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电子病历
- 格式:docx
- 大小:17.76 KB
- 文档页数:3
什么是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一直是医院信息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追求目标,而全结构化又是电子病历发展方向。
下面阐述电子病历的全结构化相关的知识有助于用户鉴别什么是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电子病历系统。
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是指从医学信息学的角度将以自然语言方式录入的医疗文书按照医学术语的要求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将这些语义结构最终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全结构化电子病历是将所有病历文本内容格式化成若干元素的组合。
将医生从繁重的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最大程度降低医生的键盘输入,只需要应用鼠标即可完成病历的书写,减少医生在写病历上的时间,同时通过专业化的模板设计,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为科研资料提供精确查询。
利用特有的自然语言结构化技术,把病历信息转化为知识,逐渐形成医院自己的知识库。
只有通过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才能将病史、查体、化验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预后联系在一起,并分析出最科学的临床路径。
提高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
不能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因为这样的病历只是非结构化的文本病历,在以后医学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无法采用关系型的计算方法对医学数据进行整合计算,从而为电子病历的衍生功能,如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打下一个的数据基础,也无法对病历中的医学信息做检索,统计,分析。
易迅电子病历——数据全结构化存储在易迅电子病历中,病历数据是按照以下四层结构进行存储的(如上图所示):第一层:病历文档(例如: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等)第二层:文档段(例如:主诉,现病史,个人史,体格检查等)第三层:数据组(例如:个人史中的出生史,营养史等等)第四层:数据元(例如:出生史中的产式,窒息等等)病历数据按照上述四层结构进行存储后可在后续的查询统计中逐级查询到情况异常的病人,同时,文档段、数据组、数据元中的数据也可以在各个病历文档中进行同步。
易迅结构化电子病历,遵循新标准,支持结构化病历编辑,电子病历含医疗质控,安全治疗,护理病历,知识库等,支持病历高度自定义。
什么是结构化电子病历结构化电子病历的特点及优势结构化电子病历(Structured EMR)在数据处理上和上一代电子病历(非结构化电子病历:Non-Structured EMR)有本质的区别。
在非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中,除了表格式数据外,所有的医疗文书都以文本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这些文本包括plain text或带格式的文本。
随着XML技术的出现,一些非结构化电子病历也以XML 的方式保存数据。
那么结构化电子病历和非结构化电子病历最显著的区别在哪里呢?1.1 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定义结构化电子病历是指从医学信息学的角度将以自然语言方式录入的医疗文书按照医学术语的要求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将这些语义结构最终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由于医学信息学上关心的医学术语都是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的方式保存在数据库中,在医学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关系型(面向对象)的计算方法对医学数据进行整合计算,从而为电子病历的衍生功能,如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打下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基础。
