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沈军瑾【摘要】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健康人组80例和心力衰竭组80例(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30例、Ⅳ级25例)血清NT-proBNP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增高,且随心功能的恶化NT-proBNP水平增高.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加,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0(010)005【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NT-proBNP【作者】沈军瑾【作者单位】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故又称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1]。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已被确认为是心力衰竭早期的标志物,且增高水平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明显相关[2]。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心力衰竭组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已确诊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0例(除外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年龄34~90岁,男性42例,女性38例,并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分级标准分级,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30例、Ⅳ级25例。
1.1.2 对照组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80例,年龄35~88岁,男性40例,女性40例,均无心脏病史,无心力衰竭症状,各项身体检查均正常。
1.2 采集标本的处理及保存所有血样均在7:30~8:30空腹采集,12:00前测定完毕。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脑钠肽对心力衰竭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正常对照组100例,利用微粒酶荧光免疫检测技术定量法测定血浆中脑钠肽水平,对两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和LVEF进行比较。
结果:心力衰竭组的血浆脑钠肽为(487.5士184.2)ng/L;对照组脑钠肽(57.8士15.3)ng/L。
两组的BNP、LVEF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脑钠肽是心功能紊乱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之一,在心衰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标签:脑钠肽;心力衰竭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9月~2008年7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心衰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40例;年龄32~72岁,平均(56.7±12.7)岁;冠心病45例,心脏瓣膜病19例,心肌病8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8例,心肌炎4例;心功能II~IV级。
根据病史、体征、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和NYHA心功能分级诊断为心力衰竭。
选择10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
1.2方法在患者入院后抽取外周静脉血2ml,加入ED-TA抗凝管中,摇匀,离心分离血浆,应用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全动酶免疫化学发光仪,采用微粒酶荧光免疫检测技术(MEIA)定量测定血清中的脑钠肽浓度,根据该试剂盒提供的标准,以100ng/L为阈值。
同时,测定并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
LVEF 正常值为50%~75%,LVEF100pg/ml提示左室功能不全或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BNP>440pg/ml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BNP<50pg/ml可基本排除心力衰竭,其阳性预测值>90%。
本组排除心衰的阴性预测价值为95.0%(114/120)为95.0%)。
虽然一些肺部疾病如肺癌、肺栓塞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NP也可以升高,但通常都没有左心衰患者高,从这个角度来看,BNP可以用于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判断。
NT-proBNP 项目的临床意义与开展现状更多相关新闻时间:2009-7-9 15:28:00,点击:989 1)NT-proBNP简介及其临床意义NT-proBNP全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有研究显示:心室功能障碍患者的NT-proBNP含量会升高,而且含量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NYHA,纽约心脏协会分级)。
心脏不仅具有泵血功能,而且还是一个内分泌腺。
目前为止,已经确认有两种多肽由心脏分泌通过心肌细胞拉伸进入血液循环,它们分别是心房利钠肽(ANP)和B型利钠肽(BNP)。
ANP 主要由心房分泌,而BNP由心室分泌的。
在心衰患者中,由于心容量超负荷、心压升高会使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
由于BNP主要由心室分泌,因此在诊断心室功能障碍时,相对ANP而言是个更为直接的标志物。
BNP是作为激素原合成的,称之为proBNP(BNP前体)。
在受到心肌细胞的刺激后(例如,心肌细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列解为NT-proBNP(氨基末端- proBNP或N端-proBNP)和生物活性激素BNP。
两种多肽都释放进入血循环。
NT-BNP生物半衰期是60-120分钟,相比生物半衰期仅为20分钟的BNP要长的多,因此检测NT-proBNP更有利于实验室操作。
2)NT-proBNP的临床参考值3)NT-proBNP与NYHA的关系NT-proBNP能够早期反映整体甚至局部心脏结构改变导致的功能变化,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更能真实反映心功能的变化。
NT-proBNP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NT-proBNP水平越高病变越严重,预后也越差NT-proBNP有利于在早期阶段或病变轻微阶段发现心衰:NT-proBNP可以区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心衰患者(NYHA I级和II级)与非心衰患者4)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重要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体征和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作用临床上诊断心力衰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和心脏超声,而缺乏生物学指标。
