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工艺复习题

印刷工艺复习题

印刷工艺复习题
印刷工艺复习题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印刷工艺(本科)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发明铅合金活字印刷术的人是德国的约翰·谷登堡。

2、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印版的主要类型有平版、凸版、凹版、孔版。

3、印品表面覆膜方式主要有湿式复合法干式复合法热熔复合法挤出复合法四种。

4、凸版印刷机器根据其历史发展的先后进程,可分为平压平、圆压平、圆压圆

三种基本类型。

5、最常见的装订方式一般分为骑马订、平订、锁线胶订、无线胶订。

6、从历史上看,曾经被用作制作活字的材料有泥、木、铜、锡等。

7、光色合成原理中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8、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是明代华燧刻印的《宋诸臣奏议》。

9、印刷的五要素为信息源、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设备。

10、 1845 年,英国人制成了由重珞酸盐与胶组成的感光

液,从而实现了用照相的方法制作印版,当时的印版材

料是铜锌。

11.印刷用的纸张的两种形式是卷筒纸和单张

纸。

12.印刷最常见的两种纸张规格是正度纸和大度

纸。

正度:109.2 * 78.7 大度: 119.4 * 88.9

13、版是指预涂感光版。

14、雕版印刷多以梨木和枣木为版材。

15、电子分色机器发明于二十世纪 70 年代。

16、技术是指桌面出版技术。

二、单选题(每题5分)

1、下列属于大度纸张尺寸的是( B )

A 787×1024

B 1194×889

C 868×1092

D 960×1086

2、柔版的印刷方式属于:( A )

A 直接印刷

B 拓印

C 间接印刷

D 特种印刷

3、以下色彩模式中,利用颜色纯度、明度、色相三要素进行选

择色彩的是:( C ) A B C

D

4、矢量图形的特点是: ( B )

A 准确还原自然图象

B 放大后仍然保持清晰

C 通常比点阵文件大

D 必须含有黑色通道

5、柔版的印刷方式属于:( A )

A 直接印刷

B 拓印

C 间接印刷

D 特种印刷

6、铅合金活字的发明者是: ( C )

A 毕升

B 王桢

C 古登堡

D 蔡伦

7、纸容器的加工流程一般为: ( A )

A 印刷——表面加工——摸切压痕——制盒

B 摸切压痕——印刷——表面加工——制盒

C 制盒——印刷——表面加工——摸切压痕

D 表面加工——印刷——摸切压痕——制盒

8、以下所给出的金属中,属于平凹版制版的基本材料的是:( D )

A 铜

B 铁

C 铅

D 锌。铝

9、凸版的印刷方式属于:( A )

A 直接印刷

B 拓印

C 间接印刷

D 特种印刷

10、世界上首先使用金属活字的国家是( B )

A 德国

B 中国 C日本 D朝鲜

11、以下色彩模式中,色域最广的是( C )

A 模式

B 模式 C、模式 D 模式

12、一般出血设置为( B )

A 2

B 3

C 4

D 5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

1、下面选项属于丝网印刷特点的是( A B )

A 印刷品墨层厚

B 可用于印刷陶瓷器

C 受承印物尺寸限制

D 制版设备复杂成本高昂

2、纸容器的加工流程一般为: ( A )

A 印刷——表面加工——摸切压痕——制盒

B 摸切压痕——印刷——表面加工——制盒

C 制盒——印刷——表面加工——摸切压痕

D 表面加工——印刷——摸切压痕——制盒

3、与传统印刷相比,目前短版印刷的优点是:( A B D )

A 灵活性

B 效率高

C 一致性

D 操作简便

4、当前,平版胶印中,版的制版流程是:( A C )

A 数字文件→激光照排→晒版→显影→冲洗

B 数字文件→晒版→激光照排→显影→冲洗

C 数字文件→激光照排→显影→晒版→冲洗

D 数字文件→显影→冲洗→晒版→激光照排

5、以下属于平版印刷的特点的是:( C )

A 制版简便

B 图像复制与表现效果精确

C 是一种直接印刷的方法

D 不适于印刷大幅面印刷品

6、以下选项中,需要制作印版的是:( B )

A 直接印刷

B 平版印刷

C 间接印刷

D 喷墨写真

7、经过解析后的胶片上的图形可能显示出: ( )

A 连续调 B半色调 C网目调 D网点

8、印刷出血标记的制作,是为了: ( B D )

A 保证套印准确 B提供裁切依据

C装订的需要 D保证最终印品成品中图象的完整正确展现

9、以下关于“网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D )

A 网屏是网点

B 网屏是一种硬件

C 网屏是一种软件

D 网屏是按一定的密度,组织在一起的网点

10、以色彩模式中,可以正常输出的是( C D )

A 位图模式

B 灰度模式

C 模式

D 模式

四、名词解释/简答题(每题15分)

1、: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与传统的制版工艺相同的是属于脱机制版,是通过独立设备制版。

2、专色:专色是指在印刷时,不是通过印刷C,M,Y,K四色合成这种颜色,而是专门用一种特定的油墨来印刷该颜色。

3、陷印:也叫补漏白,又称为扩缩。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印刷套印不准而造成两个相邻的不同颜色之间的漏白。

4、矢量图形软件:用来绘制矢量图形的软件。

常见的矢量图形软件有、、、这些,软件也属于矢量图软件。

5、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是图像从表面上雕刻凹下的制版技术。

6、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也常简称为柔版印刷,是包装常用的一种印刷方式。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7、比较、、三种色彩模式的差异。

色彩模型是由照度(L)和有关色彩的a, b三个要素组成。L表示照度(

),相当于亮度,a表示从红色至绿色的范围,b表示从蓝色至黄色的范围。

色彩模式反映的是光色混合原理,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颜色模式:C. 青色 M. 洋红色 Y. 黄色 K. 黑色

模型针对印刷媒介,即基于油墨的光吸收/反射特性,眼睛看到颜色实际上是物体吸收白光中特定频率的光而反射其余的光的

颜色。

是我们最常用的色彩模式,由于原理不一样,和所表达的范围不一样,显示器上的部分颜色是印刷不出来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印刷色是色彩不包含的。如果需要实现在和之间的切换、转换工作,就需要颜色模式。在色彩模型下工作,速度与差不多快,但比要快很多。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它能够在最终的设计成果中,获得比任何色彩模型都更加优质的色彩。

8、什么是,其本质作用是什么?

是印前输出核心。传统意义上的印刷不同于一般的打印,他必须包含印版制作的过程,印版产生后,再通过印版与承印材料的压印来完成印刷过程。

本质作用:就是将设计图文顺利转换到感光胶片上。其主要功能表现为:加网、陷印、分色、排版、输出结果的预视等。

9什么是印版,以平版胶印为例,分析其印版在印刷中的工作原理。

印版:是印刷技术复制原稿图文信息的核心,是将油墨传递至承印物上的载体。平版胶印是利用水和油墨不相溶的原理,通过化学处理使印版上的图文部分亲墨,空白部分亲水,先将印版上

的图文转印到橡胶辊轮上以避免水分与纸张的接触,再经胶辊压印到承印材料上。

10、()语言的本质是什么?

语言是页面描述语言,同时也是印前输出的语言中介。

本质是:软件的基本语法,但在一般输出过程中,只表现为可视的软件界面的操作,就像设计人员需要知道如何操作设计软件即可。

11、装订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有骑马钉、平钉、锁线胶订、无线胶订。

13、常用的图象存储格式有哪些,功能上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清晰但占用空间大

一般照片都是这个格式不比清晰,但占用空间小一点

在图片色素种类少时占用存储空间最小,这种格式也可以用来做动画

一种较新的图片格式,但有些网站还不支持.

