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止血操作及评分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注意事项
1.条件允许前提下,必须使用无菌敷料;在紧急状况下,现场任何清洁而合适的物品都可临时作为止血物品。
2.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法时,敷料要厚,压力要适当,包扎范围应大,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3.使用止血带止血应注意:(1)不必缚扎过紧,以能止住出血为度(2)应每隔1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且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小时,放松时可用指压法压迫动脉止血或用敷料加压包扎伤口止血;(3)放松止血带时不可过急过快,防止机体突然血流增加,影响血液重新分布,引起血压下降。
在停用止血带之前,要先输液或输血,补充有效血容量,打开伤口前,先准备好止血用器材,再松开止血带。
如仍有出血,改用钳夹血管结扎止血;(4)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有显著标记,并注明启用时间,优先转送;(5)禁用绳索、电线或铁丝等充当止血带。
4.指压止血法是应急措施,因四肢动脉有侧支循环,故其效果有限,且难以持久,因此,应根据现场情况适时改用其他止血方法。
急救止血操作方法
步骤一压迫止血
我们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压迫伤口5-10分钟。
步骤二体位止血
我们可以抬高伤肢,使伤处高于伤者心脏位置,以帮助减缓出血。
步骤三指压动脉止血
在上臂内侧,肘窝附近可触及动脉搏动,该动脉就是肱动脉,找到后用一手虎口张开,拇指和其余四指对捏,按压住肱动脉。
步骤四加压包扎止血
用干净的布条或者绷带,环形加压包扎伤口,松紧度以可以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完成后,每隔10分钟检查手指远端血运是否正常。
步骤五止血带止血
可以先将厚布条、毛巾或者衣物等衬垫缠绕在患者上臂上1/3处;然后捆扎止血带,最后一定要标记捆扎时间,并且每间隔半小时到1小时,松开止血带1-2分钟。
如果现场没有止血带,可使用宽约10厘米的布条、领带或者丝巾等条带,捆扎在衬垫上,打一个活结;然后用一根木棒或者筷子,或者笔等小棒插入条带下,旋转小棒将条带旋紧;调整好松紧度后,将小棒一端插入条带的活结中,并拉紧活结,整理好条带尾端;同样也需要标记捆扎的时间,并定时放松条带。
急救止血包扎操作比赛评分表急救止血包扎操作评分标准日期:2017年7月26日考生编号: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考生需要穿着整洁的服装,表现出专业的仪表端庄。
准备用物准备用物:止血带2条、绷带2卷、弹力绷带2卷、三角巾2个、无菌纱布2包和纱布垫1包。
所有物品需要摆放整齐有序。
评估环境评估环境并报告环境安全。
考生需要评估环境的安全性,并向考官报告。
身份确认表明身份并抚慰患者。
考生需要向患者表明自己的身份,并给予患者安慰。
检查伤情检查伤情并报告伤情完整、清晰。
考生需要检查伤情并向考官报告,报告需要完整、清晰。
止血带正确指导伤员并扎止血带。
考生需要正确指导伤员并扎止血带,位置要正确(上臂上1/3段),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止血带衬垫宽度合适并放置平整。
止血效果检查止血效果并报告“前臂喷射状出血停止”和“桡动脉搏动消失”。
考生需要检查止血效果,并向考官报告。
伤口处理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并报告“无异物和骨折”。
考生需要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并向考官报告。
敷料选择合适的敷料并用绷带包扎。
考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敷料,用绷带包扎,绷带卷不能脱落,包扎平整美观,敷料不能外露,绷带间距适度均匀加压适度。
三角巾使用三角巾悬吊患肢。
考生需要将三角巾平展于胸前,顶角与伤肢肘关节平行,屈曲伤肢,提起三角巾下端,两端在颈后打结,上肢屈曲呈80~85度,手指指头暴露适度,三角巾平整。
整体质量考生需要表现出动作紧张有序,操作熟练规范,体现人文关怀和有爱伤意识,整体操作时间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
操作要求标准分:3整理用物整理用物并记录洗手。
考生需要整理用物,并记录洗手,操作完毕后向考官报告。
总分:100分评委签名:。
精品文档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单位得分使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记录 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 2分钟,指导伤员用健肢指压止血,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 2/3段)垫衬垫,扎止血 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检查止血效果并报告:桡动脉搏动消失,中央喷射性出血 停止。
要求内容全(1分),声音响亮(1分)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要 求用弹力绷带螺旋包扎),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 80 一 85 度(大手挂),三角巾要求打平结,肩部打结处垫衬垫, 以防皮肤受损。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 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 )覆盖在创面上。
