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复习思考题答案(书)

第3章复习思考题答案(书)

第3章复习思考题答案(书)
第3章复习思考题答案(书)

第3章复习参考题

一、填空题或选择填空题

(1) 灯具安装方式的标注中,链吊式的标注为()。(A.SW, B.CS, C.DS, D.CR)

(2) 灯具安装方式的标注中,壁装式的标注为()。(A.WR, B.S, C.HM, D.W)

(3) 在配电箱图形符号的文字标注中,动力配电箱的标注为()。(A.AL, B.AP, C.AH,

D.AE)

(4) 在工程图中,如需要指出灯具种类,则在其一般符号的边上标注字母,其中壁灯的文字

标注为()。(A.C, B.R, C.W, D..EN)

(5) 在工程图中,如需要指出灯具种类,则在其一般符号的边上标注字母,其中圆球灯的文

字标注为()。(A.P, B.L, C.G, D.SA)

(6) 在工程图中,如需要指出插座和带保护接电插座的种类,则在其一般符号内标注字母以

区别不同插座,单相暗敷(电源)插座的文字标注为()。(A.1P, B.1C, C.3P, D.3C)

(7) 在工程图中,如需要指出插座和带保护接电插座的种类,则在其一般符号内标注字母以

区别不同插座,单相防爆(电源)插座的文字标注为()(A.1P, B.1EX , C.1C, D.3C)

(8) 在工程图中,如需要指出电信插座的种类,则在其一般符号内标注字母以区别不同插座,电

话插座的文字标注为( )。(https://www.doczj.com/doc/6313885035.html,, B.TO, C.TP, D.FX)

(9) 在工程图中,如需要指出导线的作用,根据需要可在其边上用文字标注,动力干线的文

字标注为()。(A.WL, B.WE, C.WP, D.E)

(10) 在工程图中,如需要指出导线的作用,根据需要可在其边上用文字标注,接地线的文字

标注为()。(A.PE, B.WE, C.E, D.LP)

(11) 导线进入开关箱的预留量是()。(A.高+宽, B.0.3m, C.1m, D.1.5m)

(12) 进户线的预留量是( )m。(A.高+宽, B.0.3m, C.1m, D.1.5m)

二、简答题

(1) 在办公科研楼一层照明工程图中分析室内,开关的垂直配管内需要穿几根线?各用于什么?

答:一层分析室内,开关的垂直配管内需要穿三根线,一根是火线,电流方向是从上往下;

另两根是控制线,电流方向是从下往上;分别控制分析室这一盏荧光灯里面的一根灯管和另两根灯管。

(2) 在办公科研楼一层照明工程图中的浴室房间内,开关的垂直配管内需要穿几根线?各用于

什么?

答:一层浴室房间内,开关的垂直配管内需要穿两根线,一根是火线,电流方向是从上往下;

另一根是控制线,电流方向是从下往上,控制浴室两盏吸顶防水防尘灯的同时亮暗。

(3) 如果将浴室房间内到男卫生间的开关处的配管配线直接配向男卫生间灯位盒处能节约什

么?是否合理?

答:可节约一个三通的管接头;不是很合理。

(4) 在办公科研楼一层照明工程图中的走廊,从④轴至⑤轴间的走廊灯到⑤轴至⑥轴间的走廊

灯处为什么要标注5根线?

答:因W3有火线、零线,W4有火线、零线,同时还有一根控制线(就是④轴至⑤轴间的走廊灯和⑤轴至⑥轴间的走廊灯都是由浴室门外的开关控制)。

(5) 一个双控开关需要连接几根线?分别说明各用于什么?

答:需要连接3根,(以火线刚进入的第一个双控开关为例)进入一根火线,出去两根控制线;(如果以另一个双控开关为例)进入两根双控控制线,出去一根灯泡控制线。

(6) 办公科研楼的楼梯灯,对于双控开关的配线还可以有其他方案,请按其他方案统计出其工

程量,再与原设计方案比较可节约多少管和线?

