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学基础 3
- 格式:ppt
- 大小:9.15 MB
- 文档页数:53
晶体学基础一、晶体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1 晶体学的定义晶体学是研究晶体结构、晶体形态和晶体性质的学科,是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对象是晶体,即具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结构的固体物质。
1.2 晶体学的基本概念晶体学有一些基本概念,包括晶体的晶系、晶胞、晶面和晶点等。
1.2.1 晶体的晶系晶体的晶系是指晶体中晶胞的对称性,常见的晶系有立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斜方晶系、三斜晶系和三角晶系。
不同的晶系具有不同的对称性和晶胞形状。
1.2.2 晶体的晶胞晶体的晶胞是晶体中具有一定对称性的最小重复单元,它由一组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
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决定了晶体的外形和晶系。
1.2.3 晶体的晶面晶体的晶面是晶胞的界面,它可以由晶胞的截面所确定。
晶体的晶面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和形状,不同的晶面反映了晶体内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
1.2.4 晶体的晶点晶体的晶点是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位置,它们通过相对位置的排列而形成晶体的结构。
晶点的排列方式决定了晶体的周期性。
二、晶体学的研究方法2.1 X射线衍射方法X射线衍射是研究晶体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将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通过对衍射光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晶体的晶胞参数、原子位置和晶体结构。
2.2 电子显微镜方法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来观察物体的显微镜。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对晶体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揭示晶体的微观结构和原子排列方式。
2.3 光学显微镜方法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观察物体的显微镜。
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对晶体的形态、结构和颜色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了解晶体的基本特征。
2.4 计算方法晶体学还利用计算方法对晶体结构进行模拟和计算。
通过计算方法,可以预测晶体的结构、性质和响应等,对晶体学研究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晶体学的应用领域3.1 材料科学晶体学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可以设计和合成新材料,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晶体学基础31.5.2倒格子的性质倒格子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以倒格子基矢b 1,b 2,b 3为棱边构成的平行六面体称为倒格子原胞,其体积为v *。
()31232*()cv v π=⋅⨯=b b b …………………(1-5-3)(2)倒格矢112233h h h h =++G b b b 和正格子空间中面指数为(h 1h 2h 3)的晶面族正交,即G h 沿晶面族的法线方向。
我们知道,晶面族中最靠近原点的晶面ABC 在123,,a a a 上的截距分别为312123,,a a a h h h ,如图1-18所示,易写出矢量CA 和CB :31133223h h h h =-=-=-=-a a CA OA OC a a CB OB OC ………………………………………………………(1-5-4)矢量CA 和CB 都在ABC 面上,因此,只要证明00h h ⋅=⎧⎨⋅=⎩G CA G CB ,则就能说明112233h h h h =++G b b b 与面指数为(h 1h 2h 3)的晶面族正交。
实际上,利用关系式(1-5-2),有31112233133211223323()()0,()()0.h h h h h h h h h h h h ⋅=++⋅-=⋅=++⋅-=a a G CA b b b a a G CB b b b …………………………………………(1-5-5)(3)晶面族(h 1h 2h 3)的面间距d h 与倒格矢G h 的模成反比,关系为2h hd π=G 。
图1-18中ABC 面就是晶面族(h 1h 2h 3)中距原点最近的晶面,所以这族晶面的面间距d h 就等于原点到面ABC 的距离,而之族晶面的法线方向即为G h 的方向,其面间距为1112233111112233()2h h h hh h h d h h h h h π⋅++=⋅==++G a b b b a G b b b G 。
第一章晶体与非晶体★相当点(两个条件:1、性质相同,2、周围环境相同。
)★空间格子的要素:结点、行列、面网★晶体的基本性质:自限性: 晶体能够自发地生长成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形态。
均一性:同一晶体的不同部分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晶体是绝对均一性,非晶体是统计的、平均近似均一性。
异向性:同一晶体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例如:蓝晶石的不同方向上硬度不同。
对称性:同一晶体中,晶体形态相同的几个部分(或物理性质相同的几个部分)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最小内能性:晶体与同种物质的非晶体相比,内能最小。
稳定性:晶体比非晶体稳定。
■本章重点总结:本章包括3组重要的基本概念:1) 晶体、格子构造、空间格子、相当点;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 结点间距、面网间距与面网密度的关系.3) 晶体的基本性质:自限性、均一性、异向性、对称性、最小内能、稳定性,并解释为什么。
第二章晶体生长简介2.1 晶体形成的方式★液-固结晶过程:⑴溶液结晶: ①降温法②蒸发溶剂法③沉淀反应法⑵熔融结晶: ①熔融提拉②干锅沉降③激光熔铸④区域熔融★固-固结晶过程:①同质多相转变②晶界迁移结晶③固相反应结晶④重结晶⑤脱玻化2.2 晶核的形成●思考:怎么理解在晶核很小时表面能大于体自由能,而当晶核长大后表面能小于体自由能?因为成核过程有一个势垒:能越过这个势垒的就可以进行晶体生长了,否则不行。
★均匀成核:在体系内任何部位成核率是相等的。
★非均匀成核:在体系的某些部位(杂质、容器壁)的成核率高于另一些部位。
●思考:为什么在杂质、容器壁上容易成核?为什么人工合成晶体要放籽晶?2.3 晶体生长★层生长理论模型(科塞尔理论模型)层生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晶体生长过程是晶面层层外推的过程。
★螺旋生长理论模型(BCF理论模型)●思考:这两个模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层层外推生长;区别:生长新的一层的成核机理不同。
●思考:有什么现象可证明这两个生长模型?环状构造、砂钟构造、晶面的层状阶梯、螺旋纹2.4 晶面发育规律★★布拉维法则(law of Bravais):晶体上的实际晶面往往平行于面网密度大的面网。