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合理设计城市排水管网是城市市政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该工程排水管道设计的难点所在,从而针对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旨在对类似的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参数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市政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主体工程,其任务是及时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正是因为排水管道及时、可靠地排除城区污水和雨水,城市才得以免受污水之害和暴雨积水之灾,为人类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某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分析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1 工程概况

珠海市平沙镇美平东西路(长安路~平塘路)全长2216.921米,本次设计范围K0+000~K2+216.921。本次设计道路西起长安路交叉口,东至平塘路交叉口。该路段已有现状老路,路幅宽度为8.0米左右。改造后的美平东西路道路宽度24米,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Ⅱ级,道路横断面为5.0米人行道+14.0米行车道+5.0米人行道=24米。本次改造排水管材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环刚度≥8,胶圈承插连接,其中污水管径为DN400~DN500,雨水管径为DN300~DN800。

2 排水管道设计的重点及难点

由于项目经过的路线不属于城市主城区,且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不确定,规划部门无法提供各种管线的规划资料。因此,本项目排水管网设计存在一些困难。

2.1 排水走向与设计参数

项目要求排水管道同步实施,但由于缺乏规划资料,污水走向方案、服务面积,雨水汇水面积、参数的选取等均存在不确定性。

2.2 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

笔者在从事道路排水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设计单位的图纸,管线标准横断面图中仅仅标识雨、污水管线位置。尽管从排水本身而言,敷设在非车行道下,便于施工和管理维护,但由于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且管线权属部门不同,有时建设资金安排不同步,不能在道路施工期间同步安排管线建设。在非车行道宽

