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大师
- 格式:docx
- 大小:24.18 KB
- 文档页数:4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七)4.第二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现代设计运动进入三、四十年代,第一代设计大师们一方面继续进行着他们已开创出来的现代家具事业,另一方面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整个社会的飞速运转,第二代设计大师应运而生,他们大多数人主要活跃于30年代至50年代,有些创作力极其旺盛的则一直到六七十年代,甚至八九十年代仍在进行勤奋创作。
同第一代经典大师相比,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除个别极罕见的天才人物如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他同时在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两方面都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或阿诺·雅克比松(Ame Jacobsen),他同时在家具设计、工业设计及建筑设计等诸多方面都成就显赫,大多数第二代大师基本上都是以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为主要职业领域,然而他们同第一代大师最本质的区别却在于对家具设计的理解和创作态度之间的区别,以及现代设计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看法上的不同。
对第一代设计大师而言,如密斯、柯布西耶、布劳耶、阿尔托等,家具设计同明天最初的建筑设计一样,这批经典大师的家具作品大都集中在他们设计生涯的早期,更多的是超越于日常的使用功能之上的“宣言性”的产物,其艺术化的特征,其强调机器美学的热情,使他们不可能充分地考虑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及产品造价等问题,这就使得许多垂青史的家具设计名作在实际使用时存丰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尤其表现在构造的轻便简洁,设计的人体工程学以及社会购买力等方面,密斯的设计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
二次大战期间以及战后重建家园的岁月中,严酷的现实条件迫使许多设计师开始关注家具设计和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现代设计不再是一件文化奢侈品,而成为现实生活中一个实实在在的组成部分。
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即后来的第二代家具设计大师决心投入更多的或毕生精力进行室内和家具设计,实际上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如今称作“室内建筑师”的职业,其职责除了具体的设计操作和生产组织之外,在更深层次意义上是作为现代科技、现代设计观念与社会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世界现代家具设计师100名(四)8 马歇尔·布劳耶(1902-1981)Marcel Breuer马歇尔·布劳耶1902年生于匈牙利,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及雕刻,1920他18岁时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去维也纳学习,因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实用艺术,同年又进入了刚成立的德国包豪斯学习,直到1924年。
1925-1928年包豪斯毕业后便接管了包豪斯公司作坊,并成功开发出了知名的钢管椅。
1935年包豪斯解散后侨居英国,继续完成了他以胶合弯曲板为主的系列家具设计,1937年转迁美国,应格罗皮乌斯邀请担任了哈佛大学教授。
1938年与格罗皮乌斯合作在剑桥和麻省开办了建筑事务所,1946年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1981年逝世于纽约。
在包豪斯学习期间,使他有机会结识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等设计大师和接触到各种先锋派的艺术观念,在消化吸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在新材料的开发、新功能形态的开发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预订(Slatted)椅是他的典型的第一件现代主义作品,与红蓝椅有着相似的构成手法。
藤编坐面和靠背的悬臂钢管椅是他的成功之作;为康定斯基住所设计的瓦西里椅是现代家具的经典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造型是当时流行的“立体派”、“风格派”和“结构主义”等设计思想综合的结果。
与瓦西里椅同时设计出来的拉西奥沙几也是一件重要的杰作,是最简洁的一件家具。
在材料应用方面,除了弯曲钢管的成功开发应用之外,他还对其它的家具材料,如铝合金和模压胶合板的探索也卓有成效。
布劳耶在美期间更多的是从事建筑设计,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相对于家具而言,家具设计方面对后世的影响几乎更大一些。
9 费尔南多和亨伯托·坎帕纳兄弟Fernanolo & Humberto Campana 巴西家具和产品设计师亨伯托·坎帕纳生于1953年,费尔南多·坎帕纳生于1961年,哥哥亨伯托1972-1977年学习法律,弟弟费尔南多1979-1984年学习建筑设计。
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一、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1902—-1971)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与设计师,北欧的现代主义之父,也是丹麦功能主义的倡导人.他在建筑、家具、灯饰、衣料以及各式各样的应用艺术上皆有很深的造诣,并成为享誉国际的传奇人物.他的家具作品具有强烈的雕塑形态和有机造型语言,将现代设计观念与丹麦传统风格相结结合,注重材料的应用和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功能设计与大批量生产相结合,使他的家具作品具有非凡、永恒的魅力。
