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舾装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12
一、课程名称:船舶详细设计二、课程代码:XXX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四、课程学分:X学分五、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1)使学生掌握船舶详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船舶设计软件进行船舶详细设计的能力;(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船舶设计问题的能力。
2. 技能目标:(1)使学生熟悉船舶详细设计的基本流程;(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船舶详细设计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船舶详细设计概述(1)船舶详细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船舶详细设计的基本流程;(3)船舶详细设计的主要方法。
2. 船舶总体设计(1)船舶尺度确定;(2)船型选择;(3)船体结构设计。
3. 船舶推进系统设计(1)主机选型;(2)螺旋桨设计;(3)推进系统性能分析。
4. 船舶动力系统设计(1)动力系统组成;(2)动力系统布置;(3)动力系统性能分析。
5. 船舶电力系统设计(1)电力系统组成;(2)电力系统布置;(3)电力系统性能分析。
6. 船舶辅助系统设计(1)辅助系统组成;(2)辅助系统布置;(3)辅助系统性能分析。
7. 船舶舾装设计(1)舾装系统组成;(2)舾装系统布置;(3)舾装系统性能分析。
8. 船舶详细设计软件应用(1)船舶设计软件概述;(2)船舶设计软件操作;(3)船舶设计软件在船舶详细设计中的应用。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船舶详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船舶设计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船舶详细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讨论等;2. 考试成绩(70%):包括船舶详细设计课程设计、期末考试等。
九、教学资源:1. 教材:《船舶详细设计》;2. 教学参考书:《船舶设计原理》、《船舶结构设计》等;3. 船舶设计软件:船舶设计相关软件;4. 教学课件、教案等。
《船舶舾装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高中后三年制船舶制造技术专业(制造方向)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课程之一。
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船舶舾装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为今后从事区域造船工作打下一定基础,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
基本要求:1、对船舶舾装工程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2、掌握船舶设备的类型,作用原理、设计布置要求;3、掌握船舶造型与舱室设计的原理方法。
4、了解管系舾装和电气舾装二、课题和课时分配表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具体分配可参照下表: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课题一舵设备舵装置的分类与构造;舵叶的水动力特性;操舵装置;舵装置的整体布置;特种舵和特种操纵装置重点:舵装置的分类与构造课题二货物装卸设备吊杆装置的型式、设计;起重柱(桅)的的结构;垂直装卸设备——货舱盖装置;横向装卸设备——滚装装置重点:货舱盖装置、滚装装置的分类和结构课题三锚泊设备锚与锚链;抛锚停泊时锚索的受力情况;锚泊设备的设计;浮动式海洋结构物的锚泊定位系统;重点:锚与锚链的分类和结构课题四系缆设备系缆停泊时的外力及计算;系缆具与系缆机械;系缆设备的配置重点:系缆具与系缆机械的分类和结课题五救生设备救生艇与救助艇;救生筏、救生浮和个人救生设备;救生设备的存放及艇筏的降落、登乘装置重点:救生艇和个人救生设备的使用课题六推拖设备推拖形式;拖船拖曳设备;顶推运输及顶推联结装置;重点:拖曳设备和顶推联结装置的结构课题七关闭设备人孔盖;小舱口盖重点:人孔盖和小舱口盖的结构课题八舱面属具船用梯;栏杆与风暴扶手;船用门窗重点:舱面属具的分类和结构课题九船舶美学基本理论船舶与美学;船舶美学基本原理;船舶色彩;人的视觉影响重点:船舶色彩课题十人机学人机系统研究范围;舱室设计中的人机学;舱室设计基准重点:舱室设计中的人机学课题十一船舶外观造型设计外观形态基本要求与形态设计;船体首尾形状;船舶上层建筑造型;船舶舱面设备造型重点:船体首尾形状课题十二船舶防火结构与消防船舶内装材料及其特点;船舶结构防火;防火分隔设计;典型舱室系统设计;船舶消防重点:船舶结构防火课题十三船舶舱室区划与布置舱室区划与交通路线规划设计;舱室布置设计重点:舱室区划与交通路线规划设计课题十四船舶内部环境设计舱室空间设计;环境布置设计;舱室色彩环境设计;光照环境设计;舱室陈设;特殊空间设计重点:舱室空间设计和环境布置设计课题十五船舶效果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应用)船舶效果图的基本概念与要求;船舶效果图绘制重点:船舶效果图课题十六管系舾装压载水系统;淡水系统;消防水系统;排污水系统重点:压载水系统和排污水系统课题十七电气舾装船舶电气系统;船舶机械电力拖动系统;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船舶照明和信号系统重点:船舶电气系统四、说明1、本课程应在《船舶概论》、《船舶电工基础》等课程结束后开设。
