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光材料的基础知识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16.78 MB
- 文档页数:109
发光材料知识点总结图解一、发光材料的定义发光材料是指在激发作用下能够发生发光现象的材料。
它通过吸收外界能量,然后释放出光能的过程,从而实现发光的效果。
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显示屏、发光二极管(LED)、荧光体、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激光材料等领域。
二、发光材料的分类1. 无机发光材料:主要包括磷光体、发光二极管(LED)等。
磷光体是指在受到紫外线等激发条件下能够发射出可见光的材料,常用于夜光材料、荧光体等领域。
而LED是由具有半导体结构的材料组成的,通过激发能量使得电子在半导体材料中跃迁,从而产生光辐射的现象。
2. 有机发光材料:主要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荧光表面材料等。
OLED是将有机材料溶液制备成薄膜层,通过在其两侧施加电场而产生发光的材料,具有可控性强、色彩丰富等特点。
3. 激光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激光材料、固体激光材料等。
半导体激光材料是利用半导体材料产生激光的材料,具有小体积、高效率等特点;而固体激光材料则是指使用固态材料构成的激光系统,具有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三、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1. 磷光体:磷光体在受到紫外线等外界能源激发后,磷光体内部的激子(电子-空穴对)被激发,经过非辐射跃迁后,能够释放出能量,从而产生可见光的发光现象。
2. LED:LED的发光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致发光效应。
当外加电压施加在半导体二极管P-N结上时,电子与空穴在P-N结附近复合,产生光子而发光。
3. OLED:OLED的发光原理是利用有机材料溶液制备成薄膜层,通过在其两侧施加电场而产生发光的现象。
当电子和空穴在有机材料中遇到时,就会形成激子,激子会经过共振辐射的方式而释放光子。
4. 激光材料:激光材料的发光原理是利用受激辐射的方式产生高能量的光子。
当激光材料受到外界激发能量时,其内部的物质跃迁便能通过共振的方式产生一种特定波长和相干性极高的激光光束。
四、发光材料的应用1. 显示屏: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等,可以实现图像显示、视频播放等功能。
LED及其灯管重要基础知识点一、LED的定义与原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
其原理是基于发光材料在电流作用下发生光致发光的现象。
在正向电压作用下,电子从n区向p区注入,与空穴复合时释放出能量,产生可见光。
LED能够转换电能为光能,具有高效、长寿命、低功耗等特点。
二、LED的主要特点与优势1. 高效节能:LED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相较传统灯泡,能够实现更低的能耗;2. 长寿命:LED的寿命一般可达数万到数十万小时,远远超过传统光源,减少了更换灯泡的频率;3. 色彩丰富:通过控制不同发光材料的配比和电流,LED能够实现多种颜色的发光,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4. 快速开启与调光:相较于传统光源,LED能够瞬间点亮,不需要预热时间,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电流实现亮度的调节;5. 环保无污染:LED不含有汞、铅等有害物质,在使用过程中无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三、LED灯管的种类与应用1. 直插式LED灯管:通常用于取代传统荧光灯管,可直接替换传统的T5、T8荧光灯管,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如办公场所、商业建筑等;2. 灯头式LED灯管:其灯体形状与传统灯泡相似,可直接插入灯座使用,适用于家庭照明,如客厅、卧室等;3. 射灯式LED灯管:主要用于照明装饰,可安装在天花板、墙壁等位置,用于商场、酒店、展厅等场所;4. 路灯式LED灯管:用于城市路灯照明,具有高亮度和远距离照明的特点,可提高道路亮度,提供更好的交通安全。
四、选购LED灯管的要点1. 色彩指数(CRI):高色彩指数表示LED能够还原物体的真实色彩,一般需选择CRI大于80的产品;2. 功率与亮度: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和亮度,注意与传统光源的对比;3. 发光角度:发光角度决定了LED照明范围,根据照明场景选择合适的发光角度;4. 品牌与质量:选购时注意选择品牌知名度高、质量有保证的LED灯管,以确保其性能与使用寿命。
第一讲发光材料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发光1.1 光与电磁波辐射光是能量的一种形态,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在波长范围极其宽广的电磁波中,光波仅占很小的部分。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约在390~770nm。
在这个范围内的各种波长都可凭眼睛的颜色感觉来加以区分。
紫色390~446nm,蓝色446~492nm,绿色492~578nm,黄色578~592nm,橙色592~620nm,红色620~770nm。
由单一波长组成的光称为单色光,实际上,严格的单色光几乎不存在,所有光源所产生的光均占据一段波带,有的可能很窄,例如,激光可认为是最接近理想单色光的光源。
波长超过可见光的紫色和红色两端的电磁辐射分别称为紫外辐射和红外辐射。
紫外辐射的短波段可以延伸到10nm,红外辐射的长波段人为地规定到1mm左右,再长的波段则属于无线电波的范围。
1.2 人眼的视觉特性光源与显示器件发射的可见光辐射刺激人眼引起的明暗和颜色的感觉,除了取决于辐射对人眼产生的物理刺激外,还取决于人眼的视觉特性。
发光效果最终是由人眼来评价的,能量参数并未考虑人眼的视觉作用,发光效果必须用基于人眼视觉的光量参数来描述。
人眼的视网膜上布满了大量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有两种:(1)柱状细胞,灵敏度高,能感受极微弱的光;(2)锥状细胞,灵敏度较低,但能很好地区分颜色。
人眼的视觉特性和大脑区域的生理功能决定了客观光波刺激人眼而引起的主观效果。