答:书上方案管长为:2.4*2 +4.5*2 +3.9 +4=21.7m

线长为:2.4*2*3+4.5*2*3+3.9*3+4*3=65.1m

其他方案为:从一楼的右边双控开关竖直上到二楼的吊顶,再从二楼吊顶上再到二楼左边双控开关,再从二楼双控开关上吊顶再到二楼楼梯间灯泡。

这个方案管长为:2.4*2 +4 +3.9+4.5+3.9*0.5=19.2m

线长为:2.4*2*3 +4 *3+3.9*3+4.5*2+3.9*0.5*2=51m

所以,节约管长2.5m,线长节约14.1m

(7) 用列表方法统计出办公科研楼照明工程图的全部工程量。

(8) 用列表方法统计出住宅照明平面图的全部工程量。

(9) 用列表方法统计出动力工程平面图的各回路的工程量。

(10) 通过查阅电气安装标准图,提出车间照明平面图的灯具安装方式,并统计工程量。

(11) 导线进入开关箱的预留量是多少?

答:开关箱的预留量为:宽加高的长度。

(12) 导线进入单独安装(无箱、盘)的铁壳开关、闸刀开关、启动器、母线槽进出线盒等的预留量是多少?

答:0.3m

(13) 导线穿PVC管,6根导线为BV型4mm2,长度为2m,管径为多少?

答:管径为20mm.(查书P58,表2.21)

(14) 导线穿SC钢管,8根导线为BV型2.5mm2,长度为3m,管径为多少?

答:管径为20mm. (查书P58,表2.21)

(15) 导线穿电管,3根导线为BV型2.5mm2,长度为1.5m,管径为多少?

答:管径为16mm. (查书P58,表2.21)

第三章习题

复习思考题 1、已知:某日巴黎外汇市场报价 USD/EUR=1.0110/20 ① USD/HKD= 7.7930/40 ② 求:EUR/HKD 2、已知:某日伦敦外汇市场报价 GBP/USD=1.6120/30 ① USD/HKD=7.7930/40 ② 求:GBP/HKD 3、在2中,如果所求的汇率为HKD/GBP,则可以将同边相乘后得到的GBP/HKD 换算成HKD/GBP。 4、假设即期汇率USD/AUD=1.3260/70 2个月的远期差价点数132/145 3个月的远期差价点数156/172 请计算报价银行报出2个月至3个月的任选交割日的远期汇率。 5、某年3月12日,外汇市场上的即期汇率为USD/JPY=111.06/20,3个月远期差价点数30/40。假定当天某日本进口商从美国进口价值1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需在3个月后支付美元。若日本进口商预测3个月后(6月12日)美元将升值(即日元兑美元贬值)到USD/JPY=112.02/18。如果日本进口商不采取即期将日元兑换成美元并在3个月后支付的方式,在其预期准确的情况下,(1)如果日本进口商不采取保值措施,则6月12日需支付多少日元?(2)日本进口商采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保值时避免的损失为多少? 6、某日的即期汇率为GBP/CHF=13.750/70,6个月的远期汇率为GBP/CHF=13.800/20,伦敦某银行存在外汇暴露,6月期的瑞士法郎超卖200万,。如果6个月后瑞郎交割日的即期汇率为GBP/CHF=13.725/50,那么,该行听任外汇敞口存在,其盈亏状况怎样? 7、某英国投机商预期3个月后英镑兑日元有可能大幅度下跌至GBP/JPY=180.00/20。当时英镑3个月远期汇率为GBP/JPY=190.00/10。如果预期准确,不考虑其他费用,该投机商买入3月远期1亿日元,可获得多少投机利润? 8、某英国投机商预期3个月后英镑兑日元有可能大幅度下跌至GBP/JPY=180.00/20。当时英镑3个月远期汇率为GBP/JPY=190.00/10。如果预期准确,不考虑其他费用,该投机商买入3月远期1亿日元,可获得多少投机利润?

《金属学及热处理》_崔忠圻编_机械工业出版社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 等晶向 3.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a=b≠c, c=2/3a。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是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参数。 解:设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则Z方向截距为3c=3X2a/3=2a,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 1/5a,1/2a,1/2a 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 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 4.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解:(1 0 0)面间距为a/2,(1 1 0)面间距为√2a/2,(1 1 1)面

