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表现]
一、X线表现:
①胸腔前后径增大呈圆桶状,肋间隙增宽。 ②两侧膈顶的位置下降,膈顶变平。 ③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变细、拉长拉 直。 ④透视下,两膈动度减弱。 ⑤间质性肺气肿常发生纵隔、心包和皮下组织积 气。 ⑥肺大泡破裂可发生局限性气胸和肺不张。
①胸腔前后径增 大呈圆桶状,肋 间隙增宽。 ②两侧膈顶的位 置下降,膈顶变 平。
肺血管纹理直径变细; 向外带迅速变尖和消失; 在一个肺野区内数目随之减少。
男,53岁,咳嗽数月。双肺弥漫性肺 气肿,肺血管纹理减少。
3、肺大泡的存在
表现为局限的含气囊样阴影; 直径从1~2cm以至涉及一叶或整个一侧的 肺野。 可为单个或多发; 较小的肺大泡多位于肺野的边缘,以在肺 底部和肺尖部区常见。 肺大疱可以相互融合而形成占位很大的肺 大疱,形似局限性气胸。肺大疱也可破裂 而产生局限性气胸。
③肺透亮度增 加,肺纹理稀 疏变细。 ④透视下,两 膈动度减弱。
弥漫性 肺气肿
⑤ 心影狭 长,肺动 脉增粗。
二、CT表现:
1.气肿区肺组织过度充气,密度减低。 2.在肺窗呈低密度区改变,CT值减低(-910HU 左右), 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数量减少。 3.慢性重症者可发生肺动脉高压征象,如肺门区 大血管增粗等。 HRCT能显示以下各型肺气肿:
[鉴别诊断]
小叶间隔旁型肺气肿形成的胸膜下肺大泡 需与局限性气胸及肺气囊鉴别。 先天性肺囊肿为薄壁囊腔,随访中囊液可 变化,而大小形态变化不大。CT值对含液 成份敏感。
各种类型的肺气肿
一、慢性普遍性阻塞性哮喘、尘肺、慢性支气管炎等。 支气管小气道(主要为呼吸细支气管)管壁破坏, 粘膜肿胀、纤维化或痉挛等,产生不完全阻塞, 由于活瓣作用,能吸入空气而不能完全呼出,致 使由该支气管所分布的肺泡过度充气而逐渐终至 破裂,形成阻塞性肺气肿。使正常肺结构被不规 则的气腔代替,肺弹性组织破坏致不能回缩。肺 细小动脉痉挛或毛细血管床显著减少,产生肺动 脉高压,逐渐导致右心室增大而产生肺原性心脏 病。 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不可逆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