14、分别列举点阵图象软件、矢量绘图软件、编排软件例子若干。点阵:,矢量 , ,

编排: , , 方正飞腾

15、四色印刷与专色印刷的关联与区别。

所谓专色印刷,就是印刷所调配出的油墨是按照色料减色法混合原理获得颜色的,其颜色明度较低,饱和度较高:油墨色均匀的专色块通常采用实地印刷,并要适当地加大墨量,当版面

墨层厚度较大时,墨层厚度的改变对色彩变化的灵敏程度会降低,所以更容易得到墨色均匀,厚实的印刷效果,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套印出的色块,由于组成该色块的各种颜色大都由一定比例的网点组成,印刷网点时,墨层厚度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容易因墨层厚度的改变及印刷工艺条件的变化引起色强度改变。网点扩大程度的变化,从而导致颜色改变。而且由于组成该色块的任一种颜色的改变都会导致该色块颜色的变化,导致出现墨色不均匀的机会将成倍增加,采用四色印刷套印出的色块,不容易取得墨色均匀的效果。如果不能用多色机一次叠印出该色块的颜色.很容易因半成品的颜色不容易控制而出现色差。另外,四色印刷得到的是网点的减色法吸收和加色法混合的综合效果,色块明度较高,饱和度较低。对于浅色色块,采用四色印刷机印刷出来的颜色,由于油墨对纸张的覆盖率低,墨色平淡缺乏厚实的感觉。由于网点角度的关系,还会不可避免地让人感觉到花纹的存在。

16、什么是网屏,比较调幅网点与调频网点的不同。

网屏含义:把连续调图像分解成可印刷复制的像素(网点或网穴)的加网工具。

调频网点技术与调幅网点技术的不同:在于它不是通过改变网点大小的方法,而是由计算机按数字图像的像素值产生大小相同的点,这些点的最小直径可与设备的记录精度相等。一个半色调单元中有限个点群的集合构成了形式上很特殊的网点,它没有固定

的形状,这些点出现的位置是随机的,又被称为“随机网点”,例如两个数值上完全相等的像素在采用调频加网技术形成网点时,虽然记录点的数量相同,但出现位置却不同。构成一个调频记录点面积的总和等于一个常规网点的大小,它的面积率也与常规网点相等。调幅网点是以网点的大小来表示图像的色调效果,网点在空间出现的频率和单位面积上网点的数量恒定不变,通过改变网点面积来表现图像色调,即亮调部位网点小,暗调部位网点大;调频网点面积固定不变,靠改变网点在空间的分布密度(密集程度)来表现图像色调。

17、柔性版印刷机有那些种类,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按幅面大小有宽幅柔性版印刷机,窄柔性版印刷机之分,

根据印版的排列分布分为:1)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2)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

(3)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

18、无水胶印有什么优点?

主要反映在提升印品的质量方面:避免了如油墨乳化,网点扩大的问题;网点更细微,层次更丰富,输出网目最低线数为175线,标准线数为300线,还可以更高;墨层课印的更厚实,无润版液对油墨的稀释过程,印件整体效果一致;当网线达到800-900线之间,可印出十分接近连续调的图像;高效,清洁,环保。

19、简述凹版印刷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特点:凹版是印刷门类中耐印率最高的版种,特别适合印量巨大的印单,印品墨层厚实,质感强烈,承印材料的种类广泛,塑料、金属、纸、纸板等,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防伪性能好,特别适合于有价证券的印刷。

应用范围:凹印油墨的转印量要明显高于凸版和平版,印刷压力也更大。因此,图文厚重,略有突出感,特别适合于塑料制品、有价证券、包装箱等的印刷。

20、印刷油墨有那些主要类型?

1、按不同的干燥方式可分为:1)氧化结膜干燥型油墨、2)渗透干燥型油墨、3)挥发干燥型油墨、4)辐射干燥型油墨、5)湿凝固干燥型油墨、6)冷凝干燥型油墨、7)沉淀干燥型油墨、8)双组分反应干燥型油墨、9)胶化干燥型油墨、10)过滤干燥型油墨、11)多种方法结合的干燥类型油墨。

2、按印刷过程进行分类:1)平版印刷油墨:2)凸版印刷油墨3)柔性版印刷油墨:4)凹版印刷油墨 5)孔版印刷油墨。五制作题(共30分)

1、按1:2的比例,设计一张16k度(195×271 ,竖式,单面)宣传单页。

①主题:《2014年南京青奥会宣传画》。

②绘制出“十字形”套准标记、裁切线标记,并标明色标。

③制作工具:铅笔+直尺 (不上色)

④评分依据:比例正确10分;图形设计10分;套准标记、切线

标记绘制10分。

2、按1:2的比例,设计一张16k度(195×271 ,竖式,单面)宣传单页。

①主题:《特殊印刷机械展》。

②绘制出“十字形”套准标记、裁切线标记,并标明色标。

③制作工具:铅笔+直尺 (不上色)。

④评分依据:比例正确10分;图形设计10分;套准标记、切线标记绘制10分。

3、按1:2的比例,设计一张16k度(成品尺寸为195×271 ,竖式)的封面展开图(包含封底和10书脊)。

①主题:《印刷辞典》书籍封面。

②绘制出“十字形”套准标记、裁切线标记,并标明色标。

③制作工具:铅笔+直尺 (不上色)

④评分依据:比例正确10分;图形设计10分;套准标记、切线标记绘制10分。

4、按1:2的比例,设计一张16k度(成品尺寸为195×271 ,竖式)的封面展开图(包含封底和10书脊)。

①主题:《印刷工艺》教材封面。

②绘制出“十字形”套准标记、裁切线标记,并标明色标。

③制作工具:铅笔+直尺 (不上色)

④评分依据:比例正确10分;图形设计10分;套准标记、切线标记绘制10分。

5、按1:2的比例,设计一张16k度(成品尺寸为195×271 ,竖式)的封面展开图(包含封底和10书脊)。

①主题:《印刷大事记》书籍封面。

②绘制出“十字形”套准标记、裁切线标记,并标明色标。

③制作工具:铅笔+直尺 (不上色)

④评分依据:比例正确10分;图形设计10分;套准标记、切线标记绘制10分。

印刷工艺介绍(全)

印刷工艺介绍 覆膜装订烫金(银)模切压痕起凸/压凹打孔打号UV上光压纹 专色印刷其它工艺 覆膜 定义:将塑料薄膜覆盖于印刷品表面,并采用黏合剂经加热、加压后使之粘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印刷品的加工技术。(在印刷品表面覆盖一层薄薄聚乙烯薄膜)。 分类:覆膜分光膜和哑膜两种。 特点:覆光膜的产品表面亮丽、表现力强,多用于产品类印刷品;覆哑光膜的产品表面不反光,高雅,多用于形象类印刷品。 适用范围:200g以上的纸张,遇实色部位有折痕工艺必须使用覆膜工艺。 注意:128克以下纸张单面覆膜后容易因两面表面张力不同而打卷;覆哑光膜后印刷品色彩饱和度会略有下降。 装订 装订有五种常用方式:骑马钉、胶钉、锁线钉、环钉和精装对裱。 骑马订装 定义:将书册套贴配页,书脊打订书钉,三面裁切成册。 特点:价廉、工艺简单、交货周期短,易跨页拼图。 适用范围:使用骑马钉装订的样本P数应为4 的倍数,装订厚度以157g铜版纸为准,不超过48P,成品厚度小于4mm。 注意:封面与内文纸克重悬殊时,长期使用,封面易从装订处脱落。 胶订装 定义:将书册按页序先套贴后配贴,书脊上胶后配封面,裁切成册。 特点:价廉、美观、交货周期较骑马订长。 适用范围:使用胶订P数可以不是4的倍数,装订厚度以157g铜版纸为准,超过48P,成品厚度大于4mm、小于30mm。 注意:对页很难打开,不易跨页拼图,若纸张克重高在使用中易掉页。 锁线装 定义:将书册按页序先套贴后配贴,按顺序用线订成书芯,书脊上胶后配封面,裁切成册。特点:装订考究、高档、不宜掉页、易跨页拼图,但生产周期较长。 适用范围:装订厚度以157g铜板纸为准,48P以上的产品宜采用线装,成品厚度不限。 注意:生产周期长,而且费用较高。 环钉(塑环/铁环) 定义:将书册各页扪切打孔,按页序排列后,穿环成册。 特点:环装的产品结实耐用,可180度或360度翻转、平放。 适用范围:装订厚度以157g铜板纸为准,16P以上的产品宜采用。 注意:费用较高,非常适用于经常翻动的台历,工具手册等。 精装对裱 定义:将书册各页背对背裱糊裁切整齐,与封面粘贴后成册。 特点:装订考究,不掉页、结实耐用,跨页无须拼图。 适用范围:装订厚度以157g铜板纸为准,16P以上的产品宜采用。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及工艺介绍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及工艺介绍 精美的包装同时也离不开包装印刷,包装印刷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增强商品竞争力、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设计者应该了解必要的包装印刷工艺知识,使设计出的包装作品更加具有功能性和美观性。 1. 印刷工艺流程 在包装成型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有序的印刷工作: 图01 为了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印刷前,应注意查看设计稿有无多余内容;文字和线条是否完整;检查套版线、色标及各种印刷和裁切用线是否完整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印刷的顺利完成。 图02

