右,高转速下加入蜡类等外润滑剂;中国国际模具网e.在110℃,高速运转下加入填料;中国国际模具网f.在110℃-120℃低转速下排出物料至冷混桶中进行降温;中国国际模具网g.冷混至料温降至40℃左右时,卸料过筛。
中国国际模具网上面加料顺序较为合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设备及各种条件也有所不同,多数厂家除树脂外,其他助剂一同加入。
还有的是轻质活化碳酸钙同主料一起加入等等。
这就要求企业技术人员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加工工艺及投料顺序。
中国国际模具网一般热混温度在120℃左右,温度太低时物料达不到凝胶化和混料均匀,高于此温度部分物料可能会分解挥发,而且干混粉料发黄。
用冲击法测定塑料及弹性材料的脆化温度的试验方法1 范围1.1 该试验方法是测定塑料和弹性材料在一定的冲击强度下出现脆性破坏时的温度。
还有两种常规检查和验收工艺。
注1---在测试橡胶的脆性温度时,用试验方法D2137。
1.2 SI是标准单位。
1.3 因为使用水银温度计存在潜在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建议使用其他仪器来测量温度(如热电偶温度计和电阻温度计)。
1.4该标准并不旨在讨论所有的安全问题,如有,仅与其使用相关。
该标准的使用者责任制定相关适用的安全和健康规范,并在使用前确定规范的适用性。
2 参考标准3 术语3.1 总则---如无特殊说明,该标准中所使用的塑料的定义与D883中的定义相同。
3.2 脆化温度---样品50%可能损坏的统计温度。
4 试验方法概述4.1 用转矩扳手将样品固定到样品架上,测定其脆化温度。
样品架浸入到装有传热介质的容器中进行冷却。
在规定的线速下撞击样品,然后进行测量。
样品50%的部分损坏时的温度为脆化温度。
5 意义和使用6 仪器6.1 A类:6.1.1 样品夹钳和冲锤数量---样品夹钳作为悬梁用于固定样品。
每个样品都必须牢牢的固定在样品钳上。
冲锤刀刃应该从大于6.4毫米处以2000±200毫米/秒的线速撞击样品。
为了在某些仪器上保持此速度,有必要减少每次测试的样品的数量。
冲击刀刃中线与钳子在撞击时的距离为7.87±0.25毫米。
冲击刀刃的半径为1.6±0.1毫米。
冲击臂与夹钳在冲击时的距离为6.35±0.25毫米。
图1描述了这些尺寸要求。
图2描述了钳子的尺寸。
使用夹紧螺钉,10-32国家标准细牙螺纹。
6.2 B类:6.2.1 样品夹钳和冲锤数量---样品夹钳作为悬梁用于固定样品。
每个样品都必须牢牢的固定在样品钳上。
冲锤刀刃在冲击前和冲击后5.0毫米范围内试验速度为2000±200毫米/秒。
为了在某些仪器上保持此速度,有必要减少每次测试的样品的数量。
塑料低温脆化温度塑料材料的低温脆化是指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变得脆弱和易碎的现象。
一般而言,塑料的低温脆化温度是指塑料材料在低温下发生脆化的最低温度,即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者断裂起始温度。
塑料的低温脆化温度对于应用于低温环境中的工程塑料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低温下的塑料材料容易受到外界冲击或应力的破坏,导致材料的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塑料材料的低温脆化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分子结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和外界环境等。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塑料材料的分子结构。
塑料材料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分子间力的强度和形态,进而影响到塑料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
分子结构中的一些因素,如分子链的长度、侧链的存在和取向等,会对塑料材料的低温脆化温度产生影响。
化学成分也是影响塑料材料低温脆化温度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化学成分会导致塑料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差异,从而影响其低温脆化温度。
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等烷烃类塑料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韧性,其低温脆化温度相对较低;而聚苯乙烯等非极性塑料在低温下易发生脆化,其低温脆化温度相对较高。
加工工艺也会对塑料材料的低温脆化温度产生影响。
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导致塑料材料的分子排列和取向方式的差异,从而改变塑料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
例如挤出和注射成型等加工工艺可以使塑料材料的结晶度增加,提高其抗低温脆化能力,而拉伸成型则可以使塑料材料的纤维取向增加,增强其低温下的韧性。
外界环境条件也会对塑料材料的低温脆化温度产生影响。
低温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塑料材料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流动性,进而影响其低温下的性能。