间距为√3a/3 三个晶面晶面中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 7.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格配位数为12,即晶胞上底面中心原子与其下面的3个位于晶胞内的原子相切,成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则OD=c/2,AB=BC=CA=CD=a 因△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有OC=2/3CE 由于(BC)2=(CE)2+(BE)2 则 有(CD)2=(OC)2+(1/2c)2,即 因此c/a=√8/3=1.633 8.试证明面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半径为r=0.414R 解: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半径r=a/2-√2a/4=0.146a 面心立方原子半径R=√2a/4,则a=4R/√2,代入上式有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利用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的规律性,激励 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优势动机:是指那种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 目标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谋求实现目标而做准备的行为,也是指实现目标之前 所做的筹备工作。 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n H.Maslow)在 1943 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论”。在 1954 年他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西方各国广为流传,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心理学界和管理理论界,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从 20 世纪 40-50 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集中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麦克利兰将马斯洛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人的许多需要是非生理的, 而是社会性的(称学习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不是先天的,而是得自于环境、经历和教 育等。 激励力: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目标效价:是指预期成果在个人心目中的相对价值 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工资不公 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 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挫折理论:有关挫折行为研究的理论叫做挫折理论。这类理论着重研究人受挫之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目的是为了改造个体行为,使之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换言之,研究 挫折是为了个体将来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就,因此,也可以将挫折理论视为成就理论的补充。 综合激励模式:是企图通过一个模式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都包括进去的理论,主要包括 波特和劳勒(Porter&Lawler)的“综合激励模式”以及迪尔(Dill)的“综合激励模型”等。 二、选择题 1. B 2.A 3.A 4.D 5. C 6. B 7.C 8.C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激励?激励对管理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激励”一词译自英文单词“Motivation”,它含有激发、鼓励、动力的意义。我们认为,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利用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的规律性,激 励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是激 发人的内在动力,使人的行为建立在人的愿望的基础上的。这样,人的行为就不再是一种 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因此,激励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 愿性。 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章 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设一3类问题有如下判决函数 d1(x) = - x1 d2(x) = x1 + x2 -1 d3(x) = x1 - x2 -1 试画出下列各种情况的判决边界及各类的区域: (1)满足3.4.2节中的第一种情况; (2)满足3.4.2节中的第二种情况, 且令 d12(x) = d1(x),d13(x) = d2(x),d23(x) = d3(x); (3)满足3.4.2节中的第三种情况。 解: w w两分法 1、/ i i X1 d1(x)=-x1D2(x)=x1+x2-1 2、Wi/Wj 两分法 1 3、没有不确定区的Wi/Wj两分法

232 (x)=2x d 1 x 二、证明感知器的收敛性。 证明: 如果模式是线性可分的,则存在判别函数的最佳权向量解*w u r ,利用梯度下降法求解函数的极小值点,即为* w u r 。 构造准则函数()('')J w k w x w x =-u r u u r u u r v v g g (k<0) 当'w x u u r v g <0时,''2'0w x w x w x -=->u u r u u r u u r v v v g g g 当'0w x ≥u u r v g 时,''0w x w x -=u u r u u r v v g g ,min ()0J w =u r ∵训练模式已符号规范化,∴寻求()J w u r 的最小值,且满足'0w x ≥u u r v g 。 令k=1/2,求得准则函数的梯度 1'0 sgn(')1 '0 w x w x w x ?>=? ≤?u v v u v v g g u v v g 由梯度下降法,增广权矢量的修正迭代公式为: (1)()(())()[sgn['()]]2(),'()0(),'()0;0 k k k k k k k k k k w k w k J w k w k x w k x x w k w k x w k x w k x ρρρρ+=-?=--?>?=?+≤>??u v u v u v u v v u u v v v u v u v v g u v v u v v g 若若 取k ρ=1,则上述准则下的梯度下降法的迭代公式与感知器训练算法是一致的。 ∵梯度下降法是收敛到极小值点的,∴感知器算法也是收敛的。 三、习题3.4 证明: MSE 解为''X X w X b =u v v 其中:1111222(1)1(1) (1) (1)11121(1)(1)(1)(1) 221222(1)(1)(1) (1) 12(2)(2)(2)(2)111211(2)2(2) (2)12(2)m m N N N N m m N N N m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u u v L u u v L M M M M u u v L u u v L u u v M M M M M M M L u u v (2)11111111?????????????????? ??? ?????