针对bnp的研究发现它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最强的独立指标。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血浆bnp浓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呈高度相关,因此,bnp是评价左室功能不全的良好无创性生化指标,左室功能不全的程度越高,bnp的浓度越高,无症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浓度低于有症状心力衰竭患者。
有研究表明,如果以bnp>100pg/ml为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3%。
而将临床经验和bnp相结合,诊断的准确性则由74%提高到81%,也有报道可提高到90%以上。
可见bnp对早期发现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个良好的指标,对于排除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有特殊意义。
bnp浓度在50pg/ml以下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阴性预测值为96%。
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的另一重要意义就是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
由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其诊断缺少权威性的诊断标准。
血浆bnp水平的升高反映了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emily等对294例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和血浆bnp水平检测,发现舒张性心力衰竭组的bnp水平(286±31pg/ml)较正常对照组(33±3pg/ml)明显增加,可达435±45pg/ml。
因此,患者有心功能不全表现,但心脏收缩功能正常时,血浆bnp水平升高高度提示舒张性心力衰竭。
bnp在心力衰竭预后判断中的作用bnp不但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判断心力衰竭预后的重要指标。
虽然其他血流动力学也可评估疾病严重性,但是bnp是第一个可以反映机体病理生理改变和恢复循环稳定能力的指标。
bettencourt等对50例心衰患者(基线bnp水平无明显差异)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以因心血管原因再次入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结果有15例再入院,5例死亡,这部分患者的血浆bnp 平均水平从出院时的779±608pg/ml降至643±465pg/ml(p=008),无统计学差异,有7例血浆bnp水平反而较出院时升高,其中6例发生了心血管事件,而未发生再次入院或死亡的病例bnp水平从出院时的619±491pg/ml降至328±314pg/ml(p<0001),有统计学差异。
Nt-proBNP在老年心衰所致急性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中心卫生院,湖南桃江413414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152例急性呼吸困难的老年患者,根据呼吸困难的病因不同,分为呼吸困难chf组与呼吸困难非chf组,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对3组患者进行了血清nt-probnp 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呼吸困难chf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呼吸困难非ch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chf诊断标准参照《心脏病学》(第5版)中hf framingham标准[2]。
心功能分级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3]:①ⅰ级:病人有疲劳,或仅在费力活动时,即有呼吸困难。
②ⅱ级:病人中度活动即有这症状。
③ⅲ级:病人日常生活活动,即出现症状。
④ⅳ级:个体在休息时即有症状。
1.3方法:血清nt-probnp浓度的测定,采集所有入选对象静脉血3ml于干燥试管内,立即送入实验室,室温下凝固后,(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2小时内完成检测。
检测仪器为南京普朗医用设备公司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试剂由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305pg/ml,5例血清nt-probnp305pg/ml,以nt-probnp>305pg/ml诊断心衰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5.6%,阳性预测值为96.3%,阴性预测性值92.9%。
3.讨论急性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部疾病两种,因两者早期症状、体征相似,根据常规实验室检查、基础病因、病史、胸片等常规方法难以鉴别诊断,且都不具特异性,心脏超声又因检查费用高及检查时间长的影响,在紧急情况下难以采用,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寻找一种方便快捷的生化指标来鉴别呼吸困难十分关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脑钠肽前体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黄若文;吕卓人;朱长顿【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5(26)2【摘要】目的比较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NYHA)、经超声心动仪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UCG-EF)、6 min步行试验(6-MWT)在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不同基础心脏病的老年心衰患者治疗前后的pro-BNP水平,并与常规临床评估方法NYHA、UCG-EF、6-MWT进行比较.结果随治疗后心衰客观指标的好转,pro-BNP水平下降,pro-BNP心功能状态分级也降低,与pro-BNP心功能状态分级比较,UCG-EF心功能状态分级与其接近,其次为NYHA,6-MWT差异最大.结论 pro-BNP是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并判断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尤其当合并肺部疾病采用其他方法评定有困难时更有价值,其次为UCG-EF.【总页数】3页(P155-157)【作者】黄若文;吕卓人;朱长顿【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陕西西安,71006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相关文献】1.血清脑钠肽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价值 [J], 唐利;廖常彬;钟春梅2.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J], 葛正中;吴永华;王晓周3.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林箐;史晓敏;祁芸云;宋以信4.脑钠肽前体对于糖尿病透析患者心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 [J], 刘建春;于华;吕豪5.血浆脑钠肽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常规心功能指标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J], 谭今;于涛;黄克力;刘科;杨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因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最终导致了心脏泵血能力的下降和外周组织器官的供血不足。