例如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塑料材料容易发生冷结晶现象,导致失去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为了降低塑料材料的低温脆化温度,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一种是改变塑料材料的分子结构,例如引入交联剂、增加分子链长度、改变化学成分等,以增强塑料的分子间相互吸引力,提高其低温下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另一种是采用添加剂来调整塑料材料的性能,如在塑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增塑剂、韧化剂等,以提高其耐低温脆化能力。
lldpe脆化温度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很高的韧性和柔软性。
在工业应用中,LLDPE常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电线电缆绝缘层等产品。
然而,作为一种热塑性材料,LLDPE 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脆化现象,影响其使用性能。
脆化温度是指LLDPE在温度下降过程中开始变脆的温度。
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LLDPE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柔软性,但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LLDPE的分子链会发生锁死现象,导致材料变得脆性。
这个温度就是脆化温度。
脆化温度的确定对于LLDPE的应用非常重要。
首先,脆化温度是评估LLDPE耐寒性的指标之一。
在寒冷地区或冷藏环境中,LLDPE制品需要保持良好的耐寒性,以避免在低温下变脆破裂。
其次,脆化温度也是LLDPE加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注塑、挤出等加工过程中,如果材料的脆化温度过低,加工难度会增加,甚至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脆化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LLDPE的化学结构。
LLDPE是通过乙烯单体的聚合反应得到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定的支链结构。
支链的存在可以增加LLDPE的柔软性和韧性,降低其脆化温度。
其次是LLDPE的分子量。
分子量越高,分子链越长,相互之间的交联和纠缠程度越高,脆化温度就越低。
此外,LLDPE中添加的增韧剂、抗氧剂等辅助剂也会对脆化温度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LLDPE的耐寒性和抗脆性,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调整LLDPE的化学结构和分子量来改变其脆化温度。
例如,在聚合反应中引入适量的共聚单体,可以增加LLDPE的支链含量,提高其柔软性和韧性。
其次,可以添加增韧剂和抗氧剂等辅助剂,改善LLDPE的耐寒性和抗氧化性能。
此外,合理控制LLDPE的加工温度和加工速度,也可以减少脆化现象的发生。
LLDPE的脆化温度是评估其耐寒性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和控制脆化温度,对于合理应用LLDPE以及改善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整LLDPE的化学结构、分子量以及添加适量的辅助剂,可以提高LLDPE的耐寒性和抗脆性,从而满足不同环境和应用的需求。
塑料件脆化温度执行标准1.测试方法塑料件脆化温度的测试应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A),该方法通过在试样上施加振动力场,并测量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力学性能,来确定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脆化温度。
2.温度范围测试温度范围应根据被测塑料件的材料类型和用途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温度范围应至少包括室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和脆化温度以下等几个关键温度点。
具体的温度范围应在实验条件中明确规定。
3.试样要求试样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塑料件的整体性能。
试样尺寸和形状应根据标准规定或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试样应清洁干燥,无杂质和气泡,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实验条件实验条件包括测试温度、升温速率、振动频率、振幅等。
这些条件应根据材料类型和测试要求进行选择。
实验条件应在测试开始前进行设定,并在测试过程中保持恒定。
5.结果判定脆化温度应根据试样的动态力学性能曲线进行判定。