(完整版)金属学及热处理习题参考答案(1-9章)

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2.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4.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5.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6.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7.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8.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0.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1.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2.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二、填空题: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是否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7.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 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 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

第三章复习题及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库表?什么是自由表? 2.什么是表结构?表的哪几种字段的宽度是固定不变的? 3.打开表文件之后,为什么在Visual FoxPro主窗口没有任何显示信息? 4.如何编辑备注型字段的值? 5.LIST命令和DISPLAY命令有什么区别? 6.如果缺省围子句,哪几条命令只对当前记录操作? 7.ZAP命令和PACK命令有什么区别? 8.什么是记录指针,它的作用是什么? 9.什么是排序和索引?为什么索引的查询效率高? 10.Visual FoxPro有几种类型的索引?是否所有的索引都可以在自由表中使用?在表设计器中可以创建的索引文件是哪一种? 11.什么是主控索引文件和主控索引标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12.LOCATE、FIND、SEEK命令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怎么判断查询是否成功? 二、选择题 1.某表文件有5个字段,其中3 个字符型宽度分别为6、12、和10,另外还有一个逻辑型字段和一个日期型字段,该数据库文件中每条记录的总字节数是。 A)37 B)38 C)39 D)40 2.在表文件文件尾部增加一条空记录,应该使用命令。 A)APPEND B)APPEND BLANK C)INSERT D)INSERT BLANK 3.设表文件及其索引文件已打开,为了确保指针定位在物理记录号为1的记录上,应该使用命令。 A)GO TOP B)GO BOF() C)SKIP 1 D)GO 1 4.设职工表文件已经打开,其中有工资字段,要把指针定位在第一个工资大于620元的记录上,应使用命令。 A)FIND FOR 工资>620 B)SEEK 工资>620 C)LOCATE FOR 工资>620 D)FIND 工资>620 5.删除学生表中姓王的学生,应使用命令。 A)DELETE FOR “王”$ B)DELETE FOR SUBSTR (,1,2)=“王” C)DELETE FOR =王* D)DELETE FOR RIGHT (,1)=“王” 6.USE职工 LOCATE FOR工资=900 为了将指针定位在下一个工资是900的记录上,应该接着使用命令。 A)SKIP B)CONTINUE C)SEEK 900 D)FIND 900 7.设当前表有10条记录,当EOF()为真时,命令?RECNO()的显示结果是。 A)10 B)11 C)0 D)空 8.设当前表中字段为字符型,要把存变量NAME 字符串的容输入到当前记录的字段,应当使用命令。 A)=NAME B)REPLACE WITH NAME C)REPLACE WITH &NAME D)REPLACE ALL WITH NAME 9.在Visual FoxPro中,打开索引文件的命令中,错误的是。 A) USE<库文件名> INDEX TO <索引文件名>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1. 油墨在凸版和平版印刷机上,要经过哪几个行程,才能完成一次印刷?各个行程的作用是什 么?油墨在各行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流变性能,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 2. 平版、凸版印刷机的墨层厚度是如何控制的? 为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墨斗中的油墨要保持一 定的液面高度? 3.试说明印刷机的输墨系统,利用增加墨辊数量,而不采用增加墨辊半径的方法,提高输墨的均一性的原因? 4.胶辊的粘弹性效应对油墨的传输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冷却串墨辊的温度,可以提高输墨效果? 5.举例说明,墨辊的排列方式对输墨的均匀性有何影响?从着墨辊的着墨率来看,你认为哪一种墨辊排列方式对油墨的传输有利? 6.印刷中途为什么要尽量减少停印次数? 使用过版纸有什么意义? 7.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使印版获得厚薄均一的油墨膜层,输墨装置、墨辊、油墨应达到哪些基本要求? 8.表3-3列出了J2108机的墨滚直径数据,若实际印刷面积为880 mm×615mm,墨滚长为880mm,试计算着墨系数、匀墨系数和贮墨系数。 9.下图是东芝B-B型胶印机的墨路图,试计算每根着墨辊的着墨率。 10.何谓油墨转移率和油墨转移系数? 如何测定印版墨量和转移墨量? 2.试说明建立W·F油墨转移方程所依据的数学模型的特点和方程建立的过程 3.W·.F油墨转移方程的参有何物理意义?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由油墨转移实验测得印版墨量x 和转移墨量y 的数据如表4-12所列。试给油墨转移方程参数b 、'f 、k 赋值,并写出W·F 油墨转移方程。 表4-12 实验测得的x 、y 数据(习题4用) 5.已知印刷油墨的流变参数有如下数据:v f =0.46,0τ=70Pa ,p η=90s Pa ?,0η=45s Pa ?,0?=0.1,印版墨量x 、转移墨量y 的数据如表4-13所列。试按公式(4-19)求 ' f 、按公式(4-20)求b 、按公式(4-23)求k (提示:求b 时用最小三组墨量求平均值;求k 时, 用最大三组墨量求平均值)。 表4-13 印版墨量x 、转移墨量y 数据(习题5用) 6.试分析纸张的平滑度、印版的材质和图文形式、印刷压力与印刷速度如何影响油墨转移率。 7.说明建立考虑纸面形状的油墨转移方程的思路和赋值方法。 8.下面列出了两种纸张的油墨转移实验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编制计算机程序,计算b 、' f 、k 值,并建立油墨转移方程。说明近似法赋值存在的问题。