不同波长的光,人眼的感受程度不同,即人眼对各种颜色光感受的灵敏度是不同的,对绿光的灵敏度最高,而对红光的灵敏度要低得多。
不同的观察者对各种波长的光的灵敏度也有所不同;而且,人眼对光感受的灵敏度还与观察者的年龄及健康状况有关,这会给光的度量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各国测试和研究的结果,提出平均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相对灵敏度值(光谱光视觉函数)。
在亮度超过10cd/m2的环境里最大的视觉响应峰值在光谱绿区中的555nm处。
发光材质知识点总结一、发光材料的种类发光材料按其发光原理可分为荧光材料、磷光材料、夜光材料和激光材料。
这些发光材料各有其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
荧光材料是一种通过吸收紫外光或蓝光而发射可见光的材料。
其发光原理是在吸收光子能量后,电子受激跃迁至激发态,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释放出可见光。
常见的荧光材料有荧光粉和发光二极管。
荧光粉是一种微粒状的荧光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配方来调配出不同颜色的荧光效果。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过半导体材料加工制成的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色彩饱和度。
磷光材料是一种通过吸收光能而发射长波长光的材料。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吸收紫外光或蓝光激发磷光材料的电子,电子再跃迁回基态时释放出光子。
磷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荧光灯、LED背光源等领域。
夜光材料是一种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吸收光能,并在暗处发出光的材料。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光能激发材料内部的发光中心,当光照停止时,发光中心释放出光,产生所谓的“夜光”效果。
夜光材料在安全标识、夜光钟表、夜光开关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激光材料是一类能够通过受激辐射产生激光的材料。
其主要原理是在受到外界能量激发后,激光材料内原子或分子得到激发,形成受激辐射,产生相干的光线。
激光材料有机晶体、半导体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光通信等领域。
二、发光材料的特性1. 发光亮度发光亮度是评价发光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发光材料的发光亮度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光强度和色彩饱和度。
通常情况下, 发光材料的发光亮度越高, 其可见性和适用性就越好。
2. 光谱特性光谱特性是评价发光材料色彩性能的重要指标。
发光材料的光谱特性主要包括光谱线型、发光波长、半峰宽度等。
优质的发光材料应该有较窄的光谱线型和较高的光谱纯度,以确保色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光电性能光电性能是评价发光材料发光和光电转换性能的重要指标。
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直接影响其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优质的发光材料应该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发光材料化学知识点总结1. 发光材料的基本原理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主要有激活态退火、电子跃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
其中,激活态退火是最基本的发光机理,它是指激活态的能量转化为可见光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激活态的能量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转移,差值能量转化为光能,从而产生发光。
2. 发光材料的分类根据发光机理和使用范围,发光材料可以分为无机发光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两大类。
其中,无机发光材料主要包括稀土发光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和夜光材料等;有机发光材料主要包括荧光染料、有机发光分子和有机发光聚合物等。
3. 无机发光材料的特点(1)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发光材料是指以稀土元素为主要掺杂离子的发光材料。
它具有发光强度高、发光色彩丰富、发光时间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LED、显示器、荧光体系等领域。
(2)半导体发光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是指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发光材料。
它具有尺寸小、发光效率高、发光波长可调等特点,是目前LED制备的主要材料。
(3)夜光材料夜光材料是指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吸收光能,并在光照消失后以可见光形式慢慢释放出来的发光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夜光表盘、夜光玩具等方面。
4. 有机发光材料的特点(1)荧光染料荧光染料是指具有荧光性质的有机分子化合物,它具有发光效率高、发光波长可调、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在生物成像、光学传感、显示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有机发光分子有机发光分子是指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分子,在受到外界激发后能够产生发光。