通常,脆化温度可定义为试样在动态力学性能曲线上弹性模量急剧下降的起始温度点。
此外,还应记录试样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相位角等参数,以便对试样的脆化行为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6.重复性验证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试,并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如果标准偏差过大,则应检查测试条件和操作过程,以确定是否存在误差源。
此外,还应对不同批次和不同来源的试样进行对比实验,以评估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7.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塑料件的脆化温度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等常见塑料材料。
对于具有特殊性能或用途的塑料材料,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测试方法和条件进行调整。
lldpe脆化温度LLDPE是一种低密度聚乙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制品中。
在生产过程中,熔融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LLDPE的加工性能和性能表现。
而脆化温度则是LLDPE在低温下的性能表现,本文将探讨LLDPE脆化温度的相关问题。
LLDPE的脆化温度是指在低温下,LLDPE会变得易碎,容易发生断裂。
这是由于低温会使LLDPE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导致分子链的运动变得困难,从而使其变得脆性。
因此,脆化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LLDPE的应用范围和性能表现。
LLDPE的脆化温度与其分子结构和加工条件有关。
一般来说,分子量越高、分子分布越窄的LLDPE,其脆化温度越低。
这是因为高分子量会增强LLDPE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其脆化温度。
另外,加工条件如熔体温度、冷却速率等也会对LLDPE的脆化温度产生影响。
较高的熔体温度和较慢的冷却速率会使LLDPE的分子链排列更加有序,从而提高其脆化温度。
LLDPE的脆化温度通常通过低温冲击试验来确定。
在低温下,将标准试样暴露在恒定的冲击载荷下,观察试样的破裂情况,根据试验数据可以计算出LLDPE的脆化温度。
一般来说,脆化温度越低,代表LLDPE的抗冲击性能越强。
为了提高LLDPE的脆化温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采用更高分子量、更窄分子分布的LLDPE原料,调整加工条件,增加LLDPE与其他材料的共混度等。
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LLDPE的性能表现。
LLDPE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其脆化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其应用范围和性能表现。
通过了解LLDPE的分子结构和加工条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其脆化温度,从而满足不同领域对塑料材料的需求。
低温脆化性能测试一、什么是低温脆化温度?通用树脂的脆化温度是多少?塑料在多种用途中需要在承受或不承受冲击条件下进行低温弯曲。
加工时承受的取向、热历史、冲击时施加材料上的力,尤其是施力速度都会影响聚合物的脆性。
脆化温度的试验用于测量聚合物失去韧性呈“玻璃状”的温度。
以通用耐低温管材用树脂为例,不同的树脂脆化温度,如PS-30℃,PP-35℃,ABS-40℃,PE-70℃。
其中聚乙烯的耐低温性能最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HDPE和LLDPE 要好于LDPE。
PP-R管材最低使用温度在-40~-50℃,尼龙为-50~-60℃,聚氯乙烯可达-40~-70℃。
塑料耐低温改性是指改善树脂的低温脆性,即降低其脆化温度。
我国最低气温可达-40℃左右,因此,要求塑料管材的脆化稳定一般应在-50℃左右,所以有些树脂应进行耐低温改性。
二、低温脆化性能测试原理及方法是什么?塑料低温冲击试验机是测定材料在规定条件下试样受冲击出现破坏时的最高温度,即为脆性温度,可以对塑料及其他弹性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作比较性鉴定。
测试方案按《GB5470-2008低温脆化试验测试方法》进行,一般客户会选定三个指定温度点,评估10根测试样条在该温度下冲击断裂根数。
如果断裂根数超过50%(即5根以上),则被判为不合格。
测试设备技术参数如下:1、试验温度:-100℃—0℃(客户自定);2、冲击速度:2m/s±0.2m/s3、降温速度:-20℃~-40℃约1.0℃/min; -40℃~-80℃约0.7℃/min4、冲击器中心到夹持器下端距离:3.6±0.1mm5、恒温后,试验3min时间内温度波动:<±0.5℃6、最大外形尺寸:900×505×800mm(长×高×宽)7、工作室外形尺寸:220×170×70mm(长×高×宽)8、冷却介质:乙醇9、搅拌电机:8W10、工作电源220V~240V 50Hz 1.5kW。