CHF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中,血清标志物的检测非常重要。
目前,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被广泛应用于心衰患者的诊断、疾病分级、预后评估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NT-proBNP和cTnI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NT-proBNP是一种由心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活物质,能够促进利钠、降压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对维持血容量和血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浓度可反映心脏负荷情况,且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常高于正常水平。
而cTnI是一种心肌特异性标志物,当心肌细胞受损,其释放至血液中浓度升高。
联合检测NT-proBNP和cTnI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早期发现心肌损伤,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对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高水平的NT-proBNP与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而cTnI的升高则提示心肌损伤的程度,与心功能不全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联合检测NT-proBNP和cTnI有助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对于监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持良好的疾病控制。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和胸片在因呼吸困难而就诊于急诊科的人群中诊断心衰的相对价值研究心衰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的疾病,由于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对心衰患者的早期诊断非常具有挑战性。
目前常用的心衰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心脏超声、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和胸片在因呼吸困难而就诊于急诊科的人群中诊断心衰的相对价值。
心衰是一种由于心肌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不全病症,常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种由心室组织分泌的肽激素,可提供心脏泵血功能和心肌负荷情况的信息。
胸片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评估心脏大小和肺水肿等情况。
因此,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和胸片在呼吸困难患者中诊断心衰的价值将有助于明确这两种方法在诊断心衰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研究拟纳入因呼吸困难而就诊于急诊科的人群,并按照其NT-proBNP水平和胸片结果进行分组。
首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包括心率、血压、心肺听诊等。
然后,进行NT-proBNP水平的测定,通过血液样本来获得,以判断其心脏泵血功能情况。
同时,进行胸片检查,评估心脏大小、肺水肿等情况。
最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NT-proBNP水平和胸片结果,进行心衰的诊断。
通过比较NT-proBNP水平和胸片结果与心衰的诊断结果,可以评估这两种方法在诊断心衰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此外,还可以分析NT-proBNP水平和胸片结果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进一步评估这两种方法在心衰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同时,还可以探讨NT-proBNP水平和胸片结果在动态监测心衰患者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总之,本研究旨在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和胸片在呼吸困难患者中诊断心衰的相对价值。
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两种方法在心衰诊断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提高心衰的早期诊断和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氨基未端脑钠肽前体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以下是一个示例:概述部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种脑钠肽的生物标志物,其血液浓度通常被用来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
Nt-proBNP 是主要由心脏细胞产生的一种激素,其在心脏负荷增加时会被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通过监测Nt-proBNP的水平,我们可以间接评估心脏细胞的受损程度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Nt-proBNP的测定已经成为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Nt-proBNP浓度,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介绍Nt-proBNP前体的标准化测定方法,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以确保不同实验室、不同设备进行的Nt-proBNP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文章将介绍Nt-proBNP前体标准的制备方法、测定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将在文章的引言部分概述当前对Nt-proBNP 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接着将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建立Nt-proBNP前体标准来提高Nt-proBNP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将介绍Nt-proBNP前体标准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原理。