由于结构化电子病历是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保存到数据库中,其元数据包含各种数据类型,如表示时间的datetime类型,表示长度、体积的float类型,甚至还可以是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这样在后期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型中,不仅会有医学术语(Measures),如发病周期,肿瘤大小等,还包括度量这些医学术语的指标值,如时间,大小尺寸等,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构建数据挖掘的立方体(CUBE),从而为临床数据分析和挖掘使用。
例1:如果描述一个‘胸部疼痛3日’病症的句子,我们就按照词语的类别,把它划分为‘胸部’(名词)、‘疼痛’(动词、行为短语)、‘3’(数词)和‘日’(单位名词)4个部分。
‘胸部’是这一句话中描述‘身体部位’的元素,‘疼痛’是描述‘症状’的元素,‘3’是‘数值’元素,‘日’是‘时间单位’元素。
那么如图1.2所示,我们应该可以在相应的元素分类中找到这些元素(假设这些元素已经定义好了)。
结构化电子病历的特点及优势结构化电子病历(Structured EMR)在数据处理上和上一代电子病历(非结构化电子病历:Non-Structured EMR)有本质的区别在非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中,除了表格式数据外,所有的医疗文书都以文本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这些文本包括plain text 或带格式的文本。
随着XML 技术的出现,一些非结构化电子病历也以XML的方式保存数据。
那么结构化电子病历和非结构化电子病历最显著的区别在哪里呢?1.1 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定义结构化电子病历是指从医学信息学的角度将以自然语言方式录入的医疗文书按照医学术语的要求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将这些语义结构最终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由于医学信息学上关心的医学术语都是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的方式保存在数据库中,在医学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关系型(面向对象)的计算方法对医学数据进行整合计算,从而为电子病历的衍生功能,如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打下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基础。
由于结构化电子病历是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保存到数据库中,其元数据包含各种数据类型,如表示时间的datetime 类型,表示长度、体积的float 类型,甚至还可以是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这样在后期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型中,不仅会有医学术语(Measures),如发病周期,肿瘤大小等,还包括度量这些医学术语的指标值,如时间,大小尺寸等,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构建数据挖掘的立方体(CUBE,从而为临床数据分析和挖掘使用。
例1:如果描述一个‘胸部疼痛 3 日'病症的句子,我们就按照词语的类别, 把它划分为‘胸部'(名词)、‘疼痛'(动词、行为短语)、‘3('数词)和‘日'(单位名词) 4 个部分。
‘胸部'是这一句话中描述‘身体部位 '的元素, ‘疼痛'是描述‘症状'的元素, ‘3是'‘数值'元素, ‘日'是‘时间单位 '元素。
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电子病历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其中电子病历的结构化是电子病历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电子病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利于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错误,利于加强过程管理,降低医疗成本,这些都是电子病历的优点,但是电子病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便于对病人医疗数据进行再利用,使之成为教学、科学研究的资料,便于对病人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从而为医学研究提供依据。
结构化电子病历是指从医学信息学的角度将以自然语言方式录入的医疗文书按照医学术语的要求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将这些语义结构最终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结构化电子病历的优势:
大大降低病历出错的概率;
避免了用词的随意性,给今后的数据收集、研究提供了方便;
支持电子病历查询统计和数据挖掘:
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对电子病历按照模板层次结构进行查询。
实现共享(卫生部要求):
例如:
易迅电子病历——数据全结构化存储
在易迅电子病历中,病历数据是按照以下四层结构进行存储的(如上图所示):
第一层:病历文档(例如: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等)
第二层:文档段(例如:主诉,现病史,个人史,体格检查等)
第三层:数据组(例如:个人史中的出生史,营养史等等)
第四层:数据元(例如:出生史中的产式,窒息等等)
病历数据按照上述四层结构进行存储后可在后续的查询统计中逐级查询到情况异常的病人,同时,文档段、数据组、数据元中的数据也可以在各个病历文档中进行同步。
易迅结构化电子病历,遵循新标准,支持结构化病历编辑,电子病历含医疗质控,安全治疗,护理病历,知识库等,支持病历高度自定义。
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介绍病历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原始记录,贯穿于病人在医院就诊的各个环节中,因此病历信息的电子化,在面向医疗的信息服务中处于核心地位。
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电子病历(Computer_based Patient Record,简称CPR)是有关病人的健康和医护情况的终身电子保存信息,它由医护人员记录诊断治疗全过程,客观、完整、连续地记录了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诊疗经过,将分散的信息汇集到一起、并以相关的方式提供给医生,是临床教学、科研及诊断治疗的基础资料。
电子病历既有结构化信息,也有非结构化的自由文本,还有图形图像信息,电子病历的优势不仅在于信息载体的电子化,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超越纸张病历的服务功能。
除了包含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外,它还采用信息技术将文本、图像和声音结合起来,能进行声音、照片、图像等有关病人的多媒体情报综合处理,除信息共享更充分、使用更方便外,它还具有多媒体、网络通信、辅助决策支持等优于纸张病历的功能。
电子病历的意义不限于病历本身的管理。
电子病历基于传统的HIS 系统,但HIS系统并不等于电子病历系统,从电子病历的角度看病人信息,是完整的、集成的,电子病历系统将采用不同技术的业务系统信息以统一的视图向用户提供病人的集成信息;而从传统的HI S每个子系统来看病人信息,是局部的、分散的。
由于病历信息贯穿于病人就诊的各个环节中,因此,电子病历的建设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它通过不断的开发完善,逐步实现完整的病人信息处理的电子化、数字化。
“天健”电子病历系统设计思想“天健”电子病历系统面向门诊和病房临床医生,实现了医生日常阅读、书写病历和医院管理病历的需求,它包括知识库管理、病历模版制作、医生书写病历、开各种检查检验申请单、查询各种报告单、电子病历浏览、病历质量控制等功能。
它将病人在院期间的所有医疗信息通过计算机管理,并给医生临床工作提供许多有益帮助。
结构化电子病历白皮书结构化电子病历白皮书结构化电子病历产品组出品内容提要本白皮书阐述了结构化电子病历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特性。
本白皮书阐述了结构化电子病历基于Caché数据库XML存储技术。
本白皮书阐述了结构化电子病历的特点及优势。
本白皮书介绍了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功能实例。
目录多媒体、结构化的电子病历系统 (4)1.TRAKCARE EPR系统 (4)2.TRAKCARE EPR系统的意义 (6)2.1.医疗工作的需求 (6)2.2.社会发展对信息的要求 (7)2.3.医院信息化由业务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 (8)3. TRAKCARE EPR系统设计定位及设计思想 (9)3.1T RAK C ARE EPR系统设计依据 (9)3.2T RAK C ARE EPR系统设计原则 (9)3.2.1 系统的先进性 (9)3.2.2 系统的可靠性 (9)3.2.3 系统的可维护性 (9)3.2.4 系统的安全性 (10)3.2.5 系统的集成性 (10)3.2.6 系统的开放性 (10)3.2.7 系统的易用性 (10)3.3T RAK C ARE EPR系统设计思想 (10)3.4T RAK C ARE EPR系统设计定位 (11)4. TRAKCARE EPR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11) 4.1T RAK C ARE EPR系统平台选型 (11)4.2T RAK C ARE EPR系统平台设计 (15)4.3T RAK C ARE EPR系统架构 (15)4.4T RAK C ARE EPR系统性能分析 (16)4.5T RAK C ARE EPR系统存储管理方案 (16)5.TRAKCARE EPR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16)5.1自定义结构 (17)5.2自定义界面 (17)5.3自定义打印样式 (18)5.4信息共享双向通信 (19)5.5XML方式存储病历数据 (20)5.6临床知识库为指导 (20)5.7常规默认值降低录入工作量 (21)5.8符合标准又具备个性的语言模式 (22)5.9集成了病人临床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23) 5.10强大的查询统计数据分析处理功能 (23) 5.11与HIS/PACS/LIS系统的良好整合 (23) 5.12资源共享 (24)5.13安全保密性 (24)5.14智能化支持 (24)5.15多媒体支持 (24)6. TRAKCARE EPR系统核心技术控件 (25) 6.1EPRE DIT (25)6.2GUIC ONTROL (25)7. TRAKCARE EPR系统的功能介绍 (26)7.1病案首页 (26)7.2入院护理评估单 (27)7.3结构化半结构化的录入方式 (27)7.4临床知识库为指导 (28)7.5公式设定与计算 (29)7.6图文混排及标注 (30)7.7图形定义、绘制、插入及文本交互 (30)7.8表格插入、拆分、合并 (32)8. TRAKCARE EPR系统与HIS/PACS/LIS全面整合 (33)9. TRAKCARE EPR系统的总结及比较 (34)10. TRAKCARE EPR系统带来的收益 (35)10.1T RAK C ARE EPR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35)10.2T RAK C ARE EPR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工作质量 (36)10.3T RAK C ARE EPR系统的应用可以改进医院管理 (36)10.4T RAK C ARE EPR系统的应用为病人信息的异地共享提供了方便 (37)10.5T RAK C ARE EPR系统的应用为宏观医疗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源 (38)多媒体、结构化的电子病历系统1.TrakCare EPR系统TrakCare EPR系统,使病历的编辑走上了信息化数字化的道路。
什么是结构化电子病历欧阳光明(2021.03.07)结构化电子病历的特点及优势结构化电子病历(Structured EMR)在数据处理上和上一代电子病历(非结构化电子病历:Non-Structured EMR)有本质的区别。
在非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中,除了表格式数据外,所有的医疗文书都以文本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这些文本包括plain text或带格式的文本。
随着XML技术的出现,一些非结构化电子病历也以XML 的方式保存数据。
那么结构化电子病历和非结构化电子病历最显著的区别在哪里呢?1.1 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定义结构化电子病历是指从医学信息学的角度将以自然语言方式录入的医疗文书按照医学术语的要求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将这些语义结构最终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由于医学信息学上关心的医学术语都是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的方式保存在数据库中,在医学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关系型(面向对象)的计算方法对医学数据进行整合计算,从而为电子病历的衍生功能,如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打下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基础。
由于结构化电子病历是以关系型(面向对象)结构保存到数据库中,其元数据包含各种数据类型,如表示时间的datetime类型,表示长度、体积的float类型,甚至还可以是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这样在后期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型中,不仅会有医学术语(Measures),如发病周期,肿瘤大小等,还包括度量这些医学术语的指标值,如时间,大小尺寸等,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构建数据挖掘的立方体(CUBE),从而为临床数据分析和挖掘使用。
例1:如果描述一个‘胸部疼痛3日’病症的句子,我们就按照词语的类别,把它划分为‘胸部’(名词)、‘疼痛’(动词、行为短语)、‘3’(数词)和‘日’(单位名词)4个部分。
‘胸部’是这一句话中描述‘身体部位’的元素,‘疼痛’是描述‘症状’的元素,‘3’是‘数值’元素,‘日’是‘时间单位’元素。
结构化电子病历
结构化及模版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首先不是强调技术的应用,而是把“病历的结构化”、“病历的模版”等业务问题放在首位。
电子病历实施难点与应对措施
“结构化”问题
北京某医院去年收入个亿,医院现有个床位,大概员工,因为医院床位较多,医生配备上还不足,以前医生要写病历没速度不行。
现在用了“结构化”电子病历,医生使用非常顺畅,所有床位病人都在使用,以前医生写一个病历大概需一个半小时,现在分钟就可以完成。
