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活动单
- 格式:doc
- 大小:464.00 KB
- 文档页数:1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4 分数与除法(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5单元:4 分数与除法(2课时)》这一部分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分数进行除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分数进行除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和分数除法运算方法的掌握。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与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的价值。
6.小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巩固学习成果。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备课活动教研,旨在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五、活动流程1. 活动开场由教研组长主持,简要介绍本次备课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
2. 单元教材分析每位教师对所负责单元的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单元主题、教学目标、重难点等。
3. 教学策略研讨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围绕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讨,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
4. 教学案例分享教师们分享各自在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学生反馈等。
5. 集体备课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进行集体备课,共同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
6. 活动总结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六、活动内容1.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以《春》为例,本单元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 重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策略研讨- 教学方法:1. 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齐读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讨论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教学:鼓励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练习。
- 教学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象。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对春天的感受。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评课稿8篇(分数和除法评课)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1,提问:A,7/8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B,7÷8是什么运算它又表示什么C,你发觉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2,提醒课题.述:它们之间毕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探究新知,进展智能1,教学P90 .例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提问:A,试一试,你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板书:用除法计算:1÷3=0.333……(米)用分数表示:依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是1/3米.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从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关系.)板书: 1÷3= 1/3C,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发觉:当1÷3所得的商除不尽时,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也就是说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谁来表示2,教学P90 .例3: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课件3](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B,同理,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板书: 3÷4= 3/4(2)操作检验(分组进展)①把3个同样大小的圆看作3块饼,分一分,看每个孩子毕竟能分得多少块饼②反应分法.提问:A,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第一种分法:把3块饼一块一块地分,每个孩子分得每个饼的1/4,共得3个1/4 块,也就是3/4块.)(其次种分法:把三块饼叠在一起分,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1/4的 ,拼起来相当于一块饼的3/4 ,也就是3/4 块.)B,比拟这两种分法,哪种简便些※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和想法.3,小结提问:A,观看上面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学问板书: 被除数÷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B,你能举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例子吗C,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算式来表示全部的例子板书: a÷b=b/a (b≠0)D,b为什么不能等于04, 看书P91 深化.反应: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分板书: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三,稳固练习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5÷8 24÷25 16÷49 7÷13 9÷9 c÷d2,口算.7÷13=( )÷9= 1/2=( )÷( ) 8/13=( )÷( )3, 7/1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四,全课小结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五,家庭作业P93 .1,2,3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被除数÷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a÷b=b/a (b≠0)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评课稿2一、擅长讨论教材,用好例子教学围绕教材上供应的例题分蛋糕,创设详细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分数与除法的数学教案章节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学会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1.2 教学内容:分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是除法的一种表达方式。
实例讲解: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1.3 教学活动:引入除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
讲解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章节二:分数的加减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能够正确计算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2.2 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相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通分与约分。
2.3 教学活动:引入分数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章节三:分数的乘除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能够正确计算简单分数的乘除法。
3.2 教学内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分数与整数的乘除法计算方法。
分数与分数的乘除法计算方法。
3.3 教学活动:引入分数的乘除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讲解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简单分数的乘除法。
章节四:分数的应用题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列写和解答分数应用题。
4.2 教学内容:分数应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3 教学活动:引入分数应用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写和解答。
讲解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理解解题步骤。
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答分数应用题。
章节五:分数的综合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分数的知识点。
提高学生解决分数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分数的练习题型及解题方法。
综合练习题目的设计及解答。
分数除法教案分数除法教案(优秀12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文是勤劳的小编演员为大家收集的12篇分数除法教案,欢迎阅读。
分数除法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数学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课型讲练课教法讨论、讲解教具投影板书设计1分数除以整数例1:把一根长4/5米的。
铁丝,截成相等的两段,每段长几米?解:4/52 = 0.82 = 0.4(米)4/52 = 42/5 = 0.4(米)4/52 = 4/51/2 = 0.4(米)课后小结内容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一步一步让学生体会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有多种方法解答,只有把除以整数改写成乘整数的倒数,这样才是较简便的,学会了把新知改变成旧知来解决问题的这种学习方法,拓展了思路,活跃了思维。
教学过程意图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新课为迁移做准备明确分数除法意义投影板书投影小结板书1列式计算:一袋洗衣粉重1/2千克,4袋洗衣粉重多少千克?1/24 或41/22改编并列式:把上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① 4袋洗衣粉重2千克,一袋洗衣粉重多少千克?2 4 = 1/2(千克)②一袋洗衣粉重1/2千克,几袋洗衣粉重2千克?21/2 = 4(千克)3讨论:结合以上三题,请同学们思考分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以上数学活动,同学们已经明确了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那么分数除法又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课题:分数除法指名口答求4个1/2是多少。