他享誉国际的经典设计有蛋椅、蚁椅、天鹅椅,AJ灯系列等.雅格布森190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8年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毕业。
从1930年至1971年去世,他一直致力于自己的设计事业。
它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批判的地方色彩”,是传统手法与功能信条的冲撞。
概念还加上了雅格布森个人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其每一个作品均具有适合的尺度,细节和意念。
他还为自己的大部分建筑作品设计家具和配件,对作品,他注重细节,材料的选用,传统与实用的结合,从而产生概念与形式。
在雅格布森整体设计观的引领下,丹麦的家具和室内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风格:将形式、用途、施工、材料以及色彩融合在一起,追求一种平衡的效果。
它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便是视觉上的同一性,并以此来确保空间设计简洁纯净的本质.http://www。
zhaozhishi。
com/zonghe/jingdianjiaju/2011-07-29/2693。
html自从雅各布森和Peter Holmblad在1967年共同架构出「Cylinda—Line」不锈钢系列后,即于同年得到ID-PRIZE奖项,而1968年更获得国际设计大奖(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的殊荣,另外美国室内设计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Interior Designers)也颁发荣誉国际设计奖项给这位由建筑转为商业创作的奇葩。
家具设计师推荐介绍几位知名的家具设计师及其作品在家居装饰中,家具的设计和选择是关键要素之一。
对于设计师和家具爱好者来说,了解一些知名的家具设计师及其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位备受推崇的家具设计师,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创新和实用价值,还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艺术享受。
1. Philippe Starck(菲利普·斯塔克)菲利普·斯塔克是世界公认的杰出家具设计师之一,他的作品通常兼具创新和惊艳。
他曾与许多知名设计品牌合作,如Alessi、Kartell、Flos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他创作的Louis Ghost椅子,这款透明的塑料椅子凭借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
2. Charles Eames(查尔斯·埃姆斯)查尔斯·埃姆斯被誉为现代家具设计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他与妻子Ray Eames合作设计了许多经典的家具作品,如Eames Lounge Chair和Eames Molded Plastic Chairs。
Eames Lounge Chair是一款通过精心切割和缝制皮革打造的椅子,既舒适又时尚,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3. Patricia Urquiola(帕特里夏·乌尔基奥拉)帕特里夏·乌尔基奥拉是当代最富有创意和影响力的女性家具设计师之一。
她的设计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对材料的巧妙处理。
她与许多知名品牌合作,如B&B Italia、Moroso、Kettal等。
她的设计作品通常结合了现代和传统的元素,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启迪。
4. Hans Wegner(汉斯·维格纳)汉斯·维格纳是丹麦现代家具设计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简洁、实用和优雅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他的家具作品大多采用天然木材,注重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则。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Wishbone Chair,这款椅子采用了纤细的曲线和独特的椅背造型,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家具经典。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一)皮埃尔•保兰(PierrePaulin1927)在法国EcoleCamondo学院学习石雕和陶艺专业,这为他未来家具设计的雕塑形态风格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法国现代家具设计大师:皮埃尔·保兰皮埃尔·保兰(PierrePaulin1927)在法国EcoleCamondo学院学习石雕和陶艺专业,这为他未来家具设计的雕塑形态风格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1945年他开始为欧洲著名的托耐特(Thonet)家具公司设计家具,4年后他又为荷兰的Artifot家具公司设计家具,这家公司生产了保兰设计的大部分家具作品,其中包括了他的第一张塑料椅(the157chair)。
在1958年至1959年期间,保兰先后在荷兰、德国、日本和美国工作,全球性的旅行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使保兰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性视野和前瞻性的前卫设计师。
1960年他开始在巴黎创建了他的个人工业设计事务所,他为MobilierNationale公司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开拓创新的座椅设计,发展了泡沫塑料、聚脂纤维、模数技术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
