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的研究副本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6
溶剂回收系统工艺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溶剂回收系统的工艺计算,包括溶剂回收的原理、工艺设计以及计算方法。
该系统的设计旨在实现溶剂的高效回收和资源节约,同时符合环保要求。
2. 设计原理溶剂回收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蒸发回收通过蒸发的方式,将溶剂中的有机成分分离出来。
溶剂在加热的过程中,有机成分会蒸发,并通过冷凝器凝结成液体,实现溶剂的回收。
2.2 吸附回收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将溶剂中的有机成分吸附在表面,再通过蒸汽或其他方法将吸附的有机成分解吸出来,实现溶剂的回收。
2.3 分离回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溶剂中的有机成分与溶剂进行分离,如通过重力、离心等分离装置实现。
分离后的有机成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或回收利用。
3. 工艺设计溶剂回收系统的工艺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原料准备涉及到溶剂回收的系统,首先要进行原料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储存和处理等。
原料的质量和纯度对溶剂回收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3.2 蒸发回收工艺设计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和设备,确定蒸发回收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
同时,需考虑能源消耗和安全性。
3.3 吸附回收工艺设计根据溶剂特性和回收要求,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和吸附设备。
通过调整吸附剂的用量、温度和流速等参数,实现高效的溶剂回收。
3.4 分离回收工艺设计根据需要进行物理或化学的分离工艺设计,如离心分离、重力分离、冷却结晶等。
通过合理地分离有机成分和溶剂,实现溶剂的回收和有机成分的处理。
4. 计算方法溶剂回收系统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设备容量计算根据投料量、回收率和溶剂回收时间等参数,计算设备的容量大小,以确保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4.2 能耗计算根据加热设备的功率、使用时间和能耗系数,计算溶剂回收过程中的能耗,为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4.3 产量计算根据溶剂投料量和回收率,计算溶剂回收的产量。
同时,可以根据有机成分的含量,计算有机成分的产量。
有机废气净化(溶剂回收)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技术一、吸附原理吸附剂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其中有一种被叫做毛细管的小孔,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同样发达的孔隙构造也意味着吸附剂有着很大的表面积,使气体(杂质)能与毛细管充分接触,从而被毛细管吸附。
当一个分子被毛细管吸附后,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毛细管为止。
必须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微孔都能吸附有害气体,这些被吸附的杂质的分子直径必须是要小于活性炭的孔径,即只有当孔隙结构略大于有害气体分子的直径,能够让有害气体分子完全进入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杂质被吸附到孔径中,过大或过小都不行。
所以需要通过不断地改变原材料和活化条件来创造具有不同的孔径结构的吸附剂,从而适用于各种杂质吸附的应用。
吸附剂在活化过程中,巨大的表面积和复杂的孔隙结构逐渐形成,吸附剂的孔隙的半径大小可分为:大孔半径>20000nm;过渡孔半径150~20000nm;微孔半径<150nm。
二、吸附剂活性炭是一种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吸附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活性碳分为粒状活性碳、粉末活性碳及活性碳纤维,但是由于粉末活性碳有二次污染且不能再生而被限制利用。
粒状活性碳(GAC-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一般为直径在0.42 -0.85毫米之间的圆柱状颗粒,理论上讲粒状活性炭产品颗粒越小,接触空气面积就越大,比表面积也越大,吸附性能就越好,但是颗粒越小,粉碎制作过程中损耗也越大,粉尘也越多,成本也就越高,所以很多厂家为降低成本,使用大颗粒活性炭,性能当然不好,一般颗粒大小在0.5毫米左右的活性炭既达到了最佳性能,又确保不是粉末,没有污染。
GAC的孔结构一般是具有三分散态的孔分布,既具有按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分类的孔径大于50nm的大孔,也有2.0~50nm的中孔(过渡孔)和小于2.0nm的微孔。
溶剂回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溶剂在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过去在工业生产中溶剂消耗大、衍生物多、回收率低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溶剂的回收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溶剂的回收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溶剂回收的技术路线、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二、溶剂回收技术路线1. 蒸馏回收法:蒸馏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回收方法,通过升温使溶剂汽化,再通过冷凝器冷却收集。
这种方法适用于溶解度大、汽化温度低的溶剂。
2. 吸附回收法:将使用过的溶剂通过吸附剂吸附,然后用洗涤剂洗涤,再通过热解吸等方法将溶剂还原,使其再次可用。
3. 膜分离回收法:利用不同性质的膜,通过渗透、扩散的原理,将溶剂与杂质分离,达到回收的目的。
4. 超临界萃取回收法:利用超临界反应来提取和分离溶剂,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但技术难度大且成本较高。
5. 蒸汽回收法:利用蒸汽将溶剂带走,再通过冷凝器冷凝,收集回收溶剂。
适用范围广,但能耗较高。
三、经济效益分析1. 投资成本:溶剂回收设备的投资一般取决于生产规模、回收技术等因素,一般在几十万到数百万元不等。