它通常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和摩尔发光系数,因此在荧光探针、荧光标记、生物成像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3)有机发光聚合物有机发光聚合物是指由含有发光基团的聚合物合成而成的材料,它具有柔韧性好、加工性强、发光波长可调等特点,在柔性显示器、照明器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5. 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溶胶-凝胶法、蒸发法、固相法、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溶液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它具有简单、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发光材料的基础知识课件 (一)发光材料是一种特殊材料,它可以将能量转化为可见光,从而产生光亮效果。
自从人们发现第一种发光材料以来,这种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发光材料的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些必备的课件内容。
一、什么是发光材料发光材料是指在某种能量的刺激下,可以通过释放光子来产生光辐射的特定材料。
这种刺激可以是光线、电流、温度变化等。
常见的发光材料有荧光粉、LED、有机发光材料等。
二、发光材料的种类1. 荧光粉:荧光粉是一种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的粉末,它可以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产生荧光现象。
荧光粉可以广泛应用于彩色涂料、荧光灯、手表表盘等领域。
2. LED: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它通过电流激发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从而产生辐射能,最终产生光亮效果。
由于LED具有低功率、长寿命和高亮度等特性,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车灯、背光源等领域。
3. 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常常是聚合物或小分子材料,它们可以在电场或光场的作用下产生荧光效果。
与LED相比,有机发光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易于加工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手机屏幕、记忆体等领域。
三、发光材料的应用领域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科学、医学等领域。
具体包括:1. 照明:发光材料如LED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路灯、车灯等领域,它可以节省更多的能源和资源。
2. 显示:有机发光材料常用于平板显示、手机屏幕、电视等领域,他们是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理想材料。
3. 检测:荧光粉可以被用于化学、生物分析等领域,如荧光检测医学样本、污染物检测、食品检测等。
四、发光材料的未来发展发光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高效率。
如增加荧光粉的刺激范围,开发新型有机发光材料和减少能源消耗等。
这些发展对于应用领域的扩展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发光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和产品,融合了光学、电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光材料知识点总结一、发光材料的分类根据发光原理的不同,发光材料可以分为发光半导体材料、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等。
(一)发光半导体材料发光半导体材料是指通过半导体材料产生发光的材料,它主要包括LED(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
LED是一种发光原理基于固态半导体的发光装置,它利用半导体间直接或间接的能带跃迁产生光。
激光二极管则是利用半导体的受激发射原理产生光,它具有单色性好以及发光亮度高的特点。
(二)荧光材料荧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电磁辐射并在短时间内辐射出长波长光的材料,它包括有机荧光材料和无机荧光材料两种。
有机荧光材料是指那些由有机化合物制备的具有荧光性质的材料,如有机染料。
无机荧光材料则是指由无机材料组成的具有荧光特性的材料,如磷光材料。
(三)磷光材料磷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辐射能量并发光的材料,其发光基本上是由能量从辐射源传递到发光粒子(通常是磷酸盐)中的离域电子所激发产生的。
磷光材料广泛应用于荧光灯和LED照明领域。
二、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主要包括激子复合发光、激子激子复合发光、电子-空穴复合发光、电子-空穴复合与电荷掺杂复合发光等。
(一)激子复合发光激子复合发光是指半导体材料中发生的电子和空穴相遇形成激子,激子在短时间内发出光子,产生发光的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激子的能级和空穴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了发光。
(二)激子激子复合发光激子激子复合发光是指两个激子相互结合后,产生能量减少的情况,这个过程中发出了光子,产生了发光现象。
这种发光原理在一些稀土元素掺杂的半导体材料中很常见。
(三)电子-空穴复合发光电子-空穴复合发光是指在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自由复合产生了光子,从而产生了发光现象。
这个过程是通过激发作用产生了电子和空穴,而后它们自由复合产生了光。
(四)电子-空穴复合与电荷掺杂复合发光电子-空穴复合与电荷掺杂复合发光是指在半导体材料中,电子-空穴复合发光的同时,还发生了掺杂材料能级的跃迁,产生了另一种发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