船舶舾装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船舶舾装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船舶舾装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了解船舶舾装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掌握船舶舾装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熟悉船舶舾装的施工流程和管理要求;4.了解船舶舾装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5.能够运用船舶舾装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6.能够分析并解决船舶舾装施工过程中的问题;7.能够运用船舶舾装管理要求进行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8.能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船舶舾装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对船舶舾装行业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关注船舶舾装技术发展,关注国家海洋事业。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船舶舾装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船舶舾装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以及船舶舾装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1.船舶舾装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2.船舶舾装的分类和应用;3.船舶舾装的设计原理和方法;4.船舶舾装的施工流程和管理要求;5.船舶舾装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船舶舾装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船舶舾装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船舶舾装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船舶舾装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船舶舾装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课程名称:船舶舾装课程代码:01238(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船舶舾装》主要介绍船舶舾装设备与舾装工艺。
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该课程内容较为繁杂、涉及知识面较广,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
既有理论基础,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各种船舶的基本知识,对船舶设备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有所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船舶舾装工艺知识。
本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舵设备的组成和作用原理,掌握舵设备的分类方法2.掌握锚设备的组成、布置原则和配置方法3.掌握系泊设备的组成、布置方法4.了解拖曳设备的分类、组成和配置要求5.了解救生设备的分类、组成和配置要求6.了解起货设备的类型和工作原理7.了解舱口盖的形式、特点和设备组成及作用8.了解舱室及内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舱室属具的特点自学过程中应按大纲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所有章节以了解各种设备的用途、技术性能和选型方法为主,重点章节掌握相关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应在修完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进行学习。