2. 运营成本:溶剂回收设备的运营需要考虑设备维护、耗材损耗、人工等因素,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3. 回收效益:溶剂回收能够降低原料采购成本,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溶剂回收率越高,经济效益越显著。
4. 折旧摊销:溶剂回收设备需考虑其使用寿命及折旧摊销,对应计入运营成本中。
四、环境效益分析1. 减少污染排放:溶剂回收减少了废溶剂的处理和处置,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2. 节约资源利用:溶剂回收节约了原料资源的利用,减少了能源消耗,对于资源节约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3. 减少生态压力:溶剂回收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减轻生态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五、结论及建议通过对溶剂回收的可行性研究,可以看出溶剂回收对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溶剂回收机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溶剂回收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的设备。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溶剂回收机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对溶剂回收机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溶剂回收机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
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和工业生产活动的增加,都对溶剂回收机市场的需求起到了促进作用。
据预测,未来几年溶剂回收机市场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
这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国纷纷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回收利用溶剂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受到政府机构和企业的重视。
•能源资源的稀缺性:溶剂回收机的使用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许多有机溶剂需求量大的行业,溶剂回收机的使用可以实现能源节约和资源回收,具有很高的价值。
•工业发展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各行业的生产活动不断增加,对有机溶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将进一步推动溶剂回收机市场的发展。
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溶剂回收机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制造商和供应商。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提高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在市场竞争格局中,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溶剂回收机市场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溶剂回收机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并减少人为操作对环境的影响。
废有机溶剂的处置及精馏再利用技术概述导论:有机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品。
然而,使用有机溶剂也伴随着大量的废溶剂的产生,这些废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废有机溶剂的有效处理和再利用成为当今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对废有机溶剂的处理和精馏再利用技术进行概述。
一、废有机溶剂的处理技术概述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手段将废有机溶剂与溶剂中的污染物分离,例如蒸馏、吸附、气体净化和薄膜分离等。
蒸馏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加热使溶剂蒸发,然后再通过冷凝器使溶剂再次液化,从而实现溶剂的分离和回收。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有机溶剂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氧化反应可以将有机溶剂氧化成低毒或无毒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和沉淀等。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有机溶剂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毒的产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膜反应器、生物吸附和植物净化等。
精馏再利用是指利用精馏技术将废有机溶剂中的溶剂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根据溶剂的性质和纯度要求,精馏再利用技术可以分为常压精馏、真空精馏和超声波辅助精馏等。
常压精馏:常压精馏是指在常气压下进行的精馏,其适用于开放系统和溶剂沸点低于200℃的情况。
常压精馏通过加热溶剂使其蒸发,然后再通过冷凝器使溶剂再次液化,并进行分离和回收。
真空精馏:真空精馏是指在减压(低于大气压)条件下进行的精馏。
由于减压降低了溶剂的沸点,使得能够处理沸点较高的溶剂。
真空精馏常用于溶剂沸点较高的情况。
超声波辅助精馏:超声波辅助精馏是通过超声波的能量作用,促进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和振动,加快溶剂的蒸发速度和溶剂分离速度。
超声波辅助精馏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结论:废有机溶剂处理和再利用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是常用的废有机溶剂处理技术。
精馏再利用是废有机溶剂处理的关键环节,其中常压精馏、真空精馏和超声波辅助精馏是常用的精馏再利用技术。
废弃有机溶剂的再利用与回收技术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废弃有机溶剂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废弃有机溶剂的再利用与回收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废弃有机溶剂的方法,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有机溶剂的分类和危害有机溶剂是广泛用于化工、冶金、印刷、油漆和溶剂制备等行业的化学品。
