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建设的现存问题

地铁建设的现存问题

地铁建设的现存问题
地铁建设的现存问题

住建部抽查27城85个在建轨交项目均存安全隐患

“我的同行担心,可能还蕴藏着更可怕的事故。” 一位轨道交通老专家在一次上海地铁事故后在博客中写道。

在另一起类似事故发生后,他又写下这样几句:“在目前‘大干快上’的形势下,这一事实更令人揪心,地铁的运营者似乎是坐在火山口上。”

在中国,加入地铁俱乐部的城市越来越多,尤其是在2012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再批复25个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后。这项规划涉及18个城市,总投资规模将逾8000亿元,而这距离2009年那波集中放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仅仅过去三年,且投资规模大体相当。很多城市积蓄已久的地铁需求和冲动由此释放。事实上,过去的十年,中国的地铁建设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年走过的历程,而未来的十年发展速度会比过去十年还要快。

然而,与快速发展相伴而来的是连续的事故,仅因地铁施工导致的路面沉陷坍塌事故就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沈阳、大连、杭州、深圳、南京、西安、郑州、南昌等多个城市发生。

地铁工程具有投资大、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属于高风险工程。很多城市的地铁同时开工建设,战线拉得过长,这让地铁经验缺乏、施工管理不到位和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一一暴露。

《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关于全国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有关情况的通报》显示,住建部督查组现场抽查了27个城市的在建轨道交通工程项目85个,在勘察设计、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监理和第三方监测等地铁建设的全部环节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地铁运行于地下空间,环境封闭,人员密集,通风和疏散受到极大的限制,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伤亡损失往往超过同等规模的铁路事故。

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城市管理者们在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交通拥堵的热情之下,对地铁工程的复杂性和科学性的重视是否足够?

——编者

路面“手术”对冰城哈尔滨一点儿也不陌生。位于城中心东直路与红旗大街交会口的商业区,一处巨大的正方形的路面“补丁”正寒碜地展示着病体。2012年8月17日,这一地

段突然塌陷,周边的商贩甚至没有听到大的声响,一个近在咫尺的大坑就出现在眼前,一时间行人和过往车辆拥塞于大坑的两端。工程队紧急赶至、回填修补,当天下午抢修结束时,繁华的东直路上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

不少冰城的市民上街时都提心吊胆,多次遭遇暴雨侵袭的哈尔滨,城中心路面九天内就发生了七起塌陷事故,有两人坠坑死亡。整个夏季,这座城市发生大小路面坍塌共计20余处。

东西走向的东直路每隔几十米就呈现不均匀的沉降路面,而哈尔滨地铁1号线工程的8号标段正沿此路在地下快速地延伸。

地面沉降是表现为地面下沉的地质灾害,大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和工程影响所致。上述工程的施工人员告诉《财经》记者,东直路的路面塌陷和大面积沉降与地铁施工有因果联系,这一结论来自于内部通报会。

地铁隧道在施工阶段会打破周边土体原有的平衡而引发沉降;开通营运后,列车日复一日地循环碾压轨道,也可能引发沉降,继而可能导致路面塌陷、塌方,使地上建筑物以及地下管道受损。

一位熟悉哈尔滨地铁工程的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夏季多发的暴雨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大规模地铁建设是导致部分路面坍塌的直接诱因。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教授李立也认为,今年一再发生的地面沉降,其中有多处是由持续进行的地铁工程引发。

中国正处于地铁建设高速期,全国范围内,数十条地铁线路正在同期建造。除2012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批复的25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至去年11月,全国获批线路共计120条、3400多公里;全国25个城市有在建项目,里程约1500公里;全国有13个城市拥有运营线路,总里程约1540公里。

这比国际地铁发达城市的建设速度快很多。至2010年,伦敦地铁用了147年达到总线路408公里,纽约地铁历经106年总线路长达370公里,巴黎地铁用110年达到了215公里。反观国内城市,以上海为例,仅有16年运营史,已开通运营11条线,运营里程达420公里,一举赶超伦敦成为世界之最,国际地铁协会(COMET)称之为“创造了世界地铁建设史上的奇迹”。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在一次交通论坛上表示,在过去十年,中国地铁实际上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年走过的历程,未来的十年发展速度会比过去十年还要快。

然而,伴随快速发展而来的是连续的事故,仅因地铁施工导致的路面沉陷坍塌事故就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沈阳、大连、杭州等多个城市发生。

蛋糕里打孔

从地质角度而言,东北地区的天然条件并不利于地铁工程:在寒冷的气候下,特别是冬季,冻土由于水的冻结和冰体的增长,引起土体膨胀和地表不均匀隆起,极易导致不均匀沉降。

这并不意味着东北的城市必然放弃地铁,但毫无疑问,充分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并为地铁施工提供重要参数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建设成本,也能降低安全风险。

然而,高频率的塌陷事故甚至导致人员伤亡,证实了城市管理者对地质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了解得并不充分。

不少地铁在建的城市,在勘察设计上存在的通病是对地质风险评价分析不充分,涉及的具体钻探和试验工作量不足,未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周边环境调查。一些工程的设计文件也没有按照规定提出工程监测要求和监测控制标准,对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的设计处理不完善,对工程风险考虑不足。

《财经》记者了解到,哈尔滨等城市的部分工程标段,其钻探原始记录没有初见水位等内容,不符合相应规范要求之处比比皆是。事实上,这些问题在国内20多个地铁在建城市均存在。

西安是最让地质学界头疼的城市,其地面塌陷和地裂多发,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设地铁风险比一般地区都高。但《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西安的一个地铁项目,施工图与设计文件没有明确工程周边的环境监测以及沉降控制等要求。这将导致无论在地铁建设期还是未来的运营期,进入这段地铁隧道的人都面临着高风险。

哈尔滨地铁规划沿线分布着严重的挖空区,在这种区域施工,衬砌的及时与到位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必须充分考虑到荷载的复杂情况,包括路面上周边商业街、建筑物的静荷载,以及准确预计路面上交通流量的动荷载。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需要沿隧道洞身周边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永久性支护结构,即衬砌。

“这些内容的关键注意事项,都应该在地质构造报告中体现出来,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列出,如果这些问题被忽视,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运营行车安全。” 哈尔滨一位地下工程专家表示。

