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汇率理论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20.24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节利率平价说一.抛补套利、利率和汇率变动1.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动力:2.利率平价学说的基本内容:远期差价是由两国的利率差异决定的。
高利率国家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家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
3.抛补套利和非抛补套利抛补套利:即期交易:高利率国/低利率国远期交易:目的:锁定价格,消除汇率风险。
高利率国/低利率国抛补套利的结果:现汇市场/期汇市场,两国的远期差价逐渐拉大,直到:远期外汇升水率=利率的差异,利率平价成立二.利率平价公式的推导:1.推导:本国利率Ia,外国的利率Ib,Es是现汇汇率,为直接标价法。
Ef为期汇汇率。
1单位本国货币在国内的投资收益(一年):1+I a1单位本国货币等于1/ Es外国货币,到期在国外投资收益是:(1/ Es)(1+ Ib),按照期汇汇率换回(Ef/ Es)(1+ Ib)在抛补保值停止时,1+I a= (Ef/ Es)(1+ Ib)Ef/ Es=(1+I a)/(1+ Ib)若I a 〉Ib,则Ef 〉Es,本币期汇市场贴水。
远期外汇升水。
若I a〈 Ib,则Ef〈 Es,本币期汇市场升水。
远期外汇贴水。
令P是远期外汇升水率,则Ef – Es I a - IbP= Es = 1+ IbP(1+ Ib)=P+P× Ib= I a – Ib其中,P和Ib都是分数,其乘积将会非常小,略去,则:P= I a – Ib即:远期外汇升水率等于利率差异。
该式被称为利率平价。
利率平价的含义:未来汇率风险(1)若本国利率高于国外利率,则本币在期汇市场贴水,远期外汇升水;(2)若本国利率低于国外利率,则本币在期汇市场升水,远期外汇贴水。
(3)且远期外汇升水或贴水率等于两国的利率差异。
2.GRABBE的推导:假设30天欧洲货币存款利率是8%(注意:这是年利率),则1美圆在30天后收到:1+0.08(30/360)=1.006667美圆t 时刻 t+T时刻借入1单位本币到期偿还1+ i(T/360)单位本币交易者可以在t 时刻用1单位本币兑换成1/ S(t)单位外币,存入银行,到期收到[1/ S(t)][1+ i*(T/360)]单位外币;为防止外币贬值,可以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这笔外汇的远期,锁定外汇价格。
汇率理论汇率理论:(1)什么决定一国的汇率的高低?(2)什么决定一国汇率的波动状况?主要的汇率理论:1国际借贷说GOSCHEN(外汇供求决定汇率)2购买力平价说CASSEL (PPP)3汇兑心理说AFTALION(主观心理作用,边际效用)4利率平价说凯恩斯,EINZIG,1923,19315国际收支说(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均衡理论分析)6资产市场说FRENKEL 弹性价格货币论DORNBUSH 短期粘性价格货币论BRANSON 资产组合均衡理论购买力平价说(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一.引子:案例:中国货币的购买力和国民收入水平:中国到底有多穷/富?1.日本传统音乐会的节目单:中国人均GDP 850美圆,日本38000美圆2.来自大阪的电子邮件:大阪经济法科大学,2001年。
3.对于美国消费的印象:2001-20024.《北京青年报》2000年10月20日项目东京日圆/合人民币北京人民币倍数出租起价660/53 10 5面条780/62 5 12两个桃800/65 1 60地铁160/13 3 4.5公共汽车220/18 1 184星级饭店20000以上/2000 500 4一块香皂2600/240 3 805.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购买力“一篮子货币”,爬行钉住的方法来确定。
1994年1月1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93年:1:5.76,1994年:1:8.7贬值的幅度超过50%.绝对购买力平价:解释某一个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因素1、货币购买力=物价水平的倒数汇率=购买力之比汇率=B国货币购买力/A国货币购买力=A国物价水平指数/B国物价水平指数e=Pa/Pb (对于A国是直接标价法。
)举例:电脑在B英国的价格是500英镑,在A美国是1000美圆,则英镑和美圆之间的汇率是:1英镑=2美圆e=Pa/Pb=1000/500=2,对于美圆是直接标价法。
2.一价定律和商品套购重要假设: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各国在完全的自由贸易的情况下,经过均衡汇率折算的同一种商品价格是一致的。
汇率理论
汇率理论:(1)什么决定一国的汇率的高低?
