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正丁醇回收方法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在许多工艺过程中,正丁醇会被消耗掉,因此回收和再利用正丁醇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正丁醇回收方法。
常见的正丁醇回收方法之一是蒸馏法。
蒸馏法是一种基于物质沸点差异的分离方法,可以将正丁醇和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在这种方法中,将混合物加热至正丁醇的沸点,然后将蒸汽冷凝收集,即可得到纯净的正丁醇。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冷凝法也是常用的正丁醇回收方法之一。
冷凝法利用正丁醇与其他成分在温度差异下的不同沸点,通过冷凝器将正丁醇冷凝成液体形式,然后收集。
这种方法相对节能,但需要使用专用的冷凝设备。
膜分离法也可以用于正丁醇的回收。
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将混合物通过膜分离器,正丁醇可以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被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回收。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萃取法也是正丁醇回收的一种常见方法。
萃取法利用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正丁醇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醚类、酯类等。
通过调整萃取剂的溶解度和分配系数,可以实现正丁醇的回收。
离心分离法也可以用于正丁醇的回收。
离心分离法利用杂质和正丁醇在离心力作用下的不同沉降速度,将正丁醇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应用。
正丁醇回收方法有蒸馏法、冷凝法、膜分离法、萃取法和离心分离法等。
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经济考虑,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正丁醇的回收。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组合使用,以提高回收效率和节能效果。
这些回收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正确处理有机溶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有机溶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然而,它们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正确处理有机溶剂不仅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对环境和实验人员自身健康负责的表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机溶剂的常见种类。
常见的有机溶剂包括醇类(如乙醇、甲醇)、醚类(如乙醚)、酮类(如丙酮)、芳烃类(如苯、甲苯)、卤代烃类(如氯仿、四氯化碳)等等。
这些有机溶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处理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我们必须对实验中所用到的有机溶剂的性质有充分的了解。
这包括它们的沸点、闪点、密度、溶解性以及毒性等信息。
例如,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容易挥发,在使用和储存时需要密封良好,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
而对于高闪点的有机溶剂,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远离火源,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在实验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应该尽量控制在最小必要量。
这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还能降低潜在的风险。
对于需要精确计量的实验,应该使用合适的量具,如移液管、量筒或容量瓶等,以确保使用量的准确性。
当实验完成后,对于含有有机溶剂的废弃物,不能随意倾倒。
我们需要根据有机溶剂的性质和实验室的规定,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对于一些纯度要求不高的实验,经过简单的处理和提纯,有机溶剂可以再次使用。
例如,通过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出纯度较高的有机溶剂。
但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防止发生危险。
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有机溶剂,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常见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燃烧法、化学分解法和生物处理法等。
燃烧法适用于那些可以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物无害的有机溶剂。
但在燃烧过程中,要确保燃烧充分,避免产生有害的废气。
化学分解法是通过加入化学试剂,使有机溶剂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
而生物处理法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溶剂分解为无害物质。
但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剂,且处理周期较长。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有机溶剂的回收有非常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这些常用的有效回收方法。