住建部督查组在去年就发出警告:哈尔滨地铁1号线标段工程的设计荷载,地面车辆荷载取值20千帕,应落实是否符合该道路的允许车辆吨位。

这一警告显然未能引起哈尔滨地铁方的切实关注,以至今年8月发生塌陷,所幸其时未有车辆通过。

地质学界普遍认为,并非每个城市的地质环境都适宜建设地铁。比如,上海、杭州、武汉等从地质条件而言,建地铁就非最优选择。

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以及沿海等地,是大量混合粉细沙、纯黏土、沙岩等多地表沉降的地区。如杭州多处属于淤泥质黏土,含水层流失性强。2008年11月,一场罕见的持续性降雨使杭州地底沙土的流动性加大,15日15时左右,地铁1号线萧山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突然坍塌,多名毫无防备的施工人员被困于地下长约100米的塌陷区内,正在路面行驶的多辆车也陷入这一深坑。

不均匀沉降是中国地铁的特有问题。住建部高级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经多年考察发现,其他地铁发达国家没有此类经验,“他们是在硬质岩石里打洞,而我们是在蛋糕里打孔”。

大多数沉降事故都是由于对前期地质风险评价分析不足甚至错误所致。2007年3月28日,在北京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22米深地下突然塌方,六名作业人员被重物掩埋、砸压,最终死亡。事后,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鉴定发现:事故发生地的地质环境与原有的地质勘查报告根本就不一致。

地铁结构发生沉降和变形后,还容易引起“并发症”——隧道渗漏水,从而进一步诱发或加剧地面不均匀沉降,其更严重的后果是:一旦相邻轨道的下沉高度产生差别,就可能引发轨道变形,当变形超过一定限度后,轨道甚至会突然断裂,如此时恰好有列车驶过,就会酿成灾难性后果。

上海已运营的地铁正面临着“不均匀沉降的世界性难题”。2012年春节期间,通车不到六年的上海地铁4号线海伦路站实施封站大修,原因就是处于高架与隧道交接的“引桥”部位发生不均匀沉降。为了托起海伦路站的“引桥”部分,地铁工务公司不得不在此区段打下60根水泥桩,每根重达20吨,用来稳固整个引导段结构。

为了及时监测不均匀沉降,目前上海在11条已运行地铁线路中,布设了超过20万个监测点,部分高危车站的监测点处于实时监测的状态。每天地铁停运之后的凌晨1点钟左右,一支应对沉降问题的专门队伍跳下长长的隧道,对现有隧道外部的土层进行水泥注浆加固。

“这好像一个身体不好的人,吃药可能有用,但不可能比原来健康。”多次参与地铁施工的原上海城建集团总工程师白云称,这些修补措施作用有限。

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总工程师王如路也坦陈,随着地铁运营时间的增加,渗漏水的现象会越来越多,注浆、加固等措施只是将隧道状态维持在当前水平,避免状况恶化。

行政意志盖过科学判断

勘察设计,防患于未然,只是昂贵而精细的地铁建设的起点。“工程事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监理的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哪怕只出现小小纰漏也容易酿成事故。”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薛大维说。

主管地铁建设施工的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在2011年6月派出14个督查组分赴哈尔滨、北京、西安等27个城市,抽查了85个在建项目。五个月后,督查组提交了一份《关于全国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有关情况的通报》(下称《全国督查通报》),共提出问题737项、建议171条。

这份报告清晰地显示,当前中国在建地铁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以及监理和第三方监测等全部环节,皆有安全隐患。

一些刚开始建设地铁的城市,如长沙、长春、福州、南昌等经验不足,在设计环节就存在问题,其中长春地铁1号线被抽查出14项设计问题,多为设计错误或者未严格参考相关设计规范。

而哈尔滨1号线工程8号、6号和10号标段,在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这一个环节,被督查组查出的问题就有15项,包括:初期支护的安全等级和结构重要性系数取值偏低;二次衬砌内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偏低;钢筋保护层厚度未按照规范针对所有钢筋;隧道在扩挖和初支完成后,即拆除了竖撑,与设计要求不符,存在着安全隐患等。

实际上,督查组检查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降低地铁工程的安全系数,而当这些问题集中在一段地铁时,将使重大灾祸发生的风险陡增。哈尔滨1号线工程8号标段被查出的问题,在其10号标段、6号标段都曾出现,这反映了国内大多数地铁建设的现状:同样的隐患在同一工程的不同标段上反复出现。

在城轨交通资深专家、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戴世强看来,目前暴露出的问题皆可避免,不存在技术上不可为,根源仍是急于求成与把关不严。

上海地铁2003年4号线塌陷事故可谓浓缩了中国地铁建设的症结。

当年7月1日凌晨,上海地铁4号线浦东南路站至南浦大桥站在建工程联络通道突然发生流沙涌水,地面出现裂缝。9时许,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音像交易大楼裙房倒塌,旁边的鸿宇商务楼出现倾斜,甚至临近事故现场的一座20多层高的居民楼也出现明显沉降,附近道路出现许多裂缝,甚至塌陷,煤气管道破裂导致煤气泄漏。最严重的路面沉陷深达4米。三座大楼被紧急拆除。

抢险整整持续了四天。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负责该地铁标段的项目经理、直接负责联络通道工程的项目副经理,以及工程监理均被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诉诸司法,分别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一年六个月。

事故专家组出具的鉴定意见认为,事故原因包括施工设计方案存在缺陷、施工中忽视了承压水对冻土结构的危害、应急预案不力三大方面。而“赶工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方案,要求在隧道开挖前对施工土层实施50天的冻结,结果仅冻结43天就开挖,部分土层冻结不充分,未满足开挖条件。

“严格按照程序慢慢做,照现在的速度是来不及(达到已定目标)的。” 上海申通地铁[6.46 0.31% 股吧研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申通地铁)董事长应名洪表示。

一位时任建设部副部长的专家曾参与主持杭州地铁1号线的规划并出具意见。杭州地铁1号线到达萧山区域,需要在钱塘江的淤积层施工,业内专家公认这种特殊地质的地下施工风险高,建议这一段走地面。但到施工时,地方主管部门擅自更改了设计方案,原因是一名区级领导决定在地下修建两层设施,迁入商场和饭店,这是国际上地铁商业开发的流行模式。