浅析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

浅析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 发表时间:2015-06-15T14:09:08.82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杨威[导读] 众所周知,在城市道路设计之中,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的实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杨威(吉林东北建筑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理想的道路在满足交通运输和出行需要的同时,还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本文就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工作中值得注意的要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思考的因素和细节,提出一些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建议,以供相关行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交通 众所周知,在城市道路设计之中,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的实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理清设计思路,进而才能够设计出科学的、具有艺术性特点的高效设计方案。因此,作为城市道路设计人员而言,需要对这些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 一、交通分析以及安全设计交通分析包括流量、流向、车辆组成、车速、周边路网等的系统考虑。道路等的定位、规模的确定都依赖于交通分析,如果仅给出个规划红线,而忽略了交通分析,就会出现新路修好了,拥堵随后又出现了,设计人员也成了头疼一头、脚痛医脚的工程医师。没有正确的交通分析,是很难做好与周边路网相协调的城市道路设计的。我国现在许多大中城市出现的拥堵现象很多与路网够协调有关,所以,充分重视交通分析是城市道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区域的主干道和或快速路应选择6-8 个车道,主干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公交通行,因此应置于最外侧的车道,这样更便于停靠车辆,但是在路口转弯处,行驶的车辆是要穿越多个车道的,这对车辆的行驶安全以及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转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车道的宽度对于车辆的行驶速度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而当车道的宽度不大于3.5m 时,车辆的行驶速度就不会超过40km/h,车道越宽车辆的行驶速度就越快。 同时应将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植根到道路设计中去。安全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以不同道路的服务功能区别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和原有道路设计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道路周边建筑的使用性质,合理确定该道路的行驶速度,而不是教条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而制定;注重路段平曲线和道路竖曲线的组合和衔接,特别是注重交叉口的节点设计,避免在交叉口出现大的纵坡段;要考虑到道路护栏、中分带合理宽度以及标志标线的合理设置,同时还要考虑到车辆交汇和临时停靠预留空间;根据道路两侧商业建筑和人群密集程度,合理、恰当地设置行人过街设施,设置醒目的引导标示,标示信息尽量全面,同时在人流过于密集路段,合理设置人行道护栏,正确引导人群安全、快速通过。 二、关于道路的线形设计城市道路的质量及性能会受到线形设计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优秀的线形设计,在确保交通安全通畅的同时,还应兼顾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有效地使二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道路线形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交通的安全因素,其次是道路两侧的景观。 对于主干路应尽量减少弯道的出现,从而可以充分的保障较好的通过性。而对于非主干道路则可以使用较为舒缓的曲线,使道路两侧的城市景观逐渐发生变化,使乘客以及司机在路途中可以保持心情愉悦,从而缓解在乘车过程中由于景观单一所造成的疲劳与枯燥,进而确保交通安全。在生活性道路的设计中人为地将道路的线性设计成锯齿形或是蛇形,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这样虽说可以达到降低车速、减少车辆驶入、增加趣味性和丰富景观的目的,但会增加施工难度、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且间接地增加了路面的横向宽度导致人行活动空间减小,有时也会影响道路两侧某一地块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宽度的确定在道路横断面的布置中,机动车车道宽度占据着重要位置。