1968年他应邀为著名的罗浮宫博物馆设计了参观者座椅,随后他的著名代表作品“飘带椅”(RibbonChair1965)又获得1968年AID设计大奖(工业设计协会奖)。
他于1967年设计的“舌椅”(TongueChaire)更是成为20世纪60年代非常流行的波普艺术(POP)和反射新一代生活风格的代表作品。
皮埃尔•保兰(PierrePaulin1927)在法国EcoleCamondo学院学习石雕和陶艺专业,这为他未来家具设计的雕塑形态风格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保兰的一系列具有强烈的抽象雕塑形态,以玻璃纤维为壳体,以金属钢管为骨架,以泡沫塑料和弹力织物为软垫的座椅,具有特别的视觉美感和舒适感,达到了美学与功能的高度统一,在欧洲市场十分畅销。
1970年他为日本大阪国际博览会设计了座椅,在1970年和1983年他先后两次受法国政府委托为爱丽舍宫的总统官邸和总统办公室设计成套家具。
. 世界现代家具设计师100名(四)8 马歇尔·布劳耶(1902-1981)Marcel Breuer马歇尔·布劳耶1902年生于匈牙利,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及雕刻,1920他18岁时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去维也纳学习,因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实用艺术,同年又进入了刚成立的德国包豪斯学习,直到1924年。
1925-1928年包豪斯毕业后便接管了包豪斯公司作坊,并成功开发出了知名的钢管椅。
1935年包豪斯解散后侨居英国,继续完成了他以胶合弯曲板为主的系列家具设计,1937年转迁美国,应格罗皮乌斯邀请担任了哈佛大学教授。
1938年与格罗皮乌斯合作在剑桥和麻省开办了建筑事务所,1946年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1981年逝世于纽约。
在包豪斯学习期间,使他有机会结识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等设计大师和接触到各种先锋派的艺术观念,在消化吸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在新材料的开发、新功能形态的开发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预订(Slatted)椅是他的典型的第一件现代主义作品,与红蓝椅有着相似的构成手法。
藤编坐面和靠背的悬臂钢管椅是他的成功之作;为康定斯基住所设计的瓦西里椅是现代家具的经典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造型是当时流行的“立体派”、“风格派”和“结构主义”等设计思想综合的结果。
与瓦西里椅同时设计出来的拉西奥沙几也是一件重要的杰作,是最简洁的一件家具。
在材料应用方面,除了弯曲钢管的成功开发应用之外,他还对其它的家具材料,如铝合金和模压胶合板的探索也卓有成效。
布劳耶在美期间更多的是从事建筑设计,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相对于家具而言,家具设计方面对后世的影响几乎更大一些。
9 费尔南多和亨伯托·坎帕纳兄弟Fernanolo & Humberto Campana 巴西家具和产品设计师亨伯托·坎帕纳生于1953年,费尔南多·坎帕纳生于1961年,哥哥亨伯托1972-1977年学习法律,弟弟费尔南多1979-1984年学习建筑设计。
家具设计班级:环艺091姓名:武LN学号:2008806xxx15现代家具设计大师——艾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一、设计师生平:索特萨斯艾托尔·索扎斯(Ettore Sottsass) (14 September 1917 – 31 December 2007) ,也译为埃托·索特萨斯。
Memphis派创始人之一。
意大利著名的后现主义设计集团的成员之一。
1917年出生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一个建筑师之家。
父亲是意大利建筑师,母亲Antonia Peintner是奥地利人。
1929 全家移居都灵,Sottsass在那儿学习建筑。
1939年毕业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系,获得了建筑学文凭。
涉猎建筑、室内、家具等多项设计领域。
毕业后不久他就被意大利军队征召,并在南斯拉夫的一个集中营度过了二战中的大部分时光。
战后,他和父亲为住宅项目工作直到1946年移居米兰组织一个手工艺展。
接下来的十年里,Sottsass继续追逐着绘画的激情,为Domus(一本艺术和建筑的杂志)写作,设计舞台并找到一个机会从事建筑和工业设计。
1947年在米兰创立设计工作室。
1956年,Sottsass和第一任夫人Fernanda Pivano去纽约旅游。
他在旅途中受委托设计一系列陶瓷,这从工业设计中获得灵感要比从建筑中获得的多,开始在美国设计师乔治·尼尔森的工作室里工作。
适逢“反设计思潮”风起云涌。
到1960年代,索特萨斯成为“反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67 和Allen Ginsberg 创办了壁画艺术杂志。
1970 情人节打字机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Sottsass 指导的广告对情人节在全世界的流行起了重要作用。
1972 在意大利,纽约现代博物馆作了:新家庭风景线的展览。
1973 和Archizoom,Superstudio一起创办了Global Tools design school 。
一,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荷兰人,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职业木匠,里特维德从7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作坊中学习木工手艺。
l911年他开设了自己独立的木工作坊,同时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绘图。