热处理课后思考题答案资料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 (5)同种钢材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总是水冷的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的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2、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他们的形成条件、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关系如何? 3、说明共析碳钢C曲线各个区、各条线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影响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4、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钢制零件淬硬层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5、用20钢进行表面淬火和用45钢进行渗碳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 6、一批45钢零件进行热处理时,不慎将淬火件和调质件弄混,如何区分开?为什么? 7、将两个T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回答问题,并说明原因。 (1)哪个温度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3)哪个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 (4)哪个淬火后末溶碳化物量多? (5)哪个淬火适合?为什么? 8、分别用45钢和15钢制造机床齿轮,要求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安排工艺路线,热处理工序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 5-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解: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错,马氏体是硬的相,渗碳体才是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错,马氏体硬度取决于含碳量,与冷却速度无关。 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碳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错,合金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大,但对硬度影响小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错,晶粒的大小与加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劳动关系协调师二级课后复习思考题标准答案

劳动关系协调师二级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一)简述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概念和效力 概念: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共同遵守的劳动方面的办事规程或行为规则。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国家级、行业级、地方级劳动标准的延伸和细化,是劳动力市场主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或用人单位单方以国家、行业、地方级劳动标准为基础,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劳动标准。用人单位劳动标准仅适用于用人单位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 效力: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效力取决于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方式。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分为集体合同、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三者的效力等级遵循两个原则。1.就高不就低原则。从高到低依次为:集体合同、规章制度、劳动合同。三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益,在各自的范围内适用,因此较高等级文件的内容可以称为较低等级文件的补充。2.更有利原则。如果集体合同、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对同一事项作出规定且规定的内同步一致,应以劳动者请求使用且对劳动者最有力的那个等级文件为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优先适用。 (二)简述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和权利限制 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有集体合同、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样本。 集体合同主要在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谈判的基础上,确定用人单位内部劳动标准,其约束范围不仅包括本用人单位的有所劳动者,还包括未来加入本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形成劳动标准的主要形式。由用人单位自主建立,并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和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认。 劳动合同样本内容包括工资标准、工时标准(包括休息休假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社会保险标准等。 权利限制: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内容限制和程序限制。 内容限制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规范,包括内容合法、结构完整、规定全面。而且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区强制性劳动标准的规定,不能低于底线。 程序规范是指用人单位劳动标准依其制定方式的不同而应遵守法律对于程序上的不同要求。制定程序包括一般程序和法定程序,一般程序包括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及工作标准、写出提纲、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审批和公布;