(2)什么决定一国汇率的波动状况?
主要的汇率理论:
1国际借贷说GOSCHEN(外汇供求决定汇率)
2购买力平价说CASSEL (PPP)
3汇兑心理说AFTALION(主观心理作用,边际效用)
4利率平价说凯恩斯,EINZIG,1923,1931
5国际收支说(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均衡理论分析)
6资产市场说
FRENKEL 弹性价格货币论
DORNBUSH 短期粘性价格货币论
BRANSON 资产组合均衡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一.引子:
案例:中国货币的购买力和国民收入水平:中国到底有多穷/富?
1.日本传统音乐会的节目单:中国人均GDP 850美圆,日本38000美圆
2.来自大阪的电子邮件:大阪经济法科大学,2001年。
3.对于美国消费的印象:2001-2002
4.《北京青年报》2000年10月20日
项目东京日圆/合人民币北京人民币倍数
出租起价660/53 10 5
面条780/62 5 12
两个桃800/65 1 60
地铁160/13 3 4.5
公共汽车220/18 1 18
4星级饭店20000以上/2000 500 4
一块香皂2600/240 3 80
5.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购买力
“一篮子货币”,爬行钉住的方法来确定。
1994年1月1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93年:1:5.76,1994年:1:8.7贬值的幅度超过50%.
绝对购买力平价:解释某一个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因素
1、货币购买力=物价水平的倒数
汇率=购买力之比
汇率=B国货币购买力/A国货币购买力=A国物价水平指数/B国物价水平指数
e=Pa/Pb (对于A国是直接标价法。
)
举例:电脑在B英国的价格是500英镑,在A美国是1000美圆,则英镑和美圆之间的汇率是:1英镑=2美圆e=Pa/Pb=1000/500=2,对于美圆是直接标价法。
2.一价定律和商品套购
重要假设: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各国在完全的自由贸易的情况下,经过均衡汇率折算的同一种商品价格是一致的。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若汇率波动偏离一价定律,则产生商品的套购(commodity arbitrage)
举例:
电脑:英国500英镑,美国1000美圆,则1英镑=2美圆。
若此时汇率波动到1英镑=2。
5美圆,则英镑升值,美国的电脑价格相对下降,套购者就会在美国用1000美圆买一台电脑,然后在英国出售,得到500英镑,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将500英镑兑换1250美圆,净赚250美圆。
套购进行下去,不断在美国购买电脑,在英国出售电脑,则电脑价格在美国会不断上升,在英国会不断下降;同时,在外汇市场上美圆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英镑的供给量不断上升,则英镑会贬值,美圆会升值,最后恢复到购买力平价的汇率水平。
条件:1)外汇市场的自由
2)商品流动的自由。
3)忽略交易成本。
3.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一价定律适用于单个商品,而PPP则适用于普遍的价格水平,即商品篮子中所有基准商品价格之组合。
只有当一价定律都成立,且不同国家选择的基准商品篮子一致时,购买力平价成立。
当价格偏离购买力平价时,市场的自发作用也会使得购买力平价成立。
三.相对购买力平价:解释某一个时段上汇率的波动原因
购买力的变化,即物价水平的变化是如何引起汇率的波动的。
e1=[(Pa1/Pa0)/(Pb1/Pb0)]*e0
举例:(1)美国的电脑价格上升为1500美圆,英国的电脑变为1000英镑。
英国的电脑价格比美国上升要快。
则
汇率=[(1500/1000)/(1000/500)]*2=1。
5
汇率下降,说明美圆升值,英镑贬值。
(2)美国电脑上升为2000美圆,英国的电脑变为750英镑。
美国的价格上升快。
则:
汇率=[(2000/1000)/(750/500)]*2=8/3
汇率上升,说明美圆贬值,英镑升值。
结论:
说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货币论的结论。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般化表述:
1.将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加以区分。
贸易品:处于激烈国际贸易竞争之下的进出口商品,比如大部分的制造业产品。