里特维德不是建筑学或设计方面的科班出身,但他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非常用心,并始终有独到的理解。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德是创造出最多的“革命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
简介里特维德一生富于革命性,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人:19l7~l9l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
“风格派”(DeSaijl)运动是几乎与德国包豪斯齐名的现代艺术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多才多艺的设计师和理论家提奥·凡·杜斯伯格(TheoVanDoesburg),著名现代派画家皮尔特·蒙德里安(PietMondrian)和里特维德,其中包括许多当时非常“前卫”并在设计思想上崇尚创新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和理论家。
风格里特维德极富轰动性的“红蓝椅”系列的首批家具设计首先在“风格派”的专业艺术杂志上刊登出来,立即引起同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后这批作品于l923年又在德国包豪斯展览中亮相,对许多同时代设计师,包括另外几位大师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20年代,现代设计运动的发展早期,里特维德的先锋作用并未限于家具设计领域,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Schr6(1erHouse),其设计思想和手法都与“红蓝椅”出于一辙,同时也贯彻着杜斯伯格的设计理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理念。
仅此两项,就足以奠定里特维德在现代设计中的大师地位。
生涯“红蓝椅”仅仅是他丰富多彩的家具设计生涯中的一个开始。
同其他几位经典大师一样,里特维德也始终关注着设计与工业化生产的结合以及适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材料的运用。
一般认为包豪斯的布劳耶是第一位使用弯曲钢管设计家具的人,但实际上,里特维德几乎在同时,甚至比布劳耶更早些就开始使用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新型家具材料,这从施罗德住宅的餐椅中可以看出。
事实上当时双方的交流很多,相互影响很明显,只是布劳耶的“瓦西里椅”更为优雅,在设计上更为彻底而已。
设计里特维德运用弯曲钢管和当时也很新潮的弯曲胶合薄板完成了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家具设计,l927年他的首批钢管家具被投入生产线中,由阿姆斯特丹的麦兹公司(Mets&Co.)生产。
里特维德的设计范围很广,而且非常神奇的是,他能在几乎每个系列的设计中都有超凡脱俗的表演,1919年他设计的纯粹以横竖构图元素组成的工作台几乎是蒙德里安绘画的一个立体诠释,这个工作台在设计上则可以明显看出格林兄弟l913年为自己住宅所设计的办公桌的影子。
而l923年他为柏林博览会荷兰馆设计的“柏林椅”则可以说是对历史上所有椅子设计的彻底反叛:它由横竖相向的大小不同的八块木板不对称地拼合成一件椅子。
里特维德下一个令世人再次震惊的设计是1932~1934年设计制作的“z”形椅。
这在家具的空间设计组织上是又一次革命,在最直接的功能上则扫除了落座者双腿活动范围内的任伺障碍。
在这件惊世之作的设计理念上,一般都以为是为回应杜斯伯格1924年发表的一种理论呼吁:要在艺术构图的竖直和水平的元素之间引入斜线的解决横竖构图元素间的冲突。
不论理论上如何解释,“z”形椅在家具设计中的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这种设计中的“斜线”因素早已出现在早年的“红蓝椅”中,而椅子设计中心明确的“斜线”因素早几年曾出现在霍夫曼l908年设计的一件休闲椅中。
笔者曾在椅子论文中试探性地研究这种“斜线”元素如何在椅子设计中发展起来,发现早在中国宋代的椅子设计中就开始出现这种设计因素,并在以后的发展中,这种以斜背靠为关键要素的中国躺椅、休闲椅以及春宫椅成为中国家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
无论如何,“Z”形椅开发了现代家具设计的一个方向或一个类别,后代不少设计师不断在其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诠释。
家庭住宅二十世纪20年代初,荷兰建筑师里特维德受施罗德夫人委托为其设计一所家庭住宅。
最终这座位于荷兰乌德勒支市的建筑如今被称为“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
“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同样,20世纪也留给了我们许多历史文化遗产。
认识这点非常重要。
”梅耶(PieterdeMeijer)教授对此颇有见地。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同事们决定要把这座建于1924年的荷兰住宅同大堡礁、泰姬陵以及中国的长城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将家庭住宅列入世界遗产听上去也许是个奇怪的主意,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荷兰办事处的主席梅耶教授却坚信那样做非常值得。
“直到现在,荷兰一直规定单个建筑物不能被列入文化遗产行列,而像小孩堤防那样的建筑群才有资格入选。
文化遗产名单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般都比较偏爱年份久远一些的建筑,而我们现在正努力使一些二十世纪的建筑也能入选。
”文化遗产如今,没有人生活在那所房子里,但是它仍被当作是乌特勒支中央博物馆的一部分受到精心的保护。
总馆长雅瑞尔(SjarelEx)为这座住宅所获得的新地位深感欣喜,但他也指出,这所房子始终就有些不同寻常。
他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在把它看作是一件世界文化遗产,但从它存在的第一天起它就与众不同。
著名的建筑师,如布鲁诺·陶特(BrunoTaut)和依尔·李斯特斯基(ElLissitsky)在20年代专门到乌特勒支拜访里特维德和这座建筑。
由此可见它在二十世纪欧洲建筑上的影响。
”可能这栋房子最不寻常的地方就在于,尽管它已经有了80年的历史,但看起来仍像刚建成两三年的样子。