根据溶剂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常见的有机溶剂可分为醇类、酯类、醚类、芳香烃类、脂肪烃类等多种类型。
这些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废弃物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有机溶剂的废弃物常常含有有毒物质和可燃性成分,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土壤、水源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
废弃有机溶剂的再利用技术溶剂回收系统溶剂回收系统是一种将废弃有机溶剂经过净化处理后再利用的技术。
该系统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装置和废渣处理装置。
在溶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将有机溶剂废气收集并通过除尘、吸附、膜分离等处理方法进行净化,再经过冷凝、吸附和蒸馏等步骤回收有机溶剂。
经过处理的废水和废渣也可以进行循环利用或者进行资源化处理,如沉淀、过滤和干燥等。
溶剂回收系统具有处理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和节约成本等优点。
通过该技术,废弃有机溶剂可以得到再生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
催化裂解技术催化裂解是一种通过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将废弃有机溶剂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高温使有机分子发生断裂,并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分子结构的改变,最终得到较短链的碳氢化合物。
催化裂解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产物多样化和资源回收率高等特点。
经过催化裂解处理后的产物可以进一步用于能源生产、化工合成和原料制备等领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超临界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将废弃有机溶剂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分离和回收的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和萃取能力。
DMF回收的原理文档DMF(Dimethylformamide)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在化学、制药和纺织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其毒性和对环境的潜在危害,DMF的回收和再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DMF回收的原理文档。
第一部分:引言和背景(200字)DMF是一种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能力和热性质,因此被广泛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然而,高昂的成本和DMF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危害引发了人们对回收和再利用DMF的兴趣。
DMF回收可帮助减少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部分:DMF回收的主要方法(400字)DMF回收的主要方法包括蒸馏和膜分离。
蒸馏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分离方法,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
在DMF回收中,通常采用真空蒸馏来降低蒸发温度。
蒸馏过程中得到的蒸汽被冷却和凝结,形成回收的DMF液体。
膜分离是一种基于分子尺寸选择性的分离方法。
在DMF回收中,常用的膜分离方法包括反渗透膜和纳滤膜。
反渗透膜利用压力驱动,将溶液中的DMF分子通过膜的微孔,而较大分子和杂质被滞留在膜表面上,从而实现DMF的回收。
纳滤膜则利用层间空隙来实现分离,将DMF分子区分为可通过和不可通过的。
第三部分:DMF回收的工艺流程(400字)接下来,废液通过蒸馏或膜分离进行分离。
在蒸馏过程中,废液被加热,DMF成分蒸发并冷凝为液体。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提高回收率和纯度。
在膜分离过程中,废液被送入膜分离装置,DMF分子被分离并收集,而杂质则在膜上滞留。
回收的DMF通过冷凝和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和储存。
收集的DMF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和精炼,使其符合特定的质量要求,以便于再利用。
废液中的其他成分则被送往废物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以确保环境和健康不受影响。
第四部分:DMF回收的效益和挑战(200字)然而,DMF回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DMF废液中可能存在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处理和回收这些废液需要额外的措施。
其次,回收DMF的工艺复杂,需要高度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制药工艺中溶剂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溶剂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制药企业对溶剂的回收与再利用技术越来越重视。
本文将从溶剂回收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溶剂回收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溶剂是制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药物配制、提取和精制等操作的重要原料。
然而,传统的制药工艺中溶剂往往会被废弃,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因此,通过有效的溶剂回收与再利用技术,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溶剂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可行性已经得到充分验证。
目前,已经存在多种溶剂回收技术,包括蒸馏、吸附、萃取等。
而且,这些技术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蒸馏为例,通过对废油、废溶剂的蒸发和冷凝,可以将溶剂回收到可再用的纯度要求中,从而实现溶剂的循环利用。
