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钻头打捞钩的研制
- 格式:ppt
- 大小:5.92 MB
- 文档页数:39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477508.5(22)申请日 2019.09.05(73)专利权人 佛山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乐从社区居民委员会东平新城文华南路8号保利商务中心4座2001至2008房,2101至2108房(72)发明人 潘茜 周灿朗 林湘 陈相宇 刘加福 游杰 邓嘉宁 李江 李甫福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代理人 颜希文 黄华莲(51)Int.Cl.E21B 10/00(2006.01)E21B 31/1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旋挖钻机钻头(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挖钻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钻头,包括旋挖钻机钻头本体,所述旋挖钻机钻头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吊钩组和至少一组第二吊钩组,所述第一吊钩组包括多个环形均布的第一吊钩,所述第二吊钩组包括多个环形均布的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与所述第二吊钩的形状不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挖钻机钻头,通过在旋挖钻机钻头本体的表面设置多个形状不同的第一吊钩及第二吊钩,切断后的锚索缠绕在旋挖钻机钻头本体的表面之后,会在第一吊钩及第二吊钩的悬挂、拖拽作用下,随着旋挖钻机钻头本体的提升将切断后的锚索完全携带至地面,避免对盾构掘进施工带来风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11144377 U 2020.07.31C N 211144377U1.一种旋挖钻机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挖钻机钻头本体,所述旋挖钻机钻头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吊钩组和至少一组第二吊钩组,所述第一吊钩组包括多个环形均布的第一吊钩,所述第二吊钩组包括多个环形均布的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与所述第二吊钩的形状不同。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33856.6(22)申请日 2019.03.26(71)申请人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38号(72)发明人 潘东发 张立超 刘传志 陈洪军 黄平熠 李国平 姚华 左少华 杨碧波 叶绍其 龚金才 吴汉湘 赵炜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代理人 陈锐(51)Int.Cl.E21B 31/20(2006.01)E21B 31/06(2006.01)E21B 17/0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打捞钻头的方法及用于打捞钻头的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捞钻头的方法及用于打捞钻头的装置,涉及钻孔桩施工技术领域。
在钻头出现脱落事故时,通过钻杆底端与脱落的钻头相接触,判断脱落的钻头是否处于竖直方向。
当钻头未处于竖直方向,且脱落的钻头倾角较大时,先确定钻头的倾斜角度和中心孔坐标,再将钻头打捞器倾斜安装在钻机的钻杆下部,利用钻机将钻杆下探,将钻头打捞器直接插入钻头的中心孔内,利用钻头打捞器的倒齿结构与钻头中心孔的内螺纹卡接,从而将钻头及时、快速地打捞出来,解决现有钻头打捞的难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CN 109882107 A 2019.06.14C N 109882107A1.一种打捞钻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当钻头出现脱落情况时,保持孔内泥浆循环,将钻杆底端与脱落的钻头相接触,根据实际下探进尺与钻头脱落时的进尺,判断脱落的钻头是否处于竖直方向,若钻头未处于竖直方向,转入S2;S2:通过钻杆探测多个钻头边缘点的坐标,确定钻头的倾斜角度和中心孔坐标,转到S3;S3:先根据钻头的倾斜角度,将钻头打捞器倾斜安装在钻机的钻杆下部后,再根据钻头的中心孔坐标,将钻头打捞器插入钻头的中心孔内,使钻头打捞器的倒齿结构与钻头中心孔的内螺纹卡接,最后通过钻机提升钻杆,将脱落的钻头从孔底取出。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492079.1(22)申请日 2020.07.24(73)专利权人 李泽西地址 30028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奉献南里3号楼(72)发明人 李泽西 童鑫 李文 王彪 吴丰 初磊 陈立震 张鹏宇 马鸿彦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代理人 高志军(51)Int.Cl.E21B 31/1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石油钻井用钻头打捞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用钻头打捞装置,包括主轴、活动管、套管、限位环、固定轴、胶条、胶环、卡爪、防滑垫、限位块、楔形块和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有多个卡爪方便实现钻头的固定,并设置有防护垫能够提高打捞时的稳定性,避免造成打捞过程中发生钻头松脱的问题,提高打捞时的稳定性,有利于钻头的顺利打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活动管方便打捞前对钻头进行限位,方便卡爪的有效固定,且活动管组装方便,方便在使用后进行拆卸,在下井过程中通过限位环和限位块的设置能够避免出现活动管与主轴发生脱离问题,方便进行钻头的快速打捞,提高使用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212642654 U 2021.03.02C N 212642654U1.