中央博物馆馆长伊达·范塞尔(IdavanZijl)补充道:“它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独特典范,是“风格派”(destijl)建筑的杰作。
“风格派(destijl)运动”是上世纪初始于荷兰的、艺术和建筑设计上的先锋派运动,代表人物有彼埃·蒙德里安(PietMondriaan)和范·杜斯堡(vanDoesburg)等。
”内部设计里特维德希望创造的不仅是一座建筑,而是一座充满家具和实用生活空间的家园。
范塞尔解释道:“它的楼上是生活区,有一扇滑动板可以把房间分隔为四个部分,当家人要睡觉时就会把房间隔开,但是在白天,它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里特维德对建筑的空间和环境很感兴趣,他还自己设计了被称为…综合艺术品'的家具(德语叫做gesamtkunstwerk),这样,建筑内外就构成了一个整体。
家具一般都采用明朗色调,比如他设计的著名的红蓝色椅子。
”雅瑞尔认为“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将为其带来有利的弘扬与支持,更重要的是,这座建筑的存在已在荷兰历史上有所保障。
100年甚至200年后它还能屹立在乌特勒支市,能与婆罗浮屠佛塔和埃及金字塔一起被列为世界瞩目的文物是多么大的光荣。
”编辑本段家具名作简介《红蓝椅》是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是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德受《风格》杂志影响而设计的。
《红蓝椅》的理性化设计与设计家对一战的反思和对抗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形式上,它是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的作品《红黄蓝相间》的立体化翻译。
该画家以利用处于不均衡格子中的色彩关系达到视觉平衡而著称。
里特维德说"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的独立与完整。
这样,整体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象出来。
里特维德在这一设计中创造的空间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开放性指向了一种“总体性”,一种抽离了材料的形式上的整体性。
功能从功能上说,这把椅子是不舒服的,但是通过展示,它证明了产品的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
设计师可以给功能赋予诗意的境界,这是对工业美学的阐释。
而且,这种标准化的构件为日后批量生产家具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它的与众不同的现代形式,终于摆脱了传统风格家具的影响,成为独立的现代主义趋势的预言。
因此,集中体现了风格派哲学精神和美学追求的《红蓝椅》成为现代主义在形式探索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作品。
对于整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风格派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8-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集体,主要发起者为杜斯博格(TheoVanDoesburg)。
该运动提倡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
风格派一个共同的主张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他们主张艺术应脱离于自然而取得独立,艺术家只有用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表现宇宙根本的和谐法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对和谐的追求与表现是风格派艺术设计师们的共同目标。
里特维德是将风格派艺术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的重要艺术家之一。
他在1919年推出的具有宣言性质的这款《红蓝椅》具有激进的纯几何形态和难以想象的形式。
这把椅子全部为木构。
13根木条互相垂直,形成椅子的空间结构,各结构间用螺丝紧固而非传统的榫接方式,以防有损于结构。
这把椅子最初被涂以灰、黑色。
后来,里特维德通过使用单纯明亮的色彩来强化结构,使其完全不加掩饰。
重新涂上与DeStijl美学思想一致的原色。
这样就产生了红色的靠背和蓝色的坐垫。
把手和椅腿仍保持黑色、少量的黄色被用来强化端面。
这把椅子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念。
对于设计界来说,新造型主义这一名称尤为贴切。
风格派主张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结构来表达宇审和自然的普遍的和谐与秩序,探索被事物的外貌所掩盖的规律,这些规律表现了科学理论、机械生产和现代城市的本质和节奏。
其设计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设计师里特维德、建筑师奥德等人。
他们主张把纯艺术的风格派原则运用在建筑、家具、其他产品和平面设计中,渗透世界,以创造新的世界秩序。
他们注重使用和表现新材料、新技术,指出建筑的空间是由功能与和谐两个方面构成,其外观是由其内部空间决定的。
他们把风格派绘画艺术的极其简洁有序的造型、色彩和线条的形态,应用到建筑、服装、家具等方面的设计中,并设计了新的字体和非对称均衡的印刷版面。
风格派设计所强调的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思想和结构第一的原则,为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风格派设计的代表有《风格》杂志的封面设计和斯拉拉斯堡的奥伯蒂咖啡馆的室内设计;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红蓝椅子;奥德设计的乌尼咖啡馆等。
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有关风格派的理论著述也是风格派设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