不同的包装材料会有不同的印刷工艺,由于纸品包装材料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最广,所以下面以纸品包装材料印刷工艺为例,为大家阐述印刷工艺的相关知识。 2. 纸品包装印刷工艺 2.1.印刷方法 纸包装印刷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出的效果也不同。传统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指印版上的图文部分高于非图文部分,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3)平版印刷 印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保持表面相平,图文部分覆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图文部分则吸收适当水分。上油墨时,图文部分排斥水分而吸收油墨,非图文部分因吸收了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 图07 该印刷品具有线条或网点中心部分墨色较浓,边缘不够整齐,色调再现力差,鲜艳度缺乏等特点。

图08 提示:由于平版印刷的方法在工作中简单,成本低廉,所以成为现在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4)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是指在刮板挤压作用下,油墨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漏到承印物上,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网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图09

印刷原理及工艺试题与答案123

一、名词解释: 1. 高能表面 1. 表面自由能高的表面。 2. 灰度 2. 油墨色不应吸收区域最小密与应吸收区域的最大密度之比表示油墨的灰度 3. 印刷速度 3. 计算印刷机生产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a.单张纸印刷机以每小时的印刷次数为计算单位(印次/小时); b.卷筒纸印刷机以印刷滚筒每小时的转数为计算单位(转/小时) 4. 走滚枕 4. 滚枕是印刷滚筒两端凸起的环形台。在印刷过程中,两滚枕互相接触对滚为走滚枕。 5. 色效率 5. 指颜色对光的正确吸收与不正确吸收的百分比 6. 油墨的晶化 6. 指多色叠(罩)印时,由于第一色墨中干燥剂太多或印后存放时间太长,墨膜过分干燥,呈现镜面一样的平滑皮膜,致第二色墨印不上去或印不平整,出现珠子有关方面疙瘩或一块块颜色很弱的斑点,甚至轻触即可擦掉或脱落 7. 脏版 7. 因印版润湿不良,造成空白部分着墨 8. 背面曝光 8. 在柔性版的背面照射 9. 着墨率 9. 一根墨辊向印版着墨量与所有墨辊向印版着墨量之和的比值。 10. 表面活性剂 10. 能够明显地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判断题: 1. (F )液体能在固体表面铺展,一定也能浸湿和沾湿。 2. (F )无水胶印中,水墨平衡对印刷品质量影响较小。 3. (F)无水平版印刷中,也存在油墨乳化问题。 4. (F)胶印过程中,润湿液表面张力应比油墨表面张力略高。 5. (F )多色凹版印刷是湿式印刷。 6. (T )无水平版印刷中,没有油墨乳化问题。 7. (T )润湿液的表面张力略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实现水墨平衡。 8. (F )柔性版也是平版的一种。 9. (T )胶印油墨中含水量越少,印刷质量越好。 10. (F )墨层厚度越大,实地密度越大。 三、填空题: 三、填空题: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电脑印刷设计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电脑印刷设计自考试题 课程代码:10132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9年第二版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9年第三版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 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印刷被誉为人类的“文明之母”,但其发明是以_____的出现为前提。( ) A.雕刻 B.造纸 C.油墨 D.文字 2._____首创泥活字,造出世界上第一副泥活字。( ) A.蔡伦 B.崔怡 C.王祯 D.毕昇 3.公元1234年,崔怡用铸字印刷了_____28本,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 A.《本草纲目》 B.《心经》 C.《易经》 D.《详定礼文》 4.书帖是指书籍印张按_____顺序折叠成帖,装订在一起,因此书帖即是一种装订形式。( ) A.内容 B.印刷 C.页码 D.厚薄 5.调幅网以网点的大小表现图形的( ) A.深淡 B.前后 C.大小 D.黑白 6._____是印刷设计人员进行图形创意的传统方法之一。( ) A.沙目网屏

B.特殊网屏 C.直线网屏 D.同心圆网屏等 7.彩色图像的色调可分为:高光区、中间调、暗调区,暗调区是图像中网点百分比在_____之间的图像。( ) A.75-100 B.80-100 C.85-100 D.90-100 8.扉页是_____和内页内容及风格的连接点,一般用装印书名或题字。( ) A.封底 B.环衬 C.版权 D.封面 9.在印刷的CMYK图像中,当M的百分比为100%时,则会得到( )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 10.电子分色版中,如有大面积的厚重底色和光泽色时,就需设置( ) A.分色版 B.专色版 C.黑色版 D.品红色版 11.在电脑印刷工艺流程中,属于印刷用菲林输出设备是( ) A.热升华打印机 B.热蜡式打印机 C.激光照排机 D.激光打印机 12.印胶印版的网点排列是整齐的,因此在应用上便会有角度之分,如单色印刷时,其网线角度多用( ) A.30° B.45° C.90° D.60° 13.纸张开本是印刷与出版部门表示书刊_____的术语。( ) A.纸张数量 B.纸张厚度 C.纸张大小 D.纸张页码

凹版印刷原理与工艺试题样本

“凹版印刷原理与工艺”试题 一、填空题: 1、凹版印刷按制版方式可分为电雕版、腐蚀版两大类。 2、凹版印刷特点有墨层厚实、图像可以无缝拚接、图象质量和纸张尺寸比较稳定、承 印材料适应广等。 3、照相凹版以网穴深度体现层次;照相加网凹版以网穴宽度体现层次;电子雕刻 凹版以_网穴深度和宽度同步变化_体现层次。 4、碳素纸是由纸基、白明胶、碳色素_构成。 5、腐蚀凹版过程可分为渗入、腐蚀、扩散三个阶段。 6、电子雕刻凹版形成网穴形状为倒梭形方锥体;加网角度通过对网穴开口 拉开或压扁来实现;通沟目是提高网穴贮墨和释墨能力。 7、凹版滚筒材质大体可分为黑色和_有色_两大类。 8、凹版滚筒电镀顺序是:先镀_镍_再镀_铜_、浇注隔离液、再镀_铜__、最后 镀_镉_。 9、复合工艺办法有_湿式法、干式法、挤出法_等。 10、溶剂在凹印油墨中作用有减少油墨粘度、溶解树脂、调节油墨和干燥速度、提高 承印物表面润湿。 11、凹版印刷机按送纸形式可分为卷筒、单张两大类。 12、静电辅助印刷装置作用是_提高印版表面油墨转移_,重要部件有_静电发生器、 放电针排、消静电针排 13、凹版印刷有干燥装置温度依照_图文面积、印刷速度、承印物等因素进行调节。 14、影响印版耐印率因素重要有_摩擦、印版质量_等。 二、名词解释: 1、凹版印刷:凹版印刷从其名称上就可以得知:它文字图象是凹入版面。也就是说:凹 版空白某些都在同一平面上(版面),而图文某些位于空白某些之下并如下不同深度

