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切花菊精准促控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60.83 KB
- 文档页数:2
切菊花的栽培技术的要点
1、定植。
切花菊是喜肥忌涝的植物,宜深沟高畦,施足基肥,沟面高差30-40厘米,每亩施4吨腐熟的猪粪。
露地栽培,畦宽为120厘米,沟宽50厘米,保护地栽培则根据设施情况而定,例如6米×30米标准大棚,栽植3畦,畦面宽1.2米,沟宽0.5米。
定植适期因品种栽培的株型、摘心的次数和供花期的不同而差异。
一般夏菊、早菊或多花型的定植适期为5月下旬,秋菊、冬菊或大花型的定植适期在6月上旬。
露地栽植,定植密度为20株/平方米;塑料大棚内栽培,每畦宽1.2米,每行种6株,行距20厘米。
2、主柱张网。
切花菊的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需要在畦的四周立支柱作为固定网络用,网宽同于畦宽,网眼为20-25厘米见方,当菊株生长到20-25厘米高时,在30厘米高处张第一层网,以后随着菊株不断长高,在60厘米处张第二层网。
3、整枝、抹芽、疏蕾、换头。
切花菊多本栽培经过摘心萌芽多个分枝,选留3-4枝,其余全部疏除,及时抹去分枝上的腋芽。
现蕾后及时剥除菊株顶端主蕾以下的所有侧蕾。
出现“柳叶头”现象,应及早摘心换头,将枝条顶梢的柳叶部分连同1-2片正常叶剪去,待其下部萌发的侧枝长成代替主茎,以后在短日照条件下花芽分化。
4、病虫防治,菊花常见病害有叶斑病、黑斑病、白粉
病、锈病等,运用轮作清除残体;通气结合运用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有效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脐螬,用氧化乐果、敌杀死、呋喃丹等防治。
切花菊单头大菊主力品种——“神马”的稳定生产技术-、前言当今切花菊单头大菊(日本称轮菊,下同)品种中,“神马”无论在我国还是在日本都是主力品种。
在日本,“神马”、“精兴之诚”、“岩之白扇”是产销量前三位的品种。
占轮菊总量的一半以上。
其中“神马”独占30%居首位。
在我国,“神马”约占80%左右是第一大品种。
“神马”品种是1987年由日本静冈县滨松市的特花园培育成功,品种权未注册保护,该品种在日本各地很快推广种植,面广量大,替代了原有轮菊主力品种“秀芳之力”。
我国近几年在掀起以出口日本市场为目标的切花菊生产热潮中,“神马”因其特性优良、需求量大和品种权不受保护等原因,理所当然地成为生产的首选品种。
我国的花卉业是个新兴产业,步入切花菊设施栽培为时不长,栽培水平较先进发达国家落后得多,生产的“神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日本市场上属低档货,价位低下,销售单价约为日本自产品的一半左右,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普遍不高。
为有助于提升切花菊产业的水平,提高生产者的栽培技术,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笔者抛砖引玉,向大家介绍一点“神马”稳定生产技术,供参考,谬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神马”在日本各地广泛种植多年,为适应各地气候环境和种植习惯,各地研究机构和生产者对品种进行不断改良,已派生出许多“神马”品系。
如“神马66”、“神马25”、“神马一号”、“神马二号”等等,其生长特性和栽培技术都有所差异,笼统称为“神马”的稳定生产技术没有统一的数据积累。
我国各地生产者从日本引进品种来源不一,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差和种植环境差异均很大,从东北到海南都在种植“神马”,这就要求在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上都应有相应的不同,不能划一化,所以本文只能介绍“神马”品种的基本特性和一般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在稳定生产中带共性的问题,本文提供某些试验数据也有一定区域局限,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地区。
望生产者在实践中按引入品系的特性和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因地制宜作试验调整,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栽培操作规定,确保稳定的优质高产。
切花菊的发展现状、前景及栽培技术1.1切花菊发展现状屈连伟菊花(Dendranthema grand if lorum ( Ramat ) Ki tarn ), 是菊科(Compositac ) 菊属(Dendranthema. (DC. ) Des Moul.)植物,是原产于我国的传统名花, 它不仅色彩艳丽,姿态万千,而且具有不畏风寒,傲霜怒放的品格,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我国菊花自周朝就有文献记载,迄今已有3000余年悠久的历史。
公元729-748年,我国菊花最先传入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成为最高贵的花卉之一,因此把菊花定为13本皇族的国花。
1688年我国的菊花由荷兰商人引入欧洲,19世纪中期又从英国传入北美,此后我国菊花普及全球。
菊花起源于我国,各种菊花技艺堪称一绝,如地被菊、盆栽标本菊、大立菊、悬崖菊、案头菊、菊塔、菊门、小菊盆景等,其花文化之悠久,内容之丰富,令世人精湛,但是,切花菊生产却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近年来,切花菊已发展成为国际商品花卉总产值中最高的花种。
国际上切花的种植分为三大板块,供应欧洲市场的在非洲种植,供应美洲市场的在哥伦比亚和也瓜多尔种植,供应亚洲市场的在中国种植。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对菊花鲜切花的需求量猛增,我国开始从日本、荷兰等国引进切花菊品种和切花菊生产技术。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的切花菊产业迅速壮大,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1984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仅为1.4万公顷,到2000年达到14. 8万公顷,到2006年达72. 2万公顷,为2000年的4.88倍,为1984年的51.57倍;2004年切花菊的全国出口量为1300万枝,2005年达到3700万枝,比上年增长1. 85倍。
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切花菊出口量略有下降,但国内切花菊产业仍以异军突起之势,蓬勃发展,其生产技术达到了可周年供应的水平。
切花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及方法引言。
切花菊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具有丰富的花色和花型,深受人们喜爱。
在进行切花菊的栽培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术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切花菊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本文将介绍切花菊栽培管理的技术措施及方法,希望能够对切花菊的种植者有所帮助。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
切花菊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进行切花菊的栽培前,我们需要对土壤进行选择和改良。
首先,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其次,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便、腐熟的秸秆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二、适时播种和定植。
切花菊的播种和定植时间是影响切花菊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切花菊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月至4月,定植时间为每年的5月至6月。
在播种和定植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时机,以利于切花菊的生长和开花。
三、科学施肥。
切花菊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科学施肥是切花菊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切花菊的生长期间,我们可以根据切花菊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适量的追肥。
一般来说,可以在切花菊生长初期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切花菊的生长和开花。
四、及时浇水。
切花菊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因此及时浇水是切花菊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切花菊的生长期间,我们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在高温干旱的天气中,可以增加浇水的频次,以保证切花菊的生长和开花。
五、病虫害防治。
切花菊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因此病虫害防治是切花菊栽培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切花菊生长期间,我们需要定期对切花菊进行病虫害的巡查,一旦发现病虫害,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剪除病叶等,以保证切花菊的健康生长。
六、修剪和整枝。
切花菊的修剪和整枝是影响切花菊生长和开花的重要因素。
在切花菊的生长期间,我们需要定期对切花菊进行修剪和整枝,以促进切花菊的分枝和开花。
一般来说,可以在切花菊生长初期进行修剪,保留主蔓和健壮的侧蔓,促进切花菊的分枝和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