有认为,“结构化”电子病历不能培养年轻医生,一个医生的培养,尤其是一个年轻人的培养,需要一种业务上的训练。
这种训练是一个思维过程,如果都是结构化处理了,那么医生就成为机器人,形成了一个疾病的诊断不是按照书本的知识,而是按照结构化病历获得。
但也有反驳这个观点。
例如,医生进行皮疹诊断,如果没有电子病历,可能就会只会写“皮疹”,但是皮疹范围有多大?是什么颜色?结构化就会提醒医生做这些工作。
这样一来,锻炼了年轻医生在工作中的经验。
电子病历不要过分地突出“结构化”,才更能满足“研究型”医院的需求。
首先在写病历上,能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缩短病人时间。
在教学需求上,用自然语言写病历,“结构化”为日后查询和管理提供了基础。
电子病历内容应该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描述和存储。
对于以描述性内容为主的内容,支持半结构化的方式提取内容的框架。
上述结构不仅在编辑过程中使用,在保存时依然可以保持这些结构以便后续利用。
“结构化”更强调“交换”。
事实上,比较规范的电子病历应该包括病人所有诊疗卫生信息、医疗记录的信息、用药的信息,还包括检查层面各种信息,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病人记录信息。
在国际上谈
电子病历,更注重“交换”,也就是区域或者国家的卫生信息网,以实现卫生信息共享。
“结构化”符合循证医学的需要,只有通过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才能将病史、查体、化验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预后联系在一起,并分析出最科学的临床路径。
但也有人认为,过分强调“结构化”,会使医生在诊断时对其产生依赖感而失去应有的分析能力。
“结构化”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需要大家一致认可,医院希望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是根据专业教科书设计的,从而更好地训练医学院学生规范地书写病历,并拓展对疾病鉴别诊断的思路。
还可以专门设计学生用模板,供考试使用。
医院希望通过电子病历结构化将医疗文书中的内容都以标准化字段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既能够完成病历书写,又便于随时查询、统计、分析。
电子病历不应该为结构化而结构化,需要医生逐条录入,很不方便。
多层次结构化的电子病历目前受到欢迎。
譬如,描述患者头痛,主诉为:右颞部持续性疼痛半天。
通过下拉菜单,先选择出“身体部位”;在子菜单中,选择头痛;再相继选择右侧、颞部。
通过数据量化
标准的模式,把文字录入式的描述降到了最少。
这样,操作虽然简单,但得出的病历却很详尽。
模板该怎么做?
奥运会期间,国家疫情检测部门会加强监管,要求一些医院每天上报数据,这就需要有电子病历来做支持。
而且要求会很高。
例如德国有一个电子病历系统就很完善,它把人体结构解剖,所有的神经、血管、肌肉等系统都有图库做指引,并且有四国语言,这样一来,奥运会期间外国人来看病也会方便多了。
们都表示,医院最终是要用电子病历的,但目前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设计符合各科室特色的模板?结构化模板是否能适应这个需求。
结构化模板现在也有受到争论的地方,例如内科就包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很多电子病历方案一般对每个内科做数据库,但就做
一个模板,里面内容医生自己可以定。
这种方式使医生的灵活度增加,但这种方式和严格的结构化方式哪个更好,现在也无定论。
在模板由谁来设定、如何设定的问题上也有各种意见。
一般中小医院不可能实现,模板也没有标准化。
模板是应该由每个医院统一设置,还是具体到每个科室、每个医生呢?
按现在正常的做法,每个医生根据自己的习惯设置模板,例如:精神科的医生根据自己病例的特点设置一套规范的模板;呼吸内科的医生根据自己病例的特点设置一套规范的模板等。
但这种做法自由度太高,每个医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经验程度去设置,然后将模板保存,这样到最后肯定会造成模板缺少规范而无法管理。
一些中小医院的认为,在电子病历模板上,以中小医院的实力很难把模板做到规范化,应该由大医院带头先做出来一些比较成功的模板,然后给中小医院共享,这样逐渐带动电子病历的开展。
优秀病历展示
电子病历首先为医生考虑,医生是最大的使用者,但关键是开始的路怎么走,如何缩短医生的时间。
目前有些医院试做过优秀电子病历推选和展示活动。
这个活动效果很好,医生能获得很多启发。
但这种活动只是局限在少数医院里,每年只做几回这样的活动,还是不够。
如果在全国的医院里开展,而且具体到每个科室里都有个优秀病历展示,这可能是电子病历更大贡献的地方。
今年某医学杂志社搞了个活动,全国搜集典型病例和疑难病例,而且要专家点评和会诊,现在搜集到多例,受到很多厂商和医院的追捧。
目前卫生部牵头的某医院信息化项目,其中就有重点疾病数据库,包括电子病历和优秀病历的问题。
有表示,电子病历和优秀病历的成功,也在于数据库的接口是否做得好,最好能兼容各种数据库,否则,或者要和其他应用结合,或者是其他原因要更换数据库,那就得换软件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