第三部分将总结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并对Nt-proBNP前体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展望。
希望该文章能够对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在Nt-proBNP的测定和应用上提供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氨基未端脑钠肽前体标准的相关知识。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氨基未端脑钠肽前体标准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特点和应用领域。
随后,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的内容安排。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张玉梅;蔡葵;廖建平【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0(050)033【摘要】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或再次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失代偿心力衰竭而间断住院治疗的182例患者,随访6个月,终点事件为再次入院或死亡,其中住院期间死亡26例.将存活患者分为Ⅰ组(n=82,NT-proBNP水平下降至少30%)、Ⅱ组(n=49,NT-proBNP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Ⅲ组(n=25,NT-proBNP水平升高至少30%).结果在6个月的随访中,Ⅲ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及Ⅰ组(P<0.01).NT-proBNP水平的变化早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胸比变化.结论 NT-proBNP 水平与6个月内患者死亡和再次入院率相关.NT-proBNP水平具有评价治疗效果和协助临床决策心衰患者是否可以出院的价值.【总页数】2页(P41-42)【作者】张玉梅;蔡葵;廖建平【作者单位】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6.6+1【相关文献】1.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重度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程新芹2.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甲状腺激素、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J], 王翠艳;王丽辉3.蛋白尿和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J], 姚峰;刘波;庄红;尹俊;张苏川4.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J], 刘建飞;彭宗清;夏豪5.床旁检测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J], 杨庆树;叶炳华;张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20期心脏疾病中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有利钠肽、心房钠尿肽、脑钠肽(BNP)、C 型利钠肽等物质。
对于BNP 和心钠素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刺激为心室壁应力,心室肌细胞构成了BNP 相关性肽的主要来源。
在心室衰竭心室中的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生成表达水平为上调状态,并且局限于心肌梗死周围的区域。
NT-proBNP 通过高血流速度的器官(肌肉、肝脏和肾脏)进行被动清除。
NT-proBNP 比BNP 的半衰期要长并且在血液中浓度高。
BNP 和NT-proBNP 往往在妇女中浓度较高,而在肥胖的个体则较低。
在老年人中以及在左心室心动过速、右心室超负荷,还有心肌缺血、低氧血症、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败血症和感染时浓度也较高[1]。
NT-proBNP 在心衰的诊断和预后方面均有用处,被认为在心脏衰竭中是一个金标准生物标记,与BNP 相似。
NT-proBNP 对于由急性和慢性心衰导致的死亡具有较强的预后价值,界值(cut-off point)300pg/mL 具有99%的敏感性、60%的特异性,并且具有98%的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有利于排除急性心衰。
NT-proBNP 还能够预测短期或长期伴有可疑性或确定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患者生存率。
同样利钠肽对于右心室功能障碍也是预后性标记物,它们源于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心肌被牵拉而导致释放[2]。
在1981年,Bold 和其同事观察到,将心房组织的浸取物注射入大鼠可导致大量的尿液生成。
Flynn 后来证明起作用的因子为心钠素(ANP),ANP 为一个含有一个二硫键的28氨基酸肽类物质,组成环状结构。
10年后,Matsuos 的研究小组证明ANP 样钠尿肽可从猪的脑组织中提取,因此命名为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HF)患者治疗前后诊断价值分析。
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3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HF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60 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的NT-proBNP 检测,并对观察组中心功能II-IV级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NT-proBNP 水平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60例HF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中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治疗前后好转的病人,从(1403.45±278.78)ng/L、(2106.45 ±311.24)ng/L 降到(613.42±143.65)ng/L、(1215.97±263.55)ng/L(P<0.05)。
观察组中有2个患者病情加重死亡,NT-proBNP 水平达15000 pg/ml且居高不下。
结论:血清NT-pro BNP 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级别密切相关,并对HF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力衰竭;NT-proBNP【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76-01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引起的的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受损而导致的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