这些不同的回收方法很多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有机溶剂根据其特点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回收,还有些时候可能会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使用才会更有效的回收有机溶剂。
1、吸收法(1)吸收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有机物经典的相似相容原理,运用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来回收工业生产中的有机物。
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是将含有待回收有机溶剂气体经过一些油性液体,通常用废弃的柴油等,让气体和液体逆向的运动,让含有有毒有机溶剂的气体逆向通过流动的液体,通过相似相容的原理,气体中包含的有毒有机溶剂大部分会被油性液体吸收掉。
(2)而这些吸收了有毒气体的油性液体会继续作为一些生产活动的燃料加以燃烧,而在燃烧过程中这些油性液体,例如柴油就会被有效的燃烧掉,而这些油性位置中包含的有机溶剂浓度有限,所以通常燃烧的会很充分,所以会减少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
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安全的,更为环保的办法是直接将柴油吸收的有毒有机溶剂通过沸点的不同分馏区分开来,达到回收的目的。
2、冷凝法(1)冷凝法则是主要通过低温让有机溶剂从气体中冷凝下来,直接回收。
对于浓度较高的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低温水或冷冻水降温后冷凝,一般能够回收其中约80%的有机溶剂,对于成本控制和环保都很有利。
而对于浓度较低的情况,这种做法困难在于难以创造低温条件,一般采用的液氮蒸发制冷的方法,生产中并不容易实现,当然很多时候也会用一些氟利昂等制冷剂,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些制冷剂的挥发依然会危害大气环境,所以有些得不偿失。
(2)不过采用这种方法回收的有机溶剂特点就是纯度很高,让有机溶剂可反复的使用,有非常好的经济价值。
3、吸附法(1)固体吸附法其实就是用一些能够有效吸收有毒有机溶剂的固体来吸收它们。
比如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活性炭等固体吸附物体。
当然有些有机溶剂活性炭是吸附不了的,此时就会用一些新的吸附剂,比如纯氮气还有热空气等等。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实验室是化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因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化学废弃物的合理处理不仅关系到人身安全,还关系到环境保护。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安全、合规地处理这些废弃物。
一、酸废液实验室中常见的酸废液主要来自于酸的中和和实验过程中的残留液体。
在处理酸废液时,首先要稀释,将浓度较高的酸废液逐渐与水稀释,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要进行中和处理,将中和剂加入酸废液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直至中和完成。
可以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对酸废液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二、碱性废液碱性废液主要来自于实验中使用的碱性溶液和残留液体。
处理碱性废液可以采取与酸废液类似的方法,首先稀释,然后中和处理,最后使用吸附剂进行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按照具体溶液的性质和浓度来确定处理方法,确保处理的安全和有效。
三、有机溶剂废液有机溶剂废液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废弃物,主要来自于有机合成过程和溶剂抽提等实验。
处理有机溶剂废液时,可以采用蒸馏和回收的方法,将有机溶剂提纯并回收利用。
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对废弃的有机溶剂进行处理,如氧化、还原等方法,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四、废弃试剂和废液实验室中常见的废弃试剂包括过期的试剂和废弃的反应产物等。
处理这些废弃试剂和废液时,首先要做好分类和标识,将不同性质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以便后续处理。
然后根据试剂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中和、固化、焚烧等。
五、废弃固体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固体包括实验中使用过的滤纸、废弃的包装物等。
处理废弃固体时,首先要进行分类和储存,将有害和无害固体分开存放。
然后对有害固体进行合规的处理,如焚烧、填埋等,对无害固体进行可回收利用或处置。
六、实验室安全管理除了对化学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外,实验室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试剂和溶剂,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实验室溶剂回收操作指南!在试验室里,经常使用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这些试剂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与酸、碱不起作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由于其易挥发,且具有肯定的毒性,污染环境,因此正确回收不仅能够爱护环境,还能削减铺张。
一、石油醚:石油醚是石油馏分之一,主要是饱和脂肪烃的混合物,极性很低,不溶于水,不能和甲醇、乙醇等溶剂无限止地混合,试验室中常用的石油馏分依据沸点不同有下列数种,其再生方法大致相同。
再生方法:用过的石油醚,如含有少量低分子醇,丙酮或乙醚,则置分液漏斗中用水洗数次,以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肯定沸点范围内的部分,如含有少量氯仿,在分液漏斗中先用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