第三章同步练习题

第三章效用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无差异曲线;4.消费者均衡; 5.收入—消费曲线; 6.预算线 二、选择题 1.TU=4x-3x2,TU为总效用函数,x为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总效用极大化的x消费量为( )。 A.x=1/4; B. X=2/3; C=3/4; D=2/5。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且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无法确定。 3.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合点时,则边际效用为()。 A.正值 B.负值; C. 零; D.不确定。 4.如果MRS XY <P x /P Yy ,则()。 A.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 B.该消费者应该增加X的消费,减少Y的消费; C.该消费者应该减少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 D.应该调整X和Y的价格。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之一是()。 A.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相等; B.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等于零; C.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单位的每一元的边际效用相等; D.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全部效用都为最大。 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指()。 A.一种商品的数量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的比率; 一种商品的数量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同时使总效用保持不变的比率; A.一种商品的效用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效用的比率; B.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替代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率。 7.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的趣味和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和支付能力; C.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 D.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8.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dy/dx=-2,说明:()。 A.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换取0.5单位的x;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 1、原子呈无序堆积状态的物体叫,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体称为。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2、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可代表晶格空间排列的的直线,称为。 3、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和三种。铬属于晶格,铜属于晶格,锌属于晶格。 4、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主要有、、、、、和 等。晶体缺陷的存在都会造成,使增大,从而使金属的提高。 5、金属的结晶是指由原子排列的转变为原子排列的过程。 6、纯金属的冷却曲线是用法测定的。冷却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 7、与之差称为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与有关, 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也就越大。 8、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和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9、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结晶时的及。 10、金属在下,随温度的改变,由转变为的现象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 二、判断: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是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2、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3、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及立方体六个平面的中心。() 4、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均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5、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6、一般说,晶粒越细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7、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8、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9、在任何情况下,铁及其合金都是体心立方晶格。() 10、同素异构转变过程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11、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时要放出热量,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三、选择 1、α—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2、纯铁在1450℃时为()晶格,在1000℃时为()晶格,在600℃时为 ()晶格。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3、纯铁在700℃时称为(),在1000℃时称为(),在1500℃时称为()。

第三章习题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和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对于指令XCHG BX, [BP+SI],如果指令执行前,(BX)=6F30H,(BP)=0200H,(SI)=0046H,(SS)=2F00H,(2F246H)=154H,(2F247H)=41 H,则执行指令后:(BX)=__4154H__,(2F246H)=___30H______,(2F247H)=___6FH____。 2、指令LOOPZ/LOOPE是结果_为零_且_相等发生转移的指令;而指令LOOPNZ/LOOPNE则是结果__不为零__且____不相等___发生转移的指令。 3、串操作指令规定源串在____数据_____段中,用__SI___来寻址源操作数;目的串在__附加__段中,用__DI__来寻址目的操作数。 4.、中断返回指令IRET后,从堆栈顺序弹出3个字分别送到___IP____、__CS_____、____标志寄存器FR____。 5、设(SS)=0FFA0H,(SP)=00B0H,(AX)=8057H,(BX)=0F79H,执行指令PUSH AX 后,(SP)=__00AEH________;若再执行指令: PUSH BX POP AX 后,(SP)=__00AEH________,(AX)=____0F79H________,(BX)=___0F79H_____。 6、设(SS)=2250H,(SP)=0140H,若在堆栈中存入5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___22636H________,如果再从堆栈中取出3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_____2263CH____。 7、M OV AL, ‘A’指令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__立即寻址方式________。 8、指出下列指令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1).MOV AX, BLOCK[SI] 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2).MOV AX, [SI]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3).MOV AX, [6000H] 直接寻址 (4).MOV AX, [BX+SI] 基址变址寻址 (5).MOV AX, BX 寄存器寻址 (6).MOV AX, 1500H 立即寻址 (7).MOV AX, 80[BX+DI] 相对基址变址 (8).MOV AX, [DI+60] 寄存器相对寻址 9、以CX寄存器内容为计数对象的指令有循环控制指令和串操作重复指令。