生编题,师板书。
根据上题数量关系说出结果二、新课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激发兴趣汇报板书板书1出示例1:把一根长4/5米的铁丝,截成相等的两段,每段长几米?理解4/5米的意义?米?米4/5米通过以上活动,我们进一步理解了题意,你能否根据题意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解:①4/52 = 0.82 = 0.4(米)②4/52 = 42/5 = 0.4(米)③4/52 = 4/51/2 = 0.4(米)重点说明③把4/5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米的1/2是多少米?列式是4/51/2.2尝试计算方法:三选一计算3/85 1/32 5/93①3/85 = 3/81/5 = 3/403/85 = 35/8 = 0.6/8 = 3/403/85 = 0.3755 = 0.075②1/32 = 1/31/2 = 1/6 1/32 = 12/3 = 0.5/3 = 1/6③5/93 = 5/91/5 = 5/27哪种方法较好,为什么?3用这种较简便方法计算:7/13145/9104归纳计算法则:①口述做上述两题的方法②除以10 改写成乘1/10。
5.4.1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体验感悟分数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
2.理解并掌握单位“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请两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该怎么写?2.把一张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3.二、自主探究1.探究活动一:(1取出你手中的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用折纸和涂色的方法表示出圆形纸片的12 ,正方形纸片的14 ,长方形纸片的37。
取出你手中的围棋子或糖块分一分。
(1把4个围棋子平均分成4份。
要把4个围棋子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围棋子的( ,3份是它的( 。
(2把6个围棋子平均分。
可以怎样分?方法一:我们把( 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个围棋子,是总数的( 。
方法二:我们把( 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个围棋子,是总数的( 。
方法三:我们把( 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个围棋子,是总数的( 。
3.通过上面的学习我发现: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 ,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4.对于这样的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你还知道可以把哪些物体可作单位“1”吗?请与同学交流。
我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需要用分数来表示。
5.说一说76和1912的意义。
6.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如,32的分数单位是31。
76的分数单位是( ,1912的分数单位是( 。
三、课堂达标。
1.写出下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85的分数单位是( 17 9的分数单位是( 2017的分数单位是( 135的分数单位是( 32的分数单位是( 167的分数单位是( 2.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⑴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125 。
⑵空气中氧气大约占 51 。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65-6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圆形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剪刀、直尺、圆形纸、彩笔。
【课前游戏】:1、IQ题。
(1)毛毛很怕打针,但今天医生替他打针时,他觉得屁股不痛了,为什么?(2)一只山羊,在它的左边放一块牛肉,在它的右边放一块鱼肉,请问它会吃哪一块?2、玩相反游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0分钟)1、师:林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边学数学,一边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好吗?师:同学们请看,林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8个蛋糕)2、师:如果要把这8个蛋糕平均分给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里面的4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师指名由那名生日的同学回答。
生:2个,8÷4=2(个)(师板书)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3分钟)(1)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将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这个大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个呢?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分,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
(巡视时找一组同位汇报)(3)生1:1÷4=0.25(个)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生: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就要算1÷4得多少。
生2:1÷4= (个)师: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第1个学生说得不好,再找第二个)(4)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就是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1个蛋糕的,也就是个蛋糕。
卢龙县中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单位:学科组(年级组):时间地点主备教师参加领导辅备教师备课单元及题目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学期本单元第()次活动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分及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分,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书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互化;掌握3、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用具若干绳、正方形、长方形、圆片教学流程主备预案详说辅备修改意见确定初案框架备课内容摘要【教材分析】1. 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
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掌握将分数转换为除法表达式的方法。
3、能够使用分数解决实际的除法问题。
二. 教学内容1、分数表示除法的意义。
2、分数转换为除法表达式的规则。
3、通过实例练习巩固分数与除法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1、图形辅助与视觉化教学。
2、实物操作与演示。
3、互动讨论与问题解决。
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具体物品(如水果切分)展示分数可以表示部分整体的概念,并引出其与除法的关系。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用除法来算: 1÷4 用分数来表示:¼即:1÷4=¼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2. 概念讲解①解释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整体分成几个相等部分的每一部分,这与除法的含义是一致的。
②展示如何将分数表达成除法形式,例如:1/3 = 1 ÷3。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 交互学习①学生通过绘制饼图或条形图来直观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
②分组练习将不同的分数转换为除法表达式。
4. 应用实践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尝试用分数和除法两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数学问题。
②设计情境题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与除法的知识进行解答。
五.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活动和家庭作业来评估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程度。
六.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思考如何在下一课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3.1.1 认识倒数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节例1、课堂活动第一题(1)、练习八1~3题。
课 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2.经理探究倒数的意义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相互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求一个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整数、小数)倒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互为”的含义,1和0倒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顾旧知1.将下列各数转化为分数:6=( )( ) 0.25=( )( ) 0.3=( )( ) 1.2=( )( )2.算一算:45×54= 516×165= 911×119= 112×23=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3.23×( )( )=1 719×( )( )=1 127 -( )( )=1 79 + ( )( )=1 9×( )( )=1 ✂新课先知阅读课本第31页例1,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观察每组数中的分子、分母,找出规律:2.将每组数中的两个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发现: 3.倒数的意义:4.举例说明你是怎样理解“互为”这个词语的 :5. 根据倒数的意义,试求35的倒数: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认识倒数倒数的意义:求倒数的方法:1.求真分数、假分数的倒数 2.求代分数的倒数 3.求整数的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1和0的倒数? ✂自主检测1.教材31页“填一填” 2.课堂活动第一题(1) 3.求下列各数的倒数:1236 0.25 1 0✂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倒数的意义: 2.求倒数的方法:(1).求真分数、假分数的倒数 (2).求代分数的倒数(3).求整数的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3.0是否有倒数? ✂分层训练(一)课堂达标 1.练习八第1~3题 2.填空1)58 ×( )=1 2123 ×( )=12)511 和它的倒数相乘,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