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视触叩诊
- 格式:ppt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15
肺部体格检查肺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部疾病或症状。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肺部体格检查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
视诊视诊是用肉眼观察患者的胸部和肺部外形的方法,可以帮助确定一些扁平肺、肺内气胸和其他胸部异常。
这需要患者站立,并将上衣脱掉至腰部,然后检查以下几个部位:•胸廓。
观察胸廓的大小、形状和对称性,是否有鸟胸、漏斗胸或反常突出部位等异常。
•肺鼓包现象。
在患者胸部起伏时,观察是否有局部膨隆或萎缩。
•呼吸节律。
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是否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断奏。
•颜色。
观察患者面色及末梢循环情况,是否有发绀、紫绀、青紫等异常。
触诊触诊是轻轻的用手掌去触摸患者的胸部,可以用来帮助确定一些肺部异常。
这种方法需要患者站立或坐立,并将上衣脱掉至腰部,然后检查以下几个部位:•胸廓。
用手触摸胸廓,检查是否有骨折、变形、肿块等异常。
•肺实质。
用手轻压胸壁,检查是否有异常的触觉反应,如凹陷或凸起等。
•呼吸力度。
检查患者呼吸的力度是否足够以维持正常呼吸。
叩诊叩诊是用手指敲击患者胸部来检查肺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最初确定肺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患者坐立或前倾,并让医生在患者背部敲击不同的胸部区域。
敲击将会产生一种不同的声音,医生可以用这些声音来判断以下几个因素:•肺容积。
不同的肺容积可以产生不同的声音,这可以帮助确定肺的容积是否正常。
•肺实质。
不同的肺实质可以产生不同的声音,这可以帮助确定胸腔内是否有积液或气体。
•膈肌位置。
膈肌位置可以影响不同位置的声音,这可以帮助确定膈肌是否正常。
听诊听诊是用听诊器去听患者呼吸和心跳声音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内的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患者坐立或仰卧,然后医生将听诊器插入患者胸部以下几个区域:•前胸。
在患者胸骨两侧各找一个位置,听患者呼吸声音和心跳声音。
•侧胸。
在患者侧腹部找一个位置,听肺部呼吸声音。
•后背。
在患者背部找一个位置,听肺部呼吸声音和心跳声音。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肺部视触叩听实训,使学员掌握肺部视触叩听的检查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学员对肺部疾病的诊断能力,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学校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四、实训内容1. 视诊(1)观察呼吸运动:正常呼吸运动呈腹式呼吸,观察被检查者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呼吸运动是否平稳。
(2)观察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观察被检查者呼吸频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3)观察呼吸节律:正常呼吸节律均匀,观察被检查者呼吸节律是否规律。
2. 触诊(1)检查胸廓扩张度:用两手掌分别置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观察两侧胸廓扩张度是否对称。
(2)检查语音震颤:嘱被检查者发出“音”字,观察两侧语音震颤是否对称,强弱是否一致。
(3)检查胸膜摩擦感:用右手掌平放在被检查者胸壁上,嘱其深呼吸,观察是否有摩擦感。
3. 叩诊(1)直接叩诊:用手指指端直接叩击被检查者胸壁,观察叩诊音的变化。
(2)间接叩诊:用左手中指指端作为叩诊板,置于被检查者胸壁上,右手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观察叩诊音的变化。
4. 听诊(1)听呼吸音:观察两侧呼吸音是否清晰,频率是否一致。
(2)听啰音:观察是否有湿啰音、干啰音等。
(3)听语音共振:嘱被检查者发出“音”字,观察语音共振是否均匀。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视诊本次实训中,学员对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律的观察较为准确,但部分学员在观察胸廓扩张度时,对两侧胸廓扩张度对称性的判断不够准确。
2. 触诊学员在检查胸廓扩张度时,手法较为规范,但部分学员在检查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时,手法不够熟练,导致判断结果不够准确。
3. 叩诊学员在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中,手法较为规范,但部分学员在判断叩诊音的变化时,对正常与异常叩诊音的区分不够明确。
4. 听诊学员在听呼吸音、啰音和语音共振时,能够准确判断呼吸音的清晰度、频率和均匀性,但对啰音和语音共振的判断还需进一步练习。
六、实训总结本次肺部视触叩听实训,使学员掌握了肺部视触叩听的检查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学员对肺部疾病的诊断能力。
肺和胸膜检查触诊内容介绍肺和胸膜检查是临床医生评估病人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触诊是其中一个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触摸病人的胸廓和背部,医生可以获取许多有关肺和胸膜的关键信息。