先修课程:结构力学,船舶原理后续课程:船舶设计原理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舵设备(重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舵设备的构成与分类,识记各种舵设备的名称和功能,学习舵的基本设计计算方法,掌握舵设备的水动力计算及强度计算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舵的分类(重点)(教材P5)识记:图文对应,了解各种船后舵的基本形式理解:舵的分类方法应用:不同船型所的舵型选用(二)舵的几何特性(重点)(教材P6、P13)识记:舵叶的基本参数(A、h、b、λ、β)理解:舵叶几何参数的几何意义及物理意义应用:各参数对舵叶水动力的影响(三)舵叶的水动力特性(重点、难点)(教材P7)识记:水动力参数理解:水动力参数的内涵应用:各参数对舵叶水动力的影响(四)舵叶的水动力计算(重点、难点)(教材P13)识记:舵面积比理解:各水动力近似计算式的几何及力学意义应用:水动力计算及应用(五)舵叶的强度计算与零件尺寸确定(次重点、难点)(教材P13)理解:规范计算式的几何及力学意义应用:舵杆的设计计算(六)舵装置的连接方法与工艺(一般)(教材P32)识记:舵叶零件和各种连接件的结构名称与作用理解:舵装置的连接方法应用:舵装置的连接工艺流程(七)操舵装置(一般)(教材P41)识记:操舵装置的名称理解:操舵装置的功能称与作用第2章锚设备(重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锚设备的组成、布置原则和舾装数配置方法。
船舶舾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4120820课程中文名称:船舶舾装课程英文名称:Ship Outfitting学分:1.5 周学时:1.5-0.0面向对象:预修要求:现代造船工程、船舶结构与计算机绘图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船舶舾装主要介绍船舶舾装设备与舾装工艺,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该课程内容较为复杂,涉及知识面较广,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
既有理论基础,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主要内容包括:舵设备、锚设备、系泊设备、拖曳设备、救生设备、起货设备、舱口盖与滚装设备、人孔盖、船用梯等。
(二)英文简介Ship outfitting, an optional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students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marine engineering, mainly introduces ship outfitting equipment and systems necessary to fulfill missions of ships. It is known for its wide range of contents and knowledge, and close integration with the shipbuilding practices. The major content covers rudder, anchor, mooring gear, towing equipment, lifesaving appliances, cargo gear/ lifting appliances, closing appliances, gangway, etc.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船舶与海洋平台上常用的设备的构造、分类,掌握这些设备的设计方法、选型和布置,培养学生船舶舾装设计的能力,并能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船舶设计原理打下基础。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海洋工程结构建造与施工》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知识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了解海洋工程结构建造与施工的工艺过程及方法,掌握船舶、海洋平台等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建造与施工设计、工艺方法及海上施工技术方法。
该课程主要包括:船体建造、船舶舾装与涂装、船舶下水、海洋平台建造、海洋平台防腐及海洋平台海上施工等。
2.设计思路:《海洋工程结构建造与施工》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技能知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船舶、海洋平台的建造施工有一定的基础。
该课程以船舶、海洋平台两大主要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建造为主线展开讲授,让学生掌握船舶、海洋平台的建造过程及相关基本概念和方法。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10章,主要可以分为船舶建造、海洋平台建造两大部分。