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或水肿。
目前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再住院率、死亡率、高社会医疗资源占用率等特点的疾病,也是当代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如何早期发现识别心衰,给予恰当及时的治疗,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我科就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60例心衰患者进行观察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的心衰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66-90)岁。
腦鈉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現況發佈由admin在學術交流 | 評論已關閉摘要:自1988年日本學者從豬腦提取發現腦鈉肽,2000年正式美國上市及持續發展研究至今,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N端腦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心力衰竭(心衰)中臨床價值和應用得到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它們作為急性失代償心衰(Acutely decompenstated Heart Failure, ADHF)的生化標誌物已經得到國際肯定,主要用於ADHF的診斷、鑒別診斷、病情評價、預後判斷和指導治療提供直接和間接的證據,通過繼續發掘和研究,其使用範圍正在不斷擴大。
關鍵字:腦鈉肽;N端腦鈉肽前體;呼吸困難;急性心衰;生物學標誌在全世界,心衰約占全部死亡病因50%,而且心衰患者的院內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也非常高。
雖然動態超聲心動圖(UCG)和血流動力學檢查(如心室造影檢查、漂浮導管)是診斷與評價心衰的金標準,但檢查費時且昂貴,而且在心臟急性事件發生時,上述檢查并不能作為常規的診治手段,否則會延誤治療。
因此研發用於快速診斷心衰的生物學標誌物就非常必要。
現在在心衰的診斷、鑒別診斷、病情評價、預後判斷和指導治療已經得到國際肯定,現對BNP/NT-proBNP生物學特性的進行總結并對BNP/NT-proBNP在心衰中的臨床應用作一綜述。
[1] \一、BNP/NT-proBNP的生物學特點及影響因素(1)生理學特點BNP對體液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
機體對心臟內壓力改變後出現內分泌反饋機制,隨著心室壁的機械拉伸,一些參與反應的基因被激活,產生BNP的前體原(PreproBNP),其後PreproBNP 被切割分成信號肽和BNP前體(pro-BNP),而proBNP進一步再切割成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和不具有生物活性的NT-proBNP,其中BNP的半衰期為22分鐘,NT-proBNP為120分鐘。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两组受试者的nt-probnp水平。
结果入院时观察组nt-probnp水平为(4010.5±1020.3)pg/ml,对照组nt-probnp 水平为(283.4±85.2)pg/ml,两组受试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1. 2 治疗方法对所有观察组患者进行标准化治疗。
治疗药物包括螺内酯、速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抑制剂。
1. 3 检测方法血浆中nt-probnp含量的测定:所有受试者在入院时,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治疗1个月、3个月、出院前分别进行外周静脉采血,采血量3 ml。
将其置于edta抗凝无菌管中,摇匀,进行低温离心(-4℃, 3000转/min, 10min),小心分离得到血浆。
利用elisa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美国r&d公司提供)测定血浆中nt-probnp含量。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计量资料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血浆中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1个月、3个月直至出院
时。
血浆中nt-probnp含量分别与刚入院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该疾病的预后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其生命健康。
对心力衰竭的传统诊断方式包括具有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高血压等心脏疾病的病史结合辅助检查及心力衰竭症状进行诊断。
研究表明nt-probnp可以作为指示心力衰竭的较敏感的标志物之一,比传统的诊断更快捷和准确。
由心肌细胞产生的脑钠肽前体是由10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释放到血液中就会生成没有生物活性的nt-probnp和具有生物活性的bnp。
nt-probnp由76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利钠、利尿、扩展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的作用。
若患者具有正常的收缩功能,但是利用心脏超声无法诊断患者是否具有舒张功能障碍时, nt-probnp水平可以进行协助诊断。
与bnp相比
nt-probnp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更长,浓度较高,个体差异较小,在体外的稳定性也很强。
因此在心力衰竭的诊断、监控治疗、预后评估及危险分层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该研究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该组患者入院时、住院治疗1个月、3个月及出院时血浆中
nt-probnp含量,并与由3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nt-probnp含量与健康者相比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经过治疗后,随着病情的缓解,血
浆中nt-probnp含量显著下降。
综上所述, nt-probnp水平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水平和预后预测价值,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玉梅,杨顺昱.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 . 疑难病杂志, 2009, 8(6):375-377. [2] 张黔桓,严红,陈旦红,等 .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 70 岁以上老年人急性气促的病因诊断价值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28(9):869-872.
[3] 弓孟春,严晓伟.欧洲心脏病学会2008 年版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 29( 8):7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