凹入版面来体现原稿图象浓淡层次。这样印版称之为凹版。用凹版复制图象印刷称为凹版印刷。 2、碳素纸敏化解决:是为了使碳素纸具备感光性能,即把碳素纸放到重铬酸钾溶液中浸 泡,使本来没有感光性能碳素纸变为具备感光性能。 3、胶凹版印刷转换工艺:是用胶印加网分色片制凹版印刷滚筒技术。 4.凹版滚筒动平衡:滚筒动平衡即滚筒在旋转运动时,滚筒各个某些重量相等,所产生离心力也相等。如果动平衡不好,滚筒在旋转运动时就会浮现上下跳动。 5.纸张Z向压缩性:纸张在受到压力作用时,在纸张厚度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或粘性形变性质。 6.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材料通过一定加工使之复合在一起,在性能上长补短,具备其他材料所没有性能包装材料。 7.刮刀角度:刮刀位置角两滚筒中心连线0-0和通过刮墨刀与印版滚筒接触点到该滚筒 中心点延长线A-A所夹角。 8.堵版:印迹先浮现网目浅,小字和图案印不出来,细线条开始丢失,直到最后印不出图 案。 9、白化现象:一种油墨皮膜变白现象,印刷品成白膜状,如有白雾,发虚。 10.咬色:在套印中,第二色油墨粘拉掉第一色油墨。这种现象叫咬色。 三、选取题 1在腐蚀制版中,腐蚀液温度对腐蚀影响,描述对的有(A B C ) a 用温度12℃如下腐蚀溶液进行腐蚀,腐蚀时间必然很长。只有腐蚀速度太快时,才 干使用12℃左右温度。 b. 当温度在18℃以上时,就大大地加速腐蚀液渗入速度。因此当溶液渗入缓慢时,就 该提高溶液温度。 c. 温度提高,渗入速度以胶层厚薄为比例而不同限度加快,因此提高溶液温度,会损

包装印刷试题库

《包装印刷》试题库 一、选择题(15×2分=30分); 二、判断题(10×1分=10分); 三、填空题(20×1分=20分); 四、名词解释(5×4分=20分); 五、问答题(2×10分=20分)。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调幅式网目调是单位面积内网点数不变,通过( B )来反映图像色调的深浅。 2.调频网目 B.网点大小 C.网点疏密 D.网目密度 3.网点线数愈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得( D )。 A.愈简洁 B.愈粗糙 C.愈有艺术性 D.愈精细 4.人们常说的桌面出版系统(DTP)是一种( A )。 A.图文编辑系统 B.印前系统 C.文字编辑系统 D.复制系统 5.凹凸印就是用凹凸两块印版,将印刷品( D )的加工工艺。 A.印出多种颜色 B.印出专色 C.上光和覆膜 D.压印出浮雕状图案 6.孔版印刷的主体是( D )。 A.镂孔喷刷 B.誊写印刷 C.漏印 D.丝网印刷 7.水墨平衡是构成胶印的基本因素,印刷中水量过小,会使( D )。 A.印迹变淡 B.油墨乳化 C.套色不准 D.空白部分粘脏 8.凹版印刷( D )。 A.最昂贵 B.印版耐印力小 C.墨层薄 D.防伪效果好 9.使金属箔或颜料箔印到印刷品上,须借助一定的压力和( C )。 A.粘度 B.水分 C.温度 D.腐蚀剂 10.铜锌晒版的目的是为了在金属表面上得到( B )。 A.反像阴图 B.反像阳图 C.正像阴图 D.正像阳图

11.因纸张伸缩变形而出现套印不准,主要解决方法是( D ) A.降低车间湿度 B.整纸处理 C.提高车间湿度 D.印前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 12.印刷行业中,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C ) A.皮革 B.玻璃 C.纸张 D.塑料薄膜 13.用于大量复制图文的主要设备是( D ) A.切纸机 B.订机 C.模切机 D.印刷机 14.在印刷的CMYK图像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 D )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 15.在印刷过程中,油墨渗入纸张并在印张背面明显地见到正面印迹,这一现象称为( A ) A.透印 B.蹭脏 C.粘脏 D.重影 16.色光加色法混合规律是红、蓝相混,显示( B ) A.白 B.品红 C.青 D.黄 17.平版印刷印版上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相对高度关系是( C ) A.图文部分明显低于空白部分 B.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 C.基本一致 D.绝对一致 18.传统的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_________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A ) A.印版 B.原稿 C.电视 D.录像 19.图文部分______空白部分的印版是凹版。(C ) A.高于 B.等同 C.低于 D.既可高于也可低于 20.光分解型感光剂用于制作______PS版。(B ) A.平图型 B.阳图型 C.阴图型 D.空白图型 21.黄色、品红色、青色为色料的(A ) A.三原色 B.三原色光 C.三间色 D.三补色 22.将毛本的天头、地脚、切口,按开本规格尺寸裁切整齐的过程叫(A ) A.切书 B.订书 C.撞页裁切 D.折页 23.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之总称为 ( D) A.曲面印刷 B.静电印刷

印刷概论试题和重点

印刷概论试题练习 1. 红色的补色是_____C___。 A.青色 B.品红色 C.黄色. 2. 卷筒纸式胶印机是哪种形式的印刷机?A A.圆压圆 B.圆压平 C.平压平 D.不一定 3. 对计算机要求最高的印前工序是。A A.图像处理 B.图形制作 C.排版处理 D.文字处理 4 理论上20%青、20%品红,叠印后的颜色为色。C A.深蓝 B.深绿 C.浅蓝 D.浅绿 5. 理论上50%青、50%品红、50%黄,叠印后的颜色为色。C A.黑 B.白 C.灰 D.蓝 6. 目前连续调彩色图像印刷复制时,要采用下列哪组油墨印刷?B A.红、绿、蓝、黑 B.青、品红、黄、黑 C.青、品红、黄、灰 D..红、绿、蓝、白 7. 下列油墨中,哪种油墨属于专色油墨?A A.金色 B.品红色 C.黄色 D.青色 8 纸张的重量通常用克重表示,标准规定用表示B。 A.g/m B. g/m2 C.kg/m2 D.g/cm2 9广泛应用于报纸、书刊等纸张印刷中,它占据着印刷工业的主导地位。B A.凸版印刷 B.平版印刷 C.凹版印刷 D.丝网印刷 10. 全张纸沿长边方向一折二,再沿长边方向一折二,其折后的纸张开本为。C A.对开 B.三开 C.四开 D.八开 11. 下列油墨中,哪种油墨属于专色油墨?D A.青色 B.品红色 C.黄色 D.大红 12. 标签印刷目前主要采用印刷。A A.凸版 B.孔版 C.凹版 D.平版 13. 圆球物表面印刷,主要采用印刷。B A.平版 B.丝网 C.凹版 D.柔版 14. 纸张的规格尺寸中,国际标准A4纸的大小相当于我国标准纸张的大小。C