我们规范40km 及40km 以上时速的大型汽车或大、小型汽车混行车道宽度为3.75m, 路面车道数,主要取决于道路等级和该路设计年限。一般从路面结构使用年限考虑,预测15~20 年日平均和高峰小时机动车交通量。从目前城市交通量发展情况看,大中城市新建的主干路,宜采用六车道、八车道(双向),次干道则采用四车道、六车道(双向);对小城市的主干路可采用四车道、六车道(双向),次干道采用四车道为宜,为交通发展留些余地。单一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主要考虑各类非机动车的总宽度和超车、并行的横向安全距离确定,非机动车每条车道宽度一般为1.0―2.5m。自行车为1.0m,三轮车、板车为1―2.5m。 人行道总宽度既要考虑地上步行交通、种行道树、立电线杆,还要考虑地下埋没工程管线所需用的宽度。根据多年工程经验,大中城市主次干道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3m,生活性支路宜采取2.5~3m,交通性支路也不宜小于2m。小城市的人行道根据实际行人需求采取合适宽度,不一定拘泥于规范要求,但宽度也不宜小于2m。人行道还可以结合周边建筑的场地铺装设置。 四、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现如今随着机动车的日益增多和非机动车的逐年减少,机非混行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多块板断面的优势不再明显。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交通需要,适当减小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来提高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干路设计时应更多的考虑采用两块板的布置形式并汲取多块板的优点,我们可以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成等高,利用高差和绿化带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分离,进一步提高非机动车的安全性。 考虑道路建设的工程造价,我们在纵断面设计时通常尽可能的使填挖方平衡,并使设计线和原地面线吻合,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横断面设计。例如:要在室外地坪高差较大的两排建筑间新建一条道路。 为了确保不让低建筑‘下窖’,我们同样采取‘就低’原则,但与此同时又不能让高建筑散水高出人行道过多。应在规划红线范围内尽可能的加宽中央分隔带或绿化带的宽度,利用其相对较大的横坡来消除高差,如果还有较大高差存在,我们还可以将双向行车道均做成坡向低建筑的单向坡。为使高差相对最小,必要时横坡坡度可取最大值2.0%,使横断面平均坡度与现状地面横坡度大致吻合。这样道路两侧建筑可与人行道顺利衔接,不仅达到了相对经济的目的,而且有利于路面排水,整体效果美观和谐。 五、交叉口内部的交通设计现状交叉口内部往往既无渠化设施又无标线,车辆在交叉口内部行驶无最佳轨迹可循, 随意性很大, 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影响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所以, 建议在交叉口内部作适当的渠化,或通过标线明确标出交通流的最佳行车轨迹。特别对于左转交通流和不规则的交叉口, 其效果将是明显的。另外, 当交叉口内部面积较大时, 应该尽量将车辆按正常轨迹行驶以外的区域, 用标线标出, 或设置交通岛, 一方面可以起到引导交通流有序行驶的作用, 另一方面交通岛可以用作行人过街的安全岛, 或用作绿化, 起到美化交叉口景观的作用。交叉口各进口道的停车线位置之间若能具有协调的关系对于降低交叉口通行时间的损失, 提高通行能力同样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流混行的条件下, 停车线的协调设计更为重要。研究表明, 减少通行时间损失, 并不是简单地缩小交叉口的通行空间, 关键是协调设计各停车线的位置。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分析的论文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分析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道路排水的内容,论证分析了路基排水、路面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等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路基路面 0 引言 水害是使城市道路破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道路路面积水,会降低车辆的运行能力,甚至使车辆产生液面滑移,对交通安全极为不利,同时路面长期积水会浸润路基,降低路基土的强度,甚至造成路基整体破坏,混凝土板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断板、错台、开裂等,最终导致路面早期破坏。在设计城市道路时,为保证行车安全、改善城市卫生条件,以及避免路面过早损坏,要求迅速及时地排除路面积水,同时城市道路排水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很多排水主干管均敷设在其下,为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还需及时排除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所以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排水重点是路基路面排水和绿化带的排