精制方法:工业规格的石油醚用浓硫酸,每公斤加50一振摇后放置一小时,分去下层硫酸液,可以溶去不饱和烃类,依据硫酸层的颜色深浅,酌情用硫酸振摇萃取二、三次。
上层石油醚再用5%稀碱液洗一次,然后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如需肯定无水的,再加金属钠丝或五氯化二磷脱水干燥。
二、环乙烷:沸点,性质与石油醚相像。
再生方法:再生时先用稀碱洗涤。
再用水洗,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将工业规格环乙烷加浓硫酸及少量硝酸钾放置数小时后,分去硫酸层,再以水洗,重蒸,如需肯定无水的,再用金属钠丝脱水干燥。
三、苯:沸点,比重0.879,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丙酮等在各种比例下混溶,纯苯在时固化为结晶,常利用此法纯化。
再生方法:用稀碱水和水洗涤后,氯化钙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工业规模的苯常含有噻吩、吡啶和高沸点同系物如甲苯等,可将苯1000毫升,在室温下用浓硫酸每次80毫升振摇数次,至硫酸层呈色较浅时为止,再经水洗,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79℃馏分。
对于甲苯等高沸点同系物,则用二次冷却结晶法除去,苯在固化成为结晶,可以冷却到,滤取结晶,杂质在液体中。
四、氯仿:比重1.488,不溶于水,易与乙醚、乙醇等混溶,在日光下易氧化分解成Cl2、HCl、CO2及光气(COCl2),后者有毒,故应贮在棕色瓶中。
三氯甲烷操作方法三氯甲烷,又称氯仿,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
下面将介绍三氯甲烷的操作方法。
1. 实验室操作方法:(1) 回收:在实验室中,三氯甲烷通常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的。
使用完毕后,可以尝试回收剩余的三氯甲烷。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a. 使用针筒将剩余的三氯甲烷转移至密闭容器中。
b. 使用适当的仪器进行冷凝,将蒸发的三氯甲烷回收至新的容器中。
(2) 储存:三氯甲烷是易燃的有机物质,储存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a.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b. 储存容器必须密封良好,以防止挥发和泄漏。
c. 使用非可燃性容器,如玻璃瓶或PE瓶,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3) 安全操作:a. 三氯甲烷具有麻醉性,呼吸高浓度的三氯甲烷蒸汽可能导致意识丧失、窒息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操作时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b. 避免将三氯甲烷接触至皮肤、眼睛和黏膜,避免口服和吸入。
c. 使用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衣等个人防护装备。
2. 工业操作方法:(1) 生产方法:工业上,三氯甲烷主要通过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制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 将甲烷和氯气通入反应釜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
b. 进行冷凝,将生成的三氯甲烷蒸汽收集至容器中。
c. 进一步的提纯和分离工序。
(2) 安全操作:a. 工业生产中,三氯甲烷的生产厂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b. 根据工艺要求,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防爆条件。
c. 进行工艺流程控制,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综上所述,三氯甲烷的操作方法包括实验室操作和工业操作两种。
在实验室操作中,需要注意回收和储存,以及安全操作的方法。
在工业操作中,需要按照一定的生产方法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无论是实验室操作还是工业操作,对于三氯甲烷的操作都需谨慎,保证人身安全和实验室/厂房安全。
专注物料浓缩分离提纯技术
膜分离技术从废液中回收有机溶剂
对于许多含有机溶剂的废液,通过分子筛膜及膜分离过程强化成套装备技术,将有机溶剂从废液中回收利用,在降低废液处理费用的同时还可回收有机溶剂,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且有利于环保,一举三得。
化工废水
化学工业品、化工产品种类多样,成分复杂,多数有剧毒,分离困难,不易净化;在土壤、生物等内部集聚不易分解,易造成土壤污染;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耗氧性质,易使水质恶化。
公司采用陶瓷膜和有机膜集成工艺,可实现各类有机化工生产废水的达标排放、回用及零排放,可回收利用含甲醇、乙醇废水,含乙腈废水,含异丙醇、叔丁醇废水,含乙酸乙酯废水,含四氢呋喃废水等。
含油废水
实验室通过研制出系列性能优异的抗污染陶瓷基功能膜,开发出水处理成套技术。
该技术采用连续进料和错流过滤处理的方式,对海上油/气田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可高效去除污水中油、悬浮物、微生物、生物毒性等,渗透通量
200~500L/(m2h),产水水质达到低渗油田A1回注标准或海洋排放水质指标标准,且满足海上平台安装、使用、维修及安全要求,具有处理效率高、化学药品添加量少、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有效降低海上油/气田含油污水处理成本,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甲苯处置方法甲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印染等行业。
然而,甲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气会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因此,正确的处理和处置甲苯废物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甲苯处置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一种常见的甲苯废物处理方法是通过回收再利用。