A.4开 B.3开 C.16开 D.32开 15. 最为常用的两大承印物是。C A.皮革和纸张 B.玻璃和塑料 C.纸张和塑料 D.木材和纸张 16. 在四色印刷中,主色版的网点角度通常置于度。D A.75 B.15 C.90 D.45 17. 500张全张纸即为纸。B A.1刀 B.1令 C.1组 D.1色令 18. 下列所示的胶印工艺流程中,是正在发展中的先进工艺流程。A A. B. C. D. 19. 以色标为原稿,经扫描、处理、输出后,其品红阳图胶片上的明暗变化如所示。B A. B. C. D. 20. 激光照排机是输出的印前设备。C A.校对样张 B.印版 C.胶片 D.原稿 21. 颜色的是以反射或透射光线接近光谱色的程度来表示的。B A.灰度 B.色相 C.明度 D.饱和度 22. 下列不属于连续调原稿的是。B A.照片 B.印刷品原稿 C.国画原稿 D.天然色正片 23. 彩色印刷色合成的原理是原理。A A.色料减色法 B.色光加色法 C.分色 D.加网 24. 在四色版中,网点角度置于90度的色版是。D A.K版 B.M版 C.C版 D.Y版 25. 《印刷概论》课本采用的是________。B A.骑马订 B.胶粘订 C.线订 D.缝线骑马订

2018年自学考试《印刷工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印刷工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叠印在彩色印刷中,后一色油墨在前一色油墨膜层上的附着,叫做油墨的叠印,也叫油墨的乘载转移 2. 背面曝光在柔性版的背面照射 3. 转移墨量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墨量 4. 印版耐印力不同的版材具有不同的耐印力,这是由于印版的表面结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材料性质所决定的 5. 正面曝光在柔性版的正面照射 6. 高能表面表面自由能高的表面 7. 包衬压印体上或印版下的包覆物 8. 透射原稿以透明介质记录的原稿,分为正片和负片 9. 压缩变形量受压产生的变形数值 10. 间接印刷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 1. (√)柔性版印刷采用网纹辊传墨。 2. (√)前两根着墨辊(靠近水辊)主要起着墨作用,着墨率大。 3. (√)平版印刷中,在不引起版面起脏的前题下,使用最少的水量,达到水墨平衡。 4. (. ×)凹版印刷采用网纹辊传墨。

5. (. ×)传统平版印刷中,油墨乳化可以避免。 6. (√)金属表面是高能表面,油墨附着时能大大降低金属的表面自由能,使油墨的附着效果较好。 7. (. ×)纸张含水量增加会引起紧边现象。 8. (√)当低表面张力的油墨,覆盖在纸张表面时,使纸张的表面自由能降低,形成稳定的体系,故油墨能牢固地附着在纸张表面。 9. (. ×)柔性版也是平版的一种。 10. (. ×)气垫橡皮布的主要特点是比普通橡皮布厚度大。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相对反差的表示方法是(K =、K =1-Dr/Dv )。 2. 较为粗糙的纸张,油墨的附着则更多地借助于( 机械抛锚作用)。 3. 固体的表面过剩自由能大于( 0.1N/m ),称为高能表面。 4. 胶印中,( 橡皮)滚筒直径最小。 5. 着墨系数的表达式为(Kd = Kd = A着/A版)。 6. 胶印机中,橡皮滚筒的包衬是( 衬垫和橡皮布)。 7. γSG - γSL = γLG?cosθ称为( 润湿方程)。 8. PS版是( 预涂感光树脂版)的简称。 9. 对于粗糙表面的润湿,θ<90o时,表面越粗糙润湿性能越( 好)。 10. 胶印印版表面的润湿是指图文部分上的( 空气)被( .油墨)取代的过程。

印刷原理与工艺1

1 以表面自由能与热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平版印刷中,为什么要先给印版供水,然后再给印版供墨,印刷才能正常进行? 答:从本质上讲,胶印过程就是印版对油墨进行选择性吸附,并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胶印PS版与凸版、凹版不同,其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高度差仅有几微米,可以认为是在同一平面上。而图文部分能吸附油墨,空白部分也能吸附油墨,并无选择性。所以必须以润湿液作为媒介,根据印版空白部分吸附润湿液,而图文部分排斥润湿液的原理,先给印版供水,让印版空白部分的高能表面为润湿液的低能表面所代替,然后再向印版供墨。由于印版的图文部分没有被润湿液所润湿,依旧能吸附油墨,而空白部分已被润湿液所覆盖。虽然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仍高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但油墨如果在润湿液表面铺展,润湿液的表面在为油墨表面所代替的同时,还将产生油墨和润湿液的界面,而润湿液的表面张力是低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与油墨/润湿液之间界面张力之和的,所以油墨不会在润湿液表面吸附和铺展。同时油墨和润湿液是不相溶的,油墨也不会溶解于润湿液之中,所以油墨只能选择性地吸附在印版图文基础上,这样就可以满足图像转移的需要了。如果不先给印版供水,直接给印版供墨,由于印版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都能吸附油墨,那就无法完成图像转印。 3、如何提高印版的润湿性能? 1 、增加印版的粗糙度,可以减小接触角,提高润版液的润湿性能,故印版的表面都是经过粗化处理的。 2、降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也可以减小接触角,提高润湿性能。所以在胶印润版液中往往要添加表面活性物质,以降低表面张力。但润版液表面张力的降低,同时也带来了润版液和油墨夕间界面张力的降低,会促进油墨乳,不利于印刷,所以降低表面张力只能适可而止。 2、油墨在平版印刷机上,要经历哪几个行程,才能完成一次印刷?各个行程的作用是什么?油墨在各行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流变性能,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 要经过给墨、分配和转移三个行程 ①给墨 作用:将油墨从墨斗传输到匀墨辊 油墨要求:需具备良好的流变性能,其屈服值应适中,若大于墨斗辊旋转所产生的剪切应力,则会导致“不下量”,若过小,则会失去塑性,油墨流泻,其触变性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不下墨”。印刷时需不断搅拌油墨,提高油墨的流动性,降低表面粘度。 ②分配 作用:a、改善油墨的流动性b、使油墨分配均匀 油墨要求:油墨处在高剪切应力作用下,从而引发油墨触变现象,表观粘度下降,流动性能改善,良好而且均匀稳定。 ③转移 作用:将油墨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 油墨要求:流变性良好,而且均匀稳定。 3、写出液体在固体表面沾湿﹑浸湿﹑铺展的热力学条件。试各举一印刷中的实例说明。 沾湿:根据热力学第二规律,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当体系能量变化△GTP≤0时,这样的过程才能自发进行,因此,沾湿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条件是Wa=γSG+γLG-γSL≥0 例:在平版印刷中,润湿液能不能附着在印刷亲油表面,阻碍油墨的传递;油墨会不会着在印版的亲水层表面,造成印刷品空白部分的粘脏,则和粘附功Wa及内聚功Wc有关。 浸湿:条件,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单位浸湿面积上体系自由能的变化是Wi=γSG-γSL≥=0

