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上数学第1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7
3.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1课时比赛与行程问题
答:该市第二中学足球队胜8场,平3场.
【思考】如果该市第二中学足球队胜的次数与平的场数分别用未知数x,y来表示,是否能列出方程组来求解呢?
【师生活动】同学交流讨论,尝试回答,老师指导列出方程组.
解法二设该市第二中学足球队胜x场,平y场.由该队共比赛11场,得方程
x+y=11. ①
又根据得分规定,胜x场,得3x分,平y场,得y分,共得27分,因而得方程
3x+y=27. ②
解方程①②组成的方程组
x+y=11,x=8,
3x+y=27,得y=3.
答:该市第二中学足球队胜8场,平3场.
例2甲、乙两人相距4 km,以各自的速度同时出发.如果同向而行,甲2 h追上乙;如果相向而行,两人0.5 h后相遇.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用示意图来表示数量关系比较直观.本例中“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可用图3-4表示.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可用图3-5表示.
图3-5
解:设甲、乙的速度分别是x km/h,y km/h.根据题意得。
3.3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第1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的概念,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会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出来.【学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学习难点】列出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说明:引导学生理解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更简明,更直接.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解: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2.下面问题设两个未知数x ,y ,你能列出几个方程(不解方程)?有8个人去红山公园玩,买门票共花了34元,每张成人票5元,每张儿童票3元,他们到底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儿童呢?解:设去了x 个成人、y 个儿童,由题意得⎩⎪⎨⎪⎧x +y =8,5x +3y =34.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方法指导:二元一次方程应满足:(1)是整式方程;(2)含有两个未知数;(3)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 二元一次方程(组)阅读教材P 98~P 99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答:(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起来得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仿例1:已知方程3x m +3-2y 1-2n =15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求m 和n 的值.解:由题意知:m +3=1,1-2n =1,解得m =-2,n =0.仿例2:下面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D )A .⎩⎪⎨⎪⎧2x -1y =9,3x +2y =10.B .⎩⎪⎨⎪⎧x -5y =0,x +y =3z.C .⎩⎪⎨⎪⎧xy =2,x +y =1.D .⎩⎪⎨⎪⎧x =2,2x +y =1. 变例1:下列各式:①y =x ;②x =3y ;③y +2x -1;④2a +b-1=3;⑤mn +n =7;⑥74y -116z =-11,其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①⑥(填序号).变例2: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为50,甲数的2倍比乙数的3倍大5,若设甲数为x ,乙数为y ,则可列方程组为⎩⎪⎨⎪⎧2x -3y =5,x +y =50,.)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 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第1课时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的概念,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会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出来.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的理解;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情感态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的事例、关心他人的习惯,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教学难点】难点是列出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在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2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昨天,有8个人去红山公园玩,他们买门票共花了34元.每张成人票5元,每张儿童票3元.那么他们到底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儿童呢?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所学的方程知识解决呢?【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设两个未知数,从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情境1中若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驮y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2个,由此得方程x-y=2,若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1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2倍,得方程:x +1=2(y -1).情境2中若设有x 个成年人,有y 个儿童,亦可以得到方程x +y =8和5x +3y =34.【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列出具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为后续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讨论学习提供了素材,同时,有趣的情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二元一次方程概念问题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上面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吗?问题2上面所列方程有几个未知数?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问题1上面的两方程x -y =2,x +1=2(y -1)中的x 含义相同吗?y 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x +y =8和5x +3y =34中的x 含义相同吗?y 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问题2用大括号将x 、y 的含义分别相同的两个方程联立起来.【教学说明】一方面让学生明确方程组中相同的未知数表示的意义相同,另外让学生初步感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表示形式.【归纳结论】如2533412(1)8x y x y x y x y -=+=⎧⎧⎨⎨+=-+=⎩⎩,等,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起来得到的方程组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方程有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1)x +3y -9=0 (2)3x 2-2y +12=0(3)3a -4b =7 (4)2m -5m =1 2.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1)21,3512;x y x y -=⎧⎨+=⎩ (2)21,35x y x y ⎧+=⎨-=⎩ (3)73,35z 1;?x y y -=⎧⎨+=⎩ (4)1,2;x y =⎧⎨=⎩ 3.二元一次方程x +y =6的正整数解为 .4.买甲、乙两种纯净水共用250元,其中甲种水每桶8元,乙种水每桶6元,乙种水的桶数是甲种水的桶数的75%,设买甲种水x 桶,乙种水y 桶,请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5.请设计一个问题情景,编一道应用题,设其中一个量为x ,另一个量为y ,使x ,y 满足738 5.y x y x =-⎧⎨=+⎩, 试一试,你能行.【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合并同类项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答案】1.(1),(3).2.(1)和(4)是二元一次方程组.3.有251434,1,5,2,3x x x x x y y y y y =====⎧⎧⎧⎧⎧⎨⎨⎨⎨⎨=====⎩⎩⎩⎩⎩ 4.解:依题意可列8625075%x y y x +=⎧⎨=⎩ 5.(答案不唯一)如: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分组外出活动,若每组7人,则余下3人;若每组8人,则少5人.求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x 和应分成的组数y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什么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举例说明.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99页“练习”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征,在教学中选择激趣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相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