行政意志战胜科学判断的惨烈后果是:2008年杭州地铁1号线重大塌方事故,导致2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962万余元。

华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分公司党工委书记于晓东撰文《当前地铁工程建设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称,“地铁工程在成为百姓最大的受益工程、民生工程的同时,也成为‘一号’工程、‘书记、市长’工程。把这样一个具有明显特点的、复杂的高风险工程等同于其他一般的市政工程对待,很容易产生用行政决定代替必要科学决策的现象,从而在设计方案、技术措施甚至没有完全落实的情况下实现开工。”

督导无力

监理和第三方监测机构是负责地铁工程质量的另外一支力量,他们本应在专项方案审批、进场材料检验、违规行为督促整改、监测结果比对分析等方面发挥作用。

但《全国督查通报》显示,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05标段,监测报告中反映沉降测点、水位观测井、轴力观测计有被破坏现象,监理单位却没有及时督促施工单位修复。重庆地铁1号线和6号线,甚至发生施工不符合施工图要求、随意涂改原始监测记录的现象,监理单位同样没有及时纠正。

随着地铁在建城市的扩增,住建部计划每两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督查。但不少督查组人员牢骚满腹,不满意实际整改效果。“很多地方根本不听你的”,一位接近督查组的人士称,“只有出事了,有人撤职了,才会意识到严重性。”

虽然哈尔滨地铁1号线建设被督查组提出数十项问题和意见,但主管哈市地铁工程的市建委人士至今对整改情况讳莫如深,婉拒了《财经》记者的采访。哈尔滨地铁建设方则表示,1号线正在争取今年底前通车。

“副部长管控不了区长”,这样的事在地铁建设中并非孤例。中央与地方的两级体制、自上而下的管控方式,在地铁工程上往往难以奏效,双方围绕着地铁标准体系亦长期存在分歧和争论。

住建部颁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提出国家和行业标准84项,但大部分仍处于在编或待编状态,导致地铁工程建设大量借鉴其他行业的相关标准,或依据地方标准。

标准建立缓慢,一方面是中国的地铁建设历史短,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需总结后,才能被提升为普遍适用的制度;另一方面就是内部争议巨大。

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向《财经》记者解释,地方与中央有不同意见,前者认为每个城市有不同的地质条件,统一按标准执行未必合理,应该因地制宜地执行标准。

在标准缺乏或不一的情况下,各城市的轨道交通技术及设备引进渠道呈现多样化,车辆、电力设施、通信信号、综合控制等系统各成体系,有的一个城市有多种车型,由此,进一步导致难以形成统一的安全运营标准,一旦发生事故,应急救援将十分困难。

据一位住建部地铁与轻轨中心人士介绍,国际城市的地铁之路,是根据人口密度和空间布局上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其制度规范也随之逐步完善,而中国是短期内地铁“大跃进”。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建设地铁的国家。对地下设施的建设,日本有详细的规范,比如地铁的建设必须要考虑避开地震带、容易发生塌方事故的土层以及排水系统等,并且出台了《地下深层空间使用法》。据相关媒体报道,东京的地铁建设要求严格。对这样工期长、耗资大

的项目必须进行缜密细致的调研,首先就要在选址和建设地点方面征求涉及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危机管理等领域专家的意见,并能严格执行。

“中国未来地铁施工出现事故将会成为一个常态,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薛大维说,现在是尽量把控不出大问题,少出小问题,通过小事故来吸取经验、总结教训,逐步完善地铁建设的相应标准与规范。

前期勘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管理以及标准建设方面仍处于摸索状态时,中国地铁已开足马力,拉长战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说,战线拉长而准备不足,安全软肋就暴露无疑。

现在,上海放缓了地铁建设的速度,而试图提高工程的质量。上海地铁建设目前除了按照程序必须进行的事先地质勘察、应急预案之外,质监和安监部门成立了“督导队”,每组两人实行包干,骑着自行车对各工地进行巡查。上海地铁运营公司还成立了三支抢险队,随时待命,并将施工砂浆等材料放置于施工地点,一旦发生意外,可立刻开赴现场注浆控制水源,以避免大型事故发生。

但是,对于上海和其他快速发展地铁的中国城市而言,没有速战速决的可能,它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地铁运营管理进入了信息化建设的时代。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能保证地铁安全运营和降低生产成本。地铁运营管理就要求信息化建设之间有一套完整的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确保服务质量与设备状态持续正常水平。本文主要阐述了地铁运营管理的概述和特点,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要求分析以及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研究。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建设;策略;研究 1 地铁运营管理的概述和特点 现时代地铁是一种快速的交通工具,其中地铁在运营和信息化建设都会采用先进的技术,而地铁运营管理具有时间准确度高和运输乘客能力强,已经受到城市人们的广泛青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制作列车运行规划主要用于列车运行图来实现。其中包括制作列车运行日常规划和特殊情况下列车运行规划调整。②调度列车运行工作由调度控制中心实施,它实行各部门间的统一指挥,并且保证列车运行安全。③列车车站组织工作是在中心控制权转移,实现车站所管范围内的列车进站的办理和信号开放等作业。④组织客运工作是用来完成客运规划的编制和特殊情况下的客运组织预案制定。⑤票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制定票价和售检票作业管理。⑥组织列车运行安全工作主要有列车安全问题和客运安全问题以及自然灾害问题。 我国已经实现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其中共享性的特点比较有突出性。在地铁运营管理系统中,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地铁运营系统的共享,能够很快获取信息。实现对整个运营系统进行合理控制。地铁运营管理高效性是地铁进行信息效率高,地铁运营管理中主要对乘客的换乘服务信息化系统进行合理的换乘指示[1]。 2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要求分析 2.1 分对象信息化需求 现阶段我国城市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着建设中心期,建设运营期和运营中心期三部分构成。建设中心期主要以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建设管理和协同办公信息化系统。建设运营期主要包括列车服务,施工调度和设备维修。目前地铁运营管理规模急速扩张,给地铁运营管理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用人力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管理为主要方法。运营中心期是当地铁运营管理过渡到稳定期的发展时,我们要用优质的服务来对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建立起自身良好的持续经营条件,用网运营管理和资源开发以及决策支持为主,来解决运营中心遇到的难题。

