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讲菊花切花栽培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9.76 MB
- 文档页数:314
浅谈多头小菊切花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摘要]连云港多头切花小菊消费量快速攀升,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种植水平不高,多头小菊切花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在基础条件、品种选择、插穗及种苗、定植管理、肥水管理、环境调控、花期调控、株型调控、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技术方面做了详尽的总结,为生产和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多头小菊;插穗及种苗;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多头小菊切花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旨在引导和规范农业标准化生产活动,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和质量安全的目的。
菊花切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黄白菊丧葬市场用花;一类是彩色菊花用于装饰环境的鲜切花市场。
但现在的彩色菊花市场已经不限于多头菊(消费者叫小菊)市场了,单头乒乓菊、单头烟花菊、彩色染色菊花等菊花鲜切花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了。
对于彩色菊鲜切花市场,自疫情结束,市场规模处于突飞猛进地增长状态。
2024年预计全年产量达到2亿株,其中1.3亿株来自云南,8000万株由云南之外的辽宁凌源、北京、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和寿光、福建厦门、广东广州和海南东方等地生产,另外还有极少量特殊品种的进口菊花切花,主要来自越南和荷兰。
国内鲜花未来发展趋势是家庭用花市场,而目前国内整体家庭鲜花市场比例占总需求不到10%,彩色菊花家庭鲜花需求则占到了整体彩色菊花市场需求的50%以上,占到整体家庭鲜花市场需求的25%~35%。
也就是说,2亿株彩色菊花里有1亿多株是用作家庭用花的。
而这1亿多株菊花在整体家庭鲜花市场中占30%左右的市场份额。
那就是说,国内鲜切花家庭用花的整体规模是4亿~6亿支,菊花的市场空间还有很大。
连云港的多头切花小菊同国内外庞大的菊花切花需求相比,我们的菊花切花生产始终给力不足。
基地上的农户以设施种植菊花切花为主,1亩地1年2茬,1茬产量在3万支花左右,每年收获6万~7万支/亩,单产较低。
农业标准化有着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有利于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提高花农市场竞争力以及提升消费者购买力,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北方切花非洲菊的繁殖方法及温室栽培技术你知道吗?在北方的温室里,有一种花,它的名字听起来就像是“快乐”的同义词,那就是非洲菊。
今天,我就来给你讲讲这种花儿是怎么繁殖的,还有怎么在温室里茁壮成长。
首先说说非洲菊的繁殖方法吧。
这小家伙可不像咱们种菜那样,直接用手拔出来长。
它们需要通过一种叫做“扦插”的方式,把茎秆的一部分切下来,然后放到土壤里,让它生根发芽。
这个过程啊,就像是妈妈给小宝宝换尿布一样,只不过这次是为了让新植物能更好地生长。
说到扦插,就得说说温度和湿度了。
非洲菊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所以温室里的气候得调得刚刚好。
你知道“温饱”是什么意思吗?就是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刚好适合生活。
非洲菊也是这样,它需要的是“温饱”的环境,也就是那种既不冷也不热,湿度适中的地方。
接下来说说如何让非洲菊长得更好。
你知道吗,植物也需要“照顾”,就像咱们人一样,需要吃饭、喝水、休息。
非洲菊也不例外,它们也需要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分和适当的肥料。
但是,别担心,这些“照顾”对非洲菊来说都是小意思,因为它们可是个“耐旱”的家伙,能在干旱的环境中照样生长。
除了扦插,非洲菊还能通过种子繁殖。
不过,种子繁殖需要的时间更长,因为种子需要时间发芽和生长。
但话说回来,种子繁殖也有它的妙处,比如可以保持品种的纯正,让后代继续传承。
关于非洲菊的繁殖方法和温室栽培技术,今天就聊到这里。
如果你有机会亲自去温室里看看,说不定还能亲眼见到那些可爱的非洲菊呢!记得要保护好它们哦,毕竟它们是那么的娇嫩,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扦插还是种子繁殖,非洲菊都是一种生命力旺盛、充满魅力的植物。
它们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喜悦。