再用 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 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二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 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
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肩部打结处垫衬垫, 要求边做边口述衬垫目的: 防止皮肤 损伤(1分) 小指指端外露(1分)操 作 过程 70分检查止血效果(扪 远端动脉搏动) (2.5 分)止血带部位衬垫 (2.5 分) 标示卡记录上止血 带的部位及时间。
(5分)止血带绑扎部位正 确(5分) 松紧度均匀适度(3 分) 检查伤口( 2分) 无菌操作及伤口覆 盖(5分) 持绷带手法正确, 由肢体远心端向近 心端螺旋包扎,方 法正确(4分)加压均匀,适度 (2.5 分)包扎完毕整体效果 及敷料有无外露(2.5 分) 三角巾悬吊上肢80 一 85度(2分) 大手挂方法正确(2 分)锁骨上窝处打结(1 分)平结手法正确(2 分)肩部打结处垫衬垫2。
止血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止血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止血技术的正确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几种止血技术的操作流程,并探讨评分标准的制定。
一、局部止血技术1. 直接压迫止血法直接应用手指或压迫器对出血部位施加直接持续的机械压力,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操作流程如下:a) 佩戴手套并清洁双手;b) 将伤员或患者送至舒适位置;c) 用纱布、敷料等覆盖伤口,然后用手指或压迫器施加持续均匀的压力;d) 确保伤口已经完全止血后,做好包扎和绷带固定。
2. 提升止血法利用重力原理,通过提升出血部位实现止血。
操作流程如下:a) 佩戴手套并清洁双手;b) 将伤员或患者送至舒适位置;c) 高举患肢,注意手法温和,确保不会引起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d) 患者平躺并保持舒适,直至出血停止;e) 出血完全停止后,做好包扎和绷带固定。
二、局部止血技术的评分标准对于局部止血技术的操作流程,有必要制定评分标准以便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分标准如下:1. 操作规范性: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有序、安全;2. 动作技巧:操作者使用技巧是否娴熟、得心应手;3. 结果评估:止血是否彻底、有效;4. 术后处理:包扎和绷带固定是否正确、稳妥;5. 患者舒适度: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三、综合止血技术除局部止血技术外,还存在一些综合止血技术,适用于较为严重或难以处理的出血情况。
操作流程如下:1. 结扎止血法利用细线或缝线将出血血管结扎(订线结扎法),以阻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的目的。
操作流程如下:a) 佩戴手套并清洁双手;b) 将伤员或患者送至手术台,并进行必要地区域消毒;c) 找准出血血管位置后,用细线或缝线进行结扎;d) 结扎完毕后,确保出血彻底停止;e) 做好包扎和伤口处理。
2. 血管介入手术利用X射线或其他影像学技术,经导管插入体内进行血管修复或闭塞,实现止血。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一、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1.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
2.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
3.如为大的动脉、静脉出血或创面出血凶猛,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接着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情况),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如为单人操作,使用止血带之前,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
4.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并检查止血效果。
5.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二、急救止血技术竞赛评分标准
1.准备题目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
2.标准分扣分实得分。
3.评分项目包括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有异物伤口包扎、整体质量。
4.具体评分标准包括戴手套、环顾四周评估环境安全并报告、表明身份、安慰患者、物品准备齐全、准备时间在20秒内、检查并报告伤情、左手指压止血、抬高伤肢两分钟(口头报告)、右手指导伤员指压止血正确、上止血带部位正确、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检查止血效果并报告、填写标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