非贸易品:不能在国际间进行交易以获利的商品,如住房和服务业。
2.区分的意义:
贸易品价格更倾向于由国际竞争决定,非贸易品由国内供求状况决定。
举例:住房和理发。
3.一般化表述:
假定购买力平价模型适用于贸易品:PT=S.PT*
PT是贸易品在本国以本币计算的价格,PT*是贸易品在国外以外币计算的价格,S是直接标
价法表示的汇率。
本国总价格指数:PI=αPN+(1-α)PT
PI是总价格指数,PT是贸易品,PN是非贸易品,α是非贸易品在国内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比例。
同样:外国总价格指数:PI*=βPN*+(1-β)PT*
两国物价指数相除:
PI αPN+(1-α)PT
PI* βPN*+(1-β)PT*
由于:PT=S.PT*
则:
PI αPN /PT +(1-α) *S
PI* βPN* /PT*+(1-β)
S PI βPN* /PT*+(1-β)
PI* αPN /PT +(1-α)
这个一般化表述表明:
由于乘数项存在,仅以总价格指数表示的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会影响汇率。
本国非贸易品的本币价格上升------在总价格指数不变的前提下,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本币升值(假定购买力平价只适合于贸易品。
)
贸易品价格上升-----本币贬值
在验证购买力平价理论时,用贸易品价格指数比用总价格指数要更好。
五.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不适用性的解释
统计问题:
不同国家,对不同的商品设置不同的权重,没有统一的标准。
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消费模式不同。
交易成本和贸易障碍:
FRENKEL(1981):地理上相近而贸易关联度高、贸易障碍少时,PPP较容易成立。
不完全竞争。
国际上竞争程度有巨大差异,阻止各国价格的趋同趋势。
国际价格歧视。
资本和商品市场的不同。
DORNBUSCH(1976):在资本高度一体化而商品价格调整缓慢的世界中,汇率与PPP将产生长期偏离。
生产率差异。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非贸易品价格较低,原因是贸易品的劳动生产率较低。
六.经验验证:
1.英国《经济学家》对MCDONALD’S的汉堡包价格的考察(7/4/95)
国家当地巨无霸价格美圆巨无霸价格PPP计算的汇率实际汇率过高过低定值%
美国 2.32美圆 2 .32 - - -
阿根廷3比索 3 1.29 1 +29
奥地利39先令 4.01 16.8 9.72 +73
中国9元人民币 2.4 3.88 8.54 -55
日本391日圆 4.65 169 84.2 +100
俄罗斯8100卢布 1.62 3491 4985 -30
韩国2300韩元 2.99 991 769 +29
2.茅于轼提出的难题:理发师的收入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为什么国家越穷物价水平越低?
萨缪尔森的回答:非贸易品的生产率差别不大,而贸易品的生产率的差别很大。
发达国家的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
3.BALASSA-SAMUELSON模型(1964)
(1)在贫穷国家:PN=WN/QN PT=WT/QT
在富裕国家:PN*=WN*/QN* PT*=WT*/QT*
PN非贸易品价格,PT 贸易品价格,WN非贸易品部门工资,WT贸易品部门的工资,QN 非贸易品部门每工人的产出,QT贸易品部门每工人的产出。
带星号的是富裕国家。
(2)假定两种经济中的工资率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相同:
WN= WT WN*=WT*
(3)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富裕国家高于贫穷国家,而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则基本相同:QT*>QT QN =QN*
(4)假定购买力平价只对贸易品成立:S=PT/PT*
两国的价格比率是:PN/PT=πPN*/PT*=π*
(5)富国的贸易品生产率较高,则贸易品价格较低;因而富国的非贸易品相对于贸易品部门的价格就会较高:π*>π
(6)PN/PT=πSPN*/SPT*=π*
由于:PT=SPT*,π*>π
则:SPN*>PN
即:发达国家非贸易品价格要超过发展中国家。
PPP对于非贸易品不成立。
七.结论
1.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巨大偏离。
2.资本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