水,应综合合理设计使排水系统能迅速、及时地排除雨雪水、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1 道路排水设计的内容 道路排水设计一般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 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路段,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对于软土地基处理路段f如塑料排水板、预压等卜一般设置50cm 左右砂垫层,以加快排水。 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①路面水:通过道路横坡、急流槽、边沟及排水构造物等形成完整排水系统把路面水收集并排出路基范围:对于超高路段,可通过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处的中央排水沟和横向排水管等排出路面水,或通过中央分隔带开豁口方法把超高路段外侧路面水排到路面另外一侧并通过路面横坡排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 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探讨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18-01-24T15:26:32.8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作者:游正茂[导读]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政道路建设事业虽得到了大力发展。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2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各项基础设施施工质量与效果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的扩容和改建离不开市政工程建设,市政工程就在市民的身边,方便与否一目了然。如果设计合理,则会使市民生活指数提高,反之则会造成城市的发展受阻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且随着城市发展,车辆增多、人口增长等因素,各项设施已经严重落后,只有通过 科学严谨的市政施工,才能提升城市容量,保证城市良好形象,同时促进经济的增长。在众多市政工程中,市政道路施工则是重中之重,道路关系到百姓的出行交通,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才能形成便利的交通环境,市政道路设计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一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1 引言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政道路建设事业虽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仍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与交通需求,由此影响了居民生活的舒适感。想要改变目前市政道路的现状,就要从其基础方面开始改善,即通过优化市政道路设计来缓解交通压力,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市政道路设计理念2.1 基于舒适性新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程度也越高,特别是人们由观念的转变,而引起的对自身需求的改变,导致人们已经不再是单纯性的个体追求,而是从纯粹物质需求上升到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对自身生活的区域情况自然也更加关心。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人们对道路交通的要求是不断变化提升的。以往,人们对道路的要求标准不高,只要宽阔平坦就可以了,但现在却不同了,人们不但要求道路交通顺畅、路面干净,而且还需要舒适和美观,可见市政道路设计的理念也需要跟随人们的观念不断转变。 2.2 体现城市的特色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集中区,不论城市大小均有自己的特色,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要想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就要在城市发展特色上下功夫。体现在道路设计上则需要个性化道路,也就是说,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能突出城市特点,展现出设计者对城市当地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诠释。道路设计可以根据城市环境、自然条件、地形等,把城市独特的风貌展示出来,使道路和城市相融合,展现出城市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得到人们了充分认可和全面接受。 2.3 体现功能特色 道路是具备功能性的,任何一条道路的开建都是有目的的,道路连接两端,沿线还要有自由的出入口,那么进行道路设计时,一定要在功能上得以体现。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城市的生活节奏,进行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就要对城市特色做出综合性的考量,不能为了满足道路的游览功能而损害交通功能,一定要避免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保证人们出行的方便快捷。 3 市政道路的设计要点3.1 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复杂,需要满足行车、行人、运输等多种通行方式,所以,进行道路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到机动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中央/机非隔离带和路缘带等细节,使市政道路横断面各个要素形成紧密配合,实现良好分配,这样,道路横断面设计则显得非常重要。要想设计好横断面,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需要考虑城市内行车速度和行车数量,要通过全面调研,合理考虑到各项标准,能在节约土地、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划分出有效的行车道。在保证行车速度的同时,确保断面合理有效,机动车道宽度是保证行车质量的关键。另外,道路改造升级时,需要对道路交通情况做预测性分析,对原有车道数量做出相应调整与拓宽。最后还要优化隔离带,保证对各类车辆进行分隔,使行车更加快速安全,全面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 3.2 线性设计中的人性化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线形设计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道路的线形设计理想,不仅能够对生态环境予以美化,同时还能够缓解司机驾驶的疲劳,有效地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便于人们的出行。而在设计市政道路的时候,无需对短线与长线进行考虑,而是要注重曲线的设计,但排除交通干道与主干线。实际建设的时候,道路应存在适当的转折,这样才能够欣赏周边建筑与自然环境变化,尽可能降低审美疲劳,规避交通事故发生。除此之外,还能够降低交通拥堵的几率,充分彰显道路建设的人性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应严格遵循环境美观以及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其中,规划市政道路的建设,要综合衡量以上两方面的内容,确保整体规划的合理性。特别是道路线条设计,因为线形的设计会在司机驾驶过程中展开相应的引导,尤其是转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道路纵断面的线形应与平面保持平衡。与此同时,曲线之间的半径设计同样要合理,进而增强平衡效果。在此基础上,实际建设的时候,还应高度重视市政工程排水的重要作用,并在整体规划中予以充分地考虑。 3.3 特殊人群道路设计特殊人群主要是指盲人等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出行,为了满足盲人出行交通需要,则需要在盲道设计上标准规范。城市中盲道设计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常常会降低盲道的功能价值,体现不出特殊性交通的便利,使用后也没有达到效果等。那么为了照顾特殊群体,对盲道设计时需要全面综合考虑。城市盲道有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两种,但却不能提示方向,造成走错路的问题时有发生,大型超市、商场、单位出入口、道路两端、居民点等地方的盲道突然出现中断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避免问题出现,则需要在盲道设计中使用盲道北向砖,对地理位置做出指引,道路节点及盲道两侧位置,设置导盲牌,方便盲人判断位置与环境,保证通行安全。 3.4 路面结构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关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标准的思考