在一些工业过程中,甲苯的废物可以通过回收装置进行处理,将其重新提取、纯化,并在其他生产过程中再次使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还能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当无法回收再利用时,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是几种常见的甲苯废物处理方式。
物理吸附一般通过活性炭等材料进行,这些材料的多孔性能可以有效吸附甲苯分子。
而化学吸附则是指利用一些化学试剂将甲苯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例如,氧化还原法可以通过在甲苯废物中加入氧化剂,将甲苯氧化为无毒、无害的化合物。
除了吸附法外,还可以采用气相净化法来处理甲苯废气。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吸附剂来吸附和去除废气中的甲苯。
吸附剂一般选择具有高吸附能力和选择性的材料,例如活性炭、分子筛等。
废气经过吸附剂后,甲苯被吸附在表面上,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
随后,可以采用再生方法将吸附剂中的甲苯去除,以便再次使用。
此外,在处理甲苯废物时,还可以考虑一些生物法的应用。
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甲苯降解为无害物质。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在甲苯废物中引入特定的细菌或真菌,使其利用甲苯作为碳源进行生长与繁殖,从而降解甲苯分子。
这种方法具有对环境友好、降解效率高等优点,但需要控制好条件,例如温度、pH值等,以保证微生物的活性。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甲苯处置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处理方式。
如高温燃烧法,将甲苯废物置于高温条件下进行燃烧,将甲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该方法具有高处理效率和彻底的分解特点,但需要注意控制燃烧的温度和氧气供应,以避免产生有毒物质。
总之,在处理甲苯废物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溶剂的回收和再利用一、概述溶剂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试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用于汽车、电子、化妆品、制药和食品等行业。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在含酸、酸性和碱性环境下都可使用。
然而,大量使用的溶剂对环境造成了危害,因此,回收和再利用已经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工作。
二、溶剂回收方法1. 蒸馏法蒸馏是回收大多数有机溶剂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高温将溶剂分离出来,然后将溶剂冷却并重新收集。
由于有机溶剂具有较低的沸点,因此使用蒸馏方法可以高效回收大多数有机溶剂。
2.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是利用交换树脂对溶剂中的离子或分子来回收有机溶剂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高浓度的大型有机废水的处理。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是通过将废溶剂置于膜下,再施加压力从中将溶剂分离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有机溶剂的濃縮和回收。
三、溶剂再利用方法1. 燃烧法一些溶剂在燃烧之后会产生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这种方法是回收和再利用有机物的最后手段,但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2. 转化法通过氧化、还原和酯化等方法将溶剂转化为新的原料或再产生新的溶剂。
3. 再生法再生法通常是通过处理废料来清除杂质并将溶剂还原为可再用的状态,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活性炭吸附法,这种方法可以将溶剂中的杂质去除。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节省成本和资源。
四、溶剂回收的好处1. 节省成本回收和再利用有机溶剂可以得到额外的收益。
没有必要购买新的材料,也不需要承担废料中新的成本。
2. 保护环境由于减少投入环境中的废料,采用溶剂回收和再利用可以保护环境。
3. 改善寿命和工作环境通过回收有机溶剂,您可以保持和改善工作环境。
在工作区域内不再有废弃的化学废物,不会对员工或邻近的居民造成威胁。
五、关键问题1. 关于回收的成本和利润回收和再利用有机溶剂可以节约成本,并且对于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一些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可能会比买新溶剂更昂贵,而且收益的可预见性也有所不同。
2. 如何处理回收溶剂的含有有害污染物在某些情况下,废溶剂可能包含有害污染物,例如重金属或其他化学物质。
回收溶剂的使用范文溶剂是在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和家庭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扩散性,可以在溶液中起到溶解、稀释和分离等作用。
然而,溶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因此回收溶剂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回收溶剂的重要性和使用范文,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回收溶剂具有重要意义。
回收溶剂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
许多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如苯、二甲苯等溶剂会释放出苯、甲苯等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并且容易造成大气污染。
此外,溶剂的不当处理还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回收溶剂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的负荷。