肺触诊正常肺触诊正常情况下,肺部触诊得到的信息有助于评估肺的健康状态。
以下是通过触诊可以感知到的几个方面:1.呼吸运动:触诊时,医生会感受到病人呼吸运动的幅度和节奏是否正常。
正常情况下,呼吸运动应该是均匀、自由且无受限的。
2.呼吸音:通过触诊胸廓,医生还可以听到呼吸音。
正常情况下,呼吸音应该是清晰、柔和且对称的。
不同部位可能会有些微差异,但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异常音,如狭窄音、湿罗音等。
3.肺尖脉冲:肺尖脉冲位于锁骨上方胸廓最高的区域,通过触诊可以判断肺尖的脉冲是否正常。
异常的肺尖脉冲可能与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相关。
异常肺触诊在某些情况下,触诊可帮助医生检测和识别肺部疾病或异常。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触诊异常:1.叩诊异常:叩诊是触诊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敲击胸廓医生可以听到不同区域的声音。
触诊时,发现不正常的叩诊音,如浊音或鼓音,可能提示肺部积液、气胸或肺实质受损等情况。
2.异常呼吸音:触诊时,医生可能听到异常的呼吸音,如哮鸣音、摩擦音或高频呼吸音。
这些异常呼吸音可能与气道狭窄、肺部感染或肺纤维化等疾病相关。
3.肿块或包块:在触诊胸部时,医生可能会注意到肿块或包块的存在。
这些异常的触诊结果可能提示肺部肿瘤、结节或其他异常的组织增生。
胸膜触诊正常胸膜触诊胸膜触诊是评估胸膜健康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通过胸膜触诊可以获取的一些正常触诊结果:1.弹性:正常胸膜触诊应该感觉到弹性,说明胸腔内没有异常积液或气胸。
如果触诊呈现硬度或固定感,可能与胸腔积液或肺脓肿等情况有关。
2.摩擦感:在某些情况下,胸膜摩擦感可能是正常的结果。
正常摩擦感通常是持续的、规律的,并与呼吸运动同步。
然而,如果触诊呈现不规则、杂音或异常的胸膜摩擦感,可能与胸膜炎或其他疾病有关。
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摘要:1.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的重要性2.肺部视触叩听的具体步骤和内容3.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正文:一、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肺部视触叩听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肺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视触叩听病历书写是对这一检查过程的记录,有助于医生回顾检查结果,分析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因此,规范、详细的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二、肺部视触叩听的具体步骤和内容1.视诊:观察患者胸部的形态、对称性以及呼吸运动的幅度和规律。
注意有无胸廓畸形、呼吸运动减弱、胸壁静脉曲张等异常表现。
2.触诊:通过触摸患者胸部,了解肺部的质地、表面光滑度、有无压痛、肿块等。
触诊时需注意患者的反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患者不适。
3.叩诊:用叩诊锤或手指叩击患者胸部,根据声音的清浊、响亮程度判断肺部的含气量和有无实变、积液等情况。
叩诊时需注意部位、力度和节奏,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听诊:通过听诊器听取患者胸部呼吸音、哮鸣音、湿哆音等,了解肺部呼吸功能的状况。
听诊时需注意患者呼吸的深浅、频率以及呼吸音的强弱和性质,以便发现异常呼吸音。
三、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1.病历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完整的原则,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不切实际的描述。
2.病历书写应注重条理和结构,按照视触叩听的顺序进行记录,以便医生快速了解检查过程和结果。
3.病历书写应详细描述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异常表现和阳性体征,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4.病历书写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影响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总之,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是临床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保证医疗质量和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
【原创版】
目录
1.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2.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的具体内容
4.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
正文
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是临床医生进行肺部体格检查的重要记录方式,对于病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做好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在进行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时,首先要遵循基本要求。