印刷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章印刷工艺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发明印刷术的前提条件是()的产生与使用。(汉字) 2、造纸术的发明人是()(蔡伦) 3、在纸张发明之前,印间多是凹入的()(反写阴文) 4、()的产生与使用给予印刷术发明中“印”的启示。(印章) 5、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是(谷登堡) 6、石版印刷术的发明人是(桑纳费尔德) 7、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我国宋朝的(毕昇) 8、在下列要素中,其中()居于印刷的要素之首。(原稿) 9、在下列的颜色特征中,其中()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色相) 10、白色、浅灰、中灰、深灰以及黑等颜色,()是它们的最突出的特征。(明度) 11、红光与绿光等量混合所得到的光的颜色是(黄光) 12、绿光与蓝光等量混合所得到的光的颜色是(青光) 13、绿光与品红光等量混合所得到的光的颜色是(白光) 14、蓝光的补色光是(黄光) 15、在色料混合中,原色黄与原色青等量混合后得(绿色) 16、在下列红、黄、品红三种色料中,其亮度最暗的颜色同(红) 17、黄色料与蓝色料进行等量混所得的颜色是(黑色) 18、青色料的补色料是(红色料) 19、适用于各种彩色原稿分色用的感光片是(全色片) 20、分色时如需得到黄、品红、青分色片,则所需的滤色片分别是(蓝绿红) 21、今后的印刷机的发展重点是(多色机) 22、无水胶印印版属于(平凹版) (二)多项选择题 1.印刷术发明的物质基础是( )。 A.笔B.墨D.纸张 2.( )的出现与应用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直接的启示和技术上的条件。 A.印章D.拓石 3.在下列印刷方式中属于平版印刷的有( )。 C.石版印刷D.胶版印刷E.珂罗版印刷 4.在下列印刷方式中属于直接印刷的有( )。 A.凸版印刷c.凹版印刷D.孔版印刷 5.要完成印刷品的生产过种,必须具备( )等几大要素。 A.原稿B.印版c.承印物D.油墨E.印刷机械 6.颜色的三属性是( )。 A.色相B.明度D.彩度 7.色光三原色是( )。 A.红光c.绿光E.蓝光 8.色料三原色是( )。 A.黄色c.品红E.青色 9.在新形势下,我国印刷业未来十年的“28字”方针是( )。 A.印前数字、网络化B.印刷多色、高效化C.印后多样、自动化F.器材高质、系列化 (三)判断题 1.( ×)平版印版的特点是印版的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处于同一平面上,图文部分和 空白分别具有亲油抗水性和亲水抗油性。 2.(√)采用直接印刷方式印刷的印版上的图文相对于原稿上的图文而言是反像。 3.(√)凹版印版版面上的图文部分凹下,空白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或曲面上。 4.(√)在颜色的三属性中,其中明度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特征 而通过黑白系列颜色单独呈现出来。 5.(√)消色是指除了光谱色之外的所有其他颜色。 6.(√)传统四色印刷工艺是以短调黑版的使用最为普遍,它与三原色的关系是:以 三原色版为主,黑版为辅。 7.(×)无水胶印是指印刷时不需要润湿液,仅用普通油墨和普通印版即可进行印刷 的平版胶印方式。 8.(×)无水胶印印刷时虽然不再需要使用水,但仍需要使用酒精等其他液体代替水来润湿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以抵抗油墨对印版空白部分的侵蚀。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把定量小于( )的纸称为纸张。(225g/m。)

丝网印刷工艺流程介绍

丝网印刷工艺流程介绍 1.丝网印刷工艺安排 丝网印刷属于直接印刷方式,工艺安排有三种:①纸板→丝网印刷→印后加工,即首先在瓦楞纸板或其它纸板上进行丝网印刷,然后根据需要制作成纸箱、纸盒产品;②纸箱→丝网印刷,即直接在已制作好的瓦楞纸箱或其它纸箱、纸盒上进行丝网印刷;③二次加工,即首先在面纸板上进行丝网印刷,然后根据需要制作成瓦楞纸板,再作成纸箱、纸盒产品。 2.丝网印刷特点①适应性广:丝网印刷幅面可大可小;②墨色厚实:在所有印刷工艺中,丝网印刷墨层最厚,饱和度高,专色印刷效果更佳;③成本低:丝网印刷制版容易,印刷工艺简单;④印刷品质量稳定;⑤生产效率低:丝网印刷速度慢,不适合联机生产;⑥图像精度低:丝网印刷分辨率不高,常规加网线数24线/厘米~32线/厘米。 3.丝网印刷适用范围 丝网印刷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印刷外观要求较高、纸板厚度不限、不损害强度的包装产品。 丝网印刷工艺 1.丝网版制作(1)丝网选择①尼龙丝网:尼龙丝网强度高,耐磨性较高,耐碱性较高,耐酸性稍差,油墨透过性好,丝线直径小,弹性好,印迹鲜明;②涤纶丝网:涤纶丝网稳定性好,强度高,耐腐蚀,性能优于尼龙丝网,绷网张力高,适合高精印刷;③不锈钢丝网:不锈钢丝网强度高,稳定性好,丝径小,网目高,耐抗性好,寿命长,弹性差,受冲击易破裂,适合精密印刷,不适合曲面印刷;④镀镍涤纶丝网:镀镍涤纶丝网综合了涤纶丝网和不锈钢丝网的长处,适用性广,价格适中,耐腐蚀性差。 丝网有平织、斜纹织、半绞织、全绞织。白色丝网曝光时易引起漫反射,金黄、红、琥珀色吸收紫外线,可防光晕。丝网网目数有30目/厘米、40目/厘米、60目/厘米、80目/厘米、120目/厘米、140目/厘米和160目/厘米等几种,一般情况下,网目数大,网丝直经小。细丝密网,分辨率高;粗丝粗网分辨率低。印刷曲面时,用弹性大的丝网,如尼龙网;印刷吸收性大承印物时,用网孔面积大的丝网;印刷光滑面时,用高弹力、高张力的丝网;印刷粗糙面时,用低网目的丝网;印刷精度高的印刷品时,用低延伸率、高张力的丝网;印刷招牌、纺织品、针织品时,用28目/厘米~78目/厘米丝网;印刷纸、金属、玻璃、皮革、塑料时,用40目/厘米~140目/厘米丝网。

印刷试题基础知识部分

印刷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 1、丝网印刷的四要素是:丝网、油墨、承印物、刮刀;其中油墨和承印物在我们印刷工序来说应该是和。 2、印刷工序现在生产用的银铝浆型号,要求的称重范围、铝浆型号,要求的称重范围正银的浆料型号, 要求的称重范围(现用银浆配合村上-04丝网)、(现用银浆配合村上-03丝网)。 3、硅是半导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4、印刷的网布类型分为、、。现在生产用的丝网网布类型。 5、Centrotherm烧结炉总共有9个温区,前3个温区的作用烘干,后6个温区的作用烧结。 6、写出测试的各个电参数的中文意思:Voc,Isc,Rs,Rsh,FF,Eff,Irev1。 7、测试的光强要求的范围是,如果测试界面出现E too low 的原因是。 8、测试用的光源是,选用这种光源的原因。 9、包装标签上的quantity一栏填写,screen一栏填写,grade一栏填写,paste一栏填写。 10、A等电池对电参数的要求:效率、填充因子、并联电阻、反向电流,对外形尺寸和外观的要求:缺口、弯曲度、背电场脱落面积、位移偏差。

11、斑点片电池的类别、、、、。(列举5种就可以) 12、现在电池三车间生产中生产的电池片的正银有根细栅线。 13、印刷工序有哪些危险源、 14、电参数不合格电池分为Eff、Rsh、FF、Irev1 。(要求写上单位) 二、简答题(初级工) 1、进入车间为什么要进行风淋?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员工必须佩带好手套和口罩? 保证车间的净化度,保护员工安全,防止污染硅片。 2、叙述印刷、测试、包装各工段的目的。 印刷:在硅片上下表面形成电极,以利于电荷的收集;测试:按照电学参数(效率、FF、反向电流等),将电池归类分档;包装:按照颜色和电参数,以一定数量进行包装 3、baccini印刷线印完背电极烘干后,从传送带上拿下,容易对电池的那些电参数造成影响?如果印二前面的正片器报警从线上取下的片,再次放到传送带上时,背电极应与传送带平行还是垂直? 答:容易对硅片进行污染,导致并联电阻低,反向电流大,出现58、59仓不合格。背电极应该与传送带垂直。