另外,回收溶剂还可以节约资源。
许多溶剂是从石化产品中提取的,石化资源非常有限。
通过回收溶剂,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因此,回收溶剂不仅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还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其次,回收溶剂的使用范文也非常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行业都需要大量使用溶剂,如化工、制药、油漆等行业。
在这些行业中,回收溶剂可以使溶剂得到有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在科研实验中,溶剂的使用也十分常见,如有机合成、分离纯化等实验。
回收溶剂可以帮助科研机构节约实验材料费用,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
在家庭生活中,溶剂也广泛应用于清洗、洗涤等方面。
通过回收溶剂,可以减少家庭生活中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家庭成员的健康。
针对回收溶剂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
可以在生产企业、实验室和居民区等地设立回收点,专门收集废弃溶剂。
通过回收体系,可以集中回收溶剂,并进行规范的处理和利用。
其次,完善溶剂的再生技术。
可以通过蒸馏、冷凝等物理方法,将废弃溶剂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并进行回收利用。
同时,还可以开发新的技术方法,如化学反应、催化反应等,进一步提高溶剂的回收利用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溶剂的使用效率。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前言如今正在使用的共有 3000 多种,有机溶剂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漆、医药、造纸、印刷、纺织等领域中,并且在工业生产中对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通常都非常大,这些有机物千差万别,但是有机溶剂的特点就是容易挥发出特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常都是有毒物质,之前电视报道的酸雨、酸烟雾时间与这不无关系,同时一些有机物挥发出来的氯氟烷烃对大气臭氧层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能否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效地回收有机溶剂将显得异常的重要。
1 有机溶剂概述有机溶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本身还能够分解成为燃料、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
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甲苯、醇类、酯类、酮类、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类、芳烃,卤代烃类、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这些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质,并且很多都被证实是具有很强的致癌特性的。
在早期的工业生产对这些有机溶剂由于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害,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有机溶剂的危害,但是采取的措施多是燃烧的方法。
有机溶剂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但是这种燃烧的方法依然不是非常的安全和环保。
一方面这些有机溶剂通过有焰燃烧和无焰催化燃烧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通常这些有机溶剂都不可能进行充分的燃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次生有毒气体,产生的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体依然是巨大的危害,因此最终人们意识到,只有真正的在工业生产中将有机溶剂更有效的回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2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有机溶剂的回收有非常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这些常用的有效回收方法。
这些不同的回收方法很多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有机溶剂根据其特点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回收,还有些时候可能会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使用才会更有效的回收有机溶剂。
吸收分离法是一种占老而又重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
吸收分离过程是通过混合气与适当的液体接触,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便溶解于该液体内形成溶液,不能溶解的组分则保留在气相中,于是原混合气体的组分得以分离。
常用汽油(馏出轻组分的汽油、低温汽油或废汽油)、煤油系溶剂、轻柴油、冷乙二醇溶液、特制有机溶剂等容易吸收油气的吸收剂,与油品储运系统排放出来的油气——空气混合气接触以回收或除去其中的油气。
目前有两种典型的油气吸收回收方法:常压常温吸收法与常压冷却(低温)吸收法。
一、常压常温吸收法这种方法是在常压常温下,在吸收塔内利用吸收剂与油品储运系统排放出来的油气空气混合气接触而回收或除去其中油气的一种方法。
图3.1为常压常温下(气吹)汽油蒸气、LPG通过煤油、机油时的吸收试验结果。
因煤油、机油与油气无限互溶,故吸收难以达到饱和。
这一点与吸附不同。
而LPG主要由C3~C4组成,组分较轻,因此吸收易达到饱和。
从油气吸收回收的特点及技术经济来分析,吸收塔宜用填料塔,而油气与吸收剂在填料表面进行逆流接触吸收。