广州地铁2013年信息化基础架构平台建设项目

广州地铁2013年信息化基础架构平 台建设 项目 评标报告 招标编号: 2014-1707 招标人: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广州地铁2013 年信息化基础架构平台建设项目评标委员会 2014年4月23日

广州地铁工程建设招标领导小组: 广州地铁2013年信息化基础架构平台建设项目(招标编号:2014-1707) 于2014年4月23日9:00-9:30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2开标室收标,9:30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2开标室进行第一次开标。之后,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信息管理部工作人员组织,于4月23日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评标。评标情况如下: 一、项目概况和报名情况 本次招标内容是对广州地铁现有的基础架构环境进行升级和安装部署, 以保证现有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本项目于2014年3月20日至3月24日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网等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2014年3月25日至2014年3 月31日在交易中心接受报名并发售招标文件;共有8家单位报名,5家单位投标,具体情况如下: 二、评标组织机构

本项目负责评标的专家共5名,其中业主代表1名,按照总公司相关规定由监察审计部在内部专家库抽出;外部专家4名,由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其规定抽取产生;评标委员会具体组成如下: 评标委员会组长: 评标委员会组成员: 工作人员: 三、评标情况介绍 本项目招标资格审查方式为资格后审,开标方式为二次开标。评标委员会在第一次开标之后依据招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对所有的投标文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具体情况如下: (一)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及技术商务标符合性审查 评标委员会按照评标办法中规定的资格审查及符合性审查条件,分别对投标文件进行了审核。经评审,5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均通过资格审查及技术 商务标符合性审查,进入下一阶段的技术商务评分;具体情况如下: (二)对投标人的技术商务评分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分析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02T15:43:11.4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高嵩 [导读] 摘要:地铁出行不仅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也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哈尔滨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客运总站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地铁出行不仅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也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在地铁的运行过程中,运营管理是提高地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地铁运营管理的论述,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地铁运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希望对未来我国地铁运营管理更好的建设信息化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地铁运营;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前言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我国的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城市的交通越来越拥堵,尤其是各一线城市,拥堵现象极其严重,地铁的出现恰好将城市地下的空间利用起来,在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居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地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时间准确、运输能力强,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工具。所以,必须要采用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保证地铁的运营管理质量,将地铁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建立更加完善的地铁运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促进地铁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质量更好的发展,使地铁的运行为城市化的发展发挥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地铁运营管理的论述 (一)地铁运营管理的涵义 地铁运营管理的工作包含很多,主要是对列车的运行计划以及日常的行车计划进行编制,整合列车的运行图;第二,地铁运行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列车的运行调动,负责地铁的调度工作,保证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第三,客运组织工作,检查乘客客流量,保证运输的质量;第四,列车的行车组工作,管理已经进站的列车,保证车站范围内的管理工作;第五,票务管理工作,对于乘坐地铁的乘客制定合理的票价,并进行出售以及检票工作;第六,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对客运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提升地铁运行的质量。 (二)地铁运营管理的特点 地铁运营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于运营管理人才的要求较高,需要管理人员在具有管理相关的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保证地铁运营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第二,地铁运营管理工作应该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这也正是地铁运营管理的最主要的特点,安全性强,对于地铁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要进行逐一的排查,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第三,地铁运行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这是由于地铁的结构与功能都很复杂。所以,应该对其加大经管力度,保证各个设备在地铁的运行管理中处于安全的状态。 二、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一)分阶段需求 根据城市地铁信息化的经验,在建设地铁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围绕运营中心期、建设运营期以及建设中心期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划分[1]。在运营中心期地铁的企业应该将原有的快速增长阶段逐渐过度到发展阶段,逐渐转化为稳定的发展,因此,应将内在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不断加强地铁的外在服务质量,从而保证地铁运行企业可以顺利的发展,为地铁的运行创造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建设运营期间,除了项目本身的建设之外,还应该确保设备的维修、运营相关服务的管理工作,加强内管理。所以,该阶段的办公以及生产方面的管理等是主要的信息化需求;在建设中心期,地铁的信息化需求应该以协同公类的信息系统为主。 (二)分对象需求 在对象的信息化需求方面主要可以分为乘客的需求、调度的需求以及决策方面的需求三个方面:首先,乘客的需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铁也在逐渐进行服务上的创新,将信息化的服务拓展到媒体或者网络平台上,把乘客手中的移动终端设备充分的利用起来,及时发布地铁运行的行程、耗时以及首末班车的信息状态,乘客可以通过信息化进行地铁运行方面的意见反馈,可以帮助地铁更好的运行。 三、地铁运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一)运营管理平台 网络化的建设与发展将带动整个轨道交通的运营由单线方式向网络化方式转变,并在网络的运营生产组织、客运管理、调度指挥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形成新的需求。例如,以网络行车计划与衔接方案的协调编制、网络列车运行图的集中管理、网络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列车运行图数据的充分共享为目标的行车计划管理系统;科学合理地确定和预测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客运需求、时空分布特点与规律为目标,对列车运行计划制定、运营成本控制、服务水平提高等提供有力支持的客流精细化统计分析系统;将原先独立运行的地铁事件综合接报和处置中心整合纳入运管平台并实施相应改造,构建运管事件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运营事件处置过程的及时跟踪系统等。 (二)施工管理系统 为保障轨道交通各线路的安全、准点运营,每日各运营单位对轨道交通运营设施设备须进行大量的维护检修工作。这些维修工作一般都是在当日列车停运至次日列车开行这短短的几小时内完成,每项施工维修任务都需要被分配必要的施工资源。 (三)乘客信息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又可称为PIS,是现代化轨道交通中直接面向乘客服务的多媒体系统。从PIS系统应用以来,其商业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它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兼具列车信息的发布功能,引导乘客功能也不仅仅停留在纸面,通过设置车站内部结构的显示终端,让乘客及时准确地了解列车运营详细信息和公共媒体信息的多媒体综合信息系统。 结论 综上所述,地铁运输相比较于传统的交通方式,具有更加方便快捷的特点,而且因其利用的是城市地下的空间,基本不会出现大型的事故,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地铁网络信息化管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保证地铁运营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城市的地铁网络运营管理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的应用可以使地铁运营管理在模式上更加创新,在采用先进的电子设备的同时,更多的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探究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探究 发表时间:2019-01-03T14:58:49.9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作者:陈志安 [导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稳步推进,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建立多维化的城市交通体系。 深圳地铁集团客运三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地铁运营管理包括制定列车运行计划、列车运行调度、客源组织、行车组织、票务管理等多项工作,专业性、安全性要求较高,且设备多元化,管理难度大。在地铁运营管理中,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及OA 办公系统,能够在保证行车安全稳定的情况下,优化地铁运营效益。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稳步推进,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建立多维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已成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重要工作内容[1]。地铁是目前城市交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来分担与减轻地面交通压力,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而且,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来说,地铁运输能力强,时间可控性强,因此目前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已陆陆续续开始铺设城市地铁网络,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不过,在地铁运营管理中,对于管理效率及精确度要求较高,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信息共享地铁运营管理网络已是势在必行。 1.地铁运营管理概述 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以地铁实际运行情况为依据,具体工作内容如下:①制定列车运行计划。收集、整合、分析城市各个线路列车及车次的列车运行图,根据城市交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运行计划,并且做好地铁维护管理工作,确保行车安全;②列车运行调度。地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威胁行车安全,打乱原有的行车计划,为了避免不同车次行车间产生的冲突,相关部门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必须捋清行车持续,作出合理调度,确保地铁正常运行;③客源组织工作。对各个时段各个站点的客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加强站点高峰期管控确保乘客能够有序上车,避免拥挤中发生踩踏事件;④行车组织工作。列车进站后,应该进行相应的管理,提升车站工作质量及效率;⑤票务管理。