各种印刷工艺介绍

烫金:学名电化铝烫印,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它是借助一定的压力于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间内互相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转印到被烫印刷品的表面。 近年来,跟着人们对商品包装外观式样以及质量要求的进步,印刷技术、包装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印后加工技术更是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而电化铝烫印作为印后加工的一部门,这几年中的变化更是巨大。新技术、新工艺及多种技术结合使用的不断泛起,使包装印刷品经烫印后在光泽度、立体感、金属感、防伪机能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立体烫印技术,使商品的包装显得高档精美、富丽堂皇且富有个性。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贺卡、书签、商标、烟酒包装及各种高档包装盒上。 烫金及立体烫金 一、烫金 烫金就是借助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版在短时间内合压,将金属箔或彩色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要求转印到被烫材料表面的加工工艺。因为烫印是以金银色为主,所以又常称烫金。这种技术是增加标签、商标、烟包、酒包及各种高档包装盒视觉效果和档次的重要工艺。 其从工艺上可分为先烫后印和先印后烫。先烫后印就是在空缺的承印物上先烫印上电化铝箔层,再在铝箔层表面印刷图文,多用于需大面积烫印的包装印刷品。而先印后烫则是在已印好的印刷品上,在需要烫印的部位烫印上需要的图案,这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工艺。 从烫印方式上,其又可分为热烫印技术和冷烫印技术。热烫印技术就是上面提到的需要一定温度和压力才能完成电化铝箔转移的烫印工艺。冷烫印技术是通过将UV胶粘剂涂布在印

刷品需要烫印的部位将电化铝箔经一定的压力转移到包装印刷品表面的工艺。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知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烫金实在看似简朴,但有其学问。烫金业可简略分为纸品烫金及塑胶品烫金。两类行业之机械亦有所不同。 纸品类烫金机械大致上可分为: 一、手动小型烫金机,只可烫印尺寸较细之纸张。 二、平压平烫金机,此机种有多种尺寸,由小型至可烫大度对开纸的尺寸皆有,附电脑程序拉金箔,速度较慢,工序多为人手操纵。 三、手动式啤盒式烫金机,此机种近似手动啤盒机,尺寸可烫印至28寸×40寸纸度,工序亦多为人手操纵,速度较慢,在本港甚少采用。 四、海德堡全自动滚压式烫金机,海德堡活版印刷机可说是旧日最顶级机。此烫金机实在是由活版机改装而来的,因现今活版印刷已被柯式印刷取代,机器厂遂动脑筋在此机上,改装玉成自动烫金机,主要是将字盘之部份改装为发烧板及装嵌烫金版的地方,并加装收金纸之组件。此机对烫幼细线条及大实地都有较好效果。 五、平压平全自动烫金机,近似全自动啤盒机,价钱较贵,用家并未几,但速度却是最快的机种,烫印面积亦较大。 六、自动风喉烫金机,由海德堡活版风喉机改装而成,纸度尺寸为13寸×18寸,速度快,是早期大多烫金厂之生财必备工具。金箔需配合物料除烫金机外,还得有烫金箔的配合,烫金箔看似薄薄的,实在它分别由五层物料所组成。 二、立体烫金

印刷原理与工艺试题

复习题 第一部分 1印刷压力的作用 使对压双方充分接触,弥补压印体表面的微观不平度,令分子间力起作用,使印迹墨层顺利地由印版转移到印张表面。 2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一下平版胶印,先水后墨的原因 有水平版胶印的图文表面表面能高于油墨的能量,低于润湿液的能量,所以图文部分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只吸附油墨,不被润湿液所润湿。而非图文部分是高能表面,既能被油墨润湿,又能被润湿液所润湿,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表面性质,因此,印版必须先着水后着墨,非图文表面先由润湿液铺展保护起来,然后和着墨辊接触,才不会被油墨所润湿。3印刷压力的定义 对压双方相互之间法线方向作用的力 4接触角的定义? 把液体滴在平滑的固体表面,表面上便形成一液滴,当液滴处于平衡状态时,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 5表面剩余自由能 单位表面积上的分子比相同数量的内部分子过剩的自由能。

6界面张力 固、液、气表面之间存在的张力。 7油墨转移率的定义 承印物接受油墨量和印版油墨量之比 8包衬属于衬垫材料的范畴() × 9塑性变形一般是永久变形,此变形不会消失() √ 10 敏弹性变形在外力撤除的瞬间也会立即恢复() √ 11压印线是指压区内和印张输送方向一致的直线距离() √ 12印刷压力可以用压缩量和呀印线宽度表示() √ 13在印刷压强严重不足段所得到的印品几乎全部都是废品()

14当油墨转印率与印刷压强成正比时,所得的印品质量合格() × 15平衡高弹是指在外力撤除的瞬间,瞬即恢复的现象。() √ 16平版胶印中‘三勤’指的是勤抽样检查,勤掏墨斗和勤洗橡皮布() √ 17在浸湿中,发生液固界面转变为气固界面的过程。() × 18在润湿中,接触角Φ越小,润湿性越小。() √ 19由于界面张力的原因,液体具有自动收缩其表面成球状的趋势。() √ 20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 √ 21水属于非极性分子,油墨属于极性分子,所以油墨和水是不相溶的。()

印刷工艺流程介绍

一.(笔记)印刷的历史与发展 1.印刷术发明之前 记录方法的发展: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图画→文字 文字的发展: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记录工具的变化:甲骨文青铜纹 竹简石头绢 →纸(东汉蔡伦) 刻刀毛笔(公元前3-4世纪) 朱砂石墨漆墨鱼墨汁→松烟墨 2. 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直接的启示和技术条件--------------最早的印刷术 3.雕版印刷的发展 产生:唐初(公元7世纪) 工艺:木料(一定厚度,大小)→刷浆糊→反铁原稿(薄而透明的纸上)→刻去非图文部分→印版→印版上置→铺纸→刷印→揭下 同时,产生印刷通用字体(不同于手写体) 书籍装订:卷轴装到对页折叠装订成册 4. 5.近代印刷术的发明 由西方传入:凸版→平版→凹版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照相制版→电分制版→DTP→CTP→铅排→激光照排→计算机排版→单色→多色→HiFi 6.印刷的五大组成要素 原稿:设计版式文件文字和图片 印版:模板:凸版,平版,凹版,滤过版 油墨:凹版油墨、胶印油墨、凸版油墨、孔版油墨。 承印材料:纸,塑料,薄膜,金属等 印刷设备:制版,印刷,装订机 7.印刷的作用和特点:大众性政治性严谨性机密性工业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 二.(笔记)工艺流程图 印前:设计稿→图片扫描→页面设置→图片文字制作→数码打样或彩喷→拼版→菲林输出→打样→校对样稿→客户签样→印刷