常压常温吸收法回收装置常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富吸收剂可以再生而循环使用,装置可视为独立完整的一个系统。
该系统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技术经济核算容易,但吸收剂性能要求严格,应考虑解吸气中串气及吸收剂汽化等问题。
另一种是富吸收剂不循环使用,而是送回炼油厂加工处理。
由于富吸收剂解吸较难,吸收剂仅作为一次性使用,故其使用范围受限制。
这类回收装置尤其适用于炼油厂回收油气。
若富吸收剂可以方便地直接送回炼油装置加工处理,则设备成本低、投资经济、运转操作简单。
在日本,这两类回收装置都进行过开发研制,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日本国内的应用情况是两种装置使用各半,应用的条件是接近炼油厂的油库多采用一次性吸收剂的回收法,用过吸收剂(富吸收剂)直接送到炼厂加工处理;远离炼厂的独立油库等单位多采用富吸收剂能够再生的回收装置,吸收剂可循环使用。
中国石化销售公司曾引进了日本丸善石油工程公司(Maruzen Engineering Inc)开发的油气回收装置(Hydrocarhon Vapor Recovery Unit--Soval Process)。
废气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及回收摘要:为了降低我国工业生产对于环保的危害,本文选定废气中有机溶剂展开分析,先行探讨了废气、有机溶剂两者对生态环保构成的威胁,随后阐述了废气中有机溶剂进行处理和回收的重要性,最终给出了几项处理及回收方案,旨在借此为生态环保型工业生产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废气;有机溶剂;处理;回收引言:新时期经济发展背景下,国家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
新市场形势下,工业产业生产量开始增加,导致产品废气排放量也随之增长,废气中所含有的有机溶剂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极大危害。
但部分工业生产厂家对此意识并不到位,致使废气中有机溶剂含量居高不下。
鉴于此,本次研究意义重大。
一、概念解读(一)废气及其危害废气,本质上是人类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在工业生产及生活中所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的有毒气体。
据相关资料显示,废气的高频排放点,主要以化工厂以及炼油厂等工业生产厂家为主,此类厂家所排放的废气异味大且携带刺鼻感,污染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对国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
另外,废气所包含的空气污染物种类极为繁杂,对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也比较复杂,因而其携带的毒性也随之携带复杂性,对人体健康形成极大的危害。
(二)有机溶剂及其危害有机溶剂为化学性有机溶剂,其介质为有机物。
在国民的生产生活中,有机溶剂属于一类应用相对广泛的有机性化合物,常见的以清洁剂、装饰涂料、油漆等为主,虽然应用后可对生产、居住环境具有装饰效用,提升审美,但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却不可小觑[2]。
综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溶剂分类可知,主要包括三乙醇胺、苯乙烯等,尤其是后者,其属于一类典型的有机性化合物,由本氢原子组建而成,与水不相容,工业生产中,常用于合成橡胶。
结合废气中有机溶剂进行深入分析可发现,所携带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侵害人体神经系统。
有机溶剂随大气循环入体后,会对引起人类神经衰弱,从而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目眩等反应。
其二,侵害人体血液健康。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前言
如今正在使用的共有 3000 多种,有机溶剂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漆、医药、造纸、印刷、纺织等领域中,并且在工业生产中对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通常都非常大,这些有机物千差万别,但是有机溶剂的特点就是容易挥发出特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常都是有毒物质,之前电视报道的酸雨、酸烟雾时间与这不无关系,同时一些有机物挥发出来的氯氟烷烃对大气臭氧层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能否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效地回收有机溶剂将显得异常的重要。
1 有机溶剂概述
有机溶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本身还能够分解成为燃料、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
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甲苯、醇类、酯类、酮类、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类、芳烃,卤代烃类、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这些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质,并且很多都被证实是具有很强的致癌特性的。
在早期的工业生产对这些有机溶剂由于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害,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有机溶剂的危害,但是采取的措施多是燃烧的方法。
有机溶剂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但是这种燃烧的方法依然不是非常的安全和环保。
一方面这些有机溶剂通过有焰燃烧和无焰催化燃烧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通常这些有机溶剂都不可能进行充分的燃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次生有毒气体,产生的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体依然是巨大的危害,因此最终人们意识到,只有真正的在工业生产中将有机溶剂更有效的回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有