关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标准的思考1前言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是否合理安全,关系到能否及时迅速地排除路面降雨积水,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维持道路合理使用寿命。城市街道路面积水,会影响行人、车辆通行,造成交通堵塞;路面长期经常积水,还会影响路基,使道路遭受损坏,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拟从如何合理确定排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标准入手,探讨提高道路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以减少城市暴雨灾害。 2 道路排水管网雨水流量计算公式 根据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雨水流量计算公式为: Q=ψ.q.F (1) 式中:Q ——雨水设计流量(L/S); q ——设计暴雨强度[L/(S·hm2)]; ψ——径流系数,按不同场地情况选用; F ——汇水面积(hm2)。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为: ( (2) 式中:t ——降雨历时(min),t=t0+mt2; P ——设计暴雨重现期(a);

A1、C、b、n ——参数,按各地不同暴雨强度公式采用。 F ——汇水面积(hm2) 由公式(1)、(2)可知,在设计城市(地区)以及道路周围地形情况确定以后,雨水流量与设计重现期P成一定的正比关系。 3 国内外城市重现期采用情况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87版列举的国内部分城市设计重现期如表-1所示;2006年版列举的国内部分城市设计重现期采用情况如表-2。对比表-1、表-2可知,国内部分城市设计排水重现期目前采用的标准比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提高。欧美地区一般采用重现期标准为10a,排水干管甚至达到100a。日本及新加坡等国重现期一般采用5a,必要时可提高到30~50a。香港地区设计重现期一般也为10a,干管采用200a。 国内部分城市采用的重现期(1987版规范列举)表-1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一、道路交通基础 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 通一一■-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通为主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 通兼达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分区干道 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达一一以服务功能为主; 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I、n、川级。 特大、大城市一一I级,中城市一一U级,小城市一一川级 2、交通三参数Q、K、V及三者关系关系式 基本关系:Q 二K V ? 线性关系:V = V f(1 K2 抛物线关系:Q = V f(K - ) K j V f――自由车速 K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与Q区别 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 通行能力:是“能力”,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 1、城市交通模式 2、交通规划步骤 1.交通调查。 2.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交通规划 1)提出交通战略方案 2)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3、OD调查出行,区内(间)出行 OD调查的概念 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 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出行 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 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四步法 1.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通量。 4.交通量分配预测:将预测交通量分配到路网(道路)上。 平均增长系数法 内容:由现状出行分布表(0D表),出行产生预测的发生吸引出行总量,预测未来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 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F—i 区间出发量增长系数,Fj—j 区间吸引量 增长系数) 计算过程:修改系数,多次迭代,不断逼近,直到|Fi(n\Fj w-l| <=? 5、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内容:M , V 6、路网规划:规划指标、路网类型 规划指标 衡量路网是否满足交通需求指标有: 非直线系数p 路网密度S 道路面积率丫 人均道路面积入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优化策略分析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优化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18T11:01:09.3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作者:曲振满[导读] 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烟台市牟平区城市养护管理工程公司山东省烟台市 264100 摘要:对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设计科学性保障,就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对给排水的设计科学合理性能加以呈现。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分析,保障给排水的设计科学化。通过从多方面对给排水的设计研究分析,对实际的给排水作用发挥就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优化策略 引言 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城市更加要求道路给排水系统具有较高的给水和排水性能。因此,应当采取发展性的眼光对待工程设计,保证道路给排水工程的高性能,提升工程质量。1主要内容、设计原则以及发展现状分析1.1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市政给排水设计是结合市政规划进行实施,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对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设计科学性也会有着相应影响。在具体的给排水设计中,要注重市政工程范围及地表和排水系统的积水量,然后对给排水的设计的方案加以明确化[1]。在给排水设计中应重视区域的总体规划,设计的方案能够和给排水专项相结合。在给排水设计中的任务比较多,比如对工业以及生活污废水的处理、排水管道以及处理设备的建设等,都是在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1.2 设计原则 现代城市的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总原则应是必须维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强化给排水系统的抗洪涝能力,保障城市安全; 降低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污染性,设计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提升工程的环保性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必要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应当着重考虑工程的社会效益,应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设设计具有前瞻性的道路给排水工程,方便日后进行改造和规划。 1.3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的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对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的要求有着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必须将用地面积和管道铺设等方面紧密结合,否则会给排水的设计就会带来后续的安全隐患。城市给排水设计要与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相结合,这方面在设计中还需加强重视。具体的设计中,给排水的整体规划还需和实际的需求紧密结合,否则会对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设计发展有很大阻力。2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2.1规划问题 当前,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严重的规划问题,主要表现为给排水工程用地规划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之间的矛盾。目前,大多数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采取了竖向规划的方式,这将严重影响给排水工程的用地,降低给排水工程的高程,所以,一些城市所建设的道路给排水工程是达不到防洪要求的,一旦暴雨侵袭,就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2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存在滞后性现代城市的发展有了很多的变化,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一些基础建设工程发了改变,这些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对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造成影响。道路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当依据其它工程建设、城市功能的变化、社会需求的改变、技术的提升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的,但是当前仍旧有一部分城市采取了传统的设计方法,没有对工程设计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考量,使得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出现了滞后性,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目前大部分城市的道路给排水工程,甚至是一些新区的给排水工程,都无法达到污染处理要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依然存在严重的污染性。 2.3埋管深度设计不合理这里的埋管深度不合理主要是指污水管埋管深度的不合理。由于受到了原污水提升泵站位置的影响,一部分城市所进行的污水管埋管深度设计是不合理的,加之道路坡度的影响,降低了污水管的输水和储存性能。一些采用暗渠形式安装污水管的设计,埋管深度较深,但是管材质量并不能承受该深度设计的压力,降低了管材的使用寿命,使得管道在施工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由于原污水泵站的存储位置不合理,不仅导致污水管埋深太大,也促成了污水管网规划中垂直高度的不合理,设计时应该使得污水泵站规划不影响周边居民区的位置,尽量减少污染,在排水工程设计中通过管道材料、基础设计、施工方法的合理使用减少市政排水管网的投资,合理的排水管道高程设计应根据排水规划进行。不合理的垂直高程污水管网规划,以及原污水泵站位置的错误主要由于缺乏先进技术而造成的。3市政道路给排水的优化设计措施 3.1路基排水的优化设计路基作为市政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路基排水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在路基排水设计工作中,需要对排水设施的使用条件进行掌握,并针对排水设计的构造及具体布置要求将其设置在路基的不同部位。同时在排水设计前,还需要对市政道路所属区域内水文和地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对当地雨水资料进行收集。排水系统设计时还要与充分的考虑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协调性。另外还需要详细对排水系统布置图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标注。路基排水设计时,对于过湿路基来讲,需要采取换填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以采用粒料、好土进行换填,也可以采取抛石挤淤的方法。由于过湿路基含量水并不是非常高,因此在设计时,可以设计在施工开始之前开挖纵向和横向排水沟,利用其来对路基水进行收集,并利用水泵来排水,从而起到疏干路基的目的。 3.2道路给水系统的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道路地面排水