增塑剂对 PVC脆性温度的影响聚氯乙烯树脂(PVC)是最早实现产业化、产量较大的通用树脂之一,在材料工程中占据勿庸置疑的重要地位。
PVC具有阻燃、耐腐蚀、尽缘、耐磨损等优良性能,价格低廉、原材料来源广泛,广泛应用于管材、棒材、薄膜、尽缘材料、防腐材料、建筑材料等,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塑料,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而居世界树脂产量第二位。
但是PVC也暴露出脆性大、热稳定性差、加工性能不佳、低温性能差等缺点,性能需要进一步改善进步。
P VC制品,如PVC胶布、汽车雨刮等,其耐冷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进步PVC的低温性能,实验对常用增塑剂及复配增塑剂对胶布用PVC脆性温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1实验部分(1)主要原材料。
PVC(K值为65即数均聚合度为1000150)、邻苯二甲酸二辛Alb,(D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醋(DINP)、己二酸二异辛醋(DOA)、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醋(DAP)、甲基丙烯酸甲醋一丁二烯-苯乙烯(MBS)树脂为台湾华夏塑胶有限公司提供,其他为市售品。
(2)主要仪器设备。
双辊筒炼塑机,平板硫化机,耐冷打击机(打击锤重量3.09kg土28g),万能材料试验机等。
(3)实验配方。
重点研究单一增塑剂及复配增塑剂对胶布用PVC脆性温度的影响,同时兼顾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
基础配方:PVC树脂100phr(质量份,以下同,略),Ba一Zn混合液态稳定剂1.5phr,ESO(环氧大豆油)3phr,增塑剂(DOP,DINP,DAP,DOA,M一51)变量。
(4)试样制备方法。
将各种原料以及助剂按比例称量,混合均匀后,在160一170℃的双辊上混炼8min后,在170℃的平板硫化机上模压8min,在冷压机上冷却5min,实验试片在温度23土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调节24h后裁成所需的试样。
(5)测试方法。
实验测试项目按最新国标执行。
2结果与讨论2.1邻苯二甲酸醋类增塑剂对PVC脆性温度的影响(1)DOP用量对PVC脆性温度的影响。
聚乙烯醇酸乙烯酯(Polyethylene Vinyl Acetate),简称PEVA,是一种常用于制作塑料膜、雨衣、淋浴帘等产品的材料。
PEVA具有优良的柔韧性、透明度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家居、纺织、医疗等领域。
然而,PEVA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发生脆化现象,这是由其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引起的。
在本文中,将详细探讨PEVA脆化温度的概念、影响因素、测试方法以及对实际应用的影响。
### PEVA脆化温度的概念PEVA脆化温度是指在低温条件下,PEVA材料由于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变化而变得脆弱并失去原有的柔韧性的温度。
脆化温度通常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这是指在此温度下材料的分子运动变得非常缓慢,导致材料从橡胶弹性状态转变为玻璃状脆性状态。
对于PEVA 而言,脆化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工程性能指标,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在低温环境中使用的应用中,如户外用品、冷库门帘等。
### 影响PEVA脆化温度的因素1. **共混物成分:** PEVA通常是通过将聚乙烯醇酸乙烯酯与其他聚合物或添加剂共混而成。
共混物中的不同成分和比例会显著影响PEVA的脆化温度。
添加柔性剂或其他改性剂可能有助于降低脆化温度。
2. **分子量:** PEVA的分子量也会对脆化温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分子量较高的PEVA 在低温下更容易保持柔韧性。
3. **结晶度:** PEVA的结晶度与其分子链的有序性有关,而有序性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较高的结晶度通常对低温下的柔韧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 **添加剂:** 在PEVA的制备过程中,可能添加一些改性剂、抗氧化剂等,这些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都可能对PEVA的脆化温度产生影响。
### PEVA脆化温度的测试方法PEVA脆化温度的测试方法通常采用低温弯曲试验。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1. **样品准备:** 从PEVA制品中切割出符合标准尺寸的试样。
2. **低温箱预冷:** 将试样置于低温箱中,预冷至所需测试温度,通常在-20°C至-70°C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