在实际应用中,溶剂回收与再利用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工艺经济性的问题。
溶剂回收设备的投资成本、操作费用以及维护成本等都是制约技术推广应用的因素。
其次是废溶剂的处理问题。
在溶剂回收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溶剂也需要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制药企业需要对溶剂回收与再利用技术进行综合考虑,不仅要满足生产的需求,还要合理控制成本和环境影响。
针对上述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改进和创新。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的溶剂回收设备,提高回收效率和经济性。
例如,利用新型的吸附材料、膜分离技术等,可以实现更高效、更节能的溶剂回收过程。
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制药工艺,降低溶剂的使用量,从根本上减少废弃溶剂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探索溶剂的替代品,选择更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减少对有害物质的依赖。
总之,溶剂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在制药工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溶剂回收,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促进制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克服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废有机溶剂回收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大唐汇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1.1项目名称 (1)1.1.2建设性质 (1)1.1.3项目承办单位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研究工作依据 (1)1.1.6研究工作范围 (2)1.2可行性研究结论 (3)1.2.1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3)1.2.2厂址 (5)1.2.4环境保护 (5)1.2.5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5)1.2.6项目建设进度 (5)1.2.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5)1.2.8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6)1.2.9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6)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7)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 (9)2.1项目提出的背景 (9)2.2投资的必要性 (10)2.2.1项目的建设是市场的需要 (10)2.2.2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需要 (10)2.2.3是提高当地群众收入和保持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 (10)第三章市场分析 (12)3.1我国有机溶剂清洗剂行业现状 (12)3.2废有机溶剂回收处理市场前景 (12)3.3产品定价 (14)3.4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15)3.5营销策略 (16)3.6市场分析结论 (16)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17)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 (17)4.1.1地理位置 (17)4.1.2场址概述 (18)4.2场址建设条件 (19)4.2.1气候 (19)4.2.2水文 (19)4.2.3工业经济条件 (20)4.2.4交通条件 (20)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22)5.1项目组成 (22)5.2生产技术方案 (22)5.2.1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22)5.2.2生产工艺流程 (22)5.3废有机溶剂再生处理系统的主要设施 (24)5.3.1储存 (24)5.3.2精馏釜、塔 (24)5.4工程方案 (25)5.4.1土建 (25)5.4.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27)5.4.3道路停车场 (28)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29)6.1总图运输 (29)6.1.1总图布置方案的要点及说明 (29)6.1.2总图布置方案 (29)6.1.3主要用地指标 (30)6.2场内外运输 (30)6.2.1运输量 (30)6.2.2运输工具及运输方式 (31)6.3公用辅助工程 (32)6.3.1给排水工程 (32)6.3.3通风除尘 (35)6.3.4维修 (35)6.3.5通讯设施 (35)第七章节能 (36)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36)7.1.1原则和标准 (36)7.1.2规范和依据 (36)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37)7.3节能措施 (37)7.3.1建筑节能 (37)7.3.2节电措施 (38)7.4节水措施 (38)7.5节约土地 (39)第八章环境保护 (40)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40)8.1.1环境质量标准 (40)8.1.2污染物排放标准 (40)8.2环境和生态现状 (40)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40)8.3.1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 (40)8.3.2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42)8.4环境保护措施 (42)8.4.1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 (42)8.4.