第三章复习与思考题

第三章 复习与思考题 1.设[]b a C f, ∈,写出三种常用范数1f,2f及∞f. 答:若()[]b a C x f, ∈,则 ()dx x f f b a? = 1 , ()2 1 2 2 ? ? ? ? ? =?dx x f f b a , ()x f f b x a≤ ≤ ∞ =max. 2.[]b a C g f, ,∈,它们的内积是什么?如何判断函数族{}[]b a C n , , , , 1 ∈ ? ? ? 在[]b a,上线性无关? 答:若[]b a C x g x f, ) ( ), (∈,) (x ρ是[]b a,上给定的权函数,定义内积 ()() ()()()dx x g x f x x g x f b a? =) ( ,ρ, 特别常用的是1 ) (≡ x ρ的情形,即 ()() ()()()dx x g x f x g x f b a? = ,. 设{}[]b a C n , , , , 1 ∈ ? ? ? ,定义其格拉姆矩阵, () ()()() ()()() ()()()? ? ? ? ? ? ? ? ? ? ? ? = = n n n n n n n G 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 n ? ? ?, , , 1 在[]b a,上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0 , , , det 1 ≠ n G? ? ? . 3.什么是函数[]b a C f, ∈在区间[]b a,上的n次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 答:设()[]b a C x f, ∈,若()n H x P∈ *使误差 ()( )()() ()(), max min min * x P x f x P x f x P x f b x a H P H P n n - = - = - ≤ ≤ ∈ ∞ ∈ ∞ 则称()x P*为()x f在[]b a,上的n次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 4.什么是f在[]b a,上的n次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什么是数据{}m i f0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答:设()[]b a C x f, ∈,若()n H x P∈ *使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 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二)判断题 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 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 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A.Accm+(30~50)℃ B.Accm-(30~50)℃ C.Ac1+(30~50)℃ D.Ac1-(30~50)℃ 4.钢丝在冷拉过程中必须经 B 退火。 A.扩散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重结晶退火 5.工件焊接后应进行 B 。A.重结晶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扩散退火 6.某钢的淬透性为J,其含义是 C 。 A.15钢的硬度为40HRC B.40钢的硬度为15HRC C.该钢离试样末端15mm处硬度为40HRC D.该钢离试样末端40mm处硬度为15HRC (四)指出下列钢件的热处理工艺,说明获得的组织和大致的硬度: ① 45钢的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好); 答: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25~35HRC。 ② 60钢簧; 答:淬火+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35~45HRC。 ③ T12钢锉刀。答:淬火+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渗碳体+残余奥氏体;58~62HRC。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培训资料

第三章思考题 3.1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3.2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3.3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3.4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3.5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 l 4 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3.6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3.7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3.7.4)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3.8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3.9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3.10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3.11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3.12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3.13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3.14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3.15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 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 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P70-75 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 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 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 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 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 二、判断题 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P61 【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P67 【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P72 【解析】当组内标志值分布均匀时,组中值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志值分布不均匀时,组中值不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5.在变量数列中,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2010.01)P71 【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2009.10)P65 【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P66 【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 ) P74 当组内标

第三章的复习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信用信用关系信用的基本形式利率的决定因素理论实际利率 二、问答题 1.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2.简述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3.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4.试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5.结合利率的功能和作用,论述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6.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7.简述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8.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 三、案例分析题 “达芬奇”假洋品牌拷问商业信用 日前,又一则家具行业造假的新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自称100%意大利原产的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其相当一部分产品不是产自意大利而是广东东莞;这些家具从中国出港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中国,便变身为达芬奇公司所说的100%意大利原装、“国际超级品牌”家具。 这样一则新闻让很多追捧达芬奇家具的消费者大跌眼镜,原来他们花30多万元购买的双人床不仅没有“洋品牌”的真实身份,甚至连最基本的产品质量标准都远未企及。这样一个假洋品牌到底是如何出炉的?对此,达芬奇公司公开声明,将在最近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产品销售情况。即便如此,失去信誉的达芬奇家具已经引发了网友对其“不诚信”行为的联合声讨。 实际上,戴上洋品牌的“面具”来欺骗消费者的故事已经不是个案。近年来,这样的“闹剧”一再在国内市场上演——自称原产意大利的“吉诺里兹”服装,其实有着地道的中国血统;标榜源自德国的“欧典地板”,其代工厂就在北京通州;所谓丹麦国际知名音响品牌“香武仕”,其实就产自东莞卢村……如今,当“达芬奇”造假事件再次浮出水面,一轮新的信任危机再次席卷中国的家居行业,并对我国的产品质量监管发出新的拷问。 我们知道,假洋品牌“闹剧”不时重演,确实有着多种原因。比如,消费者“崇洋媚外”,迷信“洋货”的虚荣消费观,就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为什么“达芬奇”之类的假洋品牌能“驰骋”多年,经媒体曝光后才被有关部门调查?在对具体市场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同时,反思其中的制度成因和监管漏洞,就显得更为重要。 详细分析此次事件,可以看到,东莞生产的家具,在“达芬奇”公司运作下,从深圳口岸出港,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上海,最后从上海报关回到国内,于是这些家具就有了“全套进口手续”。我们不禁产生一系列疑问:经过那么多环节,工商部门为何没有检查出其中的任何破绽,而面对其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现实,质检部门缘何也从未给出任何质疑?为何等到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才紧急出动、突击检查,而平时却对潇洒、神气了那么多年的假洋品牌视而不见?无疑,这些问题都是监管部门需要反躬自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