印刷:拼版→晒版→打版校色→印刷→UV→过油等 1.打样 在印刷前,为了能看到最终的成品效果,排除电脑屏幕和彩喷稿的误差,在出菲林(软片)后,用印刷的传统工艺CMYK打一份油墨稿。一可以为客户提供审稿校样的依据,是签样稿;二可以作为上级印刷的墨色、规格、纸张等参照依据。 2.校对 菲林出片后,在亮台上核对四色菲林,检查是否有撞网、套印、出血位不准等一些细节问题,然后拿有文字的菲林对样稿,检查是否有跳字或字体变异,保证后道印刷的正确率。 3.页面的术语 一张纸有2个PG(Page),在印刷前要弄清楚是单面印刷,还是双面印刷;单页还是成册的书刊。页面的每个细节都有不同的术语。 4.出血位 印刷成品边缘全白色无图文,叫不出血。成品位就是裁切位。如边缘有图文,叫出血。出血印刷图像裁切时,裁刀难以准确把握成品尺寸,易产生错位,或切进成品的画面,或切不到位,使成品露白。一般出血的印刷成品图文,应向外延伸3mm,便于后道制作。 5.页面组版与装订 印刷是一项前后关联的工作,从一开始设计组版,就要考虑印刷后期的模切、折页、装订。如是单一折页,设计时封面和封底做纸样放好位置后,安排页码。骑马订装订,要考虑页面数。由于骑马钉,每一订页由正反4PG组成,所以,设计组版时,版面的PG数,一定要能被4除尽。如果是胶装书(线胶装或无线胶装),印刷组版时要考虑到装订的折页方式。 6.折页 为了便于翻看,设计师和用户根据画面需要特意选定用折页机折页。折页后又内外之分,在制作图文时,内页的宽度要略小于外页。否则会影响后道折页,或造成折在内页的画面被裁切。这类产品的折页方法大致有:风琴折、卷心折、双对折等。 7.精装本中的术称 精装书一般以中高档画册为主,精装书的制作是书籍书帧中较为繁杂的一门工艺,这里介绍几个主要的环节。 环衬:是精装本中在封二和封三前的2页衬纸,是封面和内页连接的主要纽带(跨页),遮盖精装书中装订部位(订口)不美观的细节。 扉页:是封面和内页内容及风格的连接点,一般是印书名或题字。 书脊:是书刊厚度,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底,也是以缝、钉、粘等方法装订而成的转折,包括护封的相应位置。 腰封:一般是为点缀装帧封面而制作,有些松散的印刷成品,加了腰封方便携带。 勒口:一般以精装书为主,现在平装书中也常出现以封面封底折进一段增加书的美感。设定勒口尺寸时,以封面封底宽度1/3-1/2为宜,如封面封底有底图,需要勒口的图文和封面封底图文连在一起,这样后道装订时,如出现尺寸变数(书脊位大小等)勒口也可随之而变。 8.计算书脊位 有线胶状和无线胶装在计算书脊位时,计算方式为:纸厚度×PG数÷2,然后再所得数的后面加0.5mm-1mm的厚度。增加厚度是因为印刷工艺过程中油墨、喷粉及书脊背上的胶水,会增加书脊的厚度。 通常用单位面积克重作纸的定量,如1米×1米的纸,其重量为120克,那么该纸即为120克纸,而我们实际测量时会使用简便的量具:千分卡。 纸张克数与厚度换算 9.纸张设定 现有的纸张尺寸,有正度和大度之分,正度的全开纸为780×1080cm,裁成16张195×290cm的纸,统称为正度16k,大度的全开纸为880×1190cm,裁成16张220×297cm的纸,称为大度16k(由于纸张有毛边需要裁切,加上印刷工艺的需要,实际正确16k是195×290cm,大度16k是210×285cm)。 如果设计师需要特殊尺寸制作画面,先选定是对开机还是4开机印刷,然后选定纸张的幅面及开版数,因为要考虑印刷的成本,所以,尽可能在整数的开版里昨完设计的内容。 10.不同的纸张个性/特种纸的介绍 特种纸张展示,图片配纸张名字即可~~~~~~~

印刷工艺历年试卷整理

印刷工艺历年试卷整理 第一章认识印刷 选择题 平版印刷方式由早期的哪种印刷方式发展而来? A 石版印刷 B 蜡版印刷 C 活版印刷 D 橡胶版印刷 首先将木刻活字改良成铅铸活字的是? A 意大利人 B 德国人 C 英国人 D 瑞典人 菲尼古拉发明凹版制版法是哪一年? A 1440 B 1450 C 1455 D 1460 平版印刷机是哪一年发明的? A 1798 B 1905 C 1805 D 1850 活版印刷属于哪种印刷? A 孔版印刷 B 平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凸版印刷 下列哪种印刷方式是制版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套色准确,速度快? A 凸版印刷 B 滤过版印刷 C 平版印刷 D 凹版印刷 一般来说,钞票,股票,礼圈,邮票都采用什么印刷方式? A 平版 B 凸版 C 凹版 D特殊版 现代印刷设计首先出现在? A 中国 B 非洲 C 欧洲 D 北美洲 在活字印刷法中,胶泥活字是由谁发明的? A王帧 B 毕升 C 蔡伦 D 王冕 下列哪种制版法不属于直接印刷方式? A 平版印刷 B 橡胶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丝网印刷 透过式印刷指的是哪种印刷形式? A 平版印刷 B 孔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凸版印刷 下列哪种印刷方式是即能在平面印刷又能在曲面,壁画等各种表面上印刷? A 凸版 B凹版 C平版 D滤过版 多项选择题 对于印刷四大种类的各种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双面胶印机属于圆压平式印刷机等 B.凹版印刷的印版常见的有雕刻版、蚀刻版、照相凹版等 C.凹版印刷常见的印刷机是圆压圆式轮转凹印机(塑料薄膜印刷机)等 D.凸版印刷的印版,常见的有活字版、铜版、复制版、感光树脂版、誉写版、镂空花版等 E.滤过版印刷的印刷机有印花布机、滚筒式、双面胶印机等 对橡胶版印刷正确的认识是(AC ) A.制版方法的第一步骤是把图文制成活版用的电版 B.制版的第一个步骤是用以电木相似的硬胶加压在电版上,印刷硬块的印版阴模

自学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练习试题

自学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练习试题 2017自学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练习试题 一、名词解释 表面张力:含义:垂直通过液体表面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地收缩表面的力 比表面能:同种条件下,单位表面积上的分子比同数量的内部分子过剩的自由能,称为比表面过剩自由能,简称比表面能。比表面 能的单位:J/㎡→Nm/㎡→N/m 润湿:含义:表面上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所取代的过程,在一般的生产实践中,润湿是指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 界面能:单位面积界面上两相物质分子,各自比相同数量的本内部分子过剩自由能的加和值。用γSL、γLL、γSG、γLG表示 接触角:把液体滴在平滑的固体表面,表面上便形成一液滴,当液滴处于平衡状态时,在固、液、气三相的交界处,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叫接触角,用θ表示。 旧金属表面:金属长期地放置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气体分子(N2、O2、CO2等)、油污、灰尘等吸附于金属表面,从而改变了金属表面 的性质,这样的金属叫做旧金属表面 油墨转移率:印刷过程中,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墨量占印版上墨量的百分比 水墨平衡:平版印刷中,印版空白部分的水膜和图文部分的墨膜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分界线,油和水互不浸润的现象 HLB值:HLB值也叫亲憎平衡值,是用以衡量表面活性剂分子的 亲水性基团和亲油基团之间关系的标准。

印刷压力:印刷压力的含义:指油墨转移过程中压印体在压印面上所承受的压力(相互作用力)。方向?垂直印刷压力的作用:强制的 使压印体充分接触,以利油墨转移。 数字印刷:含义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数字页面通过数字印刷机直接转换成印刷品 油墨的反粘(逆叠印):在多色套印中由于后印色的粘着性大于前油墨,则先印的油墨便被后印的油墨剥走,产生逆叠印。 油墨的粉化:油墨的颜料粒子过量的存留在印刷品的表面,其实是连接料的过分渗透,一经摩擦便会掉落,这些现象有些像黑板上 的字被擦掉的感觉,所以叫粉化。 蹭脏:在印刷过程中,一张印刷品的墨迹未干,又有另一张印刷品叠放其上,前一张印刷品上的油墨便有可能转移到后一张印刷品 的背面,这种污染印刷品背面的现象,叫做印刷品的油墨粘(蹭)脏,简称背面粘(蹭)脏。一般都是油墨干燥速度慢导致的 纸张的调湿:使纸张的含水量在整个纸面上保持均匀一致,并且与印刷车间的温湿度相适应,同时为了使纸张对环境温湿度的敏感 程度有所降低,提高纸张尺寸的稳定性 二、问答题 1、润湿的类别与含义,其自发进行的条件 润湿有三类:沾湿、浸湿、铺展 沾湿:a含义:液体与固体接触,将“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b自发进行条件:Wa=γSG+γLG-γSL≧0 浸湿a含义:固体浸没在液体中,“气---固”界面全部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b自发进行条件:Wi=γSG-γSL≧0 铺展a含义:铺展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扩展时,“液-固”界 面取代“气-固”界面的同时,液体表面也扩展的过程铺展自发进行 的条件:S=γSG-γSL-γLG≧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