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43)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 (45)8.6公众参与 (46)8.7环境影响评价 (46)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47)9.1劳动安全卫生 (47)9.1.1设计依据 (47)9.1.3职业卫生 (49)9.2消防安全 (50)9.2.1设计主要依据 (50)9.2.2消防原则及措施 (50)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2)10.1组织机构 (52)10.2人力资源配置 (53)10.2.1劳动定员 (53)10.2.2工作制度 (53)10.2.3人员来源 (53)10.2.4人员培训 (53)10.3项目管理 (54)10.3.1财务管理 (54)10.3.2设备物资管理 (54)10.3.3工程管理 (54)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 (56)11.1 项目建设管理 (56)11.2项目监理 (56)11.3 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 (57)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9)12.1投资估算 (59)12.1.1编制依据 (59)12.1.2编制方法 (59)12.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60)12.1.4流动资金估算 (61)12.1.5投资估算结果 (61)12.2资金筹措 (61)12.3投资使用计划 (62)12.4投资估算表 (62)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 (63)13.1 总则 (63)13.2 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4)13.3 招标内容 (65)13.4 招标基本情况表 (65)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67)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67)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67)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68)14.3.1年销售收入估算 (68)14.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68)14.3.3利润及利润分配 (70)14.4财务分析 (70)14.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70)14.4.2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72)14.5不确定性分析 (72)14.5.1盈亏平衡分析 (72)14.5.2敏感性分析 (73)14.6财务评价结论 (74)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 (75)15.1风险因素的识别 (75)15.2风险评估 (76)15.3风险对策研究 (77)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79)16.1结论 (79)16.2建议 (80)附表:。
化学工程的溶剂回收资料溶剂回收在化学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有效回收和再利用溶剂,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介绍溶剂回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溶剂回收的原理溶剂回收是指将废弃溶剂进行处理,使其重新变为可用的溶剂。
溶剂回收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差异实现溶剂的回收。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蒸馏、吸附和膜分离。
1. 蒸馏法:利用溶剂的沸点差异,将废弃溶剂进行加热,使其蒸发成气体,再通过冷凝器将溶剂重新凝结成液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溶剂之间沸点差异较大的情况。
2.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废弃溶剂进行吸附,然后再通过冲洗或加热等方式将溶剂从吸附剂上解吸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溶剂的回收。
3. 膜分离法:利用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的特性,将废弃溶剂通过膜分离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溶剂,另一部分是污染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溶剂与水的分离。
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弃溶剂转化为可用的溶剂。
常见的化学方法包括酸碱中和法和重组法。
1. 酸碱中和法: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将废弃溶剂中的酸碱物质与中和剂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从而达到回收溶剂的目的。
2. 重组法:将废弃溶剂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转化,得到与原溶剂性质相似的物质,然后再通过分离方法将溶剂从产物中回收。
二、溶剂回收的方法溶剂回收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的选择取决于废弃溶剂的种类、废弃溶剂中污染物的性质以及回收效果的要求。
1. 蒸馏法:适用于有机溶剂之间沸点差异较大的情况。
通过加热回收溶剂,可将溶剂回收效率提高到90%以上。
2. 吸附法:适用于有机溶剂的回收。
吸附剂可以选择活性炭等材料,通过吸附达到回收溶剂的目的。
3. 膜分离法:适用于有机溶剂与水的分离。
根据溶剂和水的物理性质差异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并通过膜分离技术实现溶剂的回收。
4. 酸碱中和法:适用于废弃溶剂中含有酸碱物质的情况。
根据酸碱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中和剂进行回收。
5. 重组法:根据废弃溶剂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方法,将废弃溶剂转化为可用的溶剂,并通过分离方法回收。
回收溶剂的使用范文溶剂是在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和家庭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扩散性,可以在溶液中起到溶解、稀释和分离等作用。
然而,溶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因此回收溶剂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回收溶剂的重要性和使用范文,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回收溶剂具有重要意义。
回收溶剂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