医生需要详细记录检查的时间、地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检查的目的和医生姓名。
此外,医生还应具备严谨的态度,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肺部视触叩听病历书写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视诊:记录患者肺部的形态、颜色、对称性等特征,如有异常,应详细描述。
2.触诊:包括胸壁的弹性、光滑度、有无压痛、肿块等。
对于肺部触诊,应描述双肺的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有无叩诊音的改变等。
3.叩诊:记录叩诊音的类型,如清音、浊音、实音等,以及叩诊音的强度、位置和范围。
4.听诊:听诊应记录呼吸音的性质、强弱、频率等,如有异常呼吸音,应详细描述。
在书写肺部视触叩听病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病历的整洁、规范,避免涂改和错别字。
2.使用专业术语,确保表述准确。
3.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4.如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患者或同行请教,确保病历的准确性。
肺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肺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部的健康状况。
通过仔细观察和听诊,医生可以获取关于肺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肺部体格检查的五个主要部分,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听诊和其他特殊检查。
一、观察:1.1 肺部形状: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胸廓形状,包括胸骨、肋骨和背部。
正常情况下,肺部应呈现对称的形状,无明显凸起或凹陷。
1.2 皮肤颜色:医生会注意患者的皮肤颜色,特别是唇部和指甲床。
苍白可能是缺氧的迹象,而发绀可能暗示肺部循环不良。
1.3 呼吸节律: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包括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正常情况下,呼吸应该是平稳而有规律的。
二、触诊:2.1 胸廓压痛:医生会用手指轻轻触摸患者的胸廓,以检查是否有压痛或异常感觉。
压痛可能是肺部感染或其他疾病的症状。
2.2 肺部震颤:医生会在患者的胸廓上放置手掌,并要求患者深呼吸。
医生会感觉到肺部的震颤,以评估肺部的弹性和通气情况。
2.3 胸腔积液:医生会触诊患者的胸廓,检查是否有胸腔积液的迹象。
胸腔积液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胸痛。
三、叩诊:3.1 鼓音和浊音: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敲击患者的胸廓,以评估肺部的声音。
鼓音通常出现在健康肺组织上,而浊音可能暗示液体或实质性病变。
3.2 扩音:医生会在患者的胸廓上放置听诊器,敲击另一侧的胸廓,以听取扩音。
扩音可能是肺部疾病的指标,如肺气肿或肺炎。
3.3 叩击音:医生会在患者的背部叩击,以评估肺部的叩击音。
正常情况下,肺部的叩击音应该是清晰、响亮的。
四、听诊:4.1 呼吸音:医生会用听诊器仔细听取患者的呼吸音。
正常情况下,呼吸音应该是清晰、柔和的。
异常的呼吸音,如哮鸣音或湿啰音,可能是肺部疾病的指标。
4.2 杂音:医生会注意是否有肺部杂音的存在。
杂音可能是肺动脉瓣狭窄或肺动脉高压的迹象。
4.3 咳嗽: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咳嗽,并注意咳嗽的性质和频率。
咳嗽可能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
五、其他特殊检查:5.1 X射线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以评估肺部结构和可能的异常。
肺部查体的主要内容肺部查体是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仔细的触诊、叩诊、听诊和观察等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系统状况,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肺部查体的主要内容。
一、触诊。
触诊是通过手部对患者胸部的触摸来检查肺部情况的一种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触诊来了解患者肺部的弹性、肿块、压痛等情况,从而初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触诊时需要注意手法轻柔,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感。
二、叩诊。
叩诊是通过手指或听诊锤敲击患者胸部来产生声音,通过观察声音的响亮程度和音调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积液、气胸等情况。
在叩诊时,医生需要注意敲击的力度和位置,以获得准确的诊断信息。
三、听诊。
听诊是通过听诊器来听取患者呼吸音和肺部其他音响的一种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来了解患者的呼吸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呼吸音(如干啰音、湿啰音等),从而判断肺部是否存在疾病。
在听诊时,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听诊器,并注意排除外界干扰,以确保听取到准确的呼吸音。
四、观察。
观察是通过肉眼观察患者胸部的外形和呼吸的一种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患者的呼吸节奏、呼吸深度、胸廓对称性等情况,从而判断肺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在观察时,医生需要让患者放松呼吸,以便观察到准确的呼吸情况。