根据国家及地方政策,合理定价,并做好售票与检票工作,售票时推出电子支付形式,为人们提供便利;⑥其他。加强列车进出库与转线作业的管理,全面分析列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控制。 从地铁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来看,这项工作具有信息属性,兼具以下特点:①专业性要求极高。在地铁运营管理中,涉及到行车管理、车辆信号等专业知识,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认真的工作态度,经过重重培训,层层考核,能够熟练操纵相关的工具后才能上岗,而且还需要定期接受专业知识培训,比如说消防月期接受“一懂三会”技能培训,在地铁行车安全事故后,应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相关事例,提出紧急应对措施,并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突发事故应变能力;②安全性要求高。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地铁客流量更大,且乘客密集,发生踩踏事故的风险较高,人员疏散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伤亡惨重,故此,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应该警惕突发事件的发生,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并及时应对,降低损失;③设备多元化。地铁运营网络中包含各种现代化技术设备,性能繁杂,需要各类设备协调运转方能保证地铁运行的平稳性及安全性,因此需加强对这些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以保障行车正常[2]。 2.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思路 2.1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可实现对地铁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实现方式主要有设备监控、安全监控两种,再辅以地铁管理层指标监测,能够全面掌握地铁运行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保障行车的平稳性及安全性。地铁作为一种高科技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故障,抗风险能力较低,而且一旦发生故障,由于结构复杂,难以短时间确定故障环节。所幸现在的设备都有电子仪表,通过监测仪表数据,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基本能够做到对地铁内部构件运行情况的掌控,及时发现异常环节,予以修正。此外,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应该在地铁内部及各个站点设置火警检测装置,全面落实消防安全策略。 2.2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性系统,占据主体地位。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复杂的地铁网络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通过通信系统,这些信息能够迅速反馈至信息中枢,经过整理分析后,反馈给各个岗位上的员工。对于地铁运营管理部门来说,通信系统在突发事故发生后的调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铁行车速度较快,而且车次排列紧密,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导致紧急停车,如果这一信息不传输给其他列车,很有可能发生车裂碰撞的事件。而对于乘客来说,能够在地铁信息平台上,获取乘车信息,比如说早班车、末班车的运行时间、到站时间等,避免误车。 2.3 OA 办公系统 OA 办公系统会影响到地铁运营管理中后勤工作的质量,同时影响列车运行效率。在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中,构建OA办公系统有以下作用:①优化报表系统,系统可依据地铁运营信息自动生成报表,明确其成本及收支,与预算对比,使得系统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为地铁运行优化提供指导;②进行视频会议。各站点负责人可通过OA办公系统进行视频会议,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升地铁调度效率,优化地铁资源整合,充分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效率。 3.结语 目前,地铁已成为一线城市的标配,当然,这并不只是经济实力的一种象征,还意味着当地人口众多,交通压力比较大,需要通过建设普及城区的地铁网络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3]。在交通这一块,地铁还有较大的潜力待挖掘,为了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效率,充分利用地铁的运输能力,精准把控地铁的运行时间及到站时间,让市民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准备投入大量的资金及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优化地铁运营效益,切实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水平,以促进地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简炼.用户主导创新成就深圳地铁装备和运营服务国际领先[J].都市快轨交通,2018,31(01):21-25.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邵奇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邵奇 发表时间:2019-06-25T17:03:20.4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邵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地铁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518118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地铁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地铁在大中型城市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地铁系统涉及项目的各个方面。将信息管理平台引入地铁运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地铁运营效率,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本文首先研究了地铁运营信息管理的发展,然后分析了网络时代地铁运营信息建设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1 前言 地铁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集成和网络互联技术,在一个统一的软硬件平台上,对地铁各个自动化监控子系统管辖的机电设备、车辆运行状况和客运组织进行监控。实现了信息通信和资源共享,形成了具有一致数据处理方法和一致用户界面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地铁运营组织和维护管理提供了直观的决策工具。 2 地铁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其具体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规划与设计方面,部分城市未能对其信息化系统进行统一的、科学的规划与设计,致使其信息系统繁多,主要是由于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根据的是地铁线路建设需求,导致其系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同时为了解决其安全管理问题,对其系统进行反复的研发。 其二,在信息孤岛方面,地铁行业的信息系统未能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致使其安全管理系统间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应用;同时地铁建设与管理部门间也不能对其安全管理的信息进行交流。 其三,在信息化体系方面,目前,地铁工程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包括这诸多的系统,例如:风险管理系统、监测管理系统与质量管理系统等,不同系统间的集成程度较低。 其四,在应用系统方面,在系统的应用中存在重安全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因此对系统的质量未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节点安全控制不到位。同时,在系统应用过程中,其监控不全面,政府、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等未能实现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对其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不足。 其五,在投资方面。在不同城市的地铁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均是独立完成的,对其他地区的建设经验未能进行学习与借鉴,致使其建设过程中投资较多,存在反复投资、过多投资等情况,影响着信息化系统的合理、高效建设。 3 实施信息化为地铁创造效益 首先,信息化为地铁注入新理念、新模式。这种新理念是革命性的,它推动了工作模式从传统手工到电子化和标准化,这不单单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深刻的是管理思路和理念的转变。现在,信息化正为推动公司改革、实现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作出新的贡献,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其次,信息化为地铁各业务版块的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为提高管理监控力提供了技术保证。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的上线运行,加强了财务预算、决算、分析能力;强化了人力资源分析、规划、员工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应用于工程建设的设计管理、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信息化,达到对地铁建设质量、进度、成本更好的控制目标;运营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运行,实现了维修有计划、采购有依据、资源有保障、成本有核算,大大缩短了维修保障与协调时间;地铁生产一线的地铁信号系统、通信系统、主控系统等,保证运营正常、安全地运行。 第三,信息化降低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的成本,提高数据准确性及权威性,为管理决策提供精准的、科学的依据。地铁在信息化建设中,着重提出数据整合、数据标准,为各级管理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当前这些系统管理着大量的数据,有效地实现了数据集中、规范管理,为商务智能分析提供了前提。 4 提高地铁运营的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4.1加强地铁运营工作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 只有统一的标准才能让信息化管理有条可依,有规可循,让地铁运营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展开。只有政府出台了相关规定,才能积极的引导地铁运营进行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也只有进行了制度的建立,才能减少信息化管理的难度,地铁运营管理是一个繁杂的工作,不仅仅涉及到了人员统筹、地铁运行调度、安全管理、客运组织等工作,还包含了对整个运营环境的把控,以此来保障整个地铁体系的正常运行,保障居民的正常出行。管理工作是以人为主导的,而地铁运营信息化管理则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化为工具来进行的一个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而这一管理工作本身就需要制度化和标准化的支持,通过规范化的制度来让信息化管理真正的发挥能效。 4.2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实现地铁运营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地铁运营、信息技术和管理等综合知识。只有抓住了人才,才能进行后续的建设。因此,一方面要引进人才,优化人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员工培养,加强易用性,减少学习成本,助力信息化发展,肃清信息化管理环境。 4.3加快地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管理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政府对地铁运营信息化重视起来,加大投入,为信息化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在硬件上和软件上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地铁运营建设做好硬件支撑和技术支持,确保信息化应用的质量,为地铁运营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工具。地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是整个运营体系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也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因此必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先进设备的引进,确保地铁运营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例如,在管理中进行OA办公系统的采用,办公系统是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系统不仅关系到后勤保障,还关系到地铁运营相关内容。在实际的OA办公系统建设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①构建良好的设备、车辆、物资的采购系统,针对地铁的实际运营情况自动生成各类设备、车辆部件、物资的采购信息,促使相关采购人员能够结合采购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采购,有效的规避了地铁企业的采购风险,降低地铁运营管理的成本;②财务系统可