许多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如苯、二甲苯等溶剂会释放出苯、甲苯等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并且容易造成大气污染。
此外,溶剂的不当处理还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回收溶剂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的负荷。
另外,回收溶剂还可以节约资源。
许多溶剂是从石化产品中提取的,石化资源非常有限。
通过回收溶剂,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因此,回收溶剂不仅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还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其次,回收溶剂的使用范文也非常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行业都需要大量使用溶剂,如化工、制药、油漆等行业。
在这些行业中,回收溶剂可以使溶剂得到有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在科研实验中,溶剂的使用也十分常见,如有机合成、分离纯化等实验。
回收溶剂可以帮助科研机构节约实验材料费用,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
在家庭生活中,溶剂也广泛应用于清洗、洗涤等方面。
通过回收溶剂,可以减少家庭生活中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家庭成员的健康。
针对回收溶剂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
可以在生产企业、实验室和居民区等地设立回收点,专门收集废弃溶剂。
通过回收体系,可以集中回收溶剂,并进行规范的处理和利用。
其次,完善溶剂的再生技术。
可以通过蒸馏、冷凝等物理方法,将废弃溶剂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并进行回收利用。
同时,还可以开发新的技术方法,如化学反应、催化反应等,进一步提高溶剂的回收利用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溶剂的使用效率。
· 47 ·环境治理与发展区域治理废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性、腐蚀性、易挥发性等特点,被列为一级废弃物,对环境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所以对废有机溶剂的回收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常用的粗蒸汽蒸馏,蒸馏,过滤,吸附,汽提等技术,要充分掌握废有机溶剂回收的参数及相关数据,单位组成和回收量计算,使系统回收能力最大化,以达到可再生废弃物溶剂的目的。
同时采用焚烧和安全填埋工艺对残液和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技术关键使用较少的单位流程来形成社会,资源和无害管理模式,以回收和处置危险废物,如废有机溶剂。
典型尺寸:回收量为2000t/a。
(三)主要技术规格和条件(1)技术指标:再生产品可以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对残留物和残渣进行处理以符合危险废物焚烧和安全填埋处置标准。
(2)条件要求:具有在一定区域内对废溶剂进行集中收集,回收和分类管理的条件,以及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所需的数量。
二、实验(一)蒸馏装置有机溶剂具有易挥发特性,常采用蒸馏方法进行回收操作。
(二)蒸馏工艺在蒸馏之前,根据废液的比重,首先处理高比重的废液,然后从高处理到低处理。
饲料不得超过蒸馏静置容量的75%。
蒸馏温度应该指纯物质的沸点。
三氯乙烯的沸点是86.7℃,蒸馏温度通常控制在85-95℃之间;二氯甲烷的沸点为40.1℃,蒸馏温度通常应在40-50℃之间。
由于废液中含有油脂,加热过程将缓慢升温。
同时密切观察蒸馏釜中物料的变化,防止溢出物溢出。
蒸汽由冷凝器冷却并进入接收容器。
二氯甲烷在室温下非常易挥发,并进行二次冷凝以增加产物回收率。
在蒸馏结束时,由于蒸馏残余物中回收物质的含量低并且其他成分的含量高,蒸馏温度将升高。
此时馏出的馏分将含有一些杂质。
馏出物的颜色不再是无色,透明和淡黄色的。
这部分需要接受下一批物料的二次蒸馏。
蒸馏后的残余物被焚烧以避免二次污染。
为了回收失效的异丙醇,异丙醇和水形成共溶解的共沸物并且不能通过简单的蒸馏纯化。
DMF回收的原理文档DMF(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其它有毒性和致癌性,它的使用和处理必须非常小心。
DMF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回收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1.确定DMF的含量:在开始回收过程之前,必须准确测定原料或废液中DMF的含量,以便做出适当的处理或回收决策。
常见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
2.废液预处理:废液通常含有杂质和其他污染物,例如溶解物以及有机和无机杂质。
因此,废液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这些杂质,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回收处理。
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沉淀、过滤、萃取等。
3.蒸馏:蒸馏是DMF回收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蒸馏过程中,通过加热将废液中的DMF蒸发出来,然后将蒸汽冷凝回到液体形式并进行收集。
由于DMF的沸点较低,通常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蒸馏,以减少能源消耗。
4.真空蒸馏:如果废液中含有其他挥发性溶剂或物质,传统的蒸馏可能无法完全回收DMF。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真空蒸馏来提高回收效率。
真空蒸馏利用降低系统压力,降低液体沸点,从而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发DMF。
5.结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结晶来回收DMF。
结晶是指将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通过适当的冷却和搅拌条件,DMF可以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然后可以通过过滤和干燥得到纯净的DMF晶体。
6.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可以用于回收DMF。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将废液中的DMF吸附到其表面上。
一旦吸附饱和,活性炭可以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进行再生,并重新使用。