第一节道路地面水的排除 第12.1.1条设计范围及原则如下: 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规定。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再进行设计。因修建道路引起两侧建筑物或街坊排水困难时,应在排水设计中解决。 二、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渠形式。设计时应根据当地材料和道路类别选择。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三、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与涵洞等。设计流量可按当地的水文公式计算。 四、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 五、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第12.1.2条道路排水设计标准如下: 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2.1.2,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二、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12.1.2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三、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规定进行设计。 第12.1.3条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执行。 计算道路雨水口流量时,偏沟水深不宜大于缘石高度的2/3。 第12.1.4条雨水口的设置规定如下:

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二、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雨水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三、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多箅式雨水口、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四、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 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冰冻地区应对雨水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雨水口可以串联。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六、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5~50m,其位置应与检查井的位置协调,连接管与干管的夹角宜接近90°;斜交时连接管应布置成与干管的水流顺向。 七、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路段的雨水流入交叉口。 第12.1.5条立体交叉范围地面水排除的原则如下: 一、对立体交叉桥下的地面水,宜采用自流排除。当不能自流排除,有条件修建蓄水池时,可采用调蓄排水。无调蓄条件时,应设泵站排水。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伴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建设在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城市发展水平。在城市建设中,给排水管道建设更是尤为重要。下文将大致介绍建设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 标签: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施工 随着人口的不断涌入,也给我们在城市的规划中对于市政管网的设计提出比较大的挑战。在进行相关的管网的设计、施工时,一定要对管网的质量进行控制,因为市政道路的管网质量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设计与施工中的要点控制。 1、在市政道路中给排水管道的地位 在市政道路中的排水管道在我们的正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城市处于雨季的时候,城市中会有大量的雨水,大量雨水的排出工作大多数是依靠市政道路的雨水管道。如果雨水管道不能够把降雨及时排出的话,就会给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大量的降雨在城市当中,就会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产生影响,影响正常的道路通行,如果水量特别大,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路面的路基,甚至渗到道路的结构层中去,造成道路使用中出现路面塌陷等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还有在路基下面最近的是地面的水层,因为水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在地下的局部位置形成一个水坑,按照这种情况来说的话,路面基础由于受到水的作用,很容易失稳,使整个道路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由于路面的大量积水,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排出,水通过路面进入到地下的软土层,会使整个积水路面发生比较大的坍塌,使道路周围的建筑受到影响。 2、在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对市政道路路面进行路面排水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市政管网给排水的路面排水设计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分别是人行道排水设计和非人行道的排水设计。在对人行道进行排水的设计时应该注意坡度朝向的设置,一般情况下人行道的横坡设置朝向与非人行道一致,这样的设计是想让人行道中的雨水通过设置的坡度流向非人行道上的排水口。当所设计的路段进行土方的工作时,一般的做法是在道路的两侧设置挡土的设施,在挡土设施的上部设置拦水设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于不让因为雨水流到人行道的一侧。在进行设计时也要考虑特殊情况,有时因为雨水过大,已经可以漫过挡水装置上方的泄洪孔的时候,可以在泄洪孔的下方设置排水装置,以免造成人行道上出现积水,影响人们的正常通行。在城市当中,道路有宽也有窄。在进行相对来说比较宽的道路进行道路给排水的设计时,一般都会采用双坡的排水方法。因为在相对来说比较宽的道路只用单边坡进行排水的话,在离排水孔比较远的地方的水无法进行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在经 济中的作用也在不断的增加,逐渐变得明显。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是道路工程的中心环节,它对道路工程的通行能力、行车安全以及居民生活都具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文章首先概述了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对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主要形式以及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技术要点 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设计思路;技术要点城市道路在设计之时,其通畅会对这个城市的建设规 划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理想的道路交通设计应当满足交通运输能力的需求。在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其具有十分复杂和综合性较强的特性,因为其复杂的程度,所以要求设计工作者应该将眼界放宽。以下就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进行简要分析。 1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概述在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工作中,城市道路不仅与城 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核心环节,通常来说,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工作中,由于