一种石油钻井用钻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主轴(1)底部的活动管(2),所述活动管(2)顶端与套管(3)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与主轴(1)表面活动套接,且主轴(1)底端与限位环(4)螺纹套接,所述主轴(1)底部与固定轴(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5)通过胶条(6)与胶环(7)固定连接,且主轴(1)底端与卡爪(8)转动连接,所述卡爪(8)底端分别与防滑垫(9)以及限位块(10)固定连接,且卡爪(8)侧壁与楔形块(11)固定连接。
侧钩式钢丝及绳帽头打捞装置研制及应用摘要:针对现有工具打捞带有钢丝的仪器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打捞钢丝及仪器绳帽头的新型打捞工具。
本工具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合理,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作简便,成本低,安全可靠,适用性高;有效提高了带有钢丝井下仪器打捞成功率,缩短了打捞作业时间,节约了打捞费用,在川渝油气田带有钢丝井下仪器打捞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油气井;钢丝;绳帽头;打捞工具在油气井试井测试过程中,随着油气田开发、油气水井生产时间的延长,井下情况复杂、多变,因此会出现种种意外情况,严重时,试井钢丝及仪器有可能掉入井内,发生钢丝、仪器落井事故后,需要进行打捞,相应对打捞工艺和打捞工具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井下仪器带有少部分钢丝,对打捞工具的综合功能的要求尤为显著。
近年来,随着试井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井下落物打捞的研究不断深入和细化,打捞工具不断革新改进,研发出了一系列打捞落物的工具以及较成熟打捞方法,同时新的打捞工具和工艺不断涌现,比如针对断落钢丝外钩打捞矛,通过应用发现,打捞钢丝效果差,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研制了针对断落钢丝及仪器的专用打捞工具。
一、现有打捞工具存在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外钩打捞矛由上接头、钩身、钩尖组成,打捞作业时,依靠工具串(绳帽+加重杆+震击器+打捞工具)的惯性力,钩身进入钢丝团子,外钩勾住断落的钢丝,而将落物捞出。
缺点是:上起时,外钩打捞矛的钩尖易与井壁相挂滞,因此阻力很大,容易发生打捞工具遇卡现象,另外外钩打捞矛的钩尖勾住断落的钢丝时容易滑脱,致使打捞失败,一旦打捞失败,必然造成井底与产层无法正常沟通,直接影响油气田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侧钩式钢丝及绳帽头打捞装置研制1.工具结构新型打捞工具主要在现有外钩打捞工具和卡瓦打捞工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设计思路是利用钢丝在卡爪主体的两侧梯形齿口中,向上自由,向下卡紧的结构原理将井下断落钢丝卡住,同时利用绳帽头在三个卡爪末端的卡爪头内壁上四个呈圆弧形锥面状台阶中上行容易,下行款住,将井下断落钢丝、仪器串顺利打捞出井,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带有钢丝的仪器绳帽头不易进入打捞装置、难打捞等问题,其结构如图1。
FORUM 论坛装备120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Φ160 mm 大孔径钻具打捞装置技术研究□ 秦 杰 山西宏厦第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来,阳煤集团各大矿井所设定向瓦斯预抽钻孔钻场正前已有普钻孔施工,正前20 m 范围内煤层松软,煤体应力重新分布,钻孔施工后常出现孔壁坍塌、下封孔管深度不够的现象。
为了保证下封孔管深度及封孔深度(钻孔采用“水泥注浆”方法,封孔长度为18~30 m,封孔管规格为Φ63×450 mm),提高钻孔瓦斯抽放率,施工队组采用专用扩孔钻头(Φ153 mm)的扩孔工艺使钻孔孔径扩大至159 mm。
在煤层中施工定向瓦斯抽采钻孔,由于钻机工操作失误导致孔内发生钻杆脱扣事故,尤其脱扣在7~20 m 范围内,钻孔孔径大(159 mm),采用人工对接钻杆方法、钻机对接钻杆方法、HQ 钻杆配套Φ105 mm 打捞钻头的打捞方法、HQ 钻杆配套Φ139 mm 打捞钻头的打捞方法均不能将脱扣钻杆套住,与孔内脱扣钻孔产生空间位置错位,而且连续几次方法不当的打捞会造成孔内脱扣钻杆尾部丝扣磨损,增添后续打捞工作难度,甚至会造成钻具、钻杆损失。
为了确保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及钻具、钻杆的完好性,2016年初山西宏厦一建确立了关于井下脱扣事故在7~20 m 范围内钻具打捞装置的研究课题。
本技术是克服上述已有打捞技术的不足,主要针对在7~20 m 范围内的脱扣事故,提供一种耐磨性好、切削力强、打捞成功率高的打捞专用钻头。
1 工作面概况以开元公司3907工作面为例,3907工作面走向长为1 030 m,倾斜长为219 m,根据3907工作面附近K-20、K-21、K-35钻孔资料及邻近巷道资料,3#煤煤层厚度一般为1.98~2.40 m,平均2.14 m,属简单结构。
3#煤底板为灰色砂质泥岩,厚度为4.98 m,3#煤顶板为灰色砂质泥岩,厚度一般为3.94 m,总体地势大致呈北西高、南东低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