7.膜分离: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不同分子大小和亲疏水性的原理,通过膜过滤将DMF与其他成分分离。
膜过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膜材料和孔径,以实现DMF的分离和回收。
DMF的回收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最佳方法,有时需要结合使用多种技术。
回收DMF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
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的研究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机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溶剂主要用在油漆涂料、印刷、医药、造纸、纺织以及化工等行业中。
溶剂在使用过程中所挥发出来的有机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产生巨大的危害。
溶剂能够被回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气态、液态或固态物质的无机或有机液体物质。
在工业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是有机溶剂⋯1。
而有机溶剂都属于挥发性有机物(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VOCs通常是指在常压下沸点低于260~C或室温时饱和蒸气压大于71Pa的有机物,也有学者将常压下沸点低于100 或25℃时饱和蒸气压大于133Pa的有机物称为VOCs. VOCs大多具有毒性,部分已被列入致癌物,由于VOCs的危险性,许多国家颁布了法令,对VOCs的排放进行了管制。
美国通过了《清洁空气修正案》和《污染防治法》,提高了废气排放标准,将工业生产中的189种污染物列为有毒污染物,其中大部分为VOCs。
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进行回收利用,这就需要有经济有效的VOCs回收方法。
VOCs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破坏性消除法,如焚烧和催化燃烧法等,将VOCs转化为CO2和H20;另~类是回收法,如碳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
碳吸附和冷凝法早已工业化。
碳吸附法使用范围最广,对苯、醋酸乙酯、氯仿等VOCs的回收非常有效;冷凝法主要用于回收高沸点和高浓度的VOCs;膜分离法作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回收法,目前在石油化工、制药行业得到了应用.2 吸附2.1 吸附原理“吸附”是用来表示气态的或溶解的物质在固体表面上富集的术语。
吸附可以区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除了通过气体一侧的边界膜的扩散之外,吸附动力学主要由经过孔隙结构的扩散速率决定。
扩散系数受孔隙的直径对被吸附分子的半径的比值以及被吸附组分的其他特性控制。
吸附速率主要受扩散阻力控制。
污染物必须首先从气体主流穿过气膜扩散到吸附剂的外表面(气膜阻力)。
2.2 吸附工艺目前,采用吸附法净化、回收尾气中的有机组分的工业应用已比较成熟,较大规模的吸附系统采用的通常流程为变温吸附法(TSA)和变压吸附法(PSA)流程,既可有效脱除有机污染物又可回收有用组分。
吸附法在使用中表现了如下的特点:可以相当彻底地净化废气;在不使用深冷、高压的手段下,可以有效地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组分;设备简单,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无二次污染_3]。
根据大量实验研究,在已开发的多套PSA装置的预处理装置中,成功地采用TSA或PTSA技术实现了含高沸点有机物的尾气净化,如苯、萘等的脱除。
变温吸附法(TSA)是根据待分离组分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容量差异实现分离,由于采用温度涨落的循环操作,低温下被吸附的强吸附组分在高温下得以脱附,吸附剂得以再生,冷却后可再次于低温下吸附强吸附组分。
TSA主要使用于从混合气体中回收一种成分,因此,如果要回收几种不同成分,需要安装几个变温操作单元。
TSA用分子筛作为吸附剂来回收非可燃的组分是可行的。
但TSA不能用于回收温度敏感的物质,如三氯乙烷(TCA)和苯乙烯等。
因此在工业上用TSA回收VOCs受到了限制,其应用不如PSA广泛[ 。
变压吸附法(PSA)提纯或分离单元是根据恒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不同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容量或吸附速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压力下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的差异而实现的,由于采用了压力涨落的循环操作,强吸附组分在低分压下脱附,吸附剂得以再生。
查阅文献,研究发现脱附时真空度越小,脱附速度越大。
脱附气体浓度越大,脱附速度相应变小。
PSA的主要工业应用有气体干燥、溶剂蒸汽回收,空气分馏,分离氢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_5 J。
PSA 具有低能耗、产品纯度高且可灵活调节、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投资小、环境效益好等优点。
浙江大学的谢裕坛_6J采用固定床吸附器吸附回收装饰纸生产工艺中烘干油墨时散发的有机溶剂(该废气主要成分为苯、甲苯、乙酸乙酯和其他的有机气体),经过优化,投入运行后,在吸附周期内的吸附效率可达98%以上,废气中的苯、甲苯和乙酸乙酯都能达标排放。
而曾海l7 在PSA、TSA+抽真空、低压水蒸汽脱附三种工艺中,实验结果发现以活性炭ⅡI为吸附剂、采用低压水蒸汽脱附工艺的脱附效果最好,完全可以满足实际工艺过程对烯烃回收率和产物纯度的需要,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气流量0.012 L /min,吸附压力0.2MPa,蒸馏水用量0.004 L/min,水蒸汽温度140 。
以此工艺条件,在回收气中烯烃的回收率为83.22%,N'的浓度在3.5Vo1.%以下。
PSA的发展趋势为与深冷技术或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将推出复合型的气体分离技术_8J。
2.3 吸附剂吸附工艺的几种主要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分子筛沸石、活性氧化铝和聚合的吸附剂。
工业上使用的吸附剂除了要求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外,还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再生性能,良好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较大的吸附容量,良好的吸附动力学性质和较低的水蒸气吸附容量和较小的压力损失等等。
颗粒活性炭是PSA工艺常用材料,如德国Carbotech公司生产的C10/4活性炭,在用PSA 工艺回收苯、甲苯、二甲苯的应用中显示出比碳纤维更好的性能J。
