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制度改革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摘要: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林木构成严重危害的生物。
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对于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受到林农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在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当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实际需求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态环境;作用引言森林害虫的扩散将对森林的生长产生不利的作用,破坏森林的生态平衡,使森林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同时也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害。
要确保我国森林和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研究,确定其总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以达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多,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以来,防治面积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林业资源保护成效,但同时也导致了病虫害发生面积的扩大。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意识也逐渐增强,在防治工作中采取了有效措施。
但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二,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有效的管理手段;第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投入不足;第四,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等。
因此当前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时还需要不断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加大对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管理工作力度。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现代林业建设林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林业生产中面临着来自有害生物的威胁,这些有害生物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成为了林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的理念逐渐成熟,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一、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指对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各类昆虫、真菌、病毒、细菌和寄生植物等。
这些有害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林区,繁殖生息,对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危害,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对林木造成了直接的损害。
松毛虫、松网蛾、松材线虫等昆虫危害了针叶林,而象甲、濒危木蠹等害虫则是对阔叶林造成严重损害的有害生物。
这些害虫以各种方式危害林木,使得林木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导致大面积的林木死亡,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
某些有害生物通过破坏树木的生长状况,削弱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御风蚀和水土流失的能力,从而加速了森林的腐蚀和退化。
这不仅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造成了威胁,还对人类居住区域的生态安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林业有害生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某些有害生物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和侵袭性,一旦大量繁殖,可能对周边农作物和园林绿地等其他生态系统造成侵害,扩大了害虫的影响范围,加大了防控的难度和成本。
二、现代林业建设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林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
现代林业建设强调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原则。
现代林业建设强调科学和技术的支持。
通过大数据分析、远程感知、应用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林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最大化的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现代林业建设强调绿色环保。
通过生物防控、植物保护、绿色防治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建设生态友好型的林业生产基地。
2016年第8期(下半月)
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128科研◎林业科学
林权制度改革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的影响
彭春芳
(新疆博湖县林业管理工作站,新疆博湖 841400)
[摘 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这对于调动林户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都有
着重要意义,但集体林权结构分散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也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文章以新疆博湖县林业管理为例,针对林业改革对有害生物防治带来的影响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旨在提升促进我国林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128-01新疆博湖县自2011年12月开始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县共有五个乡镇24个村纳入集体林改范围,截止到2015年,全县纳入集体林改面积15406.21亩,其中退耕还林10564亩,三北防护林4842.21亩,已发放林权证面积14319亩,发证率达到93%。
集体林权改革成效初步显现,调动了社会造林积极性,提升了林农的责任意识。
但林权改革后,个体林农经营风险大、抗灾力量弱、缺乏防治器械和技术、防治成本高和检疫不力等,大大增加了生物人侵的机率,林业重大病虫害周期性暴发频繁,林业传统害虫上升为重大害虫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1]。
1 林权制度改革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产生的影响1.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逐年增加
林业制度改革之后,将林业管理权给予林农,让其进行单独管理,这样转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调动林农的劳动积极性,增强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感。
但单个林农的管理水平有限,仅仅依靠个体的力量很难建立有效的生物防控体系,致使林业制度改革之后新疆博湖县出现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加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生物灾害的蔓延进行控制,林业制度的改革的作用将无法的得到发挥,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1.2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观念发生转变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阶段,林业生物灾害防控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使用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林业改革之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已经逐渐从化学防治转向生物防治,这一转变对于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但林业制度改革之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全依赖于林户自身,化学防治对于林户而言,防治成本较低,灾害防治见效较快,因此很多林户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中普遍采用化学防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从暂时缓解生物灾害,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品,会造成林业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给林户造成了经济损失,也会极大的阻碍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因此林业制度改革之后,林业有害生态防治工作以化学防治方法为主的防治措施需要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注意,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林户的有害生物防治的宣传教育,让林户认识到生物防治的重要意义,转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理念。
1.3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工作开展难度增大
林业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对于促进我国林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来讲是大有裨益的。
但林改之后,林权结构分散化以及经营形式多样化导致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难度增大。
具体表现在:一、单个林农防治力量薄弱,林权制度改革之前,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工作开展的主体林业集体工作人员,这样的防治模式下,集体的力量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但林业制度改革之后,林业经营权出现变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依靠单个林农进行,而单个林农的防治力量有限,给生物灾害防控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二、有害生物防治观念不同
意,林业生物灾害一旦发生就会迅速产生蔓延,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全体林农的协同努力,但在实际生物灾害防治中经常出现林户互相观望的现象,导致林业生物防治错过最佳的时期,给林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2]。
三、林分结构不合理,合理的林分结构可以提升森林的健康程度,增强森林抵抗生物灾害的能力,但林业制度改革之后,不用林农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交流,出现树木种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降低了森林的灾害抵抗能力。
四、树苗检疫工作开展困难,做好林业生物灾害防控工作需要从树苗检疫着手,但林业制度改革之后,林农拥有种植树木选择的自主权,树苗采购的种类和渠道多种多样,进行统一的树苗检疫工作难度很大。
2 林改背景下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措施林改是一项复杂的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新疆博湖县林业管理工作站始终把林改工作作为全县上下践行科学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但在林业制度改革的进程中还应当给予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充分的重视,采取提升有害生物检疫和防治能力、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投入、推进防治手段现代化等举措,建立完善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加强林业生物防治工作,寻求改革创新和稳定发展之间的平衡点,避免改革破坏稳定问题的出现。
2.1 提升有害生物检疫和防治能力
从林业经营理念出发,大力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发展生态林业,提高林分健康水平。
在采种、育苗、造林、抚育、采伐等各个环节都要增加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措施,实行规范化管理,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3]。
2.2 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投入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中,林农普遍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防治成本较低,能够为林户带来短时间的利益,而生物防治成本较高,见效较慢很难获得林户的青睐。
针对这一问题,林业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强林业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力求降低生物防治的成本,提升生物防治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给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进行有害生物灾害防治的林户一定的补助,提升林户使用生物防治方法的积极性。
2.3 推进防治手段现代化
单个林户的林业生物防治力量薄弱的问题可以通过推进防治手段现代化的方法来解决。
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林业生物防治中,可以有效的提升生物防治工作开展效率,让林业生物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林业管理部门还应当定期组织林户进行生物防治交流,统一生物防治理念,让林户之间相互配合,实现林业生物防治统一化。
参考文献
[1] 张永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可持续经的影响及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3, (5 ): 575-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