对船舶建造的过程及工艺进行详细介绍,然后以船舶建造为基础介绍海洋平台建造,并介绍海洋平台的海上施工。
- 1 -(1)船舶建造本部分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基础性内容,主要讲授造船工程、船体放样、船体钢料加工、船体装配、船舶下水等内容。
重点掌握船体建造过程、相关概念及方法。
(2)海洋平台建造本部分在船舶建造的基础上,介绍海洋平台的建造,重点介绍海洋平台建造与船舶建造的差异。
重点掌握海洋平台建造过程及海上施工工艺。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海洋平台结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焊接。
本课程与这两门课程密切相关,学习该课程需具备海洋工程结构及材料焊接等相关知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技能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1)对我国船舶、海洋平台建造场地条件、技术手段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船体建造的流程及相关概念及方法;(3)掌握海洋平台建造及海上施工的流程及相关概念及方法;(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申报教材样章编写提纲一、编写依据系泊设备章节以《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为政策依据,以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船舶舾装工艺》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方案(试行)为科学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而开发设计,该章共计8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掌握船舶系泊相关基础知识,熟悉系泊设备的组成以及系泊设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并使学生能掌握系泊设备的安装要求,系泊设备布置的注意事项与安装流程以及电动系泊绞车的安装要求。
同时本章较好的贯彻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提出教学目标并组织教学内容。
本章在内容的编写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紧扣大纲,深度、广度适中,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了技能训练的力度。
本章节在理论体系、组织结构、内容描述上与传统教材有明显的区别。
同时本章在内容设计上,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针,设置了很多小的任务,使得学生能积极的投入到系泊设备的学习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理性精神、求实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本章目标系泊设备这章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船舶系泊设备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基本的船舶系泊设备观念和船舶系泊设备的安装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为适应职业岗位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船舶的停泊方式,熟悉系泊设备、系泊属具的组成,了解系泊属具的特点。
2.熟悉系缆和系缆桩的配置,了解系缆机械的配备,掌握系泊设备布置的注意事项与安装流程。
3.了解电动系泊绞车的安装流程,熟悉电动系泊绞车的安装要求。
(二)能力目标1.具备配置简单船舶系缆设备的能力。
《船舶舾装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船舶舾装工程》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SHIP HULL OUTITTING(三)开课对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四)课程性质;《船舶舾装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专业课程,是专业教育课程。
(五)教学目的:要学好本课程,除了要很好掌握设计原理,更重要的是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设计理念,通过到船厂参观、实习和现场教学,要求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学会如何操作、使用,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滿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