影响活性炭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比表面积大小,孔容和孔径分布。
因此调整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对表面基团进行改性,对提高其特殊性能和特定吸附催化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牟桂芝等[10]采用日本KALGON公司的ⅣP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发现其对甲硫醇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
该活性炭是用一定浓度的碱溶液浸泡过的媒质活性炭,达到穿透点后,采用碱液浸泡再生,再生后活性炭对甲硫醇的吸附能恢复状态良好,可以进行多次循环使用。
M.A.Lillo—R6denas等研究了活性炭的孔容和表面化学性对其吸附苯和甲苯的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于0,7nm 的微孑L对VOC的吸附起主要控制作用,特别是对于甲苯,而对于表面化学性质,表面氧基团浓度低的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最好。
因此,可以通过使用化学活化的方法(使用KOH或NaOH碱液)来对活性炭进行改性现在有机溶剂的价格又有开始上涨了,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了怎么样把排放的废气中的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利用就成了现在一个热门话题了我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从废气中进行有机溶剂回收的环保企业我们武汉旭日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化工技术支持的全方位的服务性公司本公司主要负责提供的技术项目有:有机废气吸附回收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回收技术等等。
其中高性能的吸附回收装置为本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院、武汉市华博环境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研制,应用于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已在国内多家单位得到成功运用,广泛用于苯系、酮系、醇系、酯系、醚系物等的回收。
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制药,精细化工,电子元件,塑料印刷,各种涂布,胶卷,胶粘制品,高档蜡纸,纤维,塑胶,人造革等行业可回收物质:1、芳烃类: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乙苯、异丙苯、氯苯、二氯苯、苯乙烯及120#汽油等2、卤代烃类: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氯仿、二氯乙烷、氯乙烯单体、三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烷、亚甲基氯化物3、羟基酯类:乙酸乙酯(醋酸乙酯)、乙酸丁酯(醋酸丁酯)、乙酸甲酯、各类丁酸酯、各类甲酸酯、各类丙酸酯、醋酸乙烯酯4、酮类: 丙酮、丁酮(甲乙酮)、甲基异丁酮、环已酮5、醇类: 异丙醇、甲醇、乙醇、丁醇、苯甲醇、环已醇6、烷烃类:正已烷、庚烷、石脑油、环已烷、石油醚、碳氢清洗剂7、含氧化合物类: 氟里昂、乙醚、丁醚、四氢呋喃、糠醛8、含氮化合物类: 丙烯腈、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目前,工业生产打字蜡纸的工艺是将硝化棉溶解在溶剂(通常用乙醇—乙醚混合溶剂)中,加入软化剂、抗氧剂和色剂等配制成棉胶液,基纸通过棉胶液进行涂布,用刮刀控制涂布量,涂布后的湿蜡纸在烘干室内用热空气烘干,挥发出的溶剂排放到大气中去,烘干后的蜡纸加衬纸与格纸,最后,剪切包装为成品。
其缺点在于:生产所用溶剂全部挥发到大气中去,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污染环境。
二甲苯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二甲苯二甲苯属于芳香烃类,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恶心、胸闷、乏力,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隐藏在油漆、各种涂料的添加剂以及各种胶粘剂、防水材料中,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Xylene [C6H4(CH3)2=106.17]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为邻、间、对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具特臭;易燃。
与乙醇、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
沸程为137~140℃。
英文名:Dimethylbenzene;Xylene缩写:DMB结构式:C6H4 (CH3)外观: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有毒性。
一般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及乙基苯的混合物。
级别一般为净水3℃和5℃馏程的优级品和一级品。
用途:广泛用于有机溶剂和合成医药、涂料、树脂、染料、炸药和农药等。
毒性及防护:二甲苯具有中等毒性。
经皮肤吸收后,对健康的影响远比苯小。
若不慎口服了二甲苯或含有二甲苯溶剂时,即强烈刺激食道和胃,并引起呕吐,还可能引起血性肺炎,应立即饮入液体石蜡,延医诊治。
二甲苯蒸气对小鼠的LC为6000*10-6,大鼠经口最低致死量4000mg/kg。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燥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人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
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污染来源:二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合成、合成橡胶、油漆和染料、合成纤维、石油加工、制药、纤维素等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设备不密封和车间通风换气,是环境中二甲苯的主要来源。
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也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
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
与此同时,可能少量形成相应的二甲苯酚(酚类)与氢化2-甲基-3-羟基苯甲酸(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