地铁施工项目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实施方案

地铁施工项目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实施方案

2.1项目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实施方案 2.1.1实施目标 为提升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XX号线工程建设机械化水平,加快地铁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项目经理部成立机械、自动化及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管理、实施本工程。实施目标如下: 机械化目标: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响应国家“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号召,全线推广成熟、先进、成套技术装备,提升施工机械化水平,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实现高危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减少30%以上,大幅提高工程安全生产水平。 自动化监测目标:本工程全线采用云平台和自动化监测手段,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计算、分析和即时传输,并接入业主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化目标:本工程通过盾构施工实时监控、高清视频监控、BIM技术应用等信息化技术,提高工程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增强项目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2.1.2实施组织机构 XX号线项目经理部成立机械、自动化及信息化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兼任组长,总工程师兼任副组长,下设机械化组、自动化监测组、盾构设备监控组、BIM信息组、视频监控组、工地标准化组等6个小组,分别由对应部门兼任。各工区项目部同步成立机械、自动化及信息化小组。机械、自动化及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图2.1-1。

图 2.1-1 机械、自动化及信息化领导小组机构图 2.1.3项目机械化 为提升机械化程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本工程拟采用成熟、先进、成套技术装备如下。 ⑴本工程盾构隧道均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盾构掘进示意图见图 2.1-2。 图 2.1-2 盾构掘进示意图 ⑵本工程部分车站围护结构地质强度大,拟投入双轮铣进行施工,双轮铣施工见图 2.1-3。

天津地铁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

天津地铁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7年2月

目录 1、实施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3) 2、信息化建设现状 (3) 3、信息化建设目标 (3) 3.1统一用户界面 (4) 3.2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 (4) 3.3统一权限管理 (4) 3.4统一业务功能与流程管理 (4) 3.5统一技术平台 (5) 4、信息化建设规划 (5) 4.1总体规划 (5) 4.1.1IT整体架构 (5) 4.1.2统一的访问入口 (6) 4.1.3应用聚合层 (7) 4.1.4后台应用层 (8) 4.1.5数据存储层 (8) 4.1.6安全服务层 (8) 4.2集团OA系统 (8) 4.3集团HR系统 (10) 4.4财务管理系统 (13) 4.5项目管理系统 (13) 4.6票务管理系统 (16) 4.7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16) 4.8合同管理系统 (19) 4.9决策支持系统 (21) 5、建设模式 (22) 6、实施步骤 (22)

1、实施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地铁集团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信息化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企业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能促使企业业务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能给企业提供一个强大、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 2、信息化建设现状 地铁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日益得到重视不断推进,建立了信息化管理机构,建立了中心机房。集团公司先后建成了公文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 虽然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目前仍处于初步应用、发展阶段,信息化水平还远远达不到集团公司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也不能满足集团公司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需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在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中全面实施信息化,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网络平台和信息化应用体系,用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3、信息化建设目标 跟据现状分析与需要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集团信息化建设应该实现下列目标:

天津地铁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

天津地铁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7年2 月 目录 1、实施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3) 2、信息化建设现状 (3) 3、信息化建设目标 (3) 3.1统一用户界面 (4) 3.2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 (4) 3.3统一权限管理 (4) 3.4统一业务功能与流程管理 (4) 3.5统一技术平台 (5) 4、信息化建设规划 (5) 4.1总体规划 (5) 4.1.1IT整体架构 (5) 4.1.2统一的访问入口 (6) 4.1.3应用聚合层 (7) 4.1.4后台应用层 (8) 4.1.5数据存储层 (8) 4.1.6安全服务层 (8) 4.2集团0A系统 (8) 4.3集团HR系统 (10) 4.4财务管理系统 (13) 4.5项目管理系统 (13) 4.6票务管理系统 (16) 4.7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16) 4.8合同管理系统 (19)

4.9决策支持系统 (21) 5、建设模式 (22) 6、实施步骤 (22)

1、实施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地铁集团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信息化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企业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能促使企业业务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能给企业提供一个强大、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 2、信息化建设现状 地铁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日益得到重视不断推进,建立了信息化管理机构, 建立了中心机房。集团公司先后建成了公文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 虽然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目前仍处于初步应用、发展阶段,信息化水平还远远达不到集团公司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也不能满足集团公司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需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在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中全面实施信息化,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网络平台和信息化应用体系,用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的 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3、信息化建设目标 跟据现状分析与需要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集团信息化建设应该实现下列目标: 3.1统一用户界面

沈阳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

沈阳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 张锐 (沈阳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沈阳110004) 摘要:结合沈阳地铁运营企业管理特点和信息化需求,详细阐述了沈阳地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U23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6052(2008)06-0211-02 沈阳市地铁一号线及延伸线工程于2005年开工建设,线路全长27.926k m,全部为地下线路,设车站22座,车辆段及运营控制中心各一座,概算投资117.66亿元,计划于2010年开通运营。随着运营筹备工作的全面启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所具有的安全、快捷、准时等特点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信息化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未来的地铁运营管理已变得势在必行。 1地铁运营企业管理特点 (1)专业性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地铁运营的行车管理、信号车辆等设备管理专业性较强,人员的招聘、录用、薪酬、绩效考核等工作对企业管理影响很大。 (2)安全要求高。作为公用型企业,其安全性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要求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快速的反应能力、有效的应对措施。 (3)设备种类多。地铁行车和维护保障设备高达几十种,多为非标准设备,设备的完备情况直接影响地铁服务水平,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2沈阳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沈阳地铁运营信息化系统主要通过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组织,以高度集成的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建设地铁运营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特定业务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处理和基于以上基础的知识管理数据库,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作业流、信息流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地铁运营管理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外部环境信息:行业信息、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国内、国际经济环境。 (2)反映业务运作绩效的关键指标情况和分析的定期报告:月度、季度、年度预实现情况分析报告;运营客运量及收入报告。 (3)业务运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事件:行车事故;资源开发重大投资方案;重要人事调整。 (4)设备设施管理需求描述:设备设施管理维护、采购与库存管理、安全管理。 (5)财务需求描述:财务数据的共享与安全、财务与业务的集成、成本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分析。 (6)企划需求描述:合同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 (7)人力资源需求描述:人力资源管理。 3沈阳地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沈阳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根据地铁运营需求分析,以沈阳地铁发展战略为基础,以企业现有需求以及潜在的、发展的需求为依据,制定沈阳地铁的信息化规划与实施规划,其管理功能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整体规划见图 1): 图1沈阳地铁管理功能整体规划图 (1)财务管理 核算管理:总帐管理、应收帐款、固定资产、应付帐款。 预算管理:目标设定、预算编制、预算监控、预算报告。 # 211 # 第6期北方交通

关于城市地铁运营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关于城市地铁运营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12T09:43:05.400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2月上作者:何璐川 [导读] 本文围绕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够为地铁运营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有效提升地铁的服务质量,将地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在高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城市地铁的出现对地面交通拥挤的状态起到了有效的缓解作用,为人民大众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地铁服务质量的关键是要做好地铁的运营与管理工作。本文围绕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够为地铁运营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有效提升地铁的服务质量,将地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上升,我国城市规模和信息化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发展。面对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上升,城市交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以往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的重要一环,以其准点率高、方便快捷、运客能力大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极大青睐。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在新形势下广大市民也对它的信息化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要。 1地铁运营管理特点分析 (1)地铁运营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只是简单的对车辆进行维护或者对设备进行管理这么简单,地铁运营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负责地铁运行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水平。 (2)客流量大是地铁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以及地铁运输的稳定性是运行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于地铁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要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使各种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3)地铁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这就给地铁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不断加强在地铁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的管理,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一种正常、有序、稳定运行的状态。 2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1生产系统 2.1.1综合监控系统 强化综合监控系统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对地铁运行方面的内容进行监控。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对地铁运行管理各方面的指标进行有效监控,形成综合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处理地铁运行中的信息,及时发现现存的或潜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地铁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影响地铁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等,这些因素对地铁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都带来了影响。利用综合监控系统,可有效监控地铁运行过程中所有车辆的状态,尽量降低由于外界因素而对地铁运行产生的干扰及影响,为调度部门开展车辆调度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给乘客带来便利的出行条件。火警检测装置等内容也属于综合监控系统,旨在有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改善地铁运行管理质量。 2.2.2.通信系统 信息的高效传递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实现的,通信系统对于地铁运行管理来说意义重大。通信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划分不同的信息对象,根据岗位特点向工作人员传递与之对应的信息内容,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调度中心能够及时向列车传递相关信息,借助话务系统与列车驾驶人进行通话沟通,可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另外,借助通信系统还能够进行信息查询,乘客利用信息系统可以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 2.2办公系统 办公系统在地铁的运行管理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办公系统并不直接应用于地铁列车的运行,但是对于地铁的运行,地铁公司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的管理都可以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对地铁公司的企业管理、地铁运行过程中业务组织都有着极大地影响。一是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建立地铁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对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购置、存管、安装验收、移交、维修维护、资产处置等各个阶段的一体化管理,同时通过建立和优化包括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等管理模块,达到“资产分类的统一、资产编码的统一、信息平台的统一”,创建资产分类及编码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对公司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进行有力支撑,以实现保证资产安全、资产利用率得到提高的目的,优化资产配置。财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对办公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财务系统可以有效汇总地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预算和收支等信息,不断完善财务系统,让这些信息生成数据报表,总结分析表内数据,财务管理质量得到提升,大大降低列车运行风险,实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对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二是运营管理,包括地铁运营组织、车务、设备维修维护、调度、乘客服务等业务的全方位管理,为乘客提供高舒适度、高品质、安全、快捷的轨道交通出行服务。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客运管理,实现运行图编制与数据导入、运营时刻表编制转换,运行情况的分析、乘坐路径的计算分析、客流分析等功能;第二,车务管理,主要是对乘务、站务及其生产管理业务进行管理,实现基于运输计划的交路排班管理、站务排班管理、工作任务管理、生产日况管理,支撑各运营车站的整体管理;第三,调度管理,包括统一对施工计划申报、停送电以及拆挂地线等管理,并进行调度命令的统一编制、发布与跟踪等管理功能;第四,乘客服务管理,建立与乘客信息的沟通渠道,保持与客户良好的互动,支撑公司内部乘客服务业务,实现对乘客服务流程的全过程管理;第五,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实现对各种设备的维修进行管理,包括故障性以及计划性维护的统一管理,建立设备建立、维护、分析过程中的数据标准. 结语 地铁信息化运营管理是地铁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先进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运用先进的地铁信息化运营管理可将地铁运营中的方方面面进行统一的监测和分析之中,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同时也能增强地铁列车行驶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除此之外最大的意义在于信息化的运营管理可以极大的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拥挤,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交通的健