所以,下次再看到非洲菊时,不妨多给它一些关爱和照顾,让它在你的温室里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吧!。
菊花管理和栽培菊花(学名:Chrysanthemum)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其菊科植物的属名也叫菊花。
菊花花色丰富多样,既有单瓣,也有重瓣的品种,花型有较大的差异。
菊花可栽培为花坛、花境和盆栽花卉,常见的用途是作为观赏花卉和切花材料。
菊花管理和栽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选择:菊花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pH值在6.0-7.0之间。
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为菊花提供充足的养分。
2. 种子和苗木选择:可以选择优质的菊花种子或苗木进行种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花色和花型。
种子可以提前在育苗盘中发芽,苗木可以直接从花店或苗圃购买。
3. 种植:菊花的种植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可以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根据菊花的生长习性,将种子或苗木种植在适当的深度和间距上。
4. 浇水:菊花需要适量的水分来生长,但要避免水浸泡和积水。
一般来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即可。
夏季炎热的天气要注意及时浇水。
5. 施肥:菊花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
在种植前可以施肥,也可以在生长过程中适时追肥。
选择适合菊花的花卉肥料,按照肥料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施肥。
6. 剪枝:菊花的剪枝有助于促进侧芽分枝和控制植株高度。
在生长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修剪,将过长的枝条剪短,保持植株的整齐和美观。
7. 病虫害防治:菊花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菊花叶斑病、菊花蚜虫等。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病虫害防治的时机和方法,以保持植株的健康。
总的来说,菊花的管理和栽培需要注意土壤选择、种子和苗木选择、种植、浇水、施肥、剪枝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只有进行细致的管理和合理的栽培,才能使菊花健康生长,并且展现出美丽的花朵。
●园林花卉●切花菊的种植技术孙新崔延东赵艳丽张乃泳(长春公园130062)1种苗繁育技术切花菊种苗繁育以扦插繁殖为主,生长发育良好的母株是取得优质插穗的关键。
1.1材料:首先繁殖采穗母株,通常是在花后,选留根蘖苗发育健壮者,植于向阳及排水良好的地方留作种用,插床土用蛭石、珍珠岩、园田土2∶1∶2混成或草炭土与园田土2∶1混成。
1.2方法:于翌年春暖恢复生长后,即3月下旬将母株定植于露地,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按母株与种苗为1∶30的比例确定母株数,当母株新梢长到15~20厘米时,摘除顶梢,待其侧枝萌发后采穗扦插育苗。
插穗主要用新芽顶穗,插穗长5~10厘米,具3~4节时为宜,插穗扦插应立即浸入水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
扦插前清理插穗下部叶片,每穗留上部2~3片展开叶,用利刀将插穗基部的切口切成马蹄形,用碳酸氢钠200毫克/千克浸泡1~2小时备用,扦插时用竹签开洞,然后将插穗插入1/3,之后压实。
扦插完成之后立即用喷壶浇足水,同时向插床四周浇水以增加湿度,保持基质湿润,搭设塑料小拱棚以保温保湿,同时搭高荫棚,尽量控制温度在15~20℃,约8~14天开始发根。
若采用全光照喷雾育苗技术,扦插成活率更高。
每棵母株采穗3~4次后淘汰,否则会影响插条质量,减弱切花植株长势。
不同的切花品种,扦插时期不同,通常秋菊在5~6月扦插育苗,夏菊是12月至翌年1月进行,而寒菊在6~7月进行。
2周年种植技术2.1土壤:菊花切花品种喜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土壤酸碱度在6.2~6.7为宜,避免重茬、连作,用过的土壤第二年则不宜采用,用过的盆则需消毒后才可使用,培养土宜采用菜园土和腐叶堆制。
在堆制过程中应结合翻拌,采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和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土壤消毒,使用前应与腐熟的猪粪或枯饼等有机肥料充分混合,并且过筛清除残存物。
2.2定植:切花菊的定植苗一般苗龄为25天左右,当苗自扦插生长25天左右时,视生长点及新叶抽生情况,一般具6~7片叶时,逐步除掉各种保护覆盖物,进行炼苗2~3天。
菊花切花主要病虫害防治和治疗汇报人:日期:•引言目录•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治疗措施与策略•总结与展望01引言菊花切花是指从菊科植物中采摘的,用于观赏或装饰的鲜花。