(六)教学内容:1、舵设备;1).舵的类型、几何特性;2)、舵的作用原理、水动力计算;3)、舵系的受力计算;4)、舵参数的选择和水动力特性计祘;5)、舵设备的的布置6)、舵设备零部件尺寸的确定;7)、操舵装置;2锚设备;1)、锚设备的组成与布置;2)、抛锚时作用于船体的环境力及锚索悬链状态特牲分析;3)、锚设备的配置;4)、船用锚的型式、基本要求、基本性能;5)、锚索;6)、掣链器和掣锚器;7)、锚索导何装置,锚链舱、锚链根部固定和弃锚装置。
3、系泊设备;1)系泊属具;2)系泊索配置;3)系泊设备布置的一般要求。
4、拖曳设备;1)拖曳设备的配置;2)拖索具;3)固定拖曳设备;5、救生设备;1)救生载具;2)亇人救生设备;3)艇降落装置;学习、了解救生设备分类、存放,如何合理配置、正确使用。
6、起货设备;1)起货设备分类;2)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和受力计算;3)船用起重机的选择。
7、舱口盖和滚装设备;1)舱口盖的结构形式;2)滚装设备8、人孔盖和小舱口盖;1)人孔盖的选择及布置要求;2)小舱口盖的选择及布置。
9、船用梯;1)船外梯;2)船内梯。
10、船舶舱室内部环境设计;1)舱室空间设计;2)环境布置设计;3)舱室色彩环境设计;4)光照环境设计;5)舱室陈设及典型舱室布置介绍。
11、船舶舱室门窗设计;1)舱室门;2)窗与窗斗。
12、舱室设备;1船用家具;2船用厨房和餐饮设备。
13、船舶舱室绝缘。
1)船舶结构防火的基本要求;2)舱室内装材料及安装工艺(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72 学时学分数:4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课堂启发式的理论教学、坚持师生互动,理论结合实际,大力提髙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多媒体演示、并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组织学生去船厂参观、实习、组织现场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平时考核和期未闭卷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以到课率、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到工厂参观、实习表观、完成作业情况等为主要内容。
平时成绩占总分的30%,期未考试成绩占总分的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舵设备教学要点:重点:舵设备的组成、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难点是:舵的作用原理、水动力计算,舵系的受力计算。
教学时数:10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舵是船舶的主要操纵设备,舵的作用是保持、改变船舶航向一、舵的作用原理:利用转动舵叶耒改变舱向时,会产生一系列水动力作用过程二、舵设备的组成与布置舵宜远离回转中心,通常安装在船尾螺旋浆后面,承受水流的作用,以产生较大的转船力矩使船回转。
第二节:.舵的类型及其几何特性;舵力主要取决于舵的面积和它的结构型式。
一、舵的类型二、舵的基本参数三、舵剖面的几何参数第三节舵叶水动力的一般概念一、基本定义二、单独舵的水动力特性三、自由水面、船体和螺旋浆的影响第四节舵参数的选择和水动力特性计算一、舵的数目及型式的确定;舵的数量和舵面积的大小对船舶操纵性影响很大,海船通常采用单舵,内河船因航道弯曲复杂常设有2-3亇舵,舵面积一般根据船型、螺旋浆和舵的数目、船长、滿载吃水等确定二、舵面积的确定1、按母型船选择舵面积;2、利用船型统计资料选择舵面积;3按船级社规范确定舵面积;4、按图谱确定舵面积。
三、舵十螺旋浆组合体的设计四、按模型试验资科计算舵的水动力特性五、按近似公式计算舵的水动力特性第五节舵设备的一般布置:舵的外型设计主要考虑舵与船体和螺旋浆的良好配合,以及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只要保证舵的展弦比和面积不变,舵的外形变化对水动力性能影响很小。
一、概述二、双支点平衡舵三、半悬挂舵系统四、、悬挂舵系统第六节舵设备零部件尺寸的确定一、规范及材料:舵设备的主要零部件均应按照入级船级社规范确定其结构尺寸。
舵系零部件,除轴承外,采用的材料包括钢板、锻钢件均为碳素钢。
二、舵系的受力计算三、舵杆:舵杆上部常用带键、紧配或无键连接等方法同舵柄连接,并支撑在舵承处。
舵杆一般为锻钢件。
四、舵叶;现代海船大多采用焊接结构的流线型剖面叶面。
五、舵杆与舵叶的连接六、舵销和舵钮七、舵承八、止跳装置九、舵角机械止动装置第七节操舵装置一、操舵装置的基本要求1、主操舵装置最大航速满载时使舵自一弦的35°转至另一弦的35°,并于相同条件下自一弦的35°转至另一弦的35°时间不超过28S;2、辅助操舵装置为备用,应有足够强度,能应急。
二、船用舵机的类型及扭矩确定三、人力操舵装置四、电动操舵装置五、电液驱动操舵装置第八节特种舵及其他操纵装置一、襟翼舵二、鱼尾舵和制流板舵三、转动导流管考核要求第一节:概述(识记)第二节:.舵的类型及其几何特性(识记)第三节舵叶水动力的一般概念(领会)第四节舵参数的选择和水动力特性计算(应用)第五节舵设备的一般布置(识记)第六节舵设备零部件尺寸的确定(识记)第七节操舵装置(识记)第八节特种舵及其他操纵装置(领会)第二章锚设备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锚、锚链的分类、结构和配置。