综上所述,肺部查体是临床医生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触诊、叩诊、听诊和观察等内容。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肺部情况,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进行肺部查体时,医生需要注意方法的正确性和细致性,以确保获得准确的诊断信息。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肺部视触叩听的检查方法,了解肺部疾病的常见体征,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院内科病房四、实训对象XX患者,男性,65岁,间断咳嗽、咯痰20余年,伴胸闷、气急5年,加重伴发热1周。
五、实训内容及方法1. 视诊观察患者胸廓、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等。
(1)胸廓:观察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或隆起,如桶状胸、扁平胸等。
(2)呼吸运动:观察呼吸运动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呼吸运动,如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
(3)呼吸频率:观察呼吸频率是否正常,有无增快或减慢。
(4)呼吸节律:观察呼吸节律是否规整,有无不规则呼吸。
2. 触诊检查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
(1)胸廓扩张度:观察胸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张程度,如有无限制。
(2)语音震颤:用手掌轻轻拍击患者胸壁,观察语音震颤的强度和性质。
(3)胸膜摩擦感:用手掌轻轻摩擦患者胸壁,观察有无摩擦感。
3. 叩诊检查肺部叩诊音和肺界的叩诊。
(1)肺部叩诊音:分别进行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观察肺部叩诊音的性质和强度。
(2)肺界的叩诊:观察肺尖、肺底、肺缘等部位的叩诊音。
4. 听诊检查肺部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和胸膜摩擦音。
(1)肺部呼吸音:分别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呼吸音的性质、强度和分布。
(2)啰音:听诊双肺,观察有无干湿性啰音、哮鸣音等。
(3)语音共振:嘱患者发音,观察语音共振的情况。
(4)胸膜摩擦音:听诊双肺,观察有无胸膜摩擦音。
六、实训结果1. 视诊:患者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平稳,呼吸频率正常,呼吸节律规整。
2. 触诊:胸廓扩张度正常,语音震颤正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3. 叩诊:肺部叩诊音呈清音,肺界叩诊正常。
4. 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哮鸣音,语音共振正常,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七、实训体会1. 肺部视触叩听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检查方法,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可以初步判断肺部疾病的存在和性质。
一、实训背景肺部检查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通过对肺部进行视触叩听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病变。
本次实训旨在提高学生对肺部检查技能的掌握,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二、实训目的1. 掌握肺部检查的视触叩听方法;2. 学会分析肺部检查结果,提高临床诊断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临床操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视诊(1)观察呼吸运动:观察患者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有无三凹征等;(2)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记录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判断是否存在异常;(3)观察胸廓形状:观察胸廓是否对称,有无桶状胸、扁平胸等;(4)观察肋间隙:观察肋间隙是否饱满,有无异常变窄或变宽;(5)观察乳房:观察乳房是否对称,有无异常。
2. 触诊(1)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双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2)语音震颤: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3)胸膜摩擦感: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
3. 叩诊(1)直接叩诊:检查者用手指直接叩击被检查者胸壁,观察叩诊音的变化;(2)间接叩诊:检查者用左手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3)肺界叩诊及下肺界移动度叩诊。
4. 听诊(1)正常呼吸音:观察正常呼吸音的特点,如清晰、均匀、有节奏;(2)异常呼吸音:观察异常呼吸音的特点,如啰音、语音共振等;(3)胸膜摩擦音:观察胸膜摩擦音的特点,如粗糙、连续、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