菊花切花的定义菊花切花的品种菊花切花的产地包括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多种类型。
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030201菊花切花的概述有效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植株受损,保证切花的产量和品质。
提高产量和品质避免或减少因病虫害导致的植株死亡、减产等经济损失。
减少经济损失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02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症状叶片上出现黑色或黄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黄凋落。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发病初期可喷施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症状叶片正反两面和嫩梢上出现黄色斑块,逐渐扩大并覆盖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导致叶片卷曲、枯黄。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透光,合理施肥浇水,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可喷施硫磺胶悬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植株下部叶片枯黄,逐渐向上发展,最终导致整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可浇灌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症状VS03主要虫害及其防治蚜虫蚜虫是菊花切花生长期间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嫩茎和花蕾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严重时影响切花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利用黄板诱杀蚜虫;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红蜘蛛以成螨、若螨和幼螨刺吸叶片汁液,造成叶片失绿、变黄、脱落,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光;定期清除落叶和病残体,减少虫源;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红蜘蛛防治方法发生规律切花菊瘿蚊以幼虫钻入花蕾内吸食汁液,造成花蕾畸形、变色、腐烂,严重影响切花的品质和产量。
切花菊单头大菊主力品种——“神马”的稳定生产技术-、前言当今切花菊单头大菊(日本称轮菊,下同)品种中,“神马”无论在我国还是在日本都是主力品种。
在日本,“神马”、“精兴之诚”、“岩之白扇”是产销量前三位的品种。
占轮菊总量的一半以上。
其中“神马”独占30%居首位。
在我国,“神马”约占80%左右是第一大品种。
“神马”品种是1987年由日本静冈县滨松市的特花园培育成功,品种权未注册保护,该品种在日本各地很快推广种植,面广量大,替代了原有轮菊主力品种“秀芳之力”。
我国近几年在掀起以出口日本市场为目标的切花菊生产热潮中,“神马”因其特性优良、需求量大和品种权不受保护等原因,理所当然地成为生产的首选品种。
我国的花卉业是个新兴产业,步入切花菊设施栽培为时不长,栽培水平较先进发达国家落后得多,生产的“神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日本市场上属低档货,价位低下,销售单价约为日本自产品的一半左右,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普遍不高。
为有助于提升切花菊产业的水平,提高生产者的栽培技术,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笔者抛砖引玉,向大家介绍一点“神马”稳定生产技术,供参考,谬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神马”在日本各地广泛种植多年,为适应各地气候环境和种植习惯,各地研究机构和生产者对品种进行不断改良,已派生出许多“神马”品系。
如“神马66”、“神马25”、“神马一号”、“神马二号”等等,其生长特性和栽培技术都有所差异,笼统称为“神马”的稳定生产技术没有统一的数据积累。
我国各地生产者从日本引进品种来源不一,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差和种植环境差异均很大,从东北到海南都在种植“神马”,这就要求在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上都应有相应的不同,不能划一化,所以本文只能介绍“神马”品种的基本特性和一般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在稳定生产中带共性的问题,本文提供某些试验数据也有一定区域局限,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地区。