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2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的回收有非常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这些常用的有效回收方法。
这些不同的回收方法很多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有机溶剂根据其特点选择最有效
的方法回收,还有些时候可能会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使用才会更有效的回收有机溶剂。
1 吸收法
吸收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有机物经典的相似相容原理,运用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来回收工业生产中的有机物。
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是将含有待回收有机溶剂气体经过一些油性液体,通常用废弃的柴油等,让气体和液体逆向的运动,让含有有毒有机溶剂的气体逆向通过流动的液体,通过相似相容的原理,气体中包含的有毒有机溶剂大部分会被油性液体吸收掉。
而这些吸收了有毒气体的油性液体会继续作为一些生产活动的燃料加以燃烧,而在燃烧过程中这些油性液体,例如柴油就会被有效的燃烧掉,而这些油性位置中包含的有机溶剂浓度有限,所以通常燃烧的会很充分,所以会减少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
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安全的,更为环保的办法是直接将柴油吸收的有毒有机溶剂通过沸点的不同分馏区分开来,达到回收的目的。
2 冷凝法
冷凝法则是主要通过低温让有机溶剂从气体中冷凝下来,直接回收。
对于浓度较高的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低温水或冷冻水降温后冷凝,一般能够回收其中约 80%的有机溶剂,对于成本控制和环保都很有利。
而对于浓度较低的情况,这种做法困难在于难以创造低温条件,一般
采用的液氮蒸发制冷的方法,生产中并不容易实现,当然很多时候也会用一些氟利昂等制冷剂,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些制冷剂的挥发依然会危害大气环境,所以有些得不偿失。
不过采用这种方法回收的有机溶剂特点就是纯度很高,让有机溶剂可反复的使用,有非常好的经济价值。
3 吸附法
固体吸附法其实就是用一些能够有效吸收有毒有机溶剂的固体来吸收它们。
比如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活性炭等固体吸附物体。
当然有些有机溶剂活性炭是吸附不了的,此时就会用一些新的吸附剂,比如纯氮气还有热空气等等。
当然,活性炭吸附法目前还是世界上回收有毒有机溶剂的主流,这也是因为活性炭价格便宜,吸收效果良好,并且很环保。
随着环保形式的日益严峻,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医药行业,目前用活性碳纤维吸附各个储罐和真空泵排气中有机溶剂的方法也越来越普遍,而且效果较好,一般能达到 95%以上的收率,达到环保要求的同时,回收后的溶剂套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4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工艺比较复杂,因为这还涉及到膜回收等复杂工艺,但是有时候却不得不采用这种方法。
这是因为一些化学性质奇异的剧毒有机溶剂用之前的方法都不能有效的吸收,那么排放到大气中会比一般都要严重的时候就不得不采用终极办法。
膜分离法之所有非常有效作为有机溶剂回收的釜底抽薪办法是因为通常有些有机溶剂不单单只是一种,有好几种,但是这些有机溶剂的化学性质有千差万别,采用之前的三种方法都是利用其特殊的化学性质才能有效的完成,所以不可能同时将多种有毒的有机溶剂一网打尽,因此就会采用膜分离的方法,这是用于膜分离可以同时使用多种多张膜,不同的膜能够分离掉
不同的有毒有机溶剂,因此采用多种膜多层膜之后就能既全面又彻底的将多种有毒有极容易统统回收。
目前运用的膜主要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有机膜和无机膜各有特点,能够运用到不同的有毒有机溶剂回收当中。
如今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改良原来的膜或者研究新型的膜,这些新型的膜具有更好的风力能力并且化学性质也会更加的稳定,比如需要耐高温,耐腐蚀,耐压等等,同时有些膜还将具有吸收多种有机溶剂的作用,相信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万能的膜,这也会让化学有机溶剂的回收变得一劳永逸。
3 结束语
总之,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多种且大量的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环境的有毒有机溶剂,这些有毒有机溶剂虽然化学性质各异,但是都能通过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方法利用不同的化学原理将不同有机物的性质加以回收,将这些有毒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让工业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让工业生产更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郭昊.活性炭吸附回收 VOCs 的过程研究与工程设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X.
杨华,刘石彩.用活性炭回收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研究进展.生物质化学工程,201X,5:52-5
8.
张志昆.人造革生产尾气中有机溶剂回收工艺研究.河北科技大学,
201X.
陈长青.溶剂回收技术与实验室环境保护.福建分析测试,
201X,1:37-40.
李伟.甲醇-乙酸乙酯混合溶媒的分离回收研究 .重庆大学,201X.
余国英.国内工业固定源 VOCs 吸附-冷凝-溶剂回收技术.海峡科学,201X,8:61-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