城市道路本身就属于市政交通的一种,因此在设计中通常都是从公共设施的角度去分析和总结,不仅仅只是关注到它的使用功能上的发挥,并且对于它的艺术效果、使用效果则都是要求应该加以总结以及完善的。 2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在目前的道路工程中,传统的道路交通设计早已无法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人性化为主要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标准,其设计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运用道路线形设计提高设计水平。道路线形设计对 道路的使用质量以及交通运输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个好 的线形设计,不但可以给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便利的通道,同时也应该跟沿线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使的乘客路途疲劳及时得到缓解。站在景观以及安全观点来说,使用比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比漫长的直线以及短线更为合适。抛去主干路以及交通性的干道不应该使用比较多的转折之外,通常的道路都会使用比较合适的转折,并且来设置偏大的曲线,使得沿线周围的建筑物以及自然景色产生一定的变化,这样的话就可以及时消除长直线的单调,缓解司机的驾车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2拥堵不能只靠简单地拓宽道路来解决。通常当人们 在面临交通拥堵时,都是使用加宽马路的方式,但是这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对世界先进城市交通状况的研究显示,道路的宽度与拥堵程度并不是相辅相成的。在我国城市之中大量使用的立交桥以及环形交叉不仅仅不能解决塞车的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问题更加严重,人们应该理解城市属于行人而不是汽车。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提倡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 3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主要形式 3.1交通性道路。交通功能性设施主要是以车行交通服 务作为主要的目的,路灯、护栏、候车廊以及人行天桥这些设施的设计应该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为应该有一定的提前量,方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及时对前方的路况条件以及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一、路线设计 1.1 平曲线半径的取用。平曲线半径的取用,最重要的是考虑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及其前后衔接的线性指标的均衡性及连续性,并非越大越好。 1.2 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的问题。在老路改造工程中,过分强调 6v 的最小直线长度将浪费大段老路,造成新的拆迁量,使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大幅提高。 1.3 市政道路的纵断面设计不能仅考虑造价。暴雨考验着城市的排水系统,近期全国出现的强降雨使很多城市的道路积水严重,有些城市的排水系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有些城市的道路在水位较高的季节会出现雨水倒灌现象,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道路纵断面设计偏低造成的。 1.4 老路改造中的平纵组合。条件受限时,尤其是在老路改造中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时,不应片面强调“平包纵”。道路平面线性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标准。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线的设置,尽量不设置超高、加宽。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坪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及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桥梁控制标高、相交道路及铁路标高、立交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横断面设计以规划为依据,经过该市规划建设局主要职能科室的论证,并结合道路实际确定了横断面设计方案。道路规划红线宽 40 m。横断面机动车道横坡为 2. 0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横坡为 1. 5%。 1.5 路线设计改进建议。平曲线半径超过 8km,则与长直线类似,容易使驾驶员产生单调感和疲劳感,一般平曲线长度宜控制在 1~3km。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取值建议:①可以将大于不设超高的缓和曲线长度归入直线段考虑。②降低 6v 要求,最小可至 3v(实践检验可取)。市政道路由于其特殊性应更多地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防洪、排水问题,不应过于考虑减少造价而降低纵断面设计的标准。车辆在城市中行驶时,往往达不到道路的设计速度。因此,当道路条件受到限制必须设置超高时,横向力系数μ的取值不超过 0.15 即可。老路改造应尽量以拟合老路为原则,条件受限时可以不“平包纵”。 二、路基路面的设计 2.1 路基拼接。目前为保证新老路面拼接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挖台阶、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铺设土工格栅等。但是在河塘路段,特别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设计处理不到位的地方,经常出现纵向裂缝。 2.2 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经常会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若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破坏。 2.3 桥头跳车。桥头跳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但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处理桥头跳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加强地基(软基)处理、提高压实度、设置大尺寸搭板、设置过渡路面结构等,本文同时建议设计时可以加强搭板处路面结构和路基顶层的处理。 2.4 路基路面设计。当存在路基拼宽情况时,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①根据理论计算和近几年道路实际使用情况分析,要控制道路拼接问题的出现需要控制新老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建议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增加值不应该大于 0.5%。②采用间接拼接方式,新老路基平面不分离,纵断面分离的路基拓宽设计,将拼宽路基沉降标准放宽,按照新建路基处理。既降低了填土高度,减少新征用地,又降低了软土地基处理费用。③土工格栅在路基拼接中应用时,为了保护铺设在路基顶面以下 20cm 处铺设的格栅,设计时应该提出合理的施工注意事项,在压实路基时不能使用路拌机进行现场拌和,只能另找场地拌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