难点:锚设备结构配置。
教学时数:8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锚设备的组成与布置;合理的锚布置方式是降低锚索负荷和保持水平偏移较小的重要因素。
一、锚设备的组成二、艏部锚设备;布置艏锚很重要的是正确确定锚链筒的住置,通常采用无杆转爪锚和电焊有挡锚链。
三、艉部锚设备;民用船,尤其是运输船,一般不设艉部锚。
皿、幅射状锚泊系统第二节抛锚时作用于船舶的环境力一、风力二、海流力三、波浪力第三节锚索悬链状态特性分析第四节按船级社规范配置锚设备第五节船用锚一、船用锚的基本要求:抓力大,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底质,结构坚固,稳定性好,入土容易,入土距离短,拔锚力小,自洁性好,收藏方便。
二、船用锚的型式及基本性能;锚的抓力性能与锚型、底质、用锚形式,以及水深等诸多因素有关三、船用锚的材料和试验第六节锚索一、锚链二、钢丝绳第七节掣链器和掣锚器一、掣链器二、掣锚器第八节锚链舱一、园形锚链舱二、矩形锚链舱三、梯形锚链舱第九节锚索导向装置一、锚链管二、导链滚轮三、转动导索器第十节锚的收存一、锚链筒由于船的艏部型线较复杂,除某些型线简单的船艏可直接用作图法设计锚链筒外,大多数情况下,应通过制作摸型及进行拉锚试验以确定锚链筒的正确位置。
二、锚架第十一节锚链根部的固定和弃锚装置第十二节锚机一、锚机的类型及基本要求;最常用的是电动和液压锚机。
二、手动锚机三、电动卧式锚机四、液压卧式锚机五、起锚系缆绞盘考核要求第一节锚设备的组成与布置;(识记)第二节抛锚时作用于船舶的环境力(识记)第三节锚索悬链状态特性分析(领会)第四节按船级社规范配置锚设备(应用)第五节船用锚(识记)第六节锚索(识记)第七节掣链器和掣锚器(识记)第八节锚链舱(识记)第九节锚索导向装置(识记)第十节锚的收存(领会)第十一节锚链根部的固定和弃锚装置(领会)第十二节锚机(识记)第三章系洎设备教学要点:学习、了解、熟悉系洎索的种类、性能,系洎设备的组成与布置要求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系洎索配置一、系洎索;系泊索,指系泊时使用的柔韧绳索有:钢索、植物纤维索、合成纤维索。
二、按船级社规范配置系洎索第二节系洎属具一、带缆桩二、导缆孔三、导缆器四、系泊机械第三节系洎设备布置;如何以最佳系泊方式去抵抗各种外力,这是系泊设备布置要解决的问题一、系洎模式;系泊索的布置归结为纵向(倒缆)和横向(横缆)两类。
二、系洎设备布置的一般要求三、系洎设备布置示例考核要求第一节系洎索配置(识记)第二节系洎属具(领会)第三节系洎设备布置(识记)第四章拖曳设备教学要点:学习、掌握拖曳设备使用要求及其配置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拖曳设备的配置;海上拖航应使用拖缆机一般不应使用拖钩,港内拖船则以拖钩为主拖带装置,拖桩作为备用拖带装置。
一、非专业拖船拖曳设备的配置二、专业拖船拖曳设备的配置第二节拖索具一、拖索具的配置二、拖缆及回收缆;吊拖在海上拖带时,拖缆长度不小于200m,被拖船舶越大,拖航速度越高,拖缆应越长.三、拖缆的连接件第三节固定拖曳设备;一、拖钩装置二、拖桩三、拖力眼板四、拖缆承梁五、拖索限位装置六、拖缆机械在制动、拖曳与回收拖缆操作时,应在任何情况下能从驾驶室应急释放拖缆。
拖钩释放装置的操作位置应设置在拖钩旁,遥控释放装置应设置在驾驶室内。
考核要求第一节拖曳设备的配置;(识记)第二节拖索具(识记)第三节固定拖曳设备;(识记)第五章救生设备教学要点:学习、熟悉的种类、使用方法,配置要求,掌握遇险时安全、迅速撤离和水上维持生命的本领。
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救生载具;非机动救生艇乘员限额在60人以下。
所有救生艇的乘务员定额均不得超过150人。
一、救生艇:内部座位下装有自然浮力材杆,当艇全部灌滿水时具有不会沉没的功能,全封闭救生艇还具有倾覆后自扶正至浮态的功能。
二、救助艇三、救生艇和救助艇的选择和布置;各类船舶应根据不同航区与不同船型,按《SOLAS公约》或《ZS法规》的要求,并考虑船东的特殊要求选择救生艇和救助艇。
船上每个集合地点应有足够的场所,每人的甲板面积至少为0.35平方米。
四、救生筏第二节个人救生设备一、救生圈:应带有自亮灯和带自发烟雾,其质量通常不小于4kg,其它的质量通常不小于2.5kg二、救生衣:救生衣提供浮力应使落水者背部托出水面不低于120mm.身体向后倾斜与垂向夹角不小于20°,以待援救。
三、救生服四、抗暴露服五、保温用具第三节艇降落装置一、艇降落装置的基本要求二、重力倒臂式吊艇架三、重力滑轨式及跨步式吊艇架四、自由艇降落救生艇装置考核要求第一节救生载具((识记)第二节个人救生设备(应用)第三节艇降落装置(识记)第六章起货设备教学要点:学习、掌握起货设备形式、工作原理、能进行简单的吊杆受力计算,和船用起重机的选择、配置。
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吊杆起重设备的形式一、轻型吊杆装置的形式二、重型吊杆装置的形式三、自回转变幅吊杆装置的形式第二节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一、单杆操作吊货杆长度的确定二、双杆操作吊货杆长度的确定三、吊杆支座离开甲板的髙度四、千斤索眼板的髙度第三节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一、吊杆装置的计算工况和计算负荷;吊杆仰角在任何情况下轻型吊杆不得超过3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