望生产者在实践中按引入品系的特性和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因地制宜作试验调整,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栽培操作规定,确保稳定的优质高产。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菊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丰富,可分成黄、白、红、紫、粉等几个色系,又分为大型花和小型花。
色彩清丽、姿态高雅、香气宜人,观赏价值特高。
菊花可做成切花、盆花、大立菊等多种,主要以盆花为主。
随着人们对花卉消费意识的重视,现在切花、盆花已成为花卉消费的热点。
1. 生态习性菊花原产于我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很强,分布地域广,从华南到华北都有栽培。
菊花为阳性喜光花卉,适宜在气候凉爽、通风透光的环境中生长。
最忌水湿,土壤湿度过大则生长不良,若夏季雨水过多形成土壤积水,则易烂根死亡。
要求中性、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
有一定耐寒力,但地上部分不耐0 c以下低温。
菊花大多数为短日照植物,即光照时数大于临界周期才开花,有明显的日照界限。
另一部分类型受光照影响不大,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可开花,经培育后,可在需要时间开花。
2. 繁殖方法菊花的繁殖方法有多种,即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和组织培养。
2.1 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多在杂交培育新品种时使用,一些优良多为重瓣,不能自然结实,需人工授粉。
播种可于春季3-4 月进行,种子较小,可掺少量细沙,撒播于苗床内,覆土要少,然后用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种子发芽适温10-15C, —般7-10天就可出苗。
出苗后撤去覆盖物,当幼苗长至3-4 片真叶时移植一次,同时剔除病弱苗,苗高8 厘米即可定植于花盆或田间,如播种早当年即可开花。
2.2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主要采用芽插、嫩枝插、叶插和叶芽插。
在这里只介绍芽插和嫩枝插。
2.2.1 芽插以从土壤下面萌发出来的脚芽作繁殖材料, 脚芽应选择长势丰满、健壮的。
把脚芽下部叶片剥去,按株行距4 厘米插于温室内的扦插床中或花盆中,插好的菊苗放到5-8C的环境下,春暖后栽于室外。
2.2.2 嫩枝插此法应用广泛,多在4-5 月剪取8-10 厘米的枝条作为插穗,剪口的中心应为绿色而充实的嫩枝,枝条要除去大部分叶片,仅留上部2-3 枚小叶,并剪去2/3-1/2 ,以防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插条失水,使扦插失败。
菊花栽培技术教案13-14(第六章-菊花栽培)菊花栽培技术一、菊花有哪些种类?菊花种类品种繁多,为了便于栽培,应用及观赏,通常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把它们分为下面几类:依花径大小分类:大菊花朵直径在18厘米以上,称为大菊;中菊花径在6-18厘米之间的称中菊;小菊花径在6厘米以下的称小菊,属满天星型。
依开花季节分类:分为夏菊、秋菊和寒菊。
依花型分类:菊花的头状花序,因其舌状花的排列形式不同,构成不同的花型。
主要有单瓣型、卷散型、舞环型、球型、莲座型、龙爪型、托桂型、垂珠型、垂丝型、毛刺型等。
依商业应用分类:分为多头菊、标本菊、立菊、悬崖菊、高接菊、扎菊、花坛菊等。
依光周期反应分类:用以周年开花的短日性杂交菊,其自然花期在秋季。
在北半球,依开花早晚,把品种分成早、中、晚三个类型。
按反应类群则分成6-15个品种,即指从开始短日照处理,到开花所需周数。
广东大面积栽培的商业性切花菊品种有“黄秀菊”、“舌黄”、“金黄”、“台红”、“大白莲”等,均用灯照控制花芽分化,使其均衡上市。
依花色分类:根据菊花的色泽进行分类,分为白菊、黄菊、红菊、橙菊、青色菊、赫色菊、紫菊、绿菊又称绿荷、墨菊即为紫黑色的一类菊花。
依菊花舌状花的瓣形分类:分为平瓣、宽瓣、爪瓣、筒瓣、针瓣、丝瓣、钩瓣、扭瓣等。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把几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应用。
二、独本菊是怎样培养的?独本菊是指每盆栽培1株,独开1花的菊花,它能够充分表现品种的形态特征,亦称品种菊和标本菊。
独本菊的花径一般可达25-30厘米。
甚至40厘米左右。
平瓣类型瓣宽可达7厘米,长管类型花瓣垂直可达50-60厘米。
每年花谢以后,将留种的独本菊地上部分剪去,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或脱盆将宿根埋入土中。
养好插穗。
于第二年七月上旬进行扦插,此时温度较高,生根容易,20天左右便可定植菊苗于20厘米口径的瓦盆中,填半量培养土,9月初再将培养土填足。
一周后,植株明显长大,此时应即用细竹标扎以防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