浅析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浅析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9-07-02T16:09:55.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朱悦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就地铁在城市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然后就地铁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根据地铁实际运营中的功能与内容需求对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进行了研究。 哈尔滨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客运总站哈尔滨 150000 摘要:本文首先就地铁在城市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然后就地铁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根据地铁实际运营中的功能与内容需求对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铁;运营与管理;功能;信息化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规模和现代化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仅仅依靠地上公共交通已经无法为城市提供足够的运输能力,无法满足城市人民群众的出行要求。地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程度高、旅客运送能力大、时间准确度高的城市交通方式受到了广泛青睐。地铁的这种特性就要求建设与之配套的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地铁网络的信息化管理。 一、地铁运营管理特点 地铁是一种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交通工具,其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用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就为地铁运营企业赋予了极强的信息属性。 首先,地铁运营与管理在专业性方面要求较高。地铁运营中涉及到信号车辆等设备管理、行车管理等内容,这些管理内容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人才层面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或考核等才能够应用现代化工具对地铁的运营进行管理。 其次,地铁运行与管理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地铁客流量大,乘客密集,易发生突发事件,地铁运营企业需要利用先进的、实时性高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切实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能,消除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做好应对措施处理突发事件。 再次,地铁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种类多,功能复杂。地铁运营使用的电气设备多达几十种,且标准与普通设备之间存在较大差别,这就要求地铁运营企业需要对其完备状况或使用状态进行监测,确保服务质量与设备状态持续处于正常水平。 二、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将地铁相关设备、功能等通过高速集成化网络纳入到平台中进行集中管理,为核心业务处理、特定业务处理以及现代化网络办公提供支持。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地铁运营企业中使用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如下几方面问题:(1)帮助企业收集相关运营数据,定期形成报告,帮助企业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更为完善的管理运营策略。(2)实时监控地铁运营的状态,对于出现的行车事故或突发事件等及时报警,减少企业损失。(3)实现统一的设备管理,对于设备运行状态、使用数量、采购与库存等进行整理和呈现,便于调度和管理。(4)对地铁运营产生的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市场营销数据等进行管理,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进行统筹。 三、地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地铁覆盖范围广、涉及站点多,在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内容非常多,为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在统一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多个运营子系统分别对关联密切的管理内容进行管理。 (一)综合监控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用语对地铁网络内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控,及时获取地铁运行以及地铁站点的相关图像、数据信息等,以便于尽早发现问题,为科学准确的决策制定提供依据。地铁运行需要在电力、环境与设备以及站点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信息化部署。电力监控系统可以对为地铁运营提供电力支持的电力网络、电力设备以及车辆电力状态等进行监测;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可以对地铁运行道路、车载电气设备以及列车自身相关状态如火警监测装置、屏蔽门开关状态等进行监测;站点外部部署系统则可以通过部署在站点中的摄像头实时采集站点信息,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违规操作等内容。 (二)通信系统 该子系统是整个信息管理平台的核心,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网络支持,可以有效保障各信息数据能够及时有效的传递和使用。通信系统按照面向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如向列车员提供信息的子系统、为远程管理员提供信息的子系统、为乘客提供查询和信息显示服务的子系统等。按其功能层次不同同样可以分为多个子系统,其中传输网络为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等提供网络传输平台,特别是特殊应用环境中的传输平台可以按照使用需求采用无线传输、有线传输以及混合传输等方式;在列车运行监测以及调度层面,通信系统还可以提供话务系统帮助管理层与操作层进行语音实时通信等;在乘客层面,通信系统可以提供语音播报信息向乘客提供列车信息、站点信息、时钟信息等。 (三)OA办公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向管理者提供行政办公管理支持,既包含办公自动化相关内容,又包含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相关内容。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将数据资料汇总和查询服务,还可以进行内容实时发布,召开视频工作会议等,其可以帮助企业非常方便的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人力系统可以将企业员工的各项管理内容纳入到信息平台中形成人力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含了员工的各项信息和对地铁运营管理平台的使用权限,对企业员工的各项管理内容均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财务系统则会将企业的运营成本、运营收益以及支出收入预算等形成数字报表,还能够按照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的、可观的理论依据,对于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或异常状态可以及时作出反应,减少企业损失。 四、总结 在地铁中建设和使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自动化地铁运营的发展趋势。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将地铁运营中的各方面要素纳入统一管理中进行实时监测,这对于增强地铁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应用现金的信息管理平台还能够增强地铁运营效率,减缓交通运行压力,综合提升地